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質期刊
① 期刊封面設計重要性
學術期刊具有較高的學術性、專業性和權威性。期刊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書脊)不僅可以保護期刊,還可以反映期刊的辦刊宗旨和刊物內文。封面不僅具有標識期刊作用,而且能形象地體現期刊的編輯出版質量和風格特色。學術期刊的封面應大方、美觀,封面圖案要端莊、明快,著重突出期刊的內容特色。期刊封面由三個關鍵要素構成,即色彩、封面圖片和封面文字。以下為您推薦的期刊封面設計重要性。
⒈色彩
色彩的選擇和搭配對封面具有重要意義。色彩是視覺傳達力最活躍的因素,也是學術期刊封面設計中的重要元素。色彩的象徵性、傳達力都能影響到期刊的最終傳達效果。因此,色彩的應用既要能美化期刊的封面,還要不失嚴謹。只有得體的色彩表現和藝術處理,才能在讀者的視覺中留下強烈的印象。色彩的選擇要考慮期刊內容的需要,用不同色彩對比的效果來表達不同的內容和思想。在對比中保持協調,在統一中求發展。以刊名的色彩運用為例,首先,刊名的色彩在封面上必須有一定的分量,採用較高的純度和突出的對比度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其次,色彩面積上的分配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色彩的表達。當然,獨立的談色彩是不科學的,設計者應該整體地、辯證地看待色彩的含義、色彩搭配的`含義及圖形的含義。②學術期刊的封面,不應有過於誇張的色彩,而應當體現學術的嚴肅性,符合學術界讀者的審美情趣。整個設計要顯得文雅,體現出書卷氣,營造一種特有的學術氛圍。
⒉封面圖片
封面圖片具有直觀、明確、視覺沖擊力強的特點,成為設計要素中重要部分。封面的核心是創造一個具有鮮明個性風格的平面構圖。圖片有寫實圖形、寫意圖形(例如國畫、中國書法、藝術陶瓷、油畫和雕塑)。盡量用簡潔、明快、意義豐富的畫面凸現主題,表達出學術期刊的外部藝術形象。例如:《山東水利》雜志的封面主要是以水利工程類的自然風景為主,每一期的封面照片要結合當前的水利工作重點、水利建設成果、新的科技成果、水文化、水利建設場面等照片,一般可單獨使用,或與風光照片合成。③《安徽地質》的封面是以黃山為背景,用圖片反映期刊的主題和辦刊方向,揭示了期刊是展示安徽地質礦產的專業期刊。
⒊封面文字
封面應使用規範文字與符號。常用於刊名的字體分為三大類,有書法體、美術體和印刷體。書法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因多出於名人之手,具有名人效應。例如《商業研究》的刊名就是由郭沫若題寫。美術體是刊名設計中使用最多的一種字體,它可以分為規則美術體和不規則美術體兩種。印刷體沿用了規則美術體的特點,藉助電腦使印刷處理方法上既便捷又豐富。故印刷體刊名的使用在學術期刊中出現很普遍,特別是電腦廣泛地應用,電腦字型檔中字體種類增加很多。不少期刊的刊名選用電腦字型檔中的楷書、行書、隸書。
學術期刊封面的主要功能是在讀者和期刊之間構建信息傳達的視覺橋梁,文字的視覺藝術首先是一種藝術造型的元素,不同的字體具有不同的獨立性,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感受。以刊名為核心,包括出現在封面上的其他固定設計,是該刊物區別於其他刊物的識別要素,是期刊品牌的視覺表現,是刊物整體視覺識別系統最重要的部分。期刊封面設計要簡潔、美觀、大方,既可表現的抽象,也可表現的具體。構圖視覺元素包括刊名、標准連續出版物號、卷期號等文字和數字、構成封面背景的點、線、面圖案和圖片及其他裝飾符號等。學術期刊封面設計中的配圖比較少,一般選用與期刊內容密切相關的圖片參與構圖,並把它固定在封面的構圖中。例如《海洋學報》(英文版)的封面很有特色,封面背景是純正的蔚藍色,封面上部正中是白色的英文字母,封面下部1/2處是美麗的浪花,整個封面顯得典雅而大方。
②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有哪些
G549 癌變·畸變·突變 G481 癌症進展
A003 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M031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K027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H002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
A009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012 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G786 安徽醫學 Q906 安徽醫葯
G013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 Z549 安全與環境學報 H340 桉樹科技
F044 氨基酸和生物資源 G550 白血病·淋巴瘤 R024 半導體光電 R063 半導體技術
G741 蚌埠醫學院學報 U521 包裝與食品機械 U645 保鮮與加工 E045 暴雨災害 N017 爆破 N012 爆破器材 N006 爆炸與沖擊
A652 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002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A005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U019 北京服裝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J030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Y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T020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X014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M030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G500 北京口腔醫學 N001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H025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H263 北京農學院學報 G004 北京生物醫學工程
A010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L530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 G016 北京醫學
R018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 G620 北京中醫葯
G017 北京中醫葯大學學報 A570 編輯學報 N101 變壓器
G410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T098 表面技術 E135 冰川凍土 N008 兵工學報 R730 兵工自動化
N085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
G018 病毒學報 C060 波譜學雜志
V040 玻璃鋼/復合材料
A808 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M005 材料保護 M103 材料導報 Y007 材料工程
M010 材料開發與應用
M008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 M006 材料科學與工藝 N026 材料熱處理學報 M009 材料研究學報 * M704 材料與冶金學報 K512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H009 蠶業科學 H525 草地學報 H234 草業科學 H527 草業學報 H538 草原與草坪 E543 測繪工程 E600 測繪科學
E615 測繪科學技術學報 E510 測繪通報 E152 測繪學報
E164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 L017 測井技術 Y022 測控技術
R711 測試技術學報 H001 茶葉科學
G264 腸外與腸內營養 N024 車用發動機 E113 沉積學報
E547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E102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670 成都醫學院學報 G019 成都中醫葯大學學報 V050 城市規劃 V028 城市規劃學刊 X043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 X046 城市交通
H023 畜牧獸醫學報 H218 畜牧與獸醫 N060 感測技術學報 R532 感測器與微系統
G458 傳染病信息 X010 船舶工程 X633 船舶力學 * X635 船海工程 G322 創傷外科雜志 * G552 磁共振成像 D013 催化學報
E144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E146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R051 大電機技術 H038 大豆科學
U512 大連工業大學學報 X024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 H005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X001 大連交通大學學報 J024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G020 大連醫科大學學報 E109 大氣科學
* E091 大氣科學學報
L512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 L004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
S086 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 H040 淡水漁業 N004 彈道學報 T500 彈性體 T941 當代化工
Y503 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 * Y585 導航與控制 N019 低溫工程 V020 低溫建築技術 C055 低溫物理學報 E133 地層學雜志 E130 地理科學 E584 地理科學進展 E639 地理空間信息 E315 地理信息世界 E305 地理學報 E310 地理研究
E527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E024 地球化學 E142 地球科學 E115 地球科學進展
E004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E153 地球物理學報
A072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850 遼寧中醫葯大學學報 G646 遼寧中醫雜志 U037 林產工業
T017 林產化學與工業 H740 林業科技開發 H280 林業科學 H281 林業科學研究 H102 林業調查規劃
G880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G607 臨床兒科雜志
G276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G271 臨床放射學雜志 Q908 臨床肺科雜志 G501 臨床肝膽病雜志 G291 臨床骨科雜志
G664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G658 臨床薈萃 G345 臨床急診雜志 G204 臨床檢驗雜志 G310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G881 臨床軍醫雜志 G287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 G222 臨床麻醉學雜志 G317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G257 臨床內科雜志 G230 臨床皮膚科雜志 G309 臨床神經病學雜志 G802 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 G423 臨床腎臟病雜志 G797 臨床輸血與檢驗 G256 臨床外科雜志 G942 臨床誤診誤治 G855 臨床消化病雜志 Q909 臨床小兒外科雜志 G261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G293 臨床血液學雜志 Q913 臨床眼科雜志 G673 臨床葯物治療雜志 G274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Q910 臨床腫瘤學雜志 T231 磷肥與復肥
G491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 N023 流體機械
H748 麥類作物學報 T060 煤化工 K504 煤礦開采 K038 煤炭工程 K005 煤炭科學技術 K017 煤炭學報 D027 煤炭轉化
K009 煤田地質與勘探 H037 棉花學報 G056 免疫學雜志 B017 模糊系統與數學 N087 模具工業 N107 模具技術
S015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 T077 膜科學與技術 N084 摩擦學學報 U533 木材工業
M655 納米技術與精密工程 J050 南昌大學學報工科版 A013 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 G047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R117 南方電網技術 V089 南方建築
H069 南方農業學報 H068 南方水產科學
G023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B016 南京大學學報數學半年刊 A025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T011 南京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Y0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N011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H033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H021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A061 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E1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
G058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R008 南京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059 南京中醫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A008 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W590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G288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 G662 內科急危重症雜志 G523 內科理論與實踐 E104 內陸地震
A026 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A111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 G513 內蒙古醫學院學報 P004 內燃機學報 W002 泥沙研究 U504 釀酒科技
A110 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665 寧夏醫科大學學報 * H071 農產品質量與安全 T034 農葯
T924 農葯科學與管理 H404 農葯學學報 H279 農業工程學報 Z008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H773 農業環境與發展 H278 農業機械學報 H286 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H222 農業現代化研究 V032 暖通空調
H219 排灌機械工程學報 U602 皮革科學與工程 U604 皮革與化工 G759 齊魯醫學雜志 N041 起重運輸機械 E021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E361 氣候與環境研究 E352 氣象 E566 氣象科技 E359 氣象科學 E001 氣象學報
E633 氣象與環境學報
* X532 汽車安全與節能學報 X018 汽車工程 X013 汽車技術 P001 汽輪機技術 * G595 器官移植 Y009 強度與環境
C007 強激光與粒子束 X021 橋梁建設
U018 青島大學學報工程技術版 G061 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
T012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H267 青島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U535 輕工機械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2013 2013年 新入選
CODE 期刊名稱 N059 中國機械工程 A079 中國基礎科學 R066 中國激光
R013 中國激光醫學雜志
G852 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志 G241 中國急救醫學 G192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 G560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G907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G105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 G787 中國健康教育
G784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N108 中國艦船研究 T075 中國膠粘劑
G233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G239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G206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G323 中國康復
G400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G106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G107 中國抗生素雜志 A098 中國科技論壇 A583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S133 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A108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A106 中國科學化學 A081 中國科學基金
A00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A109 中國科學技術科學 A107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A105 中國科學數學
A103 中國科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 Z317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
A102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Y003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
G441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 K030 中國礦業
K015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G247 中國老年學雜志
U001 中國糧油學報 G447 中國臨床保健雜志 G108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G536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 G794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G221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G870 中國臨床葯理學與治療學 G109 中國臨床葯理學雜志 G544 中國臨床葯學雜志 G814 中國臨床醫生 G974 中國臨床醫學
G304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G110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H212 中國麻業科學
G613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G598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K037 中國煤炭地質
G582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G297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K036 中國錳業 H211 中國棉花
G111 中國免疫學雜志 Y028 中國民航大學學報 K550 中國鉬業
G303 中國男科學雜志 H273 中國南方果樹
G422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G277 中國內鏡雜志 R524 中國能源 U609 中國釀造
W005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H958 中國農學通報 H027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H567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H030 中國農業科學 H210 中國農業氣象
H221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G311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G226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G269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G776 中國全科醫學 H081 中國熱帶農業 G629 中國熱帶醫學
Z546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G112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U052 中國乳品工業 E124 中國沙漠
G366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G114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G242 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 G268 中國生化葯物雜志 H555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H044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F255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F002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G115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 G258 中國生物製品學雜志 G715 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L001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F047 中國實驗動物學報 G883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G853 中國實驗診斷學 G273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G228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G305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 G867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G267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G686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G272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G872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U635 中國食品添加劑 G429 中國食品衛生雜志 U007 中國食品學報 U563 中國食物與營養 H317 中國獸葯雜志 H326 中國獸醫科學 H225 中國獸醫學報 G796 中國輸血雜志 G926 中國數字醫學 H290 中國水產科學 H020 中國水稻科學
* W557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 H295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T022 中國塑料
G211 中國糖尿病雜志 T068 中國陶瓷
G521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G561 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
G444 中國體外循環雜志 G101 中國天然葯物 U501 中國調味品 X004 中國鐵道科學
G437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R083 中國圖象圖形學報 H350 中國土地科學 H233 中國土壤與肥料
G116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G373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G959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 G517 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G988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S725 中國衛生經濟 G253 中國衛生統計 G716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G752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K035 中國鎢業
M022 中國稀土學報
F025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 G841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G623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 G885 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 G237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G849 中國現代應用葯學 G284 中國消毒學雜志 G765 中國小兒急救醫學
G845 中國小兒血液與腫瘤雜志 G298 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 G117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G718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G380 中國心血管雜志
G203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G082 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G250 中國新葯與臨床雜志 G747 中國新葯雜志 G727 中國性科學
G232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G118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G908 中國學校衛生
G675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 G633 中國血液凈化 G119 中國循環雜志 G756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
G645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G396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H208
中國煙草科學
U647
中國煙草學報
E303
中國岩溶
G619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G318
中國葯房
G120
中國葯科大學學報
G121
中國葯理學通報
G122
中國葯理學與毒理學雜志
G878
中國葯師
G220
中國葯物化學雜志
G227
中國葯物警戒
G248
中國葯物依賴性雜志
G713
中國葯物應用與監測
G621
中國葯物與臨床
G009
中國葯學雜志
G755
中國葯業
M628
中國冶金
G809
中國醫刊
G123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G124
中國醫療器械雜志
G679
中國醫療設備
G306
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G313
中國醫師雜志
G236 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G125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G911 中國醫學倫理學
G471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G622 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
G127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G193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S591 中國醫學裝備
G519 中國醫葯
G644 中國醫葯導報
G924 中國醫葯導刊
T019 中國醫葯工業雜志
G531 中國醫葯生物技術
Q918 中國醫院
G454 中國醫院管理
G243 中國醫院葯學雜志
G314 中國疫苗和免疫
G130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G706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H205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U032 中國油脂
M028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H099 中國預防獸醫學報 G753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 V039 中國園林
G131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X012 中國造船 U012 中國造紙 U033 中國造紙學報 H204 中國沼氣 G600 中國針灸
H067 中國真菌學雜志 G945 中國職業醫學
G347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 G843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
G757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G846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G758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G528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G182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G132 中國中葯雜志
G240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G632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G524 中國中醫急症 G749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 G832 中國中醫葯信息雜志 G642 中國腫瘤 G133 中國腫瘤臨床
G636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G255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 N072 中國鑄造裝備與技術 G667 中國綜合臨床 G529 中國卒中雜志 G299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G134 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 G502 中華保健醫學雜志 G135 中華病理學雜志 G195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G136 中華傳染病雜志 G408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 G137 中華創傷雜志 G138 中華兒科雜志
G139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G743 中華耳科學雜志 G140 中華放射學雜志
G141 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 G251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 G474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 G286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 G142 中華婦產科雜志
G689 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 G262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G231 中華肝臟病雜志 G235 中華高血壓雜志 G143 中華骨科雜志
G728 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志 G691 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 G263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 G335 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 G144 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G145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 G146 中華護理雜志 G555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G302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G174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G147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G159 中華精神科雜志
G579 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 G148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 G280 中華口腔正畸學雜志 G149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 G639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G833 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 G876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G150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G692 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
G693 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 G824 中華臨床營養雜志 G152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G153 中華麻醉學雜志 G154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G282 中華男科學雜志 G155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G736 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 G156 中華內科雜志 G157 中華皮膚科雜志 G254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 G462 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 G158 中華器官移植雜志
G473 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 * G463 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 G526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G515 中華全科醫學
G505 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
G472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 G900 中華燒傷雜志 G197 中華神經科雜志
G976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 G160 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G446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 G161 中華腎臟病雜志
G737 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 G162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
G703 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 G163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G773 中華實驗眼科雜志
G367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G848 中華手外科雜志
G506 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 G739 中華糖尿病雜志 G164 中華外科雜志
* G761 中華危重症醫學雜志電子版 G165 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 G296 中華圍產醫學雜志 G740 中華衛生殺蟲葯械 G793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G166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G167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G847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G285 中華消化內鏡雜志 G978 中華消化外科雜志 G168 中華消化雜志 G169 中華小兒外科雜志 G892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 G170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G171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 G172 中華血液學雜志 G191 中華眼底病雜志 G173 中華眼科雜志
G873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 G990 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
Q920 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S590 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
G705 中華醫學教育雜志
G307 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
G489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 *
G915 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
G175 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
G176 中華醫學雜志
G194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G591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G610 中華胰腺病雜志
G177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G178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G859 中華中醫葯學刊
G910 中華中醫葯雜志
G858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G179 中華腫瘤雜志
G039 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K001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H053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A550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599 中南葯學
G180 中日友好醫院學報
G181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A036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X539 中外公路
S020 中文信息學報
G842 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
G597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G442 中西醫結合學報
R775 中興通訊技術
G183 中葯材
G564 中葯新葯與臨床葯理
G685 中醫學報
G681 中醫葯導報
G764 中醫葯通報
G943 中醫葯信息
G812 中醫葯學報
G010 中醫雜志
G643 中醫正骨
G184 腫瘤
G185 腫瘤防治研究
G412 腫瘤學雜志
G522 腫瘤研究與臨床
G695 腫瘤預防與治療
H103 種子
J021 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X029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N757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A512 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186 重慶醫科大學學報
G225 重慶醫學
R559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N022 軸承
H026 竹子研究匯刊
N075 鑄造
N081 鑄造技術
N034 裝備環境工程
A133 裝備學院學報
N990 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
Z022 資源科學
R737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
S026 自動化學報
N013 自動化儀表
S501 自動化與儀表
R611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
A905 自然雜志
E137 自然災害學報
Z012 自然資源學報
G229 卒中與神經疾病
N088 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
G701 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
L018 鑽井液與完井液
H034 作物學報
H410 作物研究
H202 作物雜志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2013年9月27日
只整理了這些,抱歉
③ 安徽地質的安徽地質概況
英文:
釋文:郯廬斷裂(沿嘉山-廬江分布)把安徽省分成兩部分,以東屬揚子地台,以西屬華北地台。後者南部金寨-舒城北西西向侏羅紀前陸盆地群以南的大別山區屬秦嶺-大別造山帶。
華北地台的基底出露在蚌埠、霍邱等地,包括新太古界五河群、霍邱群片麻岩、淺粒岩、大理岩系和古元古界鳳陽群千枚岩和白雲質大理岩系。蓋層沉積始於新元古代,從長城繫到中奧陶統以淺海碳酸鹽岩占優勢,化石豐富。上奧陶統至下石炭統缺失。晚石炭世到早三疊世為海陸交互相含煤沉積和陸相碎屑岩。侏羅紀起轉為陸相堆積。
揚子地台的基底沿南部皖、浙、贛省界廣泛出露,稱上溪群,時代中元古代,為一套低綠片岩相的千枚岩、板岩和變質砂岩系。上覆新元古代歷口群含中、酸性火山岩。南華系、震旦系和下古生界層序完整而連續,南部以產筆石動物群聞名。上泥盆統和下石炭統局部缺失。晚古生代至早三疊世總的仍保持淺海沉積。印支運動以後轉為陸相。晚侏羅世有火山活動。
安徽境內的秦嶺—大別造山帶侏羅紀以前的地層已全部變質,其中分布最廣的大別山群麻粒岩和高角閃岩相深變質雜岩按同位素年齡及與上覆宿松群的接觸關系,其時代從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所含柯石英和微粒金剛石提示大陸岩石圈可俯沖到地幔深度,大別地塊也成為全球出露范圍最大的超高壓變質帶。元古宙宿松群含磷岩系和以變質火山岩為主的廬鎮關群分布在大別山群南、北兩側。向上的綠片岩相佛子嶺群時代可能從新元古代到古生代。中、上侏羅統分布於與向上變粗層序的長條狀陸相紅色盆地相平行的造山帶北側山麓,代表同造山磨拉石。金寨地區可以看到佛子嶺群組成的飛來峰構造疊置其上。全省岩漿活動以燕山期最強烈,晚侏羅世—早白堊世的火山活動以安山岩、粗面岩為主,伴有相應成分的復式岩株侵入,反映了環太平洋構造帶的影響;長江中、下游的鐵、銅、硫等內生礦產與此有關。
④ 安徽省近代百年地質學史回顧(~)
吳昭謙
(安徽省地質學會)
近代地質科學在我國的創建,約在19世紀中葉之後。近代以來在我國進行地理地質考察的外國科學家約在100人次以上。最早來安徽開展地質調查的要算一位英國園藝學家Robert Foutune,他於1848年11月曾到皖南休寧縣松蘿山茶區考察土壤、地質。在新中國成立前1848~1948年的100年中,來安徽省的中外地質學者,共留下近百份地質調查報告和120多篇地質文獻。
一、安徽近現代地質工作歷史
安徽近現代地質工作歷史可以劃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自1848~1926年,第二階段1927~1937年,第二階段自1938~1945年,第四階段自1946~1948年。
1.第一階段(1848~1926)
開始以外國(美、英、德、日)地質學家為主,繼之為中國地質學家為主,對省內進行路線地質調查。對地層古生物作了初步劃分,對銅陵、當塗、繁昌鐵礦、淮南、淮北煤礦開始調查。
早期涉及安徽省境內地質調查的有美國地質學家龐培利(Raphael Pumpelly)、英國地質學家金斯密爾(T.W.Kingsmill),他們分別在1863年和1869年考察揚子江下游時,涉足省內。
留存在安徽省地質文獻的外國地質學家,應為德國著名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在其名著《中國》中,記述了他在1869年2月至1871年7月三次對安徽沿江及南部地區進行地理地質考察的成果。李氏第一次於1869年2月份自九江乘船至南京,途經安徽沿江兩岸,對沿途所經之地均作了考察記錄。第二次於同年10月自景德鎮至祁門,第三次於1871年7月沿東津河、青弋江至蕪湖,途經寧國、涇縣。同時調查了宣城水東、貴池饅頭山等4處煤礦。李氏之調查記錄約一半為地質,如岩層之岩性產狀、構造等,並繪制有剖面圖、目視草測圖;另一半為地理、風土、人情、旅途見聞。當時描述地層僅為岩性(岩石名稱),未劃分地質時代。如銅陵大通層則泛指皖南所有的紅色砂礫岩層。值得特別指出的是,他當時就曾推測過:「揚子江可能沿一條重要斷裂線通過。」
日木人來我省進行地質調查的最早為野田氏(野田勢次郎)。他在安徽省有兩次路線調查:第一次1915年4月26日至5月6日由武漢至安慶。所編繪之湖北安徽省界地方地質圖(1/100萬)僅分變質岩、水成岩、火成岩。其所定安慶層由石灰岩、黏板岩、砂岩等組成,並記述了安慶洪鎮為花崗岩。第二次橫穿皖南,調查了貴池、東至等縣。他將水成岩分為:祁門、歷口、櫸根岑(貴池祁門之間)、建德(葛公鎮一帶)四層。
當塗、繁昌、銅陵鐵礦是安徽省最早開展地質調查的幾個礦區。1912年,章鴻釗(我國地質學創始人之一)、梭爾格(德國礦師)即調查了馬鞍山南山鐵礦。1913年,虞和寅調查繁昌鐵礦。1913~1915年,張景光、梭爾格、章鴻釗等先後來銅官山調查鐵礦。1917年2月,國家礦業顧問英國人丁格蘭(F.R.Tegengren)到銅官山調查鐵礦。他根據章氏等前人調查的資料結合自己的考察,估算出銅官山鐵礦儲量為319.29萬t。同年,丁格蘭又調查了當塗大凹山鐵礦。兩次調查結果均刊載於《揚子江下游鐵礦志》等地質文獻中。1918年,德人畢象賢於當塗一帶調查發現姥姥山、黃梅山、龍家山等6處鐵礦,估計鐵礦儲量不到200萬t。
我國地質學家最早調查皖北地區始於1917年。劉季辰、趙汝鈞被派往皖北調查地質礦產,首次劃分了寒武紀地層。他們在調查宿縣烈山、懷遠縣舜耕山、懷寧縣集賢關煤田時,測制有1/15萬礦區地質圖。在所測制六安霍山間地質草圖(1/20萬)中,將岩層分沖積層、紅砂岩、斑岩砂岩、結晶片岩四種。
劉、趙二君在《蘇北皖北地質報告》中還對皖西大別山的變質岩進行了研究,指出「霍山南及黑石渡西」有結晶片岩系,自龍井沖而南,為「正片麻岩」。
1922年,李捷奉派到皖北淮河流域(北緯22°以北)調查地質與礦產。1923年後,趙國賓(陝西藍田人,1898~1934),也來我省考察,著有《風陽、懷遠地質概況》。皖北的地質調查結果,後來被編入南京開封幅地質圖(李捷編1/100萬,1929年出版。)1923年(民國十二年),安徽實業廳借用農礦部地質調查所技士葉良輔、調查員李捷,計劃在全省開展地質調查,1926年增派田奇瓗參加。1923~1926年期間,他三人先後完成秋浦、貴池、祁門、黟縣、太平、歙縣、績溪、休寧、婺源、石埭、宣城、涇縣、南陵、銅陵、蕪湖、繁昌、郎溪、廣德、當塗、和縣、巢縣、無為、青陽、旌德、寧國、懷寧、東流、望江、宿松、太湖、潛山、桐城、廬江33個縣(其中江南26縣、江北7縣)的地質調查。其著述《調查安徽全省地質日記》以簡報形式刊於《安徽實業雜志》。調查內容分地質概況與礦產兩部分。在地質部分中地層劃分至紀,如泥盆紀層、石炭紀灰岩層。當時劃分地層主要以岩性為依據,所采化石經古生物專家鑒定後時有變動。對於未能確定地質時代的地層有時即以地名命名,如祁山層包括黟縣漁亭、休寧齊雲山大面積(5400km2)之紅色砂岩及砂質頁岩。簡報中礦產部分包括交通位置、地形、礦體形態、規模、圍岩及開采利用情況。
在20世紀20年代前後,來我省進行地質調查的國內地質學家主要還有:丁文江、李四光、葉良輔、王竹泉。1916年初,丁文江曾在皖南浙西一帶作過地質考察。1919年丁文江、葉良輔曾調查了蕪湖以東長江下游地質,編寫有專題報告。1922年,李四光在淮南研究了安徽北部寒武奧陶紀石灰岩之不整合接觸關系。1923年,劉季辰等再赴烈山、施工鑽探13孔,計算3500萬t煤。1924年,王竹泉調查了懷遠縣西南部及宿松、太湖、安慶集賢關煤田地質。他在懷遠縣西南調查,估算含煤7層,全區煤藏量約6020萬t。葉良輔1925年發表之《中國接觸鐵礦帶閃長岩之研究》、1926年發表之《安徽南部鐵礦之類別及成因》均曾在中國地質學會第三、四屆年會宣讀,顯示當時研究水平較高之成果。
2.第二階段(1927~1937)
國內知名地質學家繼續在沿江、皖南地區開展基礎地質調查及礦產勘查工作。這一時期地質科學水平明顯提高,方法手段也有更新,出現了一些科研成果,重點是在皖南的冰川和造山運動。
可以說明安徽地質調查工作興盛的是:在當時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19年度20篇報告中,竟有6篇是在安徽境內的調查成果。如孟憲民、張更對蕪湖、繁昌、銅陵的調查,劉祖彝對貴池的調查,孟憲民對宣城水東的調查。李毓堯、李捷的《皖南地質志略》則總結了銅陵、青陽、石埭、太平、歙縣、休寧、黟縣等7縣的地質成果。此外,1929年,朱森、李捷調查了和縣、含山,王恆升調查了宣城水東煤田。
在基礎地質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批新的成果。如李毓堯、許傑對皖南地史及造山運動之研究。朱森於1931年對安徽南部古生代後期造山運動的研究表現為:在貴池曾發現二疊系龍潭組與孤峰層有明顯的不整合。阮維周(1937)研究安徽南部海西運動。許傑(1930)發表長江下游各省筆石化石之初步研究。他在太平縣內發現中國最高筆石層以Monograptus sinicus為主,其地層定名為太平頁岩,屬中志留世。徐克勤(1934)調查了巢縣北部地質。李四光考察了九華山(1934)、黃山(1936)第四紀冰川遺跡,對論證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九華山一帶之地質也由王恆升、孫健初(1937)作過調查。
這段時期基礎地質方面的成就突出的表現在地層方面。如l935年李毓堯、許傑在皖南創立了「休寧砂岩」並確定了冰磧岩的存在。同年,丁毅在調查銅陵、休寧間地質時,又將震旦系作了三分(上、中、下)。隨後,李毓堯、許傑又正式將冰磧岩命名為藍田冰磧層,同時把原稱的「頁岩灰岩系」命名為「休寧系」,歸屬震旦寒武紀。藍田冰磧層更名藍田組,並一直沿用至今。
礦產地質勘查工作也有很多成果。1931~1933年,中央地質調查所謝家榮、孫健初、陳愷、程裕淇、孟憲民、張更等先後來當塗、銅官山調查鐵礦。1928年、1933年,翁文灝兩次對宿縣烈山煤礦進行地質調查,並進行鑽探普查。1933年,計榮森調查廣德大、小牛頭山煤礦。1935年,計榮森匯編了皖浙間之地質礦產。同年,程裕淇調查了廬江明礬石礦。1936年,南延宗調查休寧縣里廣山銻礦。1927~1930年間,安徽省建設廳為加強礦業開發,曾修訂官礦章程,制定采礦、探礦辦法。1928年成立礦質探驗處,購買M-3式Calyx鑽機一台,在宣城水東煤田鑽探。1929年成立礦業調查團,到宣城、涇縣、寧國、蕪湖、當塗、繁昌、銅陵、青陽等8縣調查礦業,為皖省地方力量正式進行礦產勘查之始。
地質勘查的新技術、新領域也在這時期有所應用。1936年發表的丁毅的《電力探礦在當塗之初步試驗》,為我國最早開始應用物理探礦之文獻。張文佑於1937年調查研究發表了《安徽盱眙縣女山火山口》,為省內開創了研究古火山之端倪。
3.第三階段(1938~1945)
抗日戰爭時期,國內僅個別地質學者曾來本省調查過,省內淪陷區日本侵略者為掠奪礦產資源在沿江、皖北某些地區開展地質調查,使用鑽探和物理探礦手段,留下了一些殘缺不全的地質資料。但這期間發生了兩件震驚中外的地質找礦事件。
安徽自1938年開始淪陷。省內所知的地質調查活動的有三次:1938年,黃汲清曾來寧國港口調查煤礦。1940年,邊兆祥在宣城水東調查煤礦。1945年,喻德淵發表了《淮陽山脈之主要造山運動——淮陽運動》。
侵華戰爭後,日本人為了掠奪開采礦產,派來我省進行地質調查的主要單位有:滿鐵調查部、興亞院、華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主要地質人員有:神山昌毅、金鍾遠、小林冶夫、室木隆三郎、福島時雄、筱田恭三等。他們遺留下的礦產調查報告資料約有80多份。主要調查了銅陵、當塗、繁昌、宿縣、滁縣、全椒、安慶、貴池、淮南、懷遠等地的鐵、銅、煤、金、銀、鉛等礦產。重點是銅官山鐵銅礦、馬鞍山、當塗、繁昌的鐵礦、淮南煤礦。在這些礦區,除了進行較大比例尺的礦區地質填圖方法外,還使用鑽探手段,並根據鑽探結果計算儲量。另外,還在銅陵、當塗及滁縣破山口銅礦區開展物理探礦(主要是電法)探測硫化銅銅礦床。現在留存下的日文地質資料一百零幾篇,礦種包括鐵、煤、銅、鉛、鋅、金、錳、磷、硫鐵礦、重晶石等10 種。
1939年秋,日本人神山昌毅隨侵略軍到銅官山地表調查,一直將銅官山作為鐵礦開采。後來在運送回國的礦石樣品中發現含銅量高(0.5%),引起了注意,又掠奪開采銅礦。「銅官山復活」傳聞於此事。
4.第四階段(1946~1948)
此時期僅有幾位地質學家來皖工作,突出的成果是淮南八公山煤田和鳳台磷礦的新發現。地質力學在我省開始應用。
抗日勝利後,原資源委員會礦產測勘處謝家榮根據1926年李捷等編制的中國百萬分之一地質圖南京開封幅,推測淮南八公山前坡平原之下可能有煤層。後來,謝家榮、燕樹檀、柴登榜在八公山麓發現了石炭系太原群的石灰岩,進一步推測應有煤層。1946年,經鑽探證實共發現24層煤,可採煤層厚達25m。經過「慧眼識寶」的淮南新煤田,傳頌一時,開采至今,成為國內找礦史的佳話。
早在1939年夏,日本地質學家班德田員一等在《安徽省懷遠縣舜耕山煤田調查報告》中,即提出了「大淮南盆地」詞語,並劃定了大體區域。1942年9月,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島倉已三郎在《淮南煤田洞山地區調查概要》中也認為「大淮南煤田之向斜構造,益趨明顯。」但當時日本人把找煤的注意力過於集中在舜耕山至上窯間,而對洞山以西地區,以及更大的范圍,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
1946年下半年,謝家榮在八公山發現了新煤田後,次年7月,他很快地提交了煤礦勘查臨時報告後,又專門寫了一篇《如何發現新煤田》的文章。1947年,在台灣舉行的中國地質學會第23屆學術年會上,謝家榮理事長又作了《古地理研究為探礦指南針》的專題報告。在前一報告(後刊入《地質論評》第十二卷第五期)中,「大淮南盆地」一詞已出現於文章的標題中。並劃定其范圍為:「指懷遠鳳台縣境內,南為舜耕山、八公山,北為明龍山,東為上窯武店所包限之淮河平原也。」「大致言之,此盆地為西西北東東南之長方形,南北相距自10~20km,東西兩方,山形湮沒,構造上是否環抱之勢,尚難斷定,倘以鳳台至九龍崗之距離,為此盆地之長度,則至少在50km以上」。
「大淮南盆地」作為一個煤田地質區域構造單元概念的明確樹立,無疑是淮南煤田認識過程的飛躍,有著重大貢獻。1952年後,煤田專業地質隊伍建立後,煤田普查勘探主要沿著證實、擴大「大淮南盆地」的格架進行。幾十年來,「大淮南盆地」的外延在不斷擴大延伸,現已擴展到東起定遠,西過阜陽的廣大地域,新找出的十幾個大型井田都在其內,可知它是何等大的聚煤盆地了。
1947~1948年,謝家榮、趙家驤、車樹政等發現了鳳台寒武系底部之磷礦層,並於1948年進行鑽探。此外,尚有申慶榮、楊博泉、董南庭、劉之遠對懷遠大通、宣城、寧國、涇縣煤田繼續調查。1947年,韓金桂曾對懷遠、鳳陽間開展地質礦產調查。
此時期在基礎地質方面的主要成果有:孫殿卿、徐煜堅於1948年發表兩篇文章論述皖西長山一帶淮陽弧之脊柱與東西向構造帶之反接現象,開始了用李四光地質力學觀點具體研究我省地質構造的先導。此外,喻德淵1948年發表了《大別山南麓的冰礫泥及其地形》(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叢刊8號),發現論證了大別山第四紀冰川遺跡。
二、安徽省近現代地質工作歷史特點
縱觀安徽省近現代100年地質工作的歷史,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1)地質工作史的過程,反映出安徽省地質科學技術水平由初級到高級、由粗略到詳細,不斷深化和提高發展的過程。
中外地質學者在安徽省的地質調查,開始都是地理-地質調查,其內容常約有一半為地理(含自然地理、經濟地理、地貌)部分,後來才逐漸減去地理部分,成為真正的地質調查。開始多為大面積、跨省際的路線調查,比例尺都很小(1/100萬~1/200萬)。所填地質圖只有岩性(岩石)的粗略劃分,以後才有地層的劃分、地質構造的標志,文字的描述記錄也較為簡單。後來的礦區地質調查,比例尺大,內容也較細,地層按紀(系)劃分,岩石名稱及地質構造形跡也分別劃分。
在方法手段方面,開始都是肉眼、望遠鏡、放大鏡、羅盤等觀察、測量,作目視草圖、剖面圖;後來才用顯微鏡、化學分析、鑽探機、物理探礦儀器。礦產勘查的方法手段也是由地表觀察、揀塊取樣、實測或估計礦體形態計算儲量,發展到後來根據鑽探圈定礦體計算儲量。
2)在地質工作中,礦產資源的調查與勘查佔有很大比重,顯示其實用性及與經濟建設關系的密切性。
新中國成立前的地質工作,通稱地質調查。它包括區域地質調查和礦區地質調查兩大類。即使在區域地質調查報告中,也有相當的內容是關於礦產的調查。至於礦區地質調查更是為了礦區的開發生產所需,直接與經濟建設有關。只是由於當時技術方法和設備條件的限制,在地質報告(資料)中對礦產的分布、礦石質量、礦床成因等,都敘述得很少。對礦區的儲藏量有的未能計算,有的雖計算,但數字都偏低。如銅官山鐵礦,多次計算,都不超過500萬t,日本人後來雖發現了銅礦,估算的銅礦石也不過508萬t(按銅品位1%~2%算)。馬鞍山地區鐵礦、淮南煤礦的儲量都算得很少,與新中國成立後探明的巨大儲量數字不能相比。
現在留存的200多份(篇)地質報告、論文、專著中,有140多份(篇)都是礦產方面的調查研究成果,約佔新中國成立前全部地質文獻資料的70%,可以說明當時地質工作的重點還是礦產。
在留存的100多篇地質文獻中,目錄名稱中可見礦產的就有100多篇,中文與日文的各佔一半。另外20多篇區域地質文獻資料中也有礦產部分。當然,日本人的資源調查是為了掠奪和戰爭的需要,但有些資料又為我們利用。
3)在第二階段的興盛時期,劃分了很多地層時代,並出現一批科研成果,在國內外產生過深遠影響。
地層劃分是地質調查中最基本而又重要的工作。20世紀30年代前後,國內知名地質學家來安徽省調查定名或重新劃分的地層最多。
此時期李毓堯、許傑對皖南震旦系層序與冰磧層、皖南造山運動,許傑對奧陶系地層的劃分與命名等,都是國內較重大的科研成果,並對後來產生了較深遠的影響。
此外,如孟憲民、謝家榮等對銅官山鐵礦床的研究,(收輯於《揚子江下游鐵礦志》等專輯中),以及李四光對黃山、九華山第四紀古冰川的研究,都顯示了當時國內的最高水平,對後來產生過較大的影響。
4)新中國成立前積累的地質資料文獻,盡管為數很少,也為後來的地質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礎,佐證了地質工作和地質科學繼承性的重要作用。
地質工作和地質科學的特點之一是繼承性,即重視繼承前人的工作成果。新中國成立前,留存下的地質報告、論文、資料共200多份,有的還有些殘缺。但對於新中國成立後,特別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展地質勘查時仍是重要的參考資料。
銅陵地區銅礦、馬鞍山地區鐵礦、皖北閘河煤田、淮南大煤田的巨大儲量,都是新中國成立後探明的。但這些礦區的地質工作歷史悠久,資料不斷積累,認識不斷深化和飛躍,才能產生突變。謝家榮1946年發現淮南八公山新煤田,1947年提出了「大淮南盆地」的新概念,新中國成立後在他的新概念基礎上不斷擴大淮南煤田的范圍和儲量。皖北閘河煤田的發現全過程,也可上溯到1917年劉季辰、趙汝鈞對烈山煤礦的調查(報告刊《地質匯報》第1號)和翁文灝1928年再次調查,並繪制1/100萬地形地質圖(報告刊《地質匯報》18號)。據原省地質局嚴坤元總工程師回憶,1955年布置325隊普查找煤時,即主要根據翁氏的地質資料作出推測,後來則發現了閘河大煤田。省內這四個大成礦區,過去都只有「點」的資料,後來由「點」發展到「面」,從已知到未知,不斷擴大礦區范圍,並在外圍發現新礦區(表1)。
表1 1948年前安徽地層命名簡史表
續表
註:①省內外沿用至今的地層名稱。
劉季辰、趙汝鈞(1919)對宿州市烈山及淮南舜耕山進行過煤田地質調查,將含煤層劃歸石炭紀,並歸屬「北系」。
王竹泉(1924)和翁文灝、計榮森(1923)分別在上述地區尋找到植物化石,證實煤系時代屬石炭二疊紀。
⑤ 求土地方面的期刊一覽表
你可以到佰騰科研導航站上去找找,可以先在「期刊」分類里搜索一下,如果沒有合適的就按照學科分類來查詢。希望能幫到你。
⑥ 安徽地質學院在合肥嗎
安徽省地質職工大學
地址:合肥市梁園路1號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始建於1979年,1983年經原國家地質礦產部批准,報教育部備案正式設立安徽省地質職工大學,1997年元月更名為「安徽省工業經濟職工大學」,1999年開始舉辦大專層次的普通高等職業教育。2001年6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在原安徽省工業經濟職工大學基礎上改制為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隸屬於安徽省教育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地礦局直接領導。2007年1月,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並取得了優秀等級。學院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8631多人,已為國土資源地礦行業及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各類人才3萬多名,先後榮獲「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地礦局先進黨委」、「安徽省地礦局先進單位」,「信息業技術培訓CAD教育先進單位」、「合肥市雙擁模範單位」、省直「文明單位」、合肥市「衛生先進單位」等諸多榮譽稱號。
學院坐落於合肥市,佔地543.31畝,校舍建築面積15.5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50.41萬余冊。學院設有旅遊管理系、機電工程系、商貿系、計算機科學技術系、電子信息技術系、現代經濟管理系、地質礦產系、藝術系八個系共46個專業,形成了以地質類專業為龍頭,以地質延伸類專業為補充的地質特色專業體系;建有2個省級試點、示範專業,1個國家緊缺人才培養專業和4門省級精品課程。學院現建有電工電子、地質勘查、計算機、數控技術、酒店管理、經濟管理和海爾大學電工電子實訓中心等46個校內實訓基地和86個校外實訓基地,其中海爾大學電工電子實訓中心為省級示範實訓中心。學院還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和IT核心與認證課程研究所。學院現有495人的高素質專兼職教師隊伍,其中高級以上職稱158人,雙師型教師189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雙院士常印佛為學院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