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案例分析指導

案例分析指導

發布時間: 2021-03-04 09:55:05

1. 管理學實訓案例分析與指導—案例2.1 趙助理的難題答案

咦,這么巧,都在找呢,,哪個學校的啊

2. 什麼是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題是向考生提供一段背景資料,然後提出問題,在問題中要求考生閱讀分析給定的資料,依據一定的理論知識,或做出決策,或作出評價,或提出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意見等。

案例分析題屬於綜合性較強的題目類型,考察的是高層次的認知目標。它不僅能考察考生了解知識的程度,而且能考察考生理解、運用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考察考生綜合、分析、評價方面的能力。因此,案例分析是區分度很高的題目類型。

並且大型企業如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越來越重視舞台展示型的案例分析中涌現的優異學子。

當然,案例分析也有它的不足之處,主要有三點:

1、 編制比較困難。案例分析題對背景資料有很高的要求,這給編制帶來較大的困難。

2、 在一份試卷中所佔的篇幅或分數較大,但題量較小,因而影響到整卷對知識面的覆蓋。

3、 評分上容易受閱卷者主觀因素的干擾,所以評分信度不易高。

(2)案例分析指導擴展閱讀:

准備階段

1)負責人(一般由培訓指導員、主持人擔任)確定培訓課程的具體目的、內容、范圍及對象。

2)從平常收集的資料中選擇恰當的案例作為討論的個案,個案的范圍應視培訓對象而定。

3)確定會議室、會議時間,制定培訓計劃。

4)指導員應准備下列知識:個案研究法的操作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討論前個案的選擇標准,討論後如何總結問題。

實施階段

1)指導員向參加者簡單介紹下列知識:

個案研究法的背景、方法大意、特色;

個案研究法應用時注意的問題及應用後能達到的效果;

計劃安排。

只有讓參加者對本法有了大概的了解後,才能使他們順利進入角色,使培訓工作順利完成。

2)通過自我介紹,使參加者互相認識並熟悉,以培養一個友好、輕松的氛圍。

3)將參加者分成三到四個小組,每組成員八到十名,並決定每組的組長。

4)分發個案材料。

5)讓參加者熟悉個案內容,並且主持人要接受參加者對個案內容的質詢。

6)各組分別討論研究個案,並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

7)各組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8)挑選出最理想、最恰當的策略。

9)全體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

10)指導員進行整理總結

3. 教學案例分析怎麼寫

談談教師教學案例的撰寫 近年來,教師學習教學案例的活動方興未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學案例成了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緊密聯系的橋梁。 教師學習教學案例資料,參加教學案例培訓,顯然是必要的、正確的,但是還不夠。筆者認為,要讓教學案例為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發揮更大的作用,蓮需要讓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教師撰寫教學案例,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學習案例資料 (一)學習案例寫作知識.主要學習書籍、報刊上關於案例寫作的知識,明確撰寫教學案例的目的、意義、原則、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等。 (二)學習案例寫作樣品。盡量收集案例,認真學習。最好學習教學案例原始樣本,便於直接吸收,不需要太多的轉化。當然,也可以學習教育案例、管理案例、醫學案例、經濟案例、司法案例等等。盡管這些案例的寫作內容跟教學案例有所不同,但是寫作的原則、思路、方法等方面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借鑒。 (三)學習相關教學資料.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經驗、教學體會、說課講稿等資料,雖然不是教學案例,但跟教學案例非常相似,有很多資料可供寫作教學案例參考,有些有特點的資料可以作為教學案例寫作的素材。 (四)學習中外寓言故事。中外許多寓言故事言簡意賅,寓意深刻,發人深省,雖然不是案例,但對我們寫好教學案例很有啟發作用,也需要反復學習,深刻理解。 二、收集案例素材. (一)案例素材的特點.教學案例來自教學事例,但並不是任何教學事例都能作為教學案例的素材。教學案例的素材有幾個特點:一是事例要典型。教學案例的素材要能反映事件發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能隱含普遍存在、大家關心、比較重要的問題,能體現問題的深刻性,有無窮的回味,有實用的價值。二是要生動。教學案例應該是一個能夠很好地反映某個隱含觀點的教育故事,要具體、生動,要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三是寓意要明確。教學案例能夠啟發大家思考,能夠讓教師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規律和本質,對教育工作有指導作用。 (二)收集素材的途徑.一是在教學實踐中收集。實地收集案例,便於獲取真實信息。這些案例,可以是自身經歷的,也可以是別人經歷的。比如,可以從自己課堂教學、教育學生、教學研究的過程巾,從聽課、評課的記錄、觀察和思考中,從教師、學生交談的某些內容中,從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失敗中收集素材。二是在教學音像中尋覓。可以從電視、磁帶、光碟的課堂教學錄像、教學經驗介紹的觀看、收聽中收集素材。三是在教育書刊中查找。可以從備課教案、說課講稿、教學實錄、教學經驗等材料的閱讀中收集素材。 (三)收集素材的方法。一是要突出重點。每天發生的教學事實很多,有些事實太平淡,沒有多少思考的價值,不必都收集起來,只需要收集那些有典型意義的事實。二是要擴大視野。只要有典型意義,宏大的、微小的、粗略的、精巧的、正面的、反面的、成功的、失敗的、發人警醒的、達成共識的、存在爭議的,思想的火花、錯誤的行為……都可以收集起來。三是要經常注意。對於具體教學現象及其反映,要注意傾聽,注意觀察,注意思考,否則,就會對許多典型案例熟視無睹,讓許多很有價值的案例從我們眼前滑過去。四是要堅持記錄。因為案例要寫得真實、具體、生動、形象。單靠記憶,不可能記得那麼完整、准確,必須及時記錄。記錄時,主要寫出有關人員的特點,包括語言、行動、做法、效果和相互關系等,不必過於計較寫作的語法、修辭與邏輯,可以在記錄結束之後再規范地進行整理。 三、提煉案例主題 教師收集到的教學案例素材,僅僅是教育情景需要針對某個現象或某種情況進行反復、深入的研究,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從而提煉出重要的、鮮明的、深刻的、有指導意義的主題。對於提煉主題,有以下幾點要求: (一)主題緊扣案例.提煉主題必須以案例為基礎,不能脫離案例隨意確定。 (二)定題具有新意.提煉主題要有創新精神,確定主題的角度要新穎,確定的主題,往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順應時代發展.要與時俱進,要有利於解決當前課堂教學中急需解決的難點、熱點問題,要符合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精神,要適合課程改革的需要。 (四)符合教育規律.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水平,要符合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的基本原則。 (五)具有指導意義.能引起大家對課堂教學中某些帶傾向性的問題的關注,並能促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不能局限於個別情境或特殊問題。選擇的案例可以是一件小事,但要能以小見大。 四、介紹案例事實 (一)目的要明確。教師撰寫的每一個教學案例。都要能反映某一個問題,某一個疑難或某一項決策。教學案例不僅要描述人物語言和行為,而且要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如需要、動機、態度等,還要將某種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工作原則、活動構想蘊含其中。 (二)內容要真實.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學實際。因此,撰寫的教學案例必須是真實情景,不能虛構,不能杜撰。對於事件原貌,不允許進行誇張,更不允許歪曲。為了表達的需要,可以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適當增刪一些細節、場景等:為了保護正當的隱私權,可以虛構地名和人名(但要在文末註明虛構的部分)。 (三)情景要完整.教學案例要寫出事件發生的背景,即寫出特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如教師、學生的基本情況、教學條件、教學環境等。要寫出解決一個問題的全過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故事要具體,要真實感人。 (四)取捨要恰當.教學案例通常篇幅較短。要求文字簡練。因此,情景介紹的主次要分明,在寫作時要恰當取捨。要盡量寫好主要事件,盡量精簡那些與主題關系不大的內容。 (五)敘述要客觀。寫作教學案例的教師,對於所寫的教學案例,必然有自己的觀點。但是,在案例寫作中。只能客觀地介紹典型事例。不能直接地提出問題,表述觀點,小能流露感情的褒貶。要讓讀者仔細品味,悟出其中的道理。 五、進行案例分析 通常情況下,在教學案例的後面,要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請他人寫,也可以作者自己寫。可以從一個當事者的角度分析,也可以從一個教師的角度進行分析。 (一)理論實際緊密結合.撰寫案例分析時,要就事論理。對案例中描述的事實,提出的問題,要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進行科學分析,力求提出解決具體問題的較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終要緊扣案例,不能脫離案例本身去講教育理論。 (二)體現先進教育思想.案例分析的立意要新,要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導,要跟得上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步伐。比如在當前,案例分析就要貫穿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基本精神。要引導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分析務必實事求是.案例分析要有求實精神,不誇大,不縮小。分析要實在,要有針對性,要講關於這個案例的具體的小道理,不要講永遠正確的空洞的大道理。不要熱衷於抄錄教育理論的條條,要將教育理論的觀點自然地融會於分析之中。 (四)論述需要突出重點.對於已寫成的教學案例,要反復閱讀,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和主要問題,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細致地進行分析,論述時要畫龍點睛,把問題點明,把道理說清,把主題揭示出來。 (五)觀點要有充分依據.分析者要找出充分的論據,來支持自己提出的觀點和建議。分析案例時首先要認真思考:採用已選中的分析方法分析某個特定問題,需要哪些事實?然後回過頭來尋找所需事實。選材要嚴,挖掘要深。 撰寫教學案例之初,教師沒有經驗,可能寫得不好,不足為奇。因此,寫作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堅持不懈地寫下去,必定會越寫越好;教師對教學規律的認識,必定會越來越真切;教師對教學理論的理解,必定會越來越深刻;教師的業務素質,必定會有較大的提高。教師在教學案例寫作和積累的過程中,完全可能成長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研究型教師。

4. 關於法考主觀題的案例分析指導用書

2019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實行分批次考試方式。報名地司法行政版機關按各考區機權位數量和報考人數確定應試人員考試批次,分為8月31日、9月1日共兩個批次,應試人員參加其中的一個批次考試。具體為:
第1批次考試時間:
試卷一:8月31日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8月31日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第2批次考試時間:
試卷一:9月1日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9月1日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5. 案例分析題的(2)和(3)懇請大學大神給予指導

張某:根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產品質量法 某某內容 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工商部門投回訴 或向答人民法院起訴 乙公司作為生產者 丙商場作為銷售者 如何承擔責任書里一定有 自己措辭
賈某: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 勞動法 對甲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情節嚴重承擔刑事責任 自己措辭
都學到經濟法了 還這么吊兒郎當 在網上找答案 馬上大三 大四 就畢業了 時間過的特別快 是時候該想想司法考試和讀研還是怎麼了 想過沒有呢 該著急了
給分點在於寫出法條 第二小題乙丙如何作為訴訟參與人 管轄
第三小題寫出法條

6. 如何進行案例分析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如何進行案例分析

准備階段
1)負責人(一般由培訓指導員、主持人擔任)確定培訓課程的具體目的、內容、范圍及對象。
2)從平常收集的資料中選擇恰當的案例作為討論的個案,個案的范圍應視培訓對象而定。
3)確定會議室、會議時間,制定培訓計劃。
4)指導員應准備下列知識:個案研究法的操作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討論前個案的選擇標准,討論後如何總結問題。
實施階段
1)指導員向參加者簡單介紹下列知識:
個案研究法的背景、方法大意、特色;
個案研究法應用時注意的問題及應用後能達到的效果;
計劃安排。
只有讓參加者對本法有了大概的了解後,才能使他們順利進入角色,使培訓工作順利完成。
2)通過自我介紹,使參加者互相認識並熟悉,以培養一個友好、輕松的氛圍。
3)將參加者分成三到四個小組,每組成員八到十名,並決定每組的組長。
4)分發個案材料。
5)讓參加者熟悉個案內容,並且主持人要接受參加者對個案內容的質詢。
6)各組分別討論研究個案,並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
7)各組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8)挑選出最理想、最恰當的策略。
9)全體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
10)指導員進行整理總結
實施要點
1、由於案例是從實際工作中收集的,學員一般無法完全通過材料了解個案的全部背景及內容。因此指導員分發完材料後,應仔細解釋說明並要接受參加者的咨詢,以確定他們對材料的掌握正確無誤。
2、若小組在研究問題時思考方向與訓練內容有誤差,組長或指導員應及時修正。
3、問題的症結可能會零散而繁多,因而歸納出來的對策也會零亂不整,因此小組有必要根據重要性太相關性整理出適當的對策。
4、各組挑出最理想策略時,若指導員發現各組提出的對策僅為沒有新意的一般性對策,則指導員應加以提示,以促使他們更深入地思考。
5、在全體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時,其它幾組提出質詢,並闡明與自己觀點差異所在,以相互激發靈感,然後再作進一步的討論。
6、指導員進行總結時,既要對各組提出的對策優缺點進行點評,又要對個案的解決策略進行剖析,同時還可以引用其它案例進一步說明問題。
7、指導員挑選案例時,應根據研習課程的目的,挑選適當的個案。

4特別提醒
1、指導員在開始培訓前,應該先讓大家了解培訓的目的、實施方法、主題及計劃安排,以使訓練順利完成。
2、全體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時,要注意控制時間,尤其注意能否進行更深入的討論,以免草草收場使訓練半途而廢。
3、在挑選最理想策略時,應依據現實狀況進行選擇。
4、案例是由現場工作中收集而來的,因此應先說明訓練目標、方法和主題,然後再提示個案,讓學員了解其內容,最後再進行其它步驟。

7. 做案例分析題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做好案例分析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由於司法考試的案例分析題一般都是「因專法設題」屬,命題者頭腦中先有了所要考查的內容和知識點,由此決定了所適用的法條,然後再去因法條而設計案情和題目。因此考生在做案例分析題時的指導思想就應當是「因題找法」。其基本步驟可以分為:
1.
確定本案例分析考查哪個部門法的內容。當然,有些綜合性的案例也可能是以一個部門法的考點為主,個別問題涉及其他部門法的知識點。
2.
確定考查的是該部門法中的哪一個或哪幾個法律制度。
3.
詳細分析案情。對於案情復雜的案例,可以將各種有法律意義的信息轉化成圖表形式,這樣有利於我們理清各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避免遺漏重要的答題線索。
4.
瀏覽所有的問題,揣摩命題思路。
5.
根據「因題找法」的思路,迅速地在腦海中找到每個問題對應的法條。
6.
統籌考慮全部案情和問題,在卷面上寫下最終答案。

8. 案例分析法的具體操作

1)負責人(一般由培訓指導員、主持人擔任)確定培訓課程的具體目的、內容、范圍及對象。
2)從平常收集的資料中選擇恰當的案例作為討論的個案,個案的范圍應視培訓對象而定。
3)確定會議室、會議時間,制定培訓計劃。
4)指導員應准備下列知識:個案研究法的操作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討論前個案的選擇標准,討論後如何總結問題。 1)指導員向參加者簡單介紹下列知識:
個案研究法的背景、方法大意、特色;
個案研究法應用時注意的問題及應用後能達到的效果;
計劃安排。
只有讓參加者對本法有了大概的了解後,才能使他們順利進入角色,使培訓工作順利完成。
2)通過自我介紹,使參加者互相認識並熟悉,以培養一個友好、輕松的氛圍。
3)將參加者分成三到四個小組,每組成員八到十名,並決定每組的組長。
4)分發個案材料。
5)讓參加者熟悉個案內容,並且主持人要接受參加者對個案內容的質詢。
6)各組分別討論研究個案,並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
7)各組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8)挑選出最理想、最恰當的策略。
9)全體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
10)指導員進行整理總結 1、由於案例是從實際工作中收集的,學員一般無法完全通過材料了解個案的全部背景及內容。因此指導員分發完材料後,應仔細解釋說明並要接受參加者的咨詢,以確定他們對材料的掌握正確無誤。
2、若小組在研究問題時思考方向與訓練內容有誤差,組長或指導員應及時修正。
3、問題的症結可能會零散而繁多,因而歸納出來的對策也會零亂不整,因此小組有必要根據重要性太相關性整理出適當的對策。
4、各組挑出最理想策略時,若指導員發現各組提出的對策僅為沒有新意的一般性對策,則指導員應加以提示,以促使他們更深入地思考。
5、在全體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時,其它幾組提出質詢,並闡明與自己觀點差異所在,以相互激發靈感,然後再作進一步的討論。
6、指導員進行總結時,既要對各組提出的對策優缺點進行點評,又要對個案的解決策略進行剖析,同時還可以引用其它案例進一步說明問題。
7、指導員挑選案例時,應根據研習課程的目的,挑選適當的個案。

9. 案例分析怎麼寫

初一歷史教學案例分析一則
hmmar 發表於 2006-12-22 7:46:00

初一歷史教學案例分析
課題:第20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學內容:本課內容在教材第114-117頁,具體教學內容包括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1、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系統地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包括自十六國以來北方地區民族融合的趨勢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實,為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進程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奠定基礎。

2、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民族平等原則來理解、思考歷史上的民族關系問題的初步能力,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二) 過程與方法

1、 充分利用地圖等教學資源,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

2、 先由學生閱讀、理解教材,概括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教師選擇項目進行補充講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3、 思考和討論「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歷史必然性」。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在民族問題上的正確觀念,使學生認識到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民族融合的前提條件。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 難點:正確認識民族大融合的含義。

教學突破

1、 教學突破: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趨勢長期發展的必然結果。

2、 難點突破:民族融合不是漢化、民族同化。

板書設計

第20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1、 北魏統一黃河流域

2、 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3、 影響

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學分析:

導入:本課採用懸念導入法導入新課,目的在於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設問:兩個同姓的人碰面,常常會說「五百年前是一家」,事實果真如此嗎?學生對這個問題產生極大的興趣,有各種各樣的答案出現。這時候教師再舉例說明,解開學生心中的疑惑。

舉例如下:以「元」姓為例,據考證,其來源有四,上古商朝時,有位大夫叫元銑,他的子孫便以元為姓;改自拓拔姓,南北朝,北魏魏帝族本姓拓拔,至孝文帝更為元氏;改自玄姓,北宋時,因為趙匡胤的父親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魏書·官氏志》記載,「後魏紇骨氏、是雲氏均改為元氏。」學生這個時候可以明白,同一姓氏的由來是多種多樣的,同姓的人在五百年前不見得是一家。學生可能會因為了解到這個知識而有一種滿足感,學習興趣增加。

這個時候,教師再追問:「請你想一想,上文介紹的元姓的來源之二和來源之四,體現了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一個什麼重要特點?」學生這個時候可以思考,但回答這個問題有難度,教師必須給予適當的提示,指導學生分析的思路。如:從元姓的來源可以看到,元姓有一部分是由少數民族的姓氏更改而來,這實際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融合的現象,體現了中國古代歷史發展中民族融合的特點。

這時教師適時地引出課題。「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不斷發展,民族不斷融合,每個民族在自身民族發展的同時,又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發展。」公元3世紀到6世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歷史時期的特徵表現為社會分裂,政權分立,同時這一時期又是民族融合的高峰時期。

新課講解:

本課的內容層次比較分明,基本上可以按照鮮卑族的歷史發展線索來安排教學。教師把它分成三個部分分別講述,第一部分講述鮮卑族建立政權、統一北方;第二部分講述北魏政權傳到孝文帝手裡時,遷都到了洛陽;第三部分講述孝文帝遷都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板書)一、北方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這一部分要講清幾個問題,首先要介紹鮮卑族的起源與發展。這里教師引用了一首鮮卑族的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現牛羊。」學生們可以從這首民歌中感受鮮卑族,這支北方游牧民族豪放雄渾的風格。

教師接著可以簡單介紹一下鮮卑族的概況。再提問,鮮卑族曾建立政權,一度十分強大,你們知道他們在何時統一了黃河流域嗎?這時候可以示意學生閱讀課本,回答問題。其次這部分要介紹黃河流域統一前後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教師這時可以提醒學生回憶前一課的內容,黃河流域生活著許多少數民族,鮮卑、匈奴、羌、羯、氐等,教師提問:「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以後,對於中原民族的生產或生活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學生在閱讀課文後可以回答,教師再進行總結,服裝、飲食、傢具、農業生產技術等方面,少數民族和中原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影響,民族融合已經成為趨勢。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在總結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插入一些趣味性的講解。

最後要向學生解釋「民族融合」這個詞語。民族融合指的是幾個民族在共同的經濟基礎上和思想基礎上互相影響,形成一個從來沒有的新民族,歷史上的民族融合指的是民族間的自然同化。許多個民族,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互相滲透,在地域、血緣、習俗等各方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種局面。考慮到學生的接受層次,這里的講解點到即止,不必刻意強求理解。

(板書)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北魏政權建立後,定都在平城,後來孝文帝把都城遷到了洛陽。這部分內容的講述可以在學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設問:「為什麼要遷都?」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為兩個方面:平城的氣候環境和地理位置。在總結時還可以聯系前後文內容,如前文講到民族融合,這也應該是遷都的原因之一;接著可以聯系下文,遷都後,孝文帝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可以簡略講解。但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在這里設置問題,讓學生們緊張的神經鬆弛一下。如:「為什麼有一些鮮卑貴族反對遷都?」學生們可能會從貴族的個人利益的角度提出觀點,也可能從遷都困難的角度出發提出自己的設想,教師不必下結論。 過渡到下部分內容,可以利用總結遷都的影響。孝文帝的遷都,使洛陽獲得了發展和繁榮,也為孝文帝進一步實行改革創造了條件。

(板書)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的重點,由老師的講解為主,也穿插了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改革措施的內容和影響,讓學生加深記憶。首先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後總結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可以歸幾類。

在講解改革措施的內容時,穿插故事以便加深記憶。

例1、有一次,公元494年,有一位皇帝在洛陽街頭看見一位鮮卑族的婦女仍穿著「夾領小袖」的鮮卑服裝,很生氣,責備洛陽城的任城王,說他行令不力,督察不嚴。皇帝還讓史官把這件事記載下來。

例2、自孝文帝以後,北魏皇帝死後的謚號多採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原因是什麼?

例3、史書《資治通鑒》中有這樣一段話:魏王發布詔令,認為「北方人稱土為拓,稱後為跋。魏朝的祖先是黃帝的後代,以土德而稱帝,所以姓拓拔。土,乃黃中之色,萬物之元,所以應該改姓為元。」同學們,你姓什麼,你知道你姓氏的來源嗎?這些故事不僅可以幫助內容的講解,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課堂小結:

本課內容以問題形式結束。教師提問,在我們今天56個民族中,沒有鮮卑族了,有人認為這是由於當年北魏孝文帝實行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使得鮮卑拓拔部消失,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這個觀點嗎?如果學生意見有差別,有條件可以組織辯論,如何看待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方案一:辯論。

設計如下:

正方觀點:北魏孝文帝是對中華民族的融合有重大貢獻的皇帝。

反方觀點:北魏孝文帝是鮮卑拓拔民族的罪人。

方案二:問題。

提示如下: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應該看其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否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鮮卑族匯入了更先進的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這個整體中,有利於社會的進步,所以應該加以肯定。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