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指導探礦

指導探礦

發布時間: 2021-03-21 10:13:57

❶ 源控論對於指導油氣勘探有何意義

·····

❷ 運用聯系的觀點來具體指導找礦

運用聯系的觀點來具體指導找礦,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即運用找礦標志來指導找礦和運用成礦規律來指導找礦。

一個礦床的形成是綜合地質作用的結果。一個有價值的礦床,特別是規模大的礦床,往往在各方面反映出一些與成礦作用有關的地質現象,鑒於這些地質現象與礦床本身有著內在的規律性的聯系,因此可以根據這些現象進行分析研究來指導具體的找礦工作。過去和現在,廣大地質人員利用找礦標志和成礦規律來進行找礦的哲學依據也就在此。也正因為運用找礦標志在哲學上有科學依據,反映事物聯系的客觀規律,所以找礦往往取得成功。

(一)運用找礦標志指導找礦

從事物普遍聯系這一基本原則出發,運用找礦標志來進行找礦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根據物探異常來進行找礦

由於礦石在整個物理性質方面如密度、磁性、電性、彈性、放射性等方面往往與一般岩石有顯著區別。即有與通常情況不同的異常情況。如果在一個地區或一個礦區深部有某些礦體存在,則在地面利用礦石與一般岩石在物理性質方面的差異性,通過地球物理儀器的勘查可以發現。利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質構造和解決礦產勘查中的問題的方法,被稱為地球物理探礦方法。而利用不同物理性質的差異性為研究基礎、採用不同的儀器和方法,可形成不同的物探方法。如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放射性勘探。運用物探方法可以探測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場的變化,通過分析研究所獲得的物探信息資料,推斷解釋與成礦有關的地質構造和礦產分布情況,有時可據此判斷地下埋藏的是何種礦產或何類礦產,礦體埋藏的大致深度和規模。如磁鐵礦可以通過磁法勘查來發現、放射性礦產通過放射性測量來發現、鉻鐵礦的比重大,通過重力測量等方法可以發現,等等。如江西瑞昌武山銅礦南礦帶隱伏銅礦就是物探方法發現的。江西新餘地區磁鐵礦就是通過航空物探發現的。新疆鯨魚隱伏鉻鐵礦是依靠地質與物探重力方法的結合而發現的。福建馬坑大型鐵礦、雲南彌渡金寶山鉑與鈀大型礦區都是根據物探異常驗證而發現的。山東有的地區第四系覆蓋很厚,能在下面找到大金礦與物探方法的配合也是有密切關系的。運用航空物探、航空遙感方法對發現與查明大的地質體、大的盆地也是很有效果的。據地礦部航空物探大隊統計,1953~1985年間,通過驗證航磁異常找到礦產地452處,其中大礦41處,中型礦91處。運用紅外掃描對發現大的地質體、大的盆地也是很有效果的。運用物探方法找礦在國外成功的例子也很多。如原蘇聯最大的鐵礦———庫爾斯克磁異常礦區,就是主要靠物探方法發現的。此外,如日本菱刈金礦遠景的擴大,印度科拉爾地區金礦遠景的擴大,都與使用物探方法有關。美國貝爾金礦1829年開采,1942年停產,1979~1980年使用物探方法重新工作,發現了新礦體,使停產40年的老礦獲得新生。目前擁有金儲量186.6噸,是美國目前東部最大的金礦。運用紅外掃描對發現與查明地熱資源也有顯著效果。

2.根據地球化學異常來進行找礦

礦產形成過程實際上是在一定地質條件、一定地質空間內與該礦有關諸元素的遷移、聚集與擴散的地球化學過程。在這些化學元素的遷移運動過程中既有某些元素聚集而成礦,也有某些元素擴散而形成分散暈,其中一部分成為找礦標志的地球化學異常。鑒於這些異常是伴隨礦產形成而出現,兩者之間具有規律性的內在聯系。根據這種規律,礦產勘查人員可以根據組成異常的化學元素組合情況及異常強度(即化學元素含量)情況來判定該異常是否由礦所引起,以及可能由何礦引起,並據此來部署與開展相應的找礦工作。依據這個原理而形成的找礦方法,即稱為地球化學探礦方法。化探方法是通過在某一地區系統地測量天然物質,如岩石、疏鬆覆蓋物、水系沉積物、水、空氣或生物中的地球化學性質,如某些化學元素的微跡含量,發現與礦有關的化學異常。化探方法可分岩石地球化學測量、土壤地球化學測量、水化學測量、氣體地球化學測量、植物地球化學測量、航空地球化學探礦和海洋地球化學探礦等。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近10~20年來,地球化學方法找礦獲得了廣泛的應用。運用化探異常進行找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如江西德興富家塢大型銅鉬礦床、都昌陽儲嶺大型白鎢礦床都是根據化探異常進行地質工作後發現的。據不完全統計,地礦部門於1965~1985年間,主要根據檢查化探異常發現的礦產地為158處,其中大型礦床35處,中型礦床68處,小型礦床55處。

近幾年來在金礦找礦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就是與認識和利用礦產與化探異常之間的聯系規律有很大關系。如20世紀80年代前期,根據1∶20萬化探掃面所發現的異常表明,在河南西部地區有找到金礦的可能。近幾年河南地質工作成果表明,這個地區的確發現了大金礦。在全國許多地區也有類似情況。如吉林省渾江市南大坡金礦的發現,就是在找鉛鋅礦過程中,根據金的地球化學異常發現的。新疆阿希金礦、多拉納薩依金礦、康古爾塔格金銅礦和沙爾布拉克金礦,都是通過檢查化探異常,結合地質觀察、槽探揭露和采樣發現了地表礦體,進而通過詳查確定為大、中型礦床。

利用地球化學異常找礦,還有另外一種做法,即利用相關指示元素的異常來進行找礦。如金礦,因常與砷礦物毒砂及銻、汞共生,所以利用砷的地球化學異常進行找金或利用砷、銻、汞等指示元素異常進行找金礦,能獲得較好的效果。如美國卡林金礦就是在分析地質條件的基礎上,依據砷、銻、汞等指示元素異常,經打鑽驗證,第三鑽孔就穿過了厚達80米、含金34克/噸的礦體,宣告卡林金礦床的發現。該礦於20世紀60年代初發現,擁有儲量186噸,自1965年投產以來,已產金124噸。原蘇聯超大型穆龍套金礦(目前年產金約140噸),也是在分析地質構造和成礦規律之後,根據金與毒砂共生關系,在檢查砷的次生分散暈時發現的。在中國找金也有這種情況,如新疆阿勒泰地區根據砷地球化學異常找金取得很好的效果。

3.根據圍岩蝕變情況進行找礦

圍岩蝕變是成礦地質作用過程中出現的一種重要地質現象。當含礦溶液沿地層岩石中的孔隙、裂隙或其他軟弱地帶上升時,在礦石沉積的前後,這些溶液常可與圍岩發生化學作用,使岩石在成分和結構上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就叫做圍岩蝕變。

在熱液礦床的形成過程中,含礦圍岩因受到熱液作用的影響可以發生各種蝕變作用。研究分析圍岩蝕變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熱液礦床形成過程的物理化學條件及礦床的成因等,而且可以作為礦產勘查人員的重要找礦標志。圍岩蝕變可能有多種原因形成,不同成因的圍岩蝕變與礦的關系是不一樣的。圍岩蝕變有的與礦化有關,有的則無關。所以,第一步首先要研究分清和找出與礦化有關的蝕變。只有找到這種蝕變,才有可能找到礦。第二步就是根據圍岩蝕變類型來判定可能找到什麼礦。積古今中外地質學家們的實踐經驗,不同礦產、不同類型礦床可以引起各類特徵的不同圍岩蝕變或圍岩蝕變組合。如與超基性岩礦床有關的蛇紋石化;與酸性岩漿礦床有關的硅化、石英岩化、電氣石化、綠泥石化、絹雲母化;與碳酸鹽岩有關的矽卡岩化和大理岩化等。如長江中下游地區廣泛分布有石炭系、二疊系和三疊系的碳酸鹽岩地層,其中又侵入有許多中—酸性火成岩侵入岩體。在火成岩侵入體周圍與石灰岩的接觸帶中,往往發育有矽卡岩化和大理岩化,成為尋找銅礦的重要標志。在一些稀有金屬礦區,如江西幕阜山地區和靈山地區,偉晶岩化、電氣石化、鈉卡石化成為尋找鈹、鋰、鈮、鉭等稀有金屬礦的重要的找礦標志。又如,在一些多金屬礦區和金礦區有高嶺土化和褪色化現象,成為找礦的明顯標志。規模大的蝕變帶,在衛星照片和航空照片上都可能有一定的反映。第三步,就是根據圍岩蝕變情況來判定下一步具體的找礦方向,即到哪裡去找礦。如根據中酸性岩體侵入碳酸鹽岩之後所發生的矽卡岩化,則可確定在岩體接觸帶附近兩側找礦。

4.根據礦化露頭和地表礦化現象和「鐵帽」來進行找礦

一個礦床的形成,在地表除了有物化探異常和圍岩蝕變作為間接找礦標志外,還往往有礦化現象,甚至有時有礦體露頭可以作為直接的找礦標志。金屬硫化物礦床出露地表或近地表的礦體部分,因氧化作用形成的「鐵帽」形式出現的硫化礦床氧化帶。由於以褐鐵礦為主構成的「鐵帽」,具有醒目的色彩而易於發現與識別,所以地質人員利用它作標志來探尋深部的硫化礦,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這種標志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在北方的金川鎳礦、阿舍勒銅礦等許多礦區都起了很好的指示作用。在世界許多國家利用「鐵帽」也有好的效果。

有些礦床的礦體頂端或直接出露地表,而易為人們所直接發現;或埋藏較淺,而在地表有一定程度礦化現象的反映。因此根據地表露頭礦化的情況來判定深部礦化情況與開展找礦最容易取得成功。如中國南嶺地區,地質人員在石英脈型黑鎢礦床的勘查實踐中,總結出礦化分帶的「五層樓」現象。成為找鎢礦和評價鎢礦床的重要標志。這五層樓的分帶情況是由地表向深部依次為線脈帶、細脈帶、薄脈帶、大脈帶、消失帶(圖20)。

圖20 南嶺地區黑鎢礦床、礦脈形態分帶與礦化分帶關系圖(據古菊雲,1981)

近幾年,根據對地表氧化帶的檢查和深部追索,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發現了阿舍勒銅礦。這個礦區的Ⅰ號礦床現已被證實為大型礦床,整個礦區的遠景將會進一步擴大,很可能成為我國又一個特大型銅礦。

5.根據重砂異常來找礦

礦床形成之後,由於外力地質作用的影響,其中出露於地表的部分常因風化剝蝕作用遭到全部破壞或一定程度的破壞。被破壞的礦產又因重力分選作用、雨水、河流沖刷作用,在山坡、河谷和河床中形成分散程度不同的重砂異常。在重砂異常中各種礦物因密度和耐風化磨損程度的不同、被搬運的距離長短和磨損的程度不同而各具特點。地質人員根據這種規律性的認識,根據重砂中礦物成分及組合情況的不同,可以判斷分析這些重砂中礦物可能來自何方,來自何類礦床,從而可以據此來有效地開展找礦工作。運用重砂法找礦在找金剛石礦、金礦及鎢礦、錫礦等方面成效猶為顯著。在非洲、亞洲及世界其他一些地區的許多國家,在利用重砂尋找金剛石礦方面都有成功的範例。美國霍姆斯塔克金礦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礦,儲量達2000噸以上。目前已開采有1200噸。這個礦就是通過重砂找礦、追索砂礦而發現的。福建行洛坑大型白鎢礦床就是在進行1∶20萬區調工作時,根據對重砂異常進行追索而發現的。浙江省遂昌縣活嶺頭金礦也是經過重砂測量、追索重砂源頭而發現的。

6.根據指示礦物找礦

指示礦物是指礦產形成過程中經常伴生的、可以對找某種礦產起指示作用的礦物。例如在找尋金剛石礦時,指示礦物往往起重要的作用。找金剛石礦,通常要先找到金伯利岩、鉀鎂煌斑岩等與金剛石礦可能有關的主岩,但不是所有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都含有金剛石礦。有的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含有金剛石,有的則不含有金剛石。在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中通常又有鉻鎂鋁榴石、鉻尖晶石和鉻透輝石、鎂鈦鐵礦等礦物產出。其中又以石榴子石和鉻尖晶石兩類礦物尤為重要。據有關學者對中國金伯利岩礦物學的研究結果,含金剛石較富的金伯利岩中鎂鋁榴石的種類較多,巨晶鎂鋁榴石種類單一,鎂鋁榴石中的Cr2O3和Al2O3是正相關。金伯利岩中的鉻尖晶石比其他超基性類岩石中含Cr2O3高,含Al2O3低。通過對指示礦物的尋找與研究,對找礦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

(二)運用成礦規律指導找礦

所謂成礦規律,就是礦床形成的時間關系、物質共生關系及內在成因關系的總和。由於礦床不是孤立的、個別的存在,而是與其周圍地質環境(地質、沉積建造、岩漿岩、構造等)及礦床之間均有密切的聯系,並有規則地分布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成礦規律則能揭示礦床之間、礦床與周圍地質環境之間的內在聯系。因此掌握與利用礦產在時間和空間的分布規律、礦產共生規律及各類地質條件對礦產形成的控制規律,就有可能減少找礦的盲目性,提高找礦的自覺性,更卓有成效地進行找礦。關於礦產在時間上的分布規律,在第二章中已有述及,我們在找礦中可以利用這些規律。這里討論一下礦種共生規律、礦床共生規律、岩漿控礦規律及沉積建造控礦規律和地質條件變化規律。

1.運用礦種共生規律指導找礦

造礦元素在地殼各個部位分布是不均勻的。不同地區有不同區域地球化學特徵。有些地區富於這些元素,貧於另一些元素。而另一些地區則相反。當造礦元素在地殼中聚集時,由於造礦元素之間有種種內在的和成因上的聯系,常成群出現而形成共生的規律。如攀枝花、大廟式釩鈦磁鐵礦床中的V,Ti,Fe共生;中國金川、加拿大肖德貝理銅鎳礦床中Cu與Ni共生;許多的有色金屬礦床中Cu,Pb,Zn共生,W,Su,Bi,Mo共生,W,Sb,Au共生;沉積礦床中Fe,Mn共生,煤、耐火粘土、鋁土礦、硫鐵礦等共生;稀有金屬偉晶岩型礦床中Be,Li,Nb,Ta共生等(表28),認識與掌握這種共生規律非常重要,在找礦過程中可以利用這種共生規律,由此及彼,根據已知礦種,探尋追索未知的但可能存在的礦種,以擴大找礦效果。

表28 造礦元素和礦物的共生組合

續表

(據袁見齊,朱上慶,翟裕生等,1979)

圖21 江西省城門山與斑岩有關銅礦成礦理想模式圖(據江西省科研所1977年資料;程裕淇,陳毓川,趙一鳴,1979)

2.運用礦床共生規律指導找礦

礦床共生規律即礦床組合規律,亦稱礦床類型共生規律。是指在一個礦區空間范圍內,由於有多種成礦條件和有利環境的配合,因而有一系列不同成因類型礦床的形成,並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如江西九江城門山銅礦的「多位一體」的礦化模式(圖21)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就有典型意義。在城門山礦區,於燕山期斑岩體中有斑岩型銅礦,在岩體與圍岩接觸帶中有矽卡岩礦形成。在泥盆系五通礦岩頂部與上覆石炭系—二疊系灰岩地層之間又有似層狀含銅黃鐵礦體形成。此外,還有爆破角礫岩筒銅礦和脈狀黃鐵礦等形成。程裕淇、陳毓川等在研究寧蕪地區陸相火山岩型鐵礦時,發現過去分別命名的凹山式、向山式、南山式、大東山式等鐵硫礦床,原來都是與輝長閃長玢岩有成因聯系的,具有統一形成過程的一組共生礦床,只是因為不同具體空間位置地質條件的差異而產出不同的礦化類型。於是用「玢岩鐵礦」一詞來概括這類礦床的特點,並提出這類礦床的理想成礦模式和成礦系列的概念。礦床共生規律在其他礦產中也有反映,如我國南嶺地區鎢礦床中常見有脈鎢型礦床和矽卡岩型鎢礦共生。認識與掌握各個地區的礦床共生規律,在具有類似地質條件的地區,根據聯系的觀點,通過已知類型礦床來順藤摸瓜,就有可能發現與之共生的尚未發現的其他礦化類型的礦床。如湖北鄂東南封山洞銅礦區利用城門山「多位一體」模式,在原來接觸交代型銅礦基礎上又在岩體內找到浸染狀和角礫岩筒式銅礦。

3.運用岩漿專屬性理論指導找礦

在找礦過程中研究岩漿活動與岩漿岩是非常重要的。岩漿活動與岩漿岩不僅是內生成礦作用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而且在外生成礦作用下形成的風化礦床和砂礦床中,岩漿岩也是成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找礦實踐和研究成果表明,一定成分的岩漿岩往往與一定類型的礦產、一定類型礦床有關。不同成因類型的礦床,與岩漿岩的密切程度也不一樣。不同類型礦體在岩體的空間部位作有規律的分布,岩體的大小與侵入深度不同,對所形成礦床的特點帶來一定影響。如果我們很好地掌握這個規律,就可以用來指導找礦。關於各種不同類型岩漿岩與金屬礦床之間的成因關系,很多礦床專家都進行過研究。如原蘇聯專家斯米爾諾夫的研究成果,就是其中之一(圖22)。

4.運用沉積建造控礦規律指導找礦

沉積建造是指在一定的大地構造環境中,一定的古地理和古氣候條件下形成的,並往往與一定類型的礦產相聯系的岩石組合。正由於沉積建造往往與礦產有聯系,一定的沉積建造往往與一定的沉積礦產的基本類型有關,所以分析沉積建造的特點,對於尋找特定的沉積礦產是至關重要的。到目前為止,由於地質學家們的研究,已經獲得這樣一些規律性的認識:與含碧玉的火山-沉積建造有關的有硅質鐵、錳礦床和塊狀硫化物礦床;與沉積碳酸鹽岩建造有關的有鐵質鮞綠泥石、菱鐵礦、錳礦、鉛鋅礦及瀝青等;與紅色砂頁岩建造有關的有銅礦;與淺海相黑色頁岩-硅質岩-磷塊岩建造有關的有含銅、鎳、釩、鈾的黑色頁岩及磷塊岩、重晶石礦;與含煤建造有關的有煤礦、硫鐵礦、耐火粘土礦、菱鐵礦、高嶺土礦、鋁土礦等;與潟湖及鹽湖相建造有關的有各類鹽礦;與陸相風化殼建造有關的有鐵、鎳、鈷、鋁土礦等;與沖積建造有關的有金、鉑、金剛石、錫石、鋯英石、獨居石、鉻鐵礦、鈮鐵礦等。

圖22 金屬礦床和不同成分侵入體的關系示意圖(據斯米爾諾夫)

5.利用地質條件變化規律指導找礦

找礦要注意對成礦地質條件變化規律及與礦產形成關系的分析。礦產是在一定地質空間環境中形成的。在各種環境中,由一種地質環境向另一種地質環境轉變時的過渡態環境往往對礦產形成較為有利。比較大的空間范圍,即從區域地質構造條件分析,不同性質的大地構造單元的接壤地區和過渡地帶,往往是礦床聚集有時能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礦床的地帶。如德興銅礦就處於靠近錢塘江坳陷北西側江南台隆的邊緣地帶。如與熱液成因有關的礦床,當含礦流體流經一定地質空間(不同岩石岩層之間、幾組斷裂交叉地帶、其他構造交接地區等),引起溫度、壓力、氧化還原環境發生變化時,礦質就沉澱下來,並可能形成礦床。沉積礦床在這方面表現得也很明顯。許多礦床多形成於一種環境向另一種環境轉換的過渡環境中,形成於不同岩相的過渡帶中。如沉積型鐵礦、錳礦、鋁土礦多形成於碎屑岩相與碳酸鹽岩相之間的變相帶上。西秦嶺地區特大型西成鉛鋅礦田中就有類似情況。一系列鉛鋅礦床均分布於碎屑岩層與碳酸鹽岩層之間。由此得到一個重要啟示:地質環境轉換的一系列過渡特徵,可以作為找礦的重要標志來加以利用。在不同地質環境的地質單元接壤地區和過渡地帶開展找礦,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❸ 論述礦床學成礦理論在指導找礦勘探中的作用

第一,成礦理論可以指導找礦,這是因為學習找礦理論其實就是在學一個模型,模式。雖然說世界上沒有倆個完全相同的礦床,但就成礦機理來說,又有許多相似性,用這些相似性集中起來就會構成找礦模式,以後只要碰到相似的礦床,就往這方面想,結合以前的礦床特徵,推斷出這個礦床的一些特點。
第二,深刻總結已有的礦床知識,構成成礦理論,有助於我們對知識的融匯貫通,全面理解,這樣在找礦中就不會片面的認為是某一種成礦因素的影響,而會向多方面拓展,這樣得出的結論更客觀,對指導找礦更有利於。
第三,每一種成礦理論其實都伴隨這地質工作者的推論與證實過程,所以找礦勘探其實是更好的佐證理論的准確性。完善找礦理論的一個過程。
希望可以幫到你。

❹  勘探跟蹤研究——進一步指導探礦

在新立金礦找礦取得重大突破的進一步找礦勘探過程中,加強了科研工作,研專究了新立金礦屬床的地質特徵、成礦規律、控礦構造特點、礦體賦存規律,指導了勘探工作的順利進行。深入研究了圍岩蝕變特徵,礦體特徵,礦石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礦石類型,金礦物及金的賦存狀態,成礦作用-成礦階段,礦床成因,總結出了礦模式及找礦標志,並提出了進一步勘探的預測意見。

❺ 工農業生產:對探礦有指導意義的是地球化學元素的分布與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關系,研製農葯材料等

關於研製農業產品
的有關技術問題,你
可以直接上網查一下

❻ 地質探礦和生產探礦有什麼不同

地質探礦知道生產,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那句: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應征理論,地質探礦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結合比較密切的作業,而生產探礦已經作出了實踐,只能在生產過程中完善地質探礦,更加准確的全都探明儲量,或者等等111B

❼ 礦床勘探階段

(一)礦床勘探的任務

礦床勘探是在礦點評價的基礎上,合理地應用各種有效手段和方法,對礦床全面系統地進行勘探和研究,詳細查明礦床賦存的地質規律、礦石質量、數量及其空間分布、礦石的加工技術條件和開采技術條件等,最終完成國家下達的礦產儲量任務並提交符合礦山企業建設設計要求的地質勘探報告。簡單地說,勘探的任務就是查明礦床的質和量,及采、選、冶條件,向礦山建設設計提供必需的礦產資源和地質基礎資料。

(二)勘探階段物化探方法的綜合應用

1.物化探方法在礦床勘探階段的綜合應用

(1)結合礦床特點,在某些覆蓋較薄的礦體上利用地質、物化探等綜合手段,可代替部分地表探礦工程,進行地表礦體圈定。

(2)應用物化探等綜合手段與探礦工程密切配合,可研究礦體深部的變化情況。例如在某些條件下可用物化探測定礦體的產狀、埋深、延深、規模,指導礦床深部勘探工程布置,提高探礦工程的見礦率與地質效果。可以適當放稀勘探工程間距,節省探礦工程工作量。

(3)利用綜合探礦手段,追索圈定深部礦體及尋找盲礦體(指導盲礦體的勘探有某些獨到之處,是其他手段無法相比的)。

2.物化探綜合方法勘探礦體效果

(1)預測礦體形態,提高設計工程見礦率。TL山矽卡岩型銅鐵礦床,主要盲礦體呈透鏡狀及不規則狀產出。礦體主要由黃銅礦、磁鐵礦和黃銅礦、斑銅礦、磁鐵礦兩種礦石類型組成。在勘探初期,根據重力、磁法及電測深資料,配合個別鑽孔,反復推斷剖面上的礦體截面形態與產狀,結合充電法的資料,初步確定了礦體沿走向的長度(圖6-1-2)。經鑽孔揭露證實,原來以綜合方法推斷的礦體形態、產狀和礦體邊界是正確的。物探成果為勘探工程設計與布置提供了重要依據,提高了設計鑽孔的見礦率,節省了探礦工程的工作量。

圖6-1-2 TL山某礦體物探地質綜合剖面圖

1—含銅矽卡岩;2—銅鐵礦;3—花崗閃長岩;4—電測深ρS等值線(Ω·m);5—第一次推斷礦體邊界;6—第二次推斷礦體邊界;7—第三次推斷礦體邊界;8—鑽孔;垂直磁化M=0.04×103A/m

(2)預測礦體邊界和中心部位,指導探礦工程布置。一般在礦區評價階段或勘探初期,當探礦工程間距較稀的情況下,很難准確地確定礦體延伸邊界;而利用物探測井方法或化探方法,可以有效地推斷礦體尖滅點和礦體中心,指導探礦工程的布置。如安徽某鐵礦採用磁測井方法確定礦體邊界比地質推斷法准確。在該礦區應該根據ZK6測井結果,確定鑽孔間距,控制礦體邊界;而不應按等間距向南布置鑽孔,這樣可以節省鑽探的工作量。因ZK6所見礦體厚度較大,故地質推斷礦體南延較遠,地表磁異常估算礦體南延也可達200m;但井中磁測表明礦體主要部分在ZK6鑽孔以北,並推算礦體向南延伸小於30m~40m。以後在ZK6鑽孔之南120m處布置ZK10鑽孔驗證,證實果然無礦。據ZK10 鑽孔測井資料計算,礦體南端尖滅點距ZK10鑽孔94m,與ZK6鑽孔的計算結果十分吻合。

又如江蘇m山重磁異常區經過化探工作,用專門剖面研究與熱液礦化有關元素的分布和其比值特徵。岩石地球化學剖面的(TFe-FeO)/(TiO2+V2O5)和TFe/V2O5異常反映了礦體的中心部位,為指導探礦工程的布置和礦體的圈定提供了重要依據。

3.探測深部盲礦與漏礦

井中磁測是探測深部磁性盲礦體的主要方法之一。淺礦在地表引起的異常較大,而深礦則很小。所以,從地面總異常中很難區分出深部異常。磁測井可以深入地下,測出礦體側旁異常,從而發現深部盲礦或避免漏礦。在勘探初期,對於變化較大的透鏡狀或囊狀礦體,即使按一定網距布鑽,也會存在漏礦,井中磁測則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如圖6-1-3所示,在地面異常中心打了ZK81鑽孔,揭露主礦體後,接著布了ZK85與ZK83鑽孔控制礦尾,但均未見礦。經過ZK83孔井中磁測後,卻獲得ΔZ異常,具有「正S形」特徵,且梯度很大。ZK85孔測井結果也有同樣情況,說明ZK83孔與ZK85孔之間有礦體存在。經ZK85-1孔驗證,在350m以下的預定深度打到了厚46m的磁鐵礦,將漏掉的礦體找了出來。

圖6-1-3 某鐵礦體物探地質綜合剖面圖

(1—ΔZ;2—ΔH;3—ΔT′)模數比例尺7500nT/cm;4—灰岩;5—閃長玢岩;6—磁鐵礦體;

7—地質界線

4.研究礦體的產狀與延深

圖6-1-4 甘肅某礦體物探地質綜合剖面圖

1—ΔZ;2—ΔT;3—推斷磁性礦體斷面;4—富礦;5—貧礦

當礦體傾斜較陡,地面物探資料反映不清時,採用井中磁測有助於解決礦體產狀和延深問題。例如甘肅某地磁異常中心經ZK1鑽孔揭露,深部見到較厚的富礦。由於勘探初期對礦體產狀不清,誤認為礦體向南傾斜,於是在ZK1孔南側打了ZK3、ZK7孔,均未見到富礦。通過此兩孔井中磁測,表明ΔZ曲線全為負值,並隨孔深逐漸變小,范圍很寬,而由Za、Ha合成的ΔT在100m以下全部向南發散。這些特徵表明礦頭離地表近,礦尾延深較大,推測礦體可延深300m,整個礦體是向北傾斜的。為了證實上述推斷,在ZK1北側布了ZK9孔,於200m深處見到富礦厚逾40m,證實此推斷是正確的(圖6-1-4)。

❽ 用過程的發展規律指導找礦

事物作為一個過程存在,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我們開展礦產勘查工作就要善於利用這些規律來指導找礦。

(一)要把握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來推進與實現礦產勘查工作過程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宇宙間事物均是由量變到質變而不斷獲得發展的。量變反映事物發展過程的漸進性,而質變反映事物發展過程的飛躍性。量變是不顯著的、逐漸的變化,質變是漸進過程的中斷,是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量的飛躍。所以,事物的運動、變化與發展、過程實現的形式,就表現為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量變和質變的統一。由此可見,對於事物發展和過程的推移來說,量變和質變都是重要的,都是不可缺少的。量變為質變准備條件,質變實現了發展。

聯繫到礦產勘查工作,我們就要把每一個階段相應的地質工作扎扎實實地做好,投入必要的勘查工作量,努力完成每一階段應該完成的任務,以便為勘查工作轉入下一階段創造條件,從而把整個勘查工作向前推進。這里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切忌急於求成,急於從一個階段過渡到另一個階段,急於從普查向詳查,或詳查向勘探的過渡,而草率從事,沒有投入應有的工作量,而可能降低相應階段工作「質」的水平,使礦床評價工作的質量影響找礦效果,導致欲速而不達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工作量投入越多越好的傾向,不切實際地過度加大勘查工作階段中的工作量。這樣,既會加大勘查成本,造成經濟上的浪費;又會拉長階段勘查工作周期,延緩過程的實現。這兩種情況在我國礦產勘查史上都曾經出現過。20世紀50年代,為了適應國家經濟建設需要,開展了大規模地質工作。當時礦產勘查工作和整個地質工作一樣,做得扎實認真細致,勘查質量高,勘查效果也好。「大躍進」時期,地質工作受到「左」的急於求成的影響,礦產勘查工作既沒有遵守循序漸進原則逐步開展,又沒有投入足夠的工作量,把各個階段應做的工作做到家,以致造成工作質量低下,影響了找礦效果。進入60年代,在三年整頓時期,通過學習大慶「三老四嚴」作風和取全取准第一性地質資料的做法,端正了業務指導思想,正確處理了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地質工作質量有了顯著提高。1965年在廣東省大降坪硫鐵礦區,地質部召開了現場會,總結推廣大降坪的重視地質工作質量的經驗,推進了地質工作的發展。由於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不能正確處理量與質的關系,在地質編錄工作中出現過煩瑣的情況。於是又提出革除編錄工作中的煩瑣哲學。當時,這樣做也是對的。但由於很快「文革」開始,把事情又推向另一個不講質量的極端,又一次給地質工作帶來沖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通過撥亂反正,地質部黨組提出了以地質—找礦為中心的方針,從而使地質工作開始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二)要注意不斷總結礦產勘查工作的經驗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發展過程另一規律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就是說事物總是要向前發展的,但發展並不是直線式地上升與前進,而是列寧稱之為的「螺旋式上升」與毛澤東比喻為的「波浪式前進」。就是說,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但道路又是迂迴曲折的。對於礦產勘查過程中認識運動的階梯式發展形式,在本書第三章中已作了探索。研究結果表明,礦產勘查過程,同樣具有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這個特點,並呈階梯式發展前進。因此,在找礦過程中,不斷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及時改進工作,加強對礦產勘查工作的指導就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的找礦工作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僅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成功,而且成功率一般不高,所以為了減少礦產勘查工作風險性,也要求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這樣,可以使我們的礦產勘查工作盡可能少走彎路,使我們及早發現問題,改進工作。

總結找礦工作經驗不僅要及時、認真,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地、客觀地來總結經驗。既要看到礦產勘查工作中的成就和經驗,又要看到工作中的錯誤問題和教訓。要切忌片面性,不能報喜不報憂。

總結經驗的目的在於吸取教訓,改進礦產勘查工作,提高勘查效果。因此,在總結經驗教訓時,一定要認真分析與找准礦產勘查工作之所以成功或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只有把問題的原因找全、找准,才有可能對症下葯,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才能達到總結經驗教訓的目的,不斷提高礦產勘查工作效果。

總結經驗,分析原因要注意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到礦產勘查工作自身中去尋找。因為,唯物辯證法表明,事物的運動發展過程,從根本上說,是由事物內部的矛盾推動的,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據。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