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勞模的采訪提綱
❶ 采訪提綱怎麼寫最好有具體的問題.謝謝!
我知道
用較多的時間尋找線索、收集資料,並擬訂一個完善的采訪提綱
一般的新聞報道也很重視采訪的前期工作,記者應該善於研究分析資料,並以此為據寫出采訪提綱。但這種資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訪提綱也是粗略的。因為一般新聞采訪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個相對獨立的事實。所以,只要記者精於提問,往往就會有收獲。然而,單個的、相對獨立事實的深度對於深度報道是不夠的。在Why(原因)和How(怎麼樣)上的探究,使背景資料的收集和研究成為深度報道采訪前期工作中新聞工作者耗費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過對社會現實狀態和發展變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能否准確、敏銳、富有遠見地選擇報道題材直接關繫到深度報道的成功與否。這就要求記者對現實生活要有敏銳的嗅覺,對社會動態有明智的把握。《中國青年報》的「冰點」是以深度報道見長的專欄,那些看似冷點的新聞事件,卻正是一段時間內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冰山一角」,新聞記者通過艱苦的調查研究在凌亂瑣碎的線索中找到適宜的報道題材。
其次,作好背景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新聞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補充性的歷史資料、展示事物間相互關系的資料、提供人物必要經歷的資料、數據性的事實等,收集並分析這些背景材料對深度報道采訪的前期准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對報道的全過程也有深遠的推動作用,包括幫助記者獲得采訪機會、迅速進入采訪角色和取得采訪對象的信任。中央電視台記者水均益為了能獨家采訪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備了大量相關背景材料的基礎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點,然後直接打電話同基辛格的辦公室聯系采訪事宜,還當面向辦公室工作人員闡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訪的種種好處,最終使基辛格接受了獨家訪問。
最後,擬訂一個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訪提綱。采訪提綱是記者邏輯思維和思考問題層次的體現,一個好的采訪提綱,能夠幫助記者堅定信心,臨陣不亂、掌握采訪的主動權,使采訪得到完善的結果。杜駿飛在《深度報道原理》一書中提到,美國內華達新聞學教授拉魯·吉爾蘭德曾在擬定采訪提綱方面推出了設計問題的輔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他提醒記者在設 計提問時應該涉及到下列一些具體的問題:
目標———你們(或組織)要實現的目標是什麼?
障礙———你們遇到過什麼難題嗎?目前的阻力是什麼?
解決———你們是怎樣對付這些難題的?是否有解決矛盾的計劃?
開始———這一設想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是根據誰的意見提出的?
當然,采訪提綱的擬訂還和記者本人的采訪習慣、交流方式有很大的關系,但確保問題的獨特、准確、連貫、創意、引人入勝是更為重要的因素。
歸根結底,一次采訪無非是一場生動活潑而富於思想的交談,具體的提問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問題,開門見山,切中要害。這種方法是一開始就提出硬性的、緊扣主題的問題,然後擴展為比較籠統的問題。它適用於采訪那些善於言辭、敏於思考、感覺自信的對象。開門見山會讓對方覺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對方覺得你懂行,值得交談。
2、由淺入深,追問問題,發掘未知的細節。深度報道的提問有許多尖銳的問題,有時難免讓記者碰壁,采訪對象要麼 拘謹不安,支支吾吾,談不到要害,要麼有心拒絕,閃爍其辭,加以敷衍。這就要求記者具備追問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寬泛的話題緩解氣氛,逐漸引入正題;或旁敲側擊,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細節。
3、誘導性的提問,引出生動活潑、論點鮮明的談話。在誘導性提問中,采訪對象得有較好的敏感性,並肯於爭辯,而記者則需要掌握好談話的時機,運用語氣、聲調或措辭來引誘對方作肯定性回答。誘導性提問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取決於記者和采訪對象之間建立融洽關系的程度。因為誘導性提問容易使談話達到互不相讓的地步,但只要融洽關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話。
4、適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報道采訪提問中的一個重要的技巧,因為深度報道的提問多是要點性、針對性、獨家類的提問,需要給采訪對象留出思考和闡述問題的時間。聰明的記者一般不會打斷采訪對象的話,這樣可能得到直接詢問得不到的情況。故意地不露聲色,有時同樣有效。美國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邁克·華萊士說:「我發現,在電視采訪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問一個漂亮的問題,等對方回答完畢你再沉默三、四秒鍾,彷彿你還在期待著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會怎樣嗎?對方會感到有點窘促而向你談出更多的東西。」
善於觀察與傾聽,捕捉采訪問答中所不能顯現的事實。艾豐提醒所有的記者「在采訪時別忘了帶上眼睛和耳朵」。我們強調觀察和傾聽是因為深度報道采訪需要記者全身心地投入,許多鮮為人知的原因和珍貴的新聞事實,都是記者調動所有感官包括心靈去感知到的。
(1)選擇正確的視角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這個視角可能是指宏觀的,把握事物相互關聯的全局視角;也可能是指記者個人情感、思想的視角;還可能是指在現場觀察時的微觀視角。總之,正確的視角加上細致的觀察,會讓記者獲得准確的、直接的、富有特徵的資料。
(2)做一個有心的聽眾,鄺雲妙在《當代新聞采訪學》中提出:一名記者,特別是一名老練的記者,應該是最善於傾聽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確,善於傾聽的記者往往更容易有豐厚的收獲,也更容易與采訪對象溝通。稍縱即逝的新聞線索,談話對象的弦外之音,都會因為你的有心傾聽而被發掘,對新聞事實的領悟或許就會更接近其本來面目。
采訪具體要求:
1.時間、地址的預約;
2.如有變動,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訪內容的擬定,包括問題的准備;
4.事前對采訪對象的背景了解和資料收集;
5.事前對中大歷史(包括康樂園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對於是否可錄音和照相要事先詢問被采訪者;
7.采訪進行時對主題的把握(盡量不要離題)、時間的控制;
8.采訪時要與被采訪者形成互動;
9.采訪時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語速、說話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訪時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時提問,絕對避免主觀編造和添加;
11.采訪後可詢問是否可以提供相關資料;
12.贈送一定的禮品表示感謝;
13.將完成的采訪稿寄回給被采訪人,請其過目並可適當讓其修改;
14.將最終出版物寄送一份給被采訪人並再次表示感謝。
❷ 有哪些采訪勞模的好的問題
也不知道你說的勞模是做什麼的。可以一個采訪勞模的段落,僅供參考。
工業百強:吳如,支撐您25年如一日工作的精神源泉是什麼?
吳如:我的精神源泉來自共產黨的好領導,來自企業的好領導,來自企業的發展。就平煤集團來說,現在正處於「奮力跨入全國工業百強、加速構建和諧小康礦區」的關鍵時期,我想作為一名產業工人,不僅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而且還得具備以下6點:干工作的誠信態度,干工作的創業精神,勤勞的雙手,強壯的身體,精湛的技術,有集體觀念和團隊精神。我自己覺得我還沒有完全具備這6點。
平煤新峰六礦: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吳如:我肯定是要一輩子做好事的,因為我根本就沒長干壞事的細胞。對於我來說,好事還干不完哩!為別人干好事,自然會帶來好心情,有了好心情就會帶來好精神,自然就能好好工作。同時,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干好事是我的追求,所以,我一定要立場堅定地堅持干一輩子好事,永遠不幹壞事。
平禹白廟:您為黨員幹部樹立了標桿,您認為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
吳如:要做純粹的共產黨員,必須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做事光明磊落,不計較個人得失,同時還能帶領職工創造更多的財富。事事實干,句句落實,能幹什麼就干什麼,還要關心群眾,促進和諧。
網路主持人正在向吳如(左一)介紹網友提問情況。
特約通訊員 楊洪亮 攝
我就知道有三樣寶
毛毛:吳勞模,您知道超女和刀郎嗎?
吳如:今天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兩個名字。我就知道三樣寶。第一樣寶是干好本職工作;第二樣寶是義務回收,這標志著我還能在一線繼續工作;第三樣寶就是騎了18年的自行車,它是幫我鍛煉身體的好助手。
(聽到這里,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朵朵:您有沒有業余愛好?
吳如:我的業余愛好就是讀書看報,記筆記,看資料。
高山:您的事跡經過《平頂山礦工報》、《平頂山日報》的廣泛宣傳,現在大家都在向您學習,您是否感到了壓力?
吳如:我認為,我的所作所為並不如別人好,所以一直覺得有壓力。對我來說,壓力也是動力,因此我在心裡想,別人向我學,我該怎麼做。我為自己制定了目標:第一,把參加工作以來學到的東西總結出來,把學到的技術全部奉獻給自己熱愛的煤炭事業。第二,繼續發揚實干精神,做到深挖、深練、深學。深挖,是挖自身潛能,有一點點能為企業作貢獻的力量也要挖出來用到實際工作中;深練,是多到現場練好個人的真功夫,不斷接受新事物,從方方面面把學到的東西貢獻給平煤;深學,是感到自己像個小學生,應該向深層次學,把平煤礦區的煤炭賦存條件等知識多學點,為平煤集團的發展多作貢獻。
一鶴:吳勞模,您說過,在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的同時,還要回頭找差距。我認為您已經很完美了,您現在還會覺得自己有差距嗎?
吳如:我認為自己還有不足。在實際工作中有時考慮問題簡單,甚至有時候脾氣暴躁,對工作產生過一些負面影響。我也多次反思過,以後會逐步改進的。比如,遇到問題要多動腦筋,考慮問題要全面,和工友相處要注意和諧。
軍功章里,有吳如的
一半,也有家人的一半
bkdeng:?吳師傅,您數十年如一日奉獻礦山,家人支持嗎?
吳如:自參加工作以來,我總想當一個符合企業需要的工人。自己的基礎差,需要學習,擴大知識面,打好理論基礎,也需要多接觸現場,還要搞好義務回收。前些年,家人確實不太理解,經常抱怨。近年來,各級領導到我家來介紹我的工作情況,家人對我也慢慢理解了,後來他們很支持我的工作。不是家人的支持,我也干不到現在這樣,更別說得到大家的認可了。
新峰六礦:您對兒子和女兒有什麼要求和期待?
吳如:對子女要求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在社會上講公德,認真地學好適應現代化建設的各種知識。期待他們干正事、干好事,將他們所學的文化知識全部用到為國家作貢獻上。
高山:您三次自願繳納黨費每次都在1000元以上,您為的是什麼?您的老婆、孩子說什麼沒有?
吳如:三次繳黨費我都是想好了才做的。作為黨員要自願繳納黨費。香港回歸是中國的特大喜事,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我想留一個紀念。說實話,香港順利回歸是除了共產黨誰也做不到的大喜事,我一定要懷著喜悅的心情表示祝賀。
澳門回歸時我也是同樣的心情。聽說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我也要表達支持的心意,我知道這是國家進行東中西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因此繳納了黨費。我向何趁(註:吳如的妻子)要錢的時候,沒有告訴她我要做什麼,她不知道我要幹啥用。後來,我把繳黨費的收據拿回家讓她看,她十分高興地說,我支持你,你是一個共產黨員嘛。
我的成長離不開平煤的沃土,一個是家庭的支持,一個是領導的關心,最後才是我個人的努力。
阿吱:吳師傅,您現在是平煤的名人,您的事跡在平煤幾乎家喻戶曉,但是您的家人,特別是您的小女兒知道嗎?如果已經知道,那她知道後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吳如:她現在是個高中生了,學過的知識比我多得多。她很自豪,她對我說:「爸爸,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您就應該這樣做。」
學習不停步
工作找新路
平煤一驢:新時期下的勞模應該有時代的痕跡,老吳,您覺得您能適應當今的時代嗎?
吳如:雖然我的年齡大了,但是我的內心世界並沒有老。我覺得自己只要有創新精神,就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因為我學習不停步、工作找新路。
(「好!」坐在現場的人們不由得用力鼓掌,為吳如喝彩。)
田選宣傳科:聽說您最多時一個月下了29個井,是真的嗎?
吳如:是真的。一般我的鎖定目標是每月下25個井,一年300個。有一個月采面生產吃緊,這個地方也是全礦最關緊的地方,隊領導都在值班,當時真需要我這樣的生產骨幹盯在現場。而且不光是我,隊里其他人也都一樣累。我就下了29個井,隊里其他幹部也下了二十五六個。
一瞬間:老吳,您有QQ號嗎?
吳如:我沒有,但我知道上網的網肯定不是打魚的網。我不了解網路,也沒有時間去學習這些東西。但是我希望年輕人學好網路知識,因為現在不懂電腦就等於文盲。我想,等我需要的時候我也會去學的。
主持人:我問一個問題,您對咱們今天以這種形式與大家交流有什麼感覺?
吳如:我雖然不懂電腦,也不懂網路,但是我十分贊同年輕人學習計算機知識。因為這是一種趨勢,我不僅希望年輕人學習,還希望他們能學好,同時希望年輕人一定要拿出點精神來,讓平煤在計算機方面走在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前面。
雨過天晴:大家都在學吳如,吳如您在學什麼?
吳如:我在學習理論知識和黨的方針政策,更要學習最近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同時深入學習適應平煤安全生產的安全知識和平煤的發展戰略。我希望自己的知識能適應平煤發展和安全生產的需要,所以不僅我要努力學習好,還要帶動大家學。
生命不息
奮斗不止
新峰六礦:您把一切獻給了礦山,真的不考慮自己嗎?
吳如:我當然考慮自己的事情了。但是,我自己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企業大家庭之上的。大家庭富裕了,每個小家的日子自然也就好過了。我對我們家現在的衣食住行都很滿足,對個人的生活我不需要再過多考慮。孩子們更不用我考慮,他們有他們自己的道路,我放手了,讓他們充分發揮創業精神,多鍛煉自己。
平禹物資:您怎麼看待榮譽和付出?
吳如:我對榮譽不多考慮,榮譽是壓力,也是推動工作的動力。榮譽促使我今後在工作、生活上給大家做更好的榜樣。榮譽屬於企業,榮譽屬於大家,我絕對不會把榮譽當成享受的資本,當成陞官發財的機會。對於我來說,榮譽只能促使自己更加忘我工作,為企業作出更大貢獻。
新峰四礦:您退休後准備幹些什麼?
吳如:我的目標早已經鎖定,並且已經拿出了百分之百的勇氣,跟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陳建生也說過。第一種是聽從上級安排,根據我的身體狀況,集團公司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第二種,如果集團公司對我沒有特別的需要,我要在上級的認可和批准下,將集團公司所有精采細收的工作面全部走一遍。到時候我不要報酬,和工人同吃、同下、同上、同勞動,深入到工作現場學習先進的施工工藝,留下第一手資料,然後寫出關於精采細收采面安全管理的長篇論文。之所以想這樣做,是為了發揮自己的余熱,讓寫出的東西實用,應用在管理上,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我的信念是堅持為集團公司的發展做到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哪怕是有一句話對社會、對平煤有益處,我也要搶在死之前說出來。
老老實實做人:您作為一名老礦工,對平煤的年輕礦工有什麼期望?
吳如:年輕礦工是平煤發展的棟梁,平煤的發展全靠年輕礦工支撐。作為一名老礦工,我要先做好傳、幫、帶工作,因為現在礦井的開采深度在千米以上,不僅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更需要先進的技術。同時,我也希望他們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艱苦創業的本領不能丟,誠信態度不能丟,干什麼工作都要干好。
❸ 采訪提綱怎麼寫
采訪提綱在記者的調查采訪活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采訪前沒有擬定一個相關的采訪提綱,采訪時就很可能會陷入盲目,成為一隻「無頭蒼蠅」。當今很多新聞專業學生一提到采訪提綱就頭疼,不知這個東西究竟要如何著手。下面我就來談一談采訪提綱的問題。
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新聞的采訪提綱和報道提綱不是一樣的。很多人易混淆這兩者,錯誤地把報道提綱當成了采訪提綱。從廣義上來說,新聞的報道提綱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采訪提綱,二是寫作提綱。顯然,報道提綱的內涵大於采訪提綱,它包括采訪提綱。
采訪提綱,說起來也可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采訪計劃,二是調查綱目。所謂采訪計劃,是指大體的活動步驟、方式,確定要采訪的部門、人員名單及其先後順序,設想一下寫什麼體裁、多少字、采寫周期等。所謂調查綱目,是指所要提問的大綱細目。
舉個例子,長沙市某地新出土一批漢代古墓,報社第一時間指派你去進行采訪報道。你在去之前可以利用幾分鍾的時間擬定一個簡單的采訪提綱:
關於采訪長沙市某地出土漢墓的采訪提綱
采訪計劃:
1,記者趕到漢墓出土地進行現場觀察,出土盛況、文物實景;
2,采訪現場考古部門負責人或專家,聽取專業解釋。
調查綱目(問題):
1,文物何時、何地、何人最先發現?
2,漢墓的具體年代?墓主是誰?什麼身份?
3,墓中有些什麼文物?數量多少?有什麼價值?
4,和以前出土的漢墓相比,有什麼異同?
5,該處漢墓的出土有什麼意義?
6,其他補充性的考古專業知識。(視臨場情況待問)
實際采訪活動中,可以既寫出采訪計劃,又列出調查綱目,也可以只擬定其中一個。一般來說,記者更多的是列出調查綱目,即在本子上列出自己所要提的問題,而采訪計劃心中是有數的,沒必要一一寫出來。所以說,談到擬定一個好的采訪提綱,關鍵是看所列出的問題是否到位。
以上只是一份簡短的采訪提綱,熟練的記者只需要幾分鍾就可以搞定的。真正遇到某些深度報道之類的任務,采訪提綱比這復雜得多。如果時間充足,這個采訪提綱可以擬定得更詳細,多采訪一些內容,如采訪現場圍觀群眾,看他們有何反應等等,會使報道更生動詳實。但以上所列的,是必備內容。我認為,我們在實際新聞工作中,應該有一個認真勤懇的精神,不管什麼采訪,哪怕預計發出來的稿子將只是一則簡短的消息,都要盡心盡力地去采訪,去盡量完備手中的材料,這樣寫出來的報道才可以得心應手、靈活自如。
❹ 人物專訪采訪提綱
一般的新聞報道也很重視采訪的前期工作,記者應該善於研究分析資料,並以此為據寫出采訪提綱。但這種資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訪提綱也是粗略的。因為一般新聞采訪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個相對獨立的事實。所以,只要記者精於提問,往往就會有收獲。然而,單個的、相對獨立事實的深度對於深度報道是不夠的。在Why(原因)和How(怎麼樣)上的探究,使背景資料的收集和研究成為深度報道采訪前期工作中新聞工作者耗費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過對社會現實狀態和發展變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能否准確、敏銳、富有遠見地選擇報道題材直接關繫到深度報道的成功與否。這就要求記者對現實生活要有敏銳的嗅覺,對社會動態有明智的把握。《中國青年報》的「冰點」是以深度報道見長的專欄,那些看似冷點的新聞事件,卻正是一段時間內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冰山一角」,新聞記者通過艱苦的調查研究在凌亂瑣碎的線索中找到適宜的報道題材。
其次,作好背景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新聞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補充性的歷史資料、展示事物間相互關系的資料、提供人物必要經歷的資料、數據性的事實等,收集並分析這些背景材料對深度報道采訪的前期准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對報道的全過程也有深遠的推動作用,包括幫助記者獲得采訪機會、迅速進入采訪角色和取得采訪對象的信任。中央電視台記者水均益為了能獨家采訪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備了大量相關背景材料的基礎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點,然後直接打電話同基辛格的辦公室聯系采訪事宜,還當面向辦公室工作人員闡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訪的種種好處,最終使基辛格接受了獨家訪問。
最後,擬訂一個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訪提綱。采訪提綱是記者邏輯思維和思考問題層次的體現,一個好的采訪提綱,能夠幫助記者堅定信心,臨陣不亂、掌握采訪的主動權,使采訪得到完善的結果。杜駿飛在《深度報道原理》一書中提到,美國內華達新聞學教授拉魯·吉爾蘭德曾在擬定采訪提綱方面推出了設計問題的輔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他提醒記者在設 計提問時應該涉及到下列一些具體的問題:
目標———你們(或組織)要實現的目標是什麼?
障礙———你們遇到過什麼難題嗎?目前的阻力是什麼?
解決———你們是怎樣對付這些難題的?是否有解決矛盾的計劃?
開始———這一設想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是根據誰的意見提出的?
當然,采訪提綱的擬訂還和記者本人的采訪習慣、交流方式有很大的關系,但確保問題的獨特、准確、連貫、創意、引人入勝是更為重要的因素。
歸根結底,一次采訪無非是一場生動活潑而富於思想的交談,具體的提問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問題,開門見山,切中要害。這種方法是一開始就提出硬性的、緊扣主題的問題,然後擴展為比較籠統的問題。它適用於采訪那些善於言辭、敏於思考、感覺自信的對象。開門見山會讓對方覺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對方覺得你懂行,值得交談。
2、由淺入深,追問問題,發掘未知的細節。深度報道的提問有許多尖銳的問題,有時難免讓記者碰壁,采訪對象要麼 拘謹不安,支支吾吾,談不到要害,要麼有心拒絕,閃爍其辭,加以敷衍。這就要求記者具備追問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寬泛的話題緩解氣氛,逐漸引入正題;或旁敲側擊,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細節。
3、誘導性的提問,引出生動活潑、論點鮮明的談話。在誘導性提問中,采訪對象得有較好的敏感性,並肯於爭辯,而記者則需要掌握好談話的時機,運用語氣、聲調或措辭來引誘對方作肯定性回答。誘導性提問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取決於記者和采訪對象之間建立融洽關系的程度。因為誘導性提問容易使談話達到互不相讓的地步,但只要融洽關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話。
4、適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報道采訪提問中的一個重要的技巧,因為深度報道的提問多是要點性、針對性、獨家類的提問,需要給采訪對象留出思考和闡述問題的時間。聰明的記者一般不會打斷采訪對象的話,這樣可能得到直接詢問得不到的情況。故意地不露聲色,有時同樣有效。美國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邁克·華萊士說:「我發現,在電視采訪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問一個漂亮的問題,等對方回答完畢你再沉默三、四秒鍾,彷彿你還在期待著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會怎樣嗎?對方會感到有點窘促而向你談出更多的東西。」
善於觀察與傾聽,捕捉采訪問答中所不能顯現的事實。艾豐提醒所有的記者「在采訪時別忘了帶上眼睛和耳朵」。我們強調觀察和傾聽是因為深度報道采訪需要記者全身心地投入,許多鮮為人知的原因和珍貴的新聞事實,都是記者調動所有感官包括心靈去感知到的。
(1)選擇正確的視角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這個視角可能是指宏觀的,把握事物相互關聯的全局視角;也可能是指記者個人情感、思想的視角;還可能是指在現場觀察時的微觀視角。總之,正確的視角加上細致的觀察,會讓記者獲得准確的、直接的、富有特徵的資料。
(2)做一個有心的聽眾,鄺雲妙在《當代新聞采訪學》中提出:一名記者,特別是一名老練的記者,應該是最善於傾聽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確,善於傾聽的記者往往更容易有豐厚的收獲,也更容易與采訪對象溝通。稍縱即逝的新聞線索,談話對象的弦外之音,都會因為你的有心傾聽而被發掘,對新聞事實的領悟或許就會更接近其本來面目。 采訪具體要求:
1.時間、地址的預約;
2.如有變動,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訪內容的擬定,包括問題的准備;
4.事前對采訪對象的背景了解和資料收集;
5.事前對中大歷史(包括康樂園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對於是否可錄音和照相要事先詢問被采訪者;
7.采訪進行時對主題的把握(盡量不要離題)、時間的控制;
8.采訪時要與被采訪者形成互動;
9.采訪時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語速、說話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訪時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時提問,絕對避免主觀編造和添加;
11.采訪後可詢問是否可以提供相關資料;
12.贈送一定的禮品表示感謝;
13.將完成的采訪稿寄回給被采訪人,請其過目並可適當讓其修改;
14.將最終出版物寄送一份給被采訪人並再次表示感謝。
❺ 采訪提綱範文
我:你好,來請
問你可以接
受我的采自訪么?
班幹部:----------------
我:請問你為什麼可以當上班幹部?
班幹部:--------------
我:你回怎樣管理班級?
班幹部:-----------
我:謝謝你接受我的采訪。
❻ 采訪先進人物要問哪些問題
一、打探好名人的行程。到地級市的名人特別少,有的偶爾來一次也是匆匆忙忙,很少有閑暇時間專門住下來接受記者長時間的采訪。所以一定要做個有心人,事先了解有關信息,並抓住機遇,做好新聞采訪的准備。 去年12月中旬,我從《濟寧日報》一則廣告中了解到,連續兩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知心姐姐」盧勤將要到濟寧給家長們、孩子們講課的信息,我及時與編輯部進行了溝通,准備把她作為「周末人物」 來寫。於是,我時刻關注她的行程,並與負責此事的濟寧市生產力促進中心聯系采訪事宜,讓他們提供了盧勤的活動日程,得知其當天上午講完課後,下午5點離開濟寧,有足夠的時間采訪,這讓我放寬了心。
二、准備好名人的資料,做到心中有數。「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采訪對象如果沒有一定的了解而直奔現場,這樣的采訪可能會鬧笑話。在電影《飄》重播之際,影片中的女主角扮演者費雯麗抵達紐約機場後走進記者室。這時一位記者第一句話就問:「請問你在電影《飄》中扮演什麼角色?」費雯麗輕蔑地回答說:「我無法和你這樣無知的人交談。」可想而知,這位記者的采訪是失敗的。他事先沒有對被采訪者及其職業生平作任何研究,提出這樣拙劣的問題不僅讓被采訪者笑話,也被新聞界傳為笑柄。 為了采訪盧勤,我專門購買了她新寫的一本書《告訴孩子,你真棒!》,從中了解到她的生平、所從事的主要工作、以及一些經歷,並列出采訪提綱,對可以提哪些問題做到了心中有數,采訪十分順利。
三、要開門見山打開采訪話題。名人十分繁忙,應酬也多,不喜歡拖泥帶水,要直接向對方說明來歷,單刀直入,縮短采訪時間,這會讓對方刮目相看。在采訪「知心姐姐」盧勤時,我一上來就笑著對她說:「『知心姐姐』你好,盧老師你好。我上小學時就非常喜歡讀您在中國少年報上主持的『知心姐姐』欄目,幾乎是每篇必讀。現在我作為一名4歲兒子的爸爸,看你的書、聽你的報告,對我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啟發;作為一名年輕的記者,今天能有機會與你這位『韜奮新聞獎』獲得者交流、學習,內心十分高興。」寥寥數語,就打開了采訪的話題,拉近了采訪者與被采訪者的距離,盧老師十分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訪,我們聊得十分投機。
四、采訪過程中要學會傾聽。傾聽十分重要,傾聽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從采訪對象講述的內容中可以找出感人的故事和細節,找出可以繼續交流的、讀者關注的話題。大家都十分喜歡看朱軍主持的藝術人生,藝術人生為什麼受歡迎,有人說是朱軍主持得好。但朱軍卻這樣說:「其實作為一個主持人,我一直恪守著三條原則,第一要作個傾聽者,其次是提問者,最後才是辯論者。」
五、要學會隨機應變。不管你事先採訪提綱准備得多麼充分,真正采訪時,我們總會發現有很多內容出乎我們的想像。這時候,就需要隨機應變,抓住對方回答中的新線索、新疑問,繼續提問。在采訪盧勤時,她提及「徐力殺母」的事件,並說自己已經多次去杭州少管所看徐力。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新聞事實。盡管徐力殺母已是幾年前的事,但其在社會上的反響很大。徐力最近在少管所的變化如何,盧勤為什麼會多次去看徐力,大家想必會十分關心。所心我就接著她的這一話題問下去,她向我介紹了每次去看徐力時徐力所發生的變化,及自己關心徐力的原因。她說:「我關心徐力並不是關心他一個人,而是關注這一類人,關注青少年思想轉變的過程。」所以我在稿件中專門寫出「徐力事件的背後」一段,故事性很強,很有說明力。
六、要有一點不怕碰壁的精神。大學畢業時,我去一家公司應聘業務管理員,招聘官問了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如果你到一個單位去推銷產品,被對方拒絕怎麼辦?」初出茅廬的我說:「再去一次試一試。」沒想到的是他又問:「再次被拒絕,你又會怎麼辦?」我開始想別的辦法,但所有的招數都被招聘官搖頭否定,我無言以對。最後,他微笑告訴我說:「其實你離成功就差一點,你只要說『再去一次』,我們就可錄用你。」從他的話語中我才明白,做產品業務就要有不怕碰壁的精神,不能怕吃閉門羹。做記者采訪,特別是采訪名人也要有這種精神,看準了就要盯上,想方設法去采訪。去年2月,著名劇作家何慶魁和妻子高秀敏回山東汶上祖籍演出,由於事先沒有預約,只是在到達現場後才向演出公司提出采訪何慶魁的要求,但演出公司並不理會。我又從演出現場擠到舞台幕後,親自找到何慶魁,向他說明采訪意向。但他並沒有答復我,直接走到後台。演出結束後,我又跟著他回到賓館,而他卻又去老家上墳去了。我只好在賓館等到他們回來,這時已到下午5點了,可以采訪的時間更少了。我又通過當地宣傳部長做工作,聯系采訪,最終何慶魁給了半個小時的采訪時間。當然何慶魁十分友好,向我談了自己的經歷,寫作小品的體會。我寫出稿件《何慶魁:寫戲就是寫情》,獲得報社當日優稿。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七、采訪名人要不卑不亢。采訪名人,大都不會像想的那樣一帆風順,特別是有些明星,架子大得很,還有的經紀公司借機故意刁難記者。去年孔子文化節開幕式上,周華健等一些明星來演出,報社文體中心的記者和我聽說後聯系采訪。但組織演出的一位編導提出要給晚會單獨發稿子,才能安排采訪,對此種交易我們無法接受,就拒絕了他們的這一要求。人人都有尊嚴,記者的尊嚴就是不能讓別人左右我們的采訪,對於無理的要求要堅決拒絕。
❼ 人物采訪提綱怎麼寫
1采訪主題
2采訪時間
3采訪人物(以及人物資料)
4設計的問題
5采訪過程
❽ 采訪人的提綱怎麼寫
采訪提綱在記者的調查采訪活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采訪前沒有擬定一個相關的采訪提綱,采訪時就很可能會陷入盲目,成為一隻「無頭蒼蠅」。當今很多新聞專業學生一提到采訪提綱就頭疼,不知這個東西究竟要如何著手。下面我就來談一談采訪提綱的問題。
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新聞的采訪提綱和報道提綱不是一樣的。很多人易混淆這兩者,錯誤地把報道提綱當成了采訪提綱。從廣義上來說,新聞的報道提綱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采訪提綱,二是寫作提綱。顯然,報道提綱的內涵大於采訪提綱,它包括采訪提綱。
采訪提綱,說起來也可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采訪計劃,二是調查綱目。所謂采訪計劃,是指大體的活動步驟、方式,確定要采訪的部門、人員名單及其先後順序,設想一下寫什麼體裁、多少字、采寫周期等。所謂調查綱目,是指所要提問的大綱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