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幼兒進餐的指導

幼兒進餐的指導

發布時間: 2021-03-23 23:59:35

① 怎樣指導幼兒進餐姿勢

首先應將餐具分發下去,其次維持幼兒良好的秩序。再次要保證飯食的溫度合適,不能過燙或過涼。這是應該做的必要的准備工作。

② 幼兒進餐的步驟

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生活學習習慣和基本能力,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健康發展。一、餐前組織:

1. 用音樂律動和手指游戲等方式組織幼兒盥洗,減少等待現象。2. 創設寬松的就餐環境,開展餐前食譜播報活動,促進幼兒食慾。二、就餐時的細節組織

1. 把握好幼兒就餐時間,掌握正確的就餐方法2. 規范幼兒端飯線路,確保進餐中的安全3. 關注幼兒的進餐心理健康4. 良好就餐習慣的養成三、餐後組織

1. 餐後習慣的指導與養成充分發揮值日生的作用2. 餐後活動的組織

③ 如何引導幼兒正確進行午餐

幼兒早期教育是人類接受教育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基本素質形成及各類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教育實踐中,人們已經意識到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習慣,將直接影響著孩子一生的發展,而進餐教育也是幼兒健康駕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計劃生育國策的深入人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孩子已成為家庭中的核心,家庭中的「小太陽」、「小皇帝」,這使孩子形成了一種「飯來張口」的不良飲食習慣,存在厭食、偏食,飯前過量吃零食等現象,這些不良進餐習慣將會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也因此而深感頭痛。那麼,怎樣使孩子從小成養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呢?個人覺得家長、教師要學會善於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因人而異採取不同的方法,從細節入手,持之以恆去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進餐習慣。一下簡要談談本人在幼兒教學中採取的頗有成效的做法:

一、 家長、教師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共同引導

幼兒有個良好的行為習慣,離不開家庭的熏陶,也離不開老師的引導。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在飲食方面,家長對孩子比較「鬆弛」孩子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愛吃的乾脆就不吃,總是由著孩子說了算。所以,使孩子造成偏食的現象。在開學初的家長會上,我也向家長提到了孩子在幼兒園吃飯吃碰到的問題,每次孩子們在吃飯的時候,我也一直在關注著,為什麼孩子們在飲食方面有這樣的差距。有的孩子甚至在吃魚肉的時候,老師幫忙撕碎喂他,他還是全部吐出來。如果現在不改正一旦形成了這個壞習慣,那以後對於他們的健康身體是大有影響的。因為現在孩子正在長身體,各方面都需要營養。同時,也向家長了解了有部分孩子在家中是由成人喂飯的,甚至有的孩子要家長哄著吃,追著吃。另外,幼兒偏食、挑食、飯前吃過量零食的現象也很普遍。

所以,我認為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少不了教師的耐心教育,同時也需要家長的配,協調,家長和幼兒駕駛實施同步教學,從而使孩子更快更有效的養成好習慣,假如家長與幼兒教師的做法不一致,容易使孩子感到無所適從。

二、 巧用游戲方法培養幼兒餐前洗手的習慣

手是人體接觸外界最多的部位,也是做容易受到污染。特別是孩子,天生好動 ,他們常常在吃東西之前忘了洗手,這樣很容易把病菌帶到嘴裡,所以我們要經常提醒孩子,養成飯前便後要洗手,手臟了要洗手的習慣,並保持小手的干凈。同時要讓幼兒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剛開學時,我總是發現班上有個別孩子的洗手方法不正確,摸了肥皂就沖掉,這樣沒有洗掉手上的細菌。所以,孩子們在每次洗手前,我總是嘮叨著,邊示範給孩子們看:捲起袖子,打開水龍頭、充分沖濕雙手,摸肥皂,手心、手背、手腕搓一搓,用清水沖掉、關掉水龍頭、雙手合拳甩一甩,用毛巾擦乾。就這樣,孩子們在手把手的引導下,使每位孩子都學會了正確的洗手方法。為了使孩子們養成洗手的習慣我還字編了一首《洗手歌》:「嗚,咔嚓咔嚓,排隊啦!來洗手,打開水龍頭呀,小手沖沖濕呀,摸摸肥皂。搓一搓,搓手心;搓一搓,搓手背;搓一搓,搓手腕,小手沖干凈!再用毛巾親一親,看,小手小手,乾乾凈凈。」

孩子就是孩子,有的事情我們可能說一遍兩遍他們能明白過來,但是有的事情我們要經常提醒正確引導,如今孩子們已養成了正確、勤洗手的好習慣,我覺得自己每天的嘮叨不是多餘的,事實證明了一切。所以說我們的工作是瑣碎而繁雜的,即要耐心、又要細心,才能使我們的工作越做越好。

三、 開展豐富多彩活動,引導幼兒常規進餐

孩子總是喜歡一些有趣、深動的游戲活動,根據幼兒的心裡特點,而單單和他們說道理他們不能理解也不感興趣。在教學中,我經常採取講故事、做游戲等的方法,來鼓勵幼兒初步了解每天按時定量進餐的重要性。例如,我經常利用「娃娃家」這一孩子們十分喜歡的游戲來教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餐具,喂小寶寶吃飯,比一比誰當起「爸爸」「媽媽」來最像,並在教學中用各種輕松、風趣的形式,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穿插進去《怎樣吃最有營養》一書的教學,使孩子掌握一些常規粗淺的營養知識,懂得要想身體好,就必須吸收全面的營養,合理地搭配飲食,健康茁壯地成長。通過故事《胖胖和瘦瘦》,使孩子們懂得挑食的孩子又瘦又小,樣樣都愛吃的孩子長的又健有壯。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利用農村資源,曾在秋收的季節,帶領班上的孩子們參觀農民收割稻穀,還組織孩子們一起幫著拾稻穗,在勞動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並通過故詩《鋤禾》,教育孩子要愛惜糧食,明白我們吃的糧食都是來之不易的。

四、 糾正幼兒偏食、挑食等不良進餐習慣

相信大多數的老師和我一樣有過這樣的困惑:孩子在進餐時,有的孩子光吃飯,不吃菜,有的孩子愛吃葷菜,不愛吃素菜,有的孩子吃飯速度特別慢,等等。
@_@我是分割線@_@
那麼,如何糾正幼兒在進餐中諸如偏食、挑食、飯前吃過量零食等不良習慣呢?在教學實踐中我有幾下幾點做法與大家一同探討:

1、 進餐前誇一誇

每個孩子都有同一特點,他們喜歡聽好聽話,我就是抓住他們的心理特點進行教育。例如,在餐前對進餐表現較好的孩子進行表揚,「輝輝小朋友吃飯真是乖,吃得又快有好,大家都要向他看齊啊」「大家看,帥帥小朋友坐的真端正,這樣吃飯的時候,營養很快就流到胃裡,被身體吸收,長得又帥又壯。」

2、 進餐時誇一誇

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膳食,要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健壯的體格,就必須引導孩子均衡膳食,合理搭配,全面吸取營養。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他們會觀察、學習承認的一舉一動,在實踐中,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進行循環漸進地引導,在進餐前,我們必須在孩子面前塑造一個良好的榜樣。每天在進餐前,我都會給孩子們介紹菜名,讓他們知道我們吃的菜叫什麼名字,並且簡單的了解它的營養價值,有時候碰到孩子特別不喜歡吃的菜,像海帶我們班的蒙蒙小朋友特別不愛吃,每次吃海帶時,他總是不高興。怎麼辦呢?我始終想不出最佳的辦法,但是一次游戲活動中,《勇敢的小鯨魚》使我得到了小小的啟示,我讓幼兒戴上頭飾扮演小鯨魚,然後游過三個包圍圈,找到鑰匙救出被困在大石頭縫里的小海龜,對呀!我何不在孩子吃飯時扮演小動物的角色呢?於是我就忙開了,自做了一些小動物的頭飾並戴上頭飾扮演小動物的角色,如戴上鯨魚的頭飾,用童

趣而神秘的語氣對孩子們說:「我是大海里的鯨魚壯壯,你們瞧,我的身體多麼

高大,我的皮膚滑滑的,小朋友們都喜歡我。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小朋友你們吃的海帶就是生長在大海里的一種水草,我也很喜歡吃海帶,海帶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碘,碘是小朋友身體里不可缺少的一種東西,多吃海帶,才能讓我們變的很強又壯!」然後,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海帶來,邊吃邊說:「真好吃啊!」於是,孩子們也就自覺的動起了勺子,蒙蒙也跟著拿起勺子,慢慢地吃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如今孩子們碰到吃洋蔥、芹菜等都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此外,還有一些孩子光愛吃素菜或者愛吃葷菜,我經常會用個中游戲的方式來鼓勵孩子每樣才都要嘗試一下,合理搭配,均衡膳食,均衡營養。在孩子進餐時,我總是用誇張的方式鼓勵他們,哪怕孩子只有一點點進步,我也會積極鼓勵他們,如常鼓勵他們說:「一口飯一口菜,放在嘴裡嚼一嚼,真好吃。超超小朋友,你真棒」「怡怡小朋友,你吃飯真像火車鑽山洞,盛滿飯的小勺子像一列小火車嗚嗚地開進你的嘴巴,你真會做游戲。」

3、 進餐後誇一誇

孩子們在進餐後,我經常讓大家圍坐在一起,對今天的進餐情況做個小結,表揚和鼓勵有進步的孩子,發給他們小紅花,小帖畫,自製的小卡片等作為獎勵,並進行口頭鼓勵,如:「越越小朋友,你不留剩飯,吃的乾乾凈凈的,真棒!」「傑傑小朋友,撮子真高興有你這樣 的朋友,你是個愛干凈的乖寶寶!」「陽陽小朋友,你跟大哥哥、大姐姐一樣,愛吃蔬菜愛吃肉,你是最棒的!」諸如這樣的誇獎,有利於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也有利於幼兒間的互相學習,能夠較為有效的糾正幼兒偏食、挑食及剩飯等不良進餐習慣。

幼兒園的工作就是那樣,耐心、細心加愛心,我們教育幼兒也要持之以恆,現在我班上的小朋友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教育,孩子們在進餐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不再有偏食、吃零食的壞習慣,每個孩子都能乾乾凈凈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家中、幼兒園里協調一致,家長們也感到特別驚訝。幼兒園的工作就是那樣,耐心、細心加愛心,我們教育幼兒也要持之以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怕麻煩,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甚至更多。。。。。。,相信我們的工作能夠做好,相信我們的孩子,在老師的細心呵護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④ 如何培養幼兒進餐

一、創設環境,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設並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良好的環境,對幼兒的行為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1.營造良好的進餐氛圍,引導幼兒愉快進餐
幼兒進餐時要講究秩序和紀律,不要擁擠,應從小學習飲食禮儀,不影響別的小朋友進餐,養成專心用餐,禮貌進餐的好習慣。幼兒進餐時是否有食慾與情緒好壞緊密相關,而寬松和諧的精神環境、平等親切的師生關系,能使幼兒身心愉悅、放鬆。經常保持進餐時的愉快情緒,有利於增進幼兒食慾。幼兒進餐時,營造輕松、和諧、愉快的氣氛,能使幼兒愉快的進餐。
我們採取的方法是:一播放音樂。就是在幼兒進餐時,有選擇地播放一些優美悅耳的旋律,使幼兒邊欣賞音樂,邊愉快的進餐;二是對進餐表現良好的幼兒,給予鼓勵,用親切的摸頭等形式表示贊揚,這會激勵他們更加積極用餐;三是對進餐中有過失的幼兒寬容。如:進餐過程中出現有的幼兒掉飯菜,有的剩飯,還有的把飯扣在地上等現象,這時我們不能訓斥、命令、批評,而是要採用親切、關心的態度, 給他們鼓勵,這樣他們才會越做越好。
2.創設豐富的進餐主題牆飾,引導幼兒與環境互動
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和探究的中介和橋梁。我們通過開展豐富的主題牆飾活動,引導幼兒與環境互動。在互動中學會科學進餐的知識,懂得進餐時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誤的,增強幼兒科學進餐的自覺性。
通過家長的反饋表中了解到,絕大多數幼兒存在著挑食、偏食、邊吃飯邊玩耍,甚至個別幼兒進餐不吃一點菜等一些不良習慣。針對這些不良習慣,我們首先創設了「我是愛吃飯的好寶寶」主題牆飾。接著創設第一個子欄目「我會這樣做」。把幼兒吃飯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拍下來,貼在主題牆上,讓幼兒邊觀察邊討論,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一起看圖編成了朗朗上口的兒歌。進餐時,如果哪個孩子做的不好,我們會說出兒歌中的某一句,提醒他,孩子會很快就調整過來。
飯前洗手、飯後漱口、擦嘴等也是科學進餐的重要內容。為了使這些內容深入每個幼兒心裡,我們和孩子一起把每一項步驟圖展示在主題牆上,編成兒歌,照著去做。從而大大減少了教師用生硬的語言、命令等形式去教育幼兒,而是採用物化的教育目標,通過表揚、暗示、提醒兒歌等生動活潑的形式,教育幼兒,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天離園時,進餐表現良好的小朋友就會獎勵一朵小紅花。激勵的效應是神奇的,孩子之間也互相提醒,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飯。
二、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幼兒的生活環境、身體狀況、家庭教育不同,對食物的偏好也必然不一樣。教師要善於觀察孩子的飲食習慣,進餐多少等,掌握每個幼兒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人而異。
1.逐漸加量法
面對太多、太滿的飯菜會加重幼兒的心理負擔,使幼兒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在給幼兒盛飯時,要留有餘地。這樣幼兒會很輕松地吃完一碗。然後教師及時鼓勵:「真棒!再盛點吧!」 「今天,你吃了兩碗,真了不起。」在老師的反復鼓勵下,激起幼兒的食慾,達到逐漸增加飯量的目的。
2.情緒感染法
幼兒的情緒極不穩定,極易受大人的情緒感染。因此,我們會用積極地情緒去感染幼兒,激起幼兒食慾。面對不愛吃蔬菜的小朋友,我們會神秘地說:「你一邊吃蔬菜,一邊還能聽到蔬菜咯吱咯吱地為你唱歌呢!」面對食慾不佳的幼兒我們會認真地說:「你這個勇敢的奧特曼,快吃吧,補充能量才能打敗怪獸。」用集體氛圍的渲染,用積極的情緒感染他們,激起幼兒主動進餐的願望,有效地解決幼兒偏食、挑食的習慣。幼兒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爭先恐後地大口大口吃起來。
3.榜樣示範法
模仿是孩子們的天性。同伴的榜樣能引起幼兒注意,更能激發幼兒模仿的興趣。進餐時,我們要為幼兒樹立正面榜樣。對不挑食,一口菜一口飯,不掉飯粒,細嚼慢咽的幼兒當作典型榜樣,讓孩子們主動調整自己的不良行為。同時,有意地把進餐表現好的幼兒與偏食、吃得慢的幼兒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邊的榜樣影響帶動他們,漸漸地讓他們在正確進餐的軌道上邁進。
4.觀察法
針對幼兒進餐中出現的問題,我們認真觀察,仔細分析,並給予針對性的引導。如:有的孩子吃飯慢,是因為身體不適,我們會更加關心,鼓勵他適量進餐;有的孩子是因為不愛吃,我們會用游戲口吻激勵他,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
5.親身實踐法
親身實踐法就是教師與幼兒一起親自實踐,有地放矢的進行教育,改變幼兒的不良進餐習慣。進餐中,我們發現一部分幼兒不喜歡吃青菜,尤其是菠菜。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和幼兒一起收集菠菜種,種在種植區,經常帶領孩子們去觀察,給菠菜澆水、鬆土、除草。菠菜成熟了,我們共同把收獲的菠菜帶回活動室,通過擇、洗,再送伙房。帶領幼兒參觀伙房師傅烹飪菠菜的過程。進餐時,孩子們個個都吃得津津有味。
三、家長與幼兒園積極配合,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不是幼兒園單方面可以獨立完成的,也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完成的。這需要家園同步,統一行動,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
1.多渠道與家長溝通,實現家園互動
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具體表現,實現家園共育。我們利用多種渠道,及時有效的與家長進行溝通。主要採用以下幾種形式:《家園聯系欄》是幼兒園與家長雙向溝通的一個重要窗口。我們在家園聯系欄向家長介紹從小培養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重要性,家長如何以身作則科學喂養幼兒等知識。通過qq群、微信、手機簡訊、電話等平台,與家長進行溝通。針對偏食、挑食等現象介紹一些小竅門、小方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提高科學育兒的自覺性。
2.召開家長座談會
家長會是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有效方式之一。我們打破由原來家長是被動的傾聽者,變為主動參與者。教師針對孩子近階段飲食習慣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討論。請進餐習慣良好的家長說說自己育兒經驗;鼓勵家長說出自己育兒困惑;大家互相討論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滿足家長的需求。家長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大家經驗共享,不僅實現了真正意義的雙向溝通,也各自在活動中積累了教育經驗,提高了教育水平。
總之,對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取有趣、直觀、形象的、能為幼兒所接受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那肯定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使幼兒的身心進一步得到健康的發展。

⑤ 幼兒園幼兒進餐要求與指導

中小班幼兒使用勺子進餐,大班孩子一般是用筷子。不管使用哪一種進餐工具進餐都務必要求孩子在進餐,過程當中保持安靜。不可以一邊說話,一邊吃飯。吃飯時。腿並攏不外伸,以免扳倒其他孩子。端餐排隊不能奔跑。要全部把飯飯咽下去之後才可送碗 。
進餐完畢後,要擦嘴巴漱口。

⑥ 幼兒園進餐環節的指導要點

就餐時的細節組織

1

把握幼兒就餐時間,掌握正確的就餐方法

專家指出,就餐時間過少或過多,都會影響到孩子營養素的合理攝取,由於鐵攝入不足,從而導致缺鐵性貧血患病率增高。兒保專家主張,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幼兒每次就餐所用時間在30~40分鍾為宜。

因此,班級教師和保育員針對吃飯過快的幼兒,及時提醒其細嚼慢咽,對幼兒進餐環節中出現的邊吃邊玩、東張西望,把飯含在嘴巴里不肯吞下去,吃飯耗時過慢的幼兒,找出具體原因具體分析,教師嘗試用進步星,或午餐中多出來的水果、點心獎勵有進步的孩子,或用餐後活動如玩具分享、自主游戲等來吸引他們盡量吃快。讓幼兒逐步自覺調整用餐時間。

我園幼兒小班是用勺子進餐,中大班是用筷子進餐,在小班主要是教給幼兒進餐各環節的方法和要求,如先在椅子上坐端正,一手扶碗一手拿調羹,飯往嘴巴喂時,下面要用碗接住掉下來的飯粒等等。到了中大班就是學習怎樣使用筷子正確進餐。

如何做好幼兒進餐環節的管理?

2

規范幼兒端飯線路,確保進餐中的安全

在進餐過程中總有個令老師頭疼的問題,那就是不安全因素,盡管幼兒也是很有序的按順序進行,免不了還是有因端飯引起潑灑或碰撞。老師也是天天強調注意安全,但還是不盡人意,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摸索,我們終於找到了其中的竅門。

如果所有的幼兒能都圍繞在固定的線路上(如逆時針從後到前)進行活動,那麼就不會出現交叉現象,就能避免人為的碰撞。於是我們對幼兒分組端飯的線路進行統一規范,每組由組長帶隊,按固定的順序進行,無論幼兒誰當組長,位置怎麼調整都不影響線路,讓每個孩子都能很快明白坐在哪個位置該怎麼走。剛開始幾天需要老師不斷的強調提醒,慢慢就好了。這不是對幼兒的限制,而是一個培養規則意識的極好環節。

如何做好幼兒進餐環節的管理?

3

良好就餐習慣的養成

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幼兒園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標。在現代生活一般都比較優越的情況下,許多幼兒形成了吃飯挑剔、邊吃邊玩等不良飲食習慣,如果沒有形成與之相應的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和規則,光有豐富可口的食物也是徒然的。幼兒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而攝取豐富的營養是健康發育保證。

⑦ 幼兒進餐要求

2. 創設寬松的就餐環境,開展餐前食譜播報活動,促進幼兒食慾

幫助幼兒調節情緒,讓幼兒在良好和愉悅的情緒下進餐是餐前活動的主要目的。

主要的方法是開展餐前播報活動,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獨立性,為了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每天由值日生提前一天在家中和家長一起收集當天食譜的相關營養知識,在每餐前當小小信息播報員,向全體同伴播報當餐的食譜及其營養價值。

中小班孩子自主性不夠,對於飲食的營養價值認識不清。老師就事先了解當天的菜譜,利用網路搜索菜餚營養價值的圖文,在餐前給孩子看。色彩艷麗的圖片,加上教師生動的描述,不僅讓幼兒了解每種菜對自己的身體生長的好處,還營造了孩子想吃、樂吃、愛吃的心理氛圍,當保育員把飯端到班上時,用飯菜的香味再次調動孩子們的食慾。

就餐時的細節組織

1. 把握好幼兒就餐時間,掌握正確的就餐方法

專家指出,就餐時間過少或過多,都會影響到孩子營養素的合理攝取,由於鐵攝入不足,從而導致缺鐵性貧血患病率增高。兒保專家主張,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幼兒每次就餐所用時間在30~40分鍾為宜。

讓幼兒逐步自覺調整用餐時間。小班幼兒是用勺子進餐,中大班是用筷子進餐,在小班主要是教給幼兒進餐各環節的方法和要求,如先在椅子上坐端正,一手扶碗一手拿調羹,飯往嘴巴喂時,下面要用碗接住掉下來的飯粒等等。到了中大班就是學習怎樣使用筷子正確進餐。

2. 規范幼兒端飯線路,確保進餐中的安全

在進餐過程中總有個令老師頭疼的問題,那就是不安全因素,盡管幼兒也是很有序的按順序進行,免不了還是有因端飯引起潑灑或碰撞,老師也是天天強調注意安全,但還是不盡人意,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竅門就是,如果所有的幼兒能都圍繞在固定的線路上(如逆時針從後到前)進行活動,那麼就不會出現交叉現象,就能避免人為的碰撞。這不是對幼兒的限制,而是一個培養規則意識的極好環節。

3. 關注幼兒的進餐心理健康

在幼兒園進食中,常常聽到這樣善意的提醒:"好好吃,別說話""不要把米粒撒在桌上"……原本愉快的進食頓時嚴肅起來。

因為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普遍認為吃飯不說話是一種美德,有利於健康。所以幼兒必須遵守這種傳統的美德,時刻提醒自己按要求吃飯,從生理特點來看,當人的情緒低落時,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沒有食慾。

老師對吃的慢的幼兒的催促,以及對規則不時的提醒,使幼兒的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影響了食慾,引起幼兒情緒的反感、緊張,造成厭食、畏食。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齊克森·默海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並認為在飲食中交談,會使人們心情愉快、思維活躍、富於創造性聯想。

老師們通過觀察,會發現小班的孩子說話不多,而中、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飯時悄悄說話。

⑧ 簡述幼兒園進餐活動的組織和指導工作

進餐的准備:由教師帶領值日生布置好餐桌,准備好餐具,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干凈、安靜的進餐環境。 進餐的過程: (1)要觀察幼兒的食量,注意培養幼兒文明進餐的習慣; (2)教師要教給幼兒正確的坐姿和使用餐具的方法; (3)教育幼兒不挑食、不偏食,提醒幼兒細嚼慢咽、不撒飯菜、不弄臟衣服、不東張西望、不大聲講話。 進餐結束:幼兒吃完最後一口飯才能離開座位,並把餐具、椅子整齊地放在指定的地方。要養成飯後擦嘴、漱口的習慣。 31、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應注意哪些方面? 答:(1)把幼兒園一日活動列入教育計劃,保證幼兒身心得到全面的、充分的、主動的發展;(2)要制訂一日生活常規;(3)要把組織的集體教育活動和分散的個體活動結合起來; (4)處理好自由與紀律的關系; (5)要面向全體幼兒; (6)保教結合,教養並重。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