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影響因子氣象學報

影響因子氣象學報

發布時間: 2021-03-23 16:29:15

① 什麼算權威期刊

什麼是權威期刊? 權威期刊沒有固定的標准,不同的機構、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要求,但制定標准都有一個大致的原則,如國家權威學術期刊的原則是:
1.國家行業主管部委或全國行業學會主辦的主要刊物。
2.刊物在同行讀者中影響較大並具有較高的學術權威性。
2.國家級學術期刊是指國家一級學會或者國家重點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
3.國家級權威學術期刊,必須是CSCD,CSSCI引文資料庫中本學科領域名列前茅的期刊。
4.在國內同類院校中已認定為國家級權威學術期刊。
有些行政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部門和單位,如對學術水平有更高要求,可在《國家權威學術期刊參考名錄》所列期刊的范圍內,選出部分權威性較高的學術期刊,作為本部門或單位認定的國家權威學術期刊,如湖北省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所列的權威期刊目錄如下:

國內權威期刊
(湖北省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
1. 哲學研究
43. 物理學報
85.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 中國社會科學
44. 中國科學·B輯
86. 工程熱物理學報
3. 中國法學
45. 化學學報
87. 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4. 法學研究
46. 地理學報
88. 原子能科學技術
5. 民族研究
47. 地質學報
89. 力學學報
6. 求是
48. 地質科學
90. 機械工程學報
7. 國際問題研究
49. 地質論評
91. 儀器儀表學報
8. 人民日報·理論版
50. 天文學報
92. 中國農業科學
9. 光明日報·理論版
51. 氣象學報
93. 作物學報
10. 自然辯證法通訊
52. 海洋學報
94. 土壤學報
11. 馬克思主義研究
53. 海洋科學
95. 園藝學報
12. 中國語文
54. 空間科學學報
96. 畜牧獸醫學報
13. 文學評論
55. 地球物理學報
97. 植物病理學報
14. 文學遺產
56.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98. 林業科學
15. 文藝研究
57. 古生物學報
99. 植物保護學報
16. 外國文學評論
58. 動物學報
100. 水產學報
17. 外語教學與研究
59. 植物學報
101. 農業工程學報
18. 中國翻譯
60. 動物分類學報
102.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19. 中國音樂學
61. 植物分類學報
103. 中國公共衛生學報
20. 音樂研究
62. 昆蟲學報
104. 中華放射學雜
21. 美術
63. 遺傳學報
105. 營養學報
22. 美術史論
64. 生理學報
106. 解剖學報
23. 歷史研究
65. 微生物學報
107. 中華病理學雜志
24. 中國史研究
66. 生物工程學報
108. 中華醫學雜志
25. 近代史研究
67. 實驗生物學報
109. 中華內科雜志
26. 世界歷史
68. 導航學報
110. 中華神經精神科雜志
27. 考古學報
69. 環境科學學報
111. 中華外科雜志
28. 中國圖書館學報
70. 系統科學與數學
112. 中華婦產科雜志
29. 教育研究
71.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113. 中華兒科雜志
30. 心理學報
72. 煤炭學報
114. 中華耳鼻喉科雜志
31. 體育科學
73. 石油學報
115. 中華眼科雜志

32. 經濟研究
74. 測繪學報
116. 中華皮膚科雜志
33. 經濟科學
75. 化工學報
117.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
34. 中國經濟史研究
76. 建築學報
118. 中國醫葯學報
35. 世界經濟
77. 水利學報
119. 中醫雜志
36. 數學學報
78. 土木工程學報
120. 中西醫結合雜志
37. 中國科學·A輯
79. 鐵道學報
121. 中國針灸
38. 數學年刊·A 輯(B輯)
80. 金屬學報
122. 中國骨傷
39. 數學進展
81. 硅酸鹽學報
123. 葯學學報
40. 科學通報
82. 自動化學報
124. 中國葯理學報
41. 計算數學
83. 電子學報

42. 計算機學報
84. 半導體學報

② 什麼是北極極渦它是怎麼變化的

極渦是北極中上層對流層和平流層大氣的持續性大尺度氣旋性環流,它的活動和變化控制著泛極地半永久性活動中心和副極地短時間尺度的氣旋活動.極渦強度變化直接關繫到北極大氣、海洋、海冰和生態環境,影響低層大氣環流,影響副極地甚至中緯度天氣.中國第2次北極科學考察期間正是北極平流層中上層暖性反氣旋性環流向冷性氣旋性環流轉變和極渦建立時期.一些學者已通過平流層和對流層耦合機制的研究探索極渦變化對低層環流的作用.平流層爆發性增暖對極渦變化影響早已引起人們關注.本文概述我們對極渦的認識,總結近期有關極渦變化對低層環流的作用以及它對氣候影響的機制研究的進展
由於北極渦與副熱帶高壓是兩個影響我國天氣氣候變化的主要大氣環流實體,兩者緊密相聯,且均對華北夏季降水有明顯作用,本文使用 NCEP/NCAR 再分析資料、國家氣候中心提供的 74 個大氣環流因子及中國 160 站月降水資料,利用合成分析、相關分析及 SVD 等方法討論了夏季北極渦與北半球大氣環流及副熱帶高壓的相互關系,分析了夏季北極渦及副高對華北降水的共同作用。結果表明:(1) 北極渦的變化不僅與高緯高度場密切相關,而且與中、低緯度環流緊密聯系,當極渦異常偏大偏強,中、低緯地區位勢高度均明顯偏低,北半球副高的面積和強度易偏小,北界位置易偏南,其中副高強度的變化最大。(2) 各分區極渦因子與副高因子之間基本呈顯著的負相關,而與西太平洋和南海副高的北界、脊線位置呈正相關。(3) 極渦指數、副高脊線及北界指數與華北降水之間以正相關為主,副高面積、強度指數與華北降水基本呈負相關。當亞洲和歐洲區極渦異常南擴,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顯著收縮減弱,西太平洋和南海副高明顯北抬時,華北降水易增加。關 鍵 詞:北極渦;副熱帶高壓;華北夏季降水中圖分類號:P466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 2007-01-29; 修訂日期:2008-05-28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基金(40633015);中國氣象局新技術推廣項目(北半球平流層爆發性增溫與極渦活動對東亞對流層阻塞的影響)共同資助通訊作者: 張恆德,男,安徽含山人,博士,主要從事大氣動力學研究。E-mail: [email protected]. 1 引言北極渦與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是影響我國天氣氣候變化的兩個主要大氣環流實體[1-3]。但極渦與副高對天氣氣候的影響並非孤立,而是相互配合、協同作用,極渦主要體現中高緯環流特徵,副高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低緯大氣環流的變化,且兩者關系密切,有人將兩者聯系起來分析它們與大氣環流的關系及對氣候環境的影響。施能等[4]指出兩者均增強的趨勢是我國冬季氣溫長期趨勢變化及年代際變化的一個直接原因。吳尚森等[5]把極渦與副高作為兩個主要因子建立預測華南冬季異常冷月的模型。劉傳鳳等[6]認為亞洲極渦與西太平洋副高是南方低溫冷害的主要因子。時珍玲[7]認為極渦與副高的強弱是導致江淮地區洪澇災害或少雨乾旱主要原因。梁建茵等[1]將兩極極渦的強度變化和副高看作廣東前汛期旱澇的主要預測因子。孫力等[8]分析了春季極渦和西太平洋副高對秋季東亞大氣環流的影響。黃嘉佑等[9]發現綜合研究兩者對我國夏季降水的影響要比分別研究它們各自的影響效果更好,預報價值也更高。彭維耿等[10]還發現 4 月兩者的變化對寧夏沙塵暴影響顯著。上述研究均在診斷分析天氣、氣候及環境的演變過程中考慮到極渦、副高的變化,未能討論兩者的相互作用,因此,有必要探討極渦與大氣環流及副高的關系,從而更好地分析它們對天氣氣候的影響。華北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佔全年降水總量的 3/4以上,近年來,人們對華北夏季降水作了大量研究,並指出季風活動[11]、阻塞高壓[12]、西太平洋副高[13]、北極濤動[14]、南亞高壓[15]、青藏高原熱力異常[16]甚至南半球高緯環流異常[17]等均對華北夏季降水有一定的影響。這些結果給出了華北夏季降水的一些影響機理,對華北夏季旱澇的預報還有一定的指示意義,但未能將極渦與副高結合起來討論它們共同對華北降水的作用。基於極渦與副高之間的緊密聯系及兩者對我國天氣氣候的顯著影響,並結合華北夏季降水的重要性,若能弄清夏季北極渦與大氣環流、副高的關系,並摸索出極渦與副高對華北夏季降水的共同影響,將有助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
Page 2
418熱 帶 氣 象 學 報24 卷於加強對大氣環流及華北夏季降水異常的機理分析,提高華北夏季降水的預測能力。2 資料和方法文中主要用到的資料包括:NCEP/NCAR的1950~2002年逐月再分析500 hPa高度場;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提供的1951~2002年74個大氣環流因子及中國160 站月降水資料,從中選取承德、北京、天津、石家莊、德州、刑台、安陽、煙台、青島、濰坊、濟南、臨沂、荷澤、鄭州、長治、太原、臨汾共17 個站代表華北地區。本文主要藉助於合成分析、相關分析及SVD[18]等常規的統計方法來診斷分析極渦與副高的聯系及它們對華北降水的影響。3 夏季北極渦與大氣環流的相關性如圖 1a 所示,極渦面積與位勢高度場之間除在極區附近(70 °N 以北)存在弱的正相關外,在其它地區均呈現顯著負相關,絕大部分地區能通過 0.01 的顯著性檢驗。而從極渦強度與 500 hPa 位勢高度的相關系數分布(圖 1b)可看出,絕大部分地區表現為較強的負相關,中、低緯度更為顯著,很多地區負相關系數可達-0.5,只有極少數地區呈現弱的正相關,相關系數僅為 0.1。這些說明,夏季北極渦對中、低緯度地區的環流形勢影響相對顯著,當北極渦面積、強度異常增大時,中、低緯地區位勢高度通常偏低,反之亦然。有關夏季北極渦與大氣環流之間關系可通過對位勢高度場的合成分析得到進一步說明。根據夏季北極渦面積及強度標准化距平的變化曲線(圖略),將標准化距平≥1.0 的年份作為大值年,標准化距平≤-1.0 的年份看作小值年,分別可以得到夏季極渦面積和強度的大、小值年(表 1)。根據表 1 中列出的夏季極渦大小及強弱年份,分別對夏季的 850 hPa、500 hPa、200 hPa 位勢高度場作為對流層低層、中層、高層進行了合成分析,重點討論對流層中層(500 hPa)。表 1 夏季極渦面積及強度的大、小值年份面積大值11 年:1957、1958、1959、1960、1962、1963、1964、1965、1966、1968、1971 面積小值10 年:1951、1952、1981、1988、1989、1996、1998、1999、2000、2002 強度大值9 年:1961、1962、1963、1964、1965、1970、1976、1992、1994 強度小值 8 年:1952、1953、1954、1977、1993、1998、2000、2001圖 1 1950~2002 年夏季 500 hPa 北極渦面積指數(a)、強度指數(b)與同期北半球(0~90 °N)500 hPa 位勢高度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布陰影區通過 0.1 的顯著性檢驗。從圖 2a、2b、2c 所示的北極渦面積大值、小值夏季 500 hPa 高度場合成及兩者差值可以直觀地看出,兩者的中低緯地區高度差別較大,在極渦面積大的夏季,位勢高度偏低,表徵副高的 588 dgpm 線所圍區域偏小,在西太平洋地區 588 dgpm 線幾乎消失,而當極渦面積異常小時,西太平洋副高強勢,且北抬程度較大;中緯度地區的位勢高度值相差較大,極渦面積大的夏季高度值要低很多(如圖 2c,不少地區差值達到40 gpm,甚至 60 gpm),例如 570 dgpm 線主體位於 50 °N以南,而極渦面積小的夏季 570 dgpm 線基本處於 50 °N 以北;在高緯地區兩者環流形勢差別不顯著,但高度值有較大差異,甚至超過 30 gpm。此外,從高度場距平合成分布(圖略)可進一步得知,在極渦面積大的夏季,中高緯絕大部分地區為負距平區,中心位於東亞大陸;而當極渦面積異常小,亞歐大陸及阿拉斯加灣出現正距平中心,尤其在烏拉爾山和鄂霍次克海,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
Page 3
4 期張恆德等:夏季北極渦與副熱帶高壓的聯系及對華北降水的影響419 即亞歐大陸及阿拉斯加易出現阻塞形勢。圖 2 北極渦面積大值(a)、小值(b)夏季 500 hPa 北半球位勢高度場合成及兩者差值(c) 及北極渦強度大值(d)、小值(e)夏季 500 hPa 北半球位勢高度場合成及兩者差值(f) 由圖 2d、2e、2f 分別所示的北極渦強度大值、小值夏季 500 hPa 高度場合成及兩者差值可知,在極渦強度大的夏季,中低緯位勢高度偏低,表徵副高特徵的 588 dgpm 線的范圍要小得多,副高強度也明顯偏弱,西太平洋地區的 588 dgpm 線已消失;兩者的中緯度環流形勢相差不明顯,但高度值有較大差異(圖 2f);在高緯地區,若極渦強度異常偏大,位勢高度普遍要低,例如 546 線所圍的區域要大得多,中心值低於 54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
Page 4
420熱 帶 氣 象 學 報24 卷dgpm,極渦強度大值與小值年夏季絕大多數高緯地區位勢高度差值均在 30 gpm 以上(圖 2f)。高度場距平合成(圖略)進一步反映出,極渦強度大的夏季,除加拿大以外,北半球位勢高度基本表現出負距平,在中、高緯地區,中心值達-30 gpm;而在極渦強度小的夏季,歐洲西北部以外的北半球大部分區域均出現正距平,中、高緯不少地區的正距平均在 20 gpm 以上。由於大氣的斜壓性,850 hPa 及 200 hPa 高度場合成與 500 hPa 高度的結果存在一定差異,但總體趨勢相同。由此可知,夏季北極渦的變化不僅與高緯度位勢高度場密切相關,且與中、低緯度環流也有著緊密聯系,500 hPa 北極渦的面積及強度對北半球整個對流層的大氣環流均有顯著影響,尤其對中緯度的阻塞、中低緯度的副熱帶高壓有較強作用。基於夏季北極渦與大氣環流相互關系的合成分析初步結果,下面將重點分析北極渦與副熱帶高壓間的相互關系。4 夏季北極渦與副高之間的關系根據副熱帶高壓常出現的地理位置,在國際上通常將北半球副高(5 °E~360 °)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進行研究:印度副高(65~95 °E)、西太平洋副高(110 °E~180 °)、東太平洋副高(175~115 °W)、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110~60 °E),最後一部分又可劃分為北美副高(110~60 °W)、大西洋副高(55~25 °W) 、北非副高(20 °W~60 °E),其中對我國影響最顯著的是西太平洋副高,國內有關副高的研究主要也是針對西太平洋地區。我國對極渦也作了相應分區,即Ⅰ區(60~150 °E)、Ⅱ區(150 °E~120 °W)、Ⅲ區(120~30 °W)、Ⅳ區(30 °W~60 °E)。國家氣候中心提供了北半球及各分區的副熱帶高壓指數及北極渦指數。各副高指數在本文中標號為1~45,其中,1~11 為副高面積指數,依次對應北半球、北非、北非大西洋北美、印度、西太平洋、東太平洋、北美、大西洋、南海、北美大西洋、太平洋副高;12~22 為相應的副高強度指數;23~33 為對應的副高脊線指數;34~44 為相應的副高北界指數;45為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點指數。圖 2 反映當北極渦面積、強度異常偏大時,則副高面積偏小,且主體位置南退;反之當北極渦面積和強度異常偏小時,副高面積易偏大,且主體位置北進。經計算可得,夏季北半球極渦面積指數與副高面積、強度、脊線及北界指數均成顯著的負相關,系數分別為-0.45、-0.52、-0.43、-0.49,至少達到 99%信度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北半球極渦強度指數與副高面積、強度、脊線及北界指數之間也存在顯著的負相關,系數分別為-0.43、-0.51、-0.24、-0.34,要比極渦面積與副高的相關性稍弱一些;總體看來,極渦對副高的強度影響最明顯,對脊線位置影響最弱。這進一步表明,當北極渦異常擴張增強,副高會收縮、減弱、南退;反之亦然,若北極渦異常收縮減弱,副高則明顯擴大、增強、北抬。這大體可解釋為:當北半球極渦面積異常偏大、強度顯著偏強時,中高緯地區位勢高度明顯偏低,特徵等高線偏南,副熱帶鋒區也異常南壓,中低緯地區的位勢高度普遍偏低,反映副高的 588 dgpm 線主體也偏小、偏南,即北半球副高面積偏小、強度偏弱、位置也偏南;反之,當北半球副高面積異常偏大、強度偏強、位置偏北時,副熱帶地區,即中低緯(這里指 10~40 °N)地區的位勢高度相對偏高,則北半球極渦的南界特徵等高線位置偏北,且中緯度地區位勢高度偏大,因此極渦的面積和強度易偏小。由於海陸分布及地形高低差異,北半球位勢高度並非在緯圈上均勻分布,不同區域的極渦與副高差別較大,極渦與副高之間的相關性在不同區域存在較大差異,有必要進行分區討論。為此對夏季極渦與副高作 SVD 分解,從而充分了解不同區域極渦與副高的關系, SVD 分解的具體構造為:將極渦指數作為左要素場,變數順序分別為Ⅰ區、Ⅱ區、Ⅲ區、Ⅳ區、北半球面積、Ⅰ區、Ⅱ區、Ⅲ區、Ⅳ區、北半球強度,並依次稱為極渦因子 1、2、……、10;將副高指數作為右要素場,變數順序為前面已經提到的 45 個副高指數,依次為副高因子 1、2、……、45。將夏季極渦與副高作 SVD 所得的前 3 對模態的方差貢獻百分率分別為 90.5、5.1、1.7,第 1 模態的方差貢獻百分率明顯高於其它模態,占絕對主導地位,第1 模態基本上能反映出極渦與副高的相互關系。另外,前 3 對模態的左右奇異向量的時間系數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 0.69、0.63、0.40,均在 0.40 以上,表明極渦與副高的典型變數場之間總體相關性較強,尤其是第 1 模態相關性很高。因此,可取 SVD 所得的第 1 模態結果來分析。極渦指數與副高指數作 SVD 所得第 1模態的左異相關系數依次為:-0.58、-0.47、-0.24、-0.31、-0.60、-0.54、-0.49、-0.36、-0.27、-0.61。這些系數符號一致,均可通過 95%信度的顯著性檢驗,表明所有的極渦因子對副高起同位相的作用,最顯著的兩個因子為北半球極渦面積及強度,其次為 I 區極渦面積和強度。由圖 3 所示的右場異性相關系數可知,除副高因子 27、31、38、42、45 對應的系數為負外(且不能通過顯著性檢驗),其它因子的系數符號均為正,通過 0.10、0.05、0.01、0.001 顯著性水平檢驗的副高因子個數分別達到 31、27、22、15,其中副高因子 2、3、7、10、13、14、18,即北非、北非大西洋北美、北美副高的面積和強度及北美大西洋副高面積,對極渦異常的響應最強烈,系數值均達到 0.6 以上。因此結合左、右異性相關系數可知,北半球及各分區極渦的面積及強度與北半球及各分區副高的面積、強度、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
Page 5
4 期張恆德等:夏季北極渦與副熱帶高壓的聯系及對華北降水的影響421 脊線及北界等大多數因子之間基本呈顯著的負相關,即當北半球及各分區極渦面積及強度異常偏小時,北半球及各分區大多數副高指數易偏大(小),特別是亞洲區及北半球極渦與北非、北美、北美大西洋一帶副高之間呈現顯著的負相關性。-0.3-0.2-0.100.10.20.30.40.50.60.7147101316192225283134374043圖 3 夏季極渦與同期副熱帶高壓 SVD 所得第 1 模態的右場異性相關系數橫坐標 1~45 表示副高因子 1~45,縱坐標為相應系數。5 對華北夏季降水的影響副高與極渦是大氣環流中非常重要的兩個系統,共同影響華北夏季降水,為此將夏季極渦、副高因子與華北降水作 SVD 分解。具體做法:將上一節中提及的夏季極渦因子 1~10 作為左場要素 1~10,副高因子 1~45 隨之作為左場要素 11~55,同期華北 17 站降水作為右場要素,進行 SVD 分解。所得的前 3 對模態左右奇異向量的時間系數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52、0.42、0.56,說明總體相關性較強。而前 3 對模態的方差貢獻百分率分別為 60.2、17.7、5.1,第 1 模態的占絕對主導地位,基本上反映出極渦和副高與華北夏季降水的關系。因此,可取第 1 模態結果來分析。圖 4 為第 1 模態左異相關系數(橫坐標 1~10 對應極渦因子 1~10、11~55 對應副高因子 1~45),總體上看,系數 1~10 及 32~54 以正為主,系數 11~32及 45、46、55 基本為負。圖 4 中編號為 1、4、5、8、9、11、12、13、17、18、20、22、23、24、37、41、48、52 的因子對華北夏季降水影響顯著,其中異性相關系數可通過 0.05 的顯著性水平檢驗的因子有:亞洲、歐洲區及北半球極渦面積(因子 1、4、5),北半球、北非、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面積及強度(因子 11、12、13、22、23、24),大西洋、北美大西洋副高面積(因子 18、20),西太平洋、南海副高脊線及北界(因子 37、41、48、52)。華北地區承德、北京、天津、石家莊、德州、刑台、安陽、煙台、青島、濰坊、濟南、臨沂、荷澤、鄭州、長治、太原、臨汾等站對應的第 1 模態右場異性相關系數依次為 0.11、0.13、0.28、0.20、0.29、0.24、0.26、0.40、0.49、0.24、0.15、0.27、0.39、0.23、0.37、0.12、0.25。此 17 個系數符號均為正,說明華北 17站夏季降水的年際變化位相基本相同,受極渦與副高因子的影響也較一致。結合這 17 個系數與圖 4 所示的左異相關系數可知,極渦各指數、副高脊線及北界指數與華北降水之間以正相關為主(除去Ⅲ區強度、北非副高北界、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北界、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點等主要指數),副高面積、強度指數與華北降水大多成負相關。因此,當極渦顯著南擴加強、副高明顯收縮減弱,尤其當亞洲和歐洲區極渦異常南擴、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顯著收縮減弱、西太平洋和南海副高明顯北抬,華北夏季降水易偏多;反之,若極渦收縮減弱,副高增強,華北夏季降水則易偏少。-0.5-0.4-0.3-0.2-0.100.10.20.30.41 6 11 16 21 26 31 36 41 46 51圖 4 夏季極渦因子及副熱帶高壓因子與華北(17 站)降水作 SVD 所得第 1 模態的左場異性相關系數橫坐標 1~10 對應極渦因子 1~10、11~55 對應副高因子1~45,縱坐標為相應系數,虛線的值分別為 0.24 和-0.24。這種夏季極渦與副高對華北降水的影響主要可概括認為:夏季極渦的擴展增強通常可以從高緯地區帶來大量的冷空氣,這些冷空氣與華北地區的暖氣團相匯,易形成冷鋒或華北准靜止鋒,若水汽充足,從而引起明顯降水。另外,極渦的擴展、增強、南壓通常會伴隨副高收縮、減弱、南退,進一步利於華北降水;而當副高顯著擴張、增強、北抬時,華北地區受高壓控制,這本身就不利於該地區降水,另一方面這種高壓長期控制還抑制極渦的擴展南伸,造成南下的冷空氣不足,不易形成鋒面,更加不利於降水。6 小結與討論極渦與副熱帶高壓是影響我國天氣氣候變化的兩個主要大氣環流實體,兩者緊密相聯,均對華北夏季降水有顯著影響。(1) 北極渦的變化不僅與高緯度位勢高度密切相關,且與中低緯度環流緊密聯系,當極渦異常偏大偏強,這些地區位勢高度均明顯偏低,北半球副高的面積和強度易偏小,北界位置易偏南,其中副高強度的變化最大。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
Page 6
422熱 帶 氣 象 學 報24 卷(2) 各分區極渦因子與副高因子之間基本呈顯著的負相關,而與西太平洋和南海副高的北界、脊線位置呈正相關。(3) 極渦指數、副高脊線及北界指數與華北降水之間以正相關為主,副高面積、強度指數與華北降水基本呈負相關。當亞洲和歐洲區極渦異常南擴,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顯著收縮減弱,西太平洋和南海副高明顯北抬時,華北降水易增加。參 考 文 獻:[1] 梁建茵,吳尚森. 廣東省汛期旱澇成因和前期影響因子探討[J]. 熱帶氣象學報,2001,17(2): 97-108. [2] 畢寶貴,章國材,李澤椿. 2003 年淮河洪澇與西太平洋副高異常及成因的關系[J]. 熱帶氣象學報, 2004, 20(5): 505-514. [3] 張恆德, 陸維松, 高守亭,等. 北極渦活動對同期及後期我國氣溫的影響[J].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2006, 29(4): 507-516. [4] 施能,朱乾根. 北半球大氣環流特徵量的長期趨勢及年代際變化[J].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6, 19(3): 283-289. [5] 吳尚森,梁建茵. 華南冬季異常冷月預測概念模型 II——大氣環流、極冰、積雪等物理因子特徵[J]. 熱帶氣象學報,2000,16(4): 289-296. [6] 劉傳鳳,高波. 我國南方春季低溫凍害氣候及其大氣環流特徵[J]. 熱帶氣象學報,2001, 17(2): 179-187. [7] 時珍玲. 九十年代以來江淮流域夏季典型旱澇成因分析[J]. 氣象,1996, 22(9):35-38. [8] 孫力, 安剛. 東亞地區春冬季與夏季大氣環流異常相互關系的研究[J]. 應用氣象學報, 2002, 13(6): 650-661. [9] 黃嘉佑,劉舸,趙昕奕. 副高、極渦因子對我國夏季降水的影響[J]. 大氣科學,2004,28(4): 517-526. [10] 彭維耿,陳楠. 寧夏多、少沙塵暴年 4 月平均環流特徵的對比分析[J]. 高原氣象, 2002, 21(6): 599-603. [11] 吳尚森,梁建茵,李春暉. 南海夏季風強度與我國汛期降水的關系[J]. 熱帶氣象學報,2003,19(增刊):25-36. [12] 李春,孫照渤. 中緯度阻塞高壓指數與華北夏季降水的聯系[J].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003,26(4):458-464. [13] 譚桂蓉,孫照渤. 西太平洋副高與華北旱澇的關系[J]. 熱帶氣象學報,2004, 20(2): 206-211. [14] 李春,羅德海,方之芳,等. 北極濤動年代際變化與華北夏季降水的聯系[J].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005,28(6):755-762. [15] 黃櫻,錢永甫. 南亞高壓與華北夏季降水關系的研究[J]. 高原氣象, 2003, 22(6): 602-607. [16] 趙聲蓉,宋正山,紀立人. 青藏高原熱力異常與華北汛期降水關系的研究[J]. 大氣科學, 2003, 27(5): 881-893. [17] 袁潮霞,錢永甫. 南半球高緯地區前期環流異常和我國華北地區夏季降水異常的聯系[J]. 熱帶氣象學報,2005,21(6):705-578. [18] BRETHERTON C S, SMITH C, WALLACE J M. An inter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finding coupled patterns in climate data[J]. J Climate,1992, 5(6): 541-560.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MMER NORTHERN POLAR VORTEX WITH SUB- TROPICAL HIGH AND THEIR INFLUENCE ON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ZHANG Heng-de1, JIN Rong-hua1, ZHANG You-shu2 (1.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CMA, Beijing 100081,China; 2. Airforce Meteorological Center, Beijing 100843, China) Abstract:The northern polar vortex and subtropical high (SH) are two important members of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which affect the weather and climate changes in China. The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closely and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 Using the NCEP reanalysis data, 74 factors of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160 stations in China provided by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NCC),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northern polar vortex and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SH ring summer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the joint effect of the polar vortex and SH on the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 have been analyzed by means of composite analysis, correlative analysis and the SV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northern polar vortex is not only subject to geopotential heights in high latitudes,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irculation in middle and low latitudes. When the area and intensity of the polar vortex are anomalously large, the geopotential heights in the middle and low latitudes are much lower, so that the area and intensity of SH are the smaller, and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SH is more southward, especially for the change of the intensity. There is distinctive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ost indexes of polar vortex and factors of SH in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transitional zones, while the polar vortex indexe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northern boundary and ridge line indexes of SH in West Pacific and South China Sea. Most indexes of the polar vortex, north boundary and ridge line of SH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 while the area and intensity indexes of SH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t. In particular, the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 increases obviously when the polar vortex anomaly in Asia and Europe enlarges, SH in North Africa, Atlantic, and North America shrink and weaken, and SH in West Pacific and South China Sea jumps northward. Key words:northern polar vortex;subtropical high;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③ 科技論文的影響因子是怎麼分類的誰能詳細說說

影響因子的定義和計算方法

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徵期刊影響大小的一項定量指標。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論文的被引用數,它實際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nk-1+nk-2

計算公式:IF(k) =

Nk-1+Nk-2

說明:

k 為某年, Nk-1+Nk-2 為該刊在前一兩年發表的論文數量, nk-1 和nk-2 該刊在 k 年的被引用數量。也就是說,某刊在2005年的影響因子是其2004和2003兩年刊載的論文在2005年的被引總數除以該刊在2004和2003這兩年的載文總數(可引論文)。

影響因子的產生和應用

在1998年,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尤金.加菲爾德(Eugene Garfield)博士在《科學家》(The Scientists)雜志中敘述了影響因子的產生過程。說明他最初提出影響因子的目的是為《現刊目次,Current Contents》評估和挑選期刊。目前人們所說的影響因子一般是指從1975年開始,《期刊引證報道》(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每年提供上一年度世界范圍期刊的引用數據,給出該資料庫收錄的每種期刊的影響因子。JCR是一個世界權威性的綜合資料庫。它的引用數據來自世界上3000多家出版機構的7000多種期刊。專業范圍包括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JCR目前是世界上評估期刊唯一的一個綜合性工具,因為只有它收集了全世界各個專業的期刊的引用數據,JCR光碟版有許多很好的界面,顯示了期刊之間引用和被引用的關系。可以告訴人們,那些是最有影響力的期刊,那些是最常用的期刊,那些是最熱門的期刊。除影響因子外還給出:期刊最新排序(Current Rank)、刊名縮寫(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國際統一刊號(ISSN)、總引用數(Total Cites)、及時性索引(Immediacy Index)、總文章數(Total Article)、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

影響因子及JCR給出的以上指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地說,對以下各類人員具有多種實用價值。

1)圖書館員 制定文獻收藏計劃和經費預算,向讀者推薦優秀期刊。

2)編輯 了解和掌握自己編輯的期刊的情況,制訂有效的編輯規劃和辦刊目標。

3)出版商 掌握和監測出版動態,掌握出版機會,做出新的出版決策。

4)作者(科研人員)

a.尋找和確定與自己專業有關的期刊,

b.確定論文投稿期刊,

c.證實已經發表自己論文的期刊的水平。

5)信息研究分析人員

a.跟蹤文獻計量學的發展趨勢,

b.研究學科之間及各學科內的引用模式。

c.研究學術論文生產的學問[2]。

d.研究專業學科的發展變化趨勢。
化學類的期刊,首先當然要推美國化學會旗下的各大猛將了。2003年化學類十大引用頻次
最高的文章里,ACS佔了9篇,不服不行。我是一向反對影響因子決定論的,不過美國化學
會的期刊是辦得不錯,尤其是新期刊,出一本就是一本經典,號召力超強。

說起化學類的龍頭老大,當然要推《美國化學會志》(JACS)。有些人會說美國化學會志
的影響因子不是最高,這個有點像以人均GDP來衡量國力的強大與否一樣。影響因子就是兩
年內的平均引用次數,很狹隘的一個評價指標。2003年JACS的影響因子是6.5,可是它的總
引證次數和被引次數是雄踞第一(遠遠超過第二名),這說明JACS的覆蓋面、信息量是無
與倫比的。而且影響因子評價中總文章數是分母,很大型的期刊影響因子不容易顯著提高
,不過也不容易波動。加上JACS既有簡訊類文章,又有全文型的文章,這也是影響它影響
因子的重要原因。綜合而論,JACS以其總優勢可以當之無愧地執掌化學類期刊之牛耳。

說起影響因子,那就得說《化學評論》(Chem. Reviews)。 化學評論的影響因子常年在
20以上,前幾年直逼SN,為化學類的刊物爭了口氣。不過Review類的期刊,影響因子容易
很高,這是因為無論什麼文章,在背景介紹里總是會提相應的綜述,這是常理,或者說這
格式。而且化學評論每年的文章才100來篇,分母這么小,商自然就大。還有一個很重要
的原因,是外國的綜述類期刊,通常是約稿制,寫文章的本身是牛人,號召力本身就大—
—不知道有多少個小組在跟蹤他的工作呢,有綜述還會放過?

2003年的十大引用頻次最高的文章里,排第三的不是美國化學會的。我估計可能是德國應
用化學( Angew. Chemie)或者 英國的 化學通訊 (Chem. Comm.)。最有可能是德國應
用化學。 想想看放眼綜合類期刊,能夠跟美國化學會志一較長短的,也就只有它了。德國
應用化學的規模是JACS的一半不到,而且只有簡訊類文章(有時有小型綜述),這是它影
響因子很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它的影響因子波動比較大,2001年8.2,2002年7.5,20
03年又回到8.5。我覺得Angew. Chemie上的簡訊,主要分布在有機化學、生命有機化學、
材料學、高分子化學這幾塊,比較冷門的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基本沒有,這也是它的一個
辦刊方針。

我自己是學有機的,自然要說說有機類的老大,《有機化學》(JOC)了。可能又有人要詬
病JOC的影響因子,不錯,JOC的影響因子這幾年是在下降,去年前年持平回穩。這是因為
JOC裁掉了所有的Communications,因為ACS成立了《有機快報》(Org. Lett.)。要看到
JOC在ACS的地位——2002年Peter. Stang由JOC的主編升任JACS的主編,而Org. Lett.的主
編升任JOC的主編。2003年的十大引用頻次最高的文章里,排第一的不是JACS,是JOC,第
二才輪到JACS呢。JOC上的全文,很多工作做的很漂亮,相比之下它的Notes要弱一些。不
過前一陣Corey在JOC上發了一篇文章,專門講他的自傳的——我覺得比較惡心,看他一付
自詡天才化學家的樣子,誰能夠想像他是化學界有名的周扒皮呢。

有機除了JOC之外,就是它的姊妹篇《有機快報》(Org. Lett.)了,Org. Lett.是ACS辦
得非常成功的一個刊物,99年創刊,2001年有影響因子,從3.4, 3.7,一路穩步成長到4.1
。而且它的規模一開始就非常不小,雙周刊,文章數跟Angew. Chemie,JOC相當。雖然只
有簡訊類文章,但是簡訊的質量相當不錯,可以說Org. Lett.是JOC的影響因子下降的直接
原因。不過肥水不流外人田,都是自家兄弟,弄來弄去還不是在ACS家裡混躂。

當然除了美國和德國,自然得說說英國的化學通訊(Chem. Comm.)。Chem. Comm.這個期
刊呢,我個人認為是有點片面追求新意了。雖然說一個簡訊類的期刊應該以新意為第一要
務,但是不能不及其餘。看Chem. Comm.上的文章,大部分就是新而且怪,說實際用途,說
句實在話說不上來。說工作做的漂亮,也說不上來。就有點象「意外反應收購站」的感覺


歐洲的期刊,有一個我覺得是很值得推薦的,那就是《四面體》(Tetrahedron)。Tetra
hedron影響因子不高,不過我覺得上面的工作比《四面體通訊》(T. L.)高半個檔次。T
etrahedron和T. L.是姊妹篇,應該說水平差不多,看看人家KCN,文章基本是JACS, Ange
w. Chemie。什麼Chem. Comm, JOC,OL都看不上的,可是很有一些文章在Tetrahedron 上。
T. L.上垃圾很多,重復T. L.上的文獻基本上沒有滿意的。有人開玩笑說是中國人的文章
降低了T. L.的水平,可是這兩個期刊亞洲區(除日韓)現在都是上海有機所的林國強執行
副主編,按說他應該卡關標準是一樣的,這個理由說不通。主要還是一個辦刊方向和審稿
人群體的問題。

說了半天,其實還有一個是超級大牛刊,美國科學院院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
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好比說高校化學學報和化學學報在爭誰是中文化學刊物的
老大,忽然有一個聲音大吼:爭什麼爭!老子還沒有說話呢!——這個聲音就是中國科學
(B)。呵呵。PNAS上的化學文章比SN多得多(SN一年也就三四十篇化學或者相關化學的文
章),上面的文章我個人覺得比JACS要強,高半個檔次左右。離SCIENCE半個檔次。這個期
刊中國人投稿不多,值得國內的牛人大力關注。

其他的比如 歐洲化學(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也是不錯的,就是規模太小,
Angew.Chemie的全文類文章基本在歐洲化學上。JCC 是ACS 的又一成功典範,不過規模實
在是小了一點,畢竟專門關注組合化學這一小塊的。 Synlett, Synthesis什麼的,跟T.
L. 一個檔次的, 規模也不大,不說也罷。
1
中國科學D
1.453

2
科學通報
0.706

3
中國科學E
0.696

4
實驗技術與管理
0.655

5
中國科學B
0.515

6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0.493

7
自然科學進展
0.492

8
中國科學C
0.466

9
武漢大學學報
0.41

10
東北師大學報
0.356

11
安徽大學學報
0.338

12
北京大學學報
0.332

13
南京大學學報
0.313

14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0.299

15
陝西師范大學學報
0.271

16
廈門大學學報
0.269

17
江蘇大學學報
0.263

18
中國科學基金
0.263

19
高技術通訊
0.252

20
中山大學學報
0.248

21
中國科學A
0.247

22
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
0.242

23
四川大學學報
0.241

24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0.234

25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
0.231

25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0.231

27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
0.212

27
華僑大學學報
0.212

29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0.193

30
雲南大學學報
0.191

31
河南大學學報
0.185

32
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
0.184

33
蘭州大學學報
0.182

34
內蒙古大學學報
0.179

35
西北大學學報
0.176

36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0.161

37
湖南大學學報
0.159

38
揚州大學學報
0.152

39
復旦學報
0.151

40
南京師大學報
0.15

41
山西大學學報
0.145

42
西北師范大學學報
0.14

43
河北大學學報
0.136

44
湖北大學學報
0.129

44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0.129

46
天津師大學報
0.125

4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0.125

48
海南大學學報
0.124

48
南開大學學報
0.124

50
福州大學學報
0.12

51
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0.118

52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
0.113

53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
0.11

53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
0.11

53
應用科學學報
0.11

56
廣西大學學報
0.108

57
科技通報
0.104

58
寧夏大學學報
0.103

59
江西科學
0.1

60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
0.098

61
湘潭大學學報
0.094

62
上海大學學報
0.093

63
濟南大學學報
0.088

64
山東師大學報
0.087

65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0.081

66
雲南師范大學學報
0.073

67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
0.072

68
鄭州大學學報
0.072

69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0.071

70
蘇州大學學報
0.067

71
山東大學學報
0.066

72
南昌大學學報
0.065

73
內蒙古師大學報
0.063

74
新疆大學學報
0.063

75
浙江師大學報
0.062

76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
0.06

77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0.058

78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
0.058

79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0.056

80
河南科學
0.049

81
曲阜師范大學學報
0.045

82
松遼學刊
0.044

83
甘肅科學學報
0.033

84
貴州大學學報
0.031

85
科學技術與工程

86
計算數學
0.32

87
模糊系統與數學
0.278

88
高校應用數學學報
0.267

89
數學學報
0.263

90
應用數學學報
0.224

91
CHINESE ANNAULS OF MATHEMATICS
0.214

92
數學年刊A
0.197

93
應用數學和力學
0.192

94
生物數學學報
0.19

95
數學進展
0.188

96
數學物理學報
0.184

97
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0.171

98
應用概率統計
0.167

99
高等學校計算數學學報
0.127

100
工程數學學報
0.121

101
應用數學
0.119

102
數學研究與評論
0.089

103
J PARTIAL DIFF EQS
0.088

104
ACTA MATHEMATICA SCI
0.077

105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0.057

106
運籌學學報
0.056

107
數學雜志
0.054

108
南京大學學報數學半年刊
0.034

109
CHIN QUAR J MATH
0.027

110
APPROX THEORY AND ITS APPL
0.014

111
NE MATHEMATICS
0

112
力學進展
1.024

113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0.873

114
振動工程學報
0.653

115
工程力學
0.371

116
力學學報
0.369

117
岩土力學
0.364

118
計算力學學報
0.307

119
實驗力學
0.279

120
固體力學學報
0.264

121
應用力學學報
0.219

122
ACTA MECHANICA SINICA
0.205

123
力學與實踐
0.13

124
力學季刊
0.129

125
系統工程學報
0.761

126
控制與決策
0.529

127
系統模擬學報
0.484

128
信息與控制
0.452

129
系統工程
0.433

130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0.431

131
系統科學與數學
0.323

132
控制理論與應用
0.289

133
系統工程理論方法與應用
0.225

134
物理學報
1.397

135
CHIN PHYS
1.277

136
CHIN PHYS LETT
0.817

137
液晶與顯示
0.702

138
光子學報
0.649

139
物理學進展
0.551

140
聲學學報
0.543

141
發光學報
0.517

142
高壓物理學報
0.396

143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0.374

144
化學物理學報
0.37

145
光學學報
0.358

146
強激光與粒子束
0.34

147
量子光學學報
0.324

148
物理
0.317

149
COMMUN THEOR PHYS
0.311

150
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0.269

151
應用聲學
0.263

152
工程熱物理學報
0.248

153
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0.241

154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
0.233

155
低溫物理學報
0.212

156
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
0.202

157
波譜學雜志
0.177

158
計算物理
0.175

159
原子核物理評論
0.171

160
量子電子學報
0.163

161
低溫與超導
0.156

162
聲學技術
0.119

163
質譜學報
0.065

164
物理測試
0.007

165
無機化學學報
0.913

166
高分子通報
0.812

167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0.782

168
高分子學報
0.726

169
化學進展
0.667

170
分析化學
0.608

171
催化學報
0.593

172
化學學報
0.58

173
應用化學
0.559

174
物理化學學報
0.53

175
燃料化學學報
0.502

176
分子科學學報
0.479

177
分子催化
0.469

178
感光科學與光化學
0.455

179
分析試驗室
0.44

180
功能高分子學報
0.429

181
電化學
0.427

182
化學通報
0.422

183
色譜
0.392

184
有機化學
0.379

185
環境化學
0.371

186
結構化學
0.356

187
分析測試學報
0.344

188
CHIN J OF POLYMER SCIENCE
0.322

189
分析科學學報
0.282

190
煤炭轉化
0.273

191
化學研究與應用
0.245

192
化學試劑
0.187

193
合成化學
0.181

194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0.116

195
天文學報
0.34

196
CHIN J ASTRON AND ASTROPHYS
0.276

197
雲南天文台台刊
0.182

198
天文學進展
0.155

199
上海天文台年刊
0.023

200
測繪學報
0.951

201
遙感學報
0.719

202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0.45

203
國土資源遙感
0.438

204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0.371

205
測繪科學
0.321

206
遙感技術與應用
0.316

207
測繪工程
0.391

208
測繪通報
0.28

209
中國沙漠
1.182

210
第四紀研究
0.958

211
地學前緣
0.938

212
地球物理學報
0.894

213
地球化學
0.871

214
地球科學進展
0.771

215
地球物理學進展
0.687

216
地震學報
0.673

217
自然災害學報
0.659

218
地震地質
0.525

219
古脊椎動物學報
0.517

220
地球學報
0.479

221
乾旱區研究
0.44

222
中國地震
0.429

223
古生物學報
0.417

224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0.413

225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0.403

226
遙感信息
0.402

227
地震
0.367

228
微體古生物學報
0.359

229
物探與化探
0.349

230
空間科學學報
0.294

231
世界地震工程
0.282

232
地球科學
0.247

233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
0.238

234
災害學
0.177

235
地震研究
0.169

236
西北地震學報
0.164

237
內陸地震
0.148

238
華北地震科學
0.144

239
華南地震
0.104

240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
0.091

241
冰川凍土
2.426

242
地理學報
2.301

243
地質學報
2.133

244
地理研究
1.418

245
地理科學進展
1.245

246
岩石學報
1.197

247
地理科學
1.02

248
地質論評
0.821

249
極地研究
0.806

250
地層學雜志
0.78

251
礦床地質
0.769

252
古地理學報
0.759

253
沉積學報
0.751

254
地質科學
0.689

255
岩礦測試
0.678

256
高校地質學報
0.624

257
石油實驗地質
0.552

258
乾旱區地理
0.545

259
山地學報
0.528

260
工程地質學報
0.506

261
中國岩溶
0.486

262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0.479

263
璣代地質
0.364

264
西北地質
0.343

265
地質科技情報
0.323

266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0.323

267
經濟地理
0.315

268
地理學與國土研究
0.272

269
新疆地質
0.269

270
地質力學學報
0.26

271
礦物岩石
0.256

272
熱帶地理
0.219

273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0.21

274
地質與勘探
0.198

275
地質與資源
0.198

276
鈾礦地質
0.198

277
成都理工學院學報
0.197

278
地質通報
0.185

279
地質找礦論從
0.126

280
華東地質學院學報
0.058

281
海洋與湖沼
1.1

282
湖泊科學
0.643

283
海洋學報
0.555

284
熱帶海洋學
0.496

285
青島海洋大學學報(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0.443

286
海洋工程
0.388

287
鹽湖研究
0.352

288
海洋科學
0.344

289
海洋通報
0.308

290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0.29

291
海洋科學進展
0.281

292
台灣海峽
0.237

293
CHIN J 0FOCEA AND LIMN
0.179

294
海洋湖沼通報
0.155

295
海洋預報
0.15

296
東海海洋
0.145

297
高原氣象
1.203

298
大氣科學
0.625

299
氣象學報
0.506

300
應用氣象學報
0.485

301
氣候與環境研究
0.315

302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0.276

303
熱帶氣象學報
0.243

304
氣象
0.169

305
氣象科學
0.119

306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
0.04

307
生態學報
1.206

308
植物生態學報
0.968

309
植物學報
0.904

310
遺傳學報
0.888

311
生物多樣性
0.842

312
應用生態學報
0.684

313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報
0.67

④ 中國有哪些偏向經濟或上層的刊物

有些刊物是內部要參,一般人看不到;有些是需要專門訂購,不對外發行(例如決策要參);公開發行的核心刊物如下: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簡明目錄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軍事
第二編 經濟
第三編 文化、教育、歷史
第四編 自然科學
第五編 醫葯、衛生
第六編 農業科學
第七編 工業技術
對中國(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認定,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有兩種版本。一是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以下簡稱《引證報告》);另一種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以下簡稱《要目總覽》)。
中信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國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發布上一年的科研論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別收錄的論文量和中國期刊發表論文量等項指標。最後一項指的是各單位在《引證報告》收編的期刊中發表的論文數。《引證報告》以1400多種中、外文科技類期刊作為統計源,報告的內容是對這些期刊進行多項指標的統計與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類進行影響因子排名。目前,有些大學評定職稱就是按照這個標准認定的核心期刊。
《要目總覽》每4年出版一期,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年出了第三版。2004年是第三版。《要目總覽》收編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各種學科類別的中文期刊。其中對核心期刊的認定通過五項指標綜合評估。2000年版本收錄核心期刊1500餘種,2004年版本收錄1798種(總計在12000種刊物中篩選而來)。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軍事
A/K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社會科學 2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社會科學戰線 4學術月刊 5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6天津社會科學 7學術研究 8江海學刊 9江漢論壇 10江蘇社會科學 11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2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15浙江學刊 16浙江社會科學 17社會科學研究 18求是學刊 19社會科學(上海)(吸收: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 20社會科學輯刊 21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2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3中州學刊 24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5人文雜志 26求索 27思想戰線 28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9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30國外社會科學 31南京社會科學 32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3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34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5齊魯學刊 36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改名為: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37學海 38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39江西社會科學 40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1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2河北學刊 43學術界 44東岳論叢 45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46東南學術 47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8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49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並入:社會科學) 50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1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52北京社會科學 53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54學術論壇 55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56廣東社會科學 57陝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8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9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60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1山東社會科學 62探索 63學術交流 64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65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6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67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8北方論叢 69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70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1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72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73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4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5寧夏社會科學 76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77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8雲南社會科學 79長白學刊 80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81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82江淮論壇 83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84河南社會科學 85內蒙古社會科學 86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87甘肅社會科學 88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89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90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91晉陽學刊 92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93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4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5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6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7貴州社會科學 98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9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B(除B9)哲學類核心期刊表
1哲學研究 2心理科學 3心理學報 4哲學動態 5自然辯證法研究 6孔子研究 7自然辯證法通訊 8心理學動態(改名為:心理科學進展)9中國哲學史 10道德與文明 11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12現代哲學 13心理發展與教育14心理學探新 15周易研究
B9宗教類核心期刊表
1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學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5中國宗教 6佛教文化 7中國穆斯林 8世界宗教文化
C8統計學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統計 2統計研究 3統計與決策 4數理統計與管理
C91社會學類核心期刊表
1社會學研究 2社會 3婦女研究論叢 4中國社會保障
C92人口學類核心期刊表
1人口研究 2中國人口科學 3人口與經濟 4人口學刊 5人口與計劃生育
C93管理學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行政管理 2管理世界 3領導科學 4中外管理 5管理科學學報
C96人才學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人才
C95民族學類核心期刊表
1民族研究 2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貴州民族研究 4廣西民族研究 5黑龍江民族叢刊 6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回族研究 8世界民族 9中國民族 10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改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1雲南社會科學 12青海民族研究 13西北民族研究 14滿族研究15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改名為:雲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6內蒙古社會科學
17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改名為: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D1,3,5國際政治類核心期刊表
1世界經濟與政治 2現代國際關系 3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4歐洲(改名為:歐洲研究)5國際問題研究 6當代亞太 7國外理論動態 8美國研究 9當代世界 10西亞非洲 11東歐中亞研究(改名為: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12國際展望 13國際論壇 14國際觀察 15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16和平與發展 17拉丁美洲研究 18日本學刊 19東南亞研究 20國外社會科學
D2,4,6中國政治類核心期刊表
1政治學研究 2求是 3中國行政管理 4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5瞭望 6社會主義研究 7教學與研究(北京)8毛澤東思想研究 9黨的文獻 10馬克思主義研究 11青年研究 12中國青年研究 13探索 14黨建研究(北京) 15中共黨史研究 16學習與探索 17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18社會科學研究 19理論前沿 20理論探討 21新視野 22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3求實24理論與改革 25科學社會主義 26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8工會理論與實踐 29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 30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31雲南行政學院學報 32理論學刊 33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34婦女研究論叢 35黨政論壇 36理論導刊 37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38理論探索 39半月談 40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41中國青年 42公安大學學報(改名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
D9法律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法學 2法學研究 3法學 4法學評論 5中外法學 6現代法學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學 9法學家 10政法論壇11人民檢察 12河北法學 13法制與社會發展 14政治與法律 15環球法律評論 16比較法研究 17法學雜志 18當代法學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適用 21法學論壇
E軍事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軍事科學 2軍事經濟研究 3國防大學學報 4政工導刊 5軍事史林 6軍事歷史研究 7世界軍事 8軍隊政工理論研究 9南京政治學院學報
第二編 經濟
F綜合性經濟科學類核心期刊表
1經濟研究 2管理世界 3經濟學動態 4改革 5經濟學家 6世界經濟 7財貿經濟 8財經研究 9經濟科學 10宏觀經濟研究 11財經問題研究 12經濟評論 13當代財經 14當代經濟科學 15經濟管理 16當代經濟研究 17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18南開經濟研究 19經濟問題 20經濟問題探索 21現代財經 22上海經濟研究 23財經科學 24國際經濟評論 25外國經濟與管理 26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27經濟縱橫 28中國經濟問題 29經濟與管理研究 30中國經濟史研究 31經濟經緯 32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 33中南財經大學學報(改名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34生產力研究
Fll世界經濟類核心期刊表
1世界經濟 2世界經濟與政治 3世界經濟研究 4國際經濟評論 5外國經濟與管理 6國際貿易問題 7國際貿易 8當代亞太 9亞太經濟 10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11現代國際關系 12東歐中亞研究(改名為: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13世界經濟文匯
F12,2(除F23,27)中國經濟,經濟計劃與管理類核心期刊表
1改革 2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3上海經濟研究 4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5經濟體制改革 6中國經濟問題 7特區經濟 8開放導報 9南方經濟 10宏觀經濟管理 11中國改革 12中國勞動 13城市發展研究 14城市問題 15國際經濟合作 16改革與戰略 17中國流通經濟 18中國物資流通(改名為:中國物流與采購)
F23會計類核心期刊表
1會計研究 2審計研究 3財會月刊 4財務與會計 5財會通訊 6審計與經濟研究 7中國審計 8中國農業會計 9廣西會計 10中國會計電算化 11財會研究(蘭州)12事業財會 13財經理論與實踐 14會計之友
F3農業經濟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農村經濟 2農業經濟問題 3中國農村觀察 4農業現代化研究 5農業技術經濟 6林業經濟 7中國土地科學 8林業經濟問題 9生態經濟 10農業經濟 11調研世界 12鄉鎮企業研究 13中國農墾經濟 14農村經濟 15鄉鎮經濟 16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17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改名為:農村經營管理)18世界農業 19農村經濟導刊
F4/6(含F27)工業經濟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工業經濟 2管理世界 3經濟管理 4經濟研究 5改革 6外國經濟與管理 7經濟問題探索 8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9企業管理 10企業經濟(南昌) 11汽車與配件 12中國建材 13煤炭經濟研究 14中國電業 15建築經濟 16中國地質礦產經濟(改名為:中國國土資源經濟)17企業活力 18上海企業 19集團經濟研究 20管理現代化 21經營與管理 22國有資產管理 23企業家(改名為:財智文摘)24工業技術經濟 25電力需求側管理 26鐵道經濟研究 27交通企業管理 28旅遊學刊 29郵電企業管理(改名為:通信企業管理)
F7貿易經濟類核心期刊表
1國際貿易問題 2商業研究 3國際貿易 4商業經濟與管理 5財貿經濟 6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7消費經濟 8國際經貿探索 9商業時代 10國際經濟合作 11國際商務研究 12價格理論與實踐 13中國商貿 14商場現代化 15江蘇商論 16銷售與市場 17商業經濟文薈 18中國物價 19中國市場 20財貿研究 21價格月刊
F81財政類核心期刊表
1稅務研究 2財政研究 3稅務與經濟 4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5財貿經濟 6中國財政 7中國財經信息資料 8財經問題研究 9涉外稅務 10財經論叢 11財經研究 12中國稅務 13當代財經 14財經科學 15江西財稅與會計 16財會研究(蘭州)
F82/83/84貨幣/金融、銀行/保險類核心期刊表
1金融研究 2國際金融研究 3證券市場導報 4證券研究 5金融論壇 6保險研究 7金融理論與實踐 8上海金融 9財經理論與實踐 10金融與經濟 11浙江金融 12武漢金融 13中國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現代金融 17農村金融研究 18國際金融 19銀行家
第三編 文化、教育、歷史
G20 信息與傳播類核心期刊表
1 現代傳播 2 當代傳播
G21 新聞學、新聞事業類核心期刊表
1國際新聞界 2新聞記者 3新聞通訊(改名為:傳媒觀察)4新聞與傳播研究 5中國記者 6新聞戰線 7新聞與寫作 8新聞界 9新聞愛好者 10新聞大學 11新聞知識 12新聞實踐
G22廣播、電視事業類核心期刊表
1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 電視研究
G23 出版事業類核心期刊表
1編輯學報 2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3中國出版 4編輯之友 5出版發行研究 6編輯學刊 7出版廣角 8讀書 9中國圖書評論 10科技與出版
G25,35圖書館學,情報學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圖書館學報 2圖書情報工作 3大學圖書館學報 4情報學報 5圖書館雜志 6情報科學 7圖書館建設 8圖書館 9情報雜志 10圖書館論壇 11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12情報資料工作 13情報理論與實踐 14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15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16圖書情報知識 17現代情報
G27 檔案學類核心期刊表
1檔案學通訊 2中國檔案 3檔案學研究 4檔案與建設 5浙江檔案 6檔案管理 7蘭台世界 8山西檔案 9檔案 10北京檔案 11上海檔案 12四川檔案 13湖南檔案(該名為:檔案時空)
G3科學、科學研究類核心期刊表
1自然辨證法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學學研究 4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5中國科技論壇 6中國軟科學 7自然辨證法通訊 8科學管理研究 9研究與發展管理 10科技進步與對策11科學新聞 12科技管理研究 13科學對社會的影響
G4綜合性教育類核心期刊表
1教育研究 2教育理論與實踐 3比較教育研究 4全球教育展望 5教育評論 6中國教育學刊 7外國教育研究 8人民教育 9教學與管理 10教育探索 11教育與經濟 12教育科學 13江西教育科研 14遼寧教育研究 15教育導刊 16上海教育科研 17山東教育科研(改名為:當代教育科學)18教育研究與實驗 19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G61 學前教育、幼兒教育類核心期刊表
1學前教育研究 2幼兒教育 3學前教育 4早期教育
G62/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類核心期刊表
1課程、教材、教法 2中小學管理 3語文教學通訊(分成: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和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 4學科教育 5外國中小學教育 6歷史教學 7上海教育 8中小學教師培訓 9小學語文教學 10小學教學研究 11思想政治課教學 12天津教育 13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14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15中學數學教學參考 16英語輔導(與瘋狂英語合並為:英語輔導、瘋狂英語)17中小學外語教學 18數學通報 19中學物理.高中版 20生物學教學
G64高等教育類核心期刊表
1高等教育研究(武漢) 2教育發展研究 3中國高等教育 4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5中國高教研究 6江蘇高教 7高等師范教育研究(改名為:教師教育研究)8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0黑龍江高教研究 11現代大學教育 12高校理論戰線 13高教探索 14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G71/79各類教育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成人教育 2教育與職業 3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4中國電化教育 5中國遠程教育 6電化教育研究 7成人教育 8中國特殊教育 9北京成人教育(改名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10父母必讀 11繼續教育
G8 體育類核心期刊表
1體育科學 2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3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4體育與科學 5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6體育學刊 7中國體育科技 8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9體育文化導刊 10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11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12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13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H0/2語言學/漢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語文 2語言教學與研究 3民族語文 4語言文字應用 5漢語學習 6語言研究 7中國翻譯 8世界漢語教學 9古漢語研究 10方言 11當代語言學 12語文研究 13語文建設 14修辭學習 15語言與翻譯 16上海科技翻譯 17中國科技翻譯
H3/9外國語類核心期刊表
1外語教學與研究 2外國語 3外語與外語教學 4外語界 5現代外語 6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7外語學刊 8外語教學 9外語研究 10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11中國俄語教學
I1,I3/7世界文學類核心期刊表
1 外國文學評論 2外國文學研究 3國外文學 4外國文學 5俄羅斯文藝 6當代外國文學 7世界文學 8譯林
I20文學理論類核心期刊表
1文學評論 2文藝研究 3文學遺產 4文藝理論研究 5魯迅研究月刊 6當代作家評論 7文藝爭鳴 8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9小說評論 10新文學史料 11中國比較文學 12明清小說研究 13文藝理論與批評 14文藝評論 15紅樓夢學刊 16南方文壇 17中國文學研究 18名作欣賞
I21/29文學作品類核心期刊表
1人民文學 2收獲 3十月 4當代 5上海文學 6中國作家 7鍾山 8清明 9山花 10北京文學 11解放軍文藝 12時代文學 13青年文學 14長江文藝 15長城 16天涯 17大家 18作家雜志 19散文 20民族文學 21山東文學 22詩刊 23花城
J綜合性藝術類核心期刊表
1文藝研究 2藝術百家 3民族藝術
J2,3,5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類核心期刊表
1美術研究 2美術 3美術觀察 4裝飾 5書法研究 6美術&設計 7世界美術 8中國書法
J4攝影藝術類核心期刊表
1大眾攝影 2中國攝影
J6音樂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音樂學 2音樂研究 3中國音樂 4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5人民音樂 6黃鍾 7音樂藝術
J7舞蹈類核心期刊表
1舞蹈 2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J8戲劇藝術類核心期刊表
1戲劇藝術 2中國戲劇 3戲劇 4劇本 5戲曲藝術 6戲劇文學 7中國京劇 8四川戲劇 9上海戲劇
J9電影、電視藝術類核心期刊表
1電影藝術 2當代電影 3世界電影 4中國電視 5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6電影文學 7電影 8電影評介 9電影新作 10當代電視
K(除K85)歷史類核心期刊表
1歷史研究 2世界歷史 3史學月刊 4中國史研究 5近代史研究 6中共黨史研究 7史學理論研究 8中國文化研究 9文史哲 10清史研究 11當代中國史研究 12抗日戰爭研究 13史學集刊 14中國史研究動態 15中華文化論壇 16民國檔案 17安徽史學 18歷史檔案 19史學史研究 20史林 21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2西域研究 23中國農史 24文獻
K85文物考古類核心期刊表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學報 4考古與文物 5東南文化 6農業考古 7中原文物 8北方文物 9華夏考古 10江漢考古 11敦煌研究 12故宮博物院院刊
第四編 自然科學
N/Q,T/X綜合性科學技術類核心期刊表
1科學通報 2中國科學.A輯,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分成:中國科學.A輯,數學和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天文學) 3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華中科技大學學報 5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6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9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10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 11國防科技大學學報 12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13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14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15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報 16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改名為:天津大學學報)17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8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 19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1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 22中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改名為: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3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 24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5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26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7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8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9自然科學進展 30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改名為: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 31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2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33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 34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5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6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 37高技術通訊 3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39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0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41陝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2應用科學學報 43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4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5西北工業大學學報 46山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改名為: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47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8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9北京化工大學學報(改名為: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50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1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52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3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 54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5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6北方交通大學學報 57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8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9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0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61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2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3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 64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5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6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67海軍工程大學學報 68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9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70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71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2太原理工大學學報 73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4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5中國學術期刊文摘 76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77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8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9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0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1吉林工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改名為: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 82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 83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4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85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86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7甘肅工業大學學報(改名為:蘭州理工大學學報)88桂林工學院學報
N自然科學總論類核心期刊表
1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系統工程 3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 4系統工程學報 5系統工程理論方法應用 6自然辨證法研究 7科學 8管理科學學報 9自然科學史研究 10自然雜志 11科學技術與辨證法 12中國科學基金 13中國科技史料
O1數學類核心期刊表
1數學學報 2數學年刊.A輯 3應用數學學報 4計算數學 5數學進展 6數學研究與評論 7系統科學與數學 8數學物理學報 9應用概率統計 10工程數學學報 11應用數學 12數學雜志 13高校應用數學學報.A輯 14模糊系統與數學 15高等學校計算數學學報 16數學季刊 17工科數學(改名為:大學數學)18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19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 20運籌學學報 21數學教育學報
O3力學類核心期刊表
1力學學報 2應用數學和力學 3計算力學學報 4力學進展 5固體力學學報 6力學與實踐 7應用力學學報 8工程力學 9爆炸與沖擊 10空氣動力學學報 11實驗力學 12工程熱物理學報 13振動工程學報 14力學季刊 15振動與沖擊 16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 17航空學報 18機械強度
O4物理類核心期刊表
1物理學報 2光學學報 3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4光子學報 5中國激光 6物理 7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 8半導體學報 9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10強激光與粒子束 11量子電子學報 12物理學進展 13聲學學報 14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15發光學報 16核技術 17大學物理 18金屬學報 19低溫物理學報 20無機材料學報 21高壓物理學報 22材料研究學報 23波譜學研究 24量子光學學報 25化學物理學報 26計算物理 27人工晶體學報 28光學技術 29原子核物理評論
O6化學類
1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分析化學 3化學學報 4化學通報 5中國科學.B輯,化學 6物理化學學報 7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8催化學報 9理化檢驗.化學分冊 10應用化學 11高分子學報 12有機化學 13無機化學學報 14分析試驗室 15色譜 16冶金分析 17分子催化 18分析測試學報 19化學物理學報 20計算機與應用化學 21化學試劑22結構化學 23化學研究與應用 24化學進展
P1天文學類
1天文學報 2天文學進展 3雲南天文台台刊
P2測繪學類
1測繪學報 2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3測繪通報 4地圖 5遙感學報 6地殼形變與地震(改名為: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7測繪科學 8測繪學院學報
P3地球物理學類
1地球物理學報 2地震學報 3地震 4地震地質 5中國地震 6空間科學學報 7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8西北地震學報 9地震研究 10地球物理學進展 11水文
P4大氣科學(氣象學)類
1氣象學報 2大氣科學 3高原氣象 4氣象 5應用氣象學報 6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7熱帶氣象學報 8氣候與環境研究 9氣象科學
P5地質學類
1地質論評 2地質學報 3地球科學 4地學前緣 5岩石學報 6沉積學報 7地球化學 8礦床地質 9地質科學 10第四紀研究 11地球學報 12礦物學報 13地質地球化學 14地質科技情報 15地質與勘探 16現代地質 17成都理工學院學報(改名為: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8地球科學進展 19中國區域地質(並入:中國地質)20高校地質學報 21長春科技大學學報(改名為: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2地層學雜志 23古生物學報 24礦物岩石 25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6岩石礦物學雜志 27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28中國岩溶
P7海洋學類
1海洋學報 2海洋與湖沼 3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改名為: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5熱帶海洋學報 6海洋通報 7海洋工程 8海洋科學 9台灣海峽 10黃渤海海洋(改名為:海洋科學進展)11東海海洋 12海洋湖沼通報
K9,P9地理學類
1地理學報 2經濟地理 3地理研究 4地理科學 5人文地理 6中國沙漠 7乾旱區地理 8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9地域研究與開發 10冰川凍土 11乾旱區資源與環境 12自然資源學報 13地理學與國土研究(改名為: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14資源科學 15山地學報 16湖泊科學 17地理科學進展 18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19乾旱區研究
Q綜合性生物類
1生態學報 2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3遺傳學報 4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5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6微生物學報 7生物物理學報 8遺傳 9生物工程學報 10應用生態學報 11生理學報 12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 13古生物學報 14微生物學通報 15水生生物學報 16菌物系統(改名為:菌物學報)17生物多樣性 18生物工程進展(改名為: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19實驗生物學報 20生命的化學 21古脊椎動物學報 22微體古生物學報 23生態學雜志 24生物數學學報
Q94植物學類
1植物生理學報(改名為: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報) 2植物生理學通訊 3雲南植物研究 4植物分類學報 5西北植物學報 6武漢植物學研究 7植物生態學報 8植物學通報 9廣西植

⑤ 聽丁一匯院士告訴你,為什麼連南北極都「熱」了

(文章來源《院士講科學》,該書由《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社總策劃,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

所謂「溫室效應」,就是二氧化碳增加了以後,可以改變地球的熱平衡。二氧化碳增加,會改變地球長久以來自然形成的熱平衡,「鎖住」本應散佚的熱量。這就好比人們在嚴冬蓋上更厚的棉被,因為能夠更好地封閉身體散發出來的熱量,所以身上就會感覺更暖和。

早在1820年,法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傅里葉就提出了「溫室效應」的概念。到19世紀中期,英國物理學家丁達爾發現,二氧化碳和水汽可以導致溫室效應。得益於這兩位科學家的研究,我們了解到了溫室效應的成因,以及未來減緩溫室效應的方法。

⑥ 熱帶氣象學報英文版影響因子是多少

(2016版)復合影響因子:0.585
(2016版)綜合影響因子:0.512

⑦ 大氣科學,大氣科學進展,高原氣象,氣候與環境研究,氣象學報,這幾個期刊哪個好

大氣科學進展是大氣科學的英文版,影響因子很高,是最好的。大氣科學,氣象學報都是權威期刊,差不多的,也很不錯。高原氣象是一級期刊,氣候與環境研究是核心期刊。
個人認為的排名:大氣科學進展,大氣科學,氣象學報,高原氣象,氣候與環境研究

這些都要收版面費的

⑧ 氣象科技 是核心期刊嗎

2011年的核心期刊目錄中沒有。
P4大氣科學(氣象學)類核心期刊表

序號 刊名
1 大氣科學
2 氣象學報
3 高原氣象
4 應用氣象學報
5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改名為:大氣科學學報)
6 氣象
7 熱帶氣象學報
8 氣象科學
9 氣候與環境研究
10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⑨ 管理類的核心期刊都有什麼

有些刊物是內部要參,一般人看不到;有些是需要專門訂購,不對外發行(例如決策要參);公開發行的核心刊物如下: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簡明目錄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軍事
第二編 經濟
第三編 文化、教育、歷史
第四編 自然科學
第五編 醫葯、衛生
第六編 農業科學
第七編 工業技術
對中國(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認定,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有兩種版本。一是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以下簡稱《引證報告》);另一種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以下簡稱《要目總覽》)。
中信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國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發布上一年的科研論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別收錄的論文量和中國期刊發表論文量等項指標。最後一項指的是各單位在《引證報告》收編的期刊中發表的論文數。《引證報告》以1400多種中、外文科技類期刊作為統計源,報告的內容是對這些期刊進行多項指標的統計與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類進行影響因子排名。目前,有些大學評定職稱就是按照這個標准認定的核心期刊。
《要目總覽》每4年出版一期,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年出了第三版。2004年是第三版。《要目總覽》收編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各種學科類別的中文期刊。其中對核心期刊的認定通過五項指標綜合評估。2000年版本收錄核心期刊1500餘種,2004年版本收錄1798種(總計在12000種刊物中篩選而來)。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軍事
A/K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社會科學 2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社會科學戰線 4學術月刊 5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6天津社會科學 7學術研究 8江海學刊 9江漢論壇 10江蘇社會科學 11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2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15浙江學刊 16浙江社會科學 17社會科學研究 18求是學刊 19社會科學(上海)(吸收: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 20社會科學輯刊 21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2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3中州學刊 24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5人文雜志 26求索 27思想戰線 28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9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30國外社會科學 31南京社會科學 32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3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34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5齊魯學刊 36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改名為: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37學海 38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39江西社會科學 40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1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2河北學刊 43學術界 44東岳論叢 45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46東南學術 47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8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49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並入:社會科學) 50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1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52北京社會科學 53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54學術論壇 55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56廣東社會科學 57陝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8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9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60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1山東社會科學 62探索 63學術交流 64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65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6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67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8北方論叢 69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70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1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72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73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4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5寧夏社會科學 76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77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8雲南社會科學 79長白學刊 80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81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82江淮論壇 83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84河南社會科學 85內蒙古社會科學 86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87甘肅社會科學 88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89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90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91晉陽學刊 92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93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4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5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6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7貴州社會科學 98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9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B(除B9)哲學類核心期刊表
1哲學研究 2心理科學 3心理學報 4哲學動態 5自然辯證法研究 6孔子研究 7自然辯證法通訊 8心理學動態(改名為:心理科學進展)9中國哲學史 10道德與文明 11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12現代哲學 13心理發展與教育14心理學探新 15周易研究
B9宗教類核心期刊表
1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學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5中國宗教 6佛教文化 7中國穆斯林 8世界宗教文化
C8統計學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統計 2統計研究 3統計與決策 4數理統計與管理
C91社會學類核心期刊表
1社會學研究 2社會 3婦女研究論叢 4中國社會保障
C92人口學類核心期刊表
1人口研究 2中國人口科學 3人口與經濟 4人口學刊 5人口與計劃生育
C93管理學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行政管理 2管理世界 3領導科學 4中外管理 5管理科學學報
C96人才學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人才
C95民族學類核心期刊表
1民族研究 2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貴州民族研究 4廣西民族研究 5黑龍江民族叢刊 6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回族研究 8世界民族 9中國民族 10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改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1雲南社會科學 12青海民族研究 13西北民族研究 14滿族研究15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改名為:雲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6內蒙古社會科學
17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改名為: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D1,3,5國際政治類核心期刊表
1世界經濟與政治 2現代國際關系 3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4歐洲(改名為:歐洲研究)5國際問題研究 6當代亞太 7國外理論動態 8美國研究 9當代世界 10西亞非洲 11東歐中亞研究(改名為: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12國際展望 13國際論壇 14國際觀察 15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16和平與發展 17拉丁美洲研究 18日本學刊 19東南亞研究 20國外社會科學
D2,4,6中國政治類核心期刊表
1政治學研究 2求是 3中國行政管理 4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5瞭望 6社會主義研究 7教學與研究(北京)8毛澤東思想研究 9黨的文獻 10馬克思主義研究 11青年研究 12中國青年研究 13探索 14黨建研究(北京) 15中共黨史研究 16學習與探索 17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18社會科學研究 19理論前沿 20理論探討 21新視野 22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3求實24理論與改革 25科學社會主義 26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8工會理論與實踐 29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 30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31雲南行政學院學報 32理論學刊 33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34婦女研究論叢 35黨政論壇 36理論導刊 37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38理論探索 39半月談 40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41中國青年 42公安大學學報(改名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
D9法律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法學 2法學研究 3法學 4法學評論 5中外法學 6現代法學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學 9法學家 10政法論壇11人民檢察 12河北法學 13法制與社會發展 14政治與法律 15環球法律評論 16比較法研究 17法學雜志 18當代法學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適用 21法學論壇
E軍事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軍事科學 2軍事經濟研究 3國防大學學報 4政工導刊 5軍事史林 6軍事歷史研究 7世界軍事 8軍隊政工理論研究 9南京政治學院學報
第二編 經濟
F綜合性經濟科學類核心期刊表
1經濟研究 2管理世界 3經濟學動態 4改革 5經濟學家 6世界經濟 7財貿經濟 8財經研究 9經濟科學 10宏觀經濟研究 11財經問題研究 12經濟評論 13當代財經 14當代經濟科學 15經濟管理 16當代經濟研究 17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18南開經濟研究 19經濟問題 20經濟問題探索 21現代財經 22上海經濟研究 23財經科學 24國際經濟評論 25外國經濟與管理 26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27經濟縱橫 28中國經濟問題 29經濟與管理研究 30中國經濟史研究 31經濟經緯 32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 33中南財經大學學報(改名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34生產力研究
Fll世界經濟類核心期刊表
1世界經濟 2世界經濟與政治 3世界經濟研究 4國際經濟評論 5外國經濟與管理 6國際貿易問題 7國際貿易 8當代亞太 9亞太經濟 10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11現代國際關系 12東歐中亞研究(改名為: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13世界經濟文匯
F12,2(除F23,27)中國經濟,經濟計劃與管理類核心期刊表
1改革 2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3上海經濟研究 4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5經濟體制改革 6中國經濟問題 7特區經濟 8開放導報 9南方經濟 10宏觀經濟管理 11中國改革 12中國勞動 13城市發展研究 14城市問題 15國際經濟合作 16改革與戰略 17中國流通經濟 18中國物資流通(改名為:中國物流與采購)
F23會計類核心期刊表
1會計研究 2審計研究 3財會月刊 4財務與會計 5財會通訊 6審計與經濟研究 7中國審計 8中國農業會計 9廣西會計 10中國會計電算化 11財會研究(蘭州)12事業財會 13財經理論與實踐 14會計之友
F3農業經濟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農村經濟 2農業經濟問題 3中國農村觀察 4農業現代化研究 5農業技術經濟 6林業經濟 7中國土地科學 8林業經濟問題 9生態經濟 10農業經濟 11調研世界 12鄉鎮企業研究 13中國農墾經濟 14農村經濟 15鄉鎮經濟 16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17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改名為:農村經營管理)18世界農業 19農村經濟導刊
F4/6(含F27)工業經濟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工業經濟 2管理世界 3經濟管理 4經濟研究 5改革 6外國經濟與管理 7經濟問題探索 8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9企業管理 10企業經濟(南昌) 11汽車與配件 12中國建材 13煤炭經濟研究 14中國電業 15建築經濟 16中國地質礦產經濟(改名為:中國國土資源經濟)17企業活力 18上海企業 19集團經濟研究 20管理現代化 21經營與管理 22國有資產管理 23企業家(改名為:財智文摘)24工業技術經濟 25電力需求側管理 26鐵道經濟研究 27交通企業管理 28旅遊學刊 29郵電企業管理(改名為:通信企業管理)
F7貿易經濟類核心期刊表
1國際貿易問題 2商業研究 3國際貿易 4商業經濟與管理 5財貿經濟 6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7消費經濟 8國際經貿探索 9商業時代 10國際經濟合作 11國際商務研究 12價格理論與實踐 13中國商貿 14商場現代化 15江蘇商論 16銷售與市場 17商業經濟文薈 18中國物價 19中國市場 20財貿研究 21價格月刊
F81財政類核心期刊表
1稅務研究 2財政研究 3稅務與經濟 4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5財貿經濟 6中國財政 7中國財經信息資料 8財經問題研究 9涉外稅務 10財經論叢 11財經研究 12中國稅務 13當代財經 14財經科學 15江西財稅與會計 16財會研究(蘭州)
F82/83/84貨幣/金融、銀行/保險類核心期刊表
1金融研究 2國際金融研究 3證券市場導報 4證券研究 5金融論壇 6保險研究 7金融理論與實踐 8上海金融 9財經理論與實踐 10金融與經濟 11浙江金融 12武漢金融 13中國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現代金融 17農村金融研究 18國際金融 19銀行家
第三編 文化、教育、歷史
G20 信息與傳播類核心期刊表
1 現代傳播 2 當代傳播
G21 新聞學、新聞事業類核心期刊表
1國際新聞界 2新聞記者 3新聞通訊(改名為:傳媒觀察)4新聞與傳播研究 5中國記者 6新聞戰線 7新聞與寫作 8新聞界 9新聞愛好者 10新聞大學 11新聞知識 12新聞實踐
G22廣播、電視事業類核心期刊表
1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 電視研究
G23 出版事業類核心期刊表
1編輯學報 2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3中國出版 4編輯之友 5出版發行研究 6編輯學刊 7出版廣角 8讀書 9中國圖書評論 10科技與出版
G25,35圖書館學,情報學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圖書館學報 2圖書情報工作 3大學圖書館學報 4情報學報 5圖書館雜志 6情報科學 7圖書館建設 8圖書館 9情報雜志 10圖書館論壇 11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12情報資料工作 13情報理論與實踐 14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15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16圖書情報知識 17現代情報
G27 檔案學類核心期刊表
1檔案學通訊 2中國檔案 3檔案學研究 4檔案與建設 5浙江檔案 6檔案管理 7蘭台世界 8山西檔案 9檔案 10北京檔案 11上海檔案 12四川檔案 13湖南檔案(該名為:檔案時空)
G3科學、科學研究類核心期刊表
1自然辨證法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學學研究 4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5中國科技論壇 6中國軟科學 7自然辨證法通訊 8科學管理研究 9研究與發展管理 10科技進步與對策11科學新聞 12科技管理研究 13科學對社會的影響
G4綜合性教育類核心期刊表
1教育研究 2教育理論與實踐 3比較教育研究 4全球教育展望 5教育評論 6中國教育學刊 7外國教育研究 8人民教育 9教學與管理 10教育探索 11教育與經濟 12教育科學 13江西教育科研 14遼寧教育研究 15教育導刊 16上海教育科研 17山東教育科研(改名為:當代教育科學)18教育研究與實驗 19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G61 學前教育、幼兒教育類核心期刊表
1學前教育研究 2幼兒教育 3學前教育 4早期教育
G62/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類核心期刊表
1課程、教材、教法 2中小學管理 3語文教學通訊(分成: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和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 4學科教育 5外國中小學教育 6歷史教學 7上海教育 8中小學教師培訓 9小學語文教學 10小學教學研究 11思想政治課教學 12天津教育 13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14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15中學數學教學參考 16英語輔導(與瘋狂英語合並為:英語輔導、瘋狂英語)17中小學外語教學 18數學通報 19中學物理.高中版 20生物學教學
G64高等教育類核心期刊表
1高等教育研究(武漢) 2教育發展研究 3中國高等教育 4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5中國高教研究 6江蘇高教 7高等師范教育研究(改名為:教師教育研究)8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0黑龍江高教研究 11現代大學教育 12高校理論戰線 13高教探索 14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G71/79各類教育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成人教育 2教育與職業 3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4中國電化教育 5中國遠程教育 6電化教育研究 7成人教育 8中國特殊教育 9北京成人教育(改名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10父母必讀 11繼續教育
G8 體育類核心期刊表
1體育科學 2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3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4體育與科學 5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6體育學刊 7中國體育科技 8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9體育文化導刊 10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11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12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13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H0/2語言學/漢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語文 2語言教學與研究 3民族語文 4語言文字應用 5漢語學習 6語言研究 7中國翻譯 8世界漢語教學 9古漢語研究 10方言 11當代語言學 12語文研究 13語文建設 14修辭學習 15語言與翻譯 16上海科技翻譯 17中國科技翻譯
H3/9外國語類核心期刊表
1外語教學與研究 2外國語 3外語與外語教學 4外語界 5現代外語 6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7外語學刊 8外語教學 9外語研究 10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11中國俄語教學
I1,I3/7世界文學類核心期刊表
1 外國文學評論 2外國文學研究 3國外文學 4外國文學 5俄羅斯文藝 6當代外國文學 7世界文學 8譯林
I20文學理論類核心期刊表
1文學評論 2文藝研究 3文學遺產 4文藝理論研究 5魯迅研究月刊 6當代作家評論 7文藝爭鳴 8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9小說評論 10新文學史料 11中國比較文學 12明清小說研究 13文藝理論與批評 14文藝評論 15紅樓夢學刊 16南方文壇 17中國文學研究 18名作欣賞
I21/29文學作品類核心期刊表
1人民文學 2收獲 3十月 4當代 5上海文學 6中國作家 7鍾山 8清明 9山花 10北京文學 11解放軍文藝 12時代文學 13青年文學 14長江文藝 15長城 16天涯 17大家 18作家雜志 19散文 20民族文學 21山東文學 22詩刊 23花城
J綜合性藝術類核心期刊表
1文藝研究 2藝術百家 3民族藝術
J2,3,5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類核心期刊表
1美術研究 2美術 3美術觀察 4裝飾 5書法研究 6美術&設計 7世界美術 8中國書法
J4攝影藝術類核心期刊表
1大眾攝影 2中國攝影
J6音樂類核心期刊表 1中國音樂學 2音樂研究 3中國音樂 4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5人民音樂 6黃鍾 7音樂藝術
J7舞蹈類核心期刊表
1舞蹈 2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J8戲劇藝術類核心期刊表
1戲劇藝術 2中國戲劇 3戲劇 4劇本 5戲曲藝術 6戲劇文學 7中國京劇 8四川戲劇 9上海戲劇
J9電影、電視藝術類核心期刊表
1電影藝術 2當代電影 3世界電影 4中國電視 5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6電影文學 7電影 8電影評介 9電影新作 10當代電視
K(除K85)歷史類核心期刊表
1歷史研究 2世界歷史 3史學月刊 4中國史研究 5近代史研究 6中共黨史研究 7史學理論研究 8中國文化研究 9文史哲 10清史研究 11當代中國史研究 12抗日戰爭研究 13史學集刊 14中國史研究動態 15中華文化論壇 16民國檔案 17安徽史學 18歷史檔案 19史學史研究 20史林 21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2西域研究 23中國農史 24文獻
K85文物考古類核心期刊表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學報 4考古與文物 5東南文化 6農業考古 7中原文物 8北方文物 9華夏考古 10江漢考古 11敦煌研究 12故宮博物院院刊
第四編 自然科學
N/Q,T/X綜合性科學技術類核心期刊表
1科學通報 2中國科學.A輯,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分成:中國科學.A輯,數學和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天文學) 3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華中科技大學學報 5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6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9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10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 11國防科技大學學報 12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13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14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15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報 16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改名為:天津大學學報)17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8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 19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1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 22中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改名為: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3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 24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5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26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7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8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9自然科學進展 30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改名為: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 31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2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33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 34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5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6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 37高技術通訊 3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39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0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41陝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2應用科學學報 43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4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5西北工業大學學報 46山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改名為: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47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8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9北京化工大學學報(改名為: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50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1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52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3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 54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5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6北方交通大學學報 57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8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9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0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61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2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3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 64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5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6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67海軍工程大學學報 68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9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70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71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2太原理工大學學報 73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4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5中國學術期刊文摘 76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77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8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9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0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1吉林工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改名為: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 82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 83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4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85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86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7甘肅工業大學學報(改名為:蘭州理工大學學報)88桂林工學院學報
N自然科學總論類核心期刊表
1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系統工程 3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 4系統工程學報 5系統工程理論方法應用 6自然辨證法研究 7科學 8管理科學學報 9自然科學史研究 10自然雜志 11科學技術與辨證法 12中國科學基金 13中國科技史料
O1數學類核心期刊表
1數學學報 2數學年刊.A輯 3應用數學學報 4計算數學 5數學進展 6數學研究與評論 7系統科學與數學 8數學物理學報 9應用概率統計 10工程數學學報 11應用數學 12數學雜志 13高校應用數學學報.A輯 14模糊系統與數學 15高等學校計算數學學報 16數學季刊 17工科數學(改名為:大學數學)18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19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 20運籌學學報 21數學教育學報
O3力學類核心期刊表
1力學學報 2應用數學和力學 3計算力學學報 4力學進展 5固體力學學報 6力學與實踐 7應用力學學報 8工程力學 9爆炸與沖擊 10空氣動力學學報 11實驗力學 12工程熱物理學報 13振動工程學報 14力學季刊 15振動與沖擊 16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 17航空學報 18機械強度
O4物理類核心期刊表
1物理學報 2光學學報 3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4光子學報 5中國激光 6物理 7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 8半導體學報 9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10強激光與粒子束 11量子電子學報 12物理學進展 13聲學學報 14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15發光學報 16核技術 17大學物理 18金屬學報 19低溫物理學報 20無機材料學報 21高壓物理學報 22材料研究學報 23波譜學研究 24量子光學學報 25化學物理學報 26計算物理 27人工晶體學報 28光學技術 29原子核物理評論
O6化學類
1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分析化學 3化學學報 4化學通報 5中國科學.B輯,化學 6物理化學學報 7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8催化學報 9理化檢驗.化學分冊 10應用化學 11高分子學報 12有機化學 13無機化學學報 14分析試驗室 15色譜 16冶金分析 17分子催化 18分析測試學報 19化學物理學報 20計算機與應用化學 21化學試劑22結構化學 23化學研究與應用 24化學進展
P1天文學類
1天文學報 2天文學進展 3雲南天文台台刊
P2測繪學類
1測繪學報 2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3測繪通報 4地圖 5遙感學報 6地殼形變與地震(改名為: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7測繪科學 8測繪學院學報
P3地球物理學類
1地球物理學報 2地震學報 3地震 4地震地質 5中國地震 6空間科學學報 7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8西北地震學報 9地震研究 10地球物理學進展 11水文
P4大氣科學(氣象學)類
1氣象學報 2大氣科學 3高原氣象 4氣象 5應用氣象學報 6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7熱帶氣象學報 8氣候與環境研究 9氣象科學
P5地質學類
1地質論評 2地質學報 3地球科學 4地學前緣 5岩石學報 6沉積學報 7地球化學 8礦床地質 9地質科學 10第四紀研究 11地球學報 12礦物學報 13地質地球化學 14地質科技情報 15地質與勘探 16現代地質 17成都理工學院學報(改名為: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8地球科學進展 19中國區域地質(並入:中國地質)20高校地質學報 21長春科技大學學報(改名為: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2地層學雜志 23古生物學報 24礦物岩石 25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6岩石礦物學雜志 27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28中國岩溶
P7海洋學類
1海洋學報 2海洋與湖沼 3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改名為: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5熱帶海洋學報 6海洋通報 7海洋工程 8海洋科學 9台灣海峽 10黃渤海海洋(改名為:海洋科學進展)11東海海洋 12海洋湖沼通報
K9,P9地理學類
1地理學報 2經濟地理 3地理研究 4地理科學 5人文地理 6中國沙漠 7乾旱區地理 8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9地域研究與開發 10冰川凍土 11乾旱區資源與環境 12自然資源學報 13地理學與國土研究(改名為: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14資源科學 15山地學報 16湖泊科學 17地理科學進展 18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19乾旱區研究
Q綜合性生物類
1生態學報 2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3遺傳學報 4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5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6微生物學報 7生物物理學報 8遺傳 9生物工程學報 10應用生態學報 11生理學報 12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 13古生物學報 14微生物學通報 15水生生物學報 16菌物系統(改名為:菌物學報)17生物多樣性 18生物工程進展(改名為: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19實驗生物學報 20生命的化學 21古脊椎動物學報 22微體古生物學報 23生態學雜志 24生物數學學報
Q94植物學類
1植物生理學報(改名為: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報) 2植物生理學通訊 3雲南植物研究 4植物分類學報 5西北植物學報 6武漢植物學研究 7植物生態學報 8植物學通報 9廣西植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