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學術
㈠ 《傅雷家書》全文
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傅雷家書》,原文如下:
聰,親愛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發的第六信,很高興。我們並沒為你前信感到什麼煩惱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還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後還是會有的。我是過來人,決不至於大驚小怪。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裡不告訴我們。
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裡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不至於受傷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來的人。我預料國外這幾年,對你整個的人也有很大的幫助。這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願意盡量安慰你、鼓勵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經過多少回這種情形嗎?他不是一切藝術家的縮影與結晶嗎?慢慢的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
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的ruin〔創傷,覆滅〕,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
倘若你認為這些話是對的,對你有些啟發作用,那麼將來在遇到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那一定免不了會再來的),拿出這封信來重讀幾遍。
(1)傅雷家書學術擴展閱讀:
《傅雷家書》開始於1954年傅聰離家留學波蘭,終結至1966年傅雷夫婦「文革」中不堪凌辱,雙雙自盡。十二年通信數百封,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也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
《傅雷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㈡ 急求《水滸》《傅雷家書》內容簡介和讀後感
為本人同學原創 請勿轉載 謝謝合作
手掌內掙扎的血淚
——讀《水滸全傳》有感
張雨晨
那一日梁山泊上風景,上一面「忠義」,下一面「替天行道」。謂之天罡地煞一百單八齊聚,人傑地靈三山五水來勢。馬騎麾下走陰陽八轉世間好來風,水推船到開虛合乾坤萬物皆誠服。
一個宋江,文也不見雌雄,武又不能擎蒼,面黑身矮,卻偏是應了蒼穹一顆天魁,梁山泊上叱吒風雨,左右令旗一指,眾好漢十八般武藝在其心中生死相拼。名不見經傳的一人,因為仗義疏財為人而識,不光光成為了一部長篇史詩的中軸,更將一起浩浩盪盪的農民起義演繹成中華五千年章回演義體小說的光輝典範。
雖然讀《水滸》在我是找不到半點淵源的,但自從喜歡上金庸筆下的江湖,這類打殺廝並的事情在我心裡也自埋下了一段伏筆。
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看得最早的是《西遊記》。神魔鬼怪在吳承恩筆下栩栩如生,而今被我評價成「嘉靖年間的南柯一夢」,歷史意義和藝術造詣在四書之間也只能趨於下首。
接著是《紅樓夢》,從哪一點都讓人陶醉的十八世紀經典,我評價為「以一己之力超越百年思想的悲情余香」。
之後嘗試去讀《三國演義》,卻發現接受不了劉備這個人物,認為這部演義詆毀了我心中曹操的美好形象,誇大了諸葛亮的小聰明,於是決定等以後再讀。未讀完之前暫評價為「誰主沉浮人間笑的看本」。
最後就是如今的這部《水滸傳》,只後悔當時沒早點讀。遠以為那是一群莽夫不知頭尾,不認大局的流寇之作。現在才發現雖然這群人確實莽夫,但自成一系,把個腐敗的王朝,罪惡的霸主打得落花流水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妙事。可惜了這一群豪傑結局都不盡人心,梁山起義如同中國歷史上許許多多的農民起義一樣遭到無情的扼殺和封鎖,既沒有懲治到幕後的黑手,也沒有切實的讓百姓的地位一躍而上推翻這樣一種封建當權的糟粕。但是從小寨的因果生滅來看,卻恰到好處的揭示了某種失敗的原因,暗示了一個悲劇的產生和無奈。
水泊之上,對皇皇中國只不過彈丸之地。但那裡聚集了精英,聚集了忠義,有千鈞一發只欠東風的勢氣。他們是肝膽相照的兄弟,不願山河清明只是回憶,替天行道屈指就是道理,力拔山河吼一聲「起——」!在這里梁山義軍就是大宋雄獅,要歷史滾滾相告,一場春秋無人能繼。
黃塵之中,耳畔尚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誓言,空盪盪的水泊再也沒有曾經「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盤分金銀」的眾人。四面的酒家,酒旗早就不知去向,哪裡找志趣相投的伯樂安身一把交椅之上。心中不覺一陣凄涼,水滸英雄一生走的悲壯。天下這桌波瀾壯闊的筵席終於到了曲終人散的尾聲。
閉了眼,想見刀光劍影的過去,想起祝家莊,連環馬,曾頭市幾場戰。幾何人生,「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大世界就在眼前,小世界的洞天也在眼前,失敗是一場教訓,從容中走過了歷史的深轍。惶恐沒有人能做得整世的英雄。
唯有現在,我在普洱茶烘托的茶香里看被水霧濕了的文字,有時搖頭,有時點頭,有時也發呆。這又是一個被神話了的戰爭故事,有缺陷,但是缺的完美。
900多頁的一本書,我也只能長嘆一聲「手掌內掙扎的血淚」,全當是最後的評價。
㈢ 傅雷家書每一通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一)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我從《傅雷家書》中不僅學到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更多的是體會到,傅雷對其子女的深切的愛。自從上初中以來,我和母親就不常談話了,母親總是在我臨走之前在我書包里放一封書信。裡面有母親對我這一段假期的看法,還有對我的鼓勵,對我各方面的教導和關照。
我從《傅雷家書》中,我想到了我的母親,想到了母親對我的教導。
傅雷家書讀後感(二)
每個人都會體會到父母對我們的教誨和關愛,而讀這本書時卻有另一番風格。
這一封封組成一本書的家書,讓我不免感到父母那份誰也比不了的愛。
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無不關懷備至。這能從中看出他對兒女的關愛。而從家信的另一方面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了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了解父母,讓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後感(三)
最近每次乘飛機的時候,都看看電子書。最近看的是傅雷家書。感慨有三。一是傅雷先生的知識淵博,學貫東西。精通英語,法語、文學、音樂、戲劇和繪畫,當然後三類主要是側重於評論。不知當代的大家有誰能比。二是對兒子的愛,在信中不厭其煩的教育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的注意事項,並且渴望與孩子的交流。字里行間,真真切切。不僅給兒子寫信,還要用外文給兒媳婦寫信囑咐事項,交流思想。撇開傅雷先生夫婦的學術成就,它們也是偉大的父親、母親。真乃我輩之楷模。三是傅雷先生多次在家書中提及人之意志要堅強,否則不能成器。反思自己,意志薄弱,容易被別人影響確實是我的弱點,必須要注意克服。
傅雷家書讀後感(四)
傅雷愛子心切
「孩子,我謔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你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老師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苟,「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裡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么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啊!
傅雷家書讀後感(五)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傅雷家書》就是一本苦心孤詣的教育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最適合家長和孩子的閱讀。
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較獨特,他是通過書信把真情傳遞給遠方的孩子,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真誠地指導,而且還暗暗透露了對兒子的牽掛和愛。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決定一個孩子的人生,畢竟家庭教育是第一任老師,傅雷用了良好的方法把他兒子教育成才,讓人贊口不絕。
不錯,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一個優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適當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了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步入歧途,最後後悔莫及。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家庭暴力,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不但沒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讓孩子變得反叛。用合適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長們應該欣賞這本《傅雷家書》。其實,作為孩子的我們也有必要看看,因為它可以感染我們,讓我們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它更讓我們懂得藝術的欣賞,在生活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
《傅雷家書》是男女老少都適合的書,定會使人們有所收益。
傅雷家書讀後感(六)
傅雷藝術造詣極為深厚,對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的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他青年時代在法國學習的專科是藝術理論,回國以來曾從事過美術考古和美術教學的工作,但時間非常短,不能與其他人一起共事,總是在半路上退出,不能發展自己的。好。在這本書中,傅雷曾在信中對傅總說:「家信有好幾種作用: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藉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章,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鍾,做面『忠實的鏡。』,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從這句話中可以體會到傅雷對他的孩。非常關懷,並指引孩。走向成功。而他的孩。也取得了成功,傅聰成為了鋼琴大師,而傅敏成為了英語特級教師。這說明了傅雷的教。非常成功。(www.lz13.cn)最後,我用書中的一句話結束這篇文章:傅雷夫婦作為中國父母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超脫小我,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里行間,給天下父母。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㈣ 傅雷家書 讀書筆記
主要內容:
《傅雷家書》是一部很特殊的書。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體現了作為爸爸的他對兒子苦心孤詣。《傅雷家書》百分之百地體現了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他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縱使以如此傅雷的思想。是寫在紙上的都是些家常話。
好詞好句:
一〉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預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
〈三〉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
〈四〉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
〈五〉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
〈六〉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
〈七〉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八〉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而是操心(worry)。
〈十〉…………多思考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的渺小一些。那麼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會舒泰,工作反而會順利。
〈十一〉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著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
〈十二〉中國哲學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讓感情控制。
〈十三〉假如你能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如醉如痴,哭笑無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調度千軍萬馬一樣的大將軍一樣不動聲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藝術與人生最高的境界。
〈十四〉一個人沒有靈性,光談理論,其不成為現代學究、當世腐儒、八股專家也鮮矣!為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氣節、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觀天的危險。
〈十五〉藝術家與行政工作,總是不兩立的!
〈十六〉世界上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
〈十七〉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十八〉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象徵。
〈十九〉惟有肉體禁止,精神的活動才最圓滿: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二十〉只要是先進經驗,蘇聯的要學,別的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也要學。(50年代懷有如此「反動」的思想,想當不易)
〈二十一〉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無非是完美。但完美永遠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所謂完美像水中花、鏡中月,始終可望不可及。
〈二十二〉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
〈二十三〉一個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須考慮周詳。尤其是改弦易轍,丟開老路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個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兩盤里精密的稱過。
〈二十四〉孩子,可怕的敵人不一定是面目猙獰的,和顏悅色、一腔熱血的友情,有時也會耽誤你許許多多寶貴的光陰。
〈二十五〉現在我深信這是一個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鬧技巧的,就是藝術工匠而不是藝術家。………………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目的。
〈二十六〉生性並不「薄情」的人,在行動上做得跟「薄情」一樣,是最冤枉的、犯不著的。正如一個並不調皮的人耍調皮而結果反而吃虧,一個道理。
〈二十七〉漢魏人的胸懷更近原始,味道濃,蒼茫一片,千載之下,猶令人緬懷不已。
〈二十八〉藝術特別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會缺少反省的機會;思想、感覺、感情、也不能好好的整理、歸納。
〈二十九〉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樣的天縱之才不多,共鳴的人也少。所謂曲高和寡也!同時,積雪的高峰也會令人有「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隨便瞻仰。
〈三十〉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一下不是可恥的事。
讀後感: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里,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鍾,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里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系,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嘗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嘗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㈤ 傅雷家書成書時間,要具體的時間,最早是哪一年出版的
出版時間:1981-08,印刷時間:1981-08-01
1981 年8 月,《傅雷家書》以香港三聯書店的名義出版(當時,三聯書店是人民出版社下屬的編輯部)。傅敏說,在第一版里主要選了99 封家信,其中有一封是母親朱梅馥的信。其中還包括兩個音樂資料,父親譯的莫扎特音樂筆記。封面的設計者是著名畫家、曾經擔任中國工藝美術學院院長的工藝美術家龐薰,傅雷的好友。「白底,羽毛,父親的人頭像,父親的字。」這是傅敏最滿意的封面設計之一。
書籍評價
《傅雷家書》是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評論家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多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和傅敏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傅聰和傅敏的愛卻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和傅敏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
該書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捲的白雲,感情純真、質朴,令人動容。
這本書問世以來,對人們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養的啟迪作用既深且遠。《傅雷家書》獲得過全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一等獎,還被列為大型叢書《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之一。據統計20多年間它的發行量累計已達110萬冊,這足以證明其影響之大。《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是可以使我們更好提高自身修養的一本好書,更值得父母和孩子讀一讀。(本書由工學院李仲陽博士、劉忠博士以及廣州中山大學文學系教授陳子軒推薦)本書為書信體。 《傅雷家書》——苦心孤詣的教子篇: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號怒庵,生於原江蘇省南匯縣下沙鄉(現浦東新區航頭鎮),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重要締造者之一。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他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20世紀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貢獻,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會吸收為會員。其有兩子傅聰、傅敏,傅聰為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的鋼琴家,傅敏為英語教師。他的全部譯作,現經家屬編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編成《傅雷譯文集》,從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現已出齊。
㈥ 傅雷家書 選10封家書略談感受
1954年1月18日:傅雷作為一個父親在孩子面前用於承認錯誤,這不是有一般的勇氣就可以做到的,完全體現了傅雷的正直與真誠。
1954年1月19日:傅雷從自身出發,理解孩子的痛苦,抒發著自己的悔與愛,真摯而感人。
1954年1月30日:傅雷簡簡單單的寫出自己對兒子的思念,但那溫暖的文字讓人卻充分的展現了傅雷心中無盡的思念。
1954年2月2日:傅雷關注著兒子的一舉一動,並對兒子彈奏的曲子做以深刻的分析和建議,體現了傅雷對兒子的關愛。
1954年3月19日:傅雷在此信中只是寫了對《秋江》的意見和態度,實際上是對兒子的教育,語言含蓄而深刻,讓人更容易的理解傅雷的心中所思和他對兒子的厚望與期盼。
1954年3月24日:傅雷告誡兒子要堅持對學問的忠誠,這不僅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教導,也是一個大家對學問的態度與堅持,難能可貴,讓人深有體會。
1954年4月7日:傅雷先寫自己的經歷,再與兒子現在的狀況做對比,提出了很有效的建議,讀來大有裨益。
1954年4月20日:傅雷關心著兒子,在兒子傷心的時候加以勸慰,溫柔的話語中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深切關心。
1954年7月27日:傅雷與兒子大談詩詞,信手拈來,妙筆生花,展現了一位在文學上有深厚底蘊的大家的學識與熱情。
1954年8月11日:傅雷從兒子彈琴的水平,技巧上給兒子了許多建議,還有對兒子的分析,這其中完全表現出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也有一個前輩對後輩的諄諄教導,讀來發人深省。
信我就不打了,我把日期寫上,可以查到信的內容。
㈦ 傅雷家書的介紹600字左右
《傅雷家書》人物評析
傅雷:
1、 嚴謹認真
傅雷不僅與傅聰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愛國。甚至當傅聰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通過家書這種方式,使得讀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傅雷認真的態度和作風不僅在學術中,也在生活之中。
2、 愛國
傅雷經常要求傅聰在出國時期盡量多的去觀察、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並提出「只要是先進經驗,蘇聯的要學,別的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也要學。」的觀點。在50年代懷有如此「反動」的思想,相當不易。然而也只有一個真正愛國的人才會有這種先進的意識。
3、 思想深刻
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將「品格優秀」作為做人最基本的要求。
傅聰:
1、刻苦用功
對時間一向吝嗇的傅聰,每天近11個小時與鋼琴「促膝談心」,而且絕不允許任何人打擾。甚至於在演奏會的當天也絲毫不鬆懈琴技的訓練。連傅雷也不得不常常提醒他要注意身體,可見傅聰練琴的刻苦程度非一般人所能比擬。這樣的努力也就成就了一位音樂大師。
2、性格堅毅
在一次前往演奏會的途中,傅聰在下飛機時不慎摔落,造成一根肋骨骨折。但是傅聰卻決定依舊參加演奏會。在簡單的手術後,傅聰如約參與演奏,在巨大的疼痛中仍為觀眾獻上美妙的音樂。讓人不由得心生敬佩。
3、善於自省
在父親傅雷的教導之下,傅聰學會了在眾人的贊美之中仍能正視自己不足的好習慣。這個習慣不斷地促使他進步,讓他能夠自我認識。從而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現實和錯誤,在行為舉止上糾正。
㈧ 傅雷家書1961年主要內容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傅聰的愛卻沒有淪為那種庸俗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可以說,傅雷夫婦作為中國父母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超脫小我,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該書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捲的白雲,感情純真、摯朴,令人動容。
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這本書問世以來,對人們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養的啟迪作用既深且遠。《傅雷家書》獲過全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一等獎,還被列為大型叢書《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之一。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間的發行量累計已達110萬冊,這足以證明其影響之大。《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
㈨ 傅雷家書感悟
家書,是遠在外地的人給家人寫的信,是大約自文字產生慢慢孕育出的一種藝術形式,是維系家人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其中包含著濃濃的親情。家書是對家庭生活的一種遙控、參與,表現了遠游者的家庭責任感。早在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就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著名詩句。
傅雷(1908.4.7-1966.9.3),現代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一生翻譯法國文學作品和學術著作30餘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台》、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丹納的《藝術哲學》等,為中法之間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
一、討論藝術;
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
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家書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藝術修養,使得這些文字生動優美,讀來感人至深。我們也能從中學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和藝術修養。
自1981年出版以來,《傅雷家書》在中國暢銷了數十年,號稱「父母必讀的教育經典」、「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時常被列入「中學生必讀書」之類的名目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