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詞朗讀指導

詞朗讀指導

發布時間: 2021-03-23 10:23:24

A. 怎樣指導學生有效朗讀

「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
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
」可見朗讀是指導學生感受語言情境,體味語言情感,理解語言蘊味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語言的感受力、領悟力、品評力、表現力的有效手段。
是訓練學生理解課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想像力的重要途徑,所以新課標提出:在語文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恰當地,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感。
同時,朗讀也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它在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的過程中,眼、口、耳、腦等多種器官並用,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彙和句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顯然,注重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是每個語文老師應盡的職責。
那麼,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在語文課中想讀、能讀、樂於讀、讀出感情、讀出個性。
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本人的幾點看法: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讀出情趣
1、朗讀不是簡單地把文字轉換成聲音,照本宣科,而是用感情去讀,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並茂,而這種情來自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感情如何來調度動。
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生往往對直觀、生動的事物最感興趣,課堂上可以適當的運用一些多媒體、音樂、片以及老師的范讀來渲染課文情景,首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才會對所讀的內容產生興趣,產生讀書的慾望。
例如: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文章,為了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朗讀氛圍,可以在網上找出很多課文中所寫到的秋天美景的片或者布置學生利用雙休日到郊外找秋天等,上課伊始把片展示給同學們看,他們不禁會發出陣陣贊嘆聲,因勢利導,這麽美的秋天,同學們誰能通過朗讀來讓大家感受到秋天的美麗。
想學生會爭先恐後地舉手的,每位同學都會盡情地抒發自己內心對春天的贊美和喜愛。
2、老師的范讀也十分重要,因為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不讀好久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
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這就需要教師本身鑽研教材,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的共同進入角色。
當然,教師范讀時要讓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正確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帶學生進入意境。
二、保證學生的朗讀時間,品評朗讀,讀出時效。
在很多閱讀教學課堂中常常存在朗讀時間不充分的現象,充斥於語文課堂的「講問教學」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朗讀練習往往是來去匆匆。
如預習性的朗讀,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准生字新詞,但實際上還有不少同學連一篇課文都未讀完,老師就示意學生停下來,馬上轉入到下一個程序了,朗讀成子教學中的一個過渡環節而已。
而常常觀摩學習的名師課堂中,老師往往要讓學生在文中走幾個來回,熟讀課文後才進入學習理解環節。
所以要根據年級、學情、教材特點安排每節課的朗讀時間,並自監控達成度,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准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每個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勿勿過場,草草收兵。
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緒,切不可未准備好就倉促上陣,要留讀後評議的時間,學生朗讀完畢後,老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適當點撥,給予鼓勵,並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逐漸在實踐中掌握朗讀的規律,學會朗讀的基本方法。
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
」小學生尤其喜歡贊揚和鼓勵,因此老師應帶著欣賞的態度去聆聽和感受學生的每一次朗讀,讓他們體會到被賞識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但是對學生所出現的明顯的錯誤也不能一味的誇獎和稱贊,明明學生讀錯了字,讀得也不是很好,還一個勁地誇真棒真好,這種單一的大而空的評價形式,極不利於學生讀懂、讀好課文的。
好的教師應善於巧妙、機智地誘導評價學生,做到引而不發,不經意地找出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再委婉地提出值得改進的地方,這樣既成就了學生成功的願望,又能使學生對自己的不足心領神會三、創新求異,方式多樣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很多,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如老師的輕聲示範或者是藉助媒體的范讀,但無論是放錄音還是老師范讀,都要根據課文的特點來確定示範的時機,教會學生處理重音、停頓,恰當運用語氣、節奏、音色等,對一些比較難讀懂的文章或古詩,可以一開始就以示範引路,這樣可以降低難度,放緩坡度。

B. 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詩詞曲五首》教後感

江蘇省金壇市第二中學劉雪梅 朗讀在語文中的重要性,地球人都知道。朗讀對有朗讀天賦的人來說,是相當簡單的一件事,只要加上一點點後天的技巧,就能在課堂上感染學生,在教學效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每每聽這樣老師上課,羨慕之餘總是痛恨自己怎麼就沒生成這樣一副好嗓子。
當事實無法改變時,聰明的人知道不能怨天尤人,而應該去彌補自己的不足。於是,我試著採用了以下幾種揚長避短的朗讀方法,若覺幼稚,可一笑置之。一、課文錄音朗讀
可直接播放,也可老師之前反復聽范讀,模仿之,然後在課堂放聲朗誦,相信這方法還是能獲得同學們的掌聲的。
評點:磁帶效果最好,還是不如現場感染力,所以個人認為採用後者效果好。二、指名學生朗讀
平時注意挖掘學生中朗讀能力較強的,然後在需要時點名。若班級里也確實找不到范讀者,感覺老師有意識的培養還是必要的。
評點: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無趙雲,廖化也可。三、反彈琵琶朗讀
評點:所謂沒有吃過豬肉,也看到過豬走路。感覺這方法既簡單又實用。四、混入學生中讀
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要求學生齊讀、齊背,自己則置之度外,以旁觀者的身份去審視這個學生那個學生朗讀是否認真。其實我們放下老師架子,當學生齊讀時,我們也不妨放聲和學生一起讀。
評點:和學生一起讀,一起背,讓學生覺得,原來老師也和我們在努力,我想期效果可想而知。
以上朗讀方法,我在教學《詩詞曲五首》時有意嘗試之,與平時相比感覺有不一樣的效果。

C. 如何有效的進行朗讀指導

《有一種教學,叫「明白」》暑假我閱讀了《有一種教學,叫「明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下面我想聯系實際工作談幾點心得.書中提到:「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那麼該如何進行正確的朗讀輔導呢?我認為除了態度之外,教師更需要方法和藝術.教師能否給足孩子朗讀的時間;是否能夠耐心傾聽,積極引導;能否自覺地鼓勵中下水平的學生;對於學生的點滴進步,是否有一顆真誠的欣賞之心……所有這些,對於學生朗讀信心和興趣的增強無疑是極為重要的.」我在這學期進行了關於朗讀的課題研究.在教學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朗讀教學的重要性.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傳統教學方法之一,學習語文也是訓練口才和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通過朗讀,學生能直接而深刻地領會課文內容,也可以領略文章韻味、氣勢和感情色彩,深入理解文章語言運用的微妙之處,從而提高自己書面和口頭的表達能力.同時,朗讀是考察學生對課文理解程度和檢查講讀效果的一種良好方式.根據書中的提示,我一條一條檢查我的教學方法,發現了我的很多不足之處.比如由於課時的限制,我在課堂教學時給學生朗讀的時間相對不足;自己有時也很沒有耐心聽水平不好的學生朗讀,有時甚至會打斷學生的朗讀用於指導.這些都造成了學生在朗讀方面訓練不足以致朗讀水平不佳的結果.對此,我有步驟地改變了教學方法.我讓學生在課堂上花更多的時間朗讀,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為了避免學生只會讀不會理解,我也設計了比較多通過朗讀課文回答的問題,讓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朗讀,避免了學生盲目地朗讀,甚至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情況.同時還要求學生轉換立場,將自己的真情實感代入課文,以便在朗讀時產生良好的效果.如我教學《請不要》的時候,先讓學生通讀詩歌,發現語氣很平坦,語感也不強烈.接著讓學生交流「從文中小作者讓大家不要做什麼」,讓學生從表層理解文本的含義學生很容易找出來了.「你覺得應該怎麼做,為什麼?」學生馬上會聯系生活告訴老師垃圾應該放在垃圾箱…因為生活經歷不豐富,所以理解還是很淺.接著我用圖片,媒體展示被污染的地球,土地乾裂,樹木砍光小鳥無家,地震的場景.學生一下子開始深度思維了,非常震驚了,紛紛表示出對惡劣生存環境的擔憂.通過課堂的激活,學生一下子明白了《請不要》裡面蘊涵的深沉意義.這時,我再指名學生讀,他們一個比一個讀得好,一個比一個感情真摯,一個比一個語氣懇切.我也注重課外的評價.尤其是學生的「朗讀過關」.我首先給學生明確評價標准:比如能夠正確讀課文的吃一顆星;正確流利讀課文的吃二顆星;正確流利很有感情的吃五顆星.能背的再加一顆星;有表情,有抑揚頓挫…一顆保底最多可以十顆星星.當然期間也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適度調整.也就是說,即使朗讀困難的學生,只要努力進步有突破,也可以有滿星的機會.這樣大大地調動學生來「過關朗讀」的積極主動性.在本書的指導下,我的朗讀教學也取得了突破.本書還有更多解決教師在教學實際中遇到的問題的方法,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D. 朗讀技巧指導和如何指導小學生朗讀

朗讀就是朗聲讀書,即運用普通話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變文字這個視覺形象為聽覺形象。朗讀是一項口頭語言的藝術,需要創造性地還原語氣,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活生生的有聲的口頭語言。如果說寫文章是一種創造,朗讀則是一種再創造。一、用普通話語音朗讀朗讀和說話不同,它除了要求朗讀者忠於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讀外,還要求朗讀時在聲母、韻母、聲調、輕聲、兒化、音變以及語句的表達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話語音的規范。1、注意普通話和自己方言在語音上的差異。 2、注意多音字的讀音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類推引起的誤讀。 4、注意異讀詞的讀音。二、把握作品的基調 1、閱讀理解首先要熟悉作品,從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和精神實質。只有透徹的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准確地掌握作品的情調與節奏,正確地表現作品的思想感情。第一,了解作者當時的思想和作品的時代背景。第二,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題,這是深刻理解作品的關鍵。 第三,根據不同體裁作品的特點,熟悉作品的內容和結構。對於抒情性作品,應著重熟悉其抒情線索和感情格調。對於敘事作品,應著重熟悉作品的情節與人物性格。對於論述文,需要通過逐段分析理解,抓住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明確文章的論據和論述方法,或者抓住文章的說明次序和說明方法。總之,只有掌握了不同作品的特點,熟悉了作品的具體內容,才能准確地把握不同的朗讀方法。 2、設計方案 在深刻理解作品內容的基礎上,設計如何通過語音的具體形象把原作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 第一,要根據不同文體,不同題材,不同語言風格,以及不同聽眾對象等因素,來確定朗讀的基調。 第二,對整個作品的朗讀方案應有總體考慮。例如作品中寫景的地方怎麼讀?作品的高潮在什麼地方?怎麼安排快慢、高低、重音和停頓等。 三、朗讀的技巧 1、呼吸 學會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呼吸非常重要,因為這樣發出來的音堅實有力,音質優美,而且傳送得較遠。我們平時使用的是胸式呼吸。朗讀需要有較充足的氣流,一般採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 2、發音 發音的關鍵是嗓子的運用。朗讀者的嗓音應該是柔和、動聽和富於表現力的。為此,首先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嗓子,不要長期高聲喊叫,也不要由於飲食高溫或過於辛辣而刺激嗓子。其次要注意提高自己對嗓音的控制和調節能力。 3、吐字吐字的技巧不僅關繫到音節的清晰度,而且關繫到聲音的圓潤、飽滿。要吐字清楚,首先要熟練地掌握常用詞語的標准音。朗讀時,要熟悉每個音節聲母、韻母、聲調,按照它們的標准音來發音。其次,要力求克服發音含糊、吐詞不清的毛病,一是在聲母的成阻階段比較馬虎,不大注意發音器官的准確部位,二是在韻母階段不大注意口形和舌位,三是發音吐字速度太快,沒有足夠的時值。朗讀跟平時說話不同,要使每個音節都讓聽眾聽清楚,發音就要有一定力度和時值,每個音素都要到位。平時多練習繞口令就是練好吐字的基本功。 4、停頓 朗讀時,有些句子較短,按書面標點停頓就可以。有些句子較長,結構比較復雜,句中雖沒有標點符號,但為了表達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暫的停頓。但如果停頓不當就會破壞句子的結構,這就叫讀破句。朗讀時格外注意。正確的停頓有以下幾種類型:①、標點符號停頓。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停頓符號,也是朗讀作品時語言停頓的重要依據。標點符號的停頓規律一般是:句號、問號、感嘆號、省略號停頓略長於分號、破折號、連接號;分號、破折號、連接號的停頓時間又長於逗號、冒號;逗號、號的停頓的時間要比一般的句號時間長些。以上停頓,也不是絕對的。有時為表達感情的需要,在沒有標點的地方也可以停頓,在有標點的地方也可以不停頓。 ②、語法停頓。語法停頓是句子中間的自然停頓。它往往是為了強調、突出句子中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或補語而做的短暫停頓。學習語法有助於我們在朗讀中正確地停頓斷句,不讀破句,正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 ③、感情停頓。感情停頓不受書面標點和句子語法關系的制約,完全是根據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頓處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據感情的需要決定停與不停。它的特點是聲斷而情不斷,也就是聲斷情連。 5、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達意上起重要作用、在朗讀時要加以特別強調的字、詞或短語。重音是通過聲音的強調來突出意義的,它能給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詞增加分量。重音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語法重音。語法重音是按語言習慣自然重讀的音節。這些重讀的音節大都是按照平時的語言規律確定的。一般說,語法重音不帶特別強調的色彩。 ②、強調重音。強調重音不受語法制約,它是根據語句所要表達的重點決定的,它受朗讀者的意願制約,在句子中的位置上是不固定的。強調重音的作用在於揭示語言的內在含義。由於表達目的不同,強調重音就會落在不同的詞語上,所揭示的含義也就不相同,表達的效果也不一樣。③、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讀的色彩豐富,充滿生氣,有較強的感染力。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現在表現內心節奏強烈、情緒激動的地方。6、語速在朗讀時,適當掌握語速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緒和氣氛,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作品的內容和體裁決定朗讀的速度,其中內容是主要的。①、根據內容掌握語速。朗讀時的語速須與文意相適應,根據作品的思想內容、故事情節、人物個性、環境背景、感情語氣、語言特色來處理。當然,語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要根據具體的內容有所變化。②、根據體裁掌握語速。以常見的記敘文為例:記敘文有記事、記言。一般說,記事要讀得快些,記言要讀得慢些。7、語調語調指句子里聲音高低升降的變化,其中以結尾的升降變化最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語氣緊密結合的。朗讀時,如能注意語調的升降變化,語音就有了動聽的腔調,聽起來便具有音樂美,也就能夠更細致地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語調變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幾種:①、高升調。高升調多在疑問句、反詰句、短促的命令句子里使用,或者是在表示憤怒、緊張、警告、號召的句子里使用。朗讀時,注意前低後高、語氣上揚。 ②、降抑調。降抑調一般用在感嘆句、祈使句或表示堅決、自信、贊揚、祝願等感情的句子里。表達沉痛、悲憤的感情,一般也用這種語調。朗讀時,注意調子逐漸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③、平直調。平直調一般多且在敘述、說明或表示遲疑、思索、冷淡、追憶、悼念等句子里。朗讀時始終平直舒緩,沒有顯著的高低變化。 ④、曲折調。曲折調用於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諷刺、譏笑、誇張、強調、雙關、特別驚異等句子里。朗讀時由高而低後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節特別加重加高或拖長,形成一種升降曲折的變化。 如何指導小學生朗讀 如何指導小學生朗讀,談談我個人的想法和做法:朗讀從小抓起,因為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正確的語感有助於小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引起學習興趣。具體從下面幾方面入手:一、讀准字音。低年級課文的特點是注音課文,這就給低年級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語言的材料,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對學生加強朗讀訓練。首先,要重視拼音教學。低年級學生只有在掌握漢語拼音的基礎上,才能朗讀課文。對拼音教學,要做到持之以恆,堂堂必教,課課必學。其次,要利用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讀准字音,讀准「兒化」韻和輕聲詞。第二,教師要會聽,即注意聽清學生的發音,發現錯誤及時給予糾正,保證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不錯字,不漏字,不添字。二、注意停頓。停頓,不是一字一頓或一詞一頓地點讀,也不是高腔怪調地唱讀,而是在朗讀過程中恰當的間歇。現在,有些學生點讀或唱讀的現象嚴重,妨礙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嚴重地影響教學效果。怎樣克服點讀、唱讀現象。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用適當的速度朗讀課文,不能過慢,也不能過快,可用聽錄音,教師示範讀、帶讀等形式進行。第二,讓學生認識句子,掌握標點符號,按語法停頓的方法進行訓練。開始時,可用點拍法(用擊掌表示)。如:頓號停半拍(擊半掌,一下一上為一拍),逗號停一拍,句號停一拍半,段與段之間停二拍。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學生就能克服點讀、唱讀的缺點。三、讀出語調。讓學生認識句子,掌握標點符號,按語法停頓的方法進行訓練。在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讀出課文的思想感情,這一點是朗讀訓練的核心所在,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操作方法如下:1、掌握標點符號所表達的語調。如問號句末語氣上揚,句號句末語氣下降,嘆號表示內心感受,感情比較強烈。2、注意找准朗讀的重音。如《書包里的秘密》一課,課題中的「秘密」一詞,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是重音。又如《春曉》這首古詩,要引導學生用下面讀法,讀好重音、停頓和速度: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3、引導學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體會人物說話的神態、語氣和表達的感情。如《狼和小羊》一課,要指導學生讀好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讀出狼那種惡狠狠、蠻不講理、兇殘的語氣。四、品味詞語品味詞語是培養和訓練學生語感精確性的有效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對一些准確、傳神、生動的詞語,讓學生主動品味其語言的內涵,有助於學生領悟文章情感,理解課文內涵。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品味,朗讀句子的時候,對文章情感的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一年下冊《春天的手》中有這樣幾個與動作有關的詞語:撫摸、掠過、拂過、拍著、拉著等,讓學生用動作來表現幫助理解詞義,有助於他們了解這些詞在文中的不同含義。從而用恰當的語氣來表達感悟。感受和技巧在朗讀中都不能忽視,感受得越深,語言技巧就發揮得越充分;語言技巧運用好了,又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達到朗讀的最佳效果。綜上所述,教師朗讀能力的提高有利於個人教學能力的提高,有助於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

E. 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誦指導

朗讀,是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把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表達出來的過程。語文教學的一個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感,而朗讀是其中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一直在尋找指導朗讀的方法。走出了機械的模仿,走出了技巧堆砌的訓練,學生的朗讀開始融入自己的感悟和真情。現就如何有效指導朗讀和評價說說我的看法。

一、朗讀方法

1.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是感情朗讀的前提,理解感受越深刻,越能讀出感情來

教學設計以及課堂引導應該考慮到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充分的理解感知。一般來說,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或者藉助圖片、音樂等多媒體輔助手段,讀寫結合訓練等都是促進課文內容理解感受的好方法。

2.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尋找一個恰當的切入點進行朗讀指導

比如執教《去年的樹》時,在讀鳥兒和樹根的對話時,一個女學生深情並茂地朗讀,語氣那樣的著急,那樣的迫切。當時馬上反問學生:「你為什麼讀得這么急,這么快?」或者「你為什麼要這樣讀?」學生回答:「因為大樹和鳥兒是一對好朋友,大樹不見了,小鳥很著急,而且小鳥還答應過大樹給它唱歌呢!」這樣,朗讀指導就得到了很好的歸位。而後面的兩處鳥兒焦急的問話,可以全部一起展示,把鳥兒一次比一次著急的內心世界釋放在學生面前。同時,老師可以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它們串連在一起,這樣可以更直接,更快地讓學生走進文本。

3.要重視朗讀的形式多樣化

通過齊讀、個別讀、分角色讀、師生合作讀、表演讀、配樂讀等,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尤其應該注意加強個別朗讀指導。齊讀、分角色讀只能夠起到營造氣氛、促進課文理解的作用,因為有部分學生在齊讀中是濫竽充數的。在個別朗讀中,容易發現問題,才會使朗讀水平有所提高。

4.重視朗讀的層次性

每次朗讀要有不同的要求,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這就要求教學設計和老師的引導應該有層次,做到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情感上有一個升華,如聽一位名師執教的《伯牙絕弦》一課,導入之後,讓學生大聲讀三遍課文,前兩遍把字音讀准,第三遍對照注釋讀,然後多媒體出示劃分好節奏的課文,學生再讀。在學生理解文意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每次的要求都不一樣,這樣學生的朗讀會一次比一次好,一天比一天強,一年比一年棒。

以上談了朗讀方法的指導,而朗讀評價則更應該受到重視。

二、評價方法

評價包括老師、學生、師生之間的互動評價。老師的評價語必須做到有效,充分發揮激勵、引導、點撥、組織管理等作用,能夠針對學生朗讀的實際情況給予及時的示範,這樣評價才能落到實處。所以,教師要豐富對學生朗讀指導方面的評價語,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那麼怎樣評價才有效?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翻閱《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你會發現,在九年一貫的課程目標中,沒有哪一個目標能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那樣被反復強調。讀正確就應該做到不讀錯字、不添字、不重復、不顛倒字詞,還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流利是在正確讀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的,流利地讀主要是不斷讀,不讀破句。讀正確、流利,要做到嚴字當頭,就連標點符號也不要放過,逗號和句號要讀出區別來,嘆號和問號要讀出不同來;而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那就並非易事。所謂有感情地讀,是指在朗讀中要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簡言之,讀出自己的感受就是有感情的朗讀!
那麼老師在評價學生朗讀時就要針對這三方面,做到有針對性。如,「你今天讀的真好,沒加字,也沒漏字。」又如在講授《驚弓之鳥》一課時,有個老師這樣評價學生:「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一個自信的更羸」,等等。總而言之,教師要根據這三方面的要求來評價,時間長了,生生評價自然就能落到實處。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抓好朗讀訓練,用智慧的評價語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讓課堂充滿讀書聲,堅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如果我們能夠不斷地探索和思考,語文教學一定會變得更加生氣勃勃。

F. 如何指導學生古詩文的朗讀

最重要的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自然就會自主的學習了。想辦法讓學生喜歡上古代詩文。可以向學生介紹些好的優秀的古詩文或者一些有很高成就的古代學者。讓學生有一種崇拜的心理,應該有助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熱情。 一、 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喜愛之情。 首先,在學校這個大環境中創設情景。每天早上可組織學生利用晨讀的時間進行古詩文誦讀,讓校園里書聲朗朗;當學生在學校操場活動時,四周的牆壁上所描述的唐詩中美麗景色,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教學樓的走廊里,懸掛的一幀幀製作精美的詩配畫;櫥窗里展出的一幅幅,或蒼勁挺拔或柔美瀟灑的師生共同書寫的詩詞歌賦,也能使他們從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學校大環境的影響下,各班也可自己動手創造優美的環境,營造一份詩情畫意的氛圍。可利用板報進行宣傳,並為同學們搭建一個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電腦繪畫作品、色彩鮮艷的水彩畫,或是一首首師生自創的清新迤邐的小詩,都可以展示大家的風采。在牆壁上掛上自己編制的中國結,並在旁邊賦詩一首:萬縷結千絲,環套環相依,一顆中國心,誓死不敢移。窗檯上擺放著他們精心養育的一盆盆鮮花,花盆上貼著他們匠心獨具的啟示:吾乃一株幼苗,汝必精心顧之。陽光照之,雨露潤之,清風拂之,他日,吾必盛開之。正是由此獲得了啟發,雨彤在他的周記中寫道:每一片葉子都有翠綠的希望,請給我陽光;每一朵花兒都有開放的權利,請給我時間;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請給我機會。這些稚嫩的詩句,正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卻給了他們自信,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課堂教學中,深化古詩文誦讀活動。 在古詩文教學中,注重讀寫結合的練習。利用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詩這種文學樣式,偏重於抒情言志。思想、情緒、感情是詩的基礎。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讓學生在讀中體味詩的內涵,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並注意詩的韻律與節奏。指導學生朗讀時,還要善於為學生創設情境與氛圍。如為其配上一首優美的曲子,為其展示一幅美麗的畫卷,或為其增設一段慷慨激昂的導語等等,使得詩情畫意相結合,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 嘗試著讓學生學習寫詩,不僅使學生真正求得了練習和實踐,使他們在課堂上動口、動手、動腦,通過模仿、觀察、體驗,在互動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還真正做到了讓學生能夠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效參與,為他們搭建了一個能夠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李亞美同學寫的小詩《思鄉》中有兩句是這樣寫的:只恨肋下無雙翅,不得星夜返故鄉宛君同學在詩中吟誦道:風起蕭蕭,葉舞翩翩,我意闌珊,游絲萬千。楊明的奶奶去世後,他寫了一首小詩懷念奶奶:奶奶,讓我再拉起你的手,奶奶,讓我再對你說愛你。我要輕輕走到你身旁,好把你仔細端詳。想你殷殷的囑托,念你悠悠的牽掛!你是我的心痛。它寄託了小楊明對奶奶深深的思念和懷念。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座豐富的寶藏,只是有時候不易被發現,只要能給孩子們機會,他們會帶給我們一個又一個驚喜,還我們一個又一個奇跡! 古文的高度凝練,可以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古詩文教學中,還應注意採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例如:學習了《為學》這一課後,可要求學生試著給彭端淑老先生寫一封回信,談談你學習後的體會,或從中受到的啟迪和教育。學習了《狼》這課書,可以請同學們排成課本劇,並在課下搜集古今中外有關狼的成語、諺語和故事,由此展開殺狼與護狼的辯論。學習了《詩詞五首》後,號召同學們將詩詞中所描繪的優美情景,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讓他們在體味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沉鬱,孟浩然的清雅,李清照的婉轉清爽與辛棄疾的清新怡然中,感受古詩文的語言魅力,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從而,培養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G. 如何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

如何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
一、讀悟結合,相互促進

朗讀指導不能孤立地進行,要與理解課文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讀中感悟,悟中促讀,兩者相輔相成,使學生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讀時自然地表達出來,做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們細讀作品,就會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中也融化了作者的感情,滲透著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惡,通過小女孩的命運抒發出來,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為一體。教學時要使這種強烈的感情注入學生的心田,產生共鳴,使其自然地感受到親切愛憐、壓抑、憤懣以及含蓄、深沉的基調。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感情朗讀。

二、朗讀示範,有法可依

我們提倡「多讀」,並非放任自流地讀。教師可以在朗讀技巧上作必要的示範指導,無論放錄音還是教師范讀,都要根據課文的特點來確定示範的時機,教會學生處理重音、停頓,恰當運用的語氣、節奏、音色等,對一些比較難讀懂的文章或古詩,可以一開始就以示範引路,這樣可以降低難度,放緩坡度。一般來說,當學生無法達到朗讀要求或者是學生的朗讀出現偏差時,教師可以范讀,如:你們聽聽老師這么讀,想想為什麼要這樣讀?聽老師用不同的方法朗讀課文,幾種讀法中,你們最喜歡哪幾種?為什麼?……這樣的提問必然引起學生的注意,引起他們的思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在教師的范讀中學到具體可感的朗讀知識和技巧。

三、正確朗讀,技巧指導

教學生正確朗讀必須做到:用普通話進行朗讀,發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朗讀字句。我們要提供給學生朗讀的機會,讓他們在讀書的時候語速要略慢一些,多讀幾遍。只有堅持不懈,才能為學生今後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好基礎。關於朗讀技巧(如重音、速度、語調等),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而朗讀,最重要的是個體獨特的感受。對於同一句話,有多少種不同的讀法,就有多少種不同的含義。因而,我們應通過讓學生不斷的練習,來感受不同的意義該怎樣通過朗讀體現出來。同時我們應該讓學生了解重音是用聲音來突出重點;朗讀的速度應根據文體和文章內容的不同而分;朗讀的語調是由聲音的高低、強弱和快慢來決定的。我經常和孩子們做這樣的游戲:出示一個句子,請不同的學生來讀,看誰猜得准他要表達的意思。比如「你過來」這個句子就有很多種方式讀,分別表達著不同的含義。有高興時的語氣,傷心時的語氣,著急時的語氣等等。通過不斷的練習,孩子們知道了在什麼時候該採用什麼樣的語氣,這樣讀出來的效果表達了內心怎樣的感情等等。

四、多種練習,讀有提高

朗讀技巧的自覺掌握和運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復的、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進行訓練。為保證每節課每個學生都有朗讀的機會,設計朗讀的形式也要為全體學生服務。可採用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教師引讀、個人自讀、同桌互相檢查讀、四人小組評議讀、開火車輪讀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同時,課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朗讀環境。如舉行朗誦比賽,讓學生自己選擇文質兼優的課文片斷或詩歌進行配樂朗誦表演,當場評分、獎勵。注重朗讀形式的多樣化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准讀好文章,還能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促進學生興趣的提高。在課堂教學法中,我們應採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去吸引學生,促使學生興奮起來,達到樂讀的功效。

五、創設情境,調動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會激發起無窮的潛能,興趣的培養又是多途徑的。在朗讀課文時,可以通過創設美好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的興趣,從而達到激發「讀」的興趣。

如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教師可以一邊展示灕江兩岸秀麗風景,一邊動情地范讀,為學生解說畫中的風光,待學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優美意境中時,再對學生說:「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甲天下的灕江上,乘著木筏,欣賞著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誦家來上一段就更好了。」這一招非常有效,課堂上立刻洋溢著活躍的氣氛,同學們懷著愉悅、輕松的心情展開朗讀,第一次試讀就讀得有點有聲有色了。

總之,激發興趣,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有效指導,提高學生讀的技巧;合理練習,鞏固學生讀的實踐……使讀書訓練因素有效整合,讓學生盡可能地獲得朗讀的技能技巧,從而形成言語能力,促進學生語感形成,發展學生的智力,增強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

六、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課文字里都蘊藏著作者的情感,也是學生情感的發言地。學生通過想像、聯想、能夠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摯的情感,因此,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要為學生創設課文內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調動起他的想像、聯想、藉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歷、經驗感受來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也可以用教師的描繪情境,用圖畫展示情境,這樣學生入情入境,甚至進入角色,便容易「情動辭發」而讀出情感。如:在朗讀《靜夜詩》這首古詩時,學生們在幼兒園時都能背誦出來了,但都是一知半解的。我教這首古詩時,先引導學生讀古詩(邊讀邊聽凄涼的古箏音樂),了解詩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時值中秋佳節之際,天上月圓,人間團聚。而詩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頭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這種思鄉情,經過課文對照,學生們加深了對古詩的理解,朗讀面部表情就比較嚴肅了。並通過語氣的變換,朗讀時情景的融合,使學生了解作者一人在外的孤單的場面。通過我對當時情境的渲染,學生心中激起感情的波瀾,有了這樣的感覺,我在進一步的指導,就能通過學生的朗讀把課文的意境展現出來,從而讀得入情入境。

七、「讀後評議」是朗讀的良方

學生朗讀完後,教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適當點拔,給予鼓勵,並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逐漸實踐中掌握朗讀的規律,學會朗讀的基本方法。要讓學生了解,朗讀的好壞不是單純的語言技巧問題,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時經過自己刻苦的反復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好。

H. 如何提高朗讀指導的有效度

「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
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
」可見朗讀是指導學生感受語言情境,體味語言情感,理解語言蘊味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語言的感受力、領悟力、品評力、表現力的有效手段。
是訓練學生理解課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想像力的重要途徑,所以新課標提出:在語文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恰當地,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感。
同時,朗讀也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它在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的過程中,眼、口、耳、腦等多種器官並用,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彙和句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顯然,注重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是每個語文老師應盡的職責。
那麼,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在語文課中想讀、能讀、樂於讀、讀出感情、讀出個性。
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本人的幾點看法: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讀出情趣
1、朗讀不是簡單地把文字轉換成聲音,照本宣科,而是用感情去讀,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並茂,而這種情來自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感情如何來調度動。
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生往往對直觀、生動的事物最感興趣,課堂上可以適當的運用一些多媒體、音樂、片以及老師的范讀來渲染課文情景,首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才會對所讀的內容產生興趣,產生讀書的慾望。
例如: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文章,為了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朗讀氛圍,可以在網上找出很多課文中所寫到的秋天美景的片或者布置學生利用雙休日到郊外找秋天等,上課伊始把片展示給同學們看,他們不禁會發出陣陣贊嘆聲,因勢利導,這麽美的秋天,同學們誰能通過朗讀來讓大家感受到秋天的美麗。
想學生會爭先恐後地舉手的,每位同學都會盡情地抒發自己內心對春天的贊美和喜愛。
2、老師的范讀也十分重要,因為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不讀好久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
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這就需要教師本身鑽研教材,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的共同進入角色。
當然,教師范讀時要讓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正確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帶學生進入意境。
二、保證學生的朗讀時間,品評朗讀,讀出時效。
在很多閱讀教學課堂中常常存在朗讀時間不充分的現象,充斥於語文課堂的「講問教學」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朗讀練習往往是來去匆匆。
如預習性的朗讀,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准生字新詞,但實際上還有不少同學連一篇課文都未讀完,老師就示意學生停下來,馬上轉入到下一個程序了,朗讀成子教學中的一個過渡環節而已。
而常常觀摩學習的名師課堂中,老師往往要讓學生在文中走幾個來回,熟讀課文後才進入學習理解環節。
所以要根據年級、學情、教材特點安排每節課的朗讀時間,並自監控達成度,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准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每個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勿勿過場,草草收兵。
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緒,切不可未准備好就倉促上陣,要留讀後評議的時間,學生朗讀完畢後,老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適當點撥,給予鼓勵,並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逐漸在實踐中掌握朗讀的規律,學會朗讀的基本方法。
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
」小學生尤其喜歡贊揚和鼓勵,因此老師應帶著欣賞的態度去聆聽和感受學生的每一次朗讀,讓他們體會到被賞識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但是對學生所出現的明顯的錯誤也不能一味的誇獎和稱贊,明明學生讀錯了字,讀得也不是很好,還一個勁地誇真棒真好,這種單一的大而空的評價形式,極不利於學生讀懂、讀好課文的。
好的教師應善於巧妙、機智地誘導評價學生,做到引而不發,不經意地找出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再委婉地提出值得改進的地方,這樣既成就了學生成功的願望,又能使學生對自己的不足心領神會三、創新求異,方式多樣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很多,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如老師的輕聲示範或者是藉助媒體的范讀,但無論是放錄音還是老師范讀,都要根據課文的特點來確定示範的時機,教會學生處理重音、停頓,恰當運用語氣、節奏、音色等,對一些比較難讀懂的文章或古詩,可以一開始就以示範引路,這樣可以降低難度,放緩坡度。
一般來說,當學生無法達到朗讀要求或者是學生的朗讀出現偏差時,宜用范讀。
如:們聽了范讀,想想為什麼要這樣讀。
聽老師用不同的方法朗讀課文,幾種讀法中,們最喜歡哪一種。
為什麼。
這樣的提問必然引起學生的注意,引起他們的思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在范讀中學到具體可感的朗讀知識和技巧。
而當需要藉助朗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
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採取分角色朗讀;
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
但要注意的是:范讀中引路而已,只能起到示範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模仿,一節課中范讀不能太多,要盡可能多的留些時間讓學生自己練讀。
慎用齊讀,因為有學生會「濫竽充數」並易產生唱讀的不良習慣,這在鄉下學校常見。
著重朗讀課文中的重點段落。
有些課文的重點段中,有些詞語用的非常精確,有些句子含義很深刻,對表現課文內容作用很大,直到學生讀好這些詞語、句段,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質,領悟文章的要旨。

I. 詩歌朗誦技巧

詩歌朗誦技巧

一、深知背景,明確目的.朗誦詩歌前,應搞清詩歌寫作的時代背景,作者為什麼要寫這首詩,了解了背景和目的後,會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內容,朗誦時有利於喚起自己的激情,從而很好的表達詩人的意志和胸懷.

二、運用想像,大膽設計.一首詩寫情、寫景、寫人、寫物,雖是各有特色,但都離不開形象,詩人往往在抒發感情時,用形象來表達自己要說的話.我們在進行詩歌朗誦時,要運用形象思維,以"詩情畫意"來豐富自己的想像,同時還要大膽的運用聯想進行設計.更多詩詞朗誦技巧可以到習古堂國學網學習.

三、節奏和諧,語言流暢.節奏是語言的音樂性,及其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語音強弱、長短的現象,節奏的輕重緩急是隨著人的情緒起伏和環境的變遷而變化的,詩歌的節奏尤為明顯.以古詩五言或七言絕句來說,如不掌握其節奏,朗誦後會給人以雜亂無章的感覺,要掌握好節奏,主要是處理好詩歌詞句的停頓及節拍.

拓展資料

1、熟讀詩——掌握作者:把握作者對詩篇的創作理念及構思,是最好且最直接的方式.

2、深刻解詩:「解詩」並不是照著字面上的意義分析一下就夠了,除了掌握作者外,而是要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基礎,努力探索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動機.進而分析每段,每句,甚至每個字的內在意義.不僅這樣,而且要把詩內所含的思想情感,逐漸變成自己思想情感的沖動,直到情不自禁不能不說的時候,再開始朗誦.

3、掌握基調:「基調」就是朗誦時整首詩的「主題意識」、「主題呈現」的整體方式.詩的基調可能是憂傷的、愉快的、勵志的、哀慟的等等,4、入詩:首先入詩的應是朗誦者.朗誦者因著深刻理解詩句而深受詩意感動,而後藉由豐富且適切的聲情表達方式,感動了自己,最後感動了聽者,雙雙進入詩境之中.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