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學報
1. 圖解基督教與猶太教的關系
歷史進程概述:
1、猶太教出現->基督教從猶太教分裂出來->基督教分成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基督教新教從基督教天主教分裂出來;
2、基督教是=基督教東正教+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但猶太教不包括在內,繼承一部分猶太教衣缽的伊斯蘭教也不包括在內;
3、伊斯蘭教出現在天主教、東正教出現之後,新教誕生之前;
詳細歷史進程:
1、猶太教出現——猶太人創建猶太教、上帝、以及《聖經·舊約》,所以《出埃及記》什麼的都是猶太人的事,從來沒把其他民族當過主角;
A)猶太教只對猶太民族開放,不允許其他民族信,所以是個非常小眾的宗教;
B)上帝他們家排外傳統、迫害異教徒的習慣,都源自猶太教,你看看《出埃及記》就知道了,他們連0-2歲的孩子都不放過;
C)上帝他們家忘恩負義也是從猶太教時代開始的,當年猶太人的國家滅亡流離失所,是埃及人收留了他們,結果《出埃及記》到了羽翼豐滿要走的時候,詛咒埃及人死;
註:那個時代弱勢的外來民族經常是被趕盡殺絕的,但埃及人明顯沒那麼做,不然猶太民族早沒了。
2、基督教出現——猶太人耶穌背叛猶太教,創立基督教,取消了猶太教最狹隘的只接納猶太人,依然保留了排外和忘恩負義的純銅,不過倒是強大起來了(畢竟,就一個猶太民族才多少人口),最初他們也被猶太教認為是異教徒;
A)這個時期形成的《聖經·新約》,舊約是從猶太教繼承來的,新約是基督教教廷自己編纂的;
B)人類文明早期,基督教區本土誕生的希神、羅神、埃及神話,最開始都是宗教,而且是遠比基督教昌盛的宗教;
C)希神、羅神、埃及神話曾經並存過,無論誰強誰弱都沒對其他宗教下過死手,這些宗教的消亡都是猶太教倆繼承人(基督教、伊斯蘭教)下的手,基督教弱的時候人家沒趕盡殺絕,基督教強起來就鳩占鵲巢把人家滅了;
3、基督教東正教、基督教天主教——羅馬帝國衰落時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並隨著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而分裂;
A)東羅馬帝國形成基督教東正教(或者叫正教,也是最初的正統教派),東羅馬帝國覆滅之後,東正教主體轉到俄羅斯(沙皇迎娶了東羅馬帝國的末代公主,並繼承了東正教);
B)西羅馬帝國形成基督教天主教(也就是現在羅馬教皇那一派),經法蘭克王國傳承至今;
4、伊斯蘭教出現——伊斯蘭教很大程度上也是猶太教的繼承者,不過不再是猶太教叛徒創建的了,其誕生跟基督教也扯不上關系;
A)伊斯蘭教的主要作品是《古蘭經》,總算不再是對猶太教的《聖經》修修補補了;
B)伊斯蘭教至少滅亡了其區域內的拜火教、摩尼教,埃及好像也是它下的手,向東一路拍到印度教臉上,猶太教排外的那一套學的不錯;
5、基督教新教——文藝復興時代,基督教天主教分裂,老的天主教依然叫基督教天主教,新分出來的叫基督教新教;
A)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基督教天主教反進步、反科學(回去查布魯諾怎麼死的,查伽利略怎麼被迫害的,就明白了),不適合工業時代;
B)代表性事件包括但不限於:英國聖公會的創建、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三十年戰爭;
C)基督教天主教跟基督教新教的主要觀點差異,在於富人下不下地獄,教義就沒差幾個字,就為了這幾個字,當時最繁榮的德意志地區人口一次性就減少了60%,後面還戰亂不斷屠殺不停持續失血,基督教的殺人效率比黑死病高多了。
2. 為什麼《氣象學報》的英文名是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拉丁語
ACTA 學報
METEOROLOGICA 氣象
SINICA 中國
拉丁語原本是義大利中部拉提姆地方(Latium,義大利語為Lazio)的方言,後來則因為發源於此地的羅馬帝國勢力擴張而將拉丁語廣泛流傳於帝國境內,並定拉丁文為官方語言。而基督教普遍流傳於歐洲後,拉丁語更加深其影響力,從歐洲中世紀至20世紀初葉的羅馬天主教為公用語,學術上論文也大多數由拉丁語寫成。現在雖然只有梵蒂岡尚在使用拉丁語,但是一些學術的詞彙或文章例如生物分類法的命名規則等尚使用拉丁語。
3. 天主教會進入全盛時期的表現
基督教在海南島的傳播
基督教,我國舊時稱為景教.基督教最早傳入我國,約在我國封建社會全盛時期的唐代.據公元781年於長安西面所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載,么元635年(唐貞觀九年),基督...
韋經照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被引量:23
4. 苗潤田的歷年主要論文
1.「放於利而行多怨」—儒家義利學說再探討(哲學研究,2007、4)
2.孟子非以禽獸論楊墨(文史哲,2007、3)
3.儒學:在基督教與佛教之間———以人類中心主義為中心(山東大學學報,2007、2)
4.論儒家的寬容思想(東岳論叢,2006、6)
5.「仁」與「愛」—真德秀仁說論要(《儒林》第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4)
6.中國有哲學嗎(中國社會科學院報 2005.11.15)
7.西方學者如何看待中國有無哲學的問題(河北學刊,2004、3)
8.《論語》的形上學研究(齊魯學刊,2004、6)
9.儒家的誠信學說及其現代意義(社會科學戰線,2003、4)
10.儒學宗教論的兩種進路(孔子研究,2002、3)
11.牟宗三儒學宗教論研究(孔子研究,2000、6)
12.儒學:宗教與非宗教之爭(中國哲學史,1999、1)
13.儒家知行學說的現代思考(哲學研究1999、11)
14.孔子文化觀研究(齊魯學刊,1998,6)
15.論儒家「良知」學說的歷史價值與現代意義(中國哲學史,1997、1)
16.《老子》:一個老年學的詮釋(東岳論叢,1995、2)
17.論莊子的思維方式(天津師范大學學報,1995、1)
18.劉向《〈管子〉序錄》釋疑(中國哲學史,1994、1)
19.釋「荀卿道宋子,其言黃老意」(孔子研究,1993、1)
20.略論齊之主流文化(管子研究,1993、3)
21.略論樂觀主義人生哲學(青島大學學報,1992、1)
22.莊子內篇與早期黃老思想比較(文史哲,1991、3)
23.《管子》與《呂氏春秋》(管子研究,1991、3)
24.儒學與現代化的中介(東岳論叢,1990、2)
25.中西義利思想比較研究(孔子研究,1990、1)
5. 問,《福建基礎教育》《福建教育學院學報》哪個刊物好
通過實驗對 π 值進行估算,這是計算 π 的的第一階段。這種對 π 值的估算基本上都是以觀察或實驗為根據,是基於對一個圓的周長和直徑的實際測量而得出的。在古代世界,實際上長期使用 π =3這個數值。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有基督教《聖經》中的章節,其上取圓周率為3。這一段描述的事大約發生在
公元前950年前後。其他如巴比倫、印度、中國等也長期使用3這個粗略而簡單實用的數值。在我國劉徽之前「圓徑一而周三」曾廣泛流傳。我國第一部《周髀算經》中,就記載有圓「周三徑一」這一結論。在我國,木工師傅有兩句從古流傳下來的口訣:叫做:「周三徑一,方五斜七」,意思是說,直徑為1的圓,周長大約是3,邊長為5的正方形,對角線之長約為7。這正反映了早期人們對圓周率 π 和√2 這兩個無理數的粗略估計。東漢時期官方還明文規定圓周率取3為計算面積的標准。後人稱之為「古率」。
早期的人們還使用了其它的粗糙方法。如古埃及、古希臘人曾用穀粒擺在圓形上,以數粒數與方形對比的方法取得數值。或用勻重木板鋸成圓形和方形以秤量對比取值……由此,得到圓周率的稍好些的值。如古埃及人應用了約四千年的 4 (8/9)2 = 3.1605。在印度,公元前六世紀,曾取 π= √10 = 3.162。在我國東、西漢之交,新朝王莽令劉歆製造量的容器――律嘉量斛。劉歆在製造標准容器的過程中就需要用到圓周率的值。為此,他大約也是通過做實驗,得到一些關於圓周率的並不劃一的近似值。現在根據銘文推算,其計算值分別取為3.1547,3.1992,3.1498,3.2031比徑一周三的古率已有所進步。
6. 楊慧林的代表性論文
(1)《西方文化心理結構中的莎士比亞》,《文藝研究》1988第6期
(2)《基督教精神與西方文學》,《文藝研究》1991第4期
(3)《20世紀西方文學的神學傾向》,《文藝研究》1994第3期
(4)《中國文化語境中的基督教》,(澳門)《文化雜志》1997第12期
(5)《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倫理基礎》,《新華文摘》1998第8期
(6)The Moraliza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and the Result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義大利)《明清研究》1998第7期
(7)《神學倫理學的當代意義》,(加拿大)《維真學刊》1999第1期
(8)《早期基督教文學概說》,《外國文學評論》2000第3期
(9)《「全球化」與基督教的自我詮釋》,(加拿大)《維真學刊》2001第3期
(10)《讀解聖言:神學解釋學向現代解釋學過渡的問題》,《外國文學評論》2002第1期
(11)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ristian Faith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China Study Journal, vol.17, No.3, December 2002,
(12)《「本地化」還是「處境化」:漢語語境中的基督教詮釋》,《世界宗教研究》2003第1期
(13)Inculturation or Contextualization: Interpret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14)Three Concerns in the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15)What Theological Ethics Mean to the Contemporar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16)The Moralized Sino-Christianity and the Meaning of Christian Moralit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17)The Unio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ible and Its Hermeneutical Analysis,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18)《當代神學對文論研究的潛在價值》,《文藝研究》2004第3期
(19)《從「差異」到「他者」:對海德格爾與德里達的神學讀解》,《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第4期
(20)《我國文科學科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中國大學教育》2004年第1期
(21)The Rece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lobal Ethic in China, China's New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rankfurt: Peter Lang Press, 2005
(22)《「聖杯」的象徵系統及其解碼》,《文藝研究》2005第3期
(23)Religious Studies in China,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006-01
(24)《詮釋和想像的空間:批評史中的莎士比亞與〈哈姆雷特〉》,《外國文學研究》2006第6期
(25)《評謝列貝克斯〈信仰的理解〉》,(香港)《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2006秋季號第25期
(26)《早期教會大學的兩種授課語言及其價值歸宿》,《中國文化》2007年春季號
(27)《 學術制度、國家政策和語言的力量》,《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9第1期
(28) 《「反向」的神學與文學研究》,《外國文學研究》 2009第2期
(29)《怎一個「道」字了得》,《中國文化研究》 2009第3期
(30)《 學術制度、國家政策和語言的力量》,《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9第1期
(31)《宗教研究的「比較」意識與「對話」精神》,(香港)《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2009春季號第30期
(32)Language and Missionary Universities in China,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009-01
(33)《「反向」的觀念與「反轉」的邏輯:對齊澤克「神學」的一種讀解》,(香港)《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2010春季號第32期
(34)《英國高等教育觀感》,《讀書》2010第3期
(35)《關於「韜光」的誤讀及其可能譯解》,《讀書》2010第7期
(36)《關於比較文學與宗教學的對話》,(加拿大)《文化中國》2010第35期
(37)《齊澤克的「基督教遺產」究竟是什麼》,《世界宗教文化》2010第5期
(38)《中西「經文辯讀」的可能性及其價值》,《中國社會科學》2011第1期
(39)James Legge,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in China,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vol. 337 (no. 1) 2011
(40) To Reverse our Premise with the Perverse Core: A Response to Žižek』s 「Theology」 in Chinese Context, Positions: East Asian Cultures Critique vol. 19 (no. 3) 2011
(41)Th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n 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 and Its Political Implication, Sino-Christian Studies, vol. 6, 2011
(42)《西方馬克思主義宗教論說的六個問題領域》,《世界宗教文化》2012第1期
(43)《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學科命意及發展趨向》,《復旦大學學報》2012第1期
(44)《漢學及其「主義」中的身份游移》,《讀書》2012第2期
(45)《「經文辯讀」與「詮釋的循環」》,《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第5期
(46)《文化傳播的雙向考察》,《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3第1期
(47)Scriptural Reasoning and the Hermeneutical Circle, Literature and Theology 2014/3
7. 世界三大宗教包含基督教嗎,到底是哪三大宗教
基督教 佛教 伊斯蘭教
8. 李義群有人認識嗎做工程,是個騙子
? [參考文獻] [1]東方蘭.論莎士比亞的《冬天的故事》[J].文學研究,1940,(5):. [2]方平.和莎士比亞交個朋友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3]方平.莎士比亞「天鵝之歌」—《暴風雨》賞析[J].名作欣賞,1995,(1):. [4]郭華敏.論《暴風雨》中的基督教隱喻系統[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3(5):110-113,. [5]賀祥麟.莎士比亞[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 [6]華泉坤 張浩.《暴風雨》——莎士比亞後殖民解讀的一個個案[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8(5):46-52,. [7]亢西民.莎士比亞戲劇賞析辭典[Z].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8]李蕾.《暴風雨》情節的深層隱喻[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23(3):77-80,. [9]彭鏡禧.發現莎士比亞—台灣莎學論述集[C].台灣:貓頭鷹出版社,2000.. [10]邵旭東 王忠祥.《暴風雨》的主題及其它[A].阮坤.莎士比亞新論—武漢國際莎學研討會論文集[C].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 李偉民; 何處是安妥靈魂的精神家園——哈姆萊特形象認識辨析 [J];四川戲劇; 2003年06期 薑桂栩; 外國文學研究中的基督教文化視角檢視 [J];文史哲; 2003年05期 於鳳保; 莎士比亞與基督教文化 [D];安徽大學; 2007年 陳敦; 莎士比亞與基督教——從《威尼斯商人》說開去 [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年05期 李玉蓮; 基督教與西方文學 [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 1989年04期 肖四新; 莎士比亞悲劇的宗教解讀 [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年05期 王本朝; 論宗教文化對西方文學悲劇意識的影響 [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年04期 從叢; 再論哈姆萊特並非人文主義者 [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01年05期 從叢; 論哈姆萊特並非人文主義者 [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9年01期 趙曉梅; 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莎士比亞創作 [J];南通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年01期 王鵬; 莎士比亞戲劇中的懺悔母題 [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年01期 李偉昉; 莎士比亞與《聖經》 [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2年04期 黃龍; 莎士比亞文藝觀溯源 [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2年01期 Frye, Roland Mushat; Shakespeare and Christian Doctrine [M];; 1963年 李偉民; 莎士比亞研究——構築起心靈的家園——兼評張沖的《莎士比亞專題研究》 [J];外語研究; 2007年02期 李偉民; 艱難的進展與希望——近年來中國莎士比亞研究述評 [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6年01期 焦曉燕; 哈代小說與基督教文化 [D];南京師范大學; 2007年 錢佼汝; 小寫的後現代主義:點點滴滴[J]; 外國文學評論; 1991年04期; 60-65 孫家琇; 莎士比亞的《一報還一報》[J]; 外國文學評論; 1991年04期; 72-80 張沖; 當代西方莎士比亞變奏二十年(1965—1985)[J]; 外國文學評論; 1992年01期; 123-129 王田葵; 試論拜倫詩歌「驚人的莎士比亞式的豐富多彩」——十九世紀歐美浪漫主義文學歷程論(四)[J]; 零陵學院學報; 1990年04期; 66-73 方平; 小精靈蒲克和莎士比亞的戲劇觀——《仲夏夜之夢》研究[J]; 外國文學評論; 1987年01期; 93-99 鄭土生,肇星; 淺論莎士比亞的藝術特點[J]; 外國文學評論; 1987年01期; 100-106 卞之琳; 了與不了:莎士比亞悲劇研究紀程——《莎士比亞悲劇論痕》前言[J]; 外國文學評論; 1987年01期; 107-110 錢佼汝; 美國新派批評家喬納森·卡勒和分解主義[J]; 外國文學評論; 1987年03期; 22-24 喬納森·卡勒,錢佼汝; 當前美國文學批評中爭論的若干問題[J]; 外國文學評論; 1987年03期; 25-32 朱虹; 禁閉在「角色」里的「瘋女人」[J]; 外國文學評論; 1988年01期; 90-94 汪義群; 莎士比亞宗教觀初探 [J];外國文學評論; 1993年03期; 117-124 張慧榮; 從《冬天的故事》看莎士比亞的中立女性觀 [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 2006年03期; 64-66 智慧的作用 [J];領導文萃; 1996年09期; 87 再說莎士比亞何以成為莎士比亞 [J];外國文學評論; 2005年03期; 154-155 閱讀莎士比亞 [J];博覽群書; 2004年12期; 70 杜革非; 分析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第十八首(英文) [J];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1年02期; 24-25 馬太·阿納德原,曲文敏; 《莎士比亞贊》 [J];河西學院學報; 1988年02期; 104-105 天章; 西柏林世界莎士比亞大會 [J];外語教學與研究; 1986年03期; 73-76 許國璋; 莎士比亞十二贊 [J];外國文學; 1981年07期; 65-72 蕭莎; 莎士比亞何以成為莎士比亞? [J];外國文學評論; 2005年01期; 151-152 孫麗麗; 從毀滅到拯救 [D];山東師范大學; 2003年 厲彥花; 論厄普代克在《兔子,跑吧》中的宗教觀 [D];山東師范大學; 2006年 孫海西; 莎士比亞與湯顯祖戲劇美學觀比較 [D];山東大學; 2005年 矯福軍; 莎士比亞悲劇的思想意蘊 [D];吉林大學; 2004年 宋艷; 莎士比亞喜劇中的女性地位 [D];安徽大學; 2005年 黃凌; 《烏托邦》與聖經暨莫爾的宗教觀 [D];河南大學; 2006年 徐劍瑩; 莎士比亞喜劇中的愛情故事 [D];安徽大學; 2006年 王彥; 艾米莉·狄金森詩中的聖經原型 [D];河北師范大學; 2006年 孫珍; 背棄與頓悟 [D];山東師范大學; 2004年 董莉; 從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管窺其詩學思想 [D];河北師范大學; 2006年 陳茂慶; 戲劇中的夢幻 [D];華東師范大學; 2006年 王志耕; 宗教文化語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 [D];北京師范大學; 2000年 臧天嬰; 莎士比亞對傳統的繼承和創新 [A];外國文學論集——世紀末的探索與思考 [C]; 1997年 陳少輝; 莎士比亞與司馬遷死亡觀比較 [A];外國文學論集——世紀末的探索與思考 [C]; 1997年 桑迪歡; 卡夫卡的話語世界——從《城堡》看卡夫卡的語言特色和敘事結構 [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C]; 2002年 裘克安; 莎士比亞日在中國 [N];人民日報; 2002年 雷鳴; 莎士比亞經典的現代話題 [N];中國婦女報; 2004年 洪蔚; 當莎士比亞遇上電影 [N];科學時報; 2004年 許鈞; 「遭遇」莎士比亞 [N];中華讀書報; 2002年 書評人 馬淑艷; 當莎士比亞戴上童話面具 [N];中國圖書商報; 2007年 〔英〕查爾斯·蘭姆瑪麗·蘭姆; 原汁原味品莎翁 [N];光明日報; 2004年 裘克安; 有關莎士比亞的一些事實 [N];光明日報; 2000年 蘭守亭; 被通俗化的莎士比亞 [N];中華讀書報; 2004年 易沉; 莎士比亞詩作的出版歷程 [N];中華讀書報; 2002年 通訊員 楊英姿記者 余傳詩; 《讀莎士比亞》:王元化88歲生日收到最可心的禮物 [N];中華讀書報; 2007年
9. 王立新的主要論著
代表性論文:
我們是誰?威爾遜、一戰與美國國家身份的重塑, 《歷史研究》2009年第6期。(英文版刊於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31, No.2, May 2010)
在龍的映襯下:對中國的想像與美國國家身份的建構,《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英文版With the Dragon as Foil: American Imagining of Chin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merican's National Identity發表於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9, No. 4, Winter 2009。)
試論全球化背景下美國外交史的國際化與文化轉向,《美國研究》2008年第1期
意識形態與美國對華政策――以艾奇遜和承認問題為中心的再研究,《中國社會科學》, 2005年第3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外交》2005年第8期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5年第4期部分轉摘)(英文版Ideology and America's China Policy at the time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 Reexamination of Acheson and the Question of Recognition發表於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6, No. 3, Autumn 2005.)
美國國家認同的形成及其對美國外交的影響,《歷史研究》2003年第4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世界史》2003年第10期和台北聯合報系的《歷史月刊》轉載)
文化侵略與文化帝國主義:美國傳教士在華活動兩種評價範式辨析,《歷史研究》2002年第3期
華盛頓體系與中國革命:二十年代中美關系新探,《歷史研究》2001年第2期
中國民族主義的興起與抵制美貨運動,《歷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十九世紀基督教在華的兩種傳教政策,《歷史研究》1996年第3期
其他論文:
使種族和國際上的一切關系基督化:對一戰的反思與美國傳教團體內國際主義的興起, 李靈主編:《現代化視野下的教會和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美國的冷戰意識形態:內容與作用, 《史學集刊》2011年第5期。
美國的國家認同及其面臨的挑戰,《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8月24日。
史學界的仁者和智者――悼念恩師楊生茂先生, 《史學月刊》2010年第7期。
跨學科方法與冷戰史研究, 《史學集刊》2010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年第6期轉載,復印報刊資料《世界史》2010年第7期轉載)。
新視角下的20世紀國際史――入江昭和他的《全球共同體》,《世界知識》2009年第6期。
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美國史研究, 《史學集刊》2009年第2期。
譯序:對20世紀國際史的另一種解讀,(美)入江昭:《全球共同體:國際組織在當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劉青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
中國文化在美國的早期傳播及其影響,何芳川主編:《中外文化交流史》,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從歷史的角度看中美關系,《觀察與思考》(2007年第10期)雜志社采訪
《美國與中國》導讀(合著),馬抗美、劉斌主編:《百部人文名著導讀》,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
自由主義於美國的國家安全觀念:一個歷史的考察,《西學研究》(第二輯),商務印書館2006年
美國例外論與美國外交政策, 《南開學報》2006年第1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國際政治》全文轉載)
莫讓'美國遏制中國'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新京報》2005年7月3日
一個文化國際主義者的學術追求和現實關懷:入江昭與美國的國際關系史研究(代譯序),入江昭著、李靜閣譯:《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版
試論美國外交史上的對外干預,《美國研究》2005年第2期
洛克思想對美國人戰爭與和平觀的影響,《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第二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載《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碩士文庫續編·歷史學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伍德羅·威爾遜承認中華民國問題再研究,《求是學刊》2004年第6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5年第4期全文轉載)
大陸研究近代基督教在華傳教史的主要範式述評,《近代中國基督教史研究集刊》(香港),第5期(2004年)
基督教在華傳教史主要研究範式述評,陶飛亞編:《東亞基督教再詮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
傳教運動與中美關系:一個初步的闡釋框架,徐以驊編:《宗教與美國社會》(第二輯),時事出版社2004年版
現實關懷、中國特色與美國史研究,《史學月刊》2003年第9期(《新華文摘》2004年第1期轉摘)
中美關系史研究中兩個問題的反思,《社會科學論壇》2003年第2期
後殖民理論與基督教在華傳教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第1期
美國的世界秩序觀與東亞國際體系的演變(1900-1945),《東南亞研究》2003年第4-5期連載。(收入秦亞青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國際秩序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美國:優越感根深蒂固,帝國論花樣翻新,《環球時報》2002年4月15日
學術創新與21世紀的世界史研究,《光明日報》2000年3月24日《歷史周刊》
美國政府對1905年抵制美貨運動的反應和政策,《世界歷史》1999年第4期
1905年的抵制美貨運動對中美關系的影響,《美國研究》1999年第2期
中國民族主義的興起與近代中西方關系,《史學理論研究》1998年第3期
五四時期的民族主義運動與美國,陶文釗主編:《中美文化關系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試論早期美國人的中國觀,庄建平主編:《世紀之交的中國史學――青年學者論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美國外交官對五四運動的認知和反應,《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中美關於粵漢路權交涉與中國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鑒往知來:百年來中美經濟關系的回顧與展望》,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試論林樂知的中西文化觀,華中師范大學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中心主編:《社會轉型與教會大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國傳教士與近代中國城市改良,王旭等編:《城市社會的變遷――中美城市化比較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試論美國人中國觀的演變,《世界歷史》1998年第1期(《新華文摘》1998年第5期轉載)。
英美傳教士與近代中西文化會通,《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3期
美國傳教士與鴉片戰爭後開眼看世界思潮,《美國研究》1997年第2期
傳教運動與近代美國在華商業擴張,《世界歷史》1997年第2期
美國教會女學與近代中國婦女解放,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編:《美國歷史問題新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傳教士與維新派,章開沅主編:《文化傳播與教會大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晚清政府對基督教和傳教士的政策,《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
傳教士與洋務運動,《南開學報》1995年第4期
晚清在華基督教教育團體述評,《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二十世紀美國在華高等教育事業(摘要),載中華美國學會編:《二十世紀美國與亞太地區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現代出版社1993年版
美國傳教士與近代中國教育變革,《南開學報》1993年第5期
近代美國在華傳教運動述評,《歷史教學》1991年第4期
美國教會在華高等教育事業的考察,《學術季刊》1991年第3期
美國教會在近代中國辦學述論,《南開史學》1991年第2期
專著:
《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008年修訂版。
《基督教教育與中國知識分子》(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國對華政策與中國民族主義運動(1904-1928)》,中國社科出版社2000年版。
《意識形態與美國外交政策――以20世紀美國對華政策為個案的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