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婦女雜志
Ⅰ 穿著旗袍的民國女人有多美,看了這些照片你就挪
民國就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時代,雖已經過去了六七十年,但每每想到,總以為還發生在昨天。尤其是每每到南京食朝匯吃飯的時候,看到店裡面穿著民國學生服裝的服務員,就更有這種體會了。回望民國時,那些身著華麗旗袍的女子,眼角眉梢,舉手投足之處,皆是東方式的嫵媚與溫婉。
▲
杭穉英,我國最早的商業美術家之一,設計的商品包裝、月份牌等多以旗袍美女為素材,這是一幅西湖泛舟圖,確實不錯。
Ⅱ 古代還有民國時期有哪些書或者報紙期刊類是寫拆白黨的,或者以色謀財之類
明清話本小說裡面這樣的段子很多,民國的話,至少有《清稗類鈔》和《滬游雜記》。
《清稗類鈔》專門記載:「拆白黨,上海有之,有男黨,有女黨。蓋無業之人,結合而成團體,以詐欺取財物,男騙女,女騙男。」「拆白」二字是「拆梢」與「白食」的簡語。「拆梢」即「分贓」。
《滬游雜記》載:「近有以人為鴿者,如來歷不明之年輕婦女,或售賣自身,或入人室。不匝月間,非卷資遁逃,即誣控拐逃,使買主人財兩空。」
Ⅲ 1912年當時中國都有哪些報刊
《一聲鍾》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派報紙《廣東日報》的附刊。其前身為《廣東日報》的附刊《無所謂報》,自1905年4月(光緒三十一年三月)李漢生接辦《廣東日報》後, 報發行的附刊改名為《一聲鍾》。1905年5月5日(光緒三十一年四月初一)在香
港出版。內容有:文界(雜文或雜說)、白話、諧文、諧談、小說、傳記、瑣聞、藝聞、格致、談叢、班本、龍舟、粵謳、詩界等欄目。
《一聲鍾》創刊後,為配合全國掀起的反美愛國運動,刊登了不少說唱材料,主張廢除美帝國主義的禁華工苛約,向各階層人民進行廣泛宣傳。在「班本」一欄,曾刊出《國民義討袁世凱》唱詞,揭露清廷權臣袁世凱賣國、媚外的丑態。
《一聲鍾》於1905年底停刊。
《二十世紀大舞台》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派創辦的中國最早的戲劇雜志。1904年10月(光緒三十年九月)創刊,上海大舞台叢報社編輯及發行。半月刊。主辦人陳去病(佩忍)、熊文通、陳競全、孫寰鏡、孟崇軍,實際創辦人國陳去病與汪笑儂。發刊辭為柳亞子所
作(署名「亞盧」)
該刊宣稱:「以改革惡俗,開通民智,提倡民族主義,喚起國家思想,為唯一之目的」。內分:論說、傳記、小說、傳奇、班本、叢譚、詼諧、文苑、歌謠、批評、紀事、譯編、雜錄、調查、答問等欄目。刊出的主要文章有陳去病《論戲劇之有益》、《南唐伶工楊花飛別傳》、靜庵《安樂窠傳奇》、汪笑儂《長樂老班本》等,卷首還刊有汪笑儂擴日本名優宮崎寅藏肖像。
《二十世紀大舞台》原定月出兩冊,但僅出刊二期後,即被清政府封禁。據《北京大學圖書館雜志目錄》(二)第89頁載:《二十世紀大舞台》為日本東京舞台叢報社出版,與一般說法不同。
《二十世紀之支那》
在日本東京出版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刊物,為《民報》的前身。1905年6月3日(原件上標有:開國紀元4603五月初一)由宋教仁湖南、湖北、廣東、江蘇、安徽等幾個省的留日學生聯合創辦。東京中國留學生會館發行。主編程家檉,參加編輯和發行工作的有:田桐、白逾桓、陳天華、劉公、魯魚、何諶霖、雷克宇、張炳標、高劍等。初印三千冊,第冊120頁。
該雜志在《發刊趣意》一文中說:「對於內足以組織完全之國家,對於外足以御列強之吞噬。於是樹二十世紀新支那之旗於支那,此則我《二十世紀支那》雜志所以發刊之趣意也」。欄目有:論說、學說、政法、歷史、軍事、實業、理科、叢錄、文苑、圖畫、時事、時評等。創刊號印有軒轅黃帝像,並使用黃帝紀元。明顯地持反清立場。
1905年8月,黃興提出《二十世紀之支那》的半數以上社員都已加入同盟會, 意將該雜志改組為同盟會機關報,得到與會社員的贊成。可是就在8月27 日出現了新的情況, 因為蔡序東在《二十世紀支那》第二期上發表了《日本政客之經營中國談》一文,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的陰謀,觸怒了日本當局,遭到查禁。 已印好准備發行的刊物被沒收,宋教仁,田桐受法院傳訊。
1905年9月,《二十世紀之支那》的物資設備移交給同盟會。 由於日本官方的查禁,使用原來名稱已有困難,經過短期籌備,於同年11月26日改組為《民報》, 成為同盟會的第一個機關報。
查張靜廬的《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第81頁,將該雜志作「1904年創刊」,誤。
《二十世紀之中國女子》
中國留學組織河南學生會創辦的婦女雜志。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在日本東京創刊。月刊。主筆為恨海女士。
該刊以「糾正近世女子教育之謬妄,提倡社會女子,注重道德,恢復女權」為宗旨。
《二十世紀軍國民報》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派刊物。1907年11月13日(光緒三十三年十月初八)創刊,在廣州出版。周刊。三十二開本,每期八十二頁,逢星期三出版。零售每冊一毫五仙。總代理處原設廣州十八甫,後遷廣州西榮巷26號。
該報系《國民報》主辦人盧諤生個人所籌辦。因為社會署名「盧騷之徒」, 評論激烈,公然主張民主革命,為廣州將軍所忌,下令巡警逮捕主辦人。盧諤生事先得到風聲走避,該報僅出七期,於1908年初即被迫停刊。
該報政治態度顯明,以發刊辭中公開提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主張「鋤非種、驅異族」、「推專制、誅獨夫」、「均地權、重共產」,時事評載有《悲哉徐錫麝之友》,報界評刊出《天趣報知人間羞恥事否耶》,小說有《秋瑾》。辟有本省事、中國事、各國事及史傳、戲曲等專欄。
《二十世紀報》
傾向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報刊。1906年4月(光緒三十二年三月)創刊, 在廣州出版。該報的前身的1905年冬(光緒三十一年)創刊的《群報》,改組後篇幅由一張增至兩張。主筆為康夢狂、黃軒曾、鄧小彭、崔肅平。
1906年廣東出版的《亞州報》因揭露粵漢鐵路的黑幕被封,羊城各報噤若寒蟬,而《二十世紀報》敢於仗義執言。由於多次揭露清政府的黑暗面,1906年8 月11月(光緒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南海縣知縣奉督撫札飭,傳《二十世紀報》記者到衙署問話,訓斥該報的著論中干涉時政。1907年2月10 日(十二月二十八日)兩廣總督周馥派人在《二十世紀報》捕獲革命黨人四人。該報因此停刊。
《十日小說》
晚清上海出版的文藝報刊。1909年9月14日(宣統元年八月初一)創刊, 上海環球社出版。最初三冊隨《圖畫日報》附贈。
每期有插圖,末為「餘墨」,此外全為長篇或短篇小說。短篇每期刊一、二篇,長篇以《宦海》最有影響,曾出單行本。
阿英《晚清文藝報刊述略》稱:曾訪得十一冊,最後一冊為十二月初一出刊。現存十冊,吉林圖書館藏有部分原件。
《丁巳》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在北京創辦的雜志。
《七十二行商報》
廣州商會機關報。1906年9月15日(光緒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創刊, 該報是在《廣州總商會報》停辦後,重新集股開辦的,在廣州出版。日報,星期日休刊。主辦人黃詔平、羅嘯#,主筆陳寶尊、陳蘿生。館設廣州太平門外第七甫西向門
牌100號。
該報自稱以「注重商善兩界之機關」及「堅持現在之辦路主義」為宗旨。主要欄目有上諭電傳、論說、本報專電、本報專電、本報特別要聞、本省要聞、中外要聞、時談、談屑等。
《七十二行商報》開辦之初,反對清政府鐵路國有化政策,其後成為君主立憲派的報紙。革命派報紙常與其論戰。民國初,仍堅持擁護帝制。廣州商團叛亂,孫中山下令鎮壓,該報又為叛亂辯護。1937年停刊。
《七日鏡覽》
1870年8月13日(同治九年七月十七日)創刊,在上海出版。周刊。 由英國人主辦,上海通問館印刷。版面狹長,類似《京報》。鉛字印刷,每期九頁。內容有:輪船客運廣告、洋行與保險行廣告、傳記、奏稿和新聞。新聞部分稱 「七日鏡覽」。倫敦大英博物館藏有部分實物,該報中縫部位印有「第七次新報」、「第八次 新報」字樣。
《人權報》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派報刊。1911年3月1日(宣統三年二月初一)創刊,在廣州1907出版。日刊。主筆:勞緯孟、陳耿夫、黃浩公、黃霄九、李孟哲。發行所在廣州第八甫。當時廣東賭風甚熾,該報宣稱:「對於庇賭官紳,剝奪我人民自由權者,本報攻訐之,不遺餘力。」以「喚起民族思想」為宗旨。據馮自由《革命逸史》介紹:1910年新軍起義失敗後,陳耿夫認為在海外宣傳革命遠不如直接在中國大陸宣傳更為深切而有實效,於是新赴廣州,創辦《人權報》。為資產階級革命派在廣州的重要言論機關之一。
民國成立後,該報繼續發行。編輯人為黃伯器,發行人李文治,印刷人是胡惠。內分:論說、要件、專電、命令、粵事、通訊、中國新聞、外國新聞、天聲人語、嶺南月旦、大陸春秋(即時事短評),其副刊稱《人權報諧部》,有針針見血(雜文)、小說、談叢、噴飯、班本、歌曲、粵謳等欄目。
《人道日報》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創刊,在香港出版。督印人為李孟哲。
《人道雜志》
1911年(宣統三年)創刊,似在香港出版。該刊由《平民報》代理經銷。每本售價
銀二毫半。
該雜志以宣傳社會主義為號召,可能與當時香港出版的《人道日報》有人事上的關聯,待考。
《人道新報》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創刊,在香港出版。主辦人為陳春生(春醒)。
《人鏡畫報》
1907年7月22日(光緒三十三年六月十三日)創刊,在天津出版。周刊。 每冊售銅元九枚。三月後停刊,共出二十四期。館址在天津日租界旭街德安里。主要內容有圖畫、論說、譚叢、中外新聞及科學小說等。
現存1--24期,南開大學圖書館藏有原件。
《九經補學報》
研究儒家經典的學術性期刊。1905年8月創刊,由九經補學報館編印, 在四川成都出版。月刊。
內容分:經學、小學、諸子、史學、辭章、醫學、附錄、中西哲學等門類。
現存1--2期,四川省圖書館藏有原件。
《又新日報》
1910年間江西贛州出版的報紙。該報曾參加1910年上海《時報》和《神州日報 》發起的「全國報界俱進會」。
《又新報》
晚清廣州出版的日報。僅見於戈公振《中國報學史》。
《工藝報》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前北京出版的雜志。1902年在發行所遷往上海新馬路百合里一號。《工會日刊又名四川工會日刊》1905年3月16日(光緒三十一年二月十一日)創刊,在四川成都出版。 為成都商會和農會同人合辦的刊物。
內容以社會新聞為主,銷路不暢。1911年3月間, 因刊載揭露巡警道周肇祥國忌#會事,周利用權勢將其封禁。該報社同人通電全國,要求主持公道。由於證據確實,得到四川省諮議局的支持,通過了對周肇祥的彈劾案,清朝政府只得將周肇祥調離四川。
《工商日報》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在漢口創刊。日報。商務局總辦孫詢#等合資創辦。該報注重實業、商務。
《工商學報》(北京)
1898年5月(光緒二十四年閏三月)創刊,北京工商學館出版。周刊。北京圖書館藏有《工商學報》第一期。
《工商學報》(上海)
以介紹中外工商界情況為主的期刊。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七月)創刊,在上海出版。每月四冊,逢初二、初九、十六、二十三日發行。連史紙石印,線裝書形式,每期約二十餘頁。汪大鈞(仲虞)創辦和主編,參加編撰和翻譯工作的有前《時務報》英文翻譯張坤德等。最後一期為1898年10月出版的第七期。館址在上海新馬路梅福里。
該報宣稱:「以振興商業收回利權為宗旨」,「本報論說須關涉工商學業確有見地者,始予登錄」。欄目首列諭旨恭錄,依次為奉章案牘、論說、中國工商情形、譯編東西報章、章程律例,附譯各種專書。自第二期起,刊登各貨行情及進出口情況等內容。該刊還附有石印圖畫,印刷尚稱精良。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藏有1--7期。
《工商學報》(成都)
1910年(宣統二年)創刊,在成都發行。四川留日工商學會協會出版的期刊。四川省圖書館藏有該刊第一期。
《大中日報》
沈陽出版的進步報紙。1910年7月10日(宣統二年六月初五)創刊。 由袁毗喬創辦,總編輯為沈肝若。每天出版兩大張共八版。該報極力主張保持國權,重視政治時事報道,敢直抒已見,對立憲的虛偽性經常予以揭露。報紙有僅在東北省有代銷處,還遠銷京津和朝鮮。社址在大北門外東鹿店街。
1911年1月(宣統二年十二月)該報刊載記者蔣夢梅的來信,敘述1911 年1 月17(十二月十七日),乘南滿汽車到大房時所見日人以檢驗鼠疫為名,對民眾大肆摧殘的情況。同時,該報還揭露了省巡警總局防疫所真相。為此,報館在這年曾被搗毀。
該報恢復後,言辭更加激烈,辟有「三知毛瑟」一欄,以辛辣警句抨擊時事,充滿中國人的正義的呼聲。
Ⅳ 婦女雜志的雜志歷任主編與辦刊風格變遷
該部分為第一卷到第六卷,本部分主編為王蘊章與朱胡彬夏。
從民國肇造開始,介紹各類進步思想的書刊均易成為暢銷書。各地出版商抓住商機,以辦新派雜志為時髦,而此中更以滬上出版商為甚。但民國初期報界有癸丑報災一事在前,由之人人自危。因辦婦人雜志其內容多以宣揚婦人自強、男女平等及婦人議政等,其言辭不甚刻薄,故而有些報館則轉向此處。或也可掛婦人雜志之名,行消遣文學刊物之實。於是在數年間,《婦女時報》(有正書局、1911)、《女子世界》(中華圖書館、1914)、《中華婦女界》(中華書局、1915)等層出不窮。商務印書館也在1915年推出《婦女雜志》以搶占市場。
自《婦女雜志》創刊至1920年,本志主編由當時鴛鴦蝴蝶派名小說家王蘊章擔任。王在此時兼任同社《小說月報》之主編,故而對本志僅可在文章內容上進行調整,至於在社說處立論,則未曾有。王在本志創刊號上僅是發表了一篇《可中亭傳奇》,此後也僅在小說等非引導性的欄目上發表文章。本志在此數年間完全提倡賢妻良母主義一點上打轉。在此期間,商務館亦延請當時女界名人胡彬夏在1916年任該志主編。胡彬夏一般又寫作朱胡彬夏(朱為夫姓),此人為第一批留日女留學生,為下田歌子「賢妻良母主義」之信徒及與秋瑾齊名之愛國人士。此人在「賢妻良母」之處為極好之典型。並對雜志之結構稍作適合女學生閱讀之調整。
《婦女雜志》早期提倡「賢妻良母主義」的主要內容為;使該時代女性在保有中華民族傳統道德規范之餘,並依著科學新知來主持家政,並以家庭改良為要務。「吾婦女欲見重於人,必先為家國社會有所興作焉」,而「女子可做之事,改良家庭」,「改良家庭即整頓社會」(胡語)。 本部分為第七卷到第十一卷,章錫琛為主編。
《婦女雜志》早期的賢妻良母主義其內容相對舊禮教,是極大的革新,但在五四運動時,這種內容對雜志銷量造成了較大損害。後有羅家倫等對於該雜志提出批評。於是本志於1919年年末宣告革新(11期宣布主張婦人解放,1920年內文全部改用白話文)。並在1921年年初更換主編。商務館館方本欲使當時任《小說月報》主編沈雁冰兼任《婦女雜志》主編一職,沈固辭之。後此一職由章錫琛擔任。
章任此職,很大原因是其時錢智修舉薦。章在任本志主編前對婦女問題研究不深,但該編輯部有一批得力作者,如;周樹人、周建人、沈雁冰、蔣鳳子、吳覺農等。章錫琛也以「瑟廬」等筆名譯介一批國外文章。在此一年間,編作者逐漸將該雜志的基調由持家轉向婦女問題研究討論。並將此前雜志的位置由引導者轉向與讀者交流。於是在此期間,雜志銷量由五四前的每月兩三千份陡然升至此時的每月萬份以上,成為「開我婦女雜志界的新紀元」。但該志以激進態度編輯雜志終非長久之計,其時社會上學界對該雜志之立場多有不忿,此時1925年1月之《新性道德專號》乃成為導火索。
章錫琛及周建人因《新性道德專號》中的《新性道德是什麼》和《性道德之科學的標准》等文遭到陳大齊等學者批判。商務館深感事由重大,於是此後即對雜志稿件嚴加審查。章、周等不得不改變辦刊策略,然為時已晚,至該年度第八期,章刊登啟事,宣告辭職。後此人離開商務館另辦開明書店。 本部分為第十二卷到第十六卷上半年,主編為杜就田。
這部分為婦女雜志內容的低潮期,內容主體為婦女讀者來稿。每刊大約二到三個專題,每個徵稿專題下大約七至八篇徵文,每篇徵文約三五千字。內容從女學生的學校生活到持家經驗等,每期登載專題大約有兩到三月的招募稿件時間。
在本階段,《婦女雜志》淪為「徵文雜志」,雜志主體悉為徵文,也多次出現出版延期及雜志中錯漏字多發現象。不過好在此時雜志內容得到了大批婦女讀者的支持,因此前內容在較多女讀者看來「歐化色彩較重」、「白話比文言文尤其難懂」(《對於婦女雜志的希望》,11卷12號),還有讀者表示,此前雜志內容較多,信息量過大,難以把握,閱讀時有壓力(同上)。於是在杜就田的折衷辦刊路線下,此時的本志以低端路線得到了廣大文化層次中等偏上的女學生的支持,並保持了此前的銷量。
1930年,杜就田提出辭職,離開商務印書館,本雜志也由此進入下一階段。 本部分為十六卷下半年到十七卷完結,頁面版式調解為第七卷到第十一卷時式樣,全書使用同一頁碼。雜志結構仍使用前一時期的,但作者部分回歸。使本雜志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質量得到有效回升。本階段主編為葉聖陶(1930/7-1931/3)與楊潤餘(1931/4—1931/12)。
在本階段中,商務館為改變《婦女雜志》之頹勢,調葉聖陶為本志編輯。但此時商務館大環境趨向保守,「五四」知識分子多轉投開明書店。商務館出走至開明書店者數量較多。新主編也無意對雜志結構進行整改。雖在葉執掌主編時,巴金,章錫琛等也為本志撰稿,但大局已頹,且商務大環境對進步知識分子並不理想。於是葉聖陶在1931年即辭職轉投開明書店《中學生》雜志,其作者群亦隨之轉去該志。此後主編由楊潤餘擔任,其族兄為經濟學家楊端六。亦有研究者指出,此時行主編實務者為金仲華,楊為掛名。
Ⅳ 最近寫論文需要研究民國女性,有沒有關於民國時期的時尚雜志
當當最近獨家特供了《民國風尚志》,比市面價格便宜了近一半還能保證正品。
Ⅵ 民國 五四時期的女性除了愛穿藍色的衣衫 還有什麼習性 特點 和只有那個時代的女性特色
還穿旗袍,高跟鞋,帶著發卡。
Ⅶ 主編過婦女周報的人有哪些
主編過婦女周報的人有:陳望道、沈雁冰、邵力子、向警予。
《婦女周報》 1923年8月22日創刊,1925年8月出至100期後停刊,1925年11月復刊後又出6期,1926年1月停刊。由中國婦女問題研究會與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婦女部合辦,主編邵力子。向警予也曾擔任這個副刊的主編。主要撰稿人有楊之華、惲代英等。
《婦女周報》 是當時唯一能反映全國婦女運動全貌的刊物,它密切配合政治斗爭和工人運動,指導婦女工作的開展,並著重報道以上海為主的全國婦女運動的大事、最新消息、動態,以及各婦女團體的宣言、通電等。
(7)民國婦女雜志擴展閱讀:
辦刊成果
《民國日報》創刊於1916年1月22日,為國民黨黨報(其時國民黨名為中國革命黨)。該報發行有多個副刊,其中以《覺悟》最為著名,為「四大副刊」之一。而《婦女周刊》亦即是該刊所發行的一份副刊。
《婦女周刊》致力於宣傳婦女運動,促進婦女覺醒,追求性別平等。該刊內容主要分為論文、文藝作品和消息。該刊中刊載了大量討論各類婦女問題的文章,亦有不少有關當時國內外婦女情況的報道,對於研究當時的婦女運動和相關思想有著重要的價值,為研究婦女史的重要史料。
Ⅷ 近代中國的姨太太如何成了「非法產物」呢
姨太太,舊稱妾,也被稱為小妻、旁妻、下妻、次妻、少妻、庶妻、側室、副室、偏房、如夫人、二相公娘、小家眷等。其歷史可追溯到三代時期,後來作為一夫一妻多妾婚姻制度中的一部分一直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幾千年。
但在近代,隨著基督教及西方思想文化對中國影響的進一步深化,一夫一妻制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此種社會環境下,不合時宜的「姨太太們」將作為一種怎樣的社會角色繼續存在?納妾制度又是如何被一步步廢除的?
晚清至民國時期一個有數個姨太太家庭的全家福
Ⅸ 求…… 《民國女子》電子書!!!
民國女子是胡蘭成的《今生今世》裡面的章節,講的是胡蘭成和張愛玲之間的故事,
寫得很細膩,也很真切,胡蘭成文字功力確實深厚,行文才華橫溢,游刃有餘,十分
值得一看的散文。民國女子分為十部分,下面列出其一,聊供觀賞:
民國女子
一
前時我在南京無事,書報雜志亦不大看,卻有個馮和儀寄了《天地》月刊來,我覺和儀的名字好,就在院子里草地上搬過一把藤椅,躺著曬太陽看書。先看發刊辭,原來馮和儀又叫蘇青,女娘筆下這樣大方利落,倒是難為她。翻到一篇《封鎖》,筆者張愛玲,我才看得一二節,不覺身體坐直起來,細細地把它讀完一遍又讀一遍。見了胡金人,我叫他亦看,他看完了贊好,我仍於心不足。
我去信問蘇青,這張愛玲果是何人?她回信只答是女子。我只覺世上但凡有一句話,一件事,是關於張愛玲的,便皆成為好。及《天地》第二期寄到,又有張愛玲的一篇文章,這就是真的了。這期而且登有她的照片。見了好人或好事,會將信將疑,似乎要一回又一回證明其果然是這樣的,所以我一回又一回傻里傻氣的高興,卻不問問與我何乾。
……
及我去上海,一下火車即去尋蘇青。蘇青很高興,從她的辦公室陪我上街吃蛋炒飯,隨後到她的寓所。我問起張愛玲,她說張愛玲不見人的。問她要張愛玲的地址,她亦遲疑了一回才寫給我,是靜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號公寓六樓六五室。
翌日去看張愛玲,果然不見,只從門洞里遞進去一張字條,因我不帶名片。又隔得一日,午飯後張愛玲卻來了電話,說來看我。我上海的家是在大西路美麗園,離她那裡不遠,她果然隨即來到了。
我一見張愛玲的人,只覺與我所想的全不對。她進來客廳里,似乎她的人太大,坐在那裡,又幼稚可憐相,待說她是個女學生,又連女學生的成熟亦沒有。我甚至怕她生活貧寒,心裡想戰時文化人原來苦,但她又不能使我當她是個作家。
張愛玲的頂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種震動。是我的客廳今天變得不合適了。她原極講究衣裳,但她是個新來到世上的人,世人各種身份有各種值錢的衣料,而對於她則世上的東西都還沒有品級。她又像十七八歲正在成長中,身體與衣裳彼此叛逆。她的神情,是小女孩放學回家,路上一人獨行,肚裡在想什麽心事,遇見小同學叫她,她亦不理,她臉上的那種正經樣子。
她的亦不是生命力強,亦不是魅惑力,但我覺得面前都是她的人。我連不以為她是美的,竟是並不喜歡她,還只怕傷害她。美是個觀念,必定如何如何,連對於美的喜歡亦有定型的感情,必定如何如何,張愛玲卻把我的這些全打翻了。我常時以為很懂得了什麽叫驚艷,遇到真事,卻艷亦不是那艷法,驚亦不是那驚法。
我竟是要和愛玲斗,向她批評今時流行作品,又說她的文章好在哪裡,還講我在南京的事情,因為在她面前,我才如此分明的有了我自己。我而且問她每月寫稿的收入,聽她很老實的回答。初次見面,人家又是小姐,問到這些是失禮的,但是對著好人,珍惜之意亦只能是關心她的身體與生活。
張愛玲亦會孜孜的只管聽我說,在客廳里一坐五小時,她也一般的糊塗可笑。我的驚艷是還在懂得她之前,所以她喜歡,因為我這真是無條件。而她的喜歡,亦是還在曉得她自己的感情之前。這樣奇怪,不曉得不懂得亦可以是知音。
後來我送她到弄堂口,兩人並肩走,我說:「你的身材這樣高,這怎麽可以?」只這一聲就把兩人說得這樣近,張愛玲很詫異,幾乎要起反感了,但是真的非常好。
。。。。。。。。。。。。。。。。。。。。
Ⅹ 民國時期雜志有關地方風俗的,有哪些呢
《太白》 生活書店發行 1934-1935
文學刊物。設短論、速寫、漫談、科學小品、讀書記、風俗志、雜考、文選等欄目。
《旅行雜志 》 中國旅行社(上海) 1927-1954
該刊以提倡旅遊、服務旅遊為宗旨,撰稿人均為民國時期享譽文壇的新聞界、小說界乃至政界的重要人物,文章內容多以旅遊散文、隨筆為主,且文筆雋永,可讀性很強,配發的圖片全為銅版印製,很清晰。
《國民雜志》 國民雜志社 1941
《國民雜志》是一份創辦於1941年1月(北平)的大型綜合性刊物。以時事、政治、文藝為主要內容,兼有科學常識、歷史地理、風土人情方面的版面。
《邊疆人文》 國立南開大學文科研究所邊疆人文研究室 1947
《地理學報》中國地理學會 1938 1940-41 1944 1946 1948
參考 民國期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