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平脈辨證提綱

平脈辨證提綱

發布時間: 2021-03-27 19:10:26

A. 怎麼理解《傷寒論》中的表,里,半表半里

《傷寒論》中疾病所在的病位是歷代醫家爭論的焦點,表裡眾醫家達成了共識,半表半里則各執一詞,眾說紛紜,讓後學者無可是從。正確的理解《傷寒論》中的表外、里內、半表半里的概念,有助於准確解讀《傷寒論》原文,提高臨床療效。
錢超塵教授的《傷寒論文獻通考》考證出,《傷寒論》是張仲景論廣《湯液經》的基礎上,又收集了幾代甚至幾十代醫家的論文,其中還有張仲景弟子的論文而成。《傷寒論》不是一個人的手筆,文字的表達習慣不同,表和外,里和內在絕大多數條文中是互詞,表達同一個意思而已。
1、表:
《傷寒論》第46條:「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葯已微除,其人發煩目暝,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此條「表」是指麻黃證
《傷寒論》164:「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此條表指的桂枝證
2、外:
《傷寒論》146條「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痛、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傷寒論》42條:「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上兩條的外指桂枝證
《傷寒論》37條:「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此條的外指的太陽病。
《傷寒論》104條:「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硝湯主之。」
此條的外指小柴胡證,少陽病相對陽明病而言,少陽為外,陽明為里。
胡老分析《傷寒論》中的條文發現有這樣的規律,常把麻黃證稱為表證,桂枝證稱外證
3、表裡:
《傷寒論》93條:「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後復下之。」
4、內外:
《傷寒論》60條:「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下之以虛其里,復發汗又虛其表,內外俱虛。」
60條和93條都是「下之後,復發汗」,一個言表裡俱虛,一個說內外俱虛,可見這里的表裡和內外是互詞。
麻黃證為太陽病的表證,桂枝證為太陽病的外證(為表證之內,半表半里證和里證之外,故稱為外證)。
5、半表半里:
成無己在《註解傷寒論》中率先明確提出了半表半里的概念,《傷寒論》把「半表半里」稱作「半在里,半在外」,即第148條原文:「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若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必有表,復有里也」「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湯液經》八綱辨證的病位只有表和里概念,仲景在這里提出半在里半在外即半表半里病位概念,是由八綱辨證,發展為六經辨證的關鍵。
《傷寒論》97條:「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腠理開,邪氣因入」是入於里了嗎?陽明病為里證這是達成共識的,「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服完柴胡湯後,渴了,這時才入了陽明裡證。「以法治之」,就是用治療陽明病的方法隨證治之,而不能再服柴胡湯了,否則就是誤治。「腠理開,邪氣因入」邪氣出表,又沒入於里,那是哪個病位?此處仲景已經暗示在表之里,里之外,還有個半表半里的病位甚明。
胡希恕先生是近代經方大師、中醫臨床家,臨床用方精簡,療效卓著,其得益於對《傷寒論》的正確理解。胡老對《傷寒論》的解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認為疾病的部位有表、里,亦有半表半里。疾病在皮膚、肌肉、筋骨部位的為表;在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部位的為里;在表之內,里之外的胸腹腔間部位的為半表半里。
當代經方大家馮世綸教授整理總結了胡老的經方研究成果,並考證了經方理論體系的形成,明確了:《神農本草經》、《湯液經法》、《傷寒論》乃一脈相承,《傷寒論》的六經來自於八綱,考證了《本經》、《漢書·藝文志》、《傷寒論》從中發現了半表半里概念的確切軌跡,半表半里仍是八綱概念,產生於《傷寒論》97條、147條、148條。《本經》和《湯液》中只有表裡概念而無半表半里概念。馮老把《傷寒論》各方,按六經類證,明確了《傷寒》方的六經歸屬,例如:太陽病為表陽證如麻黃湯方證、桂枝湯方證,陽明病為里陽證如白虎湯方證、承氣湯方證,少陽病為半表半里陽證如小柴胡湯方證,少陰病為表陰證如麻黃附子湯方證、桂枝加附子湯方證,太陰病為里陰證如理中湯方證、四逆湯方證,厥陰病為半表半里陰證如柴胡桂枝乾薑湯方證、烏梅丸方證。其中,在半表半里陽證少陽和半表半里陰證厥陰,更是明確了具體方證。可見半表半里的概念並非子虛烏有,臨證用之甚驗。
經方精、效、廉,這是經方的優勢,經方難學是因王叔和在《傷寒論》的序中加入「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二十三個字,致使後世以《內經》釋《傷寒》,多囿於臟腑經絡之論,難於反映六經實質。實際《傷寒論》的六經,是由疾病證狀所反映的病位和病性來決定的,關鍵是對病位辨別。正確解讀《傷寒論》,是中醫人登堂入室的不二法門。只有正解仲景之學,才能繼承中醫,傳承中醫,發展中醫。讓中醫騰飛,造福蒼生!

B. 尋《傷寒論》序的原文與譯文

《傷寒論》原序

東漢 張仲景

論曰: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葯,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慄,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齎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雲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遊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谷,至於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孔子雲: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慨然:感慨的樣子。

嘆:嘆的異體字

秀:才能出眾。

士:讀書人。

曾:竟然。

方術:本指占卜星相之術,此指醫術。

但:只,僅僅

企踵:踮起腳後跟。表示仰慕。踵,腳後跟。《漢書·蕭望之傳》:「天下之士,延頸企踵,爭願自效。」

孜孜汲汲:貪求不已、迫不及待的樣子。孜孜,努力不倦貌。汲汲,不休息貌。《漢書·揚雄傳》:「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惟名利是務:賓語前置,以「惟……是」作標志。

崇飾:崇尚修飾。末:枝節。此指名利權勢。

忽棄:輕棄。

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使……華麗。悴:使……憔悴

本:根本。此指身體。

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賓語前置。語出《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卒:通「猝」。

嬰:纏繞,遭受。

震慄:驚懼顫抖。栗,通「栗」。

降志屈節:謂降低身份,屈己從人。

欽:恭敬地。

巫祝:古代從事占卜祈禱活動的人。巫,能以舞裝神,以替人祈禱為職業者。祝。主持祭祀祝告的人。《楚辭》王逸註:「男巫曰祝。」

告窮:表示辦法用盡。

歸天:聽命於天。

齎:持。

重器:寶貴的器物。此喻身體。

委:交付。

咄嗟嗚呼:嘆詞。

異物:此謂死亡的人。

重泉:九泉,黃泉。即地下。

何榮勢之雲:賓語前置。以「之」為標志。即「雲何榮勢」

進:謂居官位。下文「退」義反。

遊魂:漢魏之際熟語,指苟延殘喘、毫無定見之人。

浮華:表面的榮華。

徇物:謂追求權勢名利等身外之物。徇,順從。《莊子·讓王》:「今世俗之君子,危身棄生以徇物。」一說,通「殉」。

冰谷:喻險境。《詩·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臨於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又《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冰谷:薄冰、深谷。喻險境。

C. 平脈辨證為什麼不寫成憑脈辨證

中醫認為,杏屬於熱性食物,有小毒,吃多了會傷及筋骨,引起老病復發;現代營養學則強調,鮮杏里較強的酸性物質,會使胃液激增,引起胃玻 是「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想起這句順口溜,只因正值大量水果集中上市的夏季,而每每路過這些...1753

D. 《傷寒論》問題

今傳《傷寒論》為王叔和搜集整理而成,已非張仲景手著原貌,其中確有一些方劑與六經辯證方法矛盾,比如桂枝二越婢一湯,太陽病用石膏就違背了「先表後里」的治則,陽明病病氣微體質弱尚且使用桂枝湯,如何太陽未罷便用石膏?其他如文蛤散、小建中湯、麻黃升麻湯等等,當然這些方劑的療效可以肯定,但是其組方原則卻無法與理論統一,我們懷疑的意義在於:是不是不必苟且獲效,而於大法中直取病機?倘若如此,則必將大幅度推進六經辯證體系的研究。至於究竟哪些不是仲景原方,尚難確定。供參考

E. 傷寒論六經病的提綱證是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一作寒)是也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太陽病的桂枝湯臨床應用以及使用禁忌: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 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方一。

桂枝(去皮,三兩) 芍葯(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薑(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

助葯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 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根據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 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 惡等物。

176.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兩)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兩)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臣億等謹按前篇雲∶熱結在里,表裡俱熱者,白虎
湯主之,又雲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

40.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
小青龍湯主之。方十。

麻黃(去節) 芍葯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 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 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 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

F. 「金匱要略」的「匱」的讀音是什麼

「金匱要略」的「匱」讀作Guì。

《金匱要略》是我國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論述雜病診治的專書,原名《金匱要略方論》。

「金匱」是存放古代帝王聖訓和實錄的地方,意指本書內容之珍貴。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載疾病60餘種,收方劑262首。

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外科、婦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飲食禁忌等內容。被後世譽為「方書之祖」。

(6)平脈辨證提綱擴展閱讀:

一、成書背景

東漢末年,戰亂頻仍,疫病流行,死亡枕藉,張仲景的族人亦多數亡於傷寒之疾。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中說「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金匱要略》即為《傷寒雜病論》之雜病部分的節略本。

二、整理

《傷寒雜病論》問世後,因戰亂而散失。西晉王叔和經過廣泛搜集,將原書傷寒部分編成《傷寒論》10卷,而未見到雜病部分。

到北宋仁宗時,一位叫王洙的翰林學士在館閣殘舊書籍里發現了一部《傷寒雜病論》的節略本,叫做《金匱玉函要略方》,一共有3卷。上卷講傷寒病,中卷講雜病,下卷記載方劑及婦科病的治療。

為了臨床方便,又把下卷的方劑部分分別列在各種證候之下,仍編為上、中、下3卷。此外,還採集各家方書中轉載仲景治療雜病的醫方及後世一些醫家的良方,分類附在每篇之末,題名為「金匱要略方論」。

後人將《金匱要略方論》簡稱為《金匱要略》或《金匱》。

G. 傷寒雜病論義疏的平脈法

第一
平脈法者,啟後賢以診要也。平,釋如《書》「平章百姓」之平,義猶辨也(脈法舊皆以平脈冠之,序雲平脈辨證者是也。後人以辨之義釋平,遂訛有平脈、辨脈之分)。病有證,脈有象。辨證而後能議病,別象而後能平脈。證之表見者,藏府消息之外著也。脈之效象者,氣血變化之形容也。故首明氣血先見,以示效象之源。次示平脈大法,以明診要有分部、察息、辨象、審勢之方。次則明藏氣之異用,而脈各呈其象焉;分六氣之異性,而脈各呈其象焉。次則示察色之妙,明問聞之法。更合脈證而析其呿吟之微,洞其參伍之變,而終之以奇經八脈。學者苟能精求其象,更進而通其效象之源,熟肄其法,更深而得其奇恆之巧,察合之於色脈,比類之於證候,則病之在內在外,屬藏屬府,傷榮傷衛,病氣病血,中於何氣,舍於何經,莫不各有其不變不易之診,至明至晰之辨。惟精惟一之理,既微妙以玄通,復彰顯而質實,此真發天地之秘奧,出赤水之玄珠者矣。蓋先師以脈學統四診,以出入升降象勢統脈法,舉一例凡,無法不攝。孔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在精而熟之,思乃通也。若乃受師不卒,意惑心迷,思用難精,隅反莫悟,廣之萬卷,其義莫窮。師之序曰: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下根邪悟,末之何也。
問曰:脈何以知氣血藏府之診也?師日:脈乃氣血先見,氣血有盛衰,藏府有偏勝。氣血俱盛,脈陰陽俱盛,氣血俱衰,脈陰陽俱衰。氣獨盛者則脈強,血獨盛者則脈滑,氣偏衰者則脈微,血偏衰者則脈澀。氣血和者則脈緩,氣血平者則脈平,氣血亂者則脈亂,氣血脫者則脈絕。陽迫氣血則脈數,陰阻氣血則脈遲。若感於邪,氣血擾動,脈隨變化,變化無窮,氣血使之。病變百端,本原別之。欲知病源,當平脈變。欲知病變,先揣其本。本之不齊,在人體躬。相體以診,病無遁情(通行本佚)。
問曰:脈何以知氣血藏府之診也?此問脈者血之府,心之合也。寸口者,則手太陰之動脈也。氣血異病,何以辨之?藏府異候,何經辨之?六氣異邪,何以辨之?又一脈何以為數十病?一病何以見數十脈?脈何以因病而效其象?象何以辨別而知其源?此理難明,故首問之。師曰以下答辭,明脈之源也。蓋人處於氣交之中,以天地之氣生,以四時之法成,如魚之育於江海,如金之冶於烘爐。聖人仰觀俯察,有以知形假物成,命惟天賦,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於是推物性變化之理,以定藏府血氣之診。求之物性,紛賾而不可盡也,統之以金木水火土,而物之性盡矣。更進而求其承製之化,則金遇火而液化,水得冷而冰凝,木絕水而枯,火加水而滅,土性中和,兼乎四氣(經曰:木得金而伐,土得木而達,水得土而絕,火得水而滅,金得火而兩缺,萬物盡然,不可勝竭。疏義本此)於是知物性不同,隨緣變異,性由體具,象以變形。聖人既究極乎天地物性之變,而論理於人形,原其本則萬物同體也。清者為氣而無形,濁者為血而有質。在人身雖內有府藏經絡,外而毛膚官竅,無不資氣以煦之,血以濡之。氣竭則華痿,血弱則榮枯。更見夫天地溫和,則經水(義即江河)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血脈者,亦人身之江河也。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氣血和諧,脈道以行。故合之於人,凡藏氣之內變,六淫之外傷,邪之及體,氣血受病,氣血擾動,病雖未見,脈象先形,故曰:脈乃氣血先見也。氣血有盛衰,藏府有偏勝者,此釋人之秉賦不同。氣血在人,各有偏盛偏衰之異,藏府之秉,各有偏強偏弱之殊。脈之動也,氣血使之。故氣血俱盛,脈陰陽俱盛。氣血俱衰,脈陰陽俱衰。陰陽指寸尺,兼浮按沉按,脈隨氣血為變化也。氣獨盛者則脈強,血獨盛者則脈滑,氣偏衰者則脈微,血偏衰者則脈澀。此釋脈診氣血之辨,診法之最為微妙者也。察脈之法,曰分部,曰察息,曰辨象,曰審勢。何謂分部?浮中沉為表裡之部,以察氣血之出入;寸關尺為上下之部,以察氣血之升降。故分部乃可以定病之所舍。何謂察息?脈之動也,隨息遲疾(平人亦有呼吸促而脈徐者壽,呼吸徐而脈躁者,不病則夭,不盡隨息也)。經曰:脈一呼再至,一吸再至,閏以太息,五至曰平,此言其常也。然人之呼吸,遲疾之度各異。故但察遲疾,不足以為虛實寒熱之准。分部察息,庸工易曉,脈之微妙,在象與勢。何謂勢?勢者,脈動之變也。氣動無形,故以勢彰。何謂象?象者,脈形之異也。血流有質,故以象顯。氣血之辨,勢象攸分。氣獨盛則脈強,強者勢也。血獨盛則脈滑,滑者象也。氣偏衰則脈微,微亦勢也。血偏衰則脈澀,澀亦象也。診法之妙,先別氣血。在經絡為榮衛,言其循周之用也。在藏府為氣血,表其變化之體也。病在氣分,則脈之勢變。病入血分,則脈之象改。故脈之勢變而象不變者,氣病而血不病也。脈之象變而勢不變者,血病而氣不病也。象勢俱變,則氣血俱病。故氣血和者則脈緩,氣血平者則脈平,氣血亂者則脈亂,氣血脫者則脈絕。脈隨病變,如影隨形。候氣者,當審其上下出入強弱之殊;候血者,當辨其剛柔大小滑澀之異。氣盛勢盛,氣衰勢衰,血虛象虛,血實象實。但平人之常,氣血相維,衛行脈外而內交於榮,榮行脈中而外交於衛。血氣者,不得相離也。氣病則必及於血,血病亦必累於氣。但有微甚主客之分,未有氣病而血獨安也。故脈有象實而勢衰者,或氣衰不足以運其血,或血凝遂有以郁其氣。勢盛而象虛者,有為氣亢而耗其血,有為氣充將生其血。蓋血病累氣者,其勢雖來去不盛,而按之必有鼓而欲起之情。氣病累血者,其勢雖出入奮張,久按之終見留滯難前之象。氣虛血實,則勢弱而象充。血衰氣盛,則勢強而象減。血獨不和,則時弦時澀,而脈象屢變。氣獨不和,則時強時弱,而脈勢迭更。微妙在脈,不可不察,明乎象勢,診道得矣。陽迫氣血則脈數,陰阻氣血則脈遲,此明脈息遲疾之故。陽者,謂人之動氣;陰者,謂人之精血。體之溫暖,源於動氣;體之腴潤,滋於精血。故數理陰陽,則貴陽賤陰。人身陰陽,以平秘為要,不得有偏重也。陽迫氣血,則脈之行度急而為數;陰阻氣血,則脈之行度滯而為遲。數為陽迫,有陽盛而迫者,有陽厥(逆也)而奔者(陽亡於上),有陽亡而外迸者(陽亡於外),故數不盡以為熱。遲為陰阻,陰盛而氣行遲者有之,精液凝泣而脈道不利者有之(凡津液痰血之凝結,脈象雖松軟寬緩,按之必內有勁線,或有若珠粒之形可辨),氣血結聚而為症瘕者有之,故遲不盡以為寒。氣血相維,病則俱病。故氣寒則內束其血,血熱亦外鼓其氣。氣寒者,象亦緊而類血脈,血熱者,勢亦盛而類氣脈,蓋氣熱而血亦奔逸,血寒而氣亦凝滯。當於象勢之中,推其主客之辨,氣熱血沸,清其氣而血自平;血熱氣奔,涼其血而氣亦靜;氣寒血結,溫其氣而血行;血凝氣滯,通其血而氣暢。凡人病氣者暴,病血者久。故治氣者不必及血,治血者必顧其氣。病在經絡,則氣分血分皆有之。其在藏府及血分,則藏體傷矣。氣血之動,原於穀神,是為胃氣,氣血之出入升降,此為其源,故凡中宮無權,升降不利,則脈之象勢,必久按之而疏密不勻,強弱互變。中宮者,脾胃也。脾為陰而統血主液,胃為陽而統氣主津。勢屢變者胃氣衰,象屢變者脾氣餒。斯道久晦,知者鮮矣。「若感於邪,氣血擾動,脈隨變化,變化無窮,氣血使之。病變百端,本原別之,欲知病源,當平脈變。欲知病變,先揣其本。本之不齊,在人體躬,相體以診,病無遁情」者,此示後學,以見病知源之奧,平脈辨證之理。蓋脈之變化,由於氣血,故診脈而氣血之消息外見,當合證以究其表裡藏府經絡之舍,虛實盛衰氣血之偏。一脈可為數十病,一病可見數十脈,平脈可以辨證,非據脈可盡知病名所苦。後世方書,但雲某病當見某脈,或某脈當主某病,依果求因,本末倒置。不究氣血之源,於診道何益也。病邪之乘,但有六氣(此專舉外感為例),邪之中人,如工施色,青黃化綠,黑朱成紫,隨其所合,變化各殊,病變莫窮,證由體異,察體異秉,診無遁情。執方求病,昧於一貫,研窮皓首,泛海迷津。經曰:執其要者,一言而終。此之謂歟。上示脈法大綱,下乃條記而明辨之。
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乘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為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環,當復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蓄,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終必有奸。審察表裡,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府藏,獨見若神。為子條記,傳與賢人。
此承上文已明血氣陰陽之故,更進而問診法之詳。先述所問曰:脈有三部,因陰陽二氣之乘,陰盛則乘陽位,陽盛則乘陰位,其變化由於榮衛血氣,在人體躬,隨呼吸之出入,循脈道而上下,因氣息之游布,津液流通於四肢百脈。脈象因氣候、病邪、藏氣之轉,隨時異其動作,效其象狀。而病邪之變,藏氣之偏,四時之候,莫不有其形容,可以指別,如春則脈應肝而象弦,秋則脈應肺而象浮,冬則脈應腎而象沉,夏則脈應心而象洪。四時之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藏王於四季,具應候法時之義。及乎診視病變,察色觀脈,或大或小,應指不同。即就一診之中,初中後按,脈亦象勢迭改,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或寸浮而尺沉,或尺長而寸短,或上下乖錯,上溢而入於魚,下覆而入於尺,象勢無常,或存或亡。病輒改易,或進退以變其升墜之常,或低昂而易其俯仰之位,令人心迷意惑而紀綱動失。願為具陳診要,令得分明無惑也。師曰以下答辭,曰:子之所問,乃診道之根源也。脈有三部者,尺寸及關也。榮衛流行,各有法度,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天溫日明則衛氣浮,天寒日陰則衛氣沉,如衡之稱物,不失常度。腎沉心洪,肺浮肝弦,各有本藏經常之象,見於指下,不失銖分。氣血榮衛,隨脈上下,出入升降,應乎漏刻。水下百刻,日夜一周,五十度循環於身,至翌日平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之動脈(義詳《靈樞》衛氣行、榮衛生會),而虛實之准可見。故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五藏有餘不足,六府強弱盛衰,悉無遁形。若飲食既進,食入於陰,長氣於陽,則脈隨變化,非復本來少胃之象(常有久病多服補劑,真藏之脈,惟平旦時一見,至食飲入胃,過午診脈不見敗象者,不可不知)。故診病重、病久、痼疾之法,必以平旦決其死生,惟暴病則不拘時也。下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者,言脈之本象,內而五藏,外而六淫,五六相乘,病隨體異,太過不及,變現無窮,而總之則皆陰陽二氣之互干,氣血擾動所變化。學者當先明常脈,乃進而求之參伍錯綜之變,則萬病在綱,皆可以比類得之。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畜,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者,略舉脈隨病變之例。風者天之動氣,中於身則氣血為風鼓而象浮虛。浮虛者,舉之皮膚而得,象不實也。寒中於身,則氣寒而內束其血,脈道內斂而為牢堅。牢堅者,言外貌實而堅牢也。沉潛水畜者,言水氣留於肌皮之內,則肌肉脹而脈難外鼓,行於肌肉之下(水病脈出者死)而為沉潛。或水氣內畜,溢於經脈,脈氣亦當內沉。水病而脈浮者,必兼風以鼓之,此為風水。支飲急弦者,飲結於胸隔之間,上支而為胸滿且痞(支,猶撐拄也),飲結則氣行不利,氣行不利,則脈度急。急者,強力以趨也。弦為血郁其氣,津液痰血,異名同源。藏府化液,其體皆水,《脈法》「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是也。故飲結則血行亦郁,而脈之象弦。急弦者,飲欲動而未暢也。動則為痛者,動為陰陽二氣之爭,氣血相搏,榮衛之行則壅,壅而不通則痛生。數為陽迫,陽迫而沸氣則熱,陽迫而爍血則煩(此但舉陽盛一端,以明氣血之異,勿泥),故或為熱,或為煩也。設於臨病之頃,粗察之脈病若不相應,或陽氣外泄而脈見外鼓,或壯火食氣而脈反內衰,庸工遂有舍脈從證、舍證從脈之疑。智者知其氣血根源變化所緣之故,三部之效象不伺,病邪之合化各異,氣血之偏盛而為太過者固可怪,氣血之偏衰而為不及者亦同然。但脈為氣血先見,則邪無空見之候,脈乃氣血變化,則象無遁形之時,細索其故,終必有奸。學者當審氣血之出入以定病之外內,察氣血之升降以定病之上下,則表裡三焦,分明指下,平脈辨證,見病知源。料度府藏,非假洞垣之明,獨見若神,不外質實之理。當為子條記其法,傳示後賢也。
師曰:平脈大法,脈分三部。浮部分經,以候皮膚經絡之氣;沉部分經,以候五藏之氣;中部分經,以候六府之氣(通行本佚)。
此條示平脈大法。脈分三部者,浮、中、沉也。用指之法,曰舉,曰按,曰尋。以指輕取,平於皮膚之分而切之,曰舉。微重取之,平於肌肉之分而切之,曰按。重取之,平於筋骨之分而推切之,曰尋。脈之應指於皮膚之部者,曰浮部。脈之應指於肌肉之部者,曰中部。脈之應指於筋骨之部者,曰沉部。浮、中、沉按者,以察氣血出入之消息也。浮部分經以候皮膚經絡之氣者,人身皮膚經絡在外,氣行於表,故浮取以候之。府藏十二經,病異所舍,故分經以決之。三陽經為表(此對內之府藏而言),當浮取之。浮緩者中風,浮緊者傷寒,經屬太陽。浮大者,經屬陽明。浮弦者,經屬少陽。三陽同在表,各有深淺,太陽為表,少陽為中(半表半里是也),陽明為里。又浮部可以分三候,浮部之浮者候太陽,浮部之中者候少陽,浮部之沉者候陽明。病之萬變,統於六經,知病所舍,分經辨之,候浮部之勢,而皮膚經絡之病在氣分者無遁情;候浮部之象,而皮膚經絡之病在血分者無遁情。故曰浮部分經,以候皮膚經絡之氣。舉氣者,言脈之動,賅血而言也。沉部分經,以候五藏之氣者,沉而濡者,經屬太陰;沉而細者,經屬少陰;沉而弦者,經屬厥陰。候沉部之勢,而藏氣之盛衰可辨;候沉部之象,而藏體之虛實可知。故曰沉部分經,以候五藏之氣。中部分經,以候六府之氣者,府者為陽而主外,藏者為陰而主內。肝弦、肺毛、腎石、心洪、脾緩。五藏合於六府,藏府相合,病有外內。凡病,沉取之而象見者在藏,中取之而象見者在府。故按之而弦者,膽也;尋之而弦者,肝也。微按之而毛者,大腸;按之而毛者,肺也。按之而石者,病在膀胱;尋之而石者,病在腎。微按之而洪者,病在小腸;按之而洪者,病在心(此當熟玩而深思,膠柱鼓瑟,不能通矣)。心肺氣浮,分三部用指當輕。胃為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脾胃之氣,實主中州。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是以五藏六府之氣,皆出於胃、而脾者為胃行其津液者也。故候胃氣之衰亡,當以中部為准;候腎氣之虛實,當以沉部為准。故曰中部分經,以候六府之氣。經者,統府藏而言。雜病辨干移相乘之法,本此推之。
師曰:脈分寸關尺,寸脈分經以候陽,陽者氣之統也。尺脈分經以候陰,陰者血之注也,故曰陰陽。關上陰陽交界,應氣血升降,分經以候中州之氣(通行本佚)。
師曰:脈分寸關尺。寸關尺者,上中下之部也,以候氣血之升降。氣血在人,循環動作,出入升降,為其機用。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含生之倫,無物不具,四者廢息,生機滅矣。脈位之辨,古多異說。變見寸口,其理至微。上古大聖,以禪觀內察經脈藏氣流行之軌,知三陽經行身之表,三陰經行身之里,五藏異用,三焦氣分。心氣行於左,其位在上,氣由上行於左,故候在左寸。肝氣亦行於左,在心下,由心下左行於關,故候在左關。肺氣行於右,氣由上行於右,故候在右寸。脾氣亦行於右,在肺下,由肺下右行於關,故候在右關。兩尺左水右火,其位居下潛藏,有氣無形,水火之源,陰陽之根,水借火以溫而不熱,火借水以涼而不冷,平勻相濟,故曰既濟。冷則病,熱亦病,名曰反。腎氣下行於左,故候在左尺。相火下行於右,故候在右尺。經氣為病,候於所合(如小腸經熱而內眥赤,則脈見於左寸,心合小腸也);府藏自病,隨脈位上下而分候之(如小腸有宿食,暮發熱,則當右尺實也,餘可類推),此分診之法也。蓋脈診有總按、分按之殊。分按惟雜病藏府幹移之變,及傷寒壞病一部獨陷之邪,當分部求象以密察之。餘悉以總按之用為多。故師就寸口三部,明氣血升降之用。曰寸脈分經以候陽,陽者氣之統也。氣之體清而主升,脈之動勢,氣鼓之也。脈行於寸口(指寸關尺三部言),至寸(寸部)而上於魚際,其體漸細。氣有餘則脈大,氣不足則脈小,氣外泄則脈勢上溢,氣內陷則脈勢下墜。氣之內陷而不能出於表,則脈外出於皮膚之勢弱(此言出入);氣之下陷而不能升於上,則脈上升於寸部之勢墜(此言升降)。故曰寸以候陽,陽者氣之統也。尺脈分經以候陰,陰者血之注也。血之體濁而性沉,脈之效象,血為之也。脈行於寸口,至尺而脈體漸束,脈束而血注之,則體充而象實,血滿而脈束之,則體重而下潛,故尺脈之候,當沉而石。尺為根,寸為葉,尺部勢弱者腎氣衰,尺部象虛者腎精少。故曰:尺以候陰,陰者血之注也。寸陽而尺陰,故曰陰陽,此分寸尺候氣血之法也。脈行於寸口,由尺而上於高骨曰關,血氣諧行,至尺部而脈道稍束,則勢斂而不伸,上高骨而脈道寬平,則束者開,斂者展,故平人關脈,常大於寸尺。氣血升降,此為交界,故候關以審中州之氣。中州者,胃皖之陽也。分經之法,五藏有本脈,六氣有本脈,六經有本脈。如太陽脈浮,陽明脈大,少陽脈弦。假令浮而寸弱勢墜者,太陽之氣陷也。大而寸弱勢墜者,陽明之氣陷也。弦而寸弱勢墜者,少陽之氣陷也。五藏脈象,肝弦、肺毛、心洪、腎石、脾緩,其氣血盛衰,出入升降,太過不及之診,皆可以分經辨之。診法之妙,惟象與勢,升降出入,消息盡之,病非痼疾,一部獨異,但依象勢,決病死生,消息診看,百不一失,故先師但舉氣血升降之源。寸尺者,氣血之統,關中者,升降之樞。分診三焦(義即上、中、下三部),以定病之上下所在。脈之變化,或縱或橫,為移為干,分部求象,其理自得,脈位分診,不可泥也。
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也。若見損至脈來(通行本誤作損脈來至)為難治。
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之重,何謂也?蓋舉古醫經之義以問。「師曰」以下答詞,明分浮中沉為五部,以候五藏之法,蓋古義有之,非始於越人也。舉經曰者,言此為古醫經之詞雲爾。今以出入之位,分五部以權之。初按脈,輕取之,如持三菽之重,平於皮膚之部者,以候肺氣也。稍重取之,如持六菽之重,略下於皮膚,平於經絡之部者,以候心氣也。又稍重取之,如持九菽之重,平於肌肉之部者,以候脾之氣也。再重取之,如持十二菽之重,平於筋之部者,以候肝之氣也。重取之,平於骨之部以切之,以候腎之氣也。此分出入為五部,以候五藏之氣。皮毛者,肺之合也,故候肺氣平於皮膚之部。脈者,心之合也,故候心氣平於經脈之部。肉者,脾之合也,故候脾氣平於肌肉之部。筋者,肝之合也,故候肝氣平於筋之部。骨者,腎之合也,故候腎氣平於骨之部。蓋藏氣之候,有出入升降之分。候出入則以按之至骨,候腎氣之盛衰。候上下則以尺之象勢,候腎精之強弱。下言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也。此示後學以合升降出入為診之法。病而下利,中氣之下陷也。氣陷則脈亦陷,脈勢下而不上,陷之甚則尺不上於關,而寸口關上按之悉不見脈。尺為根,寸為葉,若寸關脈不見,而尺中時一小見,則腎氣尚未絕也。此分上中下三部,以候藏氣之法。若尺中未絕,猶有生理,但寸關已不見脈,則脈已失上升之力,當再候其出入之消息以察之。若尺中小見,而按之能應指外鼓,則出入之用未失。脈再舉頭之義,即一再應指外鼓,能再鼓則能三鼓,舉其多數言之,以別於暴來而乍鼓乍歇之謂。凡病出入升降,驟失其一,猶可救之,兩者同失,則胃氣已絕。若見損至脈來為難治。六至以上為至脈,三至以下為損脈。至脈來為陰絕,損脈來為陽絕,此乃藏氣之損,證為難治。難治者,非不治也。蓋暴病得之,猶可幸生,久病得之,真藏見矣。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