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肥胖期刊
㈠ 據聞日本是世界上胖子最少的國家,為何有這種說法
因為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報告日本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並且日本政府舉行減肥計劃,推出各種政策鼓勵全民減肥。
日本有地理上有很大優勢,多山,多丘陵,人們在每天上下班之際就運動了很久。日本的食物偏好清淡,並不自覺遵從了少吃多餐原則,就是日本注重飲食健康,菜品豐富。在很多年前就提倡了健康飲食目標,規定為30種食材,這在日本流傳甚廣。豆腐是日本家庭必備菜品之一,含有豐富蛋白質但脂肪少。但體重問題還好啦,身邊一個小胖是一件多麼有安全感又溫暖的事情啊。
㈡ 你是怎樣變成胖子的,真相了
真相有時候血腥,有時候殘忍,有時候搞笑,有時候辣眼睛!
一、發胖的原因
發胖的原因有這么幾種:最常見的是光吃不動,營養沒地方去,就變成脂肪的;然後是一心情不好就暴飲暴食,一暴飲暴食就長胖,一長胖就心情不好的。
二、遺傳的肥胖
當然,你胖也可以賴你爸媽,數據顯示:要是爹媽身材都標准,孩子肥胖的幾率只有10%;爸媽有一個胖的,孩子肥胖的幾率就是50%;如果兩口子都胖,那生出小胖墩兒的幾率就高達75%到80%了。
三、這些疾病也能導致肥胖
一些疾病,比如甲狀腺機能減退、多囊卵巢綜合征、關節炎等也會讓你發胖。不過這些病只要對症下葯、及時治療就能有效控制體重。
四、吹空調也會長胖
除了剛剛說的那些,不喝甜飲料就會死綜合征、不吃炸雞睡不著覺癥候群等等。最喪心病狂地是連吹空調都會長胖。《國際肥胖期刊》上說:空調可以製造一個舒適的溫度,一旦溫度適宜,人就會總想吃東西。
五、熬夜易發胖
另外,《肥胖》雜志上說,熬夜會導致胃口大開。簡單來說就是腦子困了但還不能休息,就命令你的胃吃點高油高鹽的食物找補。
六、女人發胖的心酸之路
比起男人,女人的發胖之路更心酸,她們從青春期開始到更年期結束,都會面臨發胖的危險。
七、發胖的徵兆
發胖之前會有五大徵兆!突然胃口很好、沒以前勤快、總覺得很累、不愛運動、怎麼睡都不夠。集齊這五條就能召喚一個胖子。
八、你超標了嗎?
有的人看起來塊頭比較大,但根本算不上胖子,因為ta的脂肪不一定超標。一般來說,正常人的脂肪占總體重的20%到25%。超過這個標准才算肥胖,沒超過的都是胖著玩的。
九、BMI指數
檢查你是否超重,有一個國際標准叫BMI指數,就是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中國人的BMI數值一般在24到27.9之間算超重,大於28就是肥胖了。如果實在懶得算,就直接量腰圍吧。國際糖尿病組織建議中國男性腰圍不要超過90厘米,女性不要超過80厘米。
㈢ 為什麼你認為肥胖問題在遍及全世界
Oct. 22, 2007 --
最新研究顯示,肥胖流行真的是遍及全球,影響全球的健康和疾病。
在有史以來最大型的研究中檢視橫跨全球的肥胖比例,研究人員們發現,超過60%的男性和50%的女性不是超重就是肥胖。
他們認為,肥胖在世界各個地區都是越來越嚴重的問題,甚至於一般來說屬於瘦小的亞洲人也是如此。
法國健康服務機構INSERM的研究人員Beverley
Balkau博士在新聞稿中表示,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是普遍的現象,在所有的研究族群中,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是超重或肥胖的。
【全球普遍肥胖】
這篇研究是針對橫跨五大洲,63個國家共69,409名男性和98,750名女性進行研究,由他們的家庭醫生評估體重、身高、心血管疾病(心臟病或中風)、糖尿病、以及腰圍,美國並不在研究范圍內。
腰圍現在被認為是心臟病、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有關的重要指標,男性腰圍超過40英寸、女性腰圍超過35英寸被認為是這些疾病的風險因子。
研究參與者在兩個指定的日子中挑一天,到醫生的診所紀錄體重、身高、腰圍、以及疾病史,資料提供為全世界肥胖流行的概況。
身體質量指數(BMI)是依據體重和身高計算,依照體重身高的相關性來判定肥胖或是超重,40%的男性和30%的女性符合超重的標准,但他們的BMI是25至29.9。
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男女達到BMI肥胖的定義(BMI30以上),但是肥胖的比例確實會因地區而有所不同,從住在南亞和東亞國家男女的7%,到加拿大男女的高達36%。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腰圍超過40的男性;近一半腰圍超過35的女性因此而具有更高的心臟病和糖尿病風險;研究參與者中,男、女被診斷出心臟病的比例分別為16%和13%,總共有13%的男性和11%的女性已知有糖尿病。
研究中腰圍最大的男女罹患心臟病的可能性,比腰部最小的男女多一倍;相較於研究中四分之一腰圍最小的參與者,腰圍在前四分之一的男性糖尿病風險增加三倍;腰圍在前四分之一的女性糖尿病風險增加近六倍。
這篇研究結果將刊載在美國心臟協會(AHA)最新發行的循環(Circulation)期刊上。
【扭轉肥胖的趨勢】
雖然住在南亞和東亞的人在肥胖和腰圍方面比其它地區的人好,但研究人員指出,這不一定可靠,因為他們的肥胖率也在上升。
美國心臟協會發言人,梅約診所Jacksonville分院的Gerald
Fletcher醫生向WebMD表示,研究結果提供全球性肥胖的重要證據;他表示,他們知道肥胖是全世界的問題,但這是至今顯示此問題的最大型研究。
Balkau博士和同事們認為,除非趨勢被扭轉,否則肥胖增加將造成象是糖尿病等相關疾病的罹患率與死亡增加。
Fletcher醫生同意,並且補充,需要強調這個問題重要的公共衛生宣導;他表示,他們已經知道這種宣導能有效減少吸菸,他們必須對於改變肥胖率有同樣的承諾才行。
㈣ 肥胖代謝的sci雜志有哪些啊
到MedSci上查一下,http://www.medsci.cn/sci 這里能查到的就是SCI雜志,可以用肥胖,代謝漢字查詢,或英文obesity查詢
㈤ 兒童肥胖的8個危害發布於哪個期刊雜志
指導意見:
這些都是篇者隨便發的,沒什麼意義所以要找相應治療的上網一搜就出來了,
㈥ 中國每年有多少人因為肥胖死亡
據中新網6月13日援引外媒報道,一項全球性的大規模調查顯示,全球每10個人當中就有超過1人肥胖,有22億人超重,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死於與肥胖相關的健康問題,形成令人不安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
據報道,12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調查報告顯示,自1980年首次展開調查以來,全球73個國家的肥胖人數增加了一倍以上。
據悉,2015年死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其他同超重有關的疾病的人數高達400萬人。
這項研究歸納了195國、為期35年的相關調查。在2015年,超重問題影響22億人口,相當於全球30%的人。
2015年:全球超重人群達21億 每年因超重死亡超280萬
據人民網此前消息,中國社科院食品葯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引用美國麥肯錫公司的調查報告數字表明,全球超重(含肥胖)人群達21億,佔全球人口1/3,稱中國已成為「肥胖事業」的重要貢獻力量,與此同時,青少年肥胖的趨勢也越發明顯。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可基認為,肥胖是敗壞健康的萬惡之源。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肥胖已然是「流行病」,且與多種非傳染疾病有關,包括II型糖尿病、癌症及心臟病。每年與超重相關的死亡人數超過280萬。而伴隨其發生的,是個人、家庭、社會共同承擔的沉重的經濟負擔。
據中國網報道,至於超重的問題,每十個人中至少有六個是肥胖或者超重的。歐洲的確切數據是59%,但在有的國家甚至能達到67%(西班牙也超過了歐洲的平均水平)。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回憶起歐洲肥胖問題的現狀已然是上世紀80年代的3倍,它已經變成了公共健康領域一個巨大挑戰,不僅是針對某個個體,更是針對整個衛生系統。
在歐洲53個國家超重排名中,西班牙占據第九,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排位。大約有60%的市民超重,25%的達到肥胖。
㈦ 健康世界雜志影響因子查詢
這個雜志沒有影響因子吧
㈧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 權威嗎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是很有權威性的營養與飲食范疇類雜志。
按照ISI的營養和飲食范疇,《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AJCN)是評價最高的同行評議雜志,它發表的是世界范圍內最新的關於人類營養的基礎和臨床研究,這些研究涉及肥胖、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和疾病以及能量代謝。 AJCN 被專業圖書館協會(SLA) 選為過去一百年裡生物學和醫學領域最具影響的100種期刊之一。
㈨ 肥胖基因的研究進展
2007年,英國科學家發現與肥胖密切相關的FTO基因,體內FTO基因較多的人平均體重比其他人高3公斤。此次研究中,科學家首次發現FTO基因等「肥胖基因」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胖瘦。
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科學家烏爾里希·呂特爾等人的研究也發現,「FTO」基因是一種與肥胖相關的基因,也稱「肥胖基因」。科學研究顯示,FTO基因會抑制新陳代謝,降低能量消耗效率,從而導致肥胖。因此,對於FTO基因及其表達的蛋白質的研究已經成為國際上生物醫學領域的熱點。 FTO的發現源於對2型糖尿病相關基因的搜索,研究人員對大約39000人進行了采樣分析,斷定攜帶一種FTO變異的兩個副本的人,其體重增加了約3千克,這是關於一種常見肥胖症基因的第一個清晰例證。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小鼠體內發現,其大腦下丘腦——用來幫助調節機體的能量平衡——中的FTO含量非常高。與對照組的小鼠相比,下丘腦中FTO減少60%的小鼠往往會拒絕進食。這意味著,FTO在食慾的控制中可能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和天津大學科研人員聯手在國際上第一次解析出了FTO基因表達蛋白質的晶體結構,並進一步證明了該蛋白質是一類脫氧核糖核酸(DNA)去甲基化酶(該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已經在2010年4月8日出版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志上發表)。 真正確認發現肥胖基因的是倫敦帝國學院、日本京都大學和法國國立研究所的科研小組,在2012年2月一期的英國《自然》雜志網路版上,該科研小組宣布全球首次確認到「防止肥胖」的蛋白因子「GPR120」。
研究人員培養出上述基因不發揮作用的小鼠,喂它們吃脂肪比例達到60%的高脂肪食物,如此飼養16周後,將它們與吃同樣高脂肪食物的正常小鼠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前者體重增加了15%。而對照組的正常小鼠體重增加不到4%。 研究小組還分析了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經常進食高脂肪食物的約6900名肥胖者和7650名健康者的「GPR120」基因。結果發現,肥胖者中「GPR120」基因出現變異導致該基因功能下降的比例是2.4%,而健康者當中該基因發生變異的比例約為1.3%。
GPR120基因與飲食肥胖有很大關系,控制GPR120基因即可能控制代謝,有助於遺傳性肥胖體質的診斷,故今後應可針對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疾病患者,開發預防或治療肥胖的葯品 。 2013年9月,日本一個研究小組近日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網路版上報告說,名為「ARIA」的基因與肥胖有關,若抑制該基因表達,即使攝入高脂肪食物,也不容易變胖。
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基因具有妨礙脂肪燃燒的功能。當連續14周喂該基因表達被抑制的實驗鼠和正常實驗鼠後發現,前者皮下和內臟脂肪量僅有後者的1/3至1/2。而當「ARIA」基因表達被抑制的實驗鼠食用普通食物時,血糖值並沒有上升,這表明抑制該基因可防止糖尿病的發生 。
㈩ 為什麼國家地理雜志會 拍胖版動物世界
《博物》是《中國國家地理》的子刊,被稱為《中國國家地理》青春版;主要針對的人群就是學生,裡面甚至還有「博物高考題」欄目,對於擴展視野豐富知識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