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應急裝備雜志

應急裝備雜志

發布時間: 2021-03-28 17:54:29

① 《中國應急救援》的相關問題

國家應急救援是以救援為主,不管是大小事故,需要的時候都會出動

② 財經雜志的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不管是《財經》雜志 還是財經(類)雜志,都要歸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管理
《財經》是在北京 類似於部屬院校教育部直管
你看看職責
(一)負責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宣傳的方針政策,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
(二)負責起草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政策、行業標准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三)負責制定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事業發展政策和規劃,組織實施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動,扶助老少邊窮地區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建設和發展。負責制定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並組織實施。
(四)負責統籌規劃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產業發展,制定發展規劃、產業政策並組織實施,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依法負責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統計工作。
(五)負責監督管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和業務以及出版物、廣播影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實施依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並承擔相應責任,指導對市場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查處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指導監管廣播電視廣告播放。負責全國新聞記者證的監制管理。
(六)負責對互聯網出版和開辦手機書刊、手機文學業務等數字出版內容和活動進行監管。負責對網路視聽節目、公共視聽載體播放的廣播影視節目進行監管,審查其內容和質量。
(七)負責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與科技融合,依法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科技發展規劃、政策和行業技術標准,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負責對廣播電視節目傳輸覆蓋、監測和安全播出進行監管,推進廣電網與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推進應急廣播建設。負責指導、協調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安全保衛工作。
(八)負責印刷業的監督管理。
(九)負責出版物的進口管理和廣播影視節目的進口、收錄管理,協調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走出去」工作。負責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管理領域對外及對港澳台的交流與合作。
(十)負責著作權管理和公共服務,組織查處有重大影響和涉外的著作權侵權盜版案件,負責處理涉外著作權關系和有關著作權國際條約應對事務。
(十一)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全國「掃黃打非」工作,組織查處大案要案,承擔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日常工作。
(十二)領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對其宣傳、發展、傳輸覆蓋等重大事項進行指導、協調和管理。
(十三)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

③ 應急救援裝備包括哪些

這個確實有很多的,大概有以下一些分類吧
1、個人防護類的,比如空氣呼吸器
2、破拆類的,比如斧頭,切割鋸
3、逃生疏散類的,比如緩降器
4、輸轉類的,比如化學品輸轉車
5、起吊類的,比如吊車,搶險救援車
6、偵測類的,比如生命探測儀,毒氣探測器,紅外熱像儀
7、醫療救護類的,比如擔架
8、通訊類的,比如衛星電話
9、保障類的,比如應急食品
10、照明類的,比如照明燈和照明車

④ 求關於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的書籍,報刊,雜志等等。 一定要有詳細出處,作者姓名等等。 給的多給的詳細的

第一章 發展基礎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經濟穩步增長。2000年至2007年,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2007年達到3765億元,佔西北地區的28.6%;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5%,2007年達到189億元,佔西北地區的16.3 %。經濟增長速度不斷加快,運行質量明顯提升,發展實力顯著增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接近2000美元,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
(二)基礎設施明顯改善。2000年至2007年,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11億元,年均增長23.4%,相繼建成一批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區域綜合交通設施日趨完善,電力、通信、市政等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三)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工業增勢強勁,產業結構調整加快,200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271億元,佔西北地區的23.8%。商貿旅遊業等第三產業不斷壯大,所佔比重明顯高於西部地區平均水平。
(四)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基本公共服務逐年改善,教育、衛生、文化事業不斷進步,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
第二節 發展優勢
戰略區位重要。經濟區處於我國內陸中心,是亞歐大陸橋的重要支點,多條鐵路、公路、航線、管線在此交匯,是全國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樞紐和西部地區連通東中部地區的重要門戶。
科教實力雄厚。擁有8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科研院所、100多萬科技人才,2007年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7%,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科教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
工業基礎良好。擁有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21個、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5個和大學科技園區3個,是國家國防軍工基地、綜合性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重要裝備製造業聚集地。
文化積淀深厚。該區域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著名的絲綢之路源頭和羲皇故里,也是13個王朝古都所在地,擁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
城鎮帶初步形成。西安特大城市對周邊地區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區域內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2007年底,經濟區城鎮化率達到43%以上,西隴海沿線城鎮帶已具雛形。
第三節 發展機遇
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機遇。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經濟區的軟硬環境已經得到極大改善,產業投資的集聚效應逐步凸顯,為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國家堅定不移地繼續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必將為經濟區跨越式發展帶來更多新的機遇。
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機遇。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擴大內需成為保持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經濟區人口密集、市場廣闊、需求旺盛、潛力巨大,有利於吸引海內外投資等各類要素在此集聚和重組。
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機遇。東部沿海地區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加快經濟轉型和結構升級的需求極為迫切,產業轉移動力日趨增強。經濟區基礎設施比較完善,要素成本優勢明顯,具備了承接產業轉移的有利條件。
加快構建創新型社會機遇。實施創新型國家戰略,為經濟區加強科技資源整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帶來機遇。經濟區科教、人才資源富集,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重要領域科技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具有成為創新型發展區域的有利條件。
第四節 面臨挑戰
當前,經濟區總體經濟實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不強,產業集聚度不高。體制機制創新活力不足,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城鄉發展失衡,城鄉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社會事業發展仍較薄弱,基本公共服務、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亟待提高。水資源總量不足、綜合利用水平較低,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任務繁重。與周邊地區和國際市場的聯系不夠緊密,對內對外開放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
第二章 總體要求
推進經濟區科學發展,必須進一步明確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找准發展重點,明確發展目標,創新發展模式,提升發展質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第一節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西部地區實現率先發展。著力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率先建成內陸開放型經濟區;著力推進自主創新,優化經濟結構,率先構建創新型區域;著力統籌城鄉改革,加快城鎮化進程,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著力改善民生,加強社會事業建設,率先建成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示範區。力爭用10年多一點的時間,把經濟區建設成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實現經濟繁榮、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社會和諧。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和諧發展。努力改善民生,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堅持統籌兼顧,注重協調推進。注重城市與農村、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相協調,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堅持深化改革,推進體制創新。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為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堅持開放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積極參與國內外區域分工與合作,尋求合作機遇,拓寬合作領域,在合作中謀求發展。
第三節 戰略定位
——全國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優化對外開放格局,創新區域合作機制,拓展對外開放空間,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加快產學研一體化,統籌軍民科技互動發展,促進科教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探索新路徑。
——全國先進製造業重要基地。以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為重點,打造航空航天、機械製造等若干規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知名品牌。
——全國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以楊凌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為依託,發展新型農業生產方式,建設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平台。
——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充分發揮歷史文化資源集聚優勢,建設國際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歷史文化旅遊品牌,展現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四節 發展目標
——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新跨越。到2020年,經濟總量佔西北地區比重超過三分之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翻兩番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創新能力有新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科技實力居全國領先地位,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以西安為中心的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新材料基地、新能源基地、先進製造業基地、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
——基礎設施建設有新突破。交通、水利、市政、信息等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覆蓋經濟區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基本建成,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管理水平取得明顯提高。
——城鎮化水平有新提高。實現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形成國際現代化大都市,城鎮群集聚發展,城鄉統籌取得突破,城鎮化率達到60%。
——公共服務達到新水平。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2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
——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森林覆蓋率達到47%以上,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60%以上;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顯著降低,渭河幹流達到Ⅲ類水質,中心城市市區空氣中SO2和NO2含量達到國家二級標准,城鎮污水、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
第三章 空間布局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發展潛力,科學確定功能分區,優化經濟區人口分布、生產力布局、產業結構和城鄉布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第一節 空間結構
城市地區。按照土地集約、產業集聚、資源集合、人口集中的原則,夯實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境,優化工業布局,提升產業層次,形成較大規模的產業集聚和較高水平的工業園區。適當擴大城市空間,提升城市服務功能,有序承接人口轉移。以特大城市為依託,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形成輻射帶動作用強的城市群。
農村地區。穩定基本農田數量,加大關中平原、渭北旱塬、天水川道、商丹盆地耕地保護力度。根據當地農業資源條件,實現種植業、養殖業的良種化、專業化、規模化和基地化。加強閑散用地整合,鼓勵低效益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開發。結合新農村建設積極推進節地型村鎮改造,合理減少農村居住用地,促進農村各項建設節約集約用地。
生態地區。堅持保護優先、適度開發、點狀發展,對秦嶺北麓、黃土丘陵溝壑水土流失防治區,以及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地區,因地制宜發展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生態旅遊等特色產業,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對自然保護區、重要水源地、重要濕地等實行強制保護,嚴格控制人為干擾,禁止各類開發建設活動。
第二節 空間戰略
構築「一核、一軸、三輻射」的空間發展框架體系。
「一核」:即西安(咸陽)大都市,是經濟區的核心,對西部和北方內陸地區具有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一軸」:即寶雞、銅川、渭南、商洛、楊凌、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作為節點,依託隴海鐵路和連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發達的城市群和產業集聚帶。
「三輻射」:即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依託向外放射的交通干線,加強與輻射區域的經濟合作,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帶動經濟區南北兩翼發展。以包茂高速公路、西包鐵路為軸線,向北輻射帶動陝北延安、榆林等地區發展;以福銀高速公路、寶雞至平涼、天水至平涼等高速公路和西安至銀川鐵路為軸線,向西北輻射帶動隴東平涼、慶陽等地區發展;以滬陝、西康、西漢等高速公路和寶成、西康、寧西鐵路為依託,向南輻射帶動陝南漢中、安康和甘肅隴南等地區發展。
第三節 城鎮體系
構建由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三級城市、重點鎮和一般鎮五級組成的城鎮體系。
——核心城市:加快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建設,著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2020年,都市區人口發展到1000萬人以上,主城區面積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內。把西安市建設成國家重要的科技研發中心、區域性商貿物流會展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以及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基地。
——次核心城市:寶雞、銅川、渭南、商洛、楊凌、天水的中心城區。以這些次核心城市為節點,加快人口聚集、產業聚集,構築較大規模的城市群。支持寶雞等條件較好的城市率先發展,將寶雞建成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經濟區副中心城市。
專欄3: 次核心城市功能和規模
寶雞市。主要發展機床製造業、重型汽車製造業、有色金屬加工製造業、商貿旅遊業。2020年,城市建成區人口達到120萬人,面積控制在130平方公里,建成區域重要的交通樞紐,國家新材料研發和生產基地,生態園林城市。
銅川市。主要發展能源、建材、農副產品加工業。2020年,城市建成區人口達到55萬人,面積控制在60平方公里。
渭南市。主要發展機械電子、生物醫葯、農副產品加工業,適度發展煤化工產業。2020年,城市建成區人口達到75萬人,面積控制在80平方公里。
商洛市。主要發展現代材料、現代中葯、綠色食品加工以及生態旅遊等產業。2020年,基本實現商(州)丹(鳳)一體化,城市建成區人口達到50萬人,面積控制在68平方公里。
楊凌區。主要發展現代農業示範、現代農業科教和裝備製造、生物醫葯、食品加工與農資等產業。2020年,城市建成區人口達到30萬人,面積控制在35平方公里,建成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
天水市。重點發展機械製造、電工電器、醫葯食品、現代農業及商貿旅遊等產業。2020年,城市建成區人口達到80萬人,面積控制在80平方公里。
——三級城市:包括韓城、彬縣、蒲城、華陰、禮泉、蔡家坡、洛南、柞水、鳳翔、隴州、長武、甘谷、秦安、武山等中小城市。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產業發展基礎和條件,促進企業集中布局和配套生產,提高經濟發展的集約化水平,大量吸納周邊農村富餘人口,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產業配套的中小城市。
——重點鎮:靠近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等基礎較好的中心鎮,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采礦業和旅遊業,實施「關中百鎮」建設工程和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建設工程,合理安排重點鎮建設、農田保護、產業集聚、村莊分布、生態環境等空間布局。
——一般鎮:其他建制鎮,重點提升面向農業、農村、農民的公共服務和市場服務能力,促進城鎮發展。
第四章 構建創新型區域
第一節 體系創新
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配置相結合,整合創新資源,聚集創新要素,強化創新功能,建設特色鮮明和優勢突出的區域創新體系。支持西安在統籌科技資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方面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依託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大學科技園區等,大力扶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積極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把各類園區建設成為高新技術研發聚集地、孵化基地和產業化基地。加強重點實驗室、工業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統籌軍民結合、軍地結合、寓軍於民的國防科技創新體系的協調發展。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為支撐,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第二節 技術創新
統籌原始科學創新、關鍵技術自主創新、重大系統集成創新的協調發展,統籌支持基礎研究、高技術創新、知識技術轉移轉化和規模化產業化的協調發展。不斷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系統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在重點領域和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性進展。大力支持產業技術聯盟,搭建公共服務、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交易平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區域核心競爭力。重點推進航空航天、新材料、電子信息、先進製造、現代農業等領域的研發創新和成果轉化。在重點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第三節 環境創新
構建區域創新網路,促進企業之間、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信息傳遞、知識流動和技術轉化。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鼓勵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面向企業為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提供專業化服務。引導各類金融機構重點支持自主創新,改善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加快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加大財政對競爭前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初創型科技中小企業的引導性投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和管理。
第四節 人才開發
優化人力資源開發環境,創新人才開發機制,培養和吸引創新型人才。鼓勵創新人才通過兼職、定期服務、技術開發、項目引進、科技咨詢等方式自由流動,吸引和留住各類人才服務經濟區建設。健全人力資源市場體系、人才公共服務體系和人才社會保障體系。改革和完善企業分配激勵機制。組織實施一批人才開發重點項目, 加大引進高端人才力度。依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業,以重大科研項目為載體,加快建設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發展和完善多種形式的科技創新人才國際化培養模式。
第五章 產業發展
第一節 航空航天
依託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重點發展大型運輸機、渦槳支線飛機、通用飛機等主幹產業,航空發動機及配套產業、機載系統等分支產業,航空關鍵部件、專用設備、維修業務等配套產業。加快新舟系列飛機產業化、大型飛機零部件生產及服務外包。以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為載體,重點培育和發展航天運載動力產業集群、衛星及衛星應用產業集群。
專欄4: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
閻良航空製造園。重點發展大型運輸機、渦槳支線飛機以及大型客機零部件製造。
蒲城通用航空產業園。依託蒲城通用機場和低空空域資源,重點發展通用航空飛行員培訓、航空俱樂部等通用航空產業項目。
咸陽空港產業園。重點發展民用飛機維修、定檢、大修、客改貨、公務機託管、零部件支援、航空物流等項目。
寶雞航空安全裝備產業園。重點發展光纖通信系統、組合導航系統、飛行安全監測系統等。 19
第二節 裝備製造
以西安、咸陽、寶雞、天水為集中布局區域,加強重點產業集群建設,強化區域整體實力和競爭能力,全面提升重大裝備製造水平。重點發展數控機床、汽車、特高壓輸變電設備、電子及通信設備、工程機械和特種專用設備、太陽能電池等產業。加快企業優化重組和戰略性調整,打造一批主業突出、技術領先、管理先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裝備製造企業集團。
第三節 資源加工
以寶雞、渭南、銅川、商洛、天水等地為重點,加快重要礦產資源開發及深加工。寶雞重點發展鉛鋅、鈦產業,建設鈦材料生產和集散基地。渭南重點發展煤炭、化肥、鉬精深加工等產業,建設鉬產業生產科研基地。銅川重點發展鋁加工、建材、陶瓷等產業,建設現代建材基地。商洛重點發展鉬、釩等采冶加工和多晶硅等新型材料產業。天水以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為重點,大力發展建材產業。依託輻射區內延安、榆林、平涼、慶陽等地的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促進能源化工產業向資源綜合利用延伸。
第四節 文化產業
發揮該地區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的優勢,積極發掘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和創新秦風唐韻、佛道宗教等歷史文化。大力弘揚現代文化,發展廣播影視業、新聞出版業、文娛演出業和創意產業。構建一批文化產業基地,壯大一批名牌文化企業,培育陝西作家群、唐樂舞系列、長安畫派等現代文化品牌。
第五節 旅遊產業
以西安為中心,加快旅遊資源整合,大力發展歷史人文旅遊、自然生態旅遊、紅色旅遊和休閑度假旅遊。加強精品旅遊景區和精品旅遊線路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提升旅遊資源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強旅遊管理機制創新,大力發展旅遊經濟,把經濟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旅遊目的地。
第二節 農業產業化
優化農副產品加工布局,促進農副產品加工聚集區建設。大力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糧油、果蔬、畜禽、奶製品等深加工業。以培育龍頭企業發展帶動農產品基地建設,積極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競爭力強的企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壯大縣域經濟。加快發展楊凌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
第三節 農業服務
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搞好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疫情疫病防治及農業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農村金融體系,辦好村鎮銀行,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投入。加快發展「三農」保險,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開拓農村市場,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繼續實施「萬村千鄉」、「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等工程。
第四節 城鄉一體化
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社會管理等,積極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形成城鄉互促共進機制。加強村莊規劃,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建立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長效機制,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引導農民就近轉移就業,扶持農民工創業,加大對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村創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加快建設寶雞—蔡家坡、銅川—富平、渭南—華陰、楊凌—武功—扶風、彬縣—長武—旬邑、韓城—蒲城、天水—秦安、禮泉—乾縣、商州—丹鳳等城鄉統籌重點示範區。
第七章 基礎設施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布局合理、設施先進、暢通便捷、城鄉共享的基礎設施網路,為加強經濟區內部經濟聯系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奠定堅實基礎。
第一節 交通
加強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高綜合運輸能力。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擴大規模、完善網路、優化結構,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網路。加快鐵路客運專線、煤炭運輸通道、關中城市群城際鐵路以及西安鐵路樞紐建設,構建以西安為中心的發達的鐵路網路。加快陝甘兩省高速公路網和連接中心城鎮及資源富集區、通達縣鄉(鎮)村的道路建設,提高公路等級和通達能力。力爭到2010年,實現區域內部通道和對外交通干線網路化;到2020年,實現區域內所有縣(市、區)通高等級公路,通鄉(村)公路全部實現水泥或瀝青路面,形成以西安為中心的「兩環三橫四縱六輻射」高速公路網路。進一步強化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樞紐功能,有序建設支線機場。建成覆蓋中心城市和重點用戶的油氣管網系統。
專欄10:交通建設重點工程
一、公路建設
新建國家高速公路連霍線寶雞—牛背、滬陝線西安—藍田—商州、福銀高速公路聯絡線、十堰—天水等線;新建平涼—寶雞—漢中、咸陽—旬邑、渭南—蒲城—白水—黃龍、府谷—華陰—商州、西安大環線、西咸北環線、合陽—銅川—彬縣—鳳翔、大荔—銅川—淳化—永壽—岐山、乾縣—扶風—鳳翔、商州—柞水、丹鳳—鎮安—寧陝、法門寺—絳帳、太白—鳳縣、平涼—天水、天水—武都等線。改擴建國家高速公路連霍線潼關—西安—寶雞、包茂線西安—銅川—黃陵等線。
二、鐵路建設
建設鄭州—西安—蘭州客運專線、西安—漢中—成都鐵路快速客運通道、大同—西安鐵路、西安—平涼鐵路、平涼—天水鐵路、黃陵—韓城鐵路以及一批鐵路支線和專線;西安—合肥鐵路復線、西包鐵路擴能改造、西康鐵路二線、隴海、寶中鐵路擴能改造,西安、寶雞、天水鐵路樞紐工程。關中城市群城際客運系統。
三、航空和機場建設
擴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新建寶雞機場,遷建天水機場。
四、管道建設
加快陝北—隴東—關中的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積極推進建設新疆—西安—廣東輸氣管道以及蘭州—天水—寶雞天然氣管道輸送工程。
第二節 能源
優化發展火電,加快淘汰小火電機組,優先建設「上大壓小」電站項目。鼓勵發展熱電聯產,重點解決地級城市集中供熱問題。科學布局煤電基地,採用高效、清潔技術改造現役火電機組。建設好西安灞橋熱電廠、渭河發電廠改擴建,秦嶺電廠「上大壓小」擴建、韓城二電廠二期、蒲城電廠三
26
期。有序開發旬(邑)耀(州)、彬(縣)長(武)、麟(游)隴(縣)等地煤炭資源。扎實推進彬長、平涼、慶陽煤電一體化等大型燃煤坑口電廠等項目。積極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
建設乾縣、渭南、寶雞、西安南等750千伏變電站,建成經濟區750千伏網架。建設陝北、陝南、天水至關中、天水至隴南的750千伏輸電通道。優化330千伏及以下電網結構,實現各級電網協調發展,提高網架運行穩定性。
第三節 水利
堅持節約優先、合理開發、優化配置的原則,加快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重點實施一批骨幹水源工程、城鎮供水工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防洪保安工程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加快實施渭河流域重點治理工程,加強渭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抓緊推進大中型水庫、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建立城鄉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和綜合防洪減災體系。強化農業和城鄉節水措施,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實施跨流域調水工程,有效緩解水資源瓶頸制約,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
專欄11:重點水利工程項目
一、渭河流域重點治理工程、涇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
二、「引紅濟石」、「引漢濟渭」、「引洮一期工程向渭河補水」等跨區域調水工程。
三、涇河東庄水庫、黑河亭口水庫、藍田李家河水庫等水源工程。
四、寶雞峽、涇惠渠、東雷抽黃等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項目。
五、渭河中游干支流防洪、渭洛河下游治理、農村飲水安全、城鎮供水、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三門峽庫區防洪保安工程。 27
第四節 信息
積極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推動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和業務應用。加快關中—天水干線光纜環形結構網路建設。積極採用光纖接入技術,大力發展用戶寬頻接入網。推進數字化區域建設,建成有線、地面和衛星三位一體的廣播電視傳輸網路,全面推進數字電視業務發展。
第五節 市政
加快城鎮道路、給排水、污水和垃圾處理、集中供熱、供氣、通信、綠化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形成便捷通達的城市道路網路和公共交通體系、配套完善的供排水系統、清潔安全的城市能源供給系統、完善可靠的城市防災減災和預警、應急處理系統,努力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加快城市之間公路交通和城市路網的全面對接,加快西安(咸陽)地鐵建設,加快核心、次核心城市與三級城市、重點鎮間的快速幹道建設。

⑤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烏蘭哈頁蘇木老窯溝大型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方案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

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

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

(2013年6月)

一、前言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和《國土資源部關於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的通知》精神,快速、高效、有序地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經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研究,決定於2013年6月19日在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烏蘭哈頁蘇木老窯溝泥石流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一次大型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活動。為確保此次演練活動圓滿成功,特編制本方案。

二、演練目的與意義

演練主要目的一是實踐檢驗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效性與可操作性,查找問題與不足,進而優化應急預案;二是鍛煉地質災害應急隊伍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快速反應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有機配合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積累實戰經驗;三是強化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作用;四是提高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的能力與水平。主要是通過演練進一步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促使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地質災害防治與應急工作的高度重視,加強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建設力度,提高人民群眾地質災害防範和避險意識,構建和諧穩定社會。

三、演練時間、地點

時間:2013年6月19日,9:00—11:30.

地點: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烏蘭哈頁蘇木老窯溝

四、演練類型

大型泥石流險情群測群防、避險撤離、應急調查、實時監測、會商處置以及搶險救援等示範性演練。

五、組織機構

(一)演練工作領導小組

共11人,組建應急演練工作隊伍,全面負責演練工作。

組長:李世鎔 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廳長

副組長:崔瑛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傑 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副廳長,王國相 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成員:張斌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應急培訓演練室主任,周會庄 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處長,劉建勛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應急中心主任,劉常華 烏蘭察布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楊志剛 武警黃金二支隊副支隊長,劉超 察哈爾右翼中旗人民政府旗長,周志光 察哈爾右翼中旗國土資源局局長

(二)參演單位及人員(160~180人)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應急中心,烏蘭察布市國土資源局,武警黃金部隊第二支隊,察哈爾右翼中旗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領導及各成員單位,烏蘭哈頁蘇木相關部門,察哈爾右翼中旗第四中學全體師生(60人左右),烏蘭哈頁蘇木老窯溝受威脅群眾。

(三)參會(觀摩)的單位及領導(約180人)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應急辦,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應急中心,烏蘭察布市政府辦公廳應急辦,烏蘭察布市財政局,烏蘭察布市國土資源局,烏蘭察布市氣象局,各盟市國土資源局、地質災害易發區旗(縣、市、區)國土資源局。

(四)應急演練指揮部

察哈爾右翼中旗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指揮。

總指揮:劉超 察哈爾右翼中旗人民政府旗長

副總指揮:劉永寬 察哈爾右翼中旗人民政府副旗長

成員: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協調室主任,陳軍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常務副主任,鄔浩宇 烏察布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李文彬 烏蘭察布市國土資源局紀檢書記,王廷華 烏蘭察布市政府辦公廳應急辦主任,蘇布登花 察哈爾右翼中旗旗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梁愛和 察哈爾右翼中旗人民政府副旗長、公安局局長,顧在岩 察哈爾右翼中旗人武部部長,楊樹春 察哈爾右翼中旗政府辦公室副主任、人防辦主任,周志光 察哈爾右翼中旗國土資源局局長,孫常勝 察哈爾右翼中旗衛生局局長,喬傑 察哈爾右翼中旗民政局局長,馬志剛 察哈爾右翼中旗教育局局長,宋慶生 察哈爾右翼中旗交通局局長,賈世清 察哈爾右翼中旗水利局局長,郭勇 察哈爾右翼中旗電業局局長,楊志強 察哈爾右翼中旗氣象局局長

主要職責:全面負責應急演練工作;根據應急預案決定啟動應急響應;負責指揮、協調各部門工作。指揮部下設七個工作組。

1.綜合組(20人)

組長:楊樹春 察哈爾右翼中旗政府辦公室副主任、人防辦主任

副組長:周志光 察哈爾右翼中旗國土資源局局長,安立勇 烏蘭察布市國土資源局地環科科長,梅國臣 察哈爾右翼中旗國土局分管副局長,姜永旺 烏蘭哈頁蘇木人民政府蘇木長

成員:察哈爾右翼中旗國土局、蘇木國土所、村主任、地質災害監測責任人、烏蘭察布市國土資源局、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演練總導演、演練現場解說員等人員,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協助。

(1)籌劃協調小組:由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應急中心、烏蘭察布市國土資源局、察哈爾右翼中旗國土局、蘇木國土所等部門組成,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協助。

主要負責演練活動的策劃,方案、場景設計,指導現場布置,組織指揮前期預演及正式演練活動。要熟悉演練方案、腳本、流程,草擬各級領導講話稿;負責演練工作與信息的搜集;掌握現場演練進程,做好綜合協調聯絡工作。

(2)接待小組:由察哈爾右翼中旗接待辦、察哈爾右翼中旗國土局、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辦公室、事務中心組成。

主要負責制定接待方案,安排所有參會與觀摩人員的食宿、乘車、就座以及引導服務等有關接待方面的任務。負責參加演練與觀摩的各級領導及嘉賓的聯絡工作。

(3)保障小組:由察哈爾右翼中旗國土局、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財務科、事務中心組成。

主要負責提供資金、車輛、裝備、醫療衛生、現場搭建、安全保衛等服務。演練前調試好高音喇叭,准備好銅鑼、口哨等防災避險預警器材;設立地質災害危險區標牌,緊急轉移路線指示牌;做好撤離路線的路面拓寬、平整、清潔衛生等工作,確保群眾順利撤離;繪制演練現場圖,並負責演練指揮部、主席台、觀摩席、臨時廁所和臨時醫療救助點等演練現場臨時設施的建設工作。

2.交通治安、搶險救援、信訪組(30~40人)

組長:梁愛和 察哈爾右翼中旗人民政府副旗長、公安局長

副組長:郭繼虎 察哈爾右翼中旗信訪局局長,陳建軍 察哈爾右翼中旗公安局副局長,李建明 察哈爾右翼中旗交警大隊隊長,田曉金 察哈爾右翼中旗消防大隊隊長,楊志剛 武警黃金二支隊副支隊長

成員:察哈爾右翼中旗信訪局、察哈爾右翼中旗公安局、察哈爾右翼中旗交警大隊、察哈爾右翼中旗消防大隊、武警黃金部隊抽組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負責道路安全、維持車輛秩序、演練現場信訪接待及演練現場社會治安工作;負責演練過程中組織學校師生和群眾撤離危險區域及搶險救援工作。

3.醫療衛生、物資保障組(12人)

組長:孫常勝 察哈爾右翼中旗衛生局局長

副組長:喬傑 察哈爾右翼中旗民政局局長,喬青 察哈爾右翼中旗醫院院長

成員:從民政局、旗醫院、蘇木衛生院抽組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設立臨時醫療救助點;組織指揮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負責調集、安排現場醫療救治隊伍和救護車輛以及演練現場物資保障工作。

4.宣傳報道組(6—10人)

組長:察哈爾右翼中旗旗委宣傳部副部長

成員:由察哈爾右翼中旗旗委宣傳部、察哈爾右翼中旗電視台、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辦公室組成。

主要職責:負責與國土資源報、國土資源廳記者站、西部資源雜志社等各級媒體的對接;負責應急演練宣傳報道工作;將技術會商視頻傳輸及演練全過程全方位錄制,並製作光碟形成圖像資料保存。

5.應急調查組

由蘇木國土所、察哈爾右翼中旗國土資源局、烏蘭察布市國土資源局、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應急中心等部門組成,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協助。

主要任務:利用飛行器、三維激光掃描儀、單兵、遠程會商與通訊平台等專業設備對險情進行調查,將調查數據與現場視頻及時傳回指揮部,為專家會商與應急指揮提供信息保障。

6.監測預警組

由察哈爾右翼中旗國土資源局、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組成,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協助。

主要任務:對險情隱患進行動態監測,分析、預測其發展趨勢,根據險情變化及時提出應急對策,並做好災害突發的報警工作。

7.專家組

由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專家、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應急專家組成。

組長:曹志忠

成員:楊建勛、白翠霞、史生勝、趙振光、劉銀虎、秦玉英、張建軍及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專家等。

主要任務:技術咨詢服務。分析災害成因、類型、規模、影響范圍和發展趨勢,提出應急搶險避災措施建議,確定搶險避災方案;提出進一步防災、撤遷避讓或工程治理方案措施等。

六、模擬演練背景

老窯溝泥石流隱患點位於察哈爾右翼中旗烏蘭哈頁蘇木老窯溝,距察哈爾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科布爾鎮約30千米。溝谷流域面積3.6平方千米,溝長3.5千米,上游溝寬10~20米,下游溝寬40~60米,溝谷斷面呈「V」字形,相對高差120米,溝谷走向北西—南東向,溝床縱坡降176‰,沿途補給長度比80%,溝道鬆散物平均厚5米,沖淤變幅3米,岩性為砂礫石,礫石含量佔50%左右,溝道兩側岩性主要為砂礫岩。該泥石流為溝谷型泥石流,有明顯的補給區、流通區、堆積區,泥石流鬆散固體物質來源為溝岸坍塌、坡面鬆散物和溝道堆積物,現處於發展期。如遇到強降雨,必然會暴發泥石流,將直接威脅溝口學校校舍40間、居民房屋54間、省級公路300米及學校師生300多人和當地居民272人生命安全。該地曾多次發生過泥石流地質災害,損失嚴重,其中1978年8月發生泥石流地質災害,沖走羊40隻,沖毀房屋5間、農田80畝,淤埋省級公路100米,直接經濟損失100餘萬元;1998年7月發生泥石流地質災害,沖走羊65隻,沖毀房屋10間、農田120畝,淤埋省級公路200多米,直接經濟損失300餘萬元。

近期,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烏蘭哈頁蘇木地區遭受連續降雨,累計降雨量已達120毫米。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6小時內還將出現強降雨過程。國土資源與氣象部門經過緊急會商認為:烏蘭哈頁蘇木地區發生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很大,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和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通過網路、電視、電話、簡訊等形式聯合向社會公眾發布了4級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烏蘭哈頁蘇木老窯溝群測群防員接到預報、預警信息後,立即根據應急預案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巡查監測。群測群防員通過巡查和監測發現溝谷內已出現山洪,並有增大趨勢,很可能發生泥石流地質災害。

七、演練工作日程設定

(1)3月20日—3月21日 籌劃小組考察、選址、論證,籌劃組隨行開始進入籌劃階段。

(2)4月1日—4月20日 籌劃小組具體籌劃演練實施方案等有關事宜。

(3)5月10日 協調小組與地方協調演練有關事宜。

(4)5月29日—6月6日 演練工作領導小組審議演練實施方案,待演練方案通過後編寫演練腳本。

(5)6月7日 領導小組審議接待方案,通過後由接待組發送邀請函,進入接待准備階段。

(6)6月13日—6月14日 籌劃小組布置場景、組織參演人員訓練、熟悉場地。

(7)6月15日 第一次預演。

(8)6月16日 總結預演,查找不足。

(9)6月17日—6月18日 第二次預演;領導審查;保障小組搭建演練場景,全面做好各項保障工作;接待組接待觀摩團、安排所有人員到達預定地方;發放演練方案及會議指南等。

(10)6月19日 正式演練;所有參演人員提前到達現場,做好演練各項准備;接待小組組織車輛安排觀摩團到達現場。

(11)6月19日—6月20日 除留守處理後續工作人員外,接待組安排觀摩人員返回。

八、現場演練安排

1.領導講話(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副廳長王傑主持)

(1)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崔瑛主任講話

(2)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廳長李世鎔講話(視頻)

(3)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國相講話

2.現場演練

開展現場演練,組織觀摩學習。

3.總結點評(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國相主持)

(1)內蒙古自治區應急指揮中心主任張曉軍作演練點評

(2)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常務副主任田廷山作演練點評

(3)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王傑副廳長作演練總結

4.演練結束

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國相宣布演練結束

九、演練主要內容及步驟

本次演練,主要模擬一次成功避險大型泥石流災害的全過程。演練根據《烏蘭察布市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各單位、各部門啟動相關應急響應的過程。

演練主要包括十個部分:①地災預警;②巡查監測;③險情上報;④應急響應;⑤現場部署;⑥緊急避險;⑦調查監測;⑧專家會商;⑨轉移安置;⑩成功避讓。

十、演練涉及裝備

(1)應急通信平台採用國土資源部應急衛星網—Vipersat 系統,開通10M臨時帶寬。

(2)會商平台採用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與自治區地質災害應急中心的高清視頻會商系統。

(3)配備4~6套單兵設備,按照演練腳本,分別安排到演練的各個環節。

(4)攝像機4部、照相機4台,全程跟拍演練過程;對講機6部(應急中心);GPS定位儀2台;指揮部帳篷1頂;臨時避險帳篷2頂;臨時安置點帳篷2頂;高音喇叭及功放1套(包括麥克風);手持喇叭3個;現場桌椅;警戒器具;標牌、指示牌等若干。

(5)車輛若乾颱。其中現場指揮車1台,設備車2台,應急調查車2台,接送觀摩成員的中巴、大巴車若乾颱,醫療救護車1台,公安消防車1台(各參演單位車輛自備)。

(6)觀摩台前架設4.5米×6米大屏幕顯示器1台。

十一、參演要求

(1)所有參會人員必須遵守時間安排;

(2)所有參會人員必須按照會務組安排統一乘車;

(3)參演單位按照分工要求攜帶相關設備。

十二、後續工作

1.經費核算

演練結束後,迅速組織進行有關費用結算、核實、入賬等工作。製作財務報表,上報有關此次活動的財務情況。

2.專家研討

針對此次演練活動,組織召開專家研討會,分析、研究相關問題。

3.總結報告

針對此次演練具體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備案、歸檔;組織人員撰寫演練報告,上報有關部門。

4.宣傳報道

通過媒體、報紙加大對演練活動重要意義的宣傳力度。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⑥ 哪位有加油站應急預案演練制度,成品油購銷存安全管理制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謝了

加油站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1 編制目的

為預防事故發生,規范右安門加油站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處置可能發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本預案。

2 危險性分析

2.1 企業概況

某加油站位於北京市××××××,現有從業人員22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3名。加油站主要經營:車用燃油(汽油90#、93#、98#,柴油0#)、車輛清洗和便利店銷售(昆侖系列潤滑油、日用百貨、飲料、雜志、煙草、車輛養護用品等)。加油站24小時營業,共分三個班,實行兩班倒工作,每天高峰時間全勤上崗,低谷時間輪流休息,實行彈性工作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

2.2 危險性分析

根據加油站基本情況和現場布局,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目標及對危險目標的評估如下:

油品的性質:加油站主要對社會車輛提供車用燃料油,即各種汽油、柴油。汽油、柴油均為易燃、易爆、易蒸發、易滲漏、易產生靜電和具有一定毒性的液體物質。

油品的危險性:其蒸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易引起燃燒、爆炸。

危害程度的范圍:以加油站為中心,50m為半徑的建築物、設備及人員有受到危害的可能。

對建築物設備危害程度的預測:汽油、柴油一旦著火,具有爆炸後的燃燒可能,燃燒中又有爆炸的特點,並且伴有較強的震盪、沖擊波和同時散發大量的熱量。汽油造成的火災具有強烈的突發性,高熱輻射性及燃爆轉換發生的特點。對建築物、設備有較大的破壞力。

對人員危害程度的預測:一旦發生泄漏或爆炸,人員會導致輕度中毒、急性中毒、吸入中毒、輕度燒傷、嚴重燒傷及生命危險。

主要危險部位是:加油現場、卸油作業區、配電室、變電櫃。

可能發生火災種類有:加油站火災、爆炸;車輛火災;電氣火災。

3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加油站經理負責現場的總體協調指揮。

加油站安全計量員負責拉閘斷電。

加油站核算員負責通訊、報警聯絡。

加油站加油班長負責現場組織人員撲救或施救。

加油站當班員工負責執行現場指揮的調配,完成交辦的任務。

4 預防與預警

工作人員發現險情,經過加油站當班班長以上任意一名管理人員確認險情後,即啟動應急處置程序。

加油站經理(或值班經理)應當根據現場情況和事態的發展,命令通訊組向不同級別的上級領導報告。

同時撥打火警電話119,並通知豐台區縣應急指揮中心。

如果事態擴大,情況緊急,要及時與周邊企業、附近居民小區街道辦事處聯絡,告知加油站出現的緊急情況,請求配合疏散及救援。

報警時應講清以下內容:

(1)著火單位名稱、詳細地址;

(2)著火部位、著火物質、火情大小;

(3)報警人姓名、報警電話號碼;

5 應急響應

5.1 加油機火災處置方案

(1)站經理得到加油機起火報告後,迅速啟動應急預案。

(2)計量員立即到配電室切斷電源,然後加入滅火隊伍。

(3)加油班長帶領加油員馬上攜帶滅火器沖向起火地點,消滅加油機火情。

(4)核算員清理好財務帳目,根據站經理命令,確定是否報警,然後迅速撤離至安全區域。

(5)營業員整理好自己賬目後,交到核算員手中,然後作為醫療組人員參與救護工作。

(6)火情完全消除,站經理確認安全後,宣布重新營業。

5.2 卸油區火災處置預案

可能出現的起火狀況:

(1)加油站送油罐車在加油站油罐區卸油過程中起火;

(2)加油站送油罐車在加油站油罐區靜止過程中起火;

(3)加油站卸油罐車在加油站卸油終止後起火;

(4)加油站儲油油罐計量口起火;

(5)加油站儲油油罐卸油口起火;

(6)因其他原因(雷電)等油罐區起火。

處理措施:

(1)站經理切斷加油站電源總開關,指揮油罐車司機迅速把著火罐車駛離油站危險區域進行撲救。

(2)搶險小組成員(當班加油員)使用滅火毯堵住罐口,隔絕空氣滅火,火勢較猛時,先用滅火器對准罐口將大火撲滅,再用滅火毯覆蓋罐口。

(3)搶險小組組長(加油站安全計量員)關閉卸油罐車卸油口和油罐卸油口閥門,使用滅火毯封住油罐計量口(卸油口)。

(4)嚴緊使用水直接撲救,以免水激飛濺油品擴大著火范圍。

(5)當班加油員立即停止加油,疏散現場加油車輛及閑散人員,引導司機將車輛開往與著火點上風口的方向,並要求遠離100米以外。

(6)立即疏散周邊群眾,對附近住戶或人群進行口頭通告,要求立即遠離著火點100米以外的地方。

(7)消防隊趕赴現場後,主動配合消防人員進行撲救,避免火災擴大。

注意事項:

如人身上不小心濺上油火時,立即用滅火器進行撲滅,或快速脫下衣服,將火撲滅;如來不及脫下衣服,應就地打滾,把火撲滅;或迅速跳進附近的水池中滅火,然後現場人員幫他脫下衣服。著火人員不要驚慌,亂跑亂跳,這樣不僅影響救助而且可能擴大火情。救火時切忌用衣服掃帚來回撲打,以免使油火擴大著火范圍。有人員傷亡,同時啟動《加油站人員傷亡應急處置預案》。

5.3 加油站油罐區火災處置方案

(1)員工發現油罐區起火後,迅速報告站經理。站經理下令啟動應急預案。

(2)計量員切斷加油站電源總開關,然後迅速加入現場滅火組開始滅火搶險。(如果當時正在卸油,計量員應迅速關閉油罐車閥門,報告站經理發生火情後,指揮油罐車司機把著火罐車駛離油站危險區域並進行撲救,站經理負責切斷加油站電源總開關。)

(3)當班班長使用滅火毯堵住罐口,隔絕空氣。其他員工用滅火器進行滅火。火勢較猛時,先用滅火器對准罐口將大火撲滅,再用滅火毯覆蓋罐口。

(4)計量員負責關閉油罐卸油口閥門,使用滅火毯封住油罐計量口(量油口)。

(5)當班加油員立即停止加油,在進口處設立警戒標志,疏散現場加油車輛及閑散人員,引導司機將車輛迅速駛離加油站。並注意引導消防車輛進站滅火。

(6)核算員應根據站經理命令,在第一時間報警並通知周邊群眾撤離。同時攜帶賬冊撤至安全區域。

(7)火情消除後,站經理宣布關閉預案。確保安全後,重新營業。

注意事項:

如人身上不小心濺上油火時,應立即用滅火器進行撲滅,或快速脫下衣服,將火撲滅。如來不及脫下衣服,應就地打滾,把火撲滅或迅速跳入附近的水池中滅火,然後現場人員冷靜的幫他脫下衣服。救火時勿用衣物、掃帚來回撲打,以免使油火擴大著火范圍。著火人也不要驚慌,亂跑亂跳、跑動,這樣既影響救助,又可能擴大火情。有人員傷(亡)時,同時啟動《加油站人員傷亡應急處置預案》。

5.4 加油站電器火災處置方案

(1)發生電器火災時,發現者馬上通知站經理。站經理宣布啟動預案。

(2)計量員迅速跑至配電室,切斷電源開關後,迅速回到火場加入撲救。

(3)滅火組(當班加油員)取來離火場最近的手提式滅火器進行撲救。

(4)當班班長和核算員把火源周圍的重要物品及可能引發更大火災的可燃、助燃物移至安全地帶,直到火情被完全控制。此時若火災尚未撲滅,核算員按照站經理命令,馬上報警。然後攜帶賬冊撤至安全區域。

(5)加油班長在進站口設立警示標識,順序組織站內加油車輛快速駛離加油站。

(6)火災撲滅後,站經理宣布關閉預案,並迅速將情況上報上級相關主管部門。

(7)安全主管部門速派專業維修人員到站對電氣線路進行維修,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8)確保安全後,重新營業。

注意事項:

在消防滅火的同時,首先應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當消防隊趕到現場後,協助消防隊進行滅火。

5.5 加油站車輛火災處置方案

(1)發現加油車輛站內著火時,立即報告站經理。站經理宣布啟動應急預案。

(2)計量員迅速跑至配電室,切斷電源開關後,回到現場加入撲救。

(3)現場滅火組(當班加油員)用滅火器開展撲救,火情消除後,將起火車輛推出站外。

(4)核算員按照站經理命令,撥打報警電話,攜帶帳冊撤至安全區域。

(5)加油班長在進站口設立警示標識,順序組織站內其他車輛安全駛離加油站。

(6)火情消除後,站經理宣布關閉應急預案。確保安全後,重新營業。

提示:

(1)在可能的情況下,將著火車輛駛離到站外處理。

(2)車輛出現冒煙時,不可在站內打開機器蓋。應推出站外,進行處理。

5.6 加油站人員燒傷、燙傷急救程序

(1)燒傷急救就是採用各種有效的措施滅火,使傷員盡快脫離熱源,盡量縮短燒傷時間。

(2)對已滅火而未脫衣服的傷員必須仔細檢查全身情況,保持傷口清潔。傷員的衣服鞋襪用剪刀剪開後除去,傷口全部用清潔布片覆蓋,防止污染。

(3)四肢燒傷時,先用清潔冷水沖洗,然後用清潔布片、消毒紗布覆蓋並送往醫院。

對爆炸沖擊波燒傷的傷員要注意有無腦顱損傷,腹腔損傷和呼吸道損傷。

6 應急結束

6.1 程序終止條件

確認現場危機已經解除,確認現場的環境不會再次發生危險,由站經理向上級領導匯報,得到同意後終止應急處置程序。

6.2 處置現場評估

通過應急處置過程,對各個崗位在處置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總結事件的起因、發現問題的誘因,在公司內進行安全經驗分享,對相關人員進行教育。

7 應急物資和裝備保障

(1)加油站配備的8kg手提式滅火器30個以及35kg手推式滅火器4具;

(2)配電房配置的5kg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2個,位置在配電室門旁;

(3)醫用急救包:每站2個(經理辦公室、財務室各1個)。

8 附則

8.1 演練要求

(1)每年年初,由片區公司負責對全站員工進行一次應急預案專項培訓。培訓計劃、材料、試卷應報主管單位批准並備案。

(2)新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由加油站安全計量員、加油班班長進行的安全專項培訓。

(3)每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於2小時,培訓要做好記錄。考試採取閉卷形式,由站經理主持。考試不合格者應重新培訓。

8.2 預案修訂和完善

根據《安全生產法》及北京市相關法規規定,當加油站的設備、工藝流程、工作崗位設置、加油站作業指導書、施工改造、經營項目和周邊環境有較大變化時,應及時提出書面變更申請,經上級公司審批或專業部門重新進行風險評價批准後,方可實施變更。

⑦ 想了解應急通信行業的動態,該關注什麼樣的平台啊

1:網路平台
中國應急通信網
中國應急管理網 | 總站
【中國應急管理雜志】中國應急管理雜志社_國家級期刊_官方網站
中國政府網-應急管理
中國應急管理網
應急通信設備-中國救援裝備網
應急通信保障系統解決方案——通信世界網
網路文庫相關文章

中國知網相關論文
2:書籍

《應急通信系統》
《應急通信新技術與系統應用》
《應急指揮信息系統設計》
《現代應急管理技術與系統》
《現代應急管理》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⑧ 社會反響

自中國地質調查局履行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職責,開展地質調查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以來,設立野外工作站(分站),配備專用應急救援牽引車,建立與地質調查項目組聯絡專用無線電電台等通訊網路,開展野外地質調查安全保障與應急裝備建設,開展地質調查野外作業安全保障和應急救援服務,引起了社會各界和地質調查項目承擔單位、項目組及有關媒體的廣泛關注。

網站

1999~2006年地質調查應急救援紀實

⑨ 新一新軍事雜志上看到國產35毫米自行高炮請問:

關於彈炮合一的問題: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俄軍事技術合作開始,要不要在自行高炮的基礎上研製彈炮合一系統一直是很有爭議的話題。一些有著較深蘇聯情結的專家們認為,「通古斯卡」彈炮合一系統要比諸如「獵豹」之類的自行高炮先進,代表了21世紀地面防空系統的發展潮流。筆者以為,這種觀點多少有些片面。彈炮合一的關鍵是導彈和高炮的搭配問題。高炮的毀傷概率在某個射程范圍內基本一樣,超過這個范圍後開始急劇下降;導彈的毀傷概率從最小射程開始是一個上升曲線,在導彈飛行狀態達到最佳區域的前後呈近似水平的直線。通常,彈炮合一系統選擇高炮和導彈的原則,就是要在高炮毀傷概率開始下降的時候,導彈的毀傷概率接近或者剛剛達到最大。「通古斯卡」彈炮合一系統使用的9M311導彈毀傷概率是在2A38M炮毀傷概率開始急劇減小不久達到最大。眾所周知,雙管35毫米高炮的毀傷概率高於兩門2A38M,如果使彈炮搭配比較合理,那麼選取的導彈性能應達到甚至超過9M311。以9M311為例,在重量15噸左右的雙管35毫米高炮炮塔上集成8枚9M311,重量也要增加O.5噸以上,每側4枚導彈與火炮並列布置的話,整個炮塔的寬度很可能超過底盤,給總體設計帶來不便。

在以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為主要裝備的國家中,都會裝備一型性能合適、射程適中的近程防空導彈與之搭配使用,如德國在裝備「獵豹」自行高炮的同時,還裝備了「羅蘭」近程防空導彈。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設計的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設計伊始就為其搭配了專用的防空導彈,如南非ZA一35和波蘭「勞拉」自行高炮。需要說明的是,「獵豹」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加裝了「西北風」一類的攜帶型防空導彈,但這只作為一個應急手段,嚴格的說不能將其歸為彈炮合一系統。

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陸軍未來主力近程防空導彈的性能將與「道爾」M1相當,新型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裝備後,在有效射程上這兩種裝備已經銜接得很好。筆者以為,在雙管35自行高炮的基礎上加裝攜帶型防空導彈作為補充,將比專門研製一型彈炮合一系統更加符合我國陸軍的實際情況。

關於觀瞄跟蹤的問題:

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上採用雷達/光電復合跟蹤系統。炮塔上面的天線是搜索雷達,炮塔前面那一坨是跟蹤雷達和光電跟蹤系統,集成了熱像儀、晝問電視攝像機和激光測距儀。當敵人實施阻塞式干擾、使搜索雷達和跟蹤雷達失效時,可以由電視攝像機或熱像儀完成對目標的跟蹤,激光測距機負責測量目標的距離參數;當敵人實施距離欺騙時,可以由激光測距機代替跟蹤雷達完成測距任務;在對付一些小目標時,可以採用跟蹤雷達/電視測角、跟蹤雷達/激光測距儀測距的復合手段提高測量精度。

所以不用開窗戶觀察目標,躲在炮塔里看顯示屏操作就行了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