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素養理論
研究生論文學術與職業素養,心得體會可以在網路文庫上就可以搜索到他的范圍
『貳』 請談談知識積累,理論素養,品格修養這三者對從事學術的重要性
你好!
首先要有多的知識積累,才會形成一定的理論素養。
例如:如果從事歷史的學術研究,就必須精通中國乃至世界的大致歷史狀況。從而形成個人獨特的理論風格、和素養。
品格是一個人在意識形態上的體現,同時他可以形成一種文化,感染一群人,這也是學術研究在意識形態上的升華。
是一種精神文化,對學術的枯燥來說,無疑是一種滋潤。
知識積累,理論素養、品格修養,對學術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叄』 什麼是素質理論
領導性格理論又稱為領導特質理論、素質理論、品質理論、性格理論。這種理論著重研究領導者的品質和特性。按其對領導特性來源的不同解釋,可分為傳統的領導性格理論和現代的領導性格理論。前者認為領導者所具有的品質是天生的,是由遺傳決定的;而後者則認為領導的品質和特性是在實踐中形成的,是可以通過教育訓練培養的。在此基礎上,許多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許多理論。
『肆』 談談人文社會科學專業大學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學術素養
「學術素養」,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在學術方面的基本素質和修養。根據《辭海》(1999年版)的解釋,「學術」指較為專門、有系統的學問;而學問是各種知識的通稱。由此推論,「學術」也就是「較為專門、有系統的知識」。不過,筆者覺得這種解釋只是揭示了「學術」的靜態含義,從動態上看,「學術」是一種活動,即專門知識的傳承、運用和創造的行為過程。本文試結合自己的體會,側重談談人文社會科學專業(主要是經濟管理專業)的大學生(主要是本科生)在提高個人學術素養方面應該注意的一些事項。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本科生畢業後直接進入高校、科研機構專門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可能性減小,但這並不意味著本科生的學術素養不再重要。筆者認為,提高本科生學術素養的必要性至少基於以下兩點。其一,有不少本科生畢業後會選擇繼續深造(讀研)的路子,在本科階段培育良好的學術素養對其未來的學術發展至關重要;其二,即使對那些本科畢業後直接參加實際工作的同學而言,良好的學術素養也是必要的,因為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復雜問題,而良好的學術素養有助於他們深入地分析問題和有效地解決問題,有利於他們成長為學者型官員或新時代「儒商」。本科生要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學術素養,至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要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包括理論基礎和方法論基礎 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是提高大學生學術素養的起點。只有掌握了某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才談得上在該專業領域內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很難設想一個對某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不甚了了的人會對該學科有所貢獻。本科階段是大學生學習、掌握專業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打好理論基礎將終身受益。為此,一方面要重視課堂學習,掌握教材知識,另一方面,要廣泛閱讀各種參考文獻,了解和掌握本專業的新理論、新方法,以形成扎實的理論基礎。 科學方法是專業基礎的另一方面。眾所周知,一個學科就其基本構件來說,一是理論,二是方法。方法與理論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就經濟管理專業而言,本科生方法論素養的提升需要注重如下幾個方面:一是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最大、最高的方法。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回國後曾經說過大意如此的話:我原以為自己在多年的實踐中已經摸索掌握了一些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好方法,但回國後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才知道,其實我的這些所謂的好方法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早就講得十分清楚了。二是要重視高等數學、計算機技術、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課程的學習。三是要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踐來學習、體會和掌握社會科學的具體方法。 二、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雖然在自然科學領域也有學術之爭,但在社會科學領域,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解釋更加司空見慣。如:關於利潤的本質與來源、關於中國的房價問題等,可謂眾說紛紜。這是由社會科學既是科學又是意識形態的二重性所決定的。因此,從本科階段就應該重視獨立思考習慣的培養,要經常地把某個理論與它所對應的現實相對照;把關於同一問題的不同理論觀點相對照……通過反復比較,發現其中的問題並認真思考,進而形成自己的見解。在具體方法和技巧上,有兩點可供參考。一是根據課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一段時間里專門思考一個學術問題而不是多個學術問題,這樣做的好處是:精力集中、思維集中、信息密度大,容易產生思想火花,形成自己的主見。二是積極開展同學間的討論和辯論。課程教學計劃中安排的課程討論;學生宿舍里自發的自由辯論;學生社團組織的專題討論等都是放飛思想、探討學術的好形式。 三、要培養自己良好的學術品德 科學的精髓就是求「真」。一個求「真」的人,首先應該使自己「真」。要把學術品德的培育置於提高個人學術素養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融入個人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要從頭做起,從小事做起,逐步養成端正做人、認真做事的習慣。如果一個人在平時就抄襲作業(包括從網上下載),在考試時違紀作弊,他就很難做到學術態度端正、學術行為規范,也就很難在學術上有所成就。這是不言而喻的。 四、要主動走入社會,參加社會實踐 理論源於實踐。從根本上說,社會科學的實驗室就是社會;社會科學的研究課題就是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社會科學問題的答案往往也存在於社會實踐之中。因此,走入社會、了解社會、研究社會的本領是社會科學工作者最基本的學術素養。大學生從本科起就應學習掌握這種本領。由於高考壓力,來自農村的同學不了解農村;來自城市的同學未去過工廠的情形比較普遍。這對於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的大學生而言尤為不利。因此,進入大學以後,同學們應積極利用各種機會,主動去接觸社會、觀察社會、研究社會。一是利用假期回家的機會,深入農村、工商企業、城市街道等進行參觀、考察、調研。調研題目可以是老師布置的,也可以是自己感興趣的或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參加老師們的課題調研活動,可以得到更好的鍛煉,因為有老師的具體指導,有比較規范的調查問卷或調查表格供你使用。二是認真地完成教學計劃中安排的各項實踐性教學環節,特別是校外教學實習和畢業實習,避免走過場。三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觀察社會的習慣,如:去商場購物、外出旅遊等都可以用自己學過的理論知識去觀察、思考現實問題。在這里,筆者將自己了解的兩則大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的成功案例與大家分享。一則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產權經濟學的代表人物科斯的事例。科斯在讀大學三年級時利用假期對美國鋼鐵企業等進行調查研究,後來寫出了著名的學術論文《企業的性質》,該論文現在成了產權經濟學的經典著作。另一則就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存在的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簡稱「發展組」的事例。1981年前後,「發展組」組織北大、人大等高校的在校大學生開展農村調查,形成了一系列有價值的調研報告,對當時中國農村改革政策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在當年參加農村調研的大學生中有不少人成了我國學術界和政界有影響的人物,如:陳錫文、杜鷹、周其仁、宋國青等。
『伍』 學術上的「修養」是什麼意思
學術上的修養就是「學術素養」,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在學術方面的基本素內質和修養。學術素容養是研究者在學術研究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 ,主要由學術意識、學術知識、學術能力以及學術倫理道德組成。它體現的是研究者的創新精神和執行能力,是獲得重大研究成果的保證。 作為研究生的我們,更需要提前理解學術素養在研究中的深刻內涵,提早做起,從和自我做起。研究生不同於一般的學生,因為「學生」是學習知識的人,其主要任務是掌握已有的專業理論和知識,而研究生是為了進一步培養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能力而繼續接受教育的群體,其主要任務是學術研究和創造新知識。因此,學術素養便成為研究生最應具備的素養之一。
『陸』 學術上的修養是什麼意思
修養 [ xiū yǎng ]
1.指理論、知識、藝術、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理論~。文學~。他是一個很有~的藝術家。
2.指養成的正確的待人處事的態度:這人有~,從不和人爭吵。
詳細釋義
1、指道家的修煉養性。
唐 呂岩 《憶江南》詞:「學道客,修養莫遲遲,光景斯須如夢里。」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 柳公權 書如深山道士,修養已成,神氣清健,無一點塵俗。」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白雲觀》:「雖非神仙,而年過百齡者時所恆有,亦修養之明徵也。」
2、指培養高尚的品質和正確的待人處世的態度,或求取學識品德之充實完美。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學說的要求培養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規矩。
《近思錄·為學》引 宋 程頤 :「修養之所以引年……皆工夫到這里,則有此應。」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琴譜序》:「續 杏壇 之音,鼓 宣尼 之操,吾徒之修養也。」 劉少奇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我們的修養不能脫離革命的實踐,不能脫離廣大勞動群眾的、特別是無產階級群眾的實際革命運動。」
3、指正確的待人處世的態度。
丁玲 《韋護》第二章:「不過他不願將這些他得意的成績拿去發表,因為只能給一夥沒有修養的人作嘲諷的談資的。」《花城》1981年第2期:「 高連生 還顯得很有修養,雖然受到一大群人的圍攻,有的甚至出言不遜,他還是和顏悅色,細雨和風。」
4、指思想、理論、知識、藝術等方面所達到的水平。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二三:「再加一點文化知識,和更多的政治修養,他能成為一個好區委書記。」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九章:「比起一般知識和文學修養來,她都不如 林道靜 。」
5、學習,仿效。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權利篇》:「胥一國之人,皆以忍耐謙讓為美德,爭相模效修養之,日無暇刻,豈不痛哉!」 阿英 《<現代名家隨筆叢選>序記》:「在本書之外應盡量的搜求時間更近的更有力量的隨筆供給自己修養,那些作品會更有力的幫助你。」
6、休息調養。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除去浮花,修養殘軀,安排暮景。」 魯迅 《書信集·致沉雁冰》:「現已交秋,或者只我獨去旅行一下,亦未可知。但成績恐亦未必佳,因為無思無慮之修養法,我實不知道也。」 王西彥 《鄉下朋友》:「去年你在信里說要到鄉下來修養身體,我就想,他一定有點什麼都市病。」
(6)學術素養理論擴展閱讀
造句:
1. 粗魯、蠻橫,一看這個人就沒修養。
2. 我們應該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
3. 工作態度粗暴,是缺乏修養的表現。
4. 不加強藝術修養,不深人體驗生活,創作水平就會每況愈下。
5. 他的修養真到家,無論處理什麼事總是從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