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化學復習提綱
① 化學人教版必修一知識總結
高一化學模塊I主要知識及化學方程式
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觀察法、實驗法、分類法、比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較的方法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推論,概括出結論。
二、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O2==2Na2O
2. 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點燃====Na2O2
3. 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現象:①鈉浮在水面上;②熔化為銀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處游動;④伴有嗞嗞響聲;⑤滴有酚酞的水變紅色。
4.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5.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 鐵絲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點燃===2FeCl3
3. 製取漂白粉(氯氣能通入石灰漿)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氣與水的反應: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鈉在空氣中變質: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鈣在空氣中變質: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物理量關系
1. 物質的量n(mol)= N/N(A)
2. 物質的量n(mol)= m/M
3. 標准狀況下氣體物質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n(mol)=cV
五、 膠體:
1. 定義:分散質粒子直徑介於1~100nm之間的分散系。
2. 膠體性質:
① 丁達爾現象
② 聚沉
③ 電泳
④ 布朗運動
3. 膠體提純:滲析
六、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1. 定義:①條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②性質:能否導電;③物質類別:化合物。
2. 強電解質:強酸、強鹼、大多數鹽;弱電解質:弱酸、弱鹼、水等。
3.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① 寫:寫出化學方程式
② 拆:將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改寫成離子形式,其它以化學式形式出現。
下列情況不拆:難溶物質、難電離物質(弱酸、弱鹼、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刪:將反應前後沒有變化的離子符號刪去。
④ 查:檢查元素是否守恆、電荷是否守恆。
4. 離子反應、離子共存問題:下列離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如Ba2+與SO42-;Ag+與Cl-等
② 生成氣體或易揮發物質:如H+與CO32-、HCO3-、SO32-、S2-等;OH-與NH4+等。
③ 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弱電解質)
④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MnO4-與I-;H+、NO3-與Fe2+等
七、 氧化還原反應
1. (某元素)降價——得到電子——被還原——作氧化劑——產物為還原產物
2. (某元素)升價——失去電子——被氧化——作還原劑——產物為氧化產物
3.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八、 鐵及其化合物性質
1. Fe2+及Fe3+離子的檢驗:
① Fe2+的檢驗:(淺綠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澱,繼而變灰綠色,最後變紅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溶液顯紅色。
② Fe3+的檢驗:(黃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澱。
b) 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2. 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鐵與鹽酸的反應:Fe+2HCl=FeCl2+H2↑
② 鐵與硫酸銅反應(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鐵中的氯化亞鐵雜質)3FeCl2+Cl2=2FeCl3
④ 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變質: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2FeCl3+Fe=3FeCl2
⑥ 銅與氯化鐵反應(用氯化鐵腐蝕銅電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鋅與氯化鐵反應: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鋅與氯化鐵反應: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雷雨發莊稼」涉及反應原理:
① N2+O2放電===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業製法:N2+3H2 2NH3
3. 氨的實驗室製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裝置:與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④ 檢驗方法:
a) 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驗,會變藍色。
b) 用沾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煙產生。NH3+HCl=NH4Cl
⑤ 乾燥方法:可用鹼石灰或氧化鈣、氫氧化鈉,不能用濃硫酸。
4. 氨與水的反應: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製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氫銨受熱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銅與稀硝酸反應: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與濃硝酸反應: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 NH3↑+HCl↑
十、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 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 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 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 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 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十一、 鎂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在空氣中點燃鎂條:2Mg+O2點燃===2MgO
2. 在氮氣中點燃鎂條:3Mg+N2點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點燃鎂條:2Mg+CO2點燃===2MgO+C
4. 在氯氣中點燃鎂條:Mg+Cl2點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鎂涉及反應:
① 貝殼煅燒製取熟石灰:CaCO3高溫===CaO+CO2↑
CaO+H2O=Ca(OH)2
② 產生氫氧化鎂沉澱:Mg2++2OH-=Mg(OH)2↓
③ 氫氧化鎂轉化為氯化鎂:Mg(OH)2+2HCl=MgCl2+2H2O
④ 電解熔融氯化鎂:MgCl2通電===Mg+Cl2↑
十二、 Cl-、Br-、I-離子鑒別:
1. 分別滴加AgNO3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澱的為Cl-;產生淺黃色沉澱的為Br-;產生黃色沉澱的為I-
2. 分別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盪,下層溶液為無色的是Cl-;下層溶液為橙紅色的為Br-;下層溶液為紫紅色的為I-。
十三、 常見物質俗名
①蘇打、純鹼:Na2CO3;②小蘇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綠礬:FeSO4•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膽礬: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O;⑩明礬:KAl(SO4)2•12H2O
十四、 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鋁與鹽酸的反應:2Al+6HCl=2AlCl3+3H2↑
2. 鋁與強鹼的反應: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鋁在空氣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鋁與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鋁與強鹼反應: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氫氧化鋁與強酸反應:Al(OH)3+3HCl=AlCl3+3H2O
7. 氫氧化鋁與強鹼反應:Al(OH)3+NaOH=Na[Al(OH)4]
8. 實驗室製取氫氧化鋁沉澱:Al3++3NH3•H2O=Al(OH)3↓+3NH4+
十五、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質
1. 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與氫氟酸反應: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4HF=SiF4↑+2H2O
5. 製造玻璃主要反應:
SiO2+CaCO3高溫===CaSiO3+CO2↑
SiO2+Na2CO3高溫===Na2SiO3+CO2↑
②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 化學的知識點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第一部分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
鈉與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 2cuo + c 高溫 2cu + co2↑
5、鐵片與硫酸
銅溶液反應: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 + o2 △ na2o2
鈉與氧氣反應:4na + o2 = 2na
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過氧
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鈉與水反
應:2na + 2h2o = 2naoh + 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 + 4h2o(
g) = f3o4 + 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 + 2naoh + 2h2
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鋁
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鐵
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
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
、氫氧化亞鐵被氧化成氫氧化鐵: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氫氧化鐵加熱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實驗室
製取氫氧化鋁: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
2so4
22、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
3、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氫氧化鋁加熱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鐵
溶液與鐵粉反應: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亞鐵中通入氯氣:2fecl2 + cl2 = 2fecl3
27、
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單質與氫
氟酸反應: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與氧化鈣高溫反
應:sio2 + cao 高溫 casio3
29、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si
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鈉與鹽酸反應:n
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氣與金屬鐵反應:2fe +
3cl2 點燃 2fecl3
33、氯氣與金屬銅反應:cu + cl2 點燃 cucl2
34、氯氣與金屬鈉反應:2na + cl2 點燃 2nacl
35、氯氣與水反應:
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氣與消石灰反應: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鹽酸與硝酸銀溶液反應: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長期置露在空氣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與水反應:so2 + h2o ≈ h2so3
42、氮氣與氧
氣在放電下反應:n2 + o2 放電 2no
43、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與水反應:3no2 + h2o = 2hno3 + no
45
、二氧化硫與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2so2 + o2 催化劑 2so3
4
6、三氧化硫與水反應:so3 + h2o = h2so4
47、濃硫酸與銅反應:cu
+ 2h2so4(濃) △ cuso4 + 2h2o + so2↑
48、濃硫酸與木炭反應:c
+ 2h2so4(濃) △ co2 ↑+ 2so2↑ + 2h2o
49、濃硝酸與銅反應:cu
+ 4hno3(濃)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與銅反應:3
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熱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氣與氯化氫反 應: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氫氨受熱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
5、硝酸銨與氫氧化鈉反應: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氣的實驗室製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
57、氯氣與氫氣反應:cl2 + h2 點燃 2hcl
58、硫酸銨與氫氧化
鈉反應:(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
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
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
o3 +2h2↑
67、硅單質的實驗室製法:粗硅的製取:sio2 + 2c 高溫
電爐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 (粗硅)
粗硅轉變為純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溫 si(純)+ 4hcl
非金屬單質(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過量)===xef2
2f2(過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屬)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體積)===2clf
3f2 (過量)+cl2===2clf3
7f2(過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還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濃)===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寫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濃)===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氣)
2c+sio2===si+2co(製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純)+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剛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鹼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鹼或光照促進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熱,濃)===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濃)+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二,金屬單質(na,mg,al,fe)的還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鈍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③ 人教版 高一化學必修一總復習提綱!!!
你們化學學得如此之快啊。。。。
④ 高中化學必修一知識歸納大全(人教版)
第三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1-鹼金屬 Na (活潑)
1 鈉露置空氣中變暗 4Na+O2 = 2Na2O
2 鈉的燃燒 2Na+O2 Na2O2 (淡黃色)
3 鈉投入水中 2Na+2H2O=2NaOH+H2↑
4 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 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5 氧化鈉的化學性質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6 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強氧化性)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SO2==Na2SO4
7 碳酸鈉的性質 Na2CO3 +CO2+ H2O=2NaHCO3
Na2CO3+2HCl = 2NaCl+CO2↑+ H2O
8 碳酸氫鈉與酸、鹼反應、不穩定性 NaHCO3+ HCl = NaCl+ CO2↑+ H2O
NaHCO3+ NaOH = Na2CO3 + H2O
2NaHCO3 Na2CO3 +CO2↑+ H2O
9 焰色反應操作步驟 先要灼燒鉑絲成無色,做完一種離子的鑒別後,要用鹽酸洗,再灼燒至無色,再檢驗第二種離子。
10 鈉、鉀的焰色 鈉:黃色 鉀: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
第三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2-金屬鋁 Al (兩性)
1 鋁的性質(強還原性,與酸、鹼反應都放H2) 2Al + Fe2O3 Al2O3 + 2Fe (鋁熱反應)
2Al + 6HCl =2AlCl3 + 3H2↑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2 氧化鋁的性質(兩性,與酸、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3 氫氧化鋁的性質(兩性,與酸、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Al(OH)3 + 3HCl =AlCl3 + 3H2O
Al(OH)3 + NaOH = NaAlO2 +2H2O
4 硫酸鋁與氨水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5 氫氧化鋁受熱分解 2Al(OH)3 Al2O3+3H2O
第三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3-金屬鐵 Fe(變價)
1 鐵在氧氣中燃燒 3Fe+2O2 Fe3O4
2 鐵與硫(低價) Fe+S FeS
3 鐵與氯氣(高價) 2Fe+3Cl2 2FeCl3
4 紅熱的鐵與水蒸氣 3Fe+4H2O(g) Fe3O4+4H2
5 用鐵濕法制銅 Fe
+ CuSO4 =
FeSO4+Cu↓
6 氧化亞鐵與鹽酸 FeO +2HCl = FeCl2 +H2O
7 氧化鐵與鹽酸 Fe2O3 +6HCl = 2 FeCl3+3H2O
8 Fe(OH)3製取 FeCl3+3NaOH===Fe(OH)3↓+3NaCl
9 Fe(OH)2製取 FeSO4 +2NaOH = Fe(OH)2↓+2H2O
10 置露空氣中 4Fe(OH)2+O2+2H2O=4Fe(OH)3
11 氫氧化鐵的不穩定性 2Fe(OH)3 Fe2O3+3H2O
12 銅與氯化鐵溶液 Cu+2FeCl3=CuCl2+2FeCl2(雕刻銅線路版)
13 氯化亞鐵中通氯氣 2FeCl2+Cl2=2FeCl3
14 三價鐵遇硫氰化鉀 Fe3++3SCN-=Fe(SCN)3 (紅色)
15 赤鐵礦煉鐵 Fe2O3 +3CO 2 Fe+3CO2
第四章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1-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
1 硅的燃燒 Si + O2 SiO2
2 制粗硅 SiO2+2C Si+2CO
3 制碳化硅 SiO2+3C SiC+2CO
4 硅與氫氧化鈉 Si+2NaOH+H2O==Na2SiO3+2H2↑
5 SiO2與氫氧化鈉溶液 SiO2+2NaOH ==Na2SiO3+H2O
6 二氧化硅與氫氟酸 SiO2+4HF=SiF4↑+2H2O
7 硅酸鈉制硅酸 Na2SiO3+2HCl==H2SiO3↓+2NaCl
Na2SiO3+CO2+H2O===H2SiO3↓+2Na2CO3
8 硅酸的不穩定性 H2SiO3 H2O+SiO2
9 制水泥的原料 粘土和石灰石(CaCO3)
10 制玻璃的原料 純鹼、石灰石、石英
第四章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 氯氣與金屬(鈉、銅、鐵反應) 2Na+Cl2 2NaCl (白煙)
Cu+Cl2 CuCl2 (棕色煙)
2Fe+3Cl2 2FeCl3 (棕黃色煙)
2 氯氣與氫氣混合光照 H2+Cl2 2HCl (白霧)
3 氯氣使有色布條褪色 Cl2+H2O = HCl+HClO(HCLO有強氧化性)
4 次氯酸的不穩定性 2HClO 2HCl+O2↑
5 氯氣尾氣的吸收 Cl2+2NaOH = NaCl+NaClO+H2O
6 漂白粉製取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
7 漂白粉久置失效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
8 氯氣的置換反應 2Cl2+2NaBr===2NaCl+Br2
Cl2 +2KI ===2KCl+I2 (濕潤的KI澱粉試紙變藍)
9 實驗室制氯氣 MnO2+4HCl(濃) MnCl2+Cl2↑+2H2O
10 氯離子檢驗 Ag+ + Cl - = AgCl↓
11 照相底片成像原理 2AgBr 2Ag+Br2
第四章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3-硫和硫的化合物
1 硫與銅的反應 Cu+S Cu2S
2 硫的化學性質(與鐵、汞等金屬和氫氣、氧氣等非金屬的反應 Fe+S FeS
Hg+S = HgS
H2+S H2S
S+O2 SO2
3 SO2(與水反應和與O2催化氧化 SO2 +H2O = H2SO3
4 2SO2+ O2 2SO3
5 三氧化硫溶於水 SO3 +H2O = H2SO4
6 二氧化硫通入氯水 SO2 +Cl2+2H2O = H2SO4+2HCl
5 濃硫酸的強氧化性(銅、碳的反應 Cu+2H2SO4(濃) CuSO4+ SO2↑+H2O
C+ 2H2SO4(濃) CO2↑+ 2SO2↑+2H2O
第四章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4-氮和氮的化合物
1 工業合成氨 N2+3H2 2NH3
2 雷雨發莊稼 N2+O2 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3 氮的固定(固氮) 把N2轉變成氮的化合物的反應
4 NO與O2完全溶於水 4NO+3O2+2H2O=4HNO3
5 NO2與O2完全溶於水 4NO2+O2+2H2O=4HNO3
6 銅與濃硝酸 Cu+4HN03(濃)=Cu(NO3)2+2NO2↑+2H20
7 銅與稀硝酸 3Cu+8HN03(稀) 3Cu(NO3)2 +2NO↑+4H20
8 濃硝酸與碳 C+4HNO3(濃)=CO2↑+4NO2↑+2H2O
9 硝酸分解: 4HNO3 2H20+ 4NO2↑+ O2↑
10 王水的成分 濃HNO3和濃HCl 1:3
11 氨水的電離 NH3·H2O NH4++OH -
12 氨與酸反應 NH3+ HCl == 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13 銨鹽受熱分解(不穩定性) NH4Cl NH3+HCl
(NH4)2CO3 2NH3↑+H2O+CO2 ↑
NH4HCO3 NH3↑+H2O+CO2 ↑
2NH4NO3 2N2↑+4H2O+O2 ↑
14 氨氣的催化氧化 4NH3+5O2 4NO+6H2O
15 實驗室制氨氣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16 銨離子的檢驗 NH4++OH-==H2O+NH3↑(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⑤ 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1期末復習提綱
幫我總結一下高一上的化學方程式吧~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化學計算題。謝謝。最好有講解。
答:同學,你好!為你總結如下:
第一章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
(1)Fe2O3+3CO 2Fe+3CO2(金屬氧化物熱還原)
(2)CuO+H2 Cu+H2O
(3)WO3+3H2 W+3H2O
(4)C+H2O H2+CO(水煤氣)
(5)C+2CuO 2Cu+CO2↑
(6)4P+5O2 2P2O5
(7)2KMnO4 K2MnO4+MnO2+O2↑(熱分解)
(8)2HgO 2Hg+O2↑
(9)2KCl O3
2KCl+3O2↑
(10)Mn(NO3)2 MnO2+2NO2↑
(11)NH4NO3 N2O↑+2H2O
(12)NH4Cl NH3↑+HCl↑
(13)Cu2(OH)2CO3 2CuO+CO2↑+H2O
(14)CuSO4+Ba(OH)2=Cu(OH)2↓+BaSO4↓
(15)2FeCl3+H2S=2FeCl2+S↓+2HCl
(16)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第二章鹼金屬
(1)4Na+O2=2Na2O
(2)2Na+O2 2Na2O2
(3)2Na+2H2O=2NaOH+H2↑
(4)①2Na+Cl2=2NaCl
②4Na+TiCl4 Ti+4NaCl
(5)2Na2O2+2CO2=2Na2CO3+O2
(6)2Na2O2+2H2O=4NaOH+O2↑
(7)Na2O+CO2=Na2CO3
(8)Na2O+H2O=2NaOH
(9)2NaOH+CO2=Na2CO3+H2O
(10)NaOH+CO2=NaHCO3
(11)NaOH+HCl=NaCl+H2O
(12)2NaCl+2H2O 2NaOH+H2↑+Cl2↑
(13)Na2CO3+CO2+H2O=2NaHCO3
(14)2NaHCO3 Na2CO3+CO2↑+H2O
(15)Na2CO3+2HCl=2NaCl+H2O+CO2↑(反應相對NaHCO3慢)
(16)NaHCO3+HCl=NaCl+H2O+CO2↑(反應相對Na2CO3快)
(17)①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
②Ca(OH)2+NaHCO3=CaCO3↓+NaOH+H2O
(18)4Li+O2 2Li2O
(19)2K+2H2O=2KOH+H2↑
(20)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21)NaH+H2O=NaOH+H2↑
(22)2Na+S Na2S
(23)NH4HCO3 NH3↑+H2O↑+CO2↑
(24)2NaCl(熔融)=2Na+Cl2↑
第三章物質的量
第四章鹵素
(1)Cu+Cl2 CuCl2
(2)2Fe+3Cl2 2FeCl3
(3)2P+3Cl2 2PCl3
2P+5Cl2 2PCl5
(4)2Na+Cl2 2NaCl
(5)2NaCl+2H2O 2NaOH+H2↑+Cl2↑
(6)H2+Cl2 2HCl
(7)MnO2+4HCl MnCl2+Cl2↑+2H2O
(8)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9)Cl2+2NaOH=NaCl+NaClO+H2O
(10)Cl2+H2O=HCl+HClO
(11)Cl2+2KI=I2+2KCl
(12)3Cl2+2FeBr2=2FeCl3+2Br2
(13)NaCl(s)+H2SO4(濃)=NaHSO4+HCl↑
2NaCl(s)+H2SO4(濃) Na2SO4+2HCl↑
(14)NaOH+HCl=NaCl+H2O
(15)Fe+2HCl=FeCl2+H2↑
(16)CuO+2HCl=CuCl2+H2O
(17)CaCO3+2HCl=CaCl2+H2O+CO2↑
(18)3Cl2+6KOH(濃) 5KCl+KClO3+3H2O
(19)5KCl+KClO3+3H2SO4=3K2SO4+3Cl2↑+3H2O
(20)2KClO3+I2=2KIO3+Cl2
(21)KClO3+6HCl(濃) KCl+3H2O+3Cl2↑
(22)4HCl+O2 2Cl2↑+2H2O
(23)Ca(ClO)2+CO2+H2O=CaCO3↓+2HClO
(24)H2+F2=2HF
(25)H2+Br2 2HBr
(26)H2+I2=2HI
(27)2HclO=2HCl+O2↑
(28)2F2+2H2O=4HF+O2
(29)2NaBr+Cl2=2NaCl+Br2
(30)Br2+2KI=I2+2KBr
(31)KBr+AgNO3=AgBr↓+KNO3
(32)KI+AgNO3 AgI↓+KNO3
(33)2AgBr=2Ag+Br2
(34)I2+5Cl2+6H2O=2HIO3+10HCl
⑥ 高一化學人教版必修一復習提綱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從實驗學化學
一、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上差異來分離。
混合物的物理分離方法
方法 適用范圍 主要儀器 注意點 實例
固+液 蒸發 易溶固體與液體分開 酒精燈、蒸發皿、玻璃棒 ①不斷攪拌;②最後用余熱加熱;③液體不超過容積2/3 NaCl(H2O)
固+固 結晶 溶解度差別大的溶質分開 NaCl(NaNO3)
升華 能升華固體與不升華物分開 酒精燈 I2(NaCl)
固+液 過濾 易溶物與難溶物分開 漏斗、燒杯 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澱要洗滌;③定量實驗要「無損」 NaCl(CaCO3)
液+液 萃取 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質分離出來 分液漏斗 ①先查漏;②對萃取劑的要求;③使漏斗內外大氣相通;④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從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 分離互不相溶液體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與飽和Na2CO3溶液
蒸餾 分離沸點不同混合溶液 蒸餾燒瓶、冷凝管、溫度計、牛角管 ①溫度計水銀球位於支管處;②冷凝水從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和CCl4
滲析 分離膠體與混在其中的分子、離子 半透膜 更換蒸餾水 澱粉與NaCl
鹽析 加入某些鹽,使溶質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燒杯 用固體鹽或濃溶液 蛋白質溶液、硬脂酸鈉和甘油
氣+氣 洗氣 易溶氣與難溶氣分開 洗氣瓶 長進短出 CO2(HCl)
液化 沸點不同氣分開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
i、蒸發和結晶 蒸發是將溶液濃縮、溶劑氣化或溶質以晶體析出的方法。結晶是溶質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過程,可以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結晶的原理是根據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種溶劑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過蒸發減少溶劑或降低溫度使溶解度變小,從而使晶體析出。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防止由於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例如用結晶的方法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餾 蒸餾是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餾原理進行多種混合液體的分離,叫分餾。
操作時要注意:
①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②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底口下緣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③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l/3。
④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從上口出。
⑤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例如用分餾的方法進行石油的分餾。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兩種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體分離開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於原溶劑,並且溶劑易揮發。
在萃取過程中要注意:
①將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劑依次從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過漏斗容積的2/3,塞好塞子進行振盪。
②振盪時右手捏住漏鬥上口的頸部,並用食指根部壓緊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時用手指控制活塞,將漏鬥倒轉過來用力振盪。
③然後將分液漏斗靜置,待液體分層後進行分液,分液時下層液體從漏鬥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裡的溴。
iv、升華 升華是指固態物質吸熱後不經過液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利用某些物質具有升華的特性,將這種物質和其它受熱不升華的物質分離開來,例如加熱使碘升華,來分離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學方法分離和提純物質
對物質的分離可一般先用化學方法對物質進行處理,然後再根據混合物的特點用恰當的分離方法(見化學基本操作)進行分離。
用化學方法分離和提純物質時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雜質;
②不能損耗或減少被提純物質的質量
③實驗操作要簡便,不能繁雜。用化學方法除去溶液中的雜質時,要使被分離的物質或離子盡可能除凈,需要加入過量的分離試劑,在多步分離過程中,後加的試劑應能夠把前面所加入的無關物質或離子除去。
對於無機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進行分離和提純:
(1)生成沉澱法 (2)生成氣體法 (3)氧化還原法 (4)正鹽和與酸式鹽相互轉化法 (5)利用物質的兩性除去雜質 (6)離子交換法
常見物質除雜方法
序號 原物 所含雜質 除雜質試劑 主要操作方法
1 N2 O2 灼熱的銅絲網 用固體轉化氣體
2 CO2 H2S CuSO4溶液 洗氣
3 CO CO2 NaOH溶液 洗氣
4 CO2 CO 灼熱CuO 用固體轉化氣體
5 CO2 HCI 飽和的NaHCO3 洗氣
6 H2S HCI 飽和的NaHS 洗氣
7 SO2 HCI 飽和的NaHSO3 洗氣
8 CI2 HCI 飽和的食鹽水 洗氣
9 CO2 SO2 飽和的NaHCO3 洗氣
10 炭粉 MnO2 濃鹽酸(需加熱) 過濾
11 MnO2 C -------- 加熱灼燒
12 炭粉 CuO 稀酸(如稀鹽酸) 過濾
13 AI2O3 Fe2O3 NaOH(過量),CO2 過濾
14 Fe2O3 AI2O3 NaOH溶液 過濾
15 AI2O3 SiO2 鹽酸`氨水 過濾
16 SiO2 ZnO HCI溶液 過濾,
17 BaSO4 BaCO3 HCI或稀H2SO4 過濾
18 NaHCO3溶液 Na2CO3 CO2 加酸轉化法
19 NaCI溶液 NaHCO3 HCI 加酸轉化法
20 FeCI3溶液 FeCI2 CI2 加氧化劑轉化法
21 FeCI3溶液 CuCI2 Fe 、CI2 過濾
22 FeCI2溶液 FeCI3 Fe 加還原劑轉化法
23 CuO Fe (磁鐵) 吸附
24 Fe(OH)3膠體 FeCI3 蒸餾水 滲析
25 CuS FeS 稀鹽酸 過濾
26 I2晶體 NaCI -------- 加熱升華
27 NaCI晶體 NH4CL -------- 加熱分解
28 KNO3晶體 NaCI 蒸餾水 重結晶.
3、物質的鑒別
物質的檢驗通常有鑒定、鑒別和推斷三類,它們的共同點是:依據物質的特殊性質和特徵反應,選擇適當的試劑和方法,准確觀察反應中的明顯現象,如顏色的變化、沉澱的生成和溶解、氣體的產生和氣味、火焰的顏色等,進行判斷、推理。
檢驗類型 鑒別 利用不同物質的性質差異,通過實驗,將它們區別開來。
鑒定 根據物質的特性,通過實驗,檢驗出該物質的成分,確定它是否是這種物質。
推斷 根據已知實驗及現象,分析判斷,確定被檢的是什麼物質,並指出可能存在什麼,不可能存在什麼。
檢驗方法 ① 若是固體,一般應先用蒸餾水溶解
② 若同時檢驗多種物質,應將試管編號
③ 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試管中進行實驗,絕不能在原試劑瓶中進行檢驗
④ 敘述順序應是:實驗(操作)→現象→結論→原理(寫方程式)
① 常見氣體的檢驗
常見氣體 檢驗方法
氫氣 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呈淡藍色火焰,混合空氣點燃有爆鳴聲,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氫氣才產生爆鳴聲;可點燃的氣體不一定是氫氣
氧氣 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氯氣 黃綠色,能使濕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變藍(O3、NO2也能使濕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變藍)
氯化氫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潮濕的空氣中形成白霧,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藍試紙變紅;用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時冒白煙;將氣體通入AgNO3溶液時有白色沉澱生成。
二氧化硫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後又顯紅色。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硫化氫 無色有具雞蛋氣味的氣體。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產生黑色沉澱,或使濕潤的醋酸鉛試紙變黑。
氨氣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時能生成白煙。
二氧化氮 紅棕色氣體,通入水中生成無色的溶液並產生無色氣體,水溶液顯酸性。
一氧化氮 無色氣體,在空氣中立即變成紅棕色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SO2氣體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N2等氣體也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一氧化碳 可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燃燒後只生成CO2;能使灼熱的CuO由黑色變成紅色。
② 幾種重要陽離子的檢驗
(l)H+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試液變為紅色。
(2)Na+、K+ 用焰色反應來檢驗時,它們的火焰分別呈黃色、淺紫色(通過鈷玻片)。
(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鹽溶液產生白色BaSO4沉澱,且沉澱不溶於稀硝酸。
(4)Mg2+ 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白色Mg(OH)2沉澱,該沉澱能溶於NH4Cl溶液。
(5)Al3+ 能與適量的NaOH溶液反應生成白色Al(OH)3絮狀沉澱,該沉澱能溶於鹽酸或過量的NaOH溶液。
(6)Ag+ 能與稀鹽酸或可溶性鹽酸鹽反應,生成白色AgCl沉澱,不溶於稀 HNO3,但溶於氨水,生成〔Ag(NH3)2〕+。
(7)NH4+ 銨鹽(或濃溶液)與NaOH濃溶液反應,並加熱,放出使濕潤的紅色石藍試紙變藍的有刺激性氣味NH3氣體。
(8)Fe2+ 能與少量NaOH溶液反應,先生成白色Fe(OH)2沉澱,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後變成紅褐色Fe(OH)3沉澱。或向亞鐵鹽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後,立即顯紅色。2Fe2++Cl2=2Fe3++2Cl-
(9) Fe3+ 能與 KSCN溶液反應,變成血紅色 Fe(SCN)3溶液,能與 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Fe(OH)3沉澱。
(10)Cu2+ 藍色水溶液(濃的CuCl2溶液顯綠色),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藍色的Cu(OH)2沉澱,加熱後可轉變為黑色的 CuO沉澱。含Cu2+溶液能與Fe、Zn片等反應,在金屬片上有紅色的銅生成。
③ 幾種重要的陰離子的檢驗
(1)OH- 能使無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劑分別變為紅色、藍色、黃色。
(2)Cl- 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的AgCl沉澱,沉澱不溶於稀硝酸,能溶於氨水,生成[Ag(NH3)2]+。
(3)Br- 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淡黃色AgBr沉澱,不溶於稀硝酸。
(4)I- 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黃色AgI沉澱,不溶於稀硝酸;也能與氯水反應,生成I2,使澱粉溶液變藍。
(5)SO42- 能與含Ba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BaSO4沉澱,不溶於硝酸。
(6)SO32- 濃溶液能與強酸反應,產生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SO2氣體,該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能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BaSO3沉澱,該沉澱溶於鹽酸,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SO2氣體。
(7)S2- 能與Pb(NO3)2溶液反應,生成黑色的PbS沉澱。
(8)CO32- 能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的BaCO3沉澱,該沉澱溶於硝酸(或鹽酸),生成無色無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CO2氣體。
(9)HCO3- 取含HCO3-鹽溶液煮沸,放出無色無味CO2氣體,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向HCO3-鹽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無現象,加熱煮沸,有白色沉澱 MgCO3生成,同時放出 CO2氣體。
(10)PO43-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與AgNO3反應,生成黃色Ag3PO4沉澱,該沉澱溶於硝酸。
(11)NO3- 濃溶液或晶體中加入銅片、濃硫酸加熱,放出紅棕色氣體。
二、常見事故的處理
事故 處理方法
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 立即用濕布撲蓋
鈉、磷等失火 迅速用砂覆蓋
少量酸(或鹼)滴到桌上 立即用濕布擦凈,再用水沖洗
較多量酸(或鹼)流到桌上 立即用適量NaHCO3溶液(或稀HAC)作用,後用水沖洗
酸沾到皮膚或衣物上 先用抹布擦試,後用水沖洗,再用NaHCO3稀溶液沖洗
鹼液沾到皮膚上 先用較多水沖洗,再用硼酸溶液洗
酸、鹼濺在眼中 立即用水反復沖洗,並不斷眨眼
苯酚沾到皮膚上 用酒精擦洗後用水沖洗
白磷沾到皮膚上 用CuSO4溶液洗傷口,後用稀KMnO4溶液濕敷
溴滴到皮膚上 應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無毒有機溶濟洗去,後塗硼酸、凡士林
誤食重金屬鹽 應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
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 應立即撒上硫粉
三、化學計量
①物質的量
定義:表示一定數目微粒的集合體 符號n 單位 摩爾 符號 mol
阿伏加德羅常數: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用NA表示。 約為6.02x1023
微粒與物質的量
公式:n=
②摩爾質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用M表示 單位:g/mol 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分子量
質量與物質的量
公式:n=
③物質的體積決定:①微粒的數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間的距離
微粒的數目一定 固體液體主要決定②微粒的大小
氣體主要決定③微粒間的距離
體積與物質的量
公式:n=
標准狀況下 ,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為22.4L
④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 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數
⑤物質的量濃度: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符號CB 單位:mol/l
公式:CB=nB/V nB=CB×V V=nB/CB
溶液稀釋規律 C(濃)×V(濃)=C(稀)×V(稀)
⑥ 溶液的配置
(l)配製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
計算:算出所需溶質和水的質量。把水的質量換算成體積。如溶質是液體時,要算出液體的體積。
稱量:用天平稱取固體溶質的質量;用量簡量取所需液體、水的體積。
溶解:將固體或液體溶質倒入燒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攪拌使溶質完全溶解.
(2)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配製前要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計算:算出固體溶質的質量或液體溶質的體積。
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固體溶質質量,用量簡量取所需液體溶質的體積。
溶解:將固體或液體溶質倒入燒杯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約為所配溶液體積的1/6),用玻璃棒攪拌使之溶解,冷卻到室溫後,將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滌(轉移):用適量蒸餾水將燒杯及玻璃棒洗滌2-3次,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振盪,使溶液混合均勻。
定容:繼續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處,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相切。把容量瓶蓋緊,再振盪搖勻。
5、過濾 過濾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於溶劑的雜質的方法。
過濾時應注意:①一貼:將濾紙折疊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餾水潤濕,使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②二低:濾紙邊緣應略低於漏斗邊緣,加入漏斗中液體的液面應略低於濾紙的邊緣。
③三靠:向漏斗中傾倒液體時,燒杯的夾嘴應與玻璃棒接觸;玻璃棒的底端應和過濾器有三層濾紙處輕輕接觸;漏斗頸的末端應與接受器的內壁相接觸,例如用過濾法除去粗食鹽中少量的泥沙。
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一、物質的分類 金屬:Na、Mg、Al
單質
非金屬: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純 鹽氧化物:CO、NO等
凈 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 按酸根分
無氧酸:HCl
強酸:HNO3、H2SO4 、HCl
酸 按強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 一元酸:HCl、HNO3
合 按電離出的H+數分 二元酸:H2SO4、H2SO3
物 多元酸:H3PO4
強鹼:NaOH、Ba(OH)2
物 按強弱分
質 弱鹼:NH3•H2O、Fe(OH)3
鹼
一元鹼:NaOH、
按電離出的HO-數分 二元鹼:Ba(OH)2
多元鹼:Fe(OH)3
正鹽:Na2CO3
鹽 酸式鹽:NaHCO3
鹼式鹽: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 懸濁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 乳濁液:油水混合物
物 膠體:Fe(OH)3膠體、澱粉溶液、煙、霧、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關概念
1. 分散系: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統稱為分散系。
2. 分散質: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質。
3. 分散劑:分散質分散在其中的物質。
4、分散系的分類:當分散劑是水或其他液體時,如果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來分類,可以把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分散質粒子直徑小於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而分散質粒子直徑大於100nm的分散系叫做濁液。
下面比較幾種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 溶 液 膠 體 濁 液
分散質的直徑 <1nm(粒子直徑小於10-9m) 1nm-100nm(粒子直徑在10-9 ~ 10-7m) >100nm(粒子直徑大於10-7m)
分散質粒子 單個小分子或離子 許多小分子集合體或高分子 巨大數目的分子集合體
實例 溶液酒精、氯化鈉等 澱粉膠體、氫氧化鐵膠體等 石灰乳、油水等
性
質 外觀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穩定性 穩定 較穩定 不穩定
能否透過濾紙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過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鑒別 無丁達爾效應 有丁達爾效應 靜置分層
注意:三種分散系的本質區別:分散質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膠體
1、膠體的定義: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在10-9~10-7m之間的分散系。
2、膠體的分類:
①. 根據分散質微粒組成的狀況分類:
如: 膠體膠粒是由許多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徑在1nm~100nm之間,這樣的膠體叫粒子膠體。 又如:澱粉屬高分子化合物,其單個分子的直徑在1nm~100nm范圍之內,這樣的膠體叫分子膠體。
②. 根據分散劑的狀態劃分:
如:煙、雲、霧等的分散劑為氣體,這樣的膠體叫做氣溶膠;AgI溶膠、 溶膠、 溶膠,其分散劑為水,分散劑為液體的膠體叫做液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均以固體為分散劑,這樣的膠體叫做固溶膠。
3、膠體的制備
A. 物理方法
① 機械法:利用機械磨碎法將固體顆粒直接磨成膠粒的大小
②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適的溶劑中形成膠體,如蛋白質溶於水,澱粉溶於水、聚乙烯熔於某有機溶劑等。
B. 化學方法
① 水解促進法:FeCl3+3H2O(沸)= (膠體)+3HCl
② 復分解反應法:KI+AgNO3=AgI(膠體)+KNO3 Na2SiO3+2HCl=H2SiO3(膠體)+2NaCl
思考:若上述兩種反應物的量均為大量,則可觀察到什麼現象?如何表達對應的兩個反應方程式?提示:KI+AgNO3=AgI↓+KNO3(黃色↓)Na2SiO3+2HCl=H2SiO3↓+2NaCl(白色↓)
4、膠體的性質:
① 丁達爾效應——丁達爾效應是粒子對光散射作用的結果,是一種物理現象。丁達爾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因為膠體微粒直徑大小恰當,當光照射膠粒上時,膠粒將光從各個方面全部反射,膠粒即成一小光源(這一現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顯地看到由無數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當光照在比較大或小的顆粒或微粒上則無此現象,只發生反射或將光全部吸收的現象,而以溶液和濁液無丁達爾現象,所以丁達爾效應常用於鑒別膠體和其他分散系。
② 布朗運動——在膠體中,由於膠粒在各個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產生的無規則的運動,稱為布朗運動。是膠體穩定的原因之一。
③ 電泳——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膠體的微粒在分散劑里向陰極(或陽極)作定向移動的現象。膠體具有穩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種膠粒帶有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另外,膠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無規則運動,使其受重力的影響有較大減弱,兩者都使其不易聚集,從而使膠體較穩定。
說明:A、電泳現象表明膠粒帶電荷,但膠體都是電中性的。膠粒帶電的原因:膠體中單個膠粒的體積小,因而膠體中膠粒的表面積大,因而具備吸附能力。有的膠體中的膠粒吸附溶液中的陽離子而帶正電;有的則吸附陰離子而帶負電膠體的提純,可採用滲析法來提純膠體。使分子或離子通過半透膜從膠體里分離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滲析法。其原理是膠體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分子和離子可以透過半透膜。但膠體粒子可以透過濾紙,故不能用濾紙提純膠體。
B、在此要熟悉常見膠體的膠粒所帶電性,便於判斷和分析一些實際問題。
帶正電的膠粒膠體:金屬氫氧化物如 、 膠體、金屬氧化物。
帶負電的膠粒膠體: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As2S3膠體、硅酸膠體、土壤膠體
特殊:AgI膠粒隨著AgNO3和KI相對量不同,而可帶正電或負電。若KI過量,則AgI膠粒吸附較多I-而帶負電;若AgNO3過量,則因吸附較多Ag+而帶正電。當然,膠體中膠粒帶電的電荷種類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
C、同種膠體的膠粒帶相同的電荷。
D、固溶膠不發生電泳現象。凡是膠粒帶電荷的液溶膠,通常都可發生電泳現象。氣溶膠在高壓電的條件也能發生電泳現象。
膠體根據分散質微粒組成可分為粒子膠體(如 膠體,AgI膠體等)和分子膠體[如澱粉溶液,蛋白質溶液(習慣仍稱其溶液,其實分散質微粒直徑已達膠體范圍),只有粒子膠體的膠粒帶電荷,故可產生電泳現象。整個膠體仍呈電中性,所以在外電場作用下作定向移動的是膠粒而非膠體。
④聚沉——膠體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現象稱為膠體的聚沉。能促使溶膠聚沉的外因有加電解質(酸、鹼及鹽)、加熱、溶膠濃度增大、加膠粒帶相反電荷的膠體等。有時膠體在凝聚時,會連同分散劑一道凝結成凍狀物質,這種凍狀物質叫凝膠。
膠體穩定存在的原因:(1)膠粒小,可被溶劑分子沖擊不停地運動,不易下沉或上浮(2)膠粒帶同性電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而不下沉或上浮
膠體凝聚的方法:
(1)加入電解質:電解質電離出的陰、陽離子與膠粒所帶的電荷發生電性中和,使膠粒間的排斥力下降,膠粒相互結合,導致顆粒直徑>10-7m,從而沉降。
能力:離子電荷數,離子半徑
陽離子使帶負電荷膠粒的膠體凝聚的能力順序為:Al3+>Fe3+>H+>Mg2+>Na+
陰離子使帶正電荷膠粒的膠體凝聚的能力順序為:SO42->NO3->Cl-
(2)加入帶異性電荷膠粒的膠體:(3)加熱、光照或射線等:加熱可加快膠粒運動速率,增大膠粒之間的碰撞機會。如蛋白質溶液加熱,較長時間光照都可使其凝聚甚至變性。
5、膠體的應用
膠體的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研等方面有著重要用途,如常見的有:
① 鹽鹵點豆腐:將鹽鹵( )或石膏( )溶液加入豆漿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質和水等物質一起凝聚形成凝膠。
② 肥皂的製取分離 ③ 明礬、 溶液凈水④ FeCl3溶液用於傷口止血 ⑤ 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⑥ 水泥硬化 ⑦冶金廠大量煙塵用高壓電除去⑧ 土壤膠體中離子的吸附和交換過程,保肥作用
⑨ 硅膠的制備: 含水4%的 叫硅膠
⑩ 用同一鋼筆灌不同牌號墨水易發生堵塞
四、離子反應
1、電離 ( ionization )
電離:電解質溶於水或受熱熔化時解離成自由離子的過程。
酸、鹼、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說明他們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不僅如此,酸、鹼、鹽等在熔融狀態下也能電離而導電,於是我們依據這個性質把能夠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統稱為電解質。
2、電離方程式
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 HNO3 = H+ + NO3-
硫酸在水中電離生成了兩個氫離子和一個硫酸根離子。鹽酸,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氯離子。硝酸則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硝酸根離子。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我們就稱之為酸。從電離的角度,我們可以對酸的本質有一個新的認識。那鹼還有鹽又應怎麼來定義呢?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鹼。
電離時生成的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書寫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KCl、NaHSO4、NaHCO3
KCl == K+ + Cl― NaHSO4 == Na+ + H+ +SO42― NaHCO3 == Na+ + HCO3―
這里大家要特別注意,碳酸是一種弱酸,弱酸的酸式鹽如碳酸氫鈉在水溶液中主要是電離出鈉離子還有碳酸氫根離子;而硫酸是強酸,其酸式鹽就在水中則完全電離出鈉離子,氫離子還有硫酸根離子。
〔小結〕注意:1、 HCO3-、OH-、SO42-等原子團不能拆開
2、HSO4―在水溶液中拆開寫,在熔融狀態下不拆開寫。
3、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①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如酸、鹼、鹽等。
②非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小結
(1)、能夠導電的物質不一定全是電解質。
(2)、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才能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3)、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單質既不是電解也不是非電解質。
(4)、溶於水或熔化狀態;注意:「或」字
(5)、溶於水和熔化狀態兩各條件只需滿足其中之一,溶於水不是指和水反應;
(6)、化合物,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對於不是化合物的物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4、電解質與電解質溶液的區別:
電解質是純凈物,電解質溶液是混合物。無論電解質還是非電解質的導電都是指本身,而不是說只要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能導電就是電解質。5、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6、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強、弱電解質對比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物質結構 離子化合物,某些共價化合物 某些共價化合物
電離程度 完全 部分
溶液時微粒 水合離子 分子、水合離子
導電性 強 弱
物質類別實例 大多數鹽類、強酸、強鹼 弱酸、弱鹼、水
8、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第一步:寫(基礎) 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第二步:拆(關鍵) 把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拆成離子形式(難溶、難電離的以及氣體等仍用化學式表示) 第三步:刪(途徑)
刪去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第四步:查(保證)檢查(質量守恆、電荷守恆)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
1.非電解質、弱電解質、難溶於水的物質,氣體在反應物、生成物中出現,均寫成化學式或分式。2.固體間的反應,即使是電解質,也寫成化學式或分子式。
3.氧化物在反應物中、生成物中均寫成化學式或分子式。4.濃H2SO4作為反應物和固體反應時,濃H2SO4寫成化學式.5金屬、非金屬單質,無論在反應物、生成物中均寫成化學式。微溶物作為反應物時,處於澄清溶液中時寫成離子形式;處於濁液或固體時寫成化學式。
⑦ 必修一化學復習提綱
同是高一黨、我也在用這個很不錯、希望採納
高一化學模塊I主要知識及化學方程式
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觀察法、實驗法、分類法、比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較的方法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推論,概括出結論。
二、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O2==2Na2O
2. 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點燃====Na2O2
3. 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現象:①鈉浮在水面上;②熔化為銀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處游動;④伴有嗞嗞響聲;⑤滴有酚酞的水變紅色。
4.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5.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 鐵絲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點燃===2FeCl3
3. 製取漂白粉(氯氣能通入石灰漿)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氣與水的反應: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鈉在空氣中變質: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鈣在空氣中變質: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物理量關系
1. 物質的量n(mol)= N/N(A)
2. 物質的量n(mol)= m/M
3. 標准狀況下氣體物質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n(mol)=cV
五、 膠體:
1. 定義:分散質粒子直徑介於1~100nm之間的分散系。
2. 膠體性質:
① 丁達爾現象
② 聚沉
③ 電泳
④ 布朗運動
3. 膠體提純:滲析
六、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1. 定義:①條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②性質:能否導電;③物質類別:化合物。
2. 強電解質:強酸、強鹼、大多數鹽;弱電解質:弱酸、弱鹼、水等。
3.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① 寫:寫出化學方程式
② 拆:將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改寫成離子形式,其它以化學式形式出現。
下列情況不拆:難溶物質、難電離物質(弱酸、弱鹼、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刪:將反應前後沒有變化的離子符號刪去。
④ 查:檢查元素是否守恆、電荷是否守恆。
4. 離子反應、離子共存問題:下列離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如Ba2+與SO42-;Ag+與Cl-等
② 生成氣體或易揮發物質:如H+與CO32-、HCO3-、SO32-、S2-等;OH-與NH4+等。
③ 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弱電解質)
④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MnO4-與I-;H+、NO3-與Fe2+等
七、 氧化還原反應
1. (某元素)降價——得到電子——被還原——作氧化劑——產物為還原產物
2. (某元素)升價——失去電子——被氧化——作還原劑——產物為氧化產物
3.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八、 鐵及其化合物性質
1. Fe2+及Fe3+離子的檢驗:
① Fe2+的檢驗:(淺綠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澱,繼而變灰綠色,最後變紅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溶液顯紅色。
② Fe3+的檢驗:(黃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澱。
b) 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2. 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鐵與鹽酸的反應:Fe+2HCl=FeCl2+H2↑
② 鐵與硫酸銅反應(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鐵中的氯化亞鐵雜質)3FeCl2+Cl2=2FeCl3
④ 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變質: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2FeCl3+Fe=3FeCl2
⑥ 銅與氯化鐵反應(用氯化鐵腐蝕銅電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鋅與氯化鐵反應: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鋅與氯化鐵反應: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雷雨發莊稼」涉及反應原理:
① N2+O2放電===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業製法:N2+3H2 2NH3
3. 氨的實驗室製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裝置:與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④ 檢驗方法:
a) 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驗,會變藍色。
b) 用沾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煙產生。NH3+HCl=NH4Cl
⑤ 乾燥方法:可用鹼石灰或氧化鈣、氫氧化鈉,不能用濃硫酸。
4. 氨與水的反應: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製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氫銨受熱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銅與稀硝酸反應: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與濃硝酸反應: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 NH3↑+HCl↑
十、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 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 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 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 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 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十一、 鎂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在空氣中點燃鎂條:2Mg+O2點燃===2MgO
2. 在氮氣中點燃鎂條:3Mg+N2點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點燃鎂條:2Mg+CO2點燃===2MgO+C
4. 在氯氣中點燃鎂條:Mg+Cl2點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鎂涉及反應:
① 貝殼煅燒製取熟石灰:CaCO3高溫===CaO+CO2↑ CaO+H2O=Ca(OH)2
② 產生氫氧化鎂沉澱:Mg2++2OH-=Mg(OH)2↓
③ 氫氧化鎂轉化為氯化鎂:Mg(OH)2+2HCl=MgCl2+2H2O
④ 電解熔融氯化鎂:MgCl2通電===Mg+Cl2↑
十二、 Cl-、Br-、I-離子鑒別:
1. 分別滴加AgNO3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澱的為Cl-;產生淺黃色沉澱的為Br-;產生黃色沉澱的為I-
2. 分別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盪,下層溶液為無色的是Cl-;下層溶液為橙紅色的為Br-;下層溶液為紫紅色的為I-。
十三、 常見物質俗名
①蘇打、純鹼:Na2CO3;②小蘇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綠礬:FeSO4•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膽礬: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O;⑩明礬:KAl(SO4)2•12H2O
十四、 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鋁與鹽酸的反應:2Al+6HCl=2AlCl3+3H2↑
2. 鋁與強鹼的反應: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鋁在空氣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鋁與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鋁與強鹼反應: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氫氧化鋁與強酸反應:Al(OH)3+3HCl=AlCl3+3H2O
7. 氫氧化鋁與強鹼反應:Al(OH)3+NaOH=Na[Al(OH)4]
8. 實驗室製取氫氧化鋁沉澱:Al3++3NH3•H2O=Al(OH)3↓+3NH4+
十五、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質
1. 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與氫氟酸反應: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4HF=SiF4↑+2H2O
5. 製造玻璃主要反應:SiO2+CaCO3高溫===CaSiO3+CO2↑
SiO2+Na2CO3高溫===Na2SiO3+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