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復習提綱

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復習提綱

發布時間: 2021-03-19 22:42:19

1. 蘇教版生物八年級下 知識點總結 快~~~~~~~

一、植物的生殖
1.無性生殖的意義:由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2.選材
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莖、葉、根、芽(插穗),或插入土、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後就可栽種,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⑵嫁接: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個植物體(砧木)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嫁接時應當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蘋果、梨、桃等很多果樹都是利用嫁接來繁育優良品種的。 ⑶植物組織培養:植物組織→形成愈傷組織→長出叢芽→生根→移栽成活。既能在短期內獲得大批同種植物,又能防治植物病毒侵害。
3.會判斷有性和無性生殖的區別:
生殖,也稱繁殖,生物孳生後代的現象,生命的基本特徵之一。生殖方式可分為兩類,即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由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二、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1.過程
變態發育: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
2.特點:有性生殖,體內受精,卵生。
3.完全變態:受精卵→幼蟲→蛹→成蟲 (如:家蠶、蜜蜂、菜粉蝶、蠅、蚊)
4.不完全變態:受精卵→若蟲→成蟲 (如:蝗蟲、蟋蟀、螻蛄、螳螂)
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蟲,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僅有翅芽,能夠跳躍,這樣的幼蟲叫做若蟲。若蟲經5次蛻皮,不經過蛹期,發育成有翅能飛的成蟲。
5.防治害蟲的最佳時間:幼蟲時期。
三、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兩棲動物的概念: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只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的一類動物
2.行為表現:雄蛙鳴叫→雌雄蛙抱對→……→成蛙
3.生殖特點: 有性生殖,體外受精,卵生。
生殖和幼體發育必須在水中進行,幼體要經過變態發育才能上陸生活。(這是導致兩棲動物分布范圍小、種類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4.種類: 青蛙、蟾蜍、大鯢、蠑螈等。
四、鳥的生殖和發育
1.鳥卵的結構:卵黃是卵細胞的主要營養部分;胚盤內含有細胞核;卵黃外的卵白含有營養物質和水分,供胚胎發育的需要;卵殼和卵殼膜起保護作用。
2.鳥的生殖過程的行為表現:求偶→交配→築巢→產卵→孵卵→育雛
五、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1.基因: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斷。是決定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
2.性狀:形態結構特徵、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行為方式(如各種先天性行為)等。
3.顯性形狀: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雜交一代表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
4.隱性形狀: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雜交一代沒有表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
5.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如:豌豆的圓粒與皺粒,西紅柿的紅果與黃果,兔的白毛與黑毛,雞的玫瑰冠與單冠,人的直發與卷發,A型血與B型血。
6.性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有關的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
7.性別決定: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
8.變異的特點:不同種類之間,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首先決定於遺傳物質基礎的不同,其次與環境也有關系。但單純由環境引起的變異,如果沒有影響到遺傳物質基因,就不會遺傳給後代。

2. 八年級下冊生物的復習提綱(蘇教版)

http://wenku..com/view/04a58935f111f18583d05a1b.html

3. 八年級下冊是生物復習提綱(蘇教版)

http://bio.hengqian.com/html/2009/11-9/r214156915.shtml

4. 急需八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蘇教版)

第七單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例如:種子繁殖(通過開花、傳粉並結出果實,由果實中的種子來繁殖後代。)(胚珠中的卵細胞與花粉中的精子結合成受精卵→胚→種子)
2.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例:扦插,嫁接,壓條,組織培養
3.嫁接的關鍵: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
二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1.完全變態: 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 幼蟲與成體的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叫變態發育. 卵→幼蟲→蛹→成蟲。舉例:家蠶、蜜蜂、蝶、蛾、蠅、蚊
2.不完全變態:卵→若蟲→成蟲。舉例:蝗蟲、蟬、蟋蟀、螻蛄、螳螂
三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變態發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點:卵生,體外受精。
四、鳥的生殖和發育
1.過程:築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育雛幾個階段。
2.特點:卵生 體內受精
3.鳥卵的結構:一個卵黃就是一個卵細胞。胚盤裡面含有細胞核。卵殼和殼膜——保護作用,卵白——營養和保護作用,卵黃——營養作用。胚盤——胚胎發育的場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 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
• 變異:是指子代和親代個體間的差異。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 生物的性狀: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生理特徵、行為方式.
2 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例:轉基因超級鼠和小鼠。
4 生物遺傳下來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狀。
二、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1.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
3.染色體 :細胞核內能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4.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傳遞。精子和卵細胞是基因在親子間傳遞的「橋梁」。
• 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於成對的染色體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細胞分裂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

三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 相對性狀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雜交一代中表現的是顯性性狀。
2. 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dd 顯性性狀基因組稱為:DD或 Dd
3. 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
4. 如果一個家族中曾經有過某種遺傳病,或是攜帶有致病基因,其後代攜帶該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緣關系的後代之間再婚配生育,這種病的機會就會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別遺傳
1. 每個正常人的體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對男女都一樣,叫常染色體,有一對男女不一樣,叫性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
3. 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為1:1
五 生物的變異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變異首先決定於遺傳物質基礎的不同,其次與環境也有關系。因此有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
2.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人工選擇、雜交育種、太空育種(基因突變)

第三章 生物的進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數學者認為:原始大氣中的無機物到有機物, 再到原始生命,這一過程是在原始地球上進行
2.原始地球條件:高溫、高壓、紫外線以及雷電、原始海洋、無氧氣
3.蛋白質、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質
二、生物進化的歷程
1.比較法:根據一定的標准,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2.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於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鳥化石(古代爬行動物→古代鳥類)
3.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
三、生物進化的原因
1.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動物在適應環境過程中所表現的一個方面,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2.自然選擇:生物通過生存斗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3.過程: 過度繁殖 生存斗爭 遺傳變異 適者生存
4.意義:生物通過遺傳、變異、自然選擇而不斷進化。

第八單元 第一章 傳染病和免疫
一、傳染病及其預防
1. 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
2.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傳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
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二 免疫與計劃免疫
1.人體的三道防線:
• 第一道:皮膚和黏膜
• 第二道: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2.抗體: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刺激了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
3.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
4.免疫:最初指人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
現指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人體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殺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製成的生物製品,接種於人體後,可產生相應的抗體.
6.計劃免疫、意義:
第二章 用葯和急救
1. 安全用葯 處方葯(R) 非處方葯(OTC)
2. 說出一些常用葯物的名稱和作用。例如:牛黃解毒片可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疾病的治療。新速效感冒片可用於傷風引起的鼻塞、咽喉痛、頭痛發燒等疾病的治療。
3. 概述安全用葯的常識。——分析葯品標簽包含的信息。葯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症、用法與用量、葯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胸外心臟擠壓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內出血,毛細血管出血、靜脈出血和動脈出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進健康
一、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
1.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調節自己的情緒
方法:轉移注意力;選擇合適的方式宣洩煩惱;自我安慰
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2.探究酒精或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低濃度的酒精(0。25%)對水蚤的心率有促進作用,高濃度的酒精對水蚤的心率有抑製作用。
3.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酒精會損害人的心臟和血管,酗酒會全使腦處於過度興奮或麻痹狀態,引進神經衰弱和智力減退,長期酗酒,會造成酒精中毒,飲酒過多,還會有生命危險。
4.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煙草燃燒時,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對人體的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使人的記憶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時還誘發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降低人體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損,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5. 蘇教版八年級生物復習提綱(重點難點)

我 已經掌握啦

6. 2013年版(最新版)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復習提綱

小貝復習

八年級生物復習
2013


1
第十四章

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復習資料)

依據:生物學家依據生物的
形態結構特徵

營養方式

在生態系統中
的作用以及在
進化上

親疏遠近
關系等,將生物分為若干類群。

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是:















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原則:在生物各類群之間,所處的共同分類單位越

,它們之間的
相似程度

越大
,表明它
們的
親緣關系

越近


若兩種生物分類上同屬於一個小的分類單位,那麼它們一定同屬於一個大的分類單
位。

2
.植物的主要類群及其特徵


1
)藻類植物

分類

單細胞藻類:衣藻、硅藻;

多細胞藻類:紫菜、海帶(大型藻類)


特徵:結構比較
簡單
,沒有
根莖葉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

天氣轉暖,池水變綠,這與
藻類的大量繁殖
有關


應用:餌料、食用、中葯材。

危害:赤潮、水華。


2


特徵:一般只有
矮小的莖

又小又薄的葉
,沒有
根,
並且
莖、葉
中沒有
輸導組織。

種類:葫蘆蘚、地錢。

應用:檢測
空氣污染
,水土保持。


3


(由
水生
過渡到陸生的植物)

特徵:不僅有
正真的根、莖、葉
,而且在體內還具有
輸導組織
,能較好適應陸地生活。葉
片背後有
孢子囊
(孢子是
生殖細胞



種類:石松、蕨、桫欏。

應用:能源(煤和石油)
、葯用、飼料、肥料。

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
生殖
都離不開

,因此,它們生長在
陰暗潮濕
的環境中。


4


包括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它們的生殖過程不需要水。

裸子植物種子
裸露
,沒有
果皮
包被。

裸子植物的種類:松、杉、柏以及銀杏、蘇鐵。

被子植物在現存植物中占據對優勢。

被子植物

陸生:根系發達

水生:體內有氣道

被子植物特徵:
是常見的綠色開花植物,一般都具有
根、莖、葉、花、果實和種

。種子外面有
果皮
包被形成的
果實
。生殖過程不需要

,適於生活在
各種環境中。

3
.我國的珍稀植物: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桫欏、水杉、珙桐等。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鐵線蕨、龍棕。

4
.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徵


1
)無脊椎動物的共同特徵是:它們的身體內沒有由
脊椎骨
組成的
脊柱
。無脊椎動物約占動物種數的
95%
,包括
腔腸
動物、
扁形
動物、
線形
動物、
環節
動物、
軟體
動物、
節肢
動物等主要類群。

環節動物

的身體是由許多形態相似的
體節
組成。

代表動物有:蚯蚓、螞蝗、沙蠶等。

軟體動物

大多數在身體的腹面有塊狀
肌肉足
,體外被覆堅硬的
貝殼


代表動物有:珍珠貝、蝸牛、
烏賊
等。

節肢動物:是動物界中種類
最多
,數量
最大
,分布
最廣
的動物類群,占動物總數的
4/5
以上,同時也
是無脊椎動物中最適應各種生活環境的類群。

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徵是:
身體分節
,體表有堅硬的
外骨骼
和分節的
附肢
,頭部有眼、觸角和口等器
1

生物分類

種子植物
蕨類植物

苔蘚植物

小貝復習

八年級生物復習
2013


2
官。

代表動物有:甲殼綱
---
蟹、蝦、

蛛形綱
---
蜘蛛

多足綱
---
蜈蚣

昆蟲綱
---
蝴蝶、蝗蟲等。


2
)脊椎動物代表著動物界的高等類群。現存的脊椎動物主要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
乳類。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體的背部有
脊柱


形態結構

生殖

呼吸

生活環境

魚類

流線型,體表被覆
鱗片

體外受精,卵生

用鰓呼吸

水中

兩棲類

皮膚裸露

體外受精,卵生,
變態發育

幼體用鰓呼吸,成
體用肺呼吸,兼用
皮膚輔助呼吸

水中或潮濕的陸


爬行類

體表被覆鱗片或甲

體內受精,卵生,
有卵殼

用肺呼吸

水中或陸地

鳥類

流線型,前肢變成
翼,體表覆蓋羽毛

體內受精,卵生,
有卵殼

用肺呼吸

空中、
陸地或水中

哺乳類

一般有體毛,大腦
發達

體內受精,胎生,
哺乳

用肺呼吸

空中、
陸地或水中

5
.我國的珍稀動物

我國珍稀國家
一級保護動物
除了被譽為「活化石」的
大熊貓
外,還有蒙古野驢、金絲猴、白鰭豚、丹
頂鶴、朱䴉、揚子鱷等。

6
.細菌分布極其廣泛。

結構:它們具有
細胞
結構,但
沒有成形

細胞核
。細胞一般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
核質
等部分構成。有些細胞還具有
莢膜(保護)

鞭毛(運動結構)
等結構。

分類:根據細菌不同的形態,可以把它們分為
球菌

桿菌

螺旋菌
三類。

生活方式:寄生或腐生。有的細菌營
腐生生活(分解死的動植物遺體)如:枯草桿菌、甲烷菌


有的細菌營
寄生
生活如:
痢疾桿菌、結核桿菌
等。

生殖方式:無性生殖(分裂生殖)


觀察方式:高倍顯微鏡。

應用:利用黃色短桿菌製造味精

7
.真菌的主要特徵

分類:
除了少數真菌個體微小外,
絕大多數真菌個體較大。
真菌有
單細胞

(酵母菌)

多細胞

(霉
菌等)


共同特徵是:細胞都由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等組成,細胞內沒有
葉綠體


生活方式:一般營
腐生

寄生
生活。

生殖方式:真菌通過無性生殖(出芽生殖)或有性生殖的方式(孢子)繁衍後代。

病毒主要特徵

病毒很小
,
要用
電子顯微鏡
觀察。

它們結構非常簡單,
沒有細胞結構
,一般只有
蛋白質
外殼和遺傳物質
核酸


生活方式: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
寄生
在生物的
活細胞
里,無限增殖。

8..
病毒對人類生活有利有弊;大多數細菌對人類有益,少數細菌對人類有害。

9
.病毒、細菌以及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有無細胞結


有無成形的細
胞核

生殖方式

營養方式

代表生物








無性生殖
(分裂)

腐生或寄生

結核桿菌、甲烷菌


有(單細胞


無性生殖
腐生或寄生

酵母菌(單)
、木耳、霉

小貝復習

八年級生物復習
2013


3


或多細胞)

或有性生


菌(多)






——

無限增殖

寄生

愛滋病病毒、禽流感病


第十五章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復習資料)

1


生物多樣性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
(遺傳多樣性又叫
基因多樣性)

2


聯系:遺傳多樣性決定物種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的實質是遺傳多樣性。

直接價值:信用、葯用、工業原料、科研及美學價值。

3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間接價值:凈化環境、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調節氣候。

潛在價值:新葯的提取、生物品種的改良等方面的內容。

4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
,森林被稱為大自然的「調節器」
,它們在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生物
多樣性的破壞和喪失會直接影響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5


物種數量的銳減不僅威脅了物種多樣性,也使自然界喪失了許多寶貴的基因,從面使遺傳多樣性也面
臨嚴重的威脅。

生物資源過度利用

棲息地喪失

環境污染

自然災害

外來物種入侵

6


保護生物多樣性:

就地保護:是最有效的保護措施,其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

措施:

遷地保護:一般是在不能實施就地保護的基礎上才選擇進行的補充手段。

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

第十六章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復習資料)

1


19
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也通過肉湯實驗,徹底否認了微生物可以「自生」的說法。

2


生命起源的過程:

原始大氣(水蒸汽、氮氣、氨、氫氣、甲烷等)

有機小分子(氨基酸、核苷酸等)

有機大分子(蛋白質、核酸等)

原始生命(能生長、生殖、遺傳)

原始單細胞生物。

3


米勒實驗:要求掌握原理圖。
(對照書本
P55
自行復習)

米勒實驗的結論:在一定的條件下,原始厭氧中的各種成分能夠轉變成為有機小分子。

4


原始大氣和現在大氣的最重要的區別是:原始大氣成分中不含氧氣。因此,第一個出現的原始生命一
定是厭氧型。

5


生物進化的證據:

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遺物、遺跡。

化石分布規律:越古老的地層中,生物化石越簡單、越低等;越新形成的地層中,生物化
石結構越復雜、越高等。

6


植物進化歷程:

原始苔蘚植物

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

閃電、紫外線

小貝復習

八年級生物復習
2013


4
原始的藻類

原始蕨類

原始種子植物

7


動物進化歷程:原始單細胞動物

原始無脊椎動物

原始魚類

原始兩棲

原始鳥類



原始爬行類

原始哺乳類

8


生物進化的總趨勢: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

9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明確提出了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常說。這一學說被譽為「
19
世紀自然科學
三大發現之一」


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有: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常說的結
果。

10


人類起源於古猿。人類進化的主要歷程:南方古猿階段、能人階段、直立人階段、和智人階段。
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發生的最顯著的變化是腦容量的增加。

第十七章

動物的運動(復習資料)

1


動物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飛行、奔跑、游泳、爬行、行走、跳躍等。動物通過運動可以適應
環境,提高生存能力。

2


鳥類適應飛行的特徵:①呈流線型,利於減小飛行阻力。②骨中空,利於減輕體重③前肢特化為翼,
被羽毛,利於飛行。④胸骨及胸肌發達,利於展翅。⑤直腸短,利於糞便隨時排出,減輕體重。

3


動物運動的能量來源:直接來源是
ATP
;根本來源是:食物;最終來源是:光能。

食物被動物消化吸收後,營養物質隨備注循環進入細胞。細胞通過呼吸作用將貯藏在有機物中的能量
釋放出來,其中一部分轉化為熱能,另一部分主要暫時貯存在一種被稱為
ATP
的能源物質中。

食物

(消化吸收)細胞

(呼吸作用)
A
TP (
提供能量
)

鳥類飛行、馬奔跑等。

4


螞蟻的運動方式:前足
+
後足
+
另一側的中足為一組,剩下的另外三條足為另一組,交替運動。

5


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骨連結(如關節)三部分組成。骨——有杠桿作用、骨連結—
—有支點作用、骨骼肌——有動力作用。

6


骨骼肌兩端的肌腱,附著在兩塊或兩塊以上相鄰的骨上(對照書本上的圖理解)
。人和脊椎動物肌肉的
收縮和舒張,都是在神經系統調節和控制下完成的。

7


人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同時肱三頭肌舒張;而人在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同時肱三頭肌收縮。

7. 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復習提綱

第五部分
第一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六、 生物的遺傳現象:
生物的性狀傳給後代的現象,叫遺傳。
動植物的性狀主要是通過生殖細胞而遺傳給後代的。
七、 染色體和基因:
細胞核內存在的一些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染色體。染色體在體細胞中染色體成對(父方和母方)存在,生殖細胞中成單存在(人體細胞23對,人的生殖細胞23條),它由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NA中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基因在體細胞中存在,生殖細胞中成單存在。
八、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當細胞內控制性狀的一對基因,兩個都是隱性(aa)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就會表現,否則(AA、Aa),為顯性性狀。
顯性(大寫A) 隱性(小寫a)
九、 禁止近親結婚
血緣關系越近的人,遺傳基因越相近,婚後所生子女得遺傳病的可能性越大。
十、 生物的變異現象
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
十一、 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
十二、 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
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十三、 變異在生物進化上的意義
十四、 變異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第二章 生物的進化
一、 生命的起源:
原始的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原始的生命起源於非生命的物質。
二、 生物進化的歷程:
植物進化的歷程:
原始單細胞動物
原始生命 原始苔蘚類
原始藻類 原始裸子植物
原始蕨類 原始被子植物
動物進化的歷程: 原始鳥類
原始魚類 原始兩棲類 原始爬行類 原始哺乳類
進化原則: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三、 人類的出現:
人類和類人猿是近親,人由森林古猿逐步進化而來。
植物從種子植物脫離水的限制,無脊椎動物從節肢動物脫離水的限制,脊椎動物從爬行動物脫離水的限制。
四、 生物進化的證據:
主要證據為化石(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於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逐漸形成的)在越古老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而在越晚近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陸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最古老的地層中沒有生物化石。
五、 人工選擇:
選擇者:人 結果:滿足人類的各種要求。 速度:較快。
概念:根據人類的需求和愛好,經過不斷選擇而形成生物新品種的過程。
六、 自然選擇
選擇者:自然界各種環境條件。 結果:適應環境,不斷進化。
速度:形成新物種需要漫長歲月。
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

第三章 生物與環境
一、 環境的含義
生物的生活環境不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點,主要還是指存在於它周圍的影響它生活的各種因素。
二、 生態因素: 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和非生物
非生物因素――陽光、溫度、水、空氣等
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三、 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1、 環境影響生物
2、 生物適應環境
3、 生物影響環境
四、 生態系統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
五、 生態系統的組成
植物――生產者(無機物光合作用 有機物)
生物部分 動物――消費者(使用有機物)
細菌真菌――分解者(有機物――無機物)
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土壤、水、溫度等
六、 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存在吃與被吃的關系,形成食物鏈,一個生態系統中,相互關聯的食物鏈形成食物網。如:草 兔 狐
七、 生態平衡
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八、 我國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我國裸子植物的資源,占居全世界的首位。
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揚子鱷、麜鹿,植物中的銀杉、金錢松、珙桐等為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1、 許多野生動植物可以用作葯材。
2、 能提供大量的工業原料。
3、 為人類提供食物。
4、 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九、 環境污染
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土壤污染、雜訊污染
十、 環境保護(基本國策)
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我國陸續建立了數百個自然保護區,如四川卧龍、王朗和九寨溝等自然保護區(大熊貓、金絲猴),廣西花坪自然保護區(銀杉)。對嚴重污染環境、浪費資源、影響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企業,實行限期治理或停產治理等措施。從我做起樹立環境意識,培養愛護環境的

課標要求:
1.列舉植物的無性生殖。嘗試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3.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4.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5.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解釋人的性別決定。認同優生優育。舉例說出生物的變異。舉例說出遺傳育種在實踐上的應用。
6.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
7.說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傳染病(包括艾滋病)。描述人體的兔疫功能。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兔疫和非特異性兔疫。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8.關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關注癌症的危害。
9.說明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說明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拒絕毒品
10.說出一些常用葯物的名稱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葯的常識。運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第七單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例如:種子繁殖(通過開花、傳粉並結出果實,由果實中的種子來繁殖後代。)(胚珠中的卵細胞與花粉中的精子結合成受精卵→胚→種子)
2.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例:扦插,嫁接,壓條,組織培養
3.嫁接的關鍵: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
二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1.完全變態: 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 幼蟲與成體的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叫變態發育. 卵→幼蟲→蛹→成蟲。舉例:家蠶、蜜蜂、蝶、蛾、蠅、蚊
2.不完全變態:卵→若蟲→成蟲。舉例:蝗蟲、蟬、蟋蟀、螻蛄、螳螂
三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變態發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點:卵生,體外受精。
四、鳥的生殖和發育
1.過程:築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育雛幾個階段。
2.特點:卵生 體內受精
3.鳥卵的結構:一個卵黃就是一個卵細胞。胚盤裡面含有細胞核。卵殼和殼膜——保護作用,卵白——營養和保護作用,卵黃——營養作用。胚盤——胚胎發育的場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 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
• 變異:是指子代和親代個體間的差異。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 生物的性狀: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生理特徵、行為方式.
2 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例:轉基因超級鼠和小鼠。
4 生物遺傳下來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狀。
二、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1.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
3.染色體 :細胞核內能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4.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傳遞。精子和卵細胞是基因在親子間傳遞的「橋梁」。
• 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於成對的染色體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細胞分裂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

三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 相對性狀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雜交一代中表現的是顯性性狀。
2. 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dd 顯性性狀基因組稱為:DD或 Dd
3. 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
4. 如果一個家族中曾經有過某種遺傳病,或是攜帶有致病基因,其後代攜帶該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緣關系的後代之間再婚配生育,這種病的機會就會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別遺傳
1. 每個正常人的體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對男女都一樣,叫常染色體,有一對男女不一樣,叫性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
3. 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為1:1

五 生物的變異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變異首先決定於遺傳物質基礎的不同,其次與環境也有關系。因此有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
2.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人工選擇、雜交育種、太空育種(基因突變)

第三章 生物的進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數學者認為:原始大氣中的無機物到有機物, 再到原始生命,這一過程是在原始地球上進行
2.原始地球條件:高溫、高壓、紫外線以及雷電、原始海洋、無氧氣
3.蛋白質、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質
二、生物進化的歷程
1.比較法:根據一定的標准,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2.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於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鳥化石(古代爬行動物→古代鳥類)
3.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
三、生物進化的原因
1.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動物在適應環境過程中所表現的一個方面,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2.自然選擇:生物通過生存斗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3.過程: 過度繁殖 生存斗爭 遺傳變異 適者生存
4.意義:生物通過遺傳、變異、自然選擇而不斷進化。

第八單元 第一章 傳染病和免疫
一、傳染病及其預防
1. 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
2.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傳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
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二 免疫與計劃免疫
1.人體的三道防線:
• 第一道:皮膚和黏膜
• 第二道: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2.抗體: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刺激了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
3.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
4.免疫:最初指人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
現指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人體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殺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製成的生物製品,接種於人體後,可產生相應的抗體.
6.計劃免疫、意義:
第二章 用葯和急救
1. 安全用葯 處方葯(R) 非處方葯(OTC)
2. 說出一些常用葯物的名稱和作用。例如:牛黃解毒片可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疾病的治療。新速效感冒片可用於傷風引起的鼻塞、咽喉痛、頭痛發燒等疾病的治療。
3. 概述安全用葯的常識。——分析葯品標簽包含的信息。葯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症、用法與用量、葯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胸外心臟擠壓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內出血,毛細血管出血、靜脈出血和動脈出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進健康
一、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
1.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調節自己的情緒
方法:轉移注意力;選擇合適的方式宣洩煩惱;自我安慰
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2.探究酒精或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低濃度的酒精(0。25%)對水蚤的心率有促進作用,高濃度的酒精對水蚤的心率有抑製作用。
3.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酒精會損害人的心臟和血管,酗酒會全使腦處於過度興奮或麻痹狀態,引進神經衰弱和智力減退,長期酗酒,會造成酒精中毒,飲酒過多,還會有生命危險。
4.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煙草燃燒時,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對人體的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使人的記憶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時還誘發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降低人體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損,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8. 求蘇教版生物八下復習提綱(整本書,要詳細!)高分!!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
1、 目前己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這些動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有脊柱;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沒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樣性:1、種類的多樣性;2、生活環境的多樣性;3、00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3、 魚之所以能在水裡生活,兩個特點是至關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魚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結構:流線形(梭子形)身體;身體表面分泌粘液。
5、 魚在游泳時,靠軀幹部有尾部的左右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靠背鰭、胸鰭、腹鰭、臀鰭來保持平衡,靠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
6、 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對象製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7、 各種鰭在運動中起到輔助協調的作用。
8、 鰓是魚的呼吸器官。
9、 鰓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因此鰓是鮮紅色的。
10、 鰓絲又多又細,是為了擴大與水接觸的面積,有利於充分進行氣體交換。鰓不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氧,魚離開水後,鰓絲相互覆蓋,減小了與空氣接觸面積,不能從空氣中得到足夠的氧氣,因此缺氧而死。
11、 魚鰓對水中呼吸至關重要的特點:鰓絲鮮紅,含豐富毛細血管;鰓絲又多又細。
12、 水從魚口流入,從鰓蓋後緣流出。
13、 流出魚鰓的水中,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氣體交換 水中O2——鰓絲的毛細血管中
鰓絲中Co2—水中
15、 魚的主要特徵:體表常常有鱗,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6、 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這些動物稱為腔腸動物。
17、 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身體的動物,稱為軟體動物。
18、 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的動物,叫做甲殼動物。甲殼動物用鰓呼吸。
19、 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
20、 水中各種生物都是水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緊密而復雜的聯系,同時又都受水域環境的影響,其種類的變化和數量的消長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
21、 與水域環境相比,陸地環境要復雜得多。(1)比較乾燥;(2)晝夜溫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氣態的氧;(5)陸地環境復雜多變。
22、陸地生活的動物對環境的適應: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用於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多種運動方式,以便覓食和避敵;2、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4、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做出反應。
23、 環節動物不是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24、 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稱為環節動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因為蚯蚓是冷血動物,溫度變化不大,適合蚯蚓生活。
26、 身體分節可以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剛毛的支撐和固定運動。
28、 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完成。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黏液里,然後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恆定的體溫,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30、 恆溫動物比不恆溫動物較高等,更能適應環境,有利於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31、 兔的體溫恆定,不僅靠體表的毛,還需發達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共同協調。
32、 兔的後肢較長,前肢較短,後肢肌肉發達,適於跳躍。
33、 門齒——切斷食物 犬齒——撕裂食物 臼齒——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臟和肺的結構及部位與人體的相似,這說明了人與兔的分類很接近,同屬哺乳動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雜食性(如人)
36、 盲腸主要用於消化纖維,草食性動物盲腸發達。
37、 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適於切斷植物纖維,臼齒適於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發達的盲腸,這些都是與它們吃植物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
38、 兔有發達的大腦及遍布全身的神經,有發達的四肢,使它們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
39、 哺乳動物是最高等的動物,是脊椎動物,種類很多,地球上大約有4000多種,除極個別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徵(其他特徵: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恆定,屬恆溫動物,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
41、 鳥的外形呈流線形,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42、 鳥的羽毛分正羽和絨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軸,翼呈扇形,可增大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便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3、 鳥的胸肌發達,附於龍骨突,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4、 鳥的骨骼中空,輕而堅固,胸骨突出,有龍骨突的結構,便於發達的胸肌附於胸骨(龍骨突),減輕重量,利於飛行。
45、 鳥類消化特點:1、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滿足飛行時能量的消化;2、糞便不貯存,減輕體重,利於飛行;3、直腸短,排便頻繁。
46、 鳥的心臟發達,工作能力強,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強,有利於飛行。
47、 鳥的身體里有發達的氣囊(不是呼吸器官),輔助肺進行呼吸,滿足飛行時氧氣的需要。
48、 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而設計。
49、 恆溫動物 哺乳動物
鳥類
50、 鳥類的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身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呼吸,體溫高而恆定。
51、 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已知的種類超過100萬種(占動物種類的4/5),昆蟲有三對足,能爬行;有的昆蟲的足特化成跳躍足,能跳躍;大多數昆蟲都有翅,能飛行。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惟一會飛的動物。
52、 昆蟲的翅與鳥翼結構不同,但就適於飛行來看都有這些共同點:都有利於飛行的扇形結構,這些結構的運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氣中產生向上的升力和前進的動力,相對身體來說,都有輕、面積大的特點,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53、 翅對昆蟲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義:有利於取食,逃避敵害,擴大活動和分布范圍,有利於尋偶交配,尋找適宜的產卵場所。
54、 昆蟲的外部特徵: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運動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發達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會發生蛻皮),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55、 昆蟲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節肢動物除昆蟲外,還有蜘蛛、蜈蚣、蝦、蟹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56、 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過變態發育,此後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樣的動物叫做兩棲動物。
57、 動物的行為依賴於一定的身體結構。
58、 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運動肌肉)、骨與骨之間的連接(如關節))組成的。
59、 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和骨連接(如關節)組成。
60、 人有206塊骨 顱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動)
軀干骨(半活動)
四肢骨(能活動) 能活動的骨連結(關節)
61、 人有26塊脊椎骨(半活動骨連結)
62、 關節結構:關節頭、關節囊、關節腔(有滑液,使關節活動靈活)、關節窩、關節軟骨(緩沖作用)。
關節囊
關節頭
關節腔
關節軟骨
關節窩

63、 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是骨繞著轉動的點。
64、 人體主要的關節:上肢 肩關節 下肢 髖關節
肘關節 膝關節
腕關節 踝關節
指關節 趾關節
65、 所有脊椎動物都有關節。
66、 運動時,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容易受傷。
67、 如何在運動中保護關節:一、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運動;二、運動強度應適當;三、佩戴護腕和護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70、 為什麼骨骼肌能牽動骨: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71、 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塊骨骼肌,雙臂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73、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
74、 當然,運動並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它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75、 一句話概括骨、關節、肌肉在運動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產生運動。
76、 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另一類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
77、 有很多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二者結合的結果,如鳥的遷徙。
78、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學習行為使動物更能適應多變的環境,更好地生存。
79、 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越能適應復雜環境。同樣,環境越復雜,要學習的行為越多。
80、 先天性行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種生物只有先天性行為而沒有學習行為,就會被自然淘汰。
81、 對一個人來說,技能的訓練和知識的學習是與大腦的發育階段相適應的,一旦錯過學習的關鍵時期就很難彌補。
82、 社會行為的特徵:1、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2、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3、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83、 群體中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級制度。
84、 「首領」優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優先選擇築巢場地,其他成員會對它做出表示順從的姿態,對它的攻擊不敢還擊,也負責指揮整個社群的行動。
85、 動物的動作、聲音和氣味等都可以起傳遞信息的作用。
86、 社會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靠群體的力量往往更易獲得食物和戰勝天敵的侵襲,能有效保證物種的繁衍,使群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維持個體和種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獸有獸語)。正是由於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88、 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在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89、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2、動物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除以蟲治蟲外,還有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
91、 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供人們食用;在醫葯保健方面發揮作用;在觀賞、娛樂方面,文學藝術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們在生活中用來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點;動物傳播給人類一些疾病(害處)。
92、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93、 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動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這就是生物反應器。
94、 生物反應器的好處:可以節省建設廠房和購買儀器設備的費用,可以減少復雜的生產程序和環境污染。
95、 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96.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97.細菌的菌落比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乾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黴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有時還能呈現紅、褐、綠、黑等不同的顏色。
98.從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的不同種類。
99.菌落常用來作為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
100.培養細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製含有營養物質的營養基。②培養基進行高溫滅菌冷卻。③將少量細菌或真菌放在培養基上(此過程叫接種)。④培養皿放在保持恆定溫度的培養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培養。
101.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
102.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如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還有有機物。
103.經過嚴格高溫黴菌的環境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把有機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106.有些細菌互相連接成團或長鏈,但每個細菌也是獨立的生活的。
107.細胞結構示意圖:

108.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都為異養,異養又分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細菌生長發育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小而輕還可以隨風飄散各處,落在適當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細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無處不在。(細菌分裂速度極快)
110.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黴菌、食用菌、大型真菌為多細胞真菌。
111.
112.真菌的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進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為出芽生殖。
114.青黴:孢子青綠色,排列呈掃帚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5.麴黴:孢子有多種顏色,排列呈放射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6.引起食物發霉的真菌為黴菌。
細菌 真菌


點 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異養)。


點 單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單細胞種類也有多細胞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多數為孢子生殖。
117.比較真菌與細菌:

118.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參與物質循環;(2)引起動、植物患病(3)與動物共生。
119.大多數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製造有機物。可見 細菌和真菌對於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121.細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種類營寄生生活,它們從活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這種現象叫做共生。(一旦分開,可以獨立生活,叫做共棲)
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4.酵母菌發酵狀態:
有機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多用於做麵包]

有機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 [用於釀酒]
125.發酵:微生物的無氧呼吸(也稱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敗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這些細菌和真菌可從食品中獲得有機物,並在食品中生長和繁殖,導致食品的腐爛,因此食品保存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新軍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生長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學家還能用現代技術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種基因轉入一些細菌內部,只這些細菌能夠生產葯品(用細菌做生物反應器)。
129.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類的意義:了解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使每個物種在生物分類上的位置一目瞭然,同時也進一步明確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
131.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態結構、內部構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133.每個界分為六個更小的等級,它們從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134.兩種生物之間共有的分類單位越多,它們的親緣關系越近。
135.綱 < 亞門 < 門
136.分類登記越高,射干內務體間的差異越大,共同特徵越少,所含生物數量越多。
137.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樣式,外在形式是種類的多樣性。
138.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
139.生物的各種特徵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態系統的多陽性受到破壞就會導致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的多樣性喪失。
141.自然條件下,平均2000年一種鳥類滅絕。平均8000年一種哺乳動物滅絕。
142.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有(1)生存環境改變和破壞;(2)掠奪式的開發利用;(3)環境污染;(4)生物入侵。
143.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法律有《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土保護法》。(每個法律前要加「中華人民共和國」)
144.建立自然保護區分為:就地保護和圈地保護。
145.森林是全球50%~90%的陸生生物的家園。
146.珙桐是被子植物。銀杉是裸子植物。
參考資料:原創,你必須給我提分哦,我可是為了你大的這么累這么多的~

八年級(下)生物復習資料
第七單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例如:種子繁殖(通過開花、傳粉並結出果實,由果實中的種子來繁殖後代。)(胚珠中的卵細胞與花粉中的精子結合成受精卵→胚→種子)
2.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例:扦插,嫁接,壓條,組織培養
3.嫁接的關鍵: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
二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1.完全變態: 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 幼蟲與成體的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叫變態發育. 卵→幼蟲→蛹→成蟲。舉例:家蠶、蜜蜂、蝶、蛾、蠅、蚊
2.不完全變態:卵→若蟲→成蟲。舉例:蝗蟲、蟬、蟋蟀、螻蛄、螳螂
三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變態發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點:卵生,體外受精。
四、鳥的生殖和發育
1.過程:築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育雛幾個階段。
2.特點:卵生 體內受精
3.鳥卵的結構:一個卵黃就是一個卵細胞。胚盤裡面含有細胞核。卵殼和殼膜——保護作用,卵白——營養和保護作用,卵黃——營養作用。胚盤——胚胎發育的場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 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
• 變異:是指子代和親代個體間的差異。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 生物的性狀: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生理特徵、行為方式.
2 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例:轉基因超級鼠和小鼠。
4 生物遺傳下來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狀。
二、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1.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
3.染色體 :細胞核內能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4.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傳遞。精子和卵細胞是基因在親子間傳遞的「橋梁」。
• 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於成對的染色體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細胞分裂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

三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 相對性狀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雜交一代中表現的是顯性性狀。
2. 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dd 顯性性狀基因組稱為:DD或 Dd
3. 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
4. 如果一個家族中曾經有過某種遺傳病,或是攜帶有致病基因,其後代攜帶該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緣關系的後代之間再婚配生育,這種病的機會就會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別遺傳
1. 每個正常人的體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對男女都一樣,叫常染色體,有一對男女不一樣,叫性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
3. 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為1:1

五 生物的變異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變異首先決定於遺傳物質基礎的不同,其次與環境也有關系。因此有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
2.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人工選擇、雜交育種、太空育種(基因突變)

第三章 生物的進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數學者認為:原始大氣中的無機物到有機物, 再到原始生命,這一過程是在原始地球上進行
2.原始地球條件:高溫、高壓、紫外線以及雷電、原始海洋、無氧氣
3.蛋白質、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質
二、生物進化的歷程
1.比較法:根據一定的標准,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2.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於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鳥化石(古代爬行動物→古代鳥類)
3.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
三、生物進化的原因
1.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動物在適應環境過程中所表現的一個方面,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2.自然選擇:生物通過生存斗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3.過程: 過度繁殖 生存斗爭 遺傳變異 適者生存
4.意義:生物通過遺傳、變異、自然選擇而不斷進化。

第八單元 第一章 傳染病和免疫
一、傳染病及其預防
1. 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
2.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傳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
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二 免疫與計劃免疫
1.人體的三道防線:
• 第一道:皮膚和黏膜
• 第二道: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2.抗體: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刺激了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
3.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
4.免疫:最初指人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
現指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人體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殺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製成的生物製品,接種於人體後,可產生相應的抗體.
6.計劃免疫、意義:
第二章 用葯和急救
安全用葯 處方葯(R) 非處方葯(OTC)
1. 說出一些常用葯物的名稱和作用。例如:牛黃解毒片可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疾病的治療。新速效感冒片可用於傷風引起的鼻塞、咽喉痛、頭痛發燒等疾病的治療。
2. 概述安全用葯的常識。——分析葯品標簽包含的信息。葯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症、用法與用量、葯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胸外心臟擠壓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內出血,毛細血管出血、靜脈出血和動脈出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進健康
一、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
1.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調節自己的情緒
方法:轉移注意力;選擇合適的方式宣洩煩惱;自我安慰
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2.探究酒精或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低濃度的酒精(0。25%)對水蚤的心率有促進作用,高濃度的酒精對水蚤的心率有抑製作用。
3.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酒精會損害人的心臟和血管,酗酒會全使腦處於過度興奮或麻痹狀態,引進神經衰弱和智力減退,長期酗酒,會造成酒精中毒,飲酒過多,還會有生命危險。
4.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煙草燃燒時,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對人體的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使人的記憶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時還誘發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降低人體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損,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OK?

9. 八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蘇教版

第七單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例如:種子繁殖(通過開花、傳粉並結出果實,由果實中的種子來繁殖後代。)(胚珠中的卵細胞與花粉中的精子結合成受精卵→胚→種子)
2.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例:扦插,嫁接,壓條,組織培養
3.嫁接的關鍵: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
二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1.完全變態: 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 幼蟲與成體的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叫變態發育. 卵→幼蟲→蛹→成蟲。舉例:家蠶、蜜蜂、蝶、蛾、蠅、蚊
2.不完全變態:卵→若蟲→成蟲。舉例:蝗蟲、蟬、蟋蟀、螻蛄、螳螂
三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變態發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點:卵生,體外受精。
四、鳥的生殖和發育
1.過程:築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育雛幾個階段。
2.特點:卵生 體內受精
3.鳥卵的結構:一個卵黃就是一個卵細胞。胚盤裡面含有細胞核。卵殼和殼膜——保護作用,卵白——營養和保護作用,卵黃——營養作用。胚盤——胚胎發育的場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 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
? 變異:是指子代和親代個體間的差異。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 生物的性狀: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生理特徵、行為方式.
2 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例:轉基因超級鼠和小鼠。
4 生物遺傳下來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狀。
二、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1.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
3.染色體 :細胞核內能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4.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傳遞。精子和卵細胞是基因在親子間傳遞的「橋梁」。
? 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於成對的染色體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細胞分裂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

三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 相對性狀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雜交一代中表現的是顯性性狀。
2. 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dd 顯性性狀基因組稱為:DD或 Dd
3. 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
4. 如果一個家族中曾經有過某種遺傳病,或是攜帶有致病基因,其後代攜帶該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緣關系的後代之間再婚配生育,這種病的機會就會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別遺傳
1. 每個正常人的體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對男女都一樣,叫常染色體,有一對男女不一樣,叫性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
3. 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為1:1

五 生物的變異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變異首先決定於遺傳物質基礎的不同,其次與環境也有關系。因此有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
2.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人工選擇、雜交育種、太空育種(基因突變)

第三章 生物的進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數學者認為:原始大氣中的無機物到有機物, 再到原始生命,這一過程是在原始地球上進行
2.原始地球條件:高溫、高壓、紫外線以及雷電、原始海洋、無氧氣
3.蛋白質、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質
二、生物進化的歷程
1.比較法:根據一定的標准,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2.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於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鳥化石(古代爬行動物→古代鳥類)
3.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
三、生物進化的原因
1.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動物在適應環境過程中所表現的一個方面,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2.自然選擇:生物通過生存斗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3.過程: 過度繁殖 生存斗爭 遺傳變異 適者生存
4.意義:生物通過遺傳、變異、自然選擇而不斷進化。

第八單元 第一章 傳染病和免疫
一、傳染病及其預防
1. 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
2.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傳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
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二 免疫與計劃免疫
1.人體的三道防線:
? 第一道:皮膚和黏膜
? 第二道: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2.抗體: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刺激了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
3.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
4.免疫:最初指人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
現指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人體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殺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製成的生物製品,接種於人體後,可產生相應的抗體.
6.計劃免疫、意義:
第二章 用葯和急救
安全用葯 處方葯(R) 非處方葯(OTC)
1. 說出一些常用葯物的名稱和作用。例如:牛黃解毒片可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疾病的治療。新速效感冒片可用於傷風引起的鼻塞、咽喉痛、頭痛發燒等疾病的治療。
2. 概述安全用葯的常識。——分析葯品標簽包含的信息。葯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症、用法與用量、葯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胸外心臟擠壓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內出血,毛細血管出血、靜脈出血和動脈出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進健康
一、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
1.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調節自己的情緒
方法:轉移注意力;選擇合適的方式宣洩煩惱;自我安慰
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2.探究酒精或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低濃度的酒精(0。25%)對水蚤的心率有促進作用,高濃度的酒精對水蚤的心率有抑製作用。
3.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酒精會損害人的心臟和血管,酗酒會全使腦處於過度興奮或麻痹狀態,引進神經衰弱和智力減退,長期酗酒,會造成酒精中毒,飲酒過多,還會有生命危險。
4.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煙草燃燒時,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對人體的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使人的記憶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時還誘發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降低人體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損,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