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政治提綱必修一

政治提綱必修一

發布時間: 2021-03-22 00:34:40

㈠ 高一必修一政治提綱

高一政治必修1經濟生活期末復習試題
第一單元
考點1.商品的含義及基本屬性?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價值和使用價值
考點2.貨幣的產生、含義和本質?
考點3.貨幣的職能? 5個: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
考點4.紙幣的含義及發行?
考點5.經濟收支往來兩種結算方式?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考點6.外匯及匯率?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
考點7. 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哪些?價格和供求的關系是什麼?
考點8.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及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考點9.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對商品生產者的意義?P13最後一段
考點10.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 P14最後一段
考點11.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如何理解「需求有彈性、互補品和替代品」?
考點12.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P16
考點13.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價總體水平
考點14.消費類型的三種劃分?
考點15.影響消費結構的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和收入)?恩格爾系數及變化的意義?
考點16.影響消費的心理有哪些?如何評價?P20-21
考點17.如何做理智的消費者?
考點18.正確的金錢觀?
第二單元
考點1.生產和消費的辯證關系?
考點2.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四個環節及相互關系?
考點3.大力發展生產力(為什麼、怎麼樣)?
考點4.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及原因?
考點5.公有制經濟的組成部分?如何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考點6.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的體現?
考點7.非公有制經濟的范圍及地位是什麼?
考點8.企業的含義?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考點9.公司的含義,法定的公司形式及兩者的比較。
考點10.公司的組織機構?公司制的優點?
考點11.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考點12.企業的兼並和破產破產。
考點13.勞動與就業?我國的就業形勢怎樣? 如何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
考點14.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原因、主要權利、措施)。
考點15.我國居民的四種常見的投資方式?分別有什麼特點?
考點16. 利息的計算。我國的商業銀行(含義、業務)?

第三單元
考點1、我國現階段的分配製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考點2、什麼是按勞分配?我國為什麼要實行按勞分配?堅持按勞分配的意義是什麼?
考點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個體勞動者按勞動成果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
考點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現是什麼?如何實現社會公平?
考點5、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是什麼?如何正確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考點6、財政的含義、國家預算與國家決算的含義。
考點7、財政的基本作用是什麼?
考點8、取得財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考點9、財政支出按用途分為哪些內容?財政收支關系有哪幾種情形?
考點10、稅收的含義及其基本特徵是什麼?各基本特徵之間的關系怎樣?
考點11、我國稅收的種類?兩個影響較大的稅種:增值稅、個人所得稅?
考點12、為什麼要依法納稅?(我國稅收的性質、稅收的作用)
考點13、違反稅法的四種行為的區別?納稅人的權利?

第四單元
考點1、配置資源的兩種基本手段? 計劃和市場
考點2、市場經濟的含義?
考點3、市場如何配置資源(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 市場調節的優點。
考點4、如何規范市場秩序? 建立市場規則;形成社會信用制度(治本之策)
考點5、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考點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考點7、加強宏觀調控的必要性、主要目標、手段?
考點8、新世紀頭二十年我國的奮斗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經濟建設方面的目標?
考點9、科學發展觀的地位、科學內涵?
考點10、經濟建設怎樣實現科學發展?(怎樣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考點11、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表現、實現載體?
考點1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及如何應對?
考點13、世貿組織的作用、基本原則。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機遇與挑戰。
考點14、如何全面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

㈡ 政治必修一復習提綱

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1、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此概念是歷史范疇,而非永恆范疇。)
2、貨幣和商品比較,貨幣出現得晚。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3、交換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物物交換:商品——商品
(2)商品——大家都樂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價物)——商品
一般等價物:它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各種商品進行交換的媒介。
(3)商品——貨幣——商品
4、貨幣的含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5、貨幣的本質:一般等價物
6、貨幣的基本職能
(1)含義:是貨幣本質的體現,指貨幣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兩種基本職能:
A 價值尺度——觀念中的貨幣(價格: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
B 流通手段——現實中的貨幣
8、商品流通: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公式:商品——貨幣——商品
9、紙幣發行是不是越多越好?不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 / 貨幣流通次數
紙幣是國家規定的貨幣符號,如果濫發紙幣,會導致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
紙幣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紙幣發行量小於所需的貨幣量,會使商品銷售發生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
10、在核算一定時期的各項經濟收支往來時,人們通常使用的兩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轉帳結算
11、信用工具分類:
(1)信用卡: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信用卡的特點: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2)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
A分類:現金支票和轉帳支票
B共同點:不準流通轉讓。
12、外匯
(1)含義: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2)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
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少的人民幣——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降低——人民幣升值
13、人民幣穩定的意義:
保持人民幣穩定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穩定,對實現擴大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考點:1、紙幣發行是不是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
2、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如何應對?今年我國上調人民幣幣值,如何看待?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1、影響價格的因素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等等,但這些因素對價格的影響都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的。
2、供求影響價格
(1)供不應求——搶購——價格上漲——形成賣方市場(賣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2)供過於求——滯銷——價格下跌——形成買方市場(買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3、價值決定價格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4、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不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時間。
個人企業要想更多贏利應該怎麼做?
賺錢:個別勞動時間短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賠錢:個別勞動時間長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5、縮短個別勞動時間的途徑:
(1)加強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
(2)提高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根本途徑:提高勞動生產率
6、價值規律
(1)基本內容:
A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B 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表現形式:
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價格上下波動示意圖:(如右圖)
7、價格變動的影響有哪些?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影響比較大。
一般來講:
價格降低——需求量變大
價格升高——需求量變小
(2)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A調節生產。(圖形略)
B提高勞動生產率
C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8、互為替代品: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如:火車——飛機 空調—風扇
互補商品:兩種商品共同滿足人們的一種需要。如:乒乓球拍—乒乓球 汽車—汽油
考點:企業生產者怎樣在價格戰中獲勝?怎樣使你的商品在市場中有競爭力?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1、影響消費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居民收入和消費品價格
(1)收入是消費是前提和基礎。
收入增長較快的時期,消費增長也比較快;收入增長速度下降時,消費增幅也下降。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2)商品價格高低影響人們的消費選擇。
物價上漲,購買力普遍降低;物價下跌,購買力普遍提高。
基本生活消費品受價格水平變動的影響要遠遠低於奢侈品。
活學活用:請說出幾種促銷手段
提示:商品的性能、外觀、質量、包裝、購買方式、商店位置、服務態度、售後維修、保養情況等方面的變化都可能帶來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選擇。
2、分析:「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個過去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都較高的人,在可支配收入減少的情況下,短期內仍然會力圖保持已經達到的較高的消費水平,而不會立即削減消費支出。
3、消費的類型
(1)按照產品類型不同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服務)消費。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三種。
(3)按照消費目的不同分為生產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4、食品支出、發展資料支出、享受性資料支出哪一項支出在家庭消費總支出佔比重越小,證明該家庭消費水平越高?
答: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為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越小,人們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相關材料分析題型:
濟南市統計局發布信息:私家車和商品房成為省城居民2004年增勢最強的主要消費品。到現在,全市私家汽車總量已達11.2萬輛,按濟南城鄉居民統算,每百戶居民擁有量已達6.5輛。而個人住房購買量也比上年增長了55.8%。
運用相關知識,回答材料體現的經濟知識。
分析:材料表明汽車和住房消費已成為市民除食品消費外的最大的消費類別,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為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越小,人們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所以由材料可知濟南的社會消費結構正向發展型和享受型升級。
5、消費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受外部因素影響(自然條件、社會環境、個人經歷)以下是幾種主要的心理引發的消費: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6、如何做一名理性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其核心是可持續性發展。)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我們的精神財富。
考點:結合我國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實際,思考在消費中我們如何做到節約?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和消費的關系
(1)生產決定消費——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消費的方式、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A消費的實現是生產行為的完成標志
B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
C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D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的積極性。
2、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生產力
(1)我國現狀: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落後的社會生產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之間的矛盾。
(2)意義:
① 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② 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
③ 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④ 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3、改革是強國之路
① 內容:A 調整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
B 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② 性質: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③ 誤區:把改革誤認為要改變社會主義性質。
4、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2)組成部分:公有制范圍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國有經濟:A 含義: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以國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同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B 地位: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集體經濟:A 含義:由部分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的經濟。
B 地位: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集體成分,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
(1)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2)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A 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
B(在關繫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6、非公有制經濟
(1)個體經濟: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佔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
(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
(2)私營經濟:以生產資料私有和僱傭勞動為基礎,以取得利潤為目的。
(3)外資經濟: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
7、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存在的意義
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是根本原因)
實踐證明: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五課 企業與經濟制度
1、企業的含義: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它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
是什麼構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其中哪種企業起主導作用?企業、國有企業。)
2、企業組織形式:
(1)公司制,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2)公司,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共同出資,並由股份形式構成的,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股東不得少於兩人)
(3)兩種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相同點:
「有限」:指股東僅以其認購的股份對公司債務負有有限清償責任。
「合股」:由若幹人共同集資來建立一個公司,這筆資金被分成股份。擁有股份的人叫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
不同點:課本P41表格
(4)公司的組織機構通常由三部分組成:決策機構(股東大會及選出的董事會,處理公司重大經營管理事宜)、執行機構(總經理及助手,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監督機構(監事會,對董事會和經理的工作進行監督)
3、公司經營如何才能取得發展(公司能否經營成功,取決於什麼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公司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良好形象。
經營管理不善的企業只有兩條路:企業兼並和企業破產
4、人類生產出是任何財富,都是勞動、生產工具、勞動對象這三種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勞動是其中的決定性力量。
5、就業的重要意義: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勞動者謀生的重要手段,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地運轉。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合理配置下的勞動就業,使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促進經濟的發展。
(2)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勞動就業有利於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6、我國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
(1)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都比較大;
(2)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
(3)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
7、應該樹立怎樣的擇業觀
(1)樹立自主擇業觀
(2)樹立競爭擇業觀
(3)樹立職業平等觀
(4)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8、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1)我國勞動者享有的權利:
A 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
B 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C 休息、休假的權利;
D 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E 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
F 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2)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勞動者享受權利,是以履行勞動者為義務為前提的。
(3)我國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
(4)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合法的手段、法定程序維護權益,而不能採用非法手段施加報復。
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
1、儲蓄存款:
(1)含義:個人將屬於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摺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摺或存單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2)主要機構包括:各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郵政企業等依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
2、利息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利息收入的20%要作為稅收上繳國家。
3、存款儲蓄分類: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
定期儲蓄包括: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具體形式
4、我國的商業銀行
(1)含義:商業銀行指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並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
(2)主要業務:存款業務(基礎業務)、貸款業務(主體業務)、辦理結算三種
A 貸款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體業務,也是商業銀行盈利的主要來源。按照貸款用途,可劃分為工商業貸款和消費者貸款。
銀行本著真實性、謹慎性、安全性等原則,評估借款人的信用狀況,然而評估的結果,決定是否發放貸款。
B 其他還有提供債券買賣及兌付、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提供保管箱等業務。
5、股票:
(1)含義: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代表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東公司的所有權。
(2)生命力所在:流通性。
注意:不允許向公司要求返還其出資。
特點:高收益高風險
6、債券:
含義:一種債務證書,即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並到期償還本金。
組成:期限、面值、價格、利率和償還方式等組成
種類: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又稱企業債券)
三種債券依次流通性漸弱、利率漸高、風險漸大。
7、保險:
(1)含義: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為。
(2)類別:人身保險、財產保險
(3)訂立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願訂立

第七課 個人收入與分配
1、按勞分配
(1)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
(2)基本內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老多得,少勞少得。
2、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
(1)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可能性)
(2)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現實性)
(3)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必要性)
3、實行按勞分配的意義
(1)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的個人收入與自己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直接聯系在一起,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是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4、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1)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個體經濟)
(勞動成果扣除成本和稅收後直接歸勞動者所有)
(2)按生產要素分配
A 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權益收益分配參與。
B 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管理、土地等。
C(意義) 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
a 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
b 有利於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充分造福於人民。
5、效率:
(1)含義: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較,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
(2)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有重要的影響
A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於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就會提高效率,促進生產發展;
B 反之,則會降低效率,阻礙生產的發展
(3)在分配中必須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因:由我國的根本任務的國情決定的。
A 根本任務:發展生產力
B 國情: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貧乏
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6、兼顧公平
(1)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公平不等於平均主義(P70對觀點一的辯析)
(3)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於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
7、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與公平是一對矛盾,即對立統一)
(1)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
(2)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8、如何做到效率和公平相統一?(如何做到兼顧效率與公平?)
A 兼顧效率與公平,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B兼顧效率與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又要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
C兼顧效率與公平,必須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系。

第八課 國家收入的分配
1、什麼叫財政?財政收入都包括什麼?

http://gz.fje.gov.cn/zheng/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747

http://pippalxh.bloghome.cn/

㈢ 高一政治必修一復習提綱

《經濟生活》知識點復習梳理
第一單元
一、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1、商品
①含義: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②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和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2、貨幣的含義及本質
①含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所以說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②本質:一般等價物 含義:貨幣具有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
3、貨幣的職能 價值尺度 原因:貨幣本身有價值
①基本職能 形式:觀念上的貨幣
含義: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流通手段 形式:現實的貨幣
商品流通: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公式是W-G-W
②其他職能: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
4、貨幣流通規律——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受貨幣流通規律支配
①其內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與貨幣的流通次數成反比
商品價格總額 待售商品數量×商品價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
貨幣流通次數 貨幣流通次數
5、紙幣
①含義: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國家能決定紙幣的發行量、紙幣的面值,但不能決定紙幣的購買力或者紙幣代表的價值)
②優點:製作成本低,易於保管、攜帶和運輸,避免磨損減少貴金屬的無形流失
③限度:發行量要以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過多易導致通貨膨脹,過少易導致通貨緊縮
6、電子貨幣: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貯存、轉賬、購買、支付的
7、貨幣的發展:金屬貨幣(金銀條塊——鑄幣)——紙幣——電子貨幣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 現金結算:用紙幣來完成經濟往來的收付行為
1、結算方式
轉賬結算:通過銀行轉賬來完成經濟往來的收付行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義:具有消費、轉賬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銀行信用卡是商業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優點:功能多、方便、節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義: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種類:轉賬支票和現金支票)
3、外匯含義: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4、匯率:又稱匯價,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的匯率升高,外幣升值;反之,則說明外幣匯率跌落,外幣貶值)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
①含義: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②意義:對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影響價格的因素1、各種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的。
①供不應求,價格升高——賣方市場(賣方起主導作用,處於有利地位)
2、供求影響價格
②供過於求,價格降低——買方市場(買方起主導作用,處於有利地位)
3、價值決定價格
①價值與價格的關系: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一般情況下,商品價值量與價格成正比)
②商品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對於商品生產者來講,個別勞動時間高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於不利地位;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於有利地位。
③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④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4、價值規律
①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②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四、價格變動的影響
1、對人民生活的影響①一般說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②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消費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購買,轉而消費另一種商品,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消費者將增加對該商品的購買,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即替代品的價格變動對雙方的影響是反向的)
④在互補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不僅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也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反之,一種商品的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會引起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隨之增加(即互補品的價格變動對雙方的影響是同向的)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調節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五、消費及其類型
1、影響消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水平。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廣告、購買方式、服務態度、家庭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等等。
2、收入對消費的影響: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
①一般說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與居民消費成正比——要發展經濟,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費水平不僅取決於當前的收入,而且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改善收入預期
③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聯系(一般說來,二者成反比)——縮小收入差距
3、一般說來,物價水平與人們的消費水平成反比——穩定物價
4、消費類型:
①按產品類型分,可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為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
③按消費目的分,可分為生存資料消費(最基本的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5、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它會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6、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減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六、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消費心理:往往,一種消費行為會由多種消費心理引發
①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要做具體分析,盲目從眾不可取
②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
③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是不健康的
④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是一種理智的消費
2、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①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過於節儉不可取)
②避免盲從,理性消費(避免跟風隨大流,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重物質消費輕精神消費)
③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的含義: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其核心是可持續消費;可概括為「5R」)
④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第二單元
[知識要點]
一、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人類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與發展的基礎
①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 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反作用於生產,消費的發展促進生產的發展
①消費是生產的目的——產品消費了,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 ②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具有導向作用; ③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夠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發展; ④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3、社會再生產過程包括生產(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分配、交換、消費(是最終的目的和動力)四環節。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公有制經濟:
①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②內容: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④主體地位的表現: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家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⑤態度:必須毫不動搖的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3、非公有制經濟
①內容: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
②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態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4、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
①適合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
②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③實踐證明,它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個有利於)
三、公司的經營
1、企業:①含義: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經濟組織
②地位:是市場經濟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
③分類:按所有制標准劃分,分為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混合所有制企業
④組織形式:公司制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2、公司:①含義: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共同出資、並由股份形式構成的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國有獨資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
③組織機構:決策機構(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處理公司重大經營管理事宜、執行機構(總經理及其助手)——負責公司日常經營、監督機構(監事會)——進行監督
④公司制的優點:獨立法人地位、有限責任制度、科學的管理結構
3、公司的經營
①含義及目的(略) ②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第二、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第三、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4、公司經營管理不善會導致兼並或破產。
①企業兼並是指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優勢企業,兼並相對劣勢的企業。其意義是有利於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和實力,把劣勢轉化為優勢;有益於減少失業,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②企業聯合——「強強聯合」
③企業破產是指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按法定實施破產結算的經濟現象。其意義是有利於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有利於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四、新時代的勞動者
就業①意義: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地運轉。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勞動者的就業,有利於其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②形勢: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通暢
黨和政府: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改善勞動就業和自主創業的環境
勞動者:樹立正確就業觀——自主擇業觀、職業平等觀、競爭就業觀、多種方式就業觀
③解決途徑
3、勞動者的權利:
①維護勞動者權利的意義:保障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充分調動和發揮勞動者積極性、創造性的保證
②勞動者權利的內容: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法律規定的其它權利
③勞動者權利的維護——維權基礎:自覺履行勞動義務;維權依據: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維權途徑:法律。勞動者要增強自己的法律意識和權利意識,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加以維護。
五、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
1、儲蓄存款的含義:是指個人將屬於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摺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摺或者存單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2、儲蓄機構:商業銀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機構)、信用合作社、郵政企業
3、利息:①含義:銀行因為使用儲戶存款而支付的報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們從儲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②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③影響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
4、存款儲蓄的種類: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
5、商業銀行:
①含義:指經營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並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
②組成:我國商業銀行以國有獨資銀行和國家控股銀行為主體,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③主要業務:存款業務——基礎業務、貸款業務——主體業務,是商業銀行營利的主要來源、結算業務
④其它業務:債券買賣和兌付、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提供保管箱業務等
⑤作用:「紐帶」、「依據」、「監管」
六、股票、債券和保險
1、股票——高風險、高收益同在
①含義: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
②收入:股息和紅利收入、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差價。
影響股票價格因素: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
③意義:搞活資金融通、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籌措建設資金、促進企業的改革與發展
④性質:所有權憑證。(股東可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重大決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紅利等
2、債券——穩健的投資
①含義: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並到期償還本金。
②性質:債務證書
③類型:國債、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
3、保險——規避風險
①含義: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②類型: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
③投保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願訂立
第三單元
[知識要點]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分配製度
1、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應於所實行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必然要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2、按勞分配為主體
①基本內容和要求(含義):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前 提——生產資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質基礎——生產力發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
③意義:第一、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生產的發展;第二、按勞分配作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製度,是對以往幾千年不勞而獲的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④地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在所有分配方式中佔主體地位。
3、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稅款後直接歸勞動者所有,構成他們的個人收入)個體勞動者的合法收入受國家保護。
4、按生產要素分配
①含義: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收益分配
②內容: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
③意義:第一、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第二、有利於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
④原則:各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二、兼顧效率與公平——分配原則
1、含義:①效率: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率,它表示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要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現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三、財政收入與支出
1、財政就是國家的收入與支出。由政府提出並經過法定程序審查批準的國家年度基本收支計劃是國家預算;上一年度的國家預算執行結果的會計報告是國家決算。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是財政的兩個方面。
2、財政收入
①形式:稅收收入——主要來源、利潤收入、債務收入和其他收入。
經濟發展水平(基礎性的影響因素)——發展經濟(根本途徑)
②主要影響因素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財政支出
①含義: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
②分類(用途):經濟建設支出、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
4、財政收支關系
①收入>支出,財政盈餘
②收入<支出,財政赤字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狀態,但幾乎不存在
④財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節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當年的情況)
四、財政巨大作用
1、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國傢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 注意:財政政策的運用
①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稅率和增加財政支出,經濟增長緩慢、有效需求不足時,政府可以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②緊縮性財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稅和減少財政支出,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時,政府可以採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
五、稅收及其種類
1、稅收的含義:從本質上看,稅收是國家為實現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稅收的基本特徵: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稅收區別於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三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
稅收的無償性
稅收的強制性
(保障)

(要求)
(決定) (決定)
稅收的固定性

3、稅收的種類
①種類:流轉稅——增值稅、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財產稅、行為稅
4、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特點: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作用:既有利於增加財政收入,又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
六、依法納稅
1、依法納稅的必要性
①稅收是國家實現職能的物質基礎,有國必有稅
②在我國,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
③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每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項服務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自覺依法納稅。
3、違反稅法的行為:偷稅(即逃稅)、欠稅、抗稅、騙稅
4、增強「依法納稅」的意識
①必須承擔義務--自覺依法誠信納稅
②要增強對國家工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積極態度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即納稅人的權利)
第四單元
[知識要點]
一、市場配置資源
1、合理配置資源的必要性(即必須合理配置資源的原因):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需求的無限性。計劃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
2、市場經濟的含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3、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主要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來進行。其實質是價值規律在發生作用。
4、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
①在經濟生活中,市場能夠及時、靈活的反映市場供求的變化,傳遞市場供求的信息,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②市場利用利益杠桿、市場競爭,調動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積極性,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說市場是調節資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5、市場調節的局限性:①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市場不能調節的領域:市場解決不了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市場能夠調節,但不讓它調節的領域:槍支彈葯及危險品、麻醉品等不能讓市場來調節。
②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的弊端
6、單純市場調節的危害:——因此,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
①嚴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敗壞社會風氣,影響社會安定;
②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浪費;
③社會經濟不穩定,發生經濟波動和混亂;
④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導致嚴重的兩極分化。
7、規范市場秩序:
①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的條件: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良好的市場秩序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
表現形式:法律法規、行業規定、市場道德規范
市場准入規則
②市場規則
市場競爭規則
內容
市場交易規則(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是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①基本標志——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②根本目標——共同富裕
③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3、宏觀調控①必要性 第一、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
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標要求)
②含義:是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促進經濟增長——最主要的任務和目標
增加就業
穩定物價
③目標
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財政政策(稅收、國債等)
主要手段
貨幣政策(利率、匯率、信貸等)
經濟手段
④手段 法律手段——立法規范、司法打擊
行政手段— 輔助手段,用得比較少。
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微觀上看: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表現
1、總體小康 宏觀上看: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大大增強(GDP)
特點: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小康
實現時間:本世紀頭二十年
2、全面小康 特點: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即:六個「更加」)
3、全面小康的經濟建設目標:
①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 國內生產總值 到2020年力爭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②基本實現工業化,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加開放更有活力的市場體系。
③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 、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
④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福足的生活。
4、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和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一樣,是一種不平衡的發展過程。
四、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
1、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2、樹立科學發展觀的必要性: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追求GDP的增加,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甚至出現「沒有發展的增長」。
第一要義是發展
3、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以人為本——本質和核心
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基本要求
統籌兼顧——根本方法

㈣ 高一政治必修一的復習提綱

我只摘了一點~~其他的你再看看我給的網址吧~~好好考吧~~~

高一政治下冊復習提綱7.8

第八課

當代世界市場和我國的對外貿易

第八課

當代 世界市場和我國的對外貿易

知識點

題型

世界市場的形成原因:它是伴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與國際分工的發展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佔了統治地位後形成的。

選擇

二戰後,世界市場新特點:(1)國際貿易方式多樣化。(2)商品結構復雜化。

(3)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4)跨國公司迅速發展。(5)市場競爭激烈化。

選擇

外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匯率:又稱匯價,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標准:如果100單位外幣可兌換成更多人民幣,說明外匯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

外匯儲備:作用: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構成:外國貨幣,外國政府公債和外國公司債券、股票等)

選擇

不等價交換:產生原因:交易一方憑借其在政治、經濟上的優勢地位,人為地抬高某些商品的價格,壓低另一些商品的價格。

方式:剪刀差(P101-P102漫畫)

實質: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剝削。

簡答

論述

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時間:1995.1.1,別稱:「經濟聯合國」

性質:專門協調國際貿易關系的國際經濟組織。

目標:各成員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削減關稅,消除國際貿易中的其他貿易障礙和歧視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的生產和交換,促進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

作用:(1)較大幅度地降低了世界各地進口關稅的水平。(2)規定了國際貿易中各項基本原則。(最重要--非歧視原則)(3)實施了一些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條款。

簡答

論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性質:協調國際貨幣關系。

目的:向會員國提供短期貸款。

世界銀行:性質:主要協調對發展中國家貨款和投資的國際金融組織。

目的:對成員國提供用作生產投資的長期貸款。

作用:(1)指導成員國擺脫國際收支困境。(2)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選擇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什麼必須面向世界?

(1)它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2)它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3)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簡答

論述

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1)生產的國際化。(2)市場的國際化。(3)資金的國際化。(4)科技開發與應用的國際化。(5)信息傳播的國際化。

選擇

簡答

對外貿易主要形式:(1)國際商品貿易—國際貿易傳統形式,佔主導地位形式。(2)國際勞務貿易。(3)國際技術貿易—有償的技術轉讓活動。

選擇

對外貿易構成: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

三概念:(1)貿易順差(出超)---出口>進口;(2)貿易逆差(入超):進口>出口

(3)貿易平衡:進口=出口。

進出口關系: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出口是基礎,進口是重要方面。(P114)

如何發展對外貿易?

(1)首先要努力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因為是出口是對外貿易的基礎。

(2)要適當增加進口,更多地利用國外資源和引進先進技術、關鍵設備,進口往往還能帶動出口。

選擇

辨析

關稅:(GNP115)

徵收機關:國家海關當局。

征稅對象:准許進出關境的貨物、物品。

作用:(1)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措施。(2)對一國進出口貿易的調節作用。

選擇

論述

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方式:(1)對等貿易(目前國際普遍流行的一種貿易方式)。

(2) 展賣:廣交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

(3)加工貿易: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 三來

(4)補償貿易:是一種貿易方式也是一種利用外交的形式。如石油換食品。 一補

選擇

我國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作用:

(1)可以互通有無,調劑餘缺,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2)可以節約社會勞動,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3)可以吸收和引進當代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增強本國的經濟實力。

(4)接受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和挑戰,可以促進國內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的國際化水平。

簡答

論述

我國發展對外貿易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

⑴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為什麼要堅持這個原則?原因:①只有這樣,才能自主地掌握本國的經濟命脈,逐步建立起獨立的,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實現社會主義的經濟獨立,進而保障政治獨立;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③只有這樣,才能在發展對外經濟關系中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保護國家的經濟安全。

自力更生與發展對外經濟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①自力更生是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前提和基礎;②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增強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徑。

(2)平等互利

體現:平等互利既是市場經濟的普遍原則,也是各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前提。平等互利要體現貿易雙方地位平等和權利相同,不允許有損害一方主權的要求;同時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要符合對等原則,不允許不等價交換的發生。

選擇

簡答

論述

發展對外貿易與保護民族工業的關系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不能分割,更不應對立。貿易自由並不意味著進口失控,特別是一些基礎產業和新興產業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時,更要對進口嚴格控制,以保護國內工業的正常發展。

簡答

選擇

http://pippalxh.bloghome.cn
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1、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此概念是歷史范疇,而非永恆范疇。)
2、貨幣和商品比較,貨幣出現得晚。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3、交換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物物交換:商品——商品
(2)商品——大家都樂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價物)——商品
一般等價物:它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各種商品進行交換的媒介。
(3)商品——貨幣——商品
4、貨幣的含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5、貨幣的本質:一般等價物
6、貨幣的基本職能
(1)含義:是貨幣本質的體現,指貨幣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兩種基本職能:
A 價值尺度——觀念中的貨幣(價格: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
B 流通手段——現實中的貨幣
8、商品流通: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公式:商品——貨幣——商品
9、紙幣發行是不是越多越好?不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 / 貨幣流通次數
紙幣是國家規定的貨幣符號,如果濫發紙幣,會導致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
紙幣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紙幣發行量小於所需的貨幣量,會使商品銷售發生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
10、在核算一定時期的各項經濟收支往來時,人們通常使用的兩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轉帳結算
11、信用工具分類:
(1)信用卡: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信用卡的特點: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2)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
A分類:現金支票和轉帳支票
B共同點:不準流通轉讓。
12、外匯
(1)含義: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2)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
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少的人民幣——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降低——人民幣升值
13、人民幣穩定的意義:
保持人民幣穩定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穩定,對實現擴大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考點:1、紙幣發行是不是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
2、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如何應對?今年我國上調人民幣幣值,如何看待?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1、影響價格的因素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等等,但這些因素對價格的影響都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的。
2、供求影響價格
(1)供不應求——搶購——價格上漲——形成賣方市場(賣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2)供過於求——滯銷——價格下跌——形成買方市場(買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3、價值決定價格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4、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不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時間。
個人企業要想更多贏利應該怎麼做?
賺錢:個別勞動時間短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賠錢:個別勞動時間長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5、縮短個別勞動時間的途徑:
(1)加強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
(2)提高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根本途徑:提高勞動生產率
6、價值規律
(1)基本內容:
A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B 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表現形式:
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價格上下波動示意圖:(如右圖)
7、價格變動的影響有哪些?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影響比較大。
一般來講:
價格降低——需求量變大
價格升高——需求量變小
(2)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A調節生產。(圖形略)
B提高勞動生產率
C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8、互為替代品: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如:火車——飛機 空調—風扇
互補商品:兩種商品共同滿足人們的一種需要。如:乒乓球拍—乒乓球 汽車—汽油
考點:企業生產者怎樣在價格戰中獲勝?怎樣使你的商品在市場中有競爭力?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1、影響消費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居民收入和消費品價格
(1)收入是消費是前提和基礎。
收入增長較快的時期,消費增長也比較快;收入增長速度下降時,消費增幅也下降。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2)商品價格高低影響人們的消費選擇。
物價上漲,購買力普遍降低;物價下跌,購買力普遍提高。
基本生活消費品受價格水平變動的影響要遠遠低於奢侈品。
活學活用:請說出幾種促銷手段
提示:商品的性能、外觀、質量、包裝、購買方式、商店位置、服務態度、售後維修、保養情況等方面的變化都可能帶來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選擇。
2、分析:「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個過去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都較高的人,在可支配收入減少的情況下,短期內仍然會力圖保持已經達到的較高的消費水平,而不會立即削減消費支出。
3、消費的類型
(1)按照產品類型不同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服務)消費。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三種。
(3)按照消費目的不同分為生產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4、食品支出、發展資料支出、享受性資料支出哪一項支出在家庭消費總支出佔比重越小,證明該家庭消費水平越高?
答: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為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越小,人們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相關材料分析題型:
濟南市統計局發布信息:私家車和商品房成為省城居民2004年增勢最強的主要消費品。到現在,全市私家汽車總量已達11.2萬輛,按濟南城鄉居民統算,每百戶居民擁有量已達6.5輛。而個人住房購買量也比上年增長了55.8%。
運用相關知識,回答材料體現的經濟知識。
分析:材料表明汽車和住房消費已成為市民除食品消費外的最大的消費類別,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為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越小,人們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所以由材料可知濟南的社會消費結構正向發展型和享受型升級。
5、消費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受外部因素影響(自然條件、社會環境、個人經歷)以下是幾種主要的心理引發的消費: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6、如何做一名理性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其核心是可持續性發展。)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我們的精神財富。
考點:結合我國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實際,思考在消費中我們如何做到節約?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和消費的關系
(1)生產決定消費——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消費的方式、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A消費的實現是生產行為的完成標志
B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
C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D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的積極性。
2、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生產力
(1)我國現狀: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落後的社會生產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之間的矛盾。
(2)意義:
① 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② 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
③ 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④ 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3、改革是強國之路
① 內容:A 調整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
B 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② 性質: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③ 誤區:把改革誤認為要改變社會主義性質。
4、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2)組成部分:公有制范圍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國有經濟:A 含義: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以國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同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B 地位: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集體經濟:A 含義:由部分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的經濟。
B 地位: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集體成分,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
(1)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2)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A 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
B(在關繫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6、非公有制經濟
(1)個體經濟: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佔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
(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
(2)私營經濟:以生產資料私有和僱傭勞動為基礎,以取得利潤為目的。
(3)外資經濟: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
7、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存在的意義
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是根本原因)
實踐證明: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五課 企業與經濟制度
1、企業的含義: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它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
是什麼構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其中哪種企業起主導作用?企業、國有企業。)
2、企業組織形式:
(1)公司制,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2)公司,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共同出資,並由股份形式構成的,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股東不得少於兩人)
(3)兩種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相同點:
「有限」:指股東僅以其認購的股份對公司債務負有有限清償責任。
「合股」:由若幹人共同集資來建立一個公司,這筆資金被分成股份。擁有股份的人叫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
不同點:課本P41表格
(4)公司的組織機構通常由三部分組成:決策機構(股東大會及選出的董事會,處理公司重大經營管理事宜)、執行機構(總經理及助手,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監督機構(監事會,對董事會和經理的工作進行監督)
3、公司經營如何才能取得發展(公司能否經營成功,取決於什麼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公司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良好形象。
經營管理不善的企業只有兩條路:企業兼並和企業破產
4、人類生產出是任何財富,都是勞動、生產工具、勞動對象這三種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勞動是其中的決定性力量。
5、就業的重要意義: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勞動者謀生的重要手段,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地運轉。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合理配置下的勞動就業,使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促進經濟的發展。
(2)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勞動就業有利於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6、我國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
(1)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都比較大;
(2)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
(3)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
7、應該樹立怎樣的擇業觀
(1)樹立自主擇業觀
(2)樹立競爭擇業觀
(3)樹立職業平等觀
(4)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8、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1)我國勞動者享有的權利:
A 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
B 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C 休息、休假的權利;
D 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E 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
F 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2)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勞動者享受權利,是以履行勞動者為義務為前提的。
(3)我國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
(4)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合法的手段、法定程序維護權益,而不能採用非法手段施加報復。
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
1、儲蓄存款:
(1)含義:個人將屬於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摺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摺或存單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2)主要機構包括:各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郵政企業等依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
2、利息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利息收入的20%要作為稅收上繳國家。
3、存款儲蓄分類: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
定期儲蓄包括: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具體形式
4、我國的商業銀行
(1)含義:商業銀行指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並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
(2)主要業務:存款業務(基礎業務)、貸款業務(主體業務)、辦理結算三種
A 貸款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體業務,也是商業銀行盈利的主要來源。按照貸款用途,可劃分為工商業貸款和消費者貸款。
銀行本著真實性、謹慎性、安全性等原則,評估借款人的信用狀況,然而評估的結果,決定是否發放貸款。
B 其他還有提供債券買賣及兌付、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提供保管箱等業務。
5、股票:
(1)含義: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代表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東公司的所有權。
(2)生命力所在:流通性。
注意:不允許向公司要求返還其出資。
特點:高收益高風險
6、債券:
含義:一種債務證書,即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並到期償還本金。
組成:期限、面值、價格、利率和償還方式等組成
種類: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又稱企業債券)
三種債券依次流通性漸弱、利率漸高、風險漸大。
7、保險:
(1)含義: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為。
(2)類別:人身保險、財產保險
(3)訂立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願訂立

第七課 個人收入與分配
1、按勞分配
(1)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
(2)基本內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老多得,少勞少得。
2、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
(1)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可能性)
(2)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現實性)
(3)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必要性)
3、實行按勞分配的意義
(1)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的個人收入與自己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直接聯系在一起,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是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4、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1)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個體經濟)
(勞動成果扣除成本和稅收後直接歸勞動者所有)
(2)按生產要素分配
A 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權益收益分配參與。
B 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管理、土地等。
C(意義) 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
a 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
b 有利於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充分造福於人民。
5、效率:
(1)含義: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較,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
(2)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有重要的影響
A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於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就會提高效率,促進生產發展;
B 反之,則會降低效率,阻礙生產的發展
(3)在分配中必須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因:由我國的根本任務的國情決定的。
A 根本任務:發展生產力
B 國情: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貧乏
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6、兼顧公平
(1)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公平不等於平均主義(P70對觀點一的辯析)
(3)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於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
7、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與公平是一對矛盾,即對立統一)
(1)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
(2)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8、如何做到效率和公平相統一?(如何做到兼顧效率與公平?)
A 兼顧效率與公平,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B兼顧效率與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又要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
C兼顧效率與公平,必須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系。

第八課 國家收入的分配
1、什麼叫財政?財政收入都包括什麼?
國家的

㈤ 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大綱

《生活與哲學》主要線索
1.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論(物質與意識、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物質與運動、運動與靜止)——認識論(實踐與認識、真理的客觀性條件性、認識運動的規律)——辯證法(聯系發展全面、矛盾分析法、辯證否定觀、創新意識)
2.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價值觀的向作用——價值判斷與選擇——人生價值的內涵——人生價值的實現
生活與哲學
1.哲學、世界觀的含義,哲學、世界觀、方法論的
關系
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3.哲學基本問題、基本派別及其劃分
4.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5.物質、運動的含義,物質與運動的關系,運動與
靜止的關系
6.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要求
7.規律、規律客觀性的含義,規律的客觀性與人的
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及其方法論要求
8.意識的含義(從起源、與人腦的關系、內容上回
答)
9.實踐的含義、特徵,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及其要求
10.真理的含義,真理的客觀性、具體性、條件性及
其要求
11.認識的無限性、反復性、上升性及其要求
12.聯系的含義、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條件性、
多樣性及其要求
13.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及其要求
14.系統的特徵及系統優化方法的要求
15.發展的實質,發展的普遍性及其要求
16.前進性與曲折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要求
17.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要求
18.矛盾的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關系
19.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及其要求
20.矛盾特殊性的含義、表現及其要求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22.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義、辯證關系及
其方法論要求
23.辯證否定的含義、實質
24.辯證否定觀原理及其方法論要求
25.創新的作用
26.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27.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系
28.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堅持群眾觀點和群
眾路線
29.價值觀的含義,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
判斷和價值選擇
30.人生價值的含義,人生的真正價值,人生價值的
實現
希望上述提綱能給你幫助,祝高考成功!

㈥ 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提綱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點?
(1)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不僅表現在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而且還表現在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2)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物質的保障,人民能夠自己管理國家;而且還表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3.民主與專政的關系?
(1)相互區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於人民內部,專政適用於敵對勢力。
(2)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轉正式民主的保障。

4.為什麼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已經寫入憲法。
(2)是社會主義的政治保證。
(3)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

5.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的內容?
權利和自由:(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政治自由(3)監督權(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和控告權)
義務的內容:(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2)遵守憲法和法律(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6.公民在參與政治生活時,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2)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3)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結合的原則。

7.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統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關繫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2)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4)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力的實現。

8、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為何結合?怎樣結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們要積極履行公民義務,以維護國家利益。(2)當三者出現矛盾時,公民的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

9、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質?內容?要求?
本質:崇尚民主與法制
內容:(1)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2)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3)參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4)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確政治生活的作用(2)學習政治知識(3)貴在實踐

10、民主選舉的方式?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

11.公民應如何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1)是否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這一權利,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種「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一時不強的表現。
(2)怎樣行使選舉權,如何投出自己的神聖一票,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養高低的重要標志。只有每個人都在周全考慮、理性判斷的基礎上,鄭重地透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選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實現民主選舉的預期目的。

12.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13.公民為什麼要參與民主決策?
地位:公民採用不同方式直接參與決策是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決策。
意義:(1)利於決策者充分發揚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
(2)有助於決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決策的片面性。
(3)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
(4)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物的熱情和決心,鍛煉參與決策的能力,增強關心公共生活地 政治責任感。

14.發展基層民主的意義?
(1)利於擴大基層民主(2)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3)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4)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15.我國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方式有哪些?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制度。

16.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
(1)利於消除腐敗現象,克服官僚主義,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
(2)利於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3)利於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注意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

17.有序與無序的政治參與的區別?
(1)是否遵循法律、法規(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3)是否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

18.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2)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3)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4)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19.我國政府的作用?
(1)管理人們的公共生活(2)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公共服務。

20.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原則?
宗旨:為人民服務;原則:對人民負責

21.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的基本要求?
(1)工作態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2)工作作風: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3)工作方法: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22.什麼是依法行政?
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公職人員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依法處理各種事務。

23.政府為什麼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從根本上講,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就是體現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一句話,及時為人民服務政府的根本要求。
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利於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其公職人員不變質,增強政府的權威;利於防止行政權利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利於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24.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總體要求:按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政府行使權力必須接收人民的監督。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具體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當④高效便民⑤誠實守信⑥權責統一
基本要求:(1)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以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2)建立權責明確的執法體制,促使行政權力授予有據、行使有規、監督有效;
(3)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25.為什麼要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必要性+意義)
必要性:權利是把雙刃劍。政府權力運用得好,可以指揮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權力一旦被少數人濫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敗,貽害無窮。為了防止權利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來為人民謀利益。
意義:
(1)政府接受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證;
(2)政府只有接受監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和防止工作失誤;
(3)才能防止濫用權力,防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保證清正廉潔;
(4)才能更好地適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確的決策;
(5)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於民,從而建立起一個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26、怎樣監督政府的權利?
(1)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27、政府為什麼接受人民的監督?
(1)從根本上說,是有我國政府的性質所決定的。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意志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政府的公職人員是人民的公僕,是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只有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才能更好地執行人民的意志,捍衛人民的利益,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的。
(2)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只有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才能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依法行政。所以說,自覺接收人民監督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

28、如何接收人民監督?
我國政府為了方便人民群眾對政府及其公職人員進行監督,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陽光工程」。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實施「陽光工程」是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表現。

29、「陽光工程」意義
(1)一方面是規范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2)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權益,目的是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開放紅頭文件的查閱,說明政府的群眾意識、服務意識正在逐步加強。(3)利於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於群眾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4)利於群眾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5)利於群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6)利於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30.政府權威表現、怎樣樹立(最根本的三點)
體現:(1)堅持依法行政、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從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2)廉潔高效、團結合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廣大群眾中有較高的的信譽。(3)富有威望和影響力,得到人民的自覺認可和擁護,有令必行、有禁必止(4)對社會經濟發展、政治文明、文化繁榮有積極的知道和促進作用。
要求:(1)政府的權威是通過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道德形象,依法行政的態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職責的效果等樹立起來(2)政府樹立自己的權威,在根本的是堅持以下三個方面:堅持權為民所用;堅持情為民所系;堅持利為民所謀。
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地位和職權?
性質:是最高按國家機關
地位: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居於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並受它監督。
職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32、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33、人民代表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來自人民,受人民監督,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
注意: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是間接行使者。
一方面,人民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國家的權力。另一方面,人民代表要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接受人民監督。
34、人民代表的權利和義務是什麼?
權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除審議各項議案、表決各項決定外,還享有提案權和質詢權。
義務:人大代表代表任民德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參加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接受人民監督。
35、政體與國體的關系
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政體由國體決定,政體反映國體。適當的、健全的政體,對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階級統治有重大作用。,政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36、民主集中制體現
(1)在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繫上,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在人民代表大會的活動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問題的決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討論,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民主決定。對違反人民一直和利益的或不稱職的代表,人民有權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罷免。
(2)在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繫上,只有人民代表大會才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3)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關繫上,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職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37、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和地位:
含義: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擇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8、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為什麼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2)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3)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4)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39、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2)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3)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4)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40「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是一種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
4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什麼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 P64
客觀必然性: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說,是我國國家性質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
意義:(1)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2)才能維護國家統一、民族的團結,並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3)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4)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夠而且必須領導現代化建設,我們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42、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含義、原因、具體要求及三者的關系)
科學執政:就是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民主執政:就是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依法執政:就是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
關系:依法執政是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依法執政有利於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工作。
4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含義及內容:(1)代表中國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2)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3)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意義?
(1)確立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對於黨在新世紀新階段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2)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全面體現了黨的吉貝爾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45、如何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核心、本質)
(1)關鍵在於堅持與時俱進。它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典範,又是馬克思主義的典範。(2)核心是堅持黨的先進性。黨的先進性是黨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條件。(3)黨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堅持黨的先進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
46、中國共產黨為何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了他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後點。
47、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
(1)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2)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3)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4)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准則:遵守憲法和法律(5)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48、我國的政黨制度優越性?
(1)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2)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3)利於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的實現
49、我國的政黨制度符合我國國情,絕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的原因?
實質:取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
後果:人民政權的喪失、社會主義制度的顛覆。
50、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51、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堅持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重原則。
52、共同繁榮的必要性?
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
53、三原則的關系?
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54.怎樣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該做什麼,能做什麼)
(1)我們應該珍惜、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
我國已經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這種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已由憲法予以確認,也是我國在各族人民生活中都能體會到的感受到的。我們應十分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
(2)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生活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裡,處理好民族關系問題,既是國家的重大問題,又是人們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具體問題。
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是每個中國公民的責任。
作為當代青年學生,要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付諸行動。
5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
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機關。
56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有哪些?
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57、我國的宗教政策有哪些?
(1)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有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3)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4)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58、弘揚科學精神的原因?怎樣弘揚科學精神?
原因:(1)我國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要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堅持不懈地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項重要任務。
(2)中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振興中華的光榮歷史使命。
怎樣:(1)我們要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及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弘揚科學精神(2)不斷提高科學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創造美好人生。
59、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含義、原因、要求、根本特點?
含義:就是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原因:(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
(2)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越發展,民主也越發展。民主是具體的、歷史的。
要求:(1)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建設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設等方面,是一個廣泛的系統工程。(2)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是我國推進政治文明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區別於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徵。
60.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關系?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
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61、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幹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其國際爭端等義務。
62、國際組織的作用?促進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系;調節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等。
63、聯合國的宗旨、原則、作用?
宗旨:(1)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2)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
(3)促進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於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的國際問題;作為協調各國活動的中心。
(4)簡單說,就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不得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作,不幹涉任何國家的內政,確保非會員國遵守上述原則。
作用:
(1)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實行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2)局限性:如何適應國際形勢發展的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面臨諸多挑戰,改革任重道遠。
64、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
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支持聯合國的改革,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發揮重要作用。
65、影響國際關系的因素?(決定因素和重要因素)
決定因素:國家利益——(1)各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關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別和對立(2)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對立則可能使國家間發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沖突。(3)由於各國的國家性質與追求的國家利益不同,執行的對外政策不同,國家間矛盾和利益交織,使國際關系紛繁復雜。
影響因素:國家力量-----(1)是主權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2)是含為本國利益、實現國家目標和影響別國的能力(3)是衡量一個國家雜國際社會的地位、作用和影響的重要尺度。
66、為何要堅決維護我國的利益?
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當性和正義性。
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國際禮儀,並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67、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的表現?(和平問題的影響因素)
當今世界很不安寧:
1)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2)民族、宗教矛盾,邊界、領土爭端導致的局部沖突(3)西方國家對這些糾紛插手和利用(4)國際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
68、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怎樣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
(1)必須堅決地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2)改變舊的國際秩序
(3)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為基礎的有利於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69、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內容?
(1)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
(2)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3)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發展的權利
(4)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
70、世界為何會走向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71、各國應如何提高自身的綜合國力?
當今世界,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是世界大多數國家關心的問題。世界多數國家都以發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努力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力圖在世界格局中佔有有利地位。
72、中國如何提高自身的綜合國力?
我們要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實現跨越式發展,尤其要著利於發展科學技術和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73、我國外交政策制定的決定因素是什麼?

㈦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政治提綱

高一政治復習要點
第一課 商品和商品經濟
一、名詞解釋
1、商品
2、商品生產
3、商品經濟
4、商品的使用價值
5、商品的價值
6、交換價值
7、一般等價物
8、貨幣
9、價格
10、商品流通
11、流通手段
12、紙幣
13、通貨膨脹
二、基本問題
1、構成商品的條件
2、商品和勞動產品的異同、商品和其他非勞動產品的異同
3、商品生產出現的條件
4、交換價值和價值的關系
5、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關系、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6、商品的價值量和價值總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時間、個別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用關系圖表示)
7、商品交換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8、一般等價物和貨幣的異同點
9、貨幣的本質及其與貨幣的職能之間的關系
10、貨幣具有哪幾種職能?
11、商品流通的公式表示是什麼?
12、貨幣為什麼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
13、流通手段與支付手段有何異同?
14、紙幣的產生原因是什麼?
15、行哪些職能?
16、人民幣的發行權歸誰、誰又負責發行的具體事宜?
17、商品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由哪幾個因素確定?
18、導致通貨膨脹的原因是什麼?通貨膨脹的表現是什麼?
19、通貨膨脹對經濟、生活的影響?解決通貨膨脹的根本途徑是什麼?
20、通貨緊縮的表現是什麼?
21、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共同影響是什麼?
22、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表現形式
23、價值規律的作用
24、商品為什麼必須實行等價交換?
25、供求和價格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第二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制度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名詞解釋
1、國有經濟
2、集體經濟
3、混合所有制經濟
4、所有制結構
5、個體經濟
6、私營經濟
7、外資經濟
8、按勞分配
9、資源、資源配置、資源優化配置
10、市場(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
11、市場經濟
12、市場經濟的平等性、競爭性、開放性和法制性
13、宏觀調控
14、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1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二、基本問題
1、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組成部分?
2、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什麼作用、具體表現是什麼?
3、集體所有制的地位是什麼?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集體經濟、為什麼?
4、農村集體經濟的表現是什麼、有何特點、又有什麼優點和作用?
5、為什麼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
6、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幾種形式?它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占什麼地位?
7、我國的所有制結構是什麼?為什麼要確立這樣的所有制結構?
8、評價所有制結構優劣的標準是什麼?
9、如何正確對待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
10、三個有利於標準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11、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2、我國的分配製度是什麼?為什麼?
13、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哪幾種形式?
14、市場經濟具有哪些一般特徵?
15、市場經濟的平等性是由什麼決定的?平等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16、為什麼說競爭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
17、為什麼市場經濟需要法制性?
18、為什麼市場經濟要具備開放性?
19、市場經濟的四個一般特徵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
20、市場的作用?
21、國家為什麼需要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
22、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23、宏觀調控主要有哪幾種手段?
24、為什麼說發展市場經濟是振興我國經濟的必由之路?
2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哪些基本特徵?
26、確保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有什麼樣的作用?
27、如何正確理解「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28、為什麼要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29、為什麼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夠為資源優化配置的實現發揮更有力的作用?
第三課 企業和經營者
一、名詞解釋:
1、市場主體
2、企業
3、企業法人
4、法人
5、公司
6、股份有限公司
7、有限責任公司
8、股票
9、股東
10、股息
11、經濟效益
12、勞動成果、勞動消耗
13、企業兼並、強強聯合
14、企業破產
15、廠長(經理)負責制
16、企業的信譽、企業形象
17、正當競爭
18、不正當競爭
二、基本問題:
1、市場主體由哪幾部分組成?
2、企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具有怎樣的重要作用?
3、為什麼說企業的生產經營直接關系著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
4、企業的建立須具備什麼條件、履行怎樣的程序?
5、法人和自然人有什麼區別?
6、我國的公司種類有哪幾種?
7、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8、給股份制企業定性,關鍵看什麼?
9、國有經濟尤其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其支柱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10、國有大中型企業在經營上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其出路是什麼?它的存在和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11、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有何影響?
12、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則提高經濟效益對國家有何重要性?
13、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正確的方法和途徑是什麼?
14、實行企業兼並的意義是什麼?
15、強強聯合的意義是什麼?
16、為什麼說「實行企業破產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競爭的必然結果,也是增強我國企業競爭力的現實需要?」
17、如何正確對待企業兼並和破產?
18、如何正確對待廠長(經理)負責制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
19、企業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20、我國國有企業的領導機制是什麼?
21、為何要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企業與職工的關系?如何正確處理?
22、企業經營者要具備哪些素質?為什麼?
23、企業為什麼要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24、正當競爭的手段有哪些?正當競爭有何作用?
25、不正當競爭的手段是什麼?它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第四課 產業和勞動者
一、名詞解釋:
1、國民生產總值
2、國內生產總值
3、農業
4、工業(重工業與輕工業、採掘工業與加工工業)
5、第三產業
6、勞動者的權利(勞動權)、勞動者的義務
7、職業道德
8、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制度)
9、社會保障制度
10、社會保險
11、社會救濟
12、社會福利
13、社會優撫
二、基本問題:
1、三大產業的劃分
2、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異同
3、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4、農業的重要性(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作用)
5、我國的農業為什麼還是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五環節?
6、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系
7、為什麼說農業是經濟問題又是政治問題?
8、完成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什麼?
9、如何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
10、鄉鎮企業的作用
11、工業的地位是什麼?
12、工業的作用是什麼、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13、為何要著重發展建築業和工業中的機械、信息產品製造、石油化工、汽車製造等成為支柱產業?
14、我國的新型的工業化道路
15、我國的第三產業主要分為哪幾個層次?
16、第三產業形成的原因
17、第三產業的作用
18、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
19、我國要發展什麼樣的產業格局?
20、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由什麼構成、又如何體現?
21、勞動權的地位
22、勞動者依法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3、保障勞動者的權利有何重要作用?
24、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有什麼關系?
25、勞動者依法應履行哪些義務?
26、為什麼說提高職業技能是勞動者必須履行的義務?
27、為什麼說遵守職業道德是勞動者必須履行的義務?
28、勞動合同的內容是什麼?簽訂勞動合同時要遵守哪些基本原則、遵循什麼程序?
29、為什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
30、勞動者應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31、我國的社保制度包括哪些內容?它要堅持什麼樣的基本原則?又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