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七下科學提綱

七下科學提綱

發布時間: 2021-03-26 21:49:23

⑴ 七年級下冊科學第六章復習提綱

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令我悲傷過的事情不少。可我竟沒有想到那 次:使我 那麼得悲痛,這種悲痛是從來沒有的。
六年級的下學期是最關鍵的時刻,在這段日子的學習好壞中,將決定著,不久的 畢業考試。小學升初中,雖沒有 中考,高考那麼重要,可它也算得上是我 們學習上的 一個小小的轉折點,它將決定著我們考上一所怎樣的中學,也說明了我們這六年的學習中,學到了什麼,學得怎樣。在這即將考試期間,班上每天都要做二三張試卷,壓力也有點大。也在這個時候,關心我的媽媽特別的注重我的那些小考試,我也偏偏在這個時候的一次小考試中,考差了!
這幾天的壓力使我揣不過氣來,哎!明天還要考語文,真累!這時我本應該認真復習,可耍心戰勝了學習,那天放學回家後,媽媽不在,我便把書本一扔,盡情地玩起來,心想反正明天也是一次小考試,沒什麼的!第二天,一到校,便開始測試,因為我沒有復習過的緣故,很多題不知從何下手,因此,不想便知,我的這次考試是相當的差!那天試卷發下來後,一看,**分,這個分數令我自己大吃一驚,天吶!我從來沒有考過這么差啊!於是,我決定不給家長看,可紙包不住火,媽媽知道了。大大地訓了我一頓,老師也訓了我一頓,這時的我才感到後悔,後悔自己貪耍,不把小測試放在心裡。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葯,有的話,我一定買一大堆來吃!那一天,我不斷地反省自己,反省得十分悲痛,一部分因自己,一部分因被老師,媽媽訓的很慘。我暗定: 以後再也不能這樣了!
從來沒有這樣悲痛,緣由也是因自己而起,對待學習不能撒謊,不然吃虧的終是自

⑵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科學復習提綱

在網路文庫上下 我有網址http://wenku..com/link?url=dbk-mIzRv2zG78DeW2NaSJO5FY-dxm7tjFBsi 就是第一單元在第三部專分 求採納屬

⑶ 七下科學復習提綱(浙教版)

第四章 不斷運動的地球
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
1.地球的自轉: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的運動。
2.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
(1)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
(2)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
3.地球自轉的周期:約一天(約24小時)。
4.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1)太陽東升西落:由於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自轉,因此太陽相對於地球自東向西運動,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陽是東升西落。
(2)晝夜交替: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瞬間,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為白晝,背著太陽的一半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就不斷地更替。
5.晨昏線(圈):晝夜半球的分界線,它由晨線和昏線構成。
(1)昏線:隨著地球的自轉,逐漸由晝變成夜的界線。
(2)晨線:隨著地球的自轉,逐漸由夜變成晝的界線。
第二節北京的時間和「北京時間"
1.地方時。
世界上不同的地區(不同經度)在同一時間時刻不同的現象,它是人為規定的。例如:杭州是中午12時,英國倫敦才4時。
2.時區的劃分。
(1)時區:分區計時制把全球劃分成24個150經度寬的地區,每個地區就叫做一個時區。
(2)劃分法:以中時區為標准向東、向西各劃分12個時區,其中東十二區與西十二區重合,全球共劃分24個時區。
中時區(零時區):以O。經線作為中央經線的15。經度寬的地區。
東時區:中時區的東邊分成12個時區,依次為東一區、東二區等。
西時區:中時區的西邊分成12個時區,依次為西一區、西二區等。
東、西十二區:都以1800經線作為中央經線,向東向西各跨7.50。
3.區時。
以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統一使用的標准時間,即區時,又叫標准時。例如:倫敦所在的O0經線是中時區的中央經線,所以倫敦的地方時就是中時區的區時;北京在東八區,東八區的區時就是該區的中央經線即東經1200的地方時。
(1)區時的計算原則:
東加西減:所求地點在已知地點的東邊時,則所求地時間應加上時差;所求地點在已知地點的西邊時,則所求地時間應減去時差(因為東邊時區的區時總是要比西邊時區的區時早)。
(2)時差的計算原則:
同區相減,異區相加:所求地點均為東時區或均為西時區時,時差為兩地所在時區
的區號之差;所求地點一個為東時區,另一個為西時區時,時差為兩地所在時區的區號
之和(因為相鄰兩個時區間的區時相差1小時。不同時區的兩地,間隔幾個時區,區時就相差幾個小時)。
4.北京的時間和「北京時間」。
(1)北京的時間:北京位於東經1160,北京的時間是指東經1160處的地方時。
(2)北京時間:中國把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作為全國除新疆外統一使用的時間,稱為「北京時間」。北京時間實際上是指東八區的區時,即東經1200經線的地方時。
5.日界線。
以1800經線為基線,有幾處轉折的線,稱為國際日期變更線。
(1)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的時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2)日界線的西側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點。
(3)從西十二區越過日界線進入東十二區,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減去一天。
第三節地球的繞日運動
1.地球的公轉:地球繞日不停地旋轉
春分日(3月21日前後)直射赤道 ①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後)直射北回歸線 ②夏至後直射點雖南移但直射點還在北半球
秋分日(9月23日前後)直射赤道 ③秋分後直射點繼續南移但直射點在南半球
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直射南回歸線 ④冬至後直射點雖北移但直射點還在南半球
2.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正午太陽高度在不同的緯度、不同的時間其分布是不同的,就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來看,它的分布總是從直射點向兩側減小。
3.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
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夏至日達到最大值,冬至日達到最小值。
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冬至日達到最大值,夏至日達到最小值。
回歸線之間的地區:太陽兩次直射,但回歸線上只直射一次。
4.晝夜長短的變化:(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赤道全年晝夜等長)
全球晝夜等長
①晝長>夜長,且晝越來越長
春分 ②極晝范圍由北極點向北極圈擴大,且緯度越高晝越長
晝最長;北極圈內全為極晝
夏半年 夏至 ①晝長>夜長,但晝越來越短
②極晝范圍由北極圈向北極點縮小
全球晝夜等長
北半球 秋分 ①夜長>晝長,且夜越來越長
②極夜范圍由北極點向北極圈擴大,且緯度越高夜越長
冬半年 夜最長;北極圈內全為極夜
冬至 ①夜長>晝長,但夜越來越短
②極夜范圍由北極圈向北極點縮小
春分 全球晝夜等長
(5)五帶的劃分:
第四節 日歷上的科學
1.年、月、日的科學概念。
(1)人們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2)人們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產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
(3)人們根據地球自轉所產生的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
2.歷法的種類。
(1)陽歷:
①陽歷又稱為太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它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歷法,所以又叫公歷。
②置閏方法(閏日):凡公元年數能被4整除的是閏年,但當公元年數後邊是帶兩個「0」
的「世紀年」時,必須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閏年。(如:1600年是閏年,1700年、1800年、1900年皆不是閏年,2000年是閏年)
③公歷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公歷閏年多出1天安排在2月,平年2月28天,閏年就29天。
(2)陰歷: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來制訂的。
(3)陰陽歷:
①兼顧月亮繞地球的運動周期和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周期而制定的歷法。陰陽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年的平均長度接近地球的公轉周期,是一種「陰月陽年」式的歷法。它既能使每個年份基本符合季節變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與月相對應。
②置閏方法(閏月):由於地球公轉周期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學家在編制農歷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採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在農歷十九年中,有十二個平年,每一平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一閏年十三個月。
③農歷平年是354天,農歷閏年是384天,農歷閏年不閏日,而是閏月。
3.二十四節氣。
(1)節氣就實質而言屬於陽歷范疇,從天文學意義來講,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360度,以春分點為0點,分為二十四等分點,兩等分點相隔15度,時間約隔半個月。每個等分點設有專名,含有氣候變化、物候特點、農作物生長情況等意義。
(2)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五節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
1.地球內部結構。
地殼:厚約0~17 km。
地幔:厚約17~2 900 km,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核:厚約2 900—6 371 km,分為外核和內核。
2.軟流層與岩石圈。
軟流層:位於上地幔深約50~250 km的范圍內,據推測是由於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蛻變放熱,產生高溫異常,將岩石熔融後形成的。這里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
岩石圈: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是由岩石組成的,合稱為岩石圈。
3.火山和地震:地球內部能量強烈釋放的形式,也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
4.火山。
(1)結構:由火山錐、火山口、火山通道組成。
(2)噴發物:有氣體、岩漿和火山灰噴發物。
(3)分類:按活動情況可分為活火山、死活山、休眠火山。
(4)分布:環太平洋火山帶、地中海火山帶、東非火山帶、大西洋海底火山帶。
(5)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①益處:火山灰和火山塵可為農田提供無機肥料,並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礦產,
如硫礦等。同時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湖水在醫療衛生方面有較大價值。
②危害:毀壞交通,埋沒農田,引起火災,甚至危及人類生命。
5.地震。
(1)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
①震源:地下發生地震的地方。
②震中:震源正對著地面上的地方。
③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點到震中的距離。
④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離。
(2)分布:環太平洋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帶。
(3)防震自救的措施。
發生地震時千萬不要慌亂,要冷靜、快速地離開房屋,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里或桌子下等。
第六節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塊
1.大陸漂移說。
地球的岩石圈被一些構造帶分割成許多板塊,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2.六大板塊。
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
3.板塊與地殼活動。
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
4.板塊運動。
(1)板塊張裂(生長邊界)地區。
裂谷或海洋(例證:大西洋、東非裂谷)。
(2)板塊相撞(消亡邊界)地區。
①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大陸板塊邊緣受擠壓隆起為島弧或海岸山脈(例證:太平洋西部的島弧鏈、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脈);大洋板塊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形成海溝(例證:馬里亞納海溝)。
②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例證:喜馬拉雅山系、阿爾卑斯山系)。
第七節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圖
1.海拔和相對高度。
海拔:地面上某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2.常見的地形。
地形類型 特 征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坡度較陡
丘陵 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地勢起伏較小,坡度較緩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內部相對高度小,范圍大
盆地 中間低,四周高
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各種地形。
(1)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高度相同。
(2)等高線密集處表示陡坡。
(3)等高線稀疏處表示緩坡。
(4)等高線重疊處表示懸崖。
(5)等高線內部呈很小的封閉曲線,並且由外向內海拔增高,表示山峰;其中內部很小的封閉曲線表示山頂。
(6)兩個山頂之間的部位為鞍部(即等高線突出的部位相對稱的地方)。
(7)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的地方為
山谷(山谷水向中部集中)。
(8)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山脊水向兩側分流)。
(9)等高線內部呈很小的封閉曲線,並且由外向內,海拔降低,表示窪地。
4.地形的變化。
(1)內力作用:能量來源於地球內部的熱量,它能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階段性。
地殼運動 褶皺一隆起一高山或高原
斷層一凹陷一盆地或低地
火山、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的強烈釋放,能在短時間內使局部地形發生急劇變化
(2)外力作用:能量來源於太陽能,它能使地表趨於平坦,具有廣泛性和持續性。
表現形式:風、流水、波浪、冰川作用, 侵蝕——高山削低 搬運
堆積——低谷填平
(3)地形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一般來說,內力作用對地殼的發展變化起主導作用,但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往往是某一作用占優勢。

⑷ 七年級下冊科學第四章復習提綱

第四章:不斷運動的地球
第一節:
1、 了解地球自轉特徵,知道地球自轉方向;
2、 了解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知道晨昏線(圈)的含義和晝夜交替周期;
3、 能用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及其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第二節:
1、 了解地方時、區時的含義;
2、 知道日界線兩側的日期變化;
3、 學會查找世界各地的時區,並計算它的區時。
第三節:
1、 了解地球公轉運動的方向、周期、地軸傾斜等基本特徵;
2、 了解地球公轉運動產生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晝夜長短變化、五帶劃分等地理現象;
3、 能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地球儀模擬演示,簡要解釋在觀測桿影和讀圖等觀察方式中發現的地理現象。
第四節:
1、 了解我國日歷的組成部分;
2、 了解我國日歷中公歷和農歷的設置方法;
3、 通過探究活動,知道二十四氣節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具有指導和預告作用。
第五節:
1、 知道地球內部的結構特點,並能進行描述;
2、 能夠通過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觀察,認識地殼的變動;
3、 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並能夠對照地圖說出全球火山、地震的分布特點;
4、 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方法。
第六節:
1、 能說出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論點,並能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地球上某些現象發生的原因;
2、 通過了解「大陸飄移說」和「板塊構造理論」的形成過程,初步領悟假說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作用。
第七節:
1、 知道主要的地形類型,能夠說出主要的地形類型的特點;
2、 了解外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並能根據當地情況說出1~2種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點。
3、 能根據等高線的特點判讀簡單的等高線地形圖的,能舉例說明等高線地形圖在生活和生產中的用途。
4、 知道繪制等高線地形圖的方法,並繪制一幅簡單的等高線地形圖。

⑸ 七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復習提綱,要完整的,最好有圖片。嘻嘻

第二章 運動和力
30、 機械運動:物體空間位置的變化。
31、 機械能:動能(運動著的物體所具有的能)和勢能(物體被舉高或發生形變多具有的能)。
32、 參照物:判斷物體運動和靜止被選作標準的物體。選擇不同參照物,同一物體運動的描述也不同(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33、 運動(按運動路線):曲線運動和直線運動
(按速度是否改變):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34、 速度: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意義:表示物體的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35、 V=S/ t S=V t t =S/V
36、 1m/s=3.6km/h 1m/s意義:物體在1秒內通過的距離為1米。
37、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
38、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測量工具:測力計(實驗室常用彈簧秤),彈簧秤的工作原理: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力越大,彈簧秤伸長越長)
39、 力的單位:牛頓(牛),符號:N 一本科學書是2牛
40、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改變一個要素,效果就改變)可以用力的圖示(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出來。(注意:不要忘記標出單位線段表示力的大小)
41、 重力: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體:地球;作用點:重心),
方向:豎直向下(應用:重垂線、水平儀),大小與質量成正比
(G= m g m= G / g g = G / m )
g=9.8牛/千克: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牛
42、 相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物體會產生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和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固體、液體、氣體都會產生摩擦力)
43、 增大有利摩擦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變滾動為滑動
減小有害摩擦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變滑動為滾動,
加潤滑劑
44、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原來靜止的,將保持靜止狀態;
原來運動的,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45、 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速度大小,運動方向)的性質。
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固體、液體、氣體,運動或靜止的物體都具有慣性)
質量大慣性大。
46、 二力平衡:一物體在兩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就二力平衡。
47、 二力平衡的條件:同物、同線、等大、反向
48、 結論:如果物體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時,將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如果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則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

⑹ 七下第一章科學提綱

http://www.biobox.cn/htm/czswkw/d9z/d6_1.htm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