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提綱

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提綱

發布時間: 2021-03-20 10:38:02

⑴ 高一歷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一、西安事變

1、發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張學良、楊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的感召和影響。

2、時間: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4、結果:在中共的調解下,和平解決。

【分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原因

(1)根本原因:當時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為了逼蔣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5、意義: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終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二、國共合作抗日

1、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2)實現過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統一戰線)——《西安事變》(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日軍開始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標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3)標志: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 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要點

解放戰爭

1、兩種命運(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面臨民主與專制、和平與內戰兩種命運)

(1)中國共產黨 1945年召開七大 主張廢止國民黨一黨獨裁,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2)中國國民黨 1945年召開六大 主張准備發動內戰、堅持一黨專政和拒絕成立聯合政府。

(3)為了實現和平民主建國的目標,共產黨和國民黨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

①1945年8月,「重慶談判」——1945年10月10日,簽訂《雙十協定》,確立了和平民主建國方針。

②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舉行,分定了國民黨內戰獨裁方針。

2、解放戰爭的過程

(1)中國共產黨戰略防禦階段

①解放戰爭開始的標志:1946年6月底,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全國規模的內戰開始。 ②國民黨重點進攻陝北與山東解放區,國民黨由全民進攻轉入重點進攻。

【注意】與山東有關的重點戰役: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

(2)中國共產黨的戰略進攻階段

1947年夏,依照毛澤東確立的「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部署,劉伯承、鄧小平千里挺進大別山。

中國共產黨轉入戰略反攻。

(3)雙方決戰

①背景:解放軍的力量已經超過國民黨軍;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②時間和戰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

③結果:中國共產黨勝利。整個東北全部解放,華北及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除少數據點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戰爭的結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國民黨政府在中國大陸的統治結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一、開國大典

1、《共同綱領》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我們書上把這次政協會議稱之為「新政協」是相對於1946年1月重慶政治協商會議而言的。從時間背景上來看,解放戰爭已經取得成功,所以這次政協的主要任務是討論建國問題。在這次會議上制定了一個重要文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1)《共同綱領》的作用:「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

(2)《共同綱領》體現的原則:人民民主原則。

(解析:注意一個問題,這個時期中國是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呢?這是時期中國不是社會主義社會,還處於新民主主義社會,這主要是由當時社會經濟成分所決定的,從這一點上大家應該可以得出《共同綱領》之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

2、新中國成立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歷史意義:

①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中國進入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

②新中國的成立,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勝利。

③新中國的成了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

二、1954年憲法(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

1、頒布背景:

①政治上:為了保障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②經濟上:為了給社會主義改造創造條件。需要制訂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2、內容:

①確立了我國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府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 ②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和義務。

③制定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方針政策。

④將過渡時期總路線寫入了憲法。

3、特點: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4、意義:①它的頒布加強了人民民主專政,鞏固了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成果。

②反映了國家在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願望。

③它的頒布極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推動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

⑵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第1課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知識結構:
1.夏:出現公共權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點。
2.商:政治制度是內服與外服制度,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
3.西周: 分封制 定義:
目的:鞏固周的統治(奴隸主的統治)
主體:同姓親族
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長子繼承製
內容:確立大宗、小宗體系
作用: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
工具:禮樂制度

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知識結構:
1.統一
(1)群雄割據 A.春秋爭霸 B.戰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2)統 一: 時間:前221年;人物:贏政。
2、中央集權的確立
(1)確 立: A. 「皇帝制」:皇權至上、皇位繼承製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縣制(地方)
(2)加強皇權的措施:制定官吏選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細苛、嚴密的法律。
(3)影 響: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統王朝制度基礎。

第3課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知識結構:
1. 漢初郡國並行,導致諸候尾大不掉,引發七國之亂。
2. 漢武帝集權措施:建中朝、設刺史、頒布推恩令。
3. 藩鎮割據與五代十國:唐朝中後期,地方勢力增強,出現藩鎮割據局面;唐滅亡後,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五代十國是藩鎮割據的繼續和發展;這一時期,南方經濟得到較大發展;後周世宗改革,為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
4. 宋加強中央集權
(1)措施 ①收精兵:「三衙」、樞密院、原則;
②削實權:設通判、文臣任州郡長官;
③制錢谷:財賦大部分運往京師;
(2)影響 利:改變藩鎮割據分裂局面,加強中央集權;
弊:造成「積貧積弱」的後患。

第4課 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知識結構:
1.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
(1)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2)宋分割相權:設「中書門下」省(宰相辦公機構)、樞密院管軍政、「計相」管財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 丞相制度的廢除:明太祖誅殺胡惟庸,廢除丞相;明成祖設立內閣。
3. 清朝的軍機處
(1)清初: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
(2)雍正設立軍機處
A.特點:軍機大臣品級不高,受皇帝召見,跪奏筆錄
B.影響: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專制皇權高度發展

1. 君主專制特點:由君主個人全權佔有和控制整個國家機器,其統轄范圍內的任何人物對君主都是絕對隸屬和臣服的關系。
2. 中國封建制度發展的內在邏輯:一方面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另一方面各種權力結構和權力關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這一權力的軸心上。二者關系: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相輔相成,中央集權是君主專制的前提和基礎,君主專制是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其目的都是要從政治制度上保證中央政府的權威和君主個人的絕對權威。
3. 中央集權化進程大致體現在 :
(1)財政上,「利出一孔」,歸於中央
(2)剝奪地方人事權,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頒,律由國掌。
(4)軍事上,「強干弱枝」,中央宏觀調配全國軍隊,皇帝總攬兵權
(5)意識形態領域,推行「別黑白而定一」的文化專制主義。
4. 君主專制的加強突出表現在相權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權力轉移和分散機制上。
秦漢:三公制度
隋唐:三省體制,則把相權一分為三,體現皇權的加強
宋朝:削弱宰相實權(三省長官沒有實權)
明朝:明太祖廢中書省,罷丞相不設;明成祖設內閣
清朝又設軍機處

5. 秦至清的中央與地方機構
朝代 中央機構特點 中央機構 地方機構
秦 傳承開創 三公九卿 郡縣制
漢 漢承秦制 中朝 外朝(三公九卿) 郡、國並行
隋唐 承前啟後,有所創新 三省六部 道州縣三級
宋 進一步加強 二府三司 路州縣三級
元 有新發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
明 空前加強 廢丞相、設內閣 省府縣
清 達到頂峰 設軍機處 省府縣

6. 評價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使得整個國家都處於皇帝的一元化領導之下,皇帝具有絕對權威和至高無上的權力。正如美國費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樣:在這樣一個專政社會里,皇帝把教會和國家的職能集為一身,他是軍事也是精神的領袖,是行為的楷模和正義的主宰。他的全能總括了國家的一切主要職能,包括國家對於全人類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會政治殿堂前的帥旗。

(1)積極作用
它在維護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抵禦外來侵略、組織水利工程、發展社會經濟、防止分裂割據、加強民族交流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
(2)消極作用
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十分殘酷;導致了思想禁錮和文化專制主義,使科技的運用和發展受到抑制;為了爭奪皇權,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間不惜血刃;宦官專權、外戚干政是君主專制統治的伴生物;在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以後,它還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延緩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而當時西方許多國家則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從而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中國社會的發展步伐,從此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從而埋下日後被動挨打的禍根。

第二單元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兩條線索,一是希臘、羅馬的政治體制演變;二是羅馬法的制定與演變。注重三個重要知識點:一是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三要形成一個觀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頭,在於古希臘和羅馬。無論是古希臘的民主制,還是古羅馬的共和制與元首制,無論是他們創造的法律制度,還是哲人們的政治智慧,都給後人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第5課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知識結構:
(一)愛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宮建築、象形文字
2.邁錫尼文明:王宮、衛城、王室陵墓、線形文字B、尚武好戰
(二)黑暗時代:300年
(三)城邦時代
1.城邦的定義:前8~前6世紀,一種國家形態
2.城邦殖民
原 因:多山多島、人多地少;航海業發達
影 響:促進發展,開拓眼界,為創造自己的獨特文明奠定了基礎
城邦特點:小國寡民,各邦長期自治
政治類型:貴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第6課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識結構:
1. 發展歷程
君主制:終身制、世襲制
貴族制:集體領導的任期制、選舉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倫改革將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軌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確立。
2. 特點: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通過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和民眾法庭等機構的設置來體現其特點)
3. 評價:創造了一系列民主運作的方式,有利於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才智,為後世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隸、他國公民和婦女沒有享受到民主權利,了這一部分成員的自身發展能力。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又是社會不估的暴力機器。

第7課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知識結構:
一、政制發展
1. 共和制
(1)貴族共和制:由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三層機構組成
(2)保民官的設置:監督政府,維護平民利益
2. 帝制
(1)元 首 制: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
(2)君主統治:公元3世紀,戴克里先
二、法律制度
1.《十二銅表法》
背景:共和國時期平民長期斗爭的結果
內容:基本上是習慣法的匯編,維護了貴族利益。
評價:沒有給平民帶來多少好處,但仍是平民的勝利;貴族再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始終是羅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會》
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查士丁尼學說匯纂》《查士丁尼新敕,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查士丁尼法典》
對羅馬法的評價:以《十二銅表法》為開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為總結的羅馬法,是世界史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後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一條線索:從新航路開辟到工業革命,從英國到德國,在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後都建立起以議會的設立為標志的資產階級政治統治。把握四個重點:一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二是美國1787年憲法的誕生與聯邦政府的建立;三是法蘭西共和制的確立;四是德意志統一的完成與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發展。 理解一個重要觀點:盡管英、法、美、德各國民主政治發展程度不相同,但在形式上都建立以議會為核心的代議制度,並且議會的權力在不斷發展。

第8課 漸進的制度創新(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和發展)
知識結構:
一、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大憲章》:給王權設定了界限
2.《權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榮革命」
內容: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明確限
影響: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從人治走向法治)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 1721年,羅伯特•沃爾波成為第一任首相
2. 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
3. 兩黨制逐漸形成,首相和內閣從多數黨中選出
三、民主化趨勢:1832年議會改革法,擴大的選舉范圍,確保資產階級民主正體穩定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第9課 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美國的新體制)
知識結構:
一、聯邦憲法的制定
背景:鬆散的州際聯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制定了1787年憲法
原則:中央集權原則;分權制衡原則;民主原則
發展:1789年制定出憲法的前10條修正案
二、聯邦制的鞏固
1. 1787年聯邦憲法頒布後,美國建立了聯邦制國家,政體為資產階級總統共和制,但州權主義觀念仍很活躍。
2. 內戰結束後,美國憲法修正案進一步肯定了聯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國家的統一,鞏固了聯邦的統一。
三、兩黨制的形成和發展
1.兩黨製成為美國分權制衡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美國的兩黨有其截然不同的歷史傳統和基本群眾;
3.兩黨操縱著美國生活的政治選舉。

第10課 走向共和的艱難歷程
知識結構:
一、共和國的建立
1.法國大革命
①1789年法國制憲議會通過《人權宣言》
②1791年9月,制憲議會頒布1791年憲法,規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2.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792年9月,國民大會宣布法國為共和國
二、政體的曲折發展
1.1804年,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2.1848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
3.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三、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1875年1月,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法國為共和國,標志著法國共和政體的最終建立。

第11課 民族國家的統一之路(德意志的統一之路)
知識結構:
一、德意志國家的統一:
1.統一的背景:德意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使德意志境內各地經濟連成一體
2.統一的方式:王朝戰爭
3.統一的標志: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4.統一的意義:結束割據局面,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使德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二、德意志帝國的統治
1.德意志帝國憲法帶有濃厚專制色彩的帝國憲法正式頒布
2.德意志帝國的統治: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
三、「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
1. 一戰後,德意志帝國覆滅
2. 1919年8月,魏瑪共和國建立(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
3. 20世紀30年代德國建立起法西斯專政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兩條基本線索:從鴉片戰爭開始。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伴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中國各階層勢力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中華民族奮起。五個重點:鴉片戰爭及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日甲午戰爭及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五四愛國運動。理解兩個觀點:落後就要挨打;中國人民堅貞不屈,最終勝利一定屬於中國。

第13課 鴉片戰爭
知識結構:
一、鴉片戰爭
1.原因:1840年6月,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戰爭,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
2.經過:1842年,中國戰敗,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3.影響: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中國被迫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產品銷售市場、原料產地;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英法為了擴大在華利益聯合發動戰爭,中國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三、清政府的變化
1.權力結構:設總理衙門、總稅務司、同文館。
2.思想:官員出現了林則徐、魏源等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新思潮;奕欣、張之洞等人發起的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洋務運動。

第14課太平天國運動
知識結構:
一、 運動的興起
1. 背景:人禍(外國侵略者及清政府給人民造成極大痛苦)、天災(自然災害)
2. 准備: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會)
3. 開始:1851年金田起義
二、 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全盛時期的事件:
1. 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權與清政府對峙)
2. 北伐西征(軍事全盛)
3. 《天朝田畝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會
評價:進步性(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要求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局限性(沒有真正實行過,因為一沒有安定的環境,
最主要是絕對平均主義,違背了歷史發展規律,是空想,根本無法實施)。
三、 天國的衰敗
1.天京變亂(由盛轉衰)
2.重建領導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4.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
⑴它掃盪了王朝秩序,沖擊了舊綱常名教,動搖了清朝統治的政治基礎;⑵它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具有發展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資政新篇》;(3)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勢力。

第15課 從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
知識結構:
一、中日甲午戰爭和民族危機的加深
1.戰爭爆發的原因
2.爆發及經過
3.影響
4.民族危機的加深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各階層都以自己的方式開展救亡愛國的運動,有清政府的軍事改革、愛國知識分子的維新變法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發起辛亥革命、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
二、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
1.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民族危機嚴重。影響:)
2.八國聯軍侵華(時間、目的、影響)

第16課 辛亥革命
知識結構:
一、 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 興起的背景
2. 興中會的成立與同盟會的建立
3. 革命派與立憲派的論戰
4. 發動武裝起義
二、武昌起義及其對全國的影響
1.武昌首義和湖北軍政府的建立
2.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三、民國的建立和帝制的終結
1.中華民國的建立和《臨時約法》的頒布
2.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17課 五四運動
知識結構:
一、運動爆發的原因(國際、國內)及導火線
二、過程(兩階段,前後期的主力運動中心)
三、意義(五四精神)
第五單元
把握一條基本線索: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無論是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以及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都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息息相關,反過來它們又在實踐的過程中,。印證、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突出四個重點:一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基本理論和意義;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歷史條件、政權的性質、失敗原因和教訓;三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重大歷史意義;四是中共成立的歷史條件、內容及意義;革命統一戰線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過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及意義;土地革命。理解一個重要觀點:馬克思主義在指導各國革命實踐的同時,又通過各國的實踐印證、豐富和發展了自身。
第19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知識結構:
一、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
二、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1.《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
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成為國際工人階級斗爭銳利的思想武器,促進工人運動蓬勃發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政權的性質

第20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知識結構:
一、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結果、性質)
2.四月提綱
三、十月革命的過程
1.開始
2.結果
四、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歷史意義

第21課 新民主義革命與中國共產黨
線索:
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社會變革產生的影響
1.中國一大(中共誕生)、中共二大(指明中國革命的任務:反帝反封)、國共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南昌起義(建軍)、井岡山道路(找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努力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礎)、堅持全面抗戰路線(抗戰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領導人民解放戰爭(結束國民黨獨裁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當家作了主人)。

第六單元
把握一條線索:我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首先是從鞏固新生政權開始的;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建立起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政治制度,構成中國政治體系的基本框架,但政治建設既有曲折又有發展;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歷史發展的潮流。總之社會主義建設並不是一帆風順,它既有曲折又有發展。突出三個重點: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頒布;二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基層民主制度;三是「一國兩制」的構想,香港、澳門回歸和解放台灣問題的意義。理解一個重要觀點:政權的鞏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祖國的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

第22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線索:
一、新中國的成
1. 新政協會議(新中國成立的籌備會)
2. 新中國的成立
二、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1. 《1954年憲法》中國政治制度基本建立起來(規定我國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其他一些重要制度)
2. 中國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會制
(2)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第23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線索:
一、「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破壞(曲折)
二、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發展)
1. 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的成就
2. 基層民主選舉

第24課 祖國統一的潮流
線索:
一、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形成、含義)
二、香港、澳門的回歸(一國兩制構想的實施)
三、海峽兩岸關系的新發展

第七單元
理清一條線索:二戰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瓦解,六起七十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出現並加強。把握三個重點: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過程及其主要對抗形成「冷戰」興起的原因和表現;六七十年代以來西歐的聯合自強、日本的崛起,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中國的振興等多個力量中心的出現,使世界格局開始從兩極對立走向多極化;當今的世界格局正處在新舊交替之中,多極化趨勢加強。
形成三個觀點和認識:20世紀世界格局經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多極化趨勢三次大的變動,每次新舊格局的交替,都有一個緩慢的過程;當今世界格局還沒有完全形成,多極化只是一種趨勢,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根源於世界經濟力量的多極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漸明朗,九十年代初兩極格局瓦解,多極化趨勢更加不可逆轉。

第25課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知識結構:
一、「冷戰」的興起
1.「冷戰」興起的背景
2.「冷戰」的表現
(1)杜魯門主義的出台(興起的標志)
(2)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3)北約和華約的建立(兩極格局的形成)
二、「冷戰」時期的「熱戰」
1.朝鮮戰爭
2.越南戰爭

第26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
線索:
一、歐洲共同體的形成
1.形成的背景
2.過程
3.影響
二、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1.日本經濟迅速騰飛的原因
2.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3.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三、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1.興起的背景
2.興起的標志
3.含義及宗旨
4.意義
四、跨世紀的世界格局
1.蘇聯解體與兩極格局瓦解
2.緩和與動盪並存
3.多極化趨勢加強(多極化趨勢的表現、意義)
第27課 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外交
時間 主要對手 外交政策 外交活動

50年代
美國
三大政策,一邊倒 1.中蘇友好
2.獨立自主
3.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提出、實踐)
60年代 蘇、美 爭取兩個中間地帶
70年代 蘇 三個世界,一條線 1.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
2.中美關系的改善、中日建交(1972年)
3.中美建交(1979年)
80年代 霸權主義 兩個重要轉變 加強與世界各國及組織的經貿交流與合作、參加各種經濟組織(WTO、APEC)
90年代以後 霸權主義 多邊外交

⑶ 高一人教版歷史必修一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復習提綱
學習本單元,一要把握一條基本線索:我國早期的國家政治制度隨著夏朝——古代中國的第一個國家政權的建立而開始出現;商周時期,經過了從內外服聯盟到天下共主的轉變;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此後兩千多年的中國社會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同時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斗爭也長期延續,但整體趨勢是專制皇權日益加強。突出四個重點:一是商代的內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三是漢朝七國之亂和漢武帝的集權措施、唐朝藩鎮割據和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宋元時期的演變,明清君主專制制度日益強化,清朝達到了頂峰。

第1課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知識結構:
1.夏:出現公共權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點。
2.商:政治制度是內服與外服制度,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
3.西周: 分封制 定義:
目的:鞏固周的統治(奴隸主的統治)
主體:同姓親族
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長子繼承製
內容:確立大宗、小宗體系
作用: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
工具:禮樂制度

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知識結構:
1.統一
(1)群雄割據 A.春秋爭霸 B.戰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2)統 一: 時間:前221年;人物:贏政。
2、中央集權的確立
(1)確 立: A. 「皇帝制」:皇權至上、皇位繼承製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縣制(地方)
(2)加強皇權的措施:制定官吏選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細苛、嚴密的法律。
(3)影 響: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統王朝制度基礎。

第3課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知識結構:
1. 漢初郡國並行,導致諸候尾大不掉,引發七國之亂。
2. 漢武帝集權措施:建中朝、設刺史、頒布推恩令。
3. 藩鎮割據與五代十國:唐朝中後期,地方勢力增強,出現藩鎮割據局面;唐滅亡後,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五代十國是藩鎮割據的繼續和發展;這一時期,南方經濟得到較大發展;後周世宗改革,為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
4. 宋加強中央集權
(1)措施 ①收精兵:「三衙」、樞密院、原則;
②削實權:設通判、文臣任州郡長官;
③制錢谷:財賦大部分運往京師;
(2)影響 利:改變藩鎮割據分裂局面,加強中央集權;
弊:造成「積貧積弱」的後患。

第4課 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知識結構:
1.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
(1)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2)宋分割相權:設「中書門下」省(宰相辦公機構)、樞密院管軍政、「計相」管財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 丞相制度的廢除:明太祖誅殺胡惟庸,廢除丞相;明成祖設立內閣。
3. 清朝的軍機處
(1)清初: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
(2)雍正設立軍機處
A.特點:軍機大臣品級不高,受皇帝召見,跪奏筆錄
B.影響: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專制皇權高度發展

1. 君主專制特點:由君主個人全權佔有和控制整個國家機器,其統轄范圍內的任何人物對君主都是絕對隸屬和臣服的關系。
2. 中國封建制度發展的內在邏輯:一方面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另一方面各種權力結構和權力關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這一權力的軸心上。二者關系: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相輔相成,中央集權是君主專制的前提和基礎,君主專制是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其目的都是要從政治制度上保證中央政府的權威和君主個人的絕對權威。
3. 中央集權化進程大致體現在 :
(1)財政上,「利出一孔」,歸於中央
(2)剝奪地方人事權,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頒,律由國掌。
(4)軍事上,「強干弱枝」,中央宏觀調配全國軍隊,皇帝總攬兵權
(5)意識形態領域,推行「別黑白而定一」的文化專制主義。
4. 君主專制的加強突出表現在相權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權力轉移和分散機制上。
秦漢:三公制度
隋唐:三省體制,則把相權一分為三,體現皇權的加強
宋朝:削弱宰相實權(三省長官沒有實權)
明朝:明太祖廢中書省,罷丞相不設;明成祖設內閣
清朝又設軍機處

5. 秦至清的中央與地方機構
朝代 中央機構特點 中央機構 地方機構
秦 傳承開創 三公九卿 郡縣制
漢 漢承秦制 中朝 外朝(三公九卿) 郡、國並行
隋唐 承前啟後,有所創新 三省六部 道州縣三級
宋 進一步加強 二府三司 路州縣三級
元 有新發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
明 空前加強 廢丞相、設內閣 省府縣
清 達到頂峰 設軍機處 省府縣

6. 評價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使得整個國家都處於皇帝的一元化領導之下,皇帝具有絕對權威和至高無上的權力。正如美國費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樣:在這樣一個專政社會里,皇帝把教會和國家的職能集為一身,他是軍事也是精神的領袖,是行為的楷模和正義的主宰。他的全能總括了國家的一切主要職能,包括國家對於全人類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會政治殿堂前的帥旗。

(1)積極作用
它在維護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抵禦外來侵略、組織水利工程、發展社會經濟、防止分裂割據、加強民族交流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
(2)消極作用
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十分殘酷;導致了思想禁錮和文化專制主義,使科技的運用和發展受到抑制;為了爭奪皇權,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間不惜血刃;宦官專權、外戚干政是君主專制統治的伴生物;在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以後,它還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延緩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而當時西方許多國家則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從而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中國社會的發展步伐,從此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從而埋下日後被動挨打的禍根。

第二單元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兩條線索,一是希臘、羅馬的政治體制演變;二是羅馬法的制定與演變。注重三個重要知識點:一是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三要形成一個觀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頭,在於古希臘和羅馬。無論是古希臘的民主制,還是古羅馬的共和制與元首制,無論是他們創造的法律制度,還是哲人們的政治智慧,都給後人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第5課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知識結構:
(一)愛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宮建築、象形文字
2.邁錫尼文明:王宮、衛城、王室陵墓、線形文字B、尚武好戰
(二)黑暗時代:300年
(三)城邦時代
1.城邦的定義:前8~前6世紀,一種國家形態
2.城邦殖民
原 因:多山多島、人多地少;航海業發達
影 響:促進發展,開拓眼界,為創造自己的獨特文明奠定了基礎
城邦特點:小國寡民,各邦長期自治
政治類型:貴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第6課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識結構:
1. 發展歷程
君主制:終身制、世襲制
貴族制:集體領導的任期制、選舉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倫改革將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軌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確立。
2. 特點: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通過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和民眾法庭等機構的設置來體現其特點)
3. 評價:創造了一系列民主運作的方式,有利於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才智,為後世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隸、他國公民和婦女沒有享受到民主權利,了這一部分成員的自身發展能力。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又是社會不估的暴力機器。

第7課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知識結構:
一、政制發展
1. 共和制
(1)貴族共和制:由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三層機構組成
(2)保民官的設置:監督政府,維護平民利益
2. 帝制
(1)元 首 制: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
(2)君主統治:公元3世紀,戴克里先
二、法律制度
1.《十二銅表法》
背景:共和國時期平民長期斗爭的結果
內容:基本上是習慣法的匯編,維護了貴族利益。
評價:沒有給平民帶來多少好處,但仍是平民的勝利;貴族再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始終是羅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會》
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查士丁尼學說匯纂》《查士丁尼新敕,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查士丁尼法典》
對羅馬法的評價:以《十二銅表法》為開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為總結的羅馬法,是世界史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後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一條線索:從新航路開辟到工業革命,從英國到德國,在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後都建立起以議會的設立為標志的資產階級政治統治。把握四個重點:一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二是美國1787年憲法的誕生與聯邦政府的建立;三是法蘭西共和制的確立;四是德意志統一的完成與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發展。 理解一個重要觀點:盡管英、法、美、德各國民主政治發展程度不相同,但在形式上都建立以議會為核心的代議制度,並且議會的權力在不斷發展。

第8課 漸進的制度創新(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和發展)
知識結構:
一、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大憲章》:給王權設定了界限
2.《權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榮革命」
內容: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明確限
影響: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從人治走向法治)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 1721年,羅伯特•沃爾波成為第一任首相
2. 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
3. 兩黨制逐漸形成,首相和內閣從多數黨中選出
三、民主化趨勢:1832年議會改革法,擴大的選舉范圍,確保資產階級民主正體穩定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第9課 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美國的新體制)
知識結構:
一、聯邦憲法的制定
背景:鬆散的州際聯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制定了1787年憲法
原則:中央集權原則;分權制衡原則;民主原則
發展:1789年制定出憲法的前10條修正案
二、聯邦制的鞏固
1. 1787年聯邦憲法頒布後,美國建立了聯邦制國家,政體為資產階級總統共和制,但州權主義觀念仍很活躍。
2. 內戰結束後,美國憲法修正案進一步肯定了聯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國家的統一,鞏固了聯邦的統一。
三、兩黨制的形成和發展
1.兩黨製成為美國分權制衡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美國的兩黨有其截然不同的歷史傳統和基本群眾;
3.兩黨操縱著美國生活的政治選舉。

第10課 走向共和的艱難歷程
知識結構:
一、共和國的建立
1.法國大革命
①1789年法國制憲議會通過《人權宣言》
②1791年9月,制憲議會頒布1791年憲法,規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2.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792年9月,國民大會宣布法國為共和國
二、政體的曲折發展
1.1804年,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2.1848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
3.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三、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1875年1月,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法國為共和國,標志著法國共和政體的最終建立。

第11課 民族國家的統一之路(德意志的統一之路)
知識結構:
一、德意志國家的統一:
1.統一的背景:德意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使德意志境內各地經濟連成一體
2.統一的方式:王朝戰爭
3.統一的標志: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4.統一的意義:結束割據局面,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使德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二、德意志帝國的統治
1.德意志帝國憲法帶有濃厚專制色彩的帝國憲法正式頒布
2.德意志帝國的統治: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
三、「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
1. 一戰後,德意志帝國覆滅
2. 1919年8月,魏瑪共和國建立(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
3. 20世紀30年代德國建立起法西斯專政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兩條基本線索:從鴉片戰爭開始。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伴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中國各階層勢力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中華民族奮起。五個重點:鴉片戰爭及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日甲午戰爭及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五四愛國運動。理解兩個觀點:落後就要挨打;中國人民堅貞不屈,最終勝利一定屬於中國。

第13課 鴉片戰爭
知識結構:
一、鴉片戰爭
1.原因:1840年6月,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戰爭,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
2.經過:1842年,中國戰敗,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3.影響: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中國被迫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產品銷售市場、原料產地;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英法為了擴大在華利益聯合發動戰爭,中國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三、清政府的變化
1.權力結構:設總理衙門、總稅務司、同文館。
2.思想:官員出現了林則徐、魏源等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新思潮;奕欣、張之洞等人發起的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洋務運動。

第14課太平天國運動
知識結構:
一、 運動的興起
1. 背景:人禍(外國侵略者及清政府給人民造成極大痛苦)、天災(自然災害)
2. 准備: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會)
3. 開始:1851年金田起義
二、 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全盛時期的事件:
1. 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權與清政府對峙)
2. 北伐西征(軍事全盛)
3. 《天朝田畝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會
評價:進步性(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要求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局限性(沒有真正實行過,因為一沒有安定的環境,
最主要是絕對平均主義,違背了歷史發展規律,是空想,根本無法實施)。
三、 天國的衰敗
1.天京變亂(由盛轉衰)
2.重建領導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4.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
⑴它掃盪了王朝秩序,沖擊了舊綱常名教,動搖了清朝統治的政治基礎;⑵它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具有發展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資政新篇》;(3)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勢力。

第15課 從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
知識結構:
一、中日甲午戰爭和民族危機的加深
1.戰爭爆發的原因
2.爆發及經過
3.影響
4.民族危機的加深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各階層都以自己的方式開展救亡愛國的運動,有清政府的軍事改革、愛國知識分子的維新變法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發起辛亥革命、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
二、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
1.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民族危機嚴重。影響:)
2.八國聯軍侵華(時間、目的、影響)

第16課 辛亥革命
知識結構:
一、 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 興起的背景
2. 興中會的成立與同盟會的建立
3. 革命派與立憲派的論戰
4. 發動武裝起義
二、武昌起義及其對全國的影響
1.武昌首義和湖北軍政府的建立
2.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三、民國的建立和帝制的終結
1.中華民國的建立和《臨時約法》的頒布
2.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17課 五四運動
知識結構:
一、運動爆發的原因(國際、國內)及導火線
二、過程(兩階段,前後期的主力運動中心)
三、意義(五四精神)
第五單元
把握一條基本線索: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無論是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以及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都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息息相關,反過來它們又在實踐的過程中,。印證、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突出四個重點:一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基本理論和意義;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歷史條件、政權的性質、失敗原因和教訓;三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重大歷史意義;四是中共成立的歷史條件、內容及意義;革命統一戰線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過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及意義;土地革命。理解一個重要觀點:馬克思主義在指導各國革命實踐的同時,又通過各國的實踐印證、豐富和發展了自身。
第19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知識結構:
一、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
二、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1.《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
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成為國際工人階級斗爭銳利的思想武器,促進工人運動蓬勃發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政權的性質

第20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知識結構:
一、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結果、性質)
2.四月提綱
三、十月革命的過程
1.開始
2.結果
四、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歷史意義

第21課 新民主義革命與中國共產黨
線索:
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社會變革產生的影響
1.中國一大(中共誕生)、中共二大(指明中國革命的任務:反帝反封)、國共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南昌起義(建軍)、井岡山道路(找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努力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礎)、堅持全面抗戰路線(抗戰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領導人民解放戰爭(結束國民黨獨裁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當家作了主人)。

第六單元
把握一條線索:我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首先是從鞏固新生政權開始的;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建立起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政治制度,構成中國政治體系的基本框架,但政治建設既有曲折又有發展;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歷史發展的潮流。總之社會主義建設並不是一帆風順,它既有曲折又有發展。突出三個重點: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頒布;二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基層民主制度;三是「一國兩制」的構想,香港、澳門回歸和解放台灣問題的意義。理解一個重要觀點:政權的鞏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祖國的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

第22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線索:
一、新中國的成
1. 新政協會議(新中國成立的籌備會)
2. 新中國的成立
二、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1. 《1954年憲法》中國政治制度基本建立起來(規定我國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其他一些重要制度)
2. 中國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會制
(2)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第23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線索:
一、「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破壞(曲折)
二、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發展)
1. 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的成就
2. 基層民主選舉

第24課 祖國統一的潮流
線索:
一、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形成、含義)
二、香港、澳門的回歸(一國兩制構想的實施)
三、海峽兩岸關系的新發展

第七單元
理清一條線索:二戰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瓦解,六起七十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出現並加強。把握三個重點: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過程及其主要對抗形成「冷戰」興起的原因和表現;六七十年代以來西歐的聯合自強、日本的崛起,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中國的振興等多個力量中心的出現,使世界格局開始從兩極對立走向多極化;當今的世界格局正處在新舊交替之中,多極化趨勢加強。
形成三個觀點和認識:20世紀世界格局經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多極化趨勢三次大的變動,每次新舊格局的交替,都有一個緩慢的過程;當今世界格局還沒有完全形成,多極化只是一種趨勢,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根源於世界經濟力量的多極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漸明朗,九十年代初兩極格局瓦解,多極化趨勢更加不可逆轉。

第25課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知識結構:
一、「冷戰」的興起
1.「冷戰」興起的背景
2.「冷戰」的表現
(1)杜魯門主義的出台(興起的標志)
(2)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3)北約和華約的建立(兩極格局的形成)
二、「冷戰」時期的「熱戰」
1.朝鮮戰爭
2.越南戰爭

第26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
線索:
一、歐洲共同體的形成
1.形成的背景
2.過程
3.影響
二、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1.日本經濟迅速騰飛的原因
2.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3.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三、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1.興起的背景
2.興起的標志
3.含義及宗旨
4.意義
四、跨世紀的世界格局
1.蘇聯解體與兩極格局瓦解
2.緩和與動盪並存
3.多極化趨勢加強(多極化趨勢的表現、意義)
第27課 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外交
時間 主要對手 外交政策 外交活動

50年代
美國
三大政策,一邊倒 1.中蘇友好
2.獨立自主
3.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提出、實踐)
60年代 蘇、美 爭取兩個中間地帶
70年代 蘇 三個世界,一條線 1.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
2.中美關系的改善、中日建交(1972年)
3.中美建交(1979年)
80年代 霸權主義 兩個重要轉變 加強與世界各國及組織的經貿交流與合作、參加各種經濟組織(WTO、APEC)
90年代以後 霸權主義 多邊外交

⑷ 高中歷史必修一復習提綱 人教版

必修一 歷史復習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西周分封制內容:(分封對象)周天子將子弟和功臣以及親周的商朝舊貴族分封到各地,成為各領一方的諸侯。(諸侯的權利和義務)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對周天子定期朝貢並提供軍賦和力役。目的:鞏固西周的統治(奴隸制國家政權)
影響: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B但後來出現了諸侯的爭霸戰爭,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分封制逐漸瓦解
實質:按血緣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的政治制度
特點:嫡長子繼承製(正妻的大兒子繼承大宗位置)
作用:形成「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制度
3。.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神權與王權的結合;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最高決策集團尚未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
二 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
1。郡縣制: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郡、縣這種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在全國推行郡縣制,郡是直屬於中央的地方行政設置,郡設郡守、郡尉、監御史等職官,分別執掌行政、軍事、監察職責。縣隸屬於郡。郡縣長官都由中央(皇帝)任免。
2。郡縣制與分封制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郡縣長官一概由天子任免,不得世襲 。
作用: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3。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結構:實行三公九卿制,丞相(百官之首)、御史大夫(監察)和太尉(軍事)是中央的最高官職,諸卿分掌政府的具體職能部門。
4。秦朝中央官制的特點:分工明確,互相牽制,最後集權於皇帝。
5。秦創皇帝制:皇權至上、專制主義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1。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特點: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具有終身制、世襲制、君王主權、個人獨裁特點
2。演化進程皇權與相權秦始皇漢武帝隋唐宋明清,創皇帝制外朝三省六部制增設參知政事(副宰相)廢丞相軍機處,丞相權力大內朝三省長官都是丞相 權分六部,削弱丞相的外朝權力分散丞相 權力分割相權內閣形成皇權達到頂峰,地方建制秦東漢唐朝宋元朝明朝清,郡縣制州、郡、縣道、州、縣路、州、縣行省制度廢行省設三司省、道、府、縣,選官制度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至明清,世官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
4。監察體制 秦 :御史大夫 兩漢: 設刺史(地方)
5。明朝廢丞相設內閣反映了明朝皇權的不斷加強
6。.清朝設軍機處最初的目的是為了用兵西北,後輔助皇帝處理政務。軍機大臣均由欽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辦事,因而軍政大權進一步集中到皇帝手裡。所以說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君主的權力空前加強。
7。從秦到明朝,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5課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一、希臘文明的搖籃
1.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a.地中海東部、歐、亞、非三洲要沖b.三面環海,山與海陰隔,海岸曲折,良港眾多c.地中海式氣候,溫和宜人
2.地理環境對希臘的影響:a.不利於糧食生產,適宜葡萄和橄欖的生長,b.為維持生計,發展對外貿易和海外殖民活動 c.有助於希臘民主政治的建立二、充滿活力的城市國家
城邦建立:公元前8世紀左右
城邦特點:小國寡民 獨立自主(共和政體)
公民:父母祖籍均屬本邦、有一定財產、能自備武裝服兵役、成年男性公民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1.原因:平民與貴族反復斗爭的結果。
2.背景:(1)在雅典國家形成之初,城邦里的4個部落各自為政,貴族壟斷了一切大權;(2)公元前6世紀初,工商業的發展造就了雅典新興的工商業的階層;(3)工商業者們不滿貴族專權,要求發展城邦民主政治,促進工商業的繁榮。
3.過程:
(1)梭倫改革(目的:緩和社會矛盾)①內容:a、經濟上:頒布「解負令」——使受貴族盤剝而淪為債務奴隸的人重獲自由;實行一系列促進工商業發展的措施。b、政治上:按財產多寡,將雅典自由民分為四個等級;由4個部落各選100人組成「四百人會議」,作為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設立最高法院——陪審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訴。②評價:a、歷史局限性:既不遷就貴族,也不偏袒平民,第四等級不享有基本參政權利,這種中立政策實際上不能徹底化解社會矛盾。b、歷史進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貴族專權的局面,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2)克里斯提尼改革①內容:a、以10個新的地域部落代替舊的4個血緣部落;b、建立「五百人會議」,代表原來的「四百人會議」:c、設立「十將軍委員會」,每部落各選一名;d、制定陶片放逐法。②評價:a、以新的行政選區制度,打破了部落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雅典國家最終形成)。b、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機會參與國家政治事務(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3)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伯里克利時代雅典民主的頂峰)
A民主政治的表現:(1)各級官職,除十將軍外,向所有公民開放,並都以抽簽方式產生;(2)「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陪審法庭」擁有最充分的權力。①公民大會成為事實上的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每個公民在會上都有發言權和表決權;②五百人會議的每個成員都有機會擔當公民大會的輪值主席,執掌國家最高權力。(3)為保證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級公民能積極按時參加國家的政治事務,國家為擔任公職和參加城邦政治活動的公民發放工資和津貼。
B民主政治的特點:民主政體。具有選舉制、任期制、人民主權、集體領導特點。
四.雅典民主政治的得與失(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1.歷史進步性(得)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為近現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2.歷史局限性(失) (1)就其民主范圍而言,雅典公民權利是建立在對廣大奴隸專政基礎上的,眾多婦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2)就其性質而言,僅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一種少數人的直接民主,只適用於小國寡民的城邦。

第6課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羅馬法
構成: ①按結構劃分:公民法 萬民法; ②按形式劃分:習慣法 成文法
1.從習慣法到成文法(1)公民法:概念:從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羅馬產生的法律統稱為公民法,它是專門適用於羅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羅馬法的主要內容。特點:注重形式,程序繁瑣,缺乏靈活與變通,內容上側重於國家事務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及個人財產關系等問題的私法規范不夠完善。(2)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①背景:從羅馬建城到共和國建立之初,羅馬主要依靠祖輩傳承下來的習慣法來調整社會關系貴族壟斷了立法權並隨意曲解法律以欺壓民眾,廣大平民對此強烈不滿,他們極力要求制定成文法來保護自身的權益,迫於平民的壓力,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員會,制定成文法。②頒布:公元前499年,立法委員會頒布③評價:是古羅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審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貴族對法律的隨意解釋受到限制,從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的利益,是羅馬法的起點;但也保留了一些比較野蠻的習慣法。
2.萬民法(1)背景:在由共和國到帝國的過程中,羅馬社會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不斷對外擴張,羅馬人廣泛與外界接觸,各種新的社會矛盾日益顯現;對於羅馬當權者來說,需要部分承認被征服地區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給那些沒有羅馬公權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護;原來了公民法已經不太適應新的形勢了,羅馬政府遂設外事裁判官來處理外邦人之間及羅馬與外邦人之間的訴訟案件,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形成了萬民法體系。(2)產生:大概產生於共和國到帝國過渡過程中。(3)特點:適用於羅馬境內各族人民(一切自由民);不觸動原有公民體系的前提下,萬民法借鑒了外邦人的法規;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注重調解貿易及財產等經濟和民事糾紛。(4)意義:公元前30年,羅馬帝國建立,在帝國時期,萬民法的作用逐漸顯現出來,針對國內各地區和不同民族間的實際差別,萬民法以廣泛的適用性和實用性,較好的理順了各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從而鞏固了羅馬政權,促進了社會穩定和帝國境內各民族的共同發展。
3.維系統治 影響後世(羅馬法的意義)(1)對當時的羅馬而言:為國家權力提供了法律依據,穩定了社會秩序,保護了統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2)對後世而言:羅馬法成為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現代法律的先驅;羅馬法中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和民族的永恆價值;是近代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推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有力武器。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第7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一
「光榮革命」(英國代議制產生背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1640—1688 「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結束。
二.限制王權的法案(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發展過程:確立)
1.法案:《權利法案》的主要內容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等權力。
2.結果:實際權力逐漸轉移到了議會手中,確立了議會權力高於王權,國王「統而不治」的地位,司法權獨立於王權的原則,從而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三.責任內閣制的形成(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發展過程:發展)
1、英國責任內閣制的特點議會下院多數黨領袖任首相並組建內閣,首相有控制內閣決定的發言權;一切內閣成員必須在大政方針上保持一致,要與首相共進退;內閣必須得到下院議員的支持,一旦內閣受到下院的反對(即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首相就要辭職以向議會謝罪,或解散議會而提前大選,由新選出的下院決定內閣的去留
2.英國資產階級議會政黨制度逐漸形成

第8課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一
獨立之初的嚴峻形勢
1.政治上,中央沒有國家元首,邦聯只是一種鬆散的聯盟;地方各州保持重大的財政、軍事、稅收權。
2.經濟上,國內各州關卡林立,阻礙商品流通;對外邦聯政府無法保護本國商人利益,沒有統一關稅。社會動盪,農民起義不斷(謝司起義)
3.思想上,法國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中「三權分立」學說的影響
二、1787年憲法的頒布
1.1787年美國聯邦憲法體現的原則
1)聯邦制原則。憲法規定了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一個最高行政長官總統);一個全國性的議會,掌管統一的聯邦財政;一個權力,在各州司法體繫上的聯邦司法體系。同時,憲法讓各州保留了較大的自主權。2)分權制衡原則。將立法、行政、司法的權力分別授予參眾兩院、總統、最高法院三個部門,它們之間互不統屬又互相制約,有效地防止了專制主義的出現。兩黨制是美國分權制衡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民主原則。總統和議會議員都由民選產生,消除了世襲制和終身制。
2.依照三權分立原則構建的中央政府:總統(最高行政權) 國會 (最高立法權)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權)3、對1787年美國聯邦憲法的評價 A、重要進步意義: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保障了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利益。2)「制約與平衡」原則避免了絕對權力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民主。3)在一定程度上調和了矛盾,為美國長期穩定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4)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有利於調動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B。局限性:1)沒有廢除南方的奴隸制度,打上了種族歧視的烙印2)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沒有選舉權。
三、兩黨制的形成的發展
1.時間:19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產生,19世紀中期形成
2.黨派:民主黨(驢),共和黨(象)的「驢象之爭」構成四年一次的總統選舉。
3.特點:兩黨對壘,交替執政。

第9課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
法國的民主共和制曲折歷程
一.法國政體的演變經歷了一個曲折復雜的過程: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憲制(1791年)——第一共和國(1792年)——第一帝國(1804年)——第二共和國(1848年)——第二帝國(1852年)——第三共和國(1875年)。
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1875--1941)a.內容:行政權--總統、7年、連任(兩院聯席議會選出);立法權-兩院制議會:(眾議院-普選、參議院 9年-間選)內閣-議會中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成b.意義:確立共和政體,促進法國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三、德意志的君主立憲制
1.德意志的統一:三次王朝戰爭(1864-1871); 在俾斯麥的主持下發動普丹、普奧、普法戰爭。
2.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法律依據為《德意志帝國憲法》 1871年構成: 皇帝(元首):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 內閣首腦: 宰相(皇帝任命,對皇帝負責)立法機構--兩院制議會:聯邦議會(上議院)-首相為議長 帝國議會(下議院)-立法權
3.評價:局限性:不徹底、不完善的代議制,帶著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積極性:完成統一、建立資產階級性質的國家,推動資本主義發展。
三、西方資本主義代議制
1.代議制特徵:議會代表選民行使國家權力;堅持分權與制衡的原則;實行民主原則;實行政黨政治。
2.歐洲大陸代議制確立的意義:A、有利於歐洲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B、有利於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C、有利於歐洲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D、對亞洲及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四、英法美德四國政體的比較項目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民主共和製法國民主共和制德國君主立憲制
國家元首國王總統總統皇帝
元首產生方式世襲選民間接選舉參、眾議院聯席會議世襲
政府首腦首相總統總統、總理宰相(首相)
政府產生方式議會產生,國王任命總統任命總統任命皇帝任命
國家權力中心議會總統議會皇帝
政府與議會關系政府對議會負責分權與制衡原則總統對議會負責宰相只對皇帝負責,不對議會負責。
立法機構議會國會議會議會
法律依據權利法案1787年憲法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德意志帝國憲法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課 鴉片戰爭
一.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前中英兩國的總體比較國別中國英國
時間19世紀上半期19世紀下半期
地理位置亞洲東部歐洲西部
社會形態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經濟基礎自給自足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完成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軍事力量裝備陳舊船堅炮利 戰鬥力強 對外政策閉關鎖國殖民擴張 中英貿易出超入超
綜合國力日趨衰落世界強國
二.鴉片戰爭
1.鴉戰爭爆發的原因(1)直接原因:中國禁運動沉重打擊英國的鴉走私。(2)根本原因:英國為開拓海外市場、掠奪生產原料。3、中國戰敗的原因:①客觀原因:英國綜合國力強大②主觀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後,統治集團戰和不定,指揮失當。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不能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
三.兩次鴉片戰爭的比較項目
《南京條約》(1842年)《天津條約》(1858年)《北京條約》(1860年)
割地香港島 割九龍司一區 俄國搶佔大面積領土
賠款2100萬銀元賠償英法巨額白銀英法各800萬兩
開埠五口通商增開十口通商,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增開天津
其他權利的喪失協定關稅;《五口商章程》、《虎門條約》(司法)允許外國公使進京、外國人可到內地游歷經商承認《天津條約》有效
影響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中外勢力開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反抗。
四.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社會性質的變化:政治上,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到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等主權開始遭到破壞。經濟上由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逐漸把中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社會矛盾的變化: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其中,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3.革命任務的變化:由反對本國封建統治開始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革命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第11課 太平天國運動
一從金田起義建國到定都天京
1. 原因:①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空間激化。(主要)②連年發生災害。(直接)
2. 過程:①1851.1 金田起義 ②永安建制封王(體現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初步建立政權
③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權 ④北伐和西征
3. 北伐 目的:推翻清政府
結局:北伐軍孤軍深入,清政府調集重兵
意義:為西征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4.西征 目的:鞏固太平天國
結局:奪去了半壁江山,是太平天國進入全盛時期
二《天朝田畝制》
1時間 1853
2目的 滿足農民得到徒弟的願望
3內容 ① 土地分配
原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
方式: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與年齡平分徒弟
局限性:絕對的平均不能實現。
② 產品分配
原則:從不受私,物物歸上主。
方式:每戶留足糧,其餘歸國庫。
局限性:扼殺了農民的積極性
意義: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4目標:四有二無
5評價:是太平天國的綱領性文件,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願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
三.天國悲劇
1 由盛而衰:天京變亂——朝中無人,軍中無將(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2 重振國威:①重建領導核心 ②《資政新篇》a.時間 b.人物 c.評價
3失敗:標志:天京陷落
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主觀
中外反動勢力聯合 客觀
四.評價 性質:反帝反封建的農民運動。
積極:是幾千年來農民階級的最高峰,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中國人首次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
消極: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不能領導,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第五單元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18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一、馬克思主義誕生
1、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條件
1)社會經濟基礎: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現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1825年,世界第一次經濟危機首先在英國)
2)思想基礎:空想社會主義的出現。(法國聖西門、傅立葉;英國歐文)
3)階級基礎:工人階級作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1848年2月
1)理論來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學、法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
實踐來源:馬克思深入工人群眾調查,研究分析資本主義制度。
2)主要內容:①闡明規律:闡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②提出作用:指出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
③揭示使命: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④號召聯合: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1864年第一國際成立)
3)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指導,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起來。
二、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
1、成立的背景:普法戰爭,法國戰敗;資產階級政府的腐朽統治。
2、革命措施:政權建設;經濟建設(課本86頁)
3、性質:無產階級政權(從「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最能體現)
4.失敗原因:
1)主觀原因:①沒有接管法蘭西銀行;②沒有同外省取得聯系,更沒能發動廣大農民;③法國資本主義還處在向上發展時期,還不具備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條件(根本原因)。
2)客觀原因:①臨時政府得到法蘭西銀行的支持;②臨時政府得到普魯士軍隊的支持;③當時法國資本主義正處於上升階段,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條件不成熟。
5.歷史意義:①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②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③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第19課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一.十月革命的歷史背景
1.歷史條件:
客觀條件:①俄國已經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俄國資本主義具有濃重的軍事封建色彩,軟弱的壟斷資本對沙皇政府和西歐資本有很大的依賴性;②俄國各種矛盾尖銳;③一戰激化了俄國的各種社會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勢的發展。
主觀條件:①俄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成熟。(布爾什維克黨成立,標志著列寧主義誕生)②俄國無產階級身受資本主義和封建農奴制殘余的雙重壓迫,革命性強;③廣大貧苦農民成為革命同盟軍。
2.過程:
①二月革命:目的: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和沙皇制度 性質:無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作用:推翻了沙皇專制政府 兩個政權並存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蘇維埃(監督性的)
②列寧發表《四月提綱》:提出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任務(和平方式)
③七月事件:結束了兩個政權並存局面;表明革命和平發展不可能
④十月決議:提出武裝起義
⑤十月革命: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蘇維埃二大通過《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十月革命性質:社會主義革命(無產階級革命)
3.歷史意義:國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為把俄國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強國和實現國家現代化創造了重要前提。國際:沖破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線,在一個大國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國際無產階級樹立了斗爭的榜樣,開辟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和半殖民地殖民地的革命斗爭,推動了亞洲國家的民族獨立運動。

⑸ 高一歷史必修一提綱 人教版的

中國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分封制的特點就是周王把一定把土地和人民授於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讓他們建立諸候國,拱衛王室。被分封的諸候要服從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貢獻財物,並隨從作戰。
①戰國時初步形成
戰國時期封建經濟的發展,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增強,國家局部統一局面的出現,為中央集權制的形成創造了社會條件。各國進行的變法運動,進一步掃除了奴隸主勢力的殘余,確立了封建制度,適應了新興地主加強專制和保護封建經濟發展的需要。例如:戰國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韓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權和「法治」思想,體現了新興地主階級嶄新的思想風貌,形成了一套系統的中央集權理論。商鞅變法中廢分封,行縣制,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
②秦朝正式建立
秦統一全國後,為維護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繼承了商鞅變法的成果和實踐了韓非子的理論,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主要內容包括:至高無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權的******九卿制、地方機構的郡縣制和體現地主階級意志的《秦律》。還要注意按傳統復習各主要朝代在加強中央集權化中採取的措施:主要體現在財政、司法監察、軍事管理和思想文化等諸方面。這些措施既加強了皇帝對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加強了對地方各級官吏和百姓的控制,這樣就把專制主義的決策方式和中央集權制度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正式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③西漢鞏固
漢初,實行郡縣制與封國制並行,從而導致了王國問題的出現,中央集權受到嚴重威脅。漢武帝改革管制,組成內、外朝,加強皇權;頒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中央的權力。漢武帝還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所需要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形成了「大一統」局面。從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體基本定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得以鞏固。東漢時期,進一步加強皇權,但由於豪強地主勢力的惡性膨脹,最終形成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中央集權遭到嚴重削弱。
④隋唐完善
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基本上處於分裂割據狀態,各割據政權為維護統治,都不同程度地加強君主專制。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權「一分為三」,互相牽制;同時,又將尚書省權分六部,而限制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產生和發展。加強了皇權。科舉制的施行,進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權制度。唐朝中期,地方藩鎮許可權增大,中央政權腐敗,導致「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出現,並最終形成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局面,中央集權再度遭到破壞。注意:尚書台和尚書省、尚書令的區別與聯系。
⑤宋元加強
北宋統治者吸取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教訓,為了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採取強干弱枝的措施,進一步削弱相權,從兵權入手,解除朝中統兵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然後,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派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組建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進而收回了地方行政權、財權,鏟除了封建藩鎮割據的基礎,加強了中央集權。但也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使北宋形成了龐大的官僚機構和龐大的軍隊,導致北宋中期以後嚴重的社會危機。
元朝重新實現全國性的統一。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在對地方管理方面實行行省制度,這一措施,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加強了中央集權,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注意:在中央設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健全了統治機構。
⑥明清達到頂峰並漸趨衰落
明清時期,我國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君主專制空前強化成為一時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色。明初,中央廢承相制度,權力分屬六部,地方設三司分權;並實行特務統治、八股取士等措施,其核心就是強化君權。清朝沿用明制,設內閣、置六部,但還保留議政王大臣會議,雍正時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使我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明清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空前強化,一方面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另一方面,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注意:清朝的理藩院與元朝的宣政院的區別與聯系。
回答者: Vickyven - 試用期 一級 10-4 11:03
1.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神權與王權相結合;
2)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
3)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諸侯權力較大)
2.中央集權:①戰國時期初步形成
戰國時期封建經濟的發展、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增長、國家局部統一局面的出現,為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創造了社會條件。為適應新興地主加強專政和保護封建經濟發展的需要,初步確立起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這為秦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經驗。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韓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權和以法治國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統的中央集權理論。
②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繼承了商鞅變法的成果並實踐了韓非子的理論,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對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對地方及各級官吏及百姓的控制,從而把專制主義的決策方式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正式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這對戰國前的分封制來說是一大進步;對於鞏固國家統一、維護封建統治基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悟涵
③西漢鞏固
西漢建立後,實行郡國並行制,導致了王國問題的出現,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面臨嚴峻的挑戰。為解決王國問題,景帝在削藩的基礎上,平定七國之亂,收回王國官吏任免權。武帝時,又頒布了推恩令及其他舉措,解除了王國的威脅。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終於找到了一種最適合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論基礎。從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體基本定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制度得以鞏固。 悟涵
④隋唐完善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加強過程中,不僅要伴隨著克服中央與地方的矛盾,而且還要克服君權與相權的矛盾。隋朝實行三省六部制,把原為丞相的權力分散於三省六部。這項新的措施,被唐朝沿襲並有所發展,從而使中央集權制度得以完善。隋唐以來的科舉制也是與當時政治制度的發展相適應的。三省六部制與科舉制的實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擴大了統治基礎,有利於官僚隊伍文化素質的提高,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悟涵
⑤北宋加強
北宋建立後,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教訓,接受趙普的建議,採取「杯酒釋兵權」等舉措,收回朝中大將和節度使兵權,將地方的行政、軍事、財政權力收歸中央,防止地方割據局面的出現,加強了中央集議,但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後果,使北宋形成了龐大的官僚機構和龐大的軍隊,導致了後來嚴重的社會危機。 悟涵
⑥元朝新發展
元朝實現了全國性的大統一。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既是元朝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成功的嘗試,同時又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是對古代郡縣制度的重大發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⑦明清達到頂峰
明朝建立後,為處理君臣關系和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在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使秦朝以來的宰相制度走到了盡頭;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地方勢力進一步削弱。明朝還遍設廠衛特務組織,實行八股取士,這是專制主義加強的突出表現。清朝沿用明制,後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使我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3.中央管制:秦統一中國後,建立了以三公九卿為主體的中央官制。 隋、唐時期,中央官制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建立了以三省六部為主體結構的中央官制。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雖職責不同,但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尚書省負責處理行政事務;中書省掌管策令的起草和頒布;門下省掌審議策令的制定和頒布。尚書省下又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每個部又各設四司,下有郎中、員外郎等一整套官吏。除六部之外,中央司法、行政等部門還有御史台、大理、宗正、太僕等九寺和國學、少府、將作、軍器等五監。這些機構和官員的設置,標志著中國封建官僚制度的成熟。宋、元、明、清基本承襲了隋、唐官制的格局,當然也有些小的變化。

⑹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

你的郵箱是多少啊,我發給你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