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水河雜志
❶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中國之最
廣西之最
廣西最大的水源山
大瑤山是廣西最大的水源山。長約130公里,寬50-60公里,總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大瑤山的森林主要是水源林,面積約有128萬畝,其中常綠闊葉林59萬畝,是廣西現存最大的水源林。年產水約23億立方米,25條河流發源於此,呈幅射狀流向周圍7個縣。
廣西最大的峽谷
位於桂平縣境內的大藤峽是廣西最長、最大、最雄偉的峽谷。大藤峽長44公里,最深處水深達85米,是西江全河的最深點。大藤峽因傳「峽口有大藤,長數丈,橫生跨江,日沉水底,夜浮水面」而得名。紅水河梯級開發規劃中的最後一級電站--大藤峽水電站就在大藤峽出口處的弩灘附近。峽內風景奇麗,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游歷到此。
廣西最大的岩洞
鍾山水碧岩,俗稱出水壁,是廣西最大的岩洞,位於鍾山縣南20餘里與賀縣交界處的望高村。水碧岩洞長4.5公里,自然形成10個大廳,最大的廳寬80米,高35米,長300米,估計可容納20萬人。
廣西最大的水系--西江水系
廣西境內的主要河流有西江、潯江、鬱江、右江、左江、桂江、柳江、紅水河、黔江等。這些河流受盆地地形的影響,順應地勢的總傾斜方向,總匯於梧州後稱西江,因而西江水系是廣西最大的水系。在這個水系中,注入幹流的支流共有784條(指集雨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約占廣西河流總數的84%;集雨面積達200675平方公里,約占廣西總面積的85%;年均總水量為1499億立方米,為全廣西年均總水量的81%。
廣西最大的地下河
廣西地下河數量多,規模大。其中最大的是鳳山縣坡心地下河和都安瑤族自治縣地蘇地下河。鳳山坡心地下河全長70公里(明流流程4公里左右),年均流量5.176立方米/秒,枯水流量為4.2立方米/秒。都安地蘇地下河全長57.8公里,有支流13條,枯水流量4.1立方米/秒。
http://www.gx.xinhuanet.com/lyzx/gxzz/g2.htm
=======================
南寧之最——最早的美術展覽會
最早的寺廟
龍興寺位於五花嶺(今解放路興寧區政府所在地)。唐開元十四年(726)建,是南寧最早的寺廟。明洪武年間重修時改為天寧寺。明崇禎十七年(1644)再重修。寺產有田14畝(0.93公頃),收入租谷6880斤、米352斤。清光緒末改建為南寧總商會,解放後為市工商業聯合會辦公駐所,1979年改為興寧區人民政府駐地。
最早的閱報社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南寧同盟會建立後,國內外的革命報紙雜志逐漸多起來。為了宣傳革命道理,南寧同盟會支部長雷鯤池聯絡地方人士,在銀獅巷(今興寧路西街)創立「醒群閱報社」,凡海內外的革命報刊均擺列任人閱覽。經費不足,他就資助墊支。清宣統二年(1910),將閱報社擴大,更名為"民眾閱報社",讀者經常滿座。
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獨體大字
在武鳴縣的旅遊風景名勝起鳳山上有個太極洞,洞口北側的石崖陡壁上,刻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王元仁書寫的大"鳳"字,字高3米,寬3米,漢字正楷繁體字結構,筆畫粗30厘米,字體端正,筆畫遒勁,結構緊湊,整字形奮然如飛,故素有"太極洞中藏大'鳳"的稱譽,是南寧市現存古代摩崖石刻最大的獨體大字。
http://nanning.yiyou.com/html/6/
❷ 我國淡水漁業的分布、特點、和主要魚類
四大家魚
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是指最為中國人所熟悉的四種食用魚類。分別是青魚、草魚、鰱魚、鱅魚。經過一千多年的人工選擇成為優良的水產品種。在中國的淡水養殖品種結構中,四大家魚一直占據主要位置。四大家魚的產量約為淡水魚類總產量的80%,長江產區最高時魚苗產量達300多億尾。四大家魚廣泛分布在中國各大水系,養殖和天然都大量保有。
產生
在唐代以前,鯉魚被是最為廣泛養殖的淡水魚類。但是因為唐皇室姓李,所以鯉魚的養殖,捕撈,銷售均被禁止。漁業者只得從事其他品種的生產,這就產生了青、草、鰱、鱅的四大家魚。
在北宋時四大家魚繼續發展到更廣泛的區域養殖,在長江,珠江的養殖逐漸興盛起來。根據周密(1232~1298)《癸辛雜志》的記載,四大家魚魚苗的捕獲,運輸,篩選,販賣已經達到專業化程度。而且,宋代產生了四大家魚混養技術,而且迅速普及。混養技術不僅充分利用了養殖資源,而且豐富了魚戶的產品結構,降低了生產的風險。
主要特點
四大家魚都屬於鯉形目,鯉科。由於這四類魚生長迅速,抗病力強的共同特點,適於作為大眾食用魚。而且四大家魚的生長拐點年齡均比其性成熟年齡大2-3齡,性成熟後仍會繼續生長。
青魚 學名:Mylopharyngodon Peters
青魚為我國最普通而特有的淡水養殖魚類之一,分布於長江、珠江及其流,黃河、黑龍江及其他北方水系中種群較小。青魚生活在水中的下層,以攝食螺螄、蜆、幼蚌為主要食物,並吃蝦及水生昆蟲。在長江、珠江、西江的產卵期為3-6月;東北稍晚;產卵親魚可數十斤及上百斤。以長江、西江為最重要產地,池塘飼養業發達,三年可長到五公斤,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一、青魚的形態學特徵及可量、可數性狀:
1,分類地位:
鯉形目Cypriniformes,鯉科Cyprinidac,雅羅亞科Leueiscinae,青魚屬Mylopharyngodon Peters
2,形態特徵:
體形延長,略呈園筒形,頭頂部稍平扁,尾部側扁,腹部園,沒有腹棱,口端位,呈弧形,上頜稍長於下頜。吻鈍,無須。眼中側位。鰓耙稀而短小,下咽齒一行呈臼狀,咀喘面光滑無槽絞,側線完整,體被較大的園鱗,背鰭、臀鰭無硬剌,尾鰭深叉,上下等長,鰾二室,後室較前室長,腹膜黑色,體呈青黑色,背面較深。腹部灰白色,各鰭均黑色。
草魚:
草魚地方名混子、鯇魚、草青等。
草魚體型延長、軀幹部略呈亞圓筒形,尾部側扁,無腹棱、頭中等大,吻寬而平扁,口端位弧形,上頜稍有突出。鰓耙短小呈棒形,排列稀疏。下咽齒為梳狀櫛齒,鱗片頗大,圓形。側線微彎,向後延至尾柄正中,背鰭無硬棘,起點與腹鰭起點相對,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稍遠。臀鰭無硬刺,起點距腹部基部較距尾鰭基為近。魚體呈茶黃式,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鰭和尾鰭帶灰黃色,其餘各鰭較淡。草魚外觀很象青魚,但兩者體色有別。草魚體色茶黃帶灰,偶鰭灰黃色,而青魚體色呈青黑色,偶鰭在白色腹部的映襯下更加顯得青黑。
草魚分布較廣,我國除新疆和青藏高原無自然分布外,各大江河水系均有分布。
草魚一般棲息於中、下層,也時而到上層覓食。性活潑、游泳快。草食性,魚時期以浮游生物為主,幼魚兼食水生昆蟲。體長50毫米以上的幼魚。逐漸轉變為草食性;體長約達100毫米,完全能適應攝食水生高等植物。成魚主要以高等水生植物為食料,如苦草、輪葉黑藻、小茨藻、眼子菜、浮萍、蕪萍為最喜食的種類;被淹沒的有草地區,常是草魚的肥育場所,有些旱草也為草魚所喜食。
草魚的生殖群眾,主要是4~5齡,以體長650~850毫米,體重4~9公斤的個體為主。最小型雌性為4齡,體長540毫米左右,體重2.5公斤左右;雄性為3齡,體長550毫米左右,體系2.4公斤左右。生殖季節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盛期為5月中下旬。
生命力最強的魚類――鯽
鯽(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屬鯉形目,鯉科,鯉亞科,鯽屬。俗稱:喜頭、鯽拐子(湖北),鯽瓜子(東北),河鯽魚(上海),月鯽仔(廣東);古稱鰿、鮒、寒鮒。英文名:Goldfish , crucian carp 。
鯽體側扁而高,體長為體高的2.2-2.8倍,腹部圓,頭較小,吻鈍,口端位,無須,下咽齒側扁。;背鰭和臀鰭均具一根粗壯且後緣有鋸齒的硬刺。鱗較大,整個身體呈銀灰色,背部深灰色,腹部灰白色。
鯽魚為廣布、廣適性魚類,對各種生態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從亞寒帶到熱帶,不論水體深淺,流水或靜水,清水或濁水,低氧、酸、鹼等環境均能適應。一般比較喜歡棲息在水草叢生、流水緩慢的淺水河灣、湖汊、池溏中,它對水溫、食物、水質條件、產卵場的條件都不苛求,能在其它養殖魚類所不能忍受的不良環境中生長繁殖。鯽魚又是一種廣溫性魚類,水溫在10℃左右以至32℃左右都能攝取和消化食物。能在水中含氧量較低的情況下長期生活著,只有當含氧量較低的情況下長期生活著,只有當含氧量低達0.1毫克/升時才開始死亡,在較強鹼性(PH=9)的水中也能生長繁殖。鯽魚又是雜食性魚類,它們的食譜極為廣、雜,其動物性食物以枝角類、橈足類、苔蘚蟲、輪蟲、淡水殼菜、蜆、搖蚊幼蟲以及蝦等為主;植物性食物則以植物的碎屑為最主要,常見的還有硅藻類、絲狀藻類、水草等。在我國南方,鯽魚幾乎全年都能攝食;在北方則由12月至翌年3月停止攝食。而6-8月則為它們最旺盛的攝食時期。鯽魚的生長速度較慢,當年僅長至50克,第二年長到100-150克,第三年可達300克以上;最大個體可達2.5公斤,常見的個體一般都在250克左右。鯽魚在南方一般在1冬齡時便開始成熟,北方一般為2冬齡始達性成熟。產卵時期可從3月延至8月,其天然產卵場多在淺水湖灣水草叢生地帶,產卵時水溫在15-16℃以上,多數在下雨以後,親魚逆水游到產卵場去產卵。產卵場選擇在湖灣、河川沿岸水草叢生的淺水區,也能在池塘等靜水環境中產卵。產卵多在半夜或清晨進行。卵分批產出,受精卵具有粘性,粘附於水草上發育。鯽魚的性問題相當復雜,曾有雌雄同體現象的報導,也有人說鯽魚有雌核發育的能力。在自然界中,雌魚比雄魚多,雌雄魚的性比約為4:1。
鯽魚在中國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各種水域皆產。
鯽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3.0-19.5克,脂肪1.1-7.0克,碳水化合物0.1-5.8克,礦物質(灰分)0.9克,熱量62-109千卡,鈣50-116毫克,磷192-218毫克,鐵1.1-4.4毫克。全國各地都喜愛吃鯽魚,被視為上等食品;尤其是產婦食鯽魚湯後,能增加乳汁。在自然水體中,鯽魚的產量在淡水魚總產量中所佔的比例高居首位。由於鯽魚適應性強,在各種水體皆可生長、繁殖,且1齡魚即達性成熟,種群恢復快,故一直被作為養殖搭配的對象。鯽魚的養殖品種繁多,常見的各種金魚,便是普通鯽魚經過人工篩選、馴化而成的變種。
鯽魚全魚性味甘、溫,有開脾健胃、增進食慾、消水腫、止嘔吐、發乳之功效。魚卵可調中補氣。全魚入葯,可以治療麻疹、腮腺炎、牙痛、牙齦腫痛、乳瘡、乳癌初起、肺痛、肺膿腫、外痔、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水腫、腹水膨脹、反胃吐食、胃痛、產婦缺奶、產後奶少等症。其膽汁能治癰、無名腫毒和臁瘡。
我國特有的四大家魚之一――鰱
鰱(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屬鯉形目,鯉科,鰱亞科,鰱屬。俗稱:鰱子,白鰱,邊魚。英文名:Silver carp , Silver loweye carp 。
體側扁,頭較大,但遠不及鱅。口闊,端位,下頜稍向上斜。鰓粑特化,彼此聯合成多孔的膜質片。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鰓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無須。下咽齒勺形,平扁,齒面有羽紋狀,鱗小。自喉部至肛門間有發達的皮質腹棱。胸鰭末端僅伸至腹鰭起點或稍後。體銀白,各鰭灰白色。
棲息於水體的中、上層,性活潑,遇驚後即跳躍出水。以浮游植物為食。3齡可達性成熟。親魚多於4月下旬至6月,當水溫達18℃以上,江水上漲或流速加劇時,在有急流泡漩水的河段繁殖。幼魚主動游入河灣或湖泊中覓食。產卵後的親魚往往進入餌料豐盛的湖泊中攝食肥育。冬季,湖水降落,成熟個體又回到幹流的河床深處越冬;未成熟個體大多數就在湖泊等附屬水體深水處越冬。冬季處於不太活動的狀態。
鰱廣泛分布於亞洲東部,在我國各大水系,隨處可見。此魚生長快,從2齡到3齡,體重可由1公斤增至4公斤,最大個體可達40公斤。天然產量很高。同時,鰱的食物為浮游植物,因而成為飼養魚類的上等魚品,歷來被列入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在我國海南島南渡江和越南紅水河水系,棲息著另一種大鱗鰱(Hypophthalmichthys harmandi),外形酷似鰱,體比鰱略寬,背部隆起較高。兩者的主要區別為:鰱的側線鱗為91-124個,臀鰭分枝鰭條為11-14根;而大鱗鰱的鱗較鰱大,側線鱗為78-88個,臀鰭分枝鰭條為15根。大鱗鰱多棲息於水流緩慢,水質較肥,浮游生物豐富的開闊水體。白天潛於深水處,夜間上游水面攝食浮游生物。雌魚2齡可達性成熟,雄魚最早為1冬齡。生殖期為5-6月,有時可延至8月中旬。生活習性、食性均與鰱相似,最大個體可達25公斤,因其生長快、肥滿度大、含質量高等優點,已成為海南島松濤水庫的重要養殖和捕撈對象。
鰱肌肉的營養成分隨體長和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其變化范圍為:水分佔60.3-80.9%,蛋白質15.3-18.6%,脂肪2.0-20.8%,灰分1.0-1.4%,無氮浸出物0.2-1.7%。魚體肌肉的生化成分亦隨著魚體的生長發育而變化,當水分含量逐漸下降時,蛋白質及脂肪則逐漸增加。鰱肌肉脂肪的脂肪酸組成計有20種,其中4種飽和酸,3種單烯酸,3種二烯酸,9種三烯酸,1種四烯酸,碳鏈長度在12-20之間。飽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比不飽和脂肪酸低,而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隨魚體的增長而增加,不飽和酸則隨魚體增長而減少。
除蛋白質和脂肪外,它每百克可食部分還含有糖類0.8克,熱量117-123千卡,鈣22-31毫克,磷86-167毫克,鐵1.2-13.3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21毫克,尼克酸2.1毫克,營養比較豐富。
其肌肉可供葯用,味甘、性溫,具有溫中益氣的功能,主治久病體虛、食慾不振、頭暈、乏力。膽汁有毒,吞服魚膽往往會引起中毒;中毒症狀與草魚、鯉魚等相同。對此,目前尚無特殊療法,應引起重視,不要吞服魚膽,以免中毒。
我國特有的四大家魚之二――鱅
鱅(Aristichthys mobilis)屬鯉形目,鯉科,鰱亞科,鱅屬。俗稱:花鰱,胖頭魚,黑鰱,黃鰱,松魚,鰫魚,大頭魚。英文名:Bighead , Bighead crap 。
鱅魚體側扁,頭極肥大。口大,端位,下頜稍向上傾斜。鰓耙細密呈頁狀,但不聯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鰓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無須,下咽齒勺形,齒面平滑。鱗小,腹面僅腹鰭甚至肛門具皮質腹棱。胸鰭長,末端遠超過腹鰭基部。體側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兩側雜有許多淺黃色及黑色的不規則小斑點。
鱅喜歡生活於靜水的中上層,動作較遲緩,不喜跳躍。以浮游動物為主食,亦食一些藻類。性成熟年齡為4-5齡,親魚於5-7月在江河水溫為20-27℃時於急流有泡漩水的江段繁殖;幼魚一般到沿江的湖泊和附屬水體中肥育,到性成熟時期至江中繁殖,以後又回到湖泊食物豐富的地方肥育。冬季多棲息於河床和較深的岩坑中越冬。
分布於亞洲東部,我國各大水系均有此魚,但以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為主要產地。
鱅生長迅速,3齡魚可達4-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40公斤,天然產量很高。疾病少,易飼養,我國淡水養殖業中的「四大家魚」之一,為我國重要經濟魚類。
鱅肌肉的營養成分為:每百克可食部分含水分73.2-83.3克,蛋白質14.8-18.5克,脂肪0.9-7.8克,灰分1.0-1.3克,無氮浸出物0.1-1.3克,熱量69千卡,鈣36毫克,磷187毫克,鐵0.6-1.1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黃素0.15毫克,尼克酸2.7毫克。而且隨著魚體的生長發育,水分的含量逐漸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則逐漸增加。鱅和鰱的含脂量不同,主要是食物不同而致。鰱、鱅都是濾食浮游生物,但鰱以攝食浮游植物為主,而鱅以攝食浮游動物為主。在浮游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它是魚類機體合成脂肪的主要碳源,因而它們肌肉的脂肪及蛋白質含量顯出差異。鰱含脂量比鱅高,而鱅的蛋白質含量一般比鰱高。鱅肌肉脂肪中脂肪酸的組成計有15種,其中8種為飽和酸,3種單烯酸,1種二烯酸,2種三烯酸,1種四烯酸,碳鏈長度在13-20之間。魚體的飽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比不飽和脂肪酸低,而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隨魚體的增長而增加,不飽和酸則隨魚體增長而減少。
鱅的精華在於頭。被日本棋界譽為「超一流棋手」的聶衛平,嗜食魚頭,一頓可吃5、6個。這既由於味美,也由於他認為魚頭可以補腦。鱅肉性味甘、溫,有暖胃益筋骨之功效。用魚頭入葯可治風濕頭痛,婦女頭暈。其膽性味苦、寒,有毒,用以靜脈注射有短暫降壓作用;加大劑量,則作用持久。由於鱅魚膽有毒,降壓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故臨床上使用需要慎重。吞服魚膽也會發生中毒現象,其症狀與草魚膽、鯉魚膽相同。目前無特殊療法,應引起注意;如無必要,不宜濫服魚膽,以免中毒。
水中拓荒者――草魚
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草魚屬。草魚的俗稱有:鯇、油鯇、草鯇、白鯇、草魚、草根(東北)、混子等。英文名:Grass carp 。
我國重要淡水經濟魚類中最負盛名者當推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鰱(Hypophthalmictuthys molitrix)、鱅(Aristichthys nobilis)等世界著名的「四大家魚」,雖均為我國特有魚類,而草魚以其獨特的食性和覓食手段而被當做拓荒者而移植至世界各地。
其體較長,略呈圓筒型,腹部無棱。頭部平扁,尾部側扁。口端位,呈弧形,無須。下咽齒二行,側扁,呈梳狀,齒側具橫溝紋。背鰭和臀鰭均無硬刺,背鰭和腹鰭相對。體呈茶黃色,背部青灰略帶草綠,偶鰭微黃色。
草魚一般喜棲居於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具河湖洄遊習性,性成熟個體在江河流水中產卵,產卵後的親魚和幼魚進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沒的淺灘草地和泛水區域以及干支流附屬水體(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叢生地帶)攝食育肥。冬季則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草魚性情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性貪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其魚苗階段攝食浮游動物,幼魚期兼食昆蟲、蚯蚓、藻類和浮萍等,體長約達10厘米以上時,完全攝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為多。草魚攝食的植物種類隨著生活環境里食物基礎的狀況而有所變化。
草魚和其它幾種家魚的生殖情況相類似,在自然條件下,不能在靜水中產卵。產卵地點一般選擇在江河幹流的河流匯合處、河曲一側的深槽水域、兩岸突然緊縮的江段為適宜的產卵場所。生殖季節和鰱相近,較青魚和鱅稍早。生殖期為4-7月,比較集中在5月間。一般江水上漲來得早且猛,水溫又能穩定在18℃左右時,草魚產卵即具規模。草魚的生殖習性和其他家魚相似,達到成熟年齡的草魚卵巢,在整個冬季(12月至2月)以Ⅲ期發育期階段越冬;在3-4月份水溫上升到15℃左右,卵巢中的Ⅲ期卵母細胞很快發育到Ⅳ期,並開始生殖洄遊,在溯游過程中完成由Ⅳ期到Ⅴ期的發育,在它溯游的行程中如遇到適宜於產卵的水文條件刺激時,即行產卵。通常產卵是在水層中進行,魚體不浮露水面,習稱「悶產」;但遇到良好的生殖生態條件時,如水位陡漲並伴有雷暴雨,這時雌、雄魚在水的上層追逐,出現仰腹顫抖的「浮排」現象。卵受精後,因卵膜吸水膨脹,卵徑可達5毫米上下,順水漂流,在20℃左右發育最佳,大約30-40小時孵出魚苗。
草魚生長迅速,就整個生長過程而言,體長增長最迅速時期為1-2齡,體重增長則以2-3齡為最迅速。當4齡魚達性成熟後,增長就顯著減慢。1冬齡魚體長為340毫米左右,體重為750克左右;2冬齡魚體長約為600毫米,體重3.5公斤;3冬齡魚體長為680毫米左右,體重約5公斤;4冬齡魚體長為740毫米左右,體重約7公斤;5冬齡魚體可達780毫米左右,體重約7.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35公斤左右。
草魚生長快,個體大,最大個體可達35公斤。肉質肥嫩,味鮮美。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5.5-26.6克,脂肪1.4-8.9克,熱量83-187千卡,鈣18-160毫克,磷30-312毫克,鐵0.7-9.3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
草魚因食性簡單,餌料來源廣泛,且生長迅速,產量高,常被作為池塘養殖和湖泊、水庫、河道的主要放養對象。自1958年人工催產、受精孵化技術成功後,魚苗、魚種來源容易,已成為我國主要精養對象。草魚還因其能清除水體中及沿岸的草,而被漁民用於在外盪放養一、二年,以開荒除草。草魚因其能迅速清除水體各種草類而被稱為「拓荒者」。我國唐代末期在廣東有將荒田築埂,灌以雨水,放養草魚一、二年,以清除野草,使成熟田的記載。草魚常與鰱、鱅混養在一起,投入青草飼養草魚,而遺留在水中的飼料和草魚排出的廢物,以培養浮游生物,作為鰱、鱅的飼料。
草魚廣泛分布於我國除新疆和青藏高原以外的廣東至東北的平原地區。自1958年人工催產授精孵化成功後,已移植至亞、歐、美、非各洲的許多國家。
草魚肉性味甘、溫、無毒,有暖胃和中之功效,廣東民間用以與油條、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其膽性味苦、寒,有毒。動物實驗表明,草魚膽有明顯降壓作用,有祛痰及輕度鎮咳作用。江西民間用膽汁治暴聾和水火燙傷。膽雖可治病,但膽汁有毒,常有因吞服過量草魚膽引起中毒事例發生。中毒過程主要為毒素作用於消化系、泌尿系,短期內引起胃腸症狀,肝、腎功能衰竭,常合並發生心血管與神經系病變,引起腦水腫、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對吞服草魚膽中毒者尚無特效療法,故不宜將草魚膽用來治病,如必須應用,亦需慎重
❸ 廣西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啊
廣西主要旅遊景區 桂北旅遊區 1、桂林 灕江、資江、兩江四湖、龍勝溫泉、寶鼎瀑布、古東森林瀑布群、大榕樹、蘆笛岩、七星公園、荔浦豐魚岩、銀子岩、冠岩、伏波山、疊彩山、象鼻山公園、獨秀峰公園、八角寨、貓兒山、靖江王陵、桂海碑林、靈渠、龍脊梯田、恭城孔廟、世外桃源、樂滿地休閑娛樂世界 2、柳州 魚峰山、馬鞍山、都樂岩、江濱公園、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柳侯公園、大龍潭公園、箭盤山奇石園、 3、柳州地區 貝江、象州溫泉、元寶山、聖堂山、老虎潭峽谷、老君洞、老子山與壽星岩、香橋岩、程陽風雨橋、馬胖鼓樓、土司衙門 桂南旅遊區 1、 南寧市 青秀山、鳳凰湖、大明山、伊嶺岩、廣西葯用植物園、南湖公園、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南寧揚美古鎮、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廣西民族文物苑、南寧市人民公園、南寧市動物園、明秀園 2、南寧地區 大新德天瀑布、隴瑞熱帶動植物保護區、隆安縣龍虎山自然風景區、白玉洞、金倫洞旅遊風景區、弄崗國家自然保護區、崇左縣白頭葉猴保護區、憑祥友誼關、浦寨邊貿城、寧明花山崖壁畫、左江斜塔、昆侖關、紅八軍紀念館、大清國「萬人墳」 3、北海市、防城港市、欽州市 北海銀灘、萬尾金灘、龍門七十二涇、星島湖、江山半島、潿洲島和斜陽島、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鋼塑《潮》和音樂噴泉、北海海底世界與水族館、大士閣、劉永福故居、東坡亭、海角亭 桂東旅遊區 1、梧州市 白雲山公園、系龍洲、雲龍公園、梧州中山公園、龍母廟 2、賀州市 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碧水岩、荷塘奇峰、浮山、黃姚古鎮、明城、秀水古村 3、玉林市、貴港市 佛子山景區、龍岩景區、勾漏洞、都嶠山、大藤峽、龍潭國家森林公園、龍泉岩風景區、大容山森林公園、經略台—真武閣、太平天國起義策源地—金田村、南山公園與南山寺、謝魯山莊、桂平西山 桂西旅遊區 1、河池市 巴馬盤陽河長壽之鄉、盤陽河長壽源—鳳山坡心水源洞、宜州古龍河、大化紅水河七百弄、河池六甲 米洛甲女神峽、羅城懷群劍江、環江岩溶原始森林、天峨小三峽、都安八仙山、南丹隕石、珍珠岩、東蘭列寧岩、會仙山風景區、東蘭魁星樓、南丹甘河白褲瑤寨 2、百色市 百色澄碧湖、通靈大峽谷、隆林冷水瀑布、凌雲納靈洞、德保雲山、「大石圍」旅遊區、鵝泉風景區、百色起義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粵東會館)、百色起義紀念碑(革命烈士陵園)、南昆鐵路紀念碑園、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舊州景區、瓦氏夫人墓..
❹ 國內水利方面的權威雜志有哪些
主要有三類:
1.水利各類學會的會刊:
水利學報
水力發電學報
水力發電
還有水利水電技術、水利水電建設、農村水利水電之類的,個人覺得沒什麼分量。
2.各流域機構和水利主管部門主辦的刊物:如紅水河、陝西水利之類的。
3.各大水利相關院校的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理工版
天津大學學報
清華大學學報
河海大學學報
等等
高深一點是1和3,實用一點的是2和我說的那些沒什麼分量的雜志,不知道你要發表文章還是找資料,發文章盡量發1和3。
❺ 地球資源問題的文章
九、地球資源
「生命地球」報告:資源破壞地球透支
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高峰會(WSSD)即將開幕的前50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名為2002年「生命地球」的報告中指出:「到2030年,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將出現衰退,除非人類從現在開始就減少使用地球所能提供的自然資源。」
這份報告稱人類目前對地球資源的掠奪性使用,已經以20%的比例超過了地球的承受能力,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不斷地增加。根據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和技術革新所作出的預測顯示,到2050年,人類將消耗掉地球上的180%到220%的生物生長能力。根據這份報告,這就意味著,除非各國政府立刻採取相應的措施,否則,到2030年,以人類平均壽命、教育程度和世界經濟為代表的指數會顯示,人類的社會福利將會下降。
「事實上,我們生活在一個資源豐富的星球上,但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一事實對所有參加此次全球可持續發展高峰會的各國首腦都是一個挑戰,」WWF總幹事克勞迪·馬丁博士指出,「解決保障人類生存的基本資源,並改善世界上最貧窮人口的健康與生活,必須要保持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除非我們能夠保障這些生態系統的完整,我們將永遠無法保證向全球大部分人口提供一個合理的生存標准。」
根據該份報告,地球擁有114億公頃可利用的土地和海洋,換言之,全球60億人口中,每人擁有1.9公頃的可利用土地。每個人對全球生態范圍的影響——或者說是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達到2.3公頃。然而,在1999年,每個非洲人或亞洲人所產生的生態影響還不足1.4公頃,而西歐人則已達到約為5.0公頃,北美則是9.6公頃。
同時,根據幾百種鳥類、哺乳類、爬行類、兩棲類和魚類數量的發展趨勢而得到的生命地球指數來看,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人類的消費壓力是不可承受的。過去的30年中,地球指數降低了35%。其中,淡水魚類尤為突出,195種生活在江河和濕地生態系統中的物種減少了54%,海洋中的217種物種減少了35%,森林中282種物種減少了15%。
WWF確信,如果政府能夠解決一些關鍵問題,將會扭轉一些這樣的負面發展趨勢,從而促使人類重新回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這包括提高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所需的資源使用效率,特別是要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供給,推動節能技術,改善建築和交通運輸系統;鼓勵合理、可持續的消費模式,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系統,以保持其生物生產能力和多樣性。
「目前我們無法確定地球資源這樣巨大的透支將會帶來的結果。但是有一點是清楚的,那就是我們最好還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不是聽憑命運的擺布」。生命地球報告的作者約翰森·路說,「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高峰會上,各國首腦將有機會解決那些造成阻礙可持續發展的根源問題,使我們能夠走到真正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來。」
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9月2日至4日舉行了首腦會議,包括104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內的192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大會。會議最後通過了《執行計劃》和《政治宣言》兩個基本文件。這是繼1992年聯合國環發大會後又一次具有廣泛影響的會議,它表明人類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又向前邁出了一步。
在這之前不久,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國際學者發表報告稱,人類正在過量地消耗著地球資源,需要在地球上設置一個「緩沖區」,以減少資源消耗,並保護其他生物和生態環境。在報告中,他們把人類對環境的需求轉化成人類需要多少地球面積來產生食物和其他物品,以及容納廢棄物品。報告從1961年開始逐年評估人類對資源的消耗情況,即根據人類的資源消耗量、廢棄物產生的數量來衡量需要多少地球面積來維持目前的人類活動。此次報告顯示,1961年,人類使用了70%的地球生物圈資源;1999年,這一比例上升到了120%。也就是說,到1999年,人類實際上需要1
❻ 求中華之最、廣西之最、南寧之最
中華之最
● 中國第一條等高線運河
公元前3世紀,中國人開鑿了第一條等高線運河——靈渠。
這條運河是在公元前3世紀,在秦始皇的命令下由史祿負責監督
開鑿的。當時開鑿這條運河的目的是便於把皇家軍隊迅速開到
南方去鎮壓那裡的人民的反抗。由於這條運河開鑿在山間,是
沿著鞍狀山脊的等高線開鑿的,所以河中的水幾乎是平的。雖
然它只有30多公里長,但是,在13世紀初期以前,歐洲還沒有
可以和它相提並論的運河。
《中國文化之最·交通水運》
● 中國第一大鍾
中國第一大鍾是北京市西直門外大鍾寺內的「華嚴鍾」(
又名永樂大鍾,俗稱「鍾王」)。該鍾鑄造於明代永樂年間(
1417-1424),鍾高6.94米,唇厚0.22米,外徑為3.3米,重46.
5噸,鍾身內外鑄滿22萬7千多字的佛經,傳為明代書法家沈度
的手筆。這口稱譽為「鍾王」的「華嚴鍾」,也是世界上唯一
一口上下里外鑄滿文字的大鍾。
《中國文化之最·工業·冶煉》
● 最早的「七巧板」誕生在中國
七巧板這個有趣的板塊誕生在中國,因此世界各國幾乎都
不直呼它為七巧板,而稱它為「唐圖」——「中國的圖塊」。
中國最早的七巧板源於古代一種錯綜復雜的分合案幾。宋
代黃長睿曾經撰有《燕幾圖》,這種案幾原是供賓客娛樂的,
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小玩具。到清代,中國有人撰寫了專門研
究七巧板的著作,並隨圖傳到國外,很快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尤
其是上層人士喜歡的玩具。
《中國文化之最》
● 中國第一條穿越沙漠的鐵路
中國第一條穿越沙漠的鐵路是包頭至蘭州的包蘭鐵路。包
蘭鐵路1954年10月動工,1958年8月1日全線通車,全長990公里。
它橫貫內蒙、寧夏、甘肅三省區,幾十年間,沙漠科研人員和
固沙工人在鐵路沿線的沙丘上共鋪設草障67000多畝,種植樹木
1億4千多株,形成了一條長55公里、寬500米的綠色長廊,使包
蘭線的通車至今,從沒有因沙害引起任何行車事故,被國外專
家譽為「中國人創造的奇跡」。
《中國文化之最·交通陸運》
●中國第一台水解式氫氧發動機
中國第一台水解式氫氧發動機是1988年在沈陽誕生的。該
機以水為燃料,加入少量添加劑的「水分解氫氧自控運行裝置
」適用於各種汽車、拖拉機、火車、船舶、發電機(組)且沒
有污染。它的發明應用,改變了當今世界的能源主體,開創人
類嶄新的氫能源時代。
《中國文化之最·工業·機械》
● 中國第一座合成苯車間
中國於1966年在上海建成第一座合成苯車間。苯是製造塑
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染料以及農葯等重要的基本原料。
但當時,世界各國都只能從煉焦、煉油過程中提取苯,產量受
到限制。上海有關研究人員,經過反復試驗、用自己創造的工
藝路線,成功地用合成法生產出苯,並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合成
苯車間。
《中國文化之最·工業·化工》
● 中國首次實現人類基因在植物中表達
首次實現人類基因在植物中表達是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
24歲的碩士研究生在其導師李向輝研究員的指導下於1988年5月
完成的。
將人類基因轉入植物細胞,需要一種載體系統,我國學者
成功地構建了帶有人干擾素的嵌合質粒,在此基礎上將人a—干
擾素的互補DNA,用植物中能起作用的啟動信號和終止信號修飾
後轉移到農桿菌的質粒上,然後用該農桿菌感染煙草葉片,獲
得遺傳轉化的植株。進一步經干擾素生物活性檢測,結果表明,
轉化的煙草可以產生有活性的人a—干擾素。
干擾素是人體內的一種高活性,多功能的蛋白質,人a—干
擾素具有抑制某些植物病毒的能力,這一研究成果將意味著,
人類有可能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培育出抗某些植物病毒的新品種,
進而製造含有人體蛋白質的食品,同時,還可以通過植物來生
產廉價的干擾素。
《中國文化之最·農業·水利》
● 中國第一個白鰭豚養護場
中國第一個白鰭豚養護場是1985年安徽省銅陵市在大通鎮
夾江上興建的。
白鰭豚是世界上現存四種淡水豚類(拉河豚、亞河豚、垣
河豚、白鰭豚)中存活頭數最少的一種,它的奇特形態、行為
和生理特徵,在科學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目前白鰭豚只嚴
於中國的長江。
《中國文化之最·生物》
●中國首次發現一種中國人β—地中海貧血基因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於1988年首次發現中國人
β—地中海貧血基因。該基因隨即被國外同行證實,列為β—
地中海基因庫中第七號中國人β—地中海貧血基因型。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嚴重的遺傳性貧血症,患兒生長緩慢,
很少能活到成年。中國屬高發病率國家。這種病主要是由於人
體細胞內控制血紅蛋白生長的基因缺陷造成的。目前尚不能進
行基因治療。
中華之最----中國珍珠城
神奇的太湖流域,風光秀麗、河道縱橫、物產豐富、得天獨厚,中國珍珠城誕生於中國淡水珍珠的原產地——蘇州。
中國珍珠城是在原蘇州何家灣珍珠公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始建於七十年代。從單一的散珠交易發展到集養殖、生產、加工、貿易、商住、旅遊於一體的大型珍珠集貿公司。
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珍珠城已是名副其實的國家級珍珠公司,也是全國最大的世界著名的專業珍珠集團公司,公司佔地面積32000平方米,總資產4000餘萬元,年珍珠交易量達80餘萬公斤(佔全國淡水珍珠2/3),其珍珠飾品、工藝品、保健品、化妝品遠銷日、韓、美、俄、印度、加拿大及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中國珍珠城》的名稱因此獲國家農業部的批准而使用,被譽為「中華之最」。
==============================
廣西之最
廣西最大的水源山
大瑤山是廣西最大的水源山。長約130公里,寬50-60公里,總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大瑤山的森林主要是水源林,面積約有128萬畝,其中常綠闊葉林59萬畝,是廣西現存最大的水源林。年產水約23億立方米,25條河流發源於此,呈幅射狀流向周圍7個縣。
廣西最大的峽谷
位於桂平縣境內的大藤峽是廣西最長、最大、最雄偉的峽谷。大藤峽長44公里,最深處水深達85米,是西江全河的最深點。大藤峽因傳「峽口有大藤,長數丈,橫生跨江,日沉水底,夜浮水面」而得名。紅水河梯級開發規劃中的最後一級電站--大藤峽水電站就在大藤峽出口處的弩灘附近。峽內風景奇麗,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游歷到此。
廣西最大的岩洞
鍾山水碧岩,俗稱出水壁,是廣西最大的岩洞,位於鍾山縣南20餘里與賀縣交界處的望高村。水碧岩洞長4.5公里,自然形成10個大廳,最大的廳寬80米,高35米,長300米,估計可容納20萬人。
廣西最大的水系--西江水系
廣西境內的主要河流有西江、潯江、鬱江、右江、左江、桂江、柳江、紅水河、黔江等。這些河流受盆地地形的影響,順應地勢的總傾斜方向,總匯於梧州後稱西江,因而西江水系是廣西最大的水系。在這個水系中,注入幹流的支流共有784條(指集雨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約占廣西河流總數的84%;集雨面積達200675平方公里,約占廣西總面積的85%;年均總水量為1499億立方米,為全廣西年均總水量的81%。
廣西最大的地下河
廣西地下河數量多,規模大。其中最大的是鳳山縣坡心地下河和都安瑤族自治縣地蘇地下河。鳳山坡心地下河全長70公里(明流流程4公里左右),年均流量5.176立方米/秒,枯水流量為4.2立方米/秒。都安地蘇地下河全長57.8公里,有支流13條,枯水流量4.1立方米/秒。
http://www.gx.xinhuanet.com/lyzx/gxzz/g2.htm
=======================
南寧之最——最早的美術展覽會
最早的寺廟
龍興寺位於五花嶺(今解放路興寧區政府所在地)。唐開元十四年(726)建,是南寧最早的寺廟。明洪武年間重修時改為天寧寺。明崇禎十七年(1644)再重修。寺產有田14畝(0.93公頃),收入租谷6880斤、米352斤。清光緒末改建為南寧總商會,解放後為市工商業聯合會辦公駐所,1979年改為興寧區人民政府駐地。
最早的閱報社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南寧同盟會建立後,國內外的革命報紙雜志逐漸多起來。為了宣傳革命道理,南寧同盟會支部長雷鯤池聯絡地方人士,在銀獅巷(今興寧路西街)創立「醒群閱報社」,凡海內外的革命報刊均擺列任人閱覽。經費不足,他就資助墊支。清宣統二年(1910),將閱報社擴大,更名為"民眾閱報社",讀者經常滿座。
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獨體大字
在武鳴縣的旅遊風景名勝起鳳山上有個太極洞,洞口北側的石崖陡壁上,刻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王元仁書寫的大"鳳"字,字高3米,寬3米,漢字正楷繁體字結構,筆畫粗30厘米,字體端正,筆畫遒勁,結構緊湊,整字形奮然如飛,故素有"太極洞中藏大'鳳"的稱譽,是南寧市現存古代摩崖石刻最大的獨體大字。
http://nanning.yiyou.com/html/6/
❼ 關於孫友田的簡介
孫友田,出生於1937年12月份,漢族人,中共黨員。1937年12月15日出生於安徽省肖縣黃口鎮。1957年畢業於淮南煤礦學校礦山機電專業。歷任江蘇徐州賈汪煤礦技術員,江蘇省文化局專業創作員,《雨花》雜志詩歌組組長、編委,《揚子江》詩刊主編。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江蘇省作家協會第一、二、三、四、五屆理事。江蘇省作協詩歌工作委員會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4年開始發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❽ 廣西兩位作家和他的著作
藍懷昌
男,瑤族,1945年2月生,廣西都安人。1968年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中文系,歷任廣州軍區歌舞團擔任創作員,河池地區文化局創作科長、副局長、局長, 現在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文聯主席。
瑤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人口只有200餘萬。三十年前,瑤族文學史中沒有一部長篇小說,直到藍懷昌創作的著名小說《波努河》的出現。 給藍懷昌帶來文學聲譽的,是他的長篇小說《波努河》,這部小說填補了瑤族文學史上沒有長篇小說的空白,獲得1988年獲首屆廣西文藝創作最高獎銅鼓獎
藍懷昌是一位勤奮的作家,繼《波努河》之後,他先後創作了《魂斷孤島》、《一個死者的婚禮》等多部有影響的長篇小說,出版了中篇小說集《相思紅》,散文集《巴樓花的女兒》和詩集等。目前,他的多部小說已經被日本作家介紹到了日本。
作為一位著作豐碩的作家,藍懷昌始終認為,文學應該表現人內心的東西,表現現實生活中真實美好的東西。
除了創作之外,藍懷昌還組織了許多文化項目,他主持的《中國少數民族系列大辭典·瑤族卷》已經出版。由他編劇的電視劇《虎將李明瑞》獲得了中國少數民族題材電視最高獎「駿馬獎」,他還致力於音樂歌詞創作,由他作詞的《總想給您寫封信》、《高山大海緊握手》等歌曲,雅俗共賞,並且獲得了政府大獎。難怪圈內的朋友提起藍懷昌,都說他是一個創作的「多面手」,一位大眾化的作家。
東西
原名田代琳,男,1966年3月出生。中國作協會員,廣西作協副主席。1994年至1996年被廣東省青年文學院客聘為第一屆專業作家;1997年至1999年被廣西文學院聘為專業作家。中篇小說《沒有語言的生活》獲首屆中國文學最高獎--魯迅文學獎,1996年《小說選刊》獎。1982年畢業於河池師專中文系,先後干過教師、新聞報道幹事、秘書、報紙編輯、記者等工作,現在廣西南寧某報副刊部做編輯。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耳光響亮》,中篇小說集《沒有語言的生活》,中短篇小說集《抒情時代》、《目光愈拉愈長》等。
主要作品
《誰開的門》(中短篇小說集)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蘇通之死》(中篇小說集/名家三連發叢書)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
《遭遇深夜》(中短篇小說集/公牛叢書)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
《中國小說50強·鬼子卷/被雨淋濕的河》(中篇小說集)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
《艱難行走的鬼子》(小說代表作及創作備忘圖文本/回報叢書)昆侖出版社出版。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短篇小說集)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
《幸福時光》(電影小說)灕江出版社出版
《幸福時光》電影劇本(張藝謀導演)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電影劇本(陳凱歌導演)
獲獎情況:
1、中篇小說《沒有語言的生活》獲《小說選刊》1996年度優秀作品獎;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
2、1998年,小說集《沒有語言的生活》廣西第三屆文藝創作銅鼓獎。
3、1995年,獲第三屆廣西青年作家獨秀文學獎。
凡一平
1964年生於一個貧寒的小學教師家庭。廣西都安縣人,壯族。十六歲考取河池師范專科學校中文系。十七歲在《詩刊》發表詩歌《一個小學教師之死》,此詩榮獲廣西第二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十八歲在《金城》發表第一篇小說《歲末》。十九歲參加工作。1989年至1991年,由廣西作協推薦進入上海復旦大學作家班學習。歷任都安箐盛中學教師、都安縣文化局創作員、都安縣文化館副館長、廣西首期專業作家等職,現任廣西三月三雜志社副總編輯、、廣西政協委員。
主要作品
已先後在《詩刊》、《當代》、《十月》、《青年文學》、《上海文學》、《小說家》、《作品》、《清明》、《山花》、時代文藝出版社等報刊及出版社發表和出版長篇小說兩部、小說集兩部、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愈百篇。有作品入《小小說選刊》、《中國文學》、《散文選刊》、《作家文摘》、《傳奇文學選刊》、《情觴》、《中國超情感小說精選》、《新市民小說選》等多種選本。長篇小說處女作《跪下》出版後,榮獲廣西文藝最高獎——銅鼓獎,並被改編拍攝成同名小說二十集電視劇。中篇小說《尋槍記》被改編為電影《尋槍!》。中篇小說《理發師》也即將搬上熒幕。
獲獎情況
長篇小說《跪下》獲廣西第三屆文藝創作銅鼓獎(1997年) ;2001年第五屆廣西青年文學「獨秀獎」;獲第三屆壯族文學獎。
鬼子
廣西羅城人,自幼多災多難,當過農民,教師,文化館員,1989年在西安畢業於西北大學,同年曾考於該校的研究生班,後因生計艱難而棄學。真正意義上的小說創作,自1996年開始。
主要作品
《誰開的門》(中短篇小說集)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蘇通之死》(中篇小說集/名家三連發叢書)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
《遭遇深夜》(中短篇小說集/公牛叢書)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
《中國小說50強·鬼子卷/被雨淋濕的河》(中篇小說集)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
《艱難行走的鬼子》(小說代表作及創作備忘圖文本/回報叢書)昆侖出版社出版。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短篇小說集)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
《幸福時光》(電影小說)灕江出版社出版
《幸福時光》電影劇本(張藝謀導演)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電影劇本(陳凱歌導演)
獲獎情況
《被雨淋濕的河》(中篇小說)
【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1997《小說選刊》年度優秀小說獎】
【1997年中國十佳小說獎】
【廣西區政府第四屆文藝創作銅鼓獎】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篇小說)
【1999年《人民文學》優秀中篇小說獎】
《農村弟弟》(中篇小說)
【廣西區政府第三屆文藝創作銅鼓獎】
馮藝
男,壯族,1955年9月生。當過六年工人,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學,1983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民族出版社工作,先後任編輯、總編輯、社長等職。1997年出任廣西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1999年當選為廣西作家協會主席。廣西文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編審。
1982年開始散文詩和散文的創作,發表過散文詩、散文300多章(篇),其中《大瑤山的思考》曾獲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屆青年文學創作獎;出版的作品集有《朱紅色的沉思》、《雲山朗月》、《逝水流痕》、《廣西當代作家叢書(馮藝卷)》等,其中散文集《朱紅色的沉思》榮獲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獎。20集電視紀錄片《西部的發現》、10集電視片《飛越廣西》總撰稿人。
獲獎情況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科技人才稱號。
黃佩華
1957.8月生於廣西西林縣八達區平用村;1971.9月參加工作,任西林縣革委會通訊員;1975.1月任西林縣水泥廠工人、車間主任、秘書;1981.4月任西林縣總工會幹事;1981.11月任西林縣委調研室調研員;1982.4月任西林縣委辦公室秘書;1983.9月考入廣西民族學院干訓部幹部專修科學習;1985.6任西林縣委宣傳部部長;1987.11月調三月三雜志社任編輯、編輯部主任、副社長兼副總編輯、社長兼總編輯。
1982年始在《右江文藝》發表文學作品,先後在《三月三》、《民族文學》、《廣西文學》、《上海文學》、《青年文學》《當代》、《灕江》、《南方文學》、《紅豆》、《小說家》、《新生界》、《作家》、《作品》、《福建文學》、《花城》、《清明》、《散文選刊》、《羊城晚報》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200多萬字。
主要作品
1990年中篇小說《紅河灣上的孤屋》(三月三)獲廣西首屆青年文學創作獎;
1991年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南方女族》,並獲第一屆壯族文學獎、全國第四屆少數民族文學獎;
1992年中篇小說《回家過年》(清明)獲廣西首屆獨秀文學獎;
1993年中篇小說《涉過紅水》(當代)獲廣西1993年度優秀文學作品獎;
1994年接力出版社出版長篇傳記《瓦氏夫人》;
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當選廣西作家協會理事;
1996年為廣西首批長篇小說簽約作家,創作長篇小說《流水謠》(長江文藝出版社即將出版);
1997年為廣西首批簽約作家(兩年制);
1999年當選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
2000年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遠風俗》,獲廣西第四屆銅鼓獎;
2001年12月當選中國作家代表大會代表;
2002年灕江出版社「廣西當代作家叢書」《黃佩華卷》出版。
2002年7月小說集《遠風俗》獲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獎。
藍晶瑩
廣西青年作家,天峨運管局黨組書記,散文小說均長,尤擅散文,其散文清新,自然平實,語言功力非凡,常出精品,<別了,平臘>一文自廣西日報發表後在河池引起強烈反響.他的文章不受世俗影響,完全自然清新,這是他文章中最難能可貴的東西.發表的作品小說有《秋天裡的故事》和《心計》(《廣西文學》發),《活命》和《山女淚》(《飛天》發),《槍響軍帳》(《南方文學》發),《無後老人》(《短篇小說》發),《出事》(《紅豆》發),《花格衣》(《廣西日報》發),《雪的季節》和《元兇》(《三月三》發),《驅鬼》(《廣西民族報》發),《厚士雜志》(《紅水河》發);散文有《故鄉的音律》《一面湖水》《流動河流的峽谷》《在仙山做仙》《花開花落》(《廣西日報》發),《別了,平臘》(《廣西文學》發);報告文學《藏在深閨人未識》(《廣西文學》發)。2000年和2001年分別加入廣西作家協會和河池作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