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提綱
① 《圍城》的內容梗概~
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但在其上大學期間,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寫的唁電感動,資助他出國求學。方鴻漸在歐洲游學期間,不理學業。
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方於畢業前購買了虛構的「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並隨海外學成的學生回國。在船上與留學生鮑小姐相識並熱戀,但被鮑小姐欺騙感情。同時也遇見了大學同學蘇文紈。到達上海後,在已故未婚妻父親周先生開辦的銀行任職。
此時,方獲得了同學蘇文紈的青睞,又與蘇的表妹唐曉芙一見鍾情,整日周旋於蘇、唐二人之間,期間並結識了追求蘇文紈的趙辛楣。方最終與蘇、唐二人感情終結,蘇嫁與詩人曹元朗,而趙也明白方並非其情敵,從此與方惺惺相惜。方鴻漸逐漸與周家不和。
抗戰開始,方家逃難至上海的租界。在趙辛楣的引薦下,與趙辛楣、孫柔嘉、顧爾謙、李梅亭幾人同赴位於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由於方鴻漸性格等方面的弱點,陷入了復雜的人際糾紛當中。後與孫柔嘉訂婚,並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
在趙辛楣的幫助下,方鴻漸在一家報館任職,與孫柔嘉結婚。婚後,方鴻漸夫婦與方家、孫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並激化。方鴻漸辭職並與孫柔嘉吵翻,逐漸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1)圍城提綱擴展閱讀:
《圍城》動筆於1944年,完稿於1946年,當時,作者正蟄居上海,耳聞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蠻橫,同時又堅韌地把自己對人生、對學術的感悟與思考付諸筆端,錢鍾書同小說主人公方鴻漸一樣,出身於中國的一個書香門第,1930年代去牛津和巴黎留學,1938年初回國。
與方鴻漸不同的是,錢鍾書是位成就斐然學者,中、英文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得牛津大學學士學位,論文內容是17、18世紀英國文學作品中對中國的描寫。但同方鴻漸一樣,抗戰初期錢鍾書在中國內地教過書,其同事是來自上海和北平的流亡學者,在西南的昆明市合力興辦一所大學。
在昆明和湖南的一所大學短期教書之後,錢鍾書回到上海(1941年),在上海教書、寫作,直到抗戰結束。說到當時因過推崇西方文學和美學而帶來了惡果。錢鍾書認為,中國的正統因此而受到侵蝕,儒家道德體系分崩離析,本來已經面臨困境的中國文化更是雪上加霜。
在這個問題上方鴻漸倒是過錯可言,他的謙詞是自己所知甚少,對文化事宜不好妄加評論。但方鴻漸周圍的朋友同事卻毫無顧慮,都是些裝腔作勢、自命不凡的所謂學者。《圍城》的某些章節說的就是這些人自吹自擂,貽笑大方。
方鴻漸旅途中遇到不少人,他們很像當時文學界和學界的某些角色。但錢鍾書自己在小說前言中懇請讀者不要把《圍城》當作一部影射小說。
錢鍾書(1910年-1998年),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錢」。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學士學位。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
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篇》。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2018年4月,無錫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決定將新街巷32號房屋劃歸錢鍾書故居管理中心。
② 作品《圍城》講了什麼內容拜託各位大神
圍城通過故事情節的描述把家庭比作一座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它的含義是對於未婚、沒有成立家庭的人來說,結婚是一種美好的、幸福的嚮往;而一旦結婚之後,在家庭重重矛盾之下,往往又渴望擺脫這種壓力、責任和矛盾,嚮往一種輕松、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環境。也許有過這種經歷的人都有此同感。
③ 圍城 中男性角色評價 就是 方鴻漸等等啦
圍城》是一代鴻儒錢鍾書創作的惟一一部長篇小說,就憑這部長篇小說,錢鍾書成為中國現代小說大師級人物。錢鍾書以他灑脫幽默的文筆,述說著一群知識分子的快樂與哀愁。他那深入骨髓的洞見、通達超脫的生存智慧足以讓讀者品評再三。
《圍城》自20世紀40年代末出版以來,有多少人為它哭,為它笑,為它深深長嘆,為它久久思索。有人說《圍城》是一部新《儒林外史》,因為裡面盡是些對知識分子靈魂的剖析;有人說《圍城》是稟承西方16世紀以來流行的流浪漢小說,因為主人公方鴻漸總是處於顛沛流離、無家可歸的艱難境遇;有人說《圍城》頗似目前在國外流行的智性小說,裡面隨處可遇文化的密碼,這種小說隨著讀者知識的不斷豐富,它隱藏在迷霧後面的豐富性也就會逐漸敞開。這些說法在各個側面談到了這部傑出小說的特點。
《圍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作者將自己的語言天才並入極其淵博的知識,添加上一些諷刺主義的幽默調料,以一書而定江山。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圍城》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上海晨光出版公司於1947年5月出版了《圍城》初版。當時關於本書的廣告寫道:"人物和對話的生動,心理描寫的細膩,人情世態觀察的深刻,由作者那枝特具清新辛辣的文筆,寫得飽滿而妥當。零星片斷充滿了機智和幽默,而整篇小說的氣氛卻是悲涼而又憤郁。"現在,《圍城》已被譯成世界上多種文字,有數十種不同的譯文版本在各國出版。
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沖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包圍。《圍城》的妙處之一便是描繪了中國男人的劣根性,幫女人打破對男性世界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圍城》的作者不愧是大家,看兩性關系細膩而且尖銳,女性讀者須細心揣摩,從此以後,看男人才不會走眼。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
一部新的《儒林外史》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部奇書
《圍城》是錢鍾書的代表作,是一部風格獨特的現實主義諷刺長篇小說。作品中"圍城"的含義是通過幾個人的談話揭示的:婚姻像一座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故取名"圍城"。全書以方鴻漸為中心,描寫了一系列舊中國上層知識分子形象。其中除了方鴻漸與趙辛楣還有其真誠直率的一面外,其他角色都很不光彩。作者在描繪他們時,常常採用既含蓄而又挖苦的手法而使其形神畢露。
例如,三閭大學校長高松年,自稱是一位研究生物學的"老科學家",其實只是一個心術不正、好色貪杯、玩弄權術的學界官僚。再如在法國取得文學博士頭銜的蘇文紈號稱"才貌雙全"的女才子,但她的得意之作竟是抄襲的德國民歌。自稱是詩人的曹元朗,其傑作《拼盤姘伴》令人作嘔。這兩個人物最後結為秦晉,可謂珠連璧合。再如韓學愈從美國的愛爾蘭騙子那兒買來了子虛烏有的"克萊登大學"博士文憑,騙取了大學教授頭銜,還讓他的白俄妻子冒充美國國籍,以便到英文系任教授。
本書是一部極具哲理意味的小說。小說語言幽默俏皮,議論精闢,有強烈的諷刺性,讓人在掩卷大笑之餘,陷入沉思。《圍城》形成了獨特的錢鍾書式的諷刺與幽默,堪稱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諷刺小說的典範。
《圍城》不僅語言極有特色,妙喻連珠,知識密度也相當大,是一部典型的學者小說。作者聯想活躍,筆墨縱橫不定,讓人獲得各種角度的審美享受。這種文字在現代文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是作者學貫中西、博通經史、對人生世相有洞察入微的體察後的自然流露。所以說,《圍城》內含深刻的哲學蘊味,是現代文學史上的一部奇書,不可不讀。《圍城》比任何中國古典諷刺小說優秀,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亦是最偉大的一部。
--著名教授夏志清
試評《圍城》中的三位女性
《圍城》大概在八幾年被搬上銀幕,不知自己那時在做什麼,或許太小,總之沒有留下太深印象。現在,因為李媛媛的不幸病逝,《圍城》又開始熱播,在欣賞李媛媛精湛演技的同時,我對錢鍾書的不朽名著又有了深層體驗。對其筆下的三個青年女子情有獨鍾,甚感興趣,試著做一番小小的評論。
蘇文紈、孫柔嘉、唐曉芙,三個性情不同、才華各異的女子在今天仍不乏其人。有如蘇之孤芳自賞、落落難合者;有如孫之不聲不響、深藏不露者;而唐小姐這個"摩登文明社會的罕物--一個真正的女孩子",現今似乎仍寥若辰星、難以尋覓。
其實,細細想來,蘇文紈的"傲"是有一層厚厚的底子在做底蘊。容貌自不必說,良好的家境、高等的教育、高貴優雅的氣質,閑暇時會拈一首小詩(不管是借的還是偷的),總是一種難得的雅興。朗朗上口的法語,罵起人來居然也頗有韻味……諸多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其身上散發著一種眩目的光環,使其得以傲視群芳,傲然於世!可是,高貴的女人無可奈何地缺了點親切,像天上的月亮,發著清幽的光,你只能駐足觀望。
而她身上僅有的一點可愛似乎又與她本身氣質不相吻合,於是變成了矯情。好像50歲的阿姨仍梳兩條青春的大辮子一樣不合時宜。所以,方鴻漸對她更多的是仰慕和敬重,無論如何愛不起來,他們的親密關系點到為止,像兩條平行線,拉得再長,也合不攏。即使方的"情敵"趙辛楣,雖然一直對她念念不忘,但也就是看月里的嫦娥吧,望洋興嘆罷了。
唐曉芙,這個集活潑聰慧青春靈動於一身的女孩子,宛如混沌社會里一陣清爽怡人的風,實在可愛,她的自然大方、不矯情、不做作與其表姐形成了強烈的反差。"That girl is forget-me-not and touch-me-not in one, a red rose which has somehow turned into the blue flower."(那個女孩是"勿忘我草"與"別碰我花"的綜合,是紅玫瑰變成了蔚藍花)。多麼浪漫的評價,怪不得方鴻漸舍大家閨秀而取小家碧玉,對她心往神儀、夢寐不忘。
當然,如此完美的女孩子也有缺陷,她的執拗、她的負氣,使她與真情失之交臂。她慷慨陳詞,"我的愛人,我要能夠佔領他整個生命,他在碰到我之前沒有過去,留著空白等著我……"她不懂得通融,不能寬容地對待她深愛的人,她刺傷了別人,也刺傷了自己。她似乎把愛情看得很重,可又不知如何珍惜,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放棄了。
而孫柔嘉,這個一路上不顯山不露水的女學生,其實頗有心計,如同她的那張臉,看著不加修飾,原來也是精心雕刻的藝術品,很是下了番工夫的。她給人第一印象是"打扮甚為素凈","怕生一句話也不敢講,臉上滾滾不斷的紅暈"。別說方鴻漸,連我們都被蒙蔽了。當然,她的心計與政治家的陰謀有天壤之別,或者說只是一種小心眼兒,是戀愛中的女孩子特有的,不知是大愚若智,還是大智若愚?她若即若離地與她心儀的男人一路同行,小心翼翼地走近他,卻不打草驚蛇。她不動聲色地導演著一場戲,自始至終,卻不露一絲痕跡。
直到她如願以償地和方鴻漸水到渠成,作為旁觀者的趙辛楣才一語道破,原來,看似不經意的一幕幕都是精心設計,煞費苦心。不過,畢竟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女孩子,孫柔嘉自有她的可愛之處,路途中的艱辛與勞累,刁蠻學生的欺侮,她的哭也的確惹人憐惜--怎麼看也是個柔弱無助的小女孩兒啊;她也有她的小聰明,一頁白紙,她三兩筆就勾勒出汪太太的提綱:十點紅指甲,一張紅嘴唇。形象、生動,一語中的,令人忍俊不禁。遺憾的是,隨著她步入圍城,由孫小姐變為方太太,她身上的那點美好就一點點消失殆盡、盪然無存了。
看三位女子,她們千姿百態、各有千秋!誰好,誰更好,不好一言以蔽之。若從男性角度來看,恐怕又別有一番風味。蘇文紈應該是他們的夢中情人,永遠站在你難以企及的高度,在飄渺的雲端風情萬種地對你微笑;唐曉芙是初戀對象吧,陪你度過短暫美好的青春時光,留給你溫柔傷感的回憶;我們的愛人也只能選擇孫柔嘉了,她應該是愛你的,重要的是她會陪著你一直走下去……她的尖酸刻薄,不是她的本意;她的瑣碎、她的絮叨,讓平淡無奇的生活有了些不一樣的東西;她讓你感到生活的真實,她讓你又愛又恨,欲罷不能。也正是因為她,你才會一再這樣聊以自慰,"圍在城裡的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多如此"!
④ 《圍城》講的是什麼
《圍城》講的是以抗日戰爭為背景,通過主人公方鴻漸的遭遇及其思想性格的描寫,刻畫了某些脫離抗戰和工農群眾的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錢鍾書(1910年10月20日—1998年12月19日),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
「圍城」困境告訴人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
(4)圍城提綱擴展閱讀:
《圍城》包含著深厚的思想意蘊。
一是社會批判層面。作品通過主人公方鴻漸的人生歷程,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統區的國政時弊和眾生相進行了抨擊,包括對上海洋化商埠的腐敗墮落、對內地農村的落後閉塞,對教育界、知識界的腐敗現象的譏諷。
二是文化批判的層面。這一點,主要是通過對「新儒林」的描寫和對一批歸國留學生或高級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來實現的。《圍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裡還是傳統文化起主導作用。
方鴻漸是「新儒林」中尚有正義感的人物,他的出國留洋,目的是「光耀門楣」,好比前清時代花錢捐個官。他的懦弱的性格,悲劇的結局,正是傳統文化所致。
⑤ 圍城人物分析(不要網上抄的)
趙辛楣
記得有一次被問及,最欣賞什麼樣的男人,我一時難以概括,竟脫口而出:趙辛楣。後來想想,趙辛楣彷彿真是我心目中完美男人的典範。
這個人物在書中出現的篇幅並不是很多,在鴻漸留學回來初期和漫長的(其實不過三個月,但對於他來說,心理空間是漫長的)婚姻生活中,都沒有正面出現,但是作為故事中的「男二號」,趙辛楣無疑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設計了這樣一個人物,彷彿就是為了反襯方鴻漸的。
首先,他富有。男人是千萬窮不得的(當然並不是必須有多少財富,而是他至少在心裡從未認為自己窮,就可以了),人窮志短,底氣如果不足的話,性情上總會有欠缺,隱藏得再深,也會有暴露的時刻。據說,三代才能培養出貴族,趙辛楣應該是一戶有文化的官宦大家的第三代(至少是第三代),所以,他的富沒有暴發戶的淺陋,也沒有商人的算計,他的富有在書中從未刻意交待過,但是讓人覺得出來,財富是他與生俱來且相生相伴的,應該說,趙辛楣有貴族的風范。
其次,趙辛楣有才,也有本領,在任何時候都是意氣風發,事業通達,即使在三閭大學敗走麥城,狼狽一時,也是很快就翻得身來,讓書中人物和讀者再也不會想起他當初鬧的笑話。他是個頭腦清醒、目光敏銳、意志堅定而且頗有行動力的人,高智商、高情商,任何時候都不會讓人輕視,也難以擊敗。
第三,趙辛楣為人豪爽豁達,幽默風趣,頗重朋友情誼,是個可交的朋友。
第四,趙辛楣還痴情。他不象方鴻漸那麼有「異性緣」,也不象方鴻漸那麼能「將就」(文中與方有關系的四個女性可是性格迥異),用孫柔嘉(聽鴻漸說趙辛楣新結婚後)的話來說:「辛楣看中的女人,汪太太、蘇小姐,我全瞻仰過了。想來也是那一派。」他喜歡的就是一個類型的女性,苦苦追求蘇文紈不成,能夠令他再次心動的女人,都是有些似蘇小姐的。
第五,趙辛楣的外形也不錯啊,書中是這么說他的:「這時候進來一個近三十歲,身材高大、神氣軒昂的人」、「他父親信算命相面,他十三四歲時帶他去見一個有名的女相士,那女相士贊他:火星方,土形厚,牛眼,獅鼻,棋子耳,四字口,正合《麻衣相法》所說南方貴宦之相,將來名位非凡,遠在老子之上」。雖然這「牛眼,獅鼻,棋子耳,四字口」組合起來不是很英俊,但是「身材高大、神氣軒昂」自是他給人的感官印象。
總之,趙辛楣是一個有智慧、有本領、有情義、有情趣的魅力十足的成熟男人。
圍城中人物評析之二方鴻漸
與趙的霸氣十足不同,方鴻漸是個讓人倍感親切的人,也是深得女性喜愛的人物。他很好相處,與他在
一起不會有壓迫感;他願意照顧別人的感受,關心體貼;他也是個「很會說話」的人,貧嘴滑舌地既能
逗人開心,又能化解矛盾。其實仔細想想,書中好似並未描述這位男主人公的長相,尚年輕的陳道明飾
演的方鴻漸深入人心,似乎大家也都認為書中的方鴻漸就是那麼一個頎長俊秀、溫文爾雅又時不時冒點
「壞水兒」的形象。從文中不難看出:對方鴻漸,鮑小姐的引誘、蘇文紈的追求、唐曉芙的垂青和孫柔
嘉的費盡心機,想來,他肯定是個年輕俊雅的男子。
可惜,我認為方鴻漸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沒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從一出場到全文結束,他都在
受別人和命運的擺布,幾乎沒有一件事順了自己的意願。其實書中有一句話,借了趙辛楣的口,已然給
他定論了――那是即將結束赴三閭大學的艱辛旅程,趙辛楣突發感慨:「象咱們這種旅行,最試驗得出
一個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畢現的時候。經過長期苦旅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
以結交朋友……」
⑥ 寫一篇以突圍為話題的作文提綱
耄耋之年,他仍不許世人為自己蓋棺定論。詩人餘光中也是一個不斷突圍的勇士。從格律詩,現代主義到民謠風,歷史文化探索,他以一種又一種詩歌形式了突圍的價值。思想與靈感永無盡頭,如同圍城外的天地,遼闊無邊,即使窮盡一生的力量,也無法將其統統收入胸中,他是明了這點的。一甲子的詩歌創作並未讓他停止突圍的步伐,他以「明日黃花」來稱謂自己所有的美妙詩篇,因為他還在突圍。
人力是有極限的,我們無法勝過時間,勝過自然,這註定了我們無法突圍出人生,但我們還是要去突圍,只為這個充滿艱辛卻在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過程,愚人會為自己一次的突圍而面對那已在身後的斷瓦頹垣沾沾自喜不可自拔,而真正的智者則會拂去面上的塵土,向著下一座更堅硬的城牆走去。前者以為自己擁有了無限的天地卻不知自己終究還是被困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而後者雖明了自己終究無法突圍出人生卻收獲了生命中所有的雨露星辰。
生無所息,孔子的話語在4年後仍督促著我們不斷地突圍,生命的意義即是如此,在不斷突圍中得到完滿。
探索者又上路了,以他無畏的姿態去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