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雜志是體裁

雜志是體裁

發布時間: 2021-03-29 01:43:21

1. 文章體裁有多少種分別是哪幾個

體裁分文章體裁和文學體裁。文章體裁: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文學體裁:詩歌、小說、戲劇、散文。 忘採納

2. 雜志的定義MAGEZINE !

雜志
「雜志」,又稱期刊,是一種定期出版物,有固定名稱,並用期號連續不斷的形式,間隔地、不斷的出版。

「雜志」一詞,源自法文,本意是倉庫。

「雜志」的形成於罷工、罷課或戰爭中的宣傳小冊子。這種類似於注重報紙的時效的手冊,兼顧了更加詳盡的評論。所以一種新的媒體隨著這樣特殊的原因就產生了。

「雜志」這個詞第一次被用以稱為刊物,是1931年在倫敦出版的《紳士雜志》,後來就正式被沿用為雜志的通稱。在最初,雜志和報紙的形式差不多,極易混淆。後來,報紙逐漸趨向於刊載有時間性的新聞,雜志則專刊小說、游記和娛樂性文章,在內容的區別上越來越明顯。在形式上,報紙的版面越來越大,為三到五英尺,對折,而雜志則經裝訂,加封面,成了書的形式。此後,雜志和報紙在人們的觀念中才具體地分開。

雜志具有2個基本的屬性,即:出版周期與出版號

1,雜志的出版周期

按出版周期的長短,雜志可分為有周刊 半月刊 旬刊 月刊 雙月刊 半年刊 年刊等。

2,雜志的出版號

任何一種雜志以自己的「ISSN」(國際標准連續出版物號)進行出版。

-------------------------------------------------------

世界上最早出版的一本雜志是於1665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學者雜志》

法國為雜志之母,17世紀初發行的小冊子,出現於歐洲各書店。這種小冊子,內容是介紹法國的書店和書籍,很有點兒像書評。

1704年,倫敦出版了第一種介於報紙和雜志之間的定期刊物,發行者是《魯賓遜漂流記》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評論》,篇幅為四小頁,共發行九年。

美國最早發行的雜志是佛蘭克林的《美洲雜志》和《將軍雜志》,都是模仿英國雜志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

雜志包羅萬象,有醫療衛生,農業科學,工業技術,哲學政法,社會科學,經濟財政,科教文藝,基礎科學等門類。

從世界上第一份真正的期刊、法國的《學者雜志》1665年創刊開始,雜志已經走過了340年的歷史。世界雜志業的發展對人類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伴隨著雜志的發展,因為追求理想和自由而獲得財富的人們在雜志業大量涌現出來。

早期英國的雜志內容,包括小品、詩、論文和其他各式各樣體裁的文章,真可以說是包羅萬象,與雜志一詞的本意名實相符。

3. 什麼是文章體裁文章的體裁可以分哪幾種

文章體裁是指文章的文體形式。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

1、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2、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 。它通過對實體事物科學地解說,對客觀事物做出說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系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能有科學的認識,從而獲得有關的知識。

3、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4、應用文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一種文體,是人們傳遞信息、處理事務、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應用文還用來作為憑證和依據。

(3)雜志是體裁擴展閱讀:

注意區分文章體裁和文學體裁

文學體裁是指文學作品的具體樣式,它是文學形式的因素之一,簡稱「文體」。常見的有詩歌、小說、散文、劇本、劇小說、寓言、通訊等。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

4. 文章體裁有幾種,分別是什麼

文章體裁不是文學體裁。它分為四類:記敘文,說明文,以論文,應用文。

5. 文章的體裁,文體分別是什麼

古代文學體裁集錦 (一) 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離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quot;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成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了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成為"文賦"。 (二) 駢文。這種文體,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時期,盛行於隋唐。其以四字六句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駢文由於遷就於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的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就漸漸衰退。 (三)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它與"論"無多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文為論說文。如《少年中國說》《馬說》《黃生借書說》《師說》《捕蛇者說》。 (四) 奏議。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 (五) 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 (六) 表。是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七) 對策。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如蘇軾的《教戰守策》。 (八) 序跋。序也作"敘""引",有如今天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序"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寫在後面的),寫於書後的稱為"跋"或"後?quot;。這類文章,按照不同的內容分別屬於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容的,屬於說明文,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對問題進行闡發的屬於議論文。《〈吶喊〉自序》、《指南錄後序》《伶官傳序》 (九) 贈序。文體名。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作序的,稱為贈序。內容多推崇、贊許或勉勵之辭。《送東陽馬生序》 (十)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牌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留禹錫的《陋室銘》。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誌銘"。如韓愈《柳子厚墓誌銘》。 (十一)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時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經歷,頌揚他的品德和業績,寄託哀思,激勵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十二) 雜記。包括: (1) 山川、景物、人事雜記。描寫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記》、《登泰山記》。 (2) 筆記文。以記事為主,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長的千字左右;內容豐富,有歷史掌故、遺文遺事、文藝隨筆、人物短論、科學小說、文字考證、讀書雜記等五花八門。《世說新語》、《夢溪筆談》就是這類文體。 (十三)游記。游記是描寫旅行見聞一種散文形式。游記有帶議論色彩的,如 《岳陽樓記》、《游褒禪山記》;有帶科學色彩,如酈道元的《三峽》;有帶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十四)傳奇。小說體裁之一。以其情節奇特、神奇,故名。一般用以指稱唐、宋人用文言寫的短篇小說。如《柳毅傳》、《南柯太守傳》等。 應用文體 盟誓之文:是中國古代一種文體,是先秦時代最為常見的應用文體之一,在後代也有一定影響。《文心雕龍》中有"祝盟"一篇,並把盟誓列為"有韻之文",頗為重視。 駢體文:六朝人把文人應帝王之命而作的詩文叫作「應詔」,唐代把應皇帝之命而作的詩文叫作「應制」。因為「應制文」大都以駢體為之,後人便稱駢體文為應制體。這種文章雖內容空虛,專事歌頌,無補於國政世務,但卻可以博得統治者的歡欣,作者亦可因此而獲得名譽地位,對那些想混個一官半職的士人是大有用處的 "策問"與"對策"則是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正式的考試文體。 謠讖與詩讖:以詩歌為形式的讖言在古代並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名稱。在史書中,這類詩歌大多記載於"五行志"之中,一般稱為"詩妖」"詩異""詩讖",為了論述方便,我們把古代那些以詩歌形式出現的讖言,歸納為謠讖與詩讖兩大類型。文中所謂"謠讖"指的是那些民間流傳的以歌謠形式預兆未來社會政治狀況的讖言;"詩讖"指的是某些詩人所創作的預示了詩人自己未來命運的詩歌。 詩題與詩序: 留別與贈別: 題壁詩 : 唐代判文: 集句: 宋代櫽括詞: 明代八股文: 晚明小品: 晚明清言 :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