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普遍指導特殊

普遍指導特殊

發布時間: 2021-03-07 21:03:38

1. 運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說明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運用矛抄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原理,說明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什麼指導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的一般性和共性。其含義是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差別性、個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和同一事物矛盾的不同方面都各有特點。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對立統一,區別在於含義不同,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二者的聯系表現在:首先二者相互依存,互為存在條件,沒有普遍性就沒有特殊性,反之亦然。其次二者相互滲透,最後二者相互轉化。

這一原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哲學基礎。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的關系就是共性與個性、絕對與相對的關系。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既要體現矛盾的普遍性,具有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又不能照搬別國的模式,要充分考慮到中國的具體國情,體現矛盾的特殊性,具有中國特色。反對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希望遵循或創造一種標準的社會主義模式,同時也反對只考慮中國特色,而背離了社會主義的方向這樣兩種錯誤的觀點。

2. 試運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說明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運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原理,說明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版具有什麼指導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的一般性和共性。其含義是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矛權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差別性、個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和同一事物矛盾的不同方面都各有特點。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對立統一,區別在於含義不同,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二者的聯系表現在:首先二者相互依存,互為存在條件,沒有普遍性就沒有特殊性,反之亦然。其次二者相互滲透,最後二者相互轉化。

這一原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哲學基礎。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的關系就是共性與個性、絕對與相對的關系。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既要體現矛盾的普遍性,具有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又不能照搬別國的模式,要充分考慮到中國的具體國情,體現矛盾的特殊性,具有中國特色。反對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希望遵循或創造一種標準的社會主義模式,同時也反對只考慮中國特色,而背離了社會主義的方向這樣兩種錯誤的觀點。

3.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的重要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任何現實的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不同的場合可以相互轉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對於我們正確地認識事物,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1、有助於我們正確的、客觀的認識事物。由於客觀事物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因此,我們認識事物的時候,就必須把這兩方面辯證地統一起來,既要從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導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
2、有助於我們學會應用科學的工作方法。如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等。所有這些都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的具體運用。
3、有助於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原則的哲學基礎,也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哲學依據。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是從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中總結概括出來的,對各國具體實踐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是矛盾的普遍性;各國的國情、環境、歷史條件又不同,具體實踐必然又有自己的特點,這是矛盾的特殊性。二者相結合,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國情的正確道路,搞好革命和建設。因此,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當中,既要堅持社會主義的共性,又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體現出中國特色這一個性。在建設國家的指導思想上,我們國家的幾代領導人都可以說是做出了很多創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體現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和個性辯證關系的典範。

4. 論述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原理,以及這一原理對中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意義。

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階段、每一個矛盾都有其獨有的特點。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一種辯證的關系: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是相互區別的,有著各自的內容,但它們又是相互聯結的,任何現實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個性和共性的有機統一而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區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我認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這種辯證關系有以下三點意義:

一 掌握這種辯證關系有助於我們正確的、客觀的認識事物

我們都知道,世界是不斷運動著的,永不停息,因此新事物,新情況必定不可避免的不斷產生。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對新事物視而不見,但更不能盲目的認識它們。世界上的每種活動、行為、事件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因此我們抓住規律,找到方法即可以事半功倍。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是一樣,其有著自身的規律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確認識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之間的辯證關系。我們在認識事物時不能忽略它們中的任何一方,也不能將它們隔絕起來認識,更不能認為它們是一成不變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正確科學的認識事物。

二 掌握這種辯證關系有助於我們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

通過上一條的認識,我們知道,工作應該運用正確科學的方法。那矛盾的普遍性關系和特殊關系的辯證關系給我們帶來的工作方法是什麼呢?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有這種經歷,在面對新的事物或進行某種工作的時候,我們會通過親身經歷試驗找到一個或幾個個體的特點,這樣我們就可以完成這一個或幾個的工作了。但為了完成更多或這一類工作,我們會把自身的經驗作原料,提煉總結出一套有著規律性、普遍性的通用規則,使這套規則可以適用大多數個體。這樣就結束了么?沒有,我們最終為了滿足每個個體的要求,必將根據不同個體的特點調整通用規則,使之最終可以滿足每個個體的要求。這種我們都經歷過的方法總結起來就是「特殊——普遍——特殊」。在現實中這種工作方法有很多例子,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

三 掌握這種辯證關系有助於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我認為這一條可以算作上一條的延伸,因為建設社會主義也是一種行為,一種工作,自然可以運用矛盾的普特的辯證關系來更好的進行。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原則的哲學基礎,也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哲學依據。」

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是從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中總結概括出來的,對各國具體實踐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是矛盾的普遍性;各國的國情、環境、歷史條件又不同,具體實踐必然又有自己的特點,這是矛盾的特殊性。二者相結合,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國情的正確道路,高好革命和建設。

因此,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當中,既要堅持社會主義的共性,又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體現出中國特色這一個性。在所有制方面, 我們堅持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 我們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形式共存;在政治上,我們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在建設國家的指導思想上,我們國家的幾代領導人都可以說是做出了很多創舉,有很多可以舉的例子: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所有這些,無不是是共性和個性相統一。

5. 矛盾的普遍性於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關系原理: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場合可以相互轉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對於我們正確地認識事物,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1、有助於我們正確的、客觀的認識事物。由於客觀事物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因此,我們認識事物的時候,就必須把這兩方面辯證地統一起來,既要從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導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
2、有助於我們學會應用科學的工作方法。如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等。所有這些都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的具體運用。
3、有助於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原則的哲學基礎,也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哲學依據。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是從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中總結概括出來的,對各國具體實踐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是矛盾的普遍性;各國的國情、環境、歷史條件又不同,具體實踐必然又有自己的特點,這是矛盾的特殊性。二者相結合,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國情的正確道路,搞好革命和建設。因此,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當中,既要堅持社會主義的共性,又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體現出中國特色這一個性。在建設國家的指導思想上,我們國家的幾代領導人都可以說是做出了很多創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體現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和個性辯證關系的典範。
(關於方法論意義的第三點,如果是簡單回答,只答出「有助於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原則」這句話即可。)

6.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對我們有什麼現實意義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時時都有矛盾,既對立統一,所以看待一切現實事物都要用矛盾的觀專點分析......沒有矛盾特殊屬性就沒有普遍性,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中,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指導.......現實中,處理矛盾特殊性使我們常見的問題,比如說同樣是頭痛,我們要具體分析它的病因,到底是神經痛還是血管痛,還是顱內具體病變......也就是我們講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區別於其他哲學理論最本質的東西,也是其科學性的所在之處

7.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有何現實意義

矛盾特來殊性與普遍性源的關系原理的基本內容是:兩者不可分割,普遍性寓於特殊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不存在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特殊性和普遍性在不同場合會發生變化。
矛盾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系原理現實意義是:從認識的角度看,要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從普遍到特殊的順序,在特殊中發現普遍性,用普遍性指導對特殊事物的深入認識。從實踐的角度看,要把普遍性的理論和認識與具體的實際想結合,在普遍性的理論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8. 政治上說的:「因此,工作中要堅持特殊—普遍—特殊的工作方法,掌握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

從特殊到普遍(一般)即指從具體的典型事例中找一般(普遍)規律(經驗),然後用一般(普遍)原理指導具體問題的解決,這就是從普遍到特殊。
希望此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