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文學雜志
A. 台灣有什麼稱號
台灣歷史舊稱:
1. 夷洲
2. 流求
3. 雞籠山、北港
4. 東番
5. 大員
6. FORMOSA(福爾摩莎)
7. 高砂國
8. 東寧
東番說:
有一說「台灣」乃「東番」轉音而成。
埋冤說:
連雅堂《台灣通史》:「台灣原名埋冤,為漳、泉人所號。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每為天候所害,居者輒病死,不得歸,故以埋冤名之,志慘也。其後以埋冤為不祥,乃改至今名台灣,是亦有說雲
大員說:
有一說「台灣」乃平埔族部落名稱「大員」轉音而成。荷蘭人進入後﹐仍沿用,而有Tayovan、Tayan、Tayoun、Tyovan、Tavan、Taiwan不同的拼法。這個說法最為可信。
B. 台灣歷史與文化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尋根探源——史前文化與早期居民
第二章 漂洋過海——歷史上兩岸往來
第三章 群魔亂舞——西方殖民者統治下的台灣
第四章 風雲變幻——鄭成功時代的台灣
第五章 九州方圓——康熙統一台灣
第六章 天翻地覆——台灣建省與近代化
第七章 暗無天日——日據時期的台灣
第八章 雲開霧散——抗戰勝利與台灣回歸
第九章 歲月如歌——台灣文學的風韻
第十章 賞心悅耳——台灣音樂的精妙
第十一章 巧奪天工——台灣美術的發展
第十二章 神刀鬼斧——台灣工藝的風格
第十三章 千姿百態——台灣戲曲的嬗變
第十四章 美不勝收——台灣舞蹈的魅力
第十五章 電光幻影——台灣電影的興衰
第十六章 山珍海味——台灣飲食文化的精華
第十七章 約定俗成——台灣民間習俗的積淀
第十八章 心誠則靈——台灣宗教的奧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台灣的歷史
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已開始有人類居住。 較能夠確定的,是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來的史前文化,是南島語系民族的遺留[27]。 《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吳國曾指派軍隊登陸夷洲,《隋書》則有隋煬帝派兵攻打流求國的記載。 但尚未證實這些中國古籍中的記載的地名就是今日的台灣(參見夷洲、流求國)。
而馬來波里尼西亞土著民族在也於13世紀以前就存在於台灣島上,這些原住民分布於台灣全島,屬於南島語系。 [28]
宋元明時期
主條目:澎湖寨巡檢司
顯示圖片
16世紀的台灣古地圖,16世紀前地圖均被描繪為三塊分開的島嶼
南宋時期,已開始有漢人在澎湖開墾。 宋孝宗幹道七年(1171年),正式駐兵澎湖,隸屬閩南晉江縣。 1225年趙括所著諸蕃志提到「泉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 正式確認台灣離島-澎湖,屬南宋版圖。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蒙古襲來日本因台風失敗,迂迴台灣,道經澎湖設澎湖巡檢司,企圖進取台灣,作為征日本之准備。 該地方區劃隸屬於福建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寨巡檢。 澎湖巡檢司不但是澎湖群島的首次行政區劃,也是台灣地區的首次官署設置。
明朝仍依循前例於澎湖設置該官署,直至1384年因為實施封海政策,予以廢除。 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澎湖巡檢司。 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澎湖為止,但在1624年,明朝福建巡撫南居益又派兵進攻澎湖,並取得了澎湖之戰的勝利,從而將荷蘭勢力驅逐出澎湖,收復了澎湖列島。
至16世紀中期台灣原住民產生了大肚王國(Kingdom of Middag)。 由15至18個村社的巴布拉族與貓霧捒族、巴則海族和一部份洪雅族所成立的「跨族群准王國」,共主稱為大肚番王(Quataong) ,領域范圍主要於大肚溪上中下游的流域。 該王國在1644年荷蘭人武力入侵後降服,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王締約並承認其地方領主,於明鄭王朝時期遭受鎮壓近乎滅絕,至清雍正時期因抗清失敗最終滅亡。
到了16世紀中期,包含倭寇在內的海盜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活動,並將台灣作為躲藏地點。 海盜在中國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擊,就逃至澎湖,然後再到台灣,成為除了少數漢族拓荒屯墾移民之外的另一部份住民。 同一時期,葡萄牙人是最早抵達東亞與殖民台灣的歐洲探險者,但是與台灣的實質關系僅止於用鴉片來交換一些原住民的物品,並沒有進一步殖民的企圖。
1624年,顏思齊在魍港(另一說在笨港)設立十寨作為據點[29],其繼承人鄭芝龍後來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勢力最大的海盜,並在1628年接受明朝招撫。 同年閩南大旱,鄭芝龍曾提議招募飢民移殖台灣[30],亦有學者認為此提議從未執行[31]。 這段期間鄭芝龍曾強力控制中國東南沿海的商船,以及中國對台灣的貿易[32]。
荷西殖民時期
主條目: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顯示圖片
熱蘭遮城,1875年作品。
1624年,原佔領澎湖的荷蘭人和明軍簽約,放棄其在澎湖的經營,轉而登陸台灣南部,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人首先在「北汕尾」(今台南四草)建立簡易的商館,並於1625年,在「一鯤鯓」(今台南安平)築起了「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以此作為統治中心,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開始招募中國福建沿海一帶的居民遷往台灣開墾。 1626年至1642年,台灣北部也曾經為西班牙佔領[33],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與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並稱之為「聖救主」城(即聖薩爾瓦多城)。 之後又佔領蛤仔難(今宜蘭),並在滬尾(今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位於今紅毛城原址)。
顯示圖片
約翰·芬伯翁作品《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約1640年繪。
後來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東亞展開競爭,荷蘭人對日本幕府散播西班牙企圖顛覆日本政府陰謀,引起日本鎖國政策(只有清帝國與荷蘭例外)。 為了進一步驅逐西班牙勢力,荷蘭人於1642年攻佔了西班牙的佔領的雞籠地區,趕走了西班牙人。
荷蘭所建立的殖民王國,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統治的政權,並有少量對平埔族的教育與傳教事業。 佔領目的是作為對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與南洋貿易據點的樞紐,台灣據點成為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據點的第二名,獲利主要是配送給公司股東。
由於苛征與限制,使得原住民在1635年與1636年,分別發起麻豆溪事件與蕭瓏事件兩次大型反抗。 到了1652年,以鄭芝龍舊部郭懷一為領袖的漢族移民,也對殖民者展開大規模的反抗。 平息之後,荷蘭人興建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以加強防範反抗事件。 隨後鄭芝龍也大規招募移民渡海拓殖台灣。 1661年,由鄭成功所領導的鄭軍圍攻熱蘭遮城,1662年2月荷蘭人接受條件開城投降,結束對台灣統治。
明鄭時期
主條目:台灣明鄭時期
顯示圖片
全台首學孔子廟
鄭氏治理時期從1662年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打敗東印度公司起,經鄭氏三代統治台灣至1683年降清為止,統治時間前後共23年。
以反清復明為口號的鄭成功經過九個月的苦戰,迫使荷蘭台灣長官揆一於1662年2月1日(黃歷12月13日)簽字投降,撤離台灣,自此台灣歸為明鄭治理,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鄭氏改赤崁建都為東都明京,即今台南市所在之地,設一府二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 鄭成功於同年6月23日病逝。 其子鄭經繼位,1664年改東都為東寧,外人以東寧王國稱全台。
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當時英國人直稱其為「台灣王國」或「福爾摩沙王國」[34]。 在陳永華的輔政下,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體制,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製度,境內大治。 鄭經死後,經過政變,鄭成功之孫克塽繼位,於1683年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為清軍所敗,鄭克塽被迫投降。 清廷官員雖曾建議放棄台灣,但康熙帝仍將台灣劃入大清帝國版圖,歸福建省管轄。 [35]
清朝統治時期
主條目:台灣清治時期
顯示圖片
沈葆楨於1874年於台南海濱所建之「二鯤鯓礮台」(億載金城)。
台灣清治時期始於清朝將領施琅於1683年攻取台灣,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給日本為迄,實質統治台灣的時間計212年。
1684年4月,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是台灣首次成為大清帝國的一部分。 在17世紀初期清朝政府起初對於台灣的統治采消極政策,治台政策盡量以較低的成本來經營建設,並鼓勵人民開墾,先是將十幾萬在荷鄭時期就已居住在台灣的漢人強制遣返大清帝國內地原籍,再對內地人移民台灣嚴格限制,禁止攜帶家眷,但中國沿海省分仍有不少人民冒險偷渡來台,在台灣西半部各地落腳定居,後來慢慢開始有向台灣東部開墾的行列,但為數不多[36]。 由於初期清廷派來的官吏素質粗劣、官民間語言的隔閡、以及清廷對台灣住民的高壓政策等,造成武裝起義或騷擾事件不斷發生,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朝統治下台灣的三大「叛亂案」。
到了18世紀乾隆後期開始出現大量開墾移民,而此台灣移民又以漳州人與泉州人居多。 由於先來後到的土地分配沖突而相繼發生泉漳械鬥武裝沖突爭執。 清治官衙控制力薄弱,無法禁絕遏止,地方官甚至借漠視兩方爭斗與分化,造成兩敗俱傷以削減可能的叛亂力量。 這種族群間的對立,造成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更加困難。 經19世紀末期兩族群許多地方仕紳努力,才逐漸有所改善。 不過到如今,族群分立觀念仍多少還是受其影響。
19世紀中葉以後,隨列強逐步由海路進逼中國,台灣在1860年起,開放部分港口開放對外通商。 鴉片戰爭期間,自1841年9月起英國艦隊數度出現台灣外海,試圖佔領北部基隆港與西海岸中部梧棲港,但都歸於失敗,這是帝國主義列強對台灣清治時期第一次野心的行動。
顯示圖片
1867年的打狗港哨船頭
1874年,日本因台灣南部原住民殺害琉球漁民事件,出兵恆春半島,即「牡丹社事件」[37]。 這對清廷以往消極的台灣經營成為一種警訊。 清廷在日軍出兵台灣後的1874年5月27日,迅速派遣沈葆楨來台,顯著地強化台灣的防衛力量,並革新台灣行政、以積極政策使台灣發展。 由其繼任者、福建巡撫丁日昌繼承下來。 隨後1884年,清法戰爭中法國軍隊出兵澎湖群島及台灣北部[38]。 這都讓清朝更加重視台灣在海防上的重要性。
1885年,清朝設立台灣省[39],並由劉銘傳出任台灣首任巡撫。
1884年清朝與法國因越南的戰爭爆發,使得劉銘傳被清廷重新啟用派往台灣。 劉銘傳在台灣時多次擊敗法軍登台的計劃,在滬尾大捷中最終使法軍放棄登台。 1885年清廷將台灣從福建分離出來建立台灣省,劉銘傳任巡撫。 到1891年為止劉銘傳在台灣設立防禦措施,整理軍備,同時也在台灣開發和建立了許多基礎設施,他督台期間台灣的第一條鐵路開通,從基隆港到新竹,台灣與福建之間的第一條電纜被鋪設,此外他還建立了電報局、煤務局、鐵路局等一系列管理機構,使台灣在短短五年間成為當時中國最進步的省份。 [40] 但是劉銘傳的新政並沒有考慮到官吏的廉潔以及台灣本身財政負擔的問題,導致台灣省財政負擔大幅增加,官員貪污頻繁,以及人民的反抗。 1889年彰化就曾經因為清田賦問題而爆發「公道大王」施九緞事件。
而後至1894年12月由唐景嵩就任台灣巡撫。 時已正發生甲午戰爭,由於1894年到1895年清廷在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之主權讓給了當時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的日本。 台灣人建立台灣民主國對抗日本,以藍地白虎的「黃虎旗」當作國旗,以唐景嵩就任臨時大總統,劉永福任大將軍。 日軍於貢寮登陸後,台灣民主國兵敗如山倒,日本接收台灣。
日本統治時期
主條目:台灣日治時期和台灣民主國
顯示圖片
1911年時的日本地圖,其中包括台灣
自1895年6月17日日本於台北城舉行「始政式」起,至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接收台灣為止,台灣由日本管轄的時期計約50年。
日本接收台灣初期,台灣官紳如丘逢甲等人抗拒割讓日本,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嵩為總統,抵抗日本軍隊的接收,結果日軍甫登陸唐景嵩立刻逃至廈門,6月26日劉永福繼任台灣民主國總統。 將台灣民主國中部以北防務委由台灣知府黎景嵩指揮。 之後三個月,民主國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並造成14000名台灣兵勇戰死,史稱「乙未戰爭」,同時也是台灣史上最大一次戰爭[41]。
初期日本治台任用軍人為台灣總督,以敉平當時各地的動亂組織,1898年,日本明治政府任命陸軍將領兒玉源太郎中將為第四任總督,並派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以為輔佐,從此採取軟硬兼施的政策治理台灣。 日本以保甲制度管理台灣,後到日本大正年間,台灣政局趨轉穩。
1908年,鐵路縱貫線全線貫通,讓過去台灣南北需時數日的交通縮短至朝發夕至的1日內。 1919年日本政府派任田健治郎為台灣的首任文官總督,開始大量建造各項基礎建設,如自來水、電力、公路、鐵路、醫療、教育。 為推動「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鼓勵台灣農民種植蔗糖、稻米;並大量開採金銅煤礦、森林、食鹽等台灣自然資源,以供應日本內地工業所需。 同時,日本重新劃定台灣行政區域,對重要的區域都市開始進行「市區改正」工作,擬定都市計畫,改變過去台灣常見的清末閩南地區的鄉鎮風光,使得街道風貌漸為西洋化,並規劃全台道路橋梁、公園綠地、自來水與下水道、電氣工程、衛生機構、公家廳舍等。
顯示圖片
日本時期鐵道部廳舍,普見的巴洛克式建築與整齊街景成為主要特色
另一方面,出於殖民政策的考慮,日本對台灣人進行殖民教育。 雖然在教育制度上對台灣本地人並沒有明文限制,但是台灣人仍有差別待遇或歧視,日本人在山區設番學校,平地設小學校與公學校,並沒有規定台灣人不能到小學校上課,但因為小學校學費高,所以學生大多是日本人子女與台灣的富家子弟。 但日治時代的台灣人,除了能接受醫學、農牧等技術性質高等教育,不乏是在日治時代修習文、法科而成就卓著者:如台大文學院長林茂生、高等法院推事吳鴻麒、新竹地檢處檢察官王育霖(為台灣人在日治時代第一位檢察官),台南市名律師湯德章等,政府對推廣台灣教育之普及亦有其功。 [42]
台灣人民對於日本殖民政府的反抗,初期多為激烈的武力沖突(以中、南部地方勢力居多),如1915年第一次以宗教力量結合反抗日本統治的西來庵事件,還有以莫那魯道為首的霧社事件,但最後都以被鎮壓瓦解或被誘導歸順收場。
自192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民族自決」主張的影響,台灣的知識分子也展開一連串要求自治與制度改革的運動,結合偶發的勞工運動,並向民間廣為宣傳,但到了後期,因為左、右兩派的分裂,及日本殖民政府加強壓制力道而逐漸消沉。
蓬勃的日治黃金時期在的台灣博覽會達到頂峰,鐵路路線擴建、米糖產量增加、郵信電信普及等等經濟成果也導致台灣社會人口增加、公學校普及和放足徹底實施、現代衛生環境建立與守時守法觀念養成等重大民生改革,進而舉行了台灣首次選舉。 1930年4月10日由八田與一規劃監造的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順利通水使用,成為全台灣第一、日本第一、亞洲第一甚至是全世界第三的大型水利工程設施,使台南州地區多達150000甲的土地擁有充沛水量。
顯示圖片
台北大空襲的城內彈著略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7年起),日本為加強對台灣的控制,推行皇民化運動。 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 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 「鼓勵」台灣人說日語並推行日式教育,改姓日本姓氏,穿日本服飾,奉祀傳統日本信仰神道教,全盤接受日化生活[43] 。 另外日本當局也於1945年全面實施徵兵制,召集台灣人從軍或負擔軍隊勞役,投入中國及東南亞戰場,並在脅迫、欺騙或是不可抗力的情況下徵集許多慰安婦。
1944年後,受到盟軍25次大空襲影響,受波及的台灣農工生產值於戰爭結束前的1945年降到最低點[44]。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會堂舉行中國戰區受降典禮,並開始了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統治至今。
中華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主題首頁
主條目:台灣戰後時期
顯示圖片
台北市太平町慶祝光復之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並簽署《降伏文書》,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何應欽接收降書,而後設立由陳儀出任最高行政首長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中華民國開始實質統治台灣。 當時接管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不當引發民怨,加上戰後經濟崩潰與惡性通貨膨脹等,最後在1947年初,因查緝私煙所引發的警民沖突,使得無法宣洩的民怨促使二二八事件爆發。 之後國民政府後續還有清鄉行動,許多與事件無關的各界菁英與百姓也被無故殺害,或逮捕之後不經審判而被監禁、處死或就此失蹤。 此事件埋下後來台灣人與外省人族群與黨派對立與台灣獨立運動的種子。
顯示圖片
「蔣公塑像」代表蔣家政權影響台灣的歷史象徵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戰敗而播遷台灣。 由於解放軍仍持續攻擊國軍,從1949年10月24日渡海進攻大金門的古寧頭戰役開始發生不少大小規模的慘烈戰役,直至1958年金門八二三炮戰國軍一方防衛成功,使得雙方暫時停火。 之後經過二年(1960年),與往後1965年間偶發零星小戰斗,此軍事沖突直到1978年底才正式宣告兩岸對峙時代結束,台灣海峽危機得以正式終止[45]。
由於1948年5月10日公布實施《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1949年5月20日施行《戒嚴令》,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後,時任總統蔣介石為穩定政權、防止中共滲入台灣,展開長期的戒嚴與白色恐怖時期。 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一方面利用美援,推行經濟上的變革,穩定農業,扶植工業及中小企業;一方面透過前述兩項法令,配合黨、政府、軍隊、特務的結合掌控,持續政治與社會上的強勢控制,鞏固一黨專政體制,並壓制許多反對言論或行動。
顯示圖片
現代台灣地圖
1950年代,台灣開始實行地方自治,縣級以下民意代表與行政首長及省議會由公民直選產生。 政府開始一系列扶植農業的政策,時任台灣省省主席陳誠推行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穩定農業。在工業方面,藉由土地改革,帶動了民營企業和工商業發展,並以加工出口導向為主。 1953年,台灣經濟已逐漸恢復到戰前水準,由於日治時期的基礎、中國來台的資金人才與技術及美援等因素下,台灣經濟逐步走向迅速成長。
1960年代,台灣進口替代產業面臨國內市場飽和問題,同時一些工業化國家的工廠面臨工資上漲等因素,紛紛搬遷到一些具工業基礎又勞工成本低廉的地區,台灣的經濟政策遂改為出口擴張。 1966年,政府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這是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 1963年,工業佔台灣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逐漸超過農業。 此後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為止,台灣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以上的經濟成長率。 1968年,政府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對台灣社會具有跨時代的重要意義。
顯示圖片
中沙大橋屬於中山高速公路的環節,象徵十大建設期間沙烏地阿拉伯對台援助的情況
1970年代台灣進入經濟起飛時代,由於石油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不景氣,1973年11月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及十二大建設以穩定經濟發展。 蔣中正於1975年4月5日病逝後,由副總統嚴家淦繼任總統至1978年屆滿。 1978年蔣經國經由第一屆國民大會選舉,擔任了第六、七任總統,並持續發展本土化及民主化,不過仍有特務政治情形。 台灣產業形態也由以農漁業為主順利轉型為以工業製造業與商業服務業為主,台灣經濟發展迅速,人民所得與生活水準均有顯著提升。
1971年中華民國政府被迫宣布退出聯合國[46],此後各國陸續解除邦交關系。 1979年1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斷交,外交處境造成相當沖擊。 台灣的黨外團體開始透過私下發行的政論雜志,對國民黨執政的政府進行抗爭,要求全面落實民主政治與言論自由。 1979年12月,在高雄市發生美麗島事件,是台灣規模最大的民主抗爭事件,之後對被逮捕相關人士的軍事審判更引起國際矚目。 [47]
1980年代,隨著產業從農業發展到輕重工業、國民教育普及,國內生產總值超過六千美元,台灣名列亞洲四小龍,股市指數曾高達萬點,政府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大力鼓勵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等高科技產業,台灣中小企業也被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所影響,此時台灣個人電腦主板產量因此位居世界第一,台灣達到新興工業國家(NIEs)水平。
隨著民主運動蓬勃展開,於1986年戒嚴狀態下政府仍默許民主進步黨成立。 由於陳文成命案、江南案、十信案相繼爆發、黨外人士的抗爭與民主訴求,終於在1987年7月14日總統蔣經國頒布宣布「解嚴」。 隨後更進一步開放黨禁及報禁、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及國會改革。 1988年蔣經國去世,副總統李登輝繼任,蔣家父子兩代統治隨之結束。
顯示圖片
中國的地對空飛彈在台灣海峽覆蓋總范圍
1990年代台灣進一步落實民主,街頭抗爭成為台灣日後自由民主社會的常見現象,著名的如五一九綠色運動、鹿港居民反杜邦設廠事件、五二〇農運、無殼蝸牛運動。 李登輝於1990年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七次會議總統選舉當選之後,仍持續推動民主化與台灣本土化政策,在任內陸續推動六次修憲。 1990年大學生發起三月學運,李登輝總統認同此學運並宣布修憲及改選國民大會,在1991年5月1日宣布結束「動員戡亂」,並結束「萬年國會」的運作,之後決定在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直選。 1995年3月,全民健保正式實施,台灣福利制度的完善初見端倪。
1995年中共在接近台灣的島嶼舉行一連串攻島軍事演習與飛彈試射,讓海峽兩岸緊張關系升高到極點,當時造成台灣人民恐慌,美國為此派航空母艦戰斗群前往台灣海域確保台灣海峽平靜。 1996年3月23日,李登輝與連戰贏得了中華民國第九任正副總統職位,也是中華民國史上首次直接民選的正副總統。 1998年,中華民國政府為了解決中央與地方行政區的過度重疊而通過了省虛級化(凍省)[48]。 1999年,李登輝總統受訪提出了特殊的國與國關系,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為兩個對等的國家,再使兩岸緊張關系提高。 1999年9月21日發生芮氏規模達7.3的大地震,此為20世紀末期台灣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
21世紀伊始,2000年3月18日,由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陳水扁、呂秀蓮當選第十任正副總統,寫下首次政黨輪替的紀錄。 於2001年1月1日,廈門與金馬小型三通實施,首度實現兩岸小規模正式通商、通航和通郵。 2001年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2年8月,時任總統陳水扁公開表示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系是「一邊一國」,引發台灣、大陸及美國各界爭議。 2003年3月14日台灣首例非典型肺炎引發SARS風波,使得全台灣產生恐慌浪潮,創下台灣1949年以來,醫院封院、街坊封樓、醫院外全面發燒篩檢的首見景況。 2004年,第三次總統直選陳水扁及呂秀蓮當選連任,其競選期間發生槍擊案引起社會廣大爭論。 2005年6月立法院預算審核通過新十大建設。 2006年9月9日,因民進黨執政政府爆發多起弊案,由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反貪腐大遊行,台灣社會產生了廣大政治對立並產生了許多特殊次文化效應。 2008年3月22日,由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蕭萬長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勝出,當選第十二任正副總統,成為台灣民主政治第二次政黨輪替。
C. 誰知道牡丹江東寧市教師考試內容包括哪些
1、筆試
筆試實行閉卷式考試。選調具有命題經驗的專家封閉入闈命題,並分別制定主、客觀題的參考答案和標准答案。
考試內容:主要考查應聘人員對招聘崗位所需相關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滿分為100分。
根據筆試成績由高分到低分的順序,按公開招聘崗位1:2比例確定進入試講人選,成績低於60分者不予錄用;如筆試成績出現並列,則相應擴大試講人選數量。
2、 試講
採取模擬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在限定時間(10分鍾)內進行指定教材試講,滿分為100分,成績低於60分者不予錄用。因缺席、遲到出現的空缺人選數額,按筆試成績由高分到低分的順序依次遞補。
試講採取當場打分的辦法進行:去掉其中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取其餘專家評定總分的平均分(保留小數點後兩位,第三位四捨五入,不滿位的以零充位)。
現場抽簽決定試講內容,必修教材按照考生所報學科確定。
經濟專業:《政治經濟學》(逄錦聚、洪銀興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法律專業:《法理學(第四版)》(張文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政治專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5年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歷史專業:《中國歷史·先秦卷(200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哲學專業:《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1993版)》(王銳生、薛文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文專業:《中國當代文學史》(王慶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1日。
D. 《東寧文學》目錄
感謝
導言
第一章 我們的宇宙圖象
第二章 空間和時間
第三章 膨脹的宇宙
第四章 不確定性原理
第五章 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
第六章 黑洞
第七章 黑洞不是這么黑的
第八章 宇宙的起源和命運
第九章 時間箭頭
第十章 物理學的統一
第十一章 結論
阿爾貝特·愛因斯坦
伽利雷·伽利略
伊薩克·牛頓
小辭典
E. 誰有綏芬河的資料
芬河 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唐稱「率賓水」,金稱「蘇濱水」、「恤品水」,明稱「速頻江」、「恤品河」,清代始稱「綏芬河」。
綏芬河
市隸屬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44°23',東經131°9',東與俄羅斯遠東最發達的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27.5公里,轄區面積460平方公里,下轄綏芬河鎮、阜寧鎮、互市貿易區和邊境經濟合作區,常住人口10萬。1975年國務院批准綏芬河為省轄計劃單列市,1988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為通貿興邊試驗區,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中國首批沿邊擴大開放城市,1997年中俄兩國外交換文批准,設立中俄綏—波互市貿易區,2005年,財政收入突破6億元,同比增長67%。地方生產總值突破30億元,同比增長47%。對外貿易額實現30億美元,同比增長20%。口岸過貨量達到750萬噸,同比增長16%。接待進出境旅遊者51.2萬人次,同比增長26%。 綏芬河市處於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是目前中國通往日本海的最大陸路貿易口岸。綏芬河是東北鐵路主幹線濱綏線和國家二級公路301國道的起點,有1條鐵路、2條公路與俄羅斯相通、每天有多次列車和汽車來往於國內外。綏芬河距俄羅斯對應口岸波格拉尼奇內16公里,距俄遠東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210公里,距俄遠東自由經濟區納霍德卡270公里。通過綏芬河口岸,經由俄羅斯海參崴、納霍德卡等海港,陸海聯遠貨物可直達日本、韓國、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綏芬河是中外陸海聯運的重要結點,是中國東北地區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橋梁」。
F. 求 2013年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地域文化課程平時作業(1—4)答案 非常感謝
平時作業四
一、填空題
1、1935年蕭紅的長篇小說(生死場 )和蕭軍(八月的鄉村 )的出版,標志著東北作家群的正式出現。
2、日偽時期,東北作家群在小說創作中,有大量揭露日偽黑暗統治、表現人民反抗斗爭的作品,代表作家有( 蕭紅 )、( 蕭軍 )、( 白朗 )、(羅烽 )。
3、東北作家群創作的主要特點是( 抗日救亡的吶喊 )和(故土原鄉的思戀 )。
4、韓乃寅的長篇小說(《天荒》)、(《苦雪》 )、(《淚祭》 ),被稱為北大荒「知青三部曲」,總題名為(《遠離太陽的地方》 )。
5、東北光復後,詩歌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這一時期的主要龍江作家的作品有( 李熏風 )的長篇敘事詩《聚寶盆》、魯琪的( 這就是愛情 )等。
6、新中國成立後當之無愧的第一批龍江鄉土詩人是( 王書懷 )、( 劉暢園 )。
7、20世紀初至20世紀30年代中期,哈爾濱共刊行過俄文期刊多達400餘種。其中( 《哈爾濱快報》)及其繼承者( 《青年俄羅斯報》 )首開哈爾濱俄僑文學的先河。
8、1920-1925年,哈爾濱共有20餘種純文學或與文學有密切關系的俄文雜志,主要有( 《遠方》 )、( 《俄國評論》 )、(《尖塔》 )、(《遠東藍雜志》 )。
9、1926年,(「邱拉耶夫卡」)社成立,這是一個由在哈爾濱本土成長起來的俄僑青年詩人組成的文藝團體。
10、( 俄僑文藝團 )的成立和發展標志著哈爾濱俄僑文學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繁榮盛景。
11、1899年,( 俄國中東鐵路俱樂部 )在和哈爾濱田家燒鍋建成,這一事件被稱為「清代哈爾濱有電影設施和活動的開始」。1902年,俄國人(考布切夫 )在哈爾濱道里中央大街與十二道街交口處建立了黑龍江第一家電影院。。
12、黑龍江有文字記載的曲藝活動始於(金代 )。
13、現代意義上的冰燈觀賞,始於1963年2月哈爾濱市(兆麟公園)舉辦的首屆冰燈游園會。
14、被稱為「中國雪鄉」是黑龍江牡丹江長汀鎮的(雙峰林場)。
15、1985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正式把1月5日確定為(哈爾濱冰雪節 )。1999年,哈爾濱市政府與國家旅遊局聯合舉辦千年慶典活動,並興建(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
16、哈爾濱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初稱( 「中國大街」 ),1928年改稱為「中央大街」。
17、頤園街一號建築始建於( 1919年 ),該建築以(折中主義 )建築風格為基礎。
18、哈爾濱有特色的宗教建築主要有(聖索菲來教堂 )、(哈爾濱文廟 )、(極樂寺 )、(東正教聖母守護教堂 )。
19、五大連池風景區的主要特色是( 奇特的熔岩景觀 )和( 豐富優質的礦泉資源 )。
20、(張建章)撰寫了黑龍江第一部民族史《渤海記》,黑龍江第一狀元是(徒單鎰)。
21、1907年6月10日,國人在哈爾濱辦的第一張報紙(東方曉報)創刊。
二、簡答題
1、簡述日偽時期東北作家群小說創作的類型。
答:一是揭露日偽黑暗統治、表現人民反抗斗爭的作品;二是直面人生、揭示人性的作品;三是粉飾太平、美化人生的趣味性小說;四是為日偽歌功頌德的漢奸小說。
2、簡述解放戰爭時期的龍江歌劇的特點。
答:一是題材選擇更加廣泛。二是這一時期的龍江歌劇在表演上說唱一體,沒有舞蹈,唱腔上則是在民族化的唱法中摻雜了東北地方化的民間小調,呈現出一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情。
3、解放初期龍江戲劇取得的成就。
答: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龍江戲劇事業獲得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並日臻成熟,走向繁榮。這一時期,不僅出現了《黑龍江文藝》、《黑龍江藝術》這些發表戲劇作品的刊物,還成立了話劇演出的專業藝術團體,如黑龍江省話劇院、哈爾濱市話劇院等。這些表演團體將話劇這一藝術形式普及開來,使話劇藝術不再束之高閣, 而成為龍江市民喜聞樂見的劇種。此外,這一時期的龍江戲劇文學創作隊伍日益擴大,既有來自地方話劇院、文聯的專業作者,如哈爾濱市話劇團的編劇叢深、黑龍江文聯專業作家姜清文等。還有一批活躍在各條建設戰線上的業余作家們,如鐵路系統作者陳桂珍、 農墾戰線青年作家范國棟、軸承廠業余作者徐任庄等。在黨和政府的支持和領導下,在戲劇藝術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這一時期的龍江戲劇 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4、粉碎「四人幫」後,龍江戲劇思想內容方面的特點。
答:一是劇作家主體意識的強化與人本意識的回歸;二是對藝術形式、表現方法的探索求新。三是濃郁的地域特色和北疆風情。
5、簡述哈爾濱中央大街的簡述風格。
答:匯集歐式風情建築,中央大街雖非哈爾濱市最長的一條街,但卻是涵括了西方建築史上最有影響的四大建築流派,有常見的起源於十五、六世紀的文藝復興式,十七世紀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義,以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建築。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等歐式風格市級保護建築13棟。這些建築體現了西方建築藝術的精華,使中央大街成為一條建築的藝術長廊。
6、列舉黑龍江的名勝古跡與故居。
答:1、昂昂溪文化遺址。2、亞溝石刻。3、五國城遺址。4、蕭紅故居。
7、列舉黑龍江紅色旅遊景地。
答:1、哈爾濱東北烈士紀念館;2、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3、侵華日軍東寧要塞遺址;4、哈爾濱烈士陵園;5、牡丹江市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園。
8、黑龍江將軍。
答:黑龍江將軍,全稱鎮守黑龍江等處地方將軍,清代黑龍江地區最高官員,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設立,官階為正一品,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改為從一品。薩布素是首任黑龍江將軍,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行東北新政,設黑龍江行省,裁撤黑龍江將軍。最後一任的黑龍江將軍程德全改署黑龍江巡撫。除程德全是漢人外,黑龍江將軍一職都由滿清宗室、旗人擔任。黑龍江將軍是清政府設於邊疆地區的最高官員,直接對皇帝負責。與清廷設於內地的駐防將軍不同,黑龍江將軍除了管理軍政、旗務以外,還兼管地方民政、民刑等事宜。
9、呼蘭教案。
答:呼蘭教案的發生是帝國主義領事裁判權深入黑龍江的標志。1882年,法國傳教士貢羅斯在呼蘭經當地人候希春等偷買民地,建立教堂。呼蘭副都統衙門判決,買契注銷,土地由原主贖回。但貢羅斯堅決不允引發民憤,6月15日兵民二三百人前往阻攔,貢羅斯當場開槍打死1名副都統衙門官員,反誣旗兵滋事。清政府在法國使館壓力下,將貢羅斯交由法人處理,並懲治有關「肇事者」,向教堂賠款3000兩。
10、壽山將軍抗俄。
答:1900年1月,壽山任黑龍江將軍,「使黑龍江吏治、邊防聲威為之一振」。7月11日,壽山諭令副都統鳳翔,如俄軍侵入境內即予迎頭痛擊。14日,壽山決定分三路抵禦敵人,以璦琿副都統鳳翔為北路翼長、呼倫貝爾副都統依興阿為西路翼長、通肯副都統慶祺為東路翼長;同時命墨爾根副都統博棟阿率各族官民分防嫩江及鄂敏河源要道。8月,壽山親自赴前線督戰。因清政府主張停戰議和,壽山孤立無援,抗俄失敗。8月28日,俄軍進攻齊齊哈爾,誘降壽山遭拒。壽山堅守不能「改隸俄籍,反顏事虜」的誓言以身殉國。臨終留下遺疏,黑龍江的事情不開荒則無從下手,開荒之舉不招民則無從下手,以黑龍江地之遼闊之肥沃,如果「得人治不出十年必能自立」。壯志未酬身先死,可見壽山對黑龍江拳拳之心,多有不甘。
11、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
答:安重根(1879年—1910年),朝鮮近代史上著名的獨立運動家,擊斃日本政治家伊藤博文的刺客。字應七,本貫順興,出生於朝鮮海州。早年皈依天主教,教名多默(Thomas)。日俄戰爭後積極反對日本侵略,後投身朝鮮愛國文化啟蒙運動,致力於教育事業。1907年參加義兵運動,但與日軍作戰都失敗了。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中國哈爾濱成功刺殺了侵略朝鮮的元兇、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當場被捕。日本關東都督府地方法院判處安重根絞刑,於1910年3月26日在中國旅順執行。安重根被當今朝鮮和韓國分別稱為「愛國烈士」和「義士」。伊藤博文是日本政界的重臣元老,1885年起四度出任日本首相。1894年伊藤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佔領了台灣及澎湖列島。1904年伊藤發動日俄戰爭,佔領了薩哈林島、旅順,使大連成為日租地,並使長春與大連的鐵路劃歸日本。1905年伊藤成為首任「韓國統監」,將朝鮮變為日本的殖民地。1909年10月26日在哈爾濱火車站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擊斃。安重根為朝鮮,也為中國除掉了共同的敵人
12、簡述李頓調查團在哈爾濱的活動。
答:李頓調查團是「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於1932年1月21日正式成立。團長是英國人李頓爵士,故亦稱李頓調查團。國聯行政院規定他們除調查日本在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而形成的滿洲問題外,也調查中國的一般形勢。後來由於控制調查團系列強國家,致使中國國民政府外交部及國際聯合調查委員會中國代表處受到制約,無法發揮更大作用。1932年9月4日調查團完成調查報告書,各委會簽字。10月2日《國聯調查團報告書》在東京、南京和日內瓦同時發表。
13、李兆麟將軍遇害案。
答:李兆麟於1939年4月任中共北滿省委常委、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總指揮,轉戰龍鎮南北和訥河、拜泉等地。1941年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於11月奉命率部轉移到蘇聯,任88旅政治副旅長。日本投降之後,他率部回國,任濱江省政府副省長。1946年3月9日下午4時,在哈爾濱市水道街9號3樓,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時年36歲。
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在水道街9號被國民黨特務暗殺,激起了全市人民的憤怒。3月24日,10萬市民在兆麟公園舉行遺體安葬儀式和追悼大會。1945年11月17日,根據《雅爾塔協定》,我黨政機關撤離哈爾濱,政權移交國民黨接收大員。中共中央東北局北滿分局安排李兆麟留在哈爾濱,以中蘇友好協會會長的身份工作。當時哈爾濱政治形勢嚴峻,日偽殘余勢力和國民黨軍統特務無處不在。李兆麟利用各種機會宣傳革命,鼓舞群眾,被軍統特務視為眼中釘。幾次暗殺不成,最終選擇了市政府工作的職員孫格齡去接近李兆麟。1946年,「3月8日,在哈爾濱市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大會上,孫格齡約李兆麟下午到水道街9號,說有關推選國大代表的重要情況向他匯報。」李兆麟因事拒絕。孫便在電話中說,事情緊急,務於第二天下午三四點到水道街9號。第二天雖然諸事繁忙,警衛員和司機在修車子,考慮水道街9號離駐地不遠,他決定徒步赴約,在日歷上寫了「下午三時應邀去水道街9號商定國大代表」。赴約後,孫拿出含氰酸鉀的紅茶水給李兆麟喝。乘葯力發作,埋伏的特務沖上前揮匕猛刺,李兆麟倒在血泊中,年僅次36歲。1946年4月28日,民主聯軍進駐哈爾濱,調查李兆麟將軍被害案。除余士豪、何士英、孫格齡在逃,其餘皆落網歸案。李兆麟一生為民族解放事業而英勇戰斗。他的英雄業績光照千古,他的英名,蘿北人民永誌不忘。
G. 關於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關於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有好幾個同學姓陳。我常常想:難道五百年前我們的祖宗是一家。但讀了《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以後,我便對陳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調查。
二. 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陳姓的來源和陳姓的歷史名人。
2.訪問有關人士,收集陳姓的名人故事。
3.通過各種途徑,了解陳姓的人口和分布的情況。
三. 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 陳姓的來源 陳氏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在海內分布極廣,按人口統計為第五大姓。
上網 陳姓人口數量 據統計,陳姓人口總數有800萬以上。
上網 陳姓族譜 河北、山西、遼寧、上海、江蘇都還保存著陳姓族譜。
同學的告訴 歷史上陳姓名人 陳勝、陳琳、陳子昂、陳壽、陳毅、陳名夏、陳貞慧、陳確……
四. 結論
1.我國的陳姓源遠流長,傳說周武王滅商以後,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找到了舜帝的後裔媯滿。武王把大女兒元姬嫁給他,封他為陳(河南淮陽)候,讓他奉守舜帝的宗祀。媯滿氏後,謚號陳胡公,陳氏是他的後代,歷代視為正宗。這也是後來陳姓人口的快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2.在歷史長河中陳姓人才輩出。有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漢末文學家陳琳,唐代文學家陳子昂,西晉史學家陳壽,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陳毅,清臣陳名夏,明末清初散文家陳貞慧,明清之際思想家陳確……我們為陳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陳姓是當代中國第五大姓。據統計,陳姓人口總數超過8000萬。
H. 關於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表格式)
陳姓是中國眾多姓氏中,按人口計算居全國第五大的姓。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陳姓為現代中國第五大姓。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陳姓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香港、澳門及台灣都是第一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陳姓出自姚姓或媯姓
舜帝的後裔。舜,也稱虞舜,黃帝八世孫,生於姚地(今河南濮陽范縣),以地取姓為姚。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紂以後,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陳胡公媯滿,封他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舜帝的後裔媯滿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以國為姓,使用陳姓的始祖是胡公滿,陳姓主要開始使用於周朝初年的陳胡公滿,胡公滿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姚姓的後代。舜帝姓姚,舜在被選為堯的接班人前,堯為了考察他,讓舜搬到媯水旁居住,所以舜的部分後代便以所居住的這條河為姓,為媯氏。 部分改姓的本姓是姚的族人後來有改回姚氏,部分沒有改回來,便發展出其他姓,比如陳姓——《唐書·宰相世系》部分又改回本姓姚的:舜後代胡公媯滿封於陳,至陳敬仲(陳完)仕齊,又改為田氏。王莽封本姓為姚的姚氏族人田豐為代眭侯,後豐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過江徙居吳郡,又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回為姚氏。從姚姓發展到媯姓,再到媯陳胡公滿傳至10世孫陳完,陳國內亂,陳厲公的兒子陳完怕株連自己,出奔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 後改為田氏。到十代孫田和時,廢齊康公而自立為齊太公,並受到周王朝和諸侯列國的承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代齊姜」。 公元前221年,齊王建時,齊國為秦所滅。齊王建亡國後,子孫紛紛改姓避難,舜帝一系又經歷了一次大分化。田姓今在中華大姓中列第34位。齊王建三子:升、桓、軫。升、桓改為王氏,其後代即漢代王莽一族。軫奔楚為相,後遷入潁川(今河南長葛)。田軫復姓陳。自秦漢以來,由田姓復姓歸宗的潁川陳氏一支,在中國歷史上十分顯赫,繁衍極盛,播遷極廣。前文已經敘述,從姚姓族人衍生出媯姓,再媯姓改姓陳姓、胡姓,部分陳姓再改為田姓,部分田姓族人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回為本族人最早的本姓姚姓,部分田姓族人改為王姓。其它從從姚姓族人衍生出的姓氏沒有改回族人最早的本姓姚姓的,便繼續發展出其他姓。陳姓發展歷程:舜重之以明德,自虞幕至虞舜,有近1500多年的歷史,《韓非子》說:虞夏二千餘歲。《國語》記載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報焉;杼能帥禹者也,夏後氏報焉;上甲微能帥契者也,商人報焉;高圉大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焉。虞夏商周四代是奴隸社會的頂峰的代表,華夏正統。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彰明德。因舜帝生於姚虛而姓姚,其子商均生於媯汭而姓媯,《堯典》記,舜「厘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夏代虞後,虞族子孫亦姓虞,姓媯,姓姚,姓王,姓吳......在夏代,有虞氏的首領虞思曾幫助禹的後代少康復國......;在商代,《世本》宋忠注:「虞思之後,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於陳,以為舜後是也。」;在周代,《史記》、《左傳》記載:《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之產曰: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侍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與其神明之後,以備三恪,庸以元女太姬配胡公而封諸侯。」《史記》詳細見陳杞世家;自陳胡公以後其子孫姓陳,姓胡,姓袁......;陳完,陳厲公之子,陳氏重要支系,詳見田敬仲完世家,陳完的子孫代姜齊稱孤道寡,陳完的子孫姓陳,姓孫,姓王,姓田,姓陸......詳細見右表(點擊放大),虞舜帝部分後裔簡表,商族姓氏參考宋微子世家,在此不再累述。另外根據唐書記載,漢族李姓出自陳國,始祖李利貞為陳國大夫,老子亦陳國人。孔子亦在陳國居住了三年。了
中國古部落名。
陳豐氏是黃帝氏族的一個重要分支部落,是黃帝部落的姻親。「帝嚳取陳鋒氏女,生放勛(堯)。」(《史記·五帝本紀》)。帝嚳是黃帝的曾孫,顓頊的族侄。「陳豐,一作鋒,邦也。僑極娶陳豐氏生帝嚳,嚳復娶陳豐氏生帝堯,齊之豐丘,陳氏邑也。」(《路史·國名紀己》)《索隱》、《人表》、《正義》等著作都認為鋒、峰、豐、邦同意通義,陳鋒、陳豐、陳邦指的是一回事。)可見,黃帝家族與最早見於記載的陳豐氏部落是兩個互相通婚的雙胞族,形成了炎黃氏族部落大聯盟的強大基礎。隨著時間的流逝,此族已經淹沒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融合進黃帝的姬姓的大家族中,其後無顯族出現。 補充:殷墟甲骨卜辭載商人高祖夔,據王國維考定,「夔」為「帝嚳」之名,因形訛而成「夋」。因此由夔神而分化成嚳、夋二神,同見於《山海經》神話中,唯「夋」寫作「帝俊」,為全書中最主要最顯赫的一個上帝神。「帝嚳」只偶爾提到兩三次,而另外分化出「帝舜」一神。自晉郭璞至近代學者多認為「舜」自「夋」音變而出。是「嚳」與「俊」、「舜」原由同一神「夔」分化出來已可論定。可參閱《山海經》郭璞《注》、郝懿行《箋疏》、畢沅《新校正》、王國維《殷先公先考》、郭沫若《古代社會研究》、《卜辭通纂》、袁珂《山海經校注》,這也同時證明了虞族和商族的血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