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表示期刊
1、M——專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論著);
2、C——論文集;
3、N——報紙文章 ;
4、J——期刊文章;
5、D——學位論文 ;
6、R——研究報告 ;
7、S——標准 ;
8、P——專利 。
學術論文期刊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所以許多學者往往由於各方面的因素沒有很好把握這一特性,就導致了使其失去價值。
在國際科學界,如何正確評價學術論文期刊越來越引起廣泛的關注。大多數把SCI、SSCI收錄的科技論文的多寡則被看作衡量學術論文期刊論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價指標。
(1)什麼表示期刊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
1 、期刊作者.題名〔J〕 .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
2、 專著作者.書名〔M〕 .版本(第一版不著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
3、 論文集作者.題名〔C〕 .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
4 、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 .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
5 、專利文獻題名〔P〕 .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6、 標准編號.標准名稱〔S〕 。
7、 報紙作者.題名〔N〕 .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
8 、報告作者.題名〔R〕 .保存地點.年份 。
2. 雜志屬於哪種參考文獻類型 用什麼字母表示
雜志屬於期刊。用J字母表示。
雜志根據一定的編輯方針,將眾多作者的作品匯集成冊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稱期刊。雜志的形成來源於罷工、罷課或戰爭中的宣傳小冊子。
學術期刊按主管單位的不同,可以分為省級、國家級、科技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CSCD、雙核心期刊等。
(2)什麼表示期刊擴展閱讀
中國最早的雜志為德國漢學家郭實臘1833年7月在廣州創辦的《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發行時間延續5年多,版式採用中國傳統書本樣式,刊期使用清代皇帝年號紀年。
在最初,雜志和報紙的形式差不多,極易混淆。後來,報紙逐漸趨向於刊載有時間性的新聞,雜志則專刊小說、游記和娛樂性文章,在內容的區別上越來越明顯,在形式上,報紙的版面越來越大,為三到五英尺,對折,而雜志則經裝訂,加封面,成了書的形式。此後,雜志和報紙在人們的觀念中才具體地分開。
馬克思在《新萊茵報·政治經濟評論》出版啟事中指出,與報紙相比,雜志的優點是「它能夠更廣泛地研究各種事件,只談最主要的問題。雜志可以詳細地科學地研究作為整個政治運動的基礎的經濟關系」。
由VIVA無線新媒體製作的《2013年度中國數字雜志閱讀報告》2月25日在京公布。
《報告》指出,通過以手機為主的無線智能終端閱讀雜志的中國用戶已經超過1.5億人,隨著網路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直接在線閱讀而不是下載閱讀,娛樂、時尚、新聞、數碼是用戶首選的閱讀內容,用戶在手機上看雜志越來越投入,閱讀每本雜志的平均時間從2012年的63秒增長到230秒。
雜志發展到當前早已融入到現代人的生活中,而人們也不只限於通過報刊亭等實體店去購買。在當當網、淘寶網、雜志鋪等網站上,就可以訂購一期或者是一年的雜志,省去了中間購買的不必要環節。雜志按時郵寄到訂閱者手裡,省時省力,而且還有很多額外優惠,這些優勢決定了雜志訂閱走向電商是一種趨勢。
3. 論文里參考資料,博士論文用[D]表示,期刊用[J]表示,請問教材該用什麼符號表示
教材屬於專著,用[M]表示。具體表示如下: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專著(個人著作)[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止頁。
專著(集體著作)[序號]章節責任者.題名.[M].見(In):主編.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止頁。
示例: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8-38.
(3)什麼表示期刊擴展閱讀
其他參考文獻的表示
1、期刊:著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2、論文集:著者.題名.編者.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3、學位論文:著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4、專利:題名[P].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5、技術標准:編號.標准名稱[S].
6、報紙:著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7、科技報告:著者.題名[R].保存地點.年份.
4. 什麼是期刊論文
對中國(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認定,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有兩種版本。一是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以下簡稱《引證報告》);另一種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以下簡稱《要目總覽》)。《要目總覽》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年出了 2000 版。《要目總覽》收編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各種學科類別的中文期刊。其中對核心期刊的認定通過五項指標綜合評估。 《引證報告》統計源期刊的選取原則和《要目總覽》核心期刊的認定各依據了不同的方法體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類)不完全一致。
2、什麼是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
一般說來,「國家級」 期刊 ,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
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 期刊 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另 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
刊」、「核心 期刊 」字樣的刊物也可視為國家級刊物。
「 省級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專科院校
主辦的學報(刊)。
3、什麼是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以學術論文為主,而非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則以文件、報道、講話、體會、知識等只能作為學術研究的資料而不是論文的文章為主。由於《總覽》選刊的依據是 「 載文量多 」 、 「 收錄量大 」 和 「 被引次數多 」 ,並不強調學術期刊與非學術期刊的界線,對此自然也就沒有進行嚴格區分。
具體說來,《總覽》學術與非學術不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4、什 么 是 CN 類 刊 物 ?
所謂CN 類刊物是指在我國境內注冊、國內公開發行的刊物。該類刊物的刊號均標注有 CN 字 母,人們習慣 稱
之為 CN 類刊物。
5、什 么 是 ISSN 類 刊 ?
所謂ISSN 類刊物是指在我國境地外注冊,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該類刊物的刊號前標注 有 ISSN 字母。
現在許多雜志則同時具有 CN 和 ISSN 兩種刊號 。
6、什 么 是 核 心 期 刊 ?
簡單地說,核心 期刊 是學術界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對於 期刊 質量進行跟蹤評價,並以情報學理論為基
礎,將 期刊 進行分類定級,把最為重要的一級稱之為核心 期刊 。
期刊評價常用名詞解釋
為方便讀者查閱和使用,現將《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年度報告》(CAJCES)中所使 用的期刊評價指標的理論意義和具體演算法簡要解釋如下:
總被引頻次:指該期刊自創刊以來所登載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這是一個非常客觀實際的評價指標,可以顯示該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視的程度,以及在科學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影響因子: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是E. 加菲爾德於1972年提出的。由於它是一個相對統計量,所以可公平地評價和處理各類期刊。通常,期刊影響因子越大,它的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具體演算法為:
即年指標:這是一個表徵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主要描述期刊當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被引用的情況。具體演算法為:
被引半衰期:指該期刊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是在多長一段時間內發表的。現舉例說明其計算方法(以1996年《Science》為例):
注意: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都是測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種指標。這兩種半衰期通常不是針對個別文獻或某一組文獻,而是指某一學科或專業領域的文獻總和而言的。
來源文獻量:指來源期刊在統計當年的全部論文數,它們是統計期刊引用數據的來源
論文破題技巧
提出強有力的主題。你的主題表明了你的意圖:你打算在論文里闡述或證明什麼。以下一些類型的主題可能會抓住你的(以及教授的)注意:
挑戰某個誤解。挑戰某一普遍被接受的理論或其它類似於「人人都認為是如此」的東西,證明它其實並非如此。
找隱蔽的聯系。比方說用科學理念來解釋文學概念,反之亦然。舉例說明:波爾理論關於原子結構的分析為觀察哈姆雷特與這出戲次要人物的關系提供了另一種方式。這個主意是為了幫助你在觀察或思考某一概念時能找到一條全新的讓人驚訝的道路。
為「壞人」正名。為被普遍認為是「壞人」的歷史人物或文學形象正名,著名生物學家史蒂夫傑古爾德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大師,他撰文表示:拉馬克,羅馬主教八世——大多數人將他描述為科學進程上的阻礙者,實際上他是當時外科科學的佼佼者。找到被你的讀者不公平對待或被惡意誹謗的人物或行為(提示:我會避免用這種方式對待希特勒,不管你寫得多好,沒人會欣賞你為此作的努力,並把希特勒當好人看的)。
時代技術、社會結構和文化解構經典作品。灰姑娘和簡•奧斯汀筆下的愛瑪在今天的合作社會會成為怎樣的女人?牛頓和朱利葉斯•凱撒會如何使用蘋果筆記本呢?
古時的技術、社會或文化傳統思考現今社會。朱利葉斯•凱撒會怎樣想傑克•韋爾或比爾•蓋茨?簡•奧斯汀會如何思考當今的職業女性呢?
利用自己的經驗作為資源。使用個人經驗可以讓你的論文既生動又明確——還能讓你更投入到寫作當中(誰不愛談論自己呢?)
心中要有目標讀者。絕對不要為了你的教授而寫。想像你在對朋友或家人解釋你的觀點;想像這篇文章將成為《時代》的封面文章,或者在研究領域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為自己塑造一個目標讀者,你就是在為他而寫。論文很容易淪為讓人覺得無趣和厭煩的文章,不僅僅是對你的教授,更可能是對你。只有這樣你的寫作才不會使人昏昏入睡,也使得文章目的更加明確,以及對內容提高了審核標准(捫心自問:「我這樣解釋,讀者是否還有疑問呢?」)。
做好研究調查
圍繞主題,制定計劃。你需要弄清自己要在論文中提出的觀點,然後圍繞這一觀點進行研究調查。你要先寫一份計劃書,其中應當包括整個研究的進展步驟和要需要完成的任務(比方說:9月20日前找到10份資料,10月15前完成初步的研究)。
使用維基網路。維基是非常有用的網路全書,適合於快速查找事實,對某一主題增加粗略的了解。所以在開始研究前,為什麼不Wikipedia一下?但是要注意的是,維基並不真正適合作為學院水平論文的參考資源,因為它缺少對學科課題方面細節的詳細闡述。所以維基只適合作為你開始論文的地方,一篇好的學科論文的組成的核心是遠遠深於和廣於維基所能提供的。
一次只處理一個論點。不要試圖一次把你的主題搞定。對整個主題有一個大概的感覺,為你需要了解的東西建立一份大綱。之後每次處理一個論點,在完成初稿之後,你就不難發現論點之間的聯系。
整理好使用的參考書目和資源。這條是彌縫自己添加的。你所參考的書目和資源都應該整理存放好,第一是為了方便再次查閱;第二是論文結束時寫參考資料時不再需要重復去找這些資源。
詢問導師和圖書管理員。除了網上找不完的資料,你可不要忽略身邊能利用的人力資源。你的導師,可能在辦公室里花時間等待,便是希望某位學生能夠闖進來提出一個值得他們花長時間與你討論的問題。友好的圖書管理員,多數的圖書管理員很高興幫助你去找和你的項目相關的資料. 一些圖書管理員甚至能將那些很難找到的信息定位到具體的一卷書中。所以不要浪費了哦~當然,也不要忘記向周圍的學生們尋求指點幫助,說不定他知道的正好和你的主題相關。
解決論文寫作
提前開始。很多人卻總拖到最後期限才著急起來,卻常常不以為然。學期開學,教授就開始布置任務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有充裕的時間去計劃、研究、寫作和檢查論文。如果你有效利用了這段時間,不僅可以寫出更好的論文,還能減少壓力,也不至於在截止日期前要熬通宵或不能出去玩。所以開學之初,你就應該制定好計劃,如兩星期研究,兩星期寫作,兩星期定初稿,剩下一些日子審稿和校對。寫作期間,你可以設定每天完成的字數量(五百字是可行的,一般不超過一小時就能完成——一篇博客短文也差不多這個字數),設定結束的部分——當天停筆的位置應該是你第二天開始寫的時候容易重拾思緒的地方,以免線索中斷。
文章大綱。文章大綱可以說是你的思維導圖,是你的文章將涉及的一系列要點,是你論述的目的,是你完成作品的大致面貌——甚至,如果你思路清晰,文章的第一段也可作為大綱將中心內容揭示,並看出寫作脈絡。不管是以哪種形式,一個有效的提綱能幫到你很多。寫的時候它能作為檢測進度的尺子,能作為提醒,幫你確定文章是不是已涵蓋了在列提綱時你想要表達的那幾點,當你思緒凌亂時,它還可以提示你。一個好的提綱讓你寫作更加靈活,不用拘泥於從頭寫到尾,如果你的思緒到那了,而且研究充分,可以先寫你已經准備好的要點,比總考慮類似第七頁還沒決定寫什麼呢,我就不能先寫第六頁的問題要強多了。最後,手頭上有個計劃能幫你鎖定目標,實現寫作目的,而不是「想到哪寫到哪,以至不知所雲了」,這正是許多學生正在做的事情。
從中間開始。不同作家寫作時面臨的同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想不出來如何開頭。與其盯著一個空屏幕看到視網膜脫落,絞盡腦汁去想一個充滿敬畏激情和意義深遠的開篇,還不如跳過開頭的介紹,直接進入第二段。當你完成後面部分,你隨時可以回來寫出一段放在第一段——不過接著,你可能發現其實沒必要這么謹慎,你會發現,第一段往往是文章最弱的部分,相較於其它有意義的功能,它更常作為進入主題的暖身。
不要剽竊
剽竊不僅僅指從網上摘抄文章——剽竊是指從維基網路或其它網頁復制段落而不標注出處或將引用部分用引號括起來,是指摘要別人的論點或使用別人的數據而不表明來源,是指任何出現在你文章沒有標示來處,不屬於你原創思想的一切。請你避免用任何方式使用其他人的作品,甚至說它本來就是你的。即使是正確的引用,你也應盡量減少使用別人的作品。一篇有一系列論點和對論點闡述的論文如果缺少自己的語言,那絕不會是一篇好論文,就算你的論點和闡述來自於已具有完美形式的參考文章或書目,也是沒有意義的。
避免使用維基網路。維基並不真正適合作為學院水平論文的參考資源,因為它缺少對學科課題方面細節的詳細闡述。所以維基只適合作為你開始論文的地方,一篇好的學科論文的組成的核心是遠遠深於和廣於維基所能提供的。
集中於與你文章的目的交流。重審你的文章至少一次,注意力集中在核查文章中的每一句話是不是都實現了你預設的目的,你期待讀者從文章里讀到什麼,產生怎樣的感情,你的每句話可以幫你實現嗎,可以讓讀者充分理解嗎。每句話都應指引讀者的思維奔向你的結論。
校對校對。校對是一項完全與重審分離的工作,而且是你在明確文章「結束」之前所做的最後一件事情,這時你該好好注意語法了——明確每個句子都有主語和動詞,而且搭配正確。更正所有的拼寫錯誤,特別是文字處理器檢測不出來的。充分利用文字處理器,但在校對過程中這只是開始,而不是最後步驟。一個很好的技巧是從後往前校對——先看最後一個單詞,接著是倒數第二個,然後倒數第三個,以此類推。這樣可強迫你的大腦脫離原先的文章順序注意每個單詞,意味著不受你記憶中想像的該寫什麼的干擾,看到你真正寫下的東西。
做點總結。別把「總結」和「摘要」混為一談。文章的最後一段或兩段應是你的論點最出彩的地方,千萬不要老調重彈,只是重復文中的觀點。你可以解釋你的研究發現,提出你對文中數據的理解,描繪未來研究的前景,或指出在你文中出現的事實的意義及重要性。結論應是論文的最強音,而不是軟弱的摘要重述。
5. 什麼是期刊,有哪些特點
期刊是按卷期、年月或其它標識系統一次編號,意欲無限期出版的連續出版物。期刊的特點:1、時間性強,報道及時。2、內容廣泛,集思廣益。3、期刊具有連續性。
6. 是什麼期刊
就是定期出版發行的刊物。有半月刊、月刊、雙月刊等等。
7. 什麼是期刊
1、科學指標
科學指標是衡量科學實力的量化規定項目。目前各國有關科學事業的統計指標雖不盡相同,但通常的科學指標都包括:科學出版物的數量和類型,出版物施引和受引的數量,授予各級學位的人員數量,政府科學基金的金額與力度,科學出版物使用語種的數量,申請與批準的專利數量,聘任工作的科學家數量等。上述這些指標常用來評價科學成果和科學生產能力等。
2、期刊引用報告
期刊引用報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簡稱JCR,是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編制出版的一部評價期刊的重要工具.它是SCI的副產品,主要由五大部分組成:期刊排隊部、來源期刊數據表、期刊半衰期表、引用期刊表和被引期刊表。
3、即年指標
即年指標是衡量一種期刊被其他期刊引用的速度的指標。 也就是文章發表當年期刊的平均被引用數。其計算公式為:
即年指標=某年該刊發表文章的被引用次數/該刊該年發表的所有論文數
4、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這一評價期刊的重要指標是E..加菲爾德1972年提出的,是對一篇文獻或文獻集合獲得客觀響應,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觀度量.其計算公式為:
影響因子=某年引用某刊前兩年論文的總次數/某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總數
5、期望影響因子
期望影響因子也稱為期望被引證率。從眾多的期刊中隨機收集一批論文,在不強調嚴格的時間規定的前提下,混合計算這批論文的被引證率,得到的就是期望影響因子。
6、作者影響因子
作者影響因子是以計算作者著述文獻的客觀效果的一種影響因子。在計算和評價時,要注意區別發表在不同重要性(不同影響子)的期刊上的論文質量的差異。
7、學科影響因子
學科影響因子是利用迭代法逐次確定一個學科核心期刊的量度。 最早是1978年由Hirst提出的,一定時間內的學科影響因子可以表述為如下比例:
學科影響因子=待定期刊論文在引證集合中的被引證次數/待定期刊的論文數
8、重要性系數
重要性系數是在給定的主題領域內,對期刊集合(組)中的某一種期刊的相對重要性進行的測度。在給定時間內,A期刊對B期刊重要性系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重要性系數=A期刊對B期刊的引證數量/A期刊對所有的文獻的引證數量
9、回應因子
回應因子是一種關於期刊獲得引證程度的測度。最早是由Zmaic等學者於1989年提出的,其計算公式為:Ne=(Nind,a)p/(Cp*Sa)式中:Ne是期刊的回應因子,(Nind,a)p是p年引證a年該期刊發表的獨立論文數,Sa是本期刊在a年刊載的論文數。
8. 論文中的參考文獻字母代表是什麼比如期刊【J】
字母代表所引用的文獻的類型,如【J】代表所引用的這篇文獻來自期刊。
根據國家標准,參考文獻的引用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進行,其中不同類型的參考文獻的引用需要做出區分,即使用字母區分。常見的參考文獻字母所表示的類型有:
1、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2、電子文獻類型:資料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
3、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網[OL],光碟[CD],磁帶[MT],磁碟[DK]。
(8)什麼表示期刊擴展閱讀
不同類型的參考文獻格式舉例:
1、專著型:[1]劉國鈞,陳紹業,王鳳翥. 圖書館目錄[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期刊型:[7]金顯賀,王昌長,王忠東,等. 一種用於在線檢測局部放電的數字濾波技術[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33⑷:62-67.
3、析出文獻型:[9]鍾文發. 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瑋.運籌學的理論和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 468-471.
4、報紙型:[11] 謝希德. 創造學習的新思路 [N]. 人民日報,1998-12-25⑽.
9. 國內統一刊號中的字元分別代表什麼意思是不是可以區分期刊
通過國內統一刊號也可以來區分期刊的種類,每一個字元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意思。 國內統一刊號格式為CNxx-yyyy/z,由中國國別代碼「CN」、報刊登記號「xx-yyyy」和分類號「z」組成。其中「xx」為期刊出版單位所在地區代號,「yyyy」為出版管理部門分配的序號(期刊的序范圍為「1000-4999」),「z」則是用以說明期刊所屬學科分類。 地區代號: 11.北京市 12.天津 13.河北省 14.山西省 15.內蒙古自治區 21.遼寧省 22.吉林省 23.黑龍江省 31.上海市 32.江蘇省 33.浙江省 34.安徽省 35.福建省 36.江西省 37.山東省 41.河南省 42.湖北省 43.湖南省 44.廣東省 45.廣西壯族自治區 46.海南省 47.備用號 48.備用號 49. 備用號 50.重慶市 51.四川省 52.貴州省 54.西藏自治區 61.陝西省 62.甘肅省 63.青海省 64.寧夏回族自治區 6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學科分類號: D—政治、法律 E—軍事 F—經濟 G—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H—語言、文字 I—文學 J—藝術 K—歷史、地理 N—自然科學總論 O—數理科學和化學 P—天文學、地球科學 Q—生物科學 R—醫學、衛生 S—農業科學 T—工業技術 TB—一般工業技術 TD—礦業工程 TE—石油、天然氣工業 TF—冶金工業 TG—金屬學與金屬工藝 TH--機械、儀表工業 TJ—武器工業 TK—能源與動力工程 TL--原子能技術 TM—電工技術 TN—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 TP—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 TQ—化學工業 TS--輕工業、手工業 TU—建築科學 TV--水利工程 U—交通運輸 V—航空、航天 X—環境科學、安全科學 Z—綜合性圖書 作為正規期刊還有其他特徵:有承印單位名稱;封面或封底有條碼、定價;如屬通過郵局發行的正式期刊,還具有郵發代號。
10. 期刊的類型是指什麼
期刊可以從不同角度劃分類型。大致有以下幾種劃分角度: I、按期刊的載體分:印刷型、電子型、縮微型等。 2、按內容、用途分:學術性期刊(有學報、公報、通報、會志、匯刊等);科普性期刊;技術性期刊;情報性期刊;檢索性期刊(文摘、題錄、索引等);工具資料性期刊(統計資料、要人傳記、時事紀要等,);行業性期刊。 3、按出版機構分:學術團體;大專院校;政府機構;公司企業;商業機構;科研部門等。 4、按文種分:中文期刊;外文期刊。 5、按刊期分:定期(周刊、旬於U、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不定期; 6、按期刊文獻級別分:一次文獻期刊(又稱一級文獻),如:公報、會報、會志、學報和江刊等;二次文獻期刊(又稱二級文獻),指書目、索引、文摘、題錄等;三次文獻期刊(又稱三級文獻),如述評、綜論、評論和進展報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