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時尚雜志
㈠ 國際著名的時尚雜志有哪些
1、VOGUE
美國,1892年創刊 這本美國老牌時尚雜志號稱「時尚之前,Vogue之中」,一直以來,文化評論家們都認為《VOGUE》至今113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時尚攝影的歷史」。支撐《VOGUE》領導時尚影像潮流並居於核心地位的奧妙就在於那些世界上最優秀的攝影師,比如赫爾穆特·牛頓——這位被稱為「慾望攝影師」的大師長年與《VOGUE》合作——可惜兩年前,他去世了。
2、Esquire君子
美國,1933年創刊 這位君子一直對外宣稱自己僅僅和成熟男性打交道,並且對封面比基尼女郎不感興趣。72年來強調成熟、優雅和高尚的風格,雖然在今天日新月異的時尚市場上如此堅持略顯老套,但其江湖地位也確實令五顏六色的毛頭小雜志望塵莫及。
3、Cosmopolitan大都會
美國,1886年創刊 又是一家老牌雜志,當年以大膽有趣、號召「大都會女郎「的風格出道,不過現今在同類雜志中風格並不特別突出。類似李嘉欣,美則美矣,淡然寡味。自1996年創辦,集合銷售、推廣、展銷、時尚秀的「Cosmopolitanshow」彷彿還有點意思,在時尚界已有「最佳市場及銷售活動」美譽。
4、W
美國,1972年創刊 老牌高端時裝雜志。6月號居然用60頁篇幅刊登了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麗的「親密生活照」——這組照片以圖片形式展現了上世紀60年代美國家庭光鮮與陰暗的雙面性,皮特與茱麗在畫面上扮演一對夫妻,以表情和肢體語言無聲講述著這個虛構家庭中的故事。與此對應的專題文字解釋卻只有2頁——可見其捕捉時尚風潮脈絡的敏銳。
5、NYLON
美國 很獨特的女性時尚雜志,1998年創刊,風格另類,劍走偏鋒。幾年來吸引了很多大牌化妝品公司的廣告,據說原因在於這些廣告商「希望採用採用一種新型的獨特載體影響消費者。」
6、Harper』』s Bazaar哈潑時尚
美國,1867年創刊 風格內斂自省,歷史年代悠久。
7、GQ
美國,1952年創刊 《GQ》雜志的內容分類包括時尚、美食、旅遊、健身及兩性關系,注重休閑娛樂和產品資訊,由於注重男人的生活質量問題,因此很多視角集中在對本土和國際時尚的關註上。其中性的內容也是生活質量的一個方面,但《GQ》的訴求更多還在於Fashion ,因此在《GQ》中兩性關系的內容比例嚴格控制在10%左右。
8、ELLE
法國,1945年創刊 法文中「elle」即為「女性」之意,倡導女性化柔美化特徵,其中文版是目前中國時尚雜志市場的領軍期刊,在全世界各地擁有眾多兄弟姐妹,是法國樺榭集團的頂樑柱。風格較剛上市的《VOGUE》更加平易近人。
9、Marie Claire瑪麗嘉兒
法國,1988年創刊 曾為貝克漢姆打破了十四年不用男性做封面傳統的瑪麗嘉兒如今被稱作主流女性時尚雜志市場上最野的雜志。2002年小貝一句「我在床上如同野獸」,讓多少女性為之「崩潰」!
10、Figaro madame費加羅夫人
法國,1980年創刊 與《君子》內在頗有夫唱婦隨的氣質,都強調高雅持重的儀表,看重「時尚中的智慧」,有實力雄厚的《費加羅》報團在其後作為支撐,略為顯得「啰嗦」了些——內容除時裝外涉及美容、烹調、養生之道等等。
11、FHM男人幫
英國,1985年創刊 《FHM》全稱是「for him magazine」,定位為軟性情色雜志,每年一屆的全球100大性感美女評選和全球性現狀調查報告都是《FHM》的保留欄目。EMAP集團旗下的《男人幫》率先將美女與酒吧幽默的主題呈現給中國的年輕男性讀者,近年來《男人幫》以其迅速直接的風格吸引了大批男性讀者,類似電視傳播方式的全新雜志編輯思路和暢快淋漓的文風也是賣點。
12、i-D
英國,1980年創刊 大寫的字母D強調雜志對設計的關注,而小寫字母i則暗示雜志「我行我素」的風格。創辦人特里·瓊斯希望這份雜志能夠在主流之外為時尚界和關注時尚的人帶來更開闊的視野和更多的聲音:「時尚不僅僅是衣著,它還是我們身邊的文化,是音樂、電影、文學、藝術和食品等這些影響我們日常生活決定的東西。」源自生活的靈感,對現實的敏銳洞察,創新的思想,迥於傳統的表現手段,出色的攝影和富於個性的版面設計,都是《i-D》成功的因素。
13、BRUTUS
日本,1980年創刊 在《BRUTUS》創刊號中,它很快地撇清了自己中年雜志的定位,強調自身是無時代的男性雜志,並提倡「身為男人」所應該追求的生活方式,並聲明:《BRUTUS》是為所有的男性而編的一本雜志。其成功經驗是:在一個大的主題下進行運作,每期都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主題,這樣慢慢地上升為一個品牌。品牌的確立為其廣告經營獲得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4、Ray瑞麗
日本 與《ELLE世界時裝之苑》和《時尚》的歐美風格不同,來自日本的《瑞麗》是完全的東方風格。日本人在服裝搭配方面注重周詳實用的風格,同時,日本人的膚色、身材以及審美趨向在許多方面與中國女性接近,這應該是《瑞麗》目前與前二者在中國時尚雜志市場上三分天下的重要原因。
㈡ 比較好的女性看的時尚雜志有哪些
《都市麗人》《時尚cosmo》《vogue服飾與美容》《elle世界時裝之苑》這基本都是不錯的女性雜志的,以前報刊亭要麼買幾本的。現在一直在雜志鋪訂這些時尚累的書,雖然網上可以看,但是很麻煩,所以就算紙書貴也買來自己慢慢翻,喜歡看這些方面的書沒辦法啊。
㈢ 有什麼時尚雜志好看的
嗯,有很多啊,eg:MILK、ELLA、vouge、米娜。
我個人比較喜歡看MILK和米娜,內容很多而且豐富,VOUGE和ELLA主要是講一些世界奢侈名牌,這個還是要看個人喜好吧。
㈣ 請問看時尚雜志的網址有哪些
據我所知,有http://www.zcom.com/ZCOM電子雜志,全球最大電子雜志平台,頂尖品牌雜志免費回下載
http://www.za.com.cn/時尚雜答志網 , 網路電子雜志免費下載,最全免費電子雜志下載網站
還有蝴蝶網,太平洋女性網
希望能幫到你!
㈤ 國內外高端時尚雜志有哪些
《時尚芭莎(HARPER』S BAZAAR)》,《時尚先生·ESQUIRE》。
《ELLE(世界時裝之苑》為世界著名回雜志《ELLE》的中文版。由答上海譯文出版社、法國樺榭菲力柏契出版社合辦。
《時尚·COSMOPOLITAN》《COSMOPOLITAN》是全球著名、主要針對女性讀者的時尚類雜志。該雜志創辦於1886年,1905年出版業大亨威廉·赫斯特以時價四十萬美金的價格(摺合2006年現價約一千萬美金)將其收購。現時,包括中國大陸(中文名:《時尚》)、香港以及台灣地區(中文名:《柯夢波丹》),《COSMOPOLITAN》在全球有超過50個版本的雜志出版發行。
《Vogue》《女友》《瑞麗》《ELLE》《昕薇》等。
㈥ 什麼時尚雜志最受歡迎
郭瑞泉(北京):經濟管理類是《財經》雜志、《哈佛商業評論》等,休閑類是《時尚》系列、《瑞麗》系列、《世界時裝之苑》等,周刊類是《新周刊》、《新聞周刊》、《三聯生活周刊》等,汽車與IT類是《汽車畫報》、《汽車族》、《數碼雜志》、《通信技術》等。
陳長平(上海):還是一些老的品牌雜志賣得最好,如《讀者》、《知音》、《故事會》。另外實用類、帶有一定地域性的雜志也賣得可以,如《上海電視》、《上海樓市》、《理財周刊》。
張祖雄(上海):時尚類的雜志比較受歡迎,還有資訊類比如房產、樓市、汽車類的雜志。
京滬讀者的閱讀趣味有何不同?
郭瑞泉:北京會偏重時政、財經類的雜志。
陳長平:很多人以為像財經類雜志會在上海能夠賣得很好,其實賣得不好,主要是因為內容的問題,比如說《財經》,很多報道可能不是廣告,但雜志上做出來的感覺就像廣告,這就會影響讀者對雜志品牌的認同感。
張祖雄:北京的雜志內容會硬些,適合在北方銷售,比如說《三聯生活周刊》在北京賣得很火,拿到上海總銷量不到2000本,相當於北京的1/10。而我們通常說的南方銷售圈,主要指廣東,也包括長沙、武漢、成都,這些城市的雜志會顯得八卦一些。上海的閱讀習慣是屬於江南口味,形式感比較中性、中庸,講求品位,習慣接受新東西,但也要把它演變成本土的說法,所以一個洋名詞進來的話,在上海是會很快傳開來的。
機場、書報亭等發行渠道有何不同?
郭瑞泉:首都機場的讀者多屬於收入高、消費能力強、影響力大的商務人士,是報刊社最最喜歡的「貴族讀者」。令報刊頗為動心的是這里已經成為檢驗自身產品質量的晴雨表。
陳長平:書報亭主要顧及市區消費群,已是上海文化一景,最重要的是它成了報刊社平等競爭的平台,也成為讀者自由選擇的平台。
張祖雄:超市能逐步培養一個讀者的消費習慣,我們的優勢在配備有食品可以選擇,如買一本雜志送一瓶飲料。另外,在超市上架的雜志不上封套,這便於讀者就地翻閱。
什麼因素影響雜志銷售?
郭瑞泉:一本雜志的包裝,包括雜志名、封面及封面顏色都是有影響的,有時很可能只是因為封面上的一個標題吸引購買。
陳長平:價格及內容。是否實用,資訊是否夠多,這成為占讀者心目中比重最大的一種購買動機。比如說失業率高時,人才類雜志走俏;而經濟類不好賣,我們就會適當縮減總發量。
張祖雄:對於內容是否受歡迎我們會有個事先調查。比如說最近電影雜志賣得差,因為它沒有廣告,單靠發行,價格又高。我們發現長沙辦的《DVD導刊》才賣六塊八,拿來試銷結果很好,因為大家都喜歡在家看碟。外在因素如GDP水平、氣候都有影響。
是否發行量大的雜志更適合生存?
郭瑞泉:發行收入依賴度高的期刊似乎比廣告依賴度高的期刊生命力更強。前者收入來源於讀者,其波動主要取決於讀者的閱讀需求、興趣和習慣的變化;後者收入來源於企業(廣告主),其波動取決於企業效益的變化。相比之下,後者比前者更無常,死得快的大多是廣告依賴度高的期刊。
陳長平:發行量大的雜志一般注重做內容,而做內容的雜志是會長久的。張祖雄:原來那些發行量很大的雜志如《讀者》、《青年一代》也在由發行向廣告慢慢轉型,在內容上增加時尚內容。這是件好事,因為雜志最好是要靠兩條腿走路。而現在的雜志在發行手段上也變得多樣化,包括推廣、海報、公共關系、廣告置換等。從廣告角度,我是看好雜志的,因為它內容深、廣告也好看,比起報紙快餐,雜志還具一定的保鮮期。
㈦ 時尚雜志需要什麼能力
首先呢,時尚雜志的工作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光鮮的。
作為一個編輯就應當具備一下能力吧。
第一:審美,要能夠判斷出自己認為的美,而且這個要被其他人認同的。這樣的感覺是要長期培養的,或者說是需要天賦的,有些人怎麼也培養不出來,有些人卻生來就有這樣的能力。
第二:人脈,要有約稿的人脈,要認識業界的編輯,這點對於初級的編輯來說比較困難,但是這個肯定是資深編輯要具備的。
第三:文筆,編輯當然要能寫。
第四:攝影,能夠掌握攝影的技術更好,這個也屬於個人審美修養的一個部分吧。
第五:軟體的操作,對於排版軟體的掌握,PS,indesigh等等,當然你只是一個編輯,不是設計,各司其職,但是編輯應當是要掌握最簡單的一些技能的。
第六:對時尚的理解,這點可以通過長時間的涉足了解,會慢慢加深認識,比如對全球大牌的認識,對他們設計流派的掌握,對時尚界各種活動的了解,對於奢侈品牌的逐漸深入了解,然後有自己的看法,一般時尚界里主要就是些奢侈品的品位,是化妝品,高級服裝定製,奢華珠寶,他們的品牌,都是有很多很多,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歷史有自己的文化,這種很藝術的東西,也不是時間長了你就能夠很理解他們的設計者的初衷是什麼。
第七:對潮流的認識,因為你說你想做時尚編輯,我不知道你是想做哪個方向的。我就理解成是時尚大牌那個方向的吧,如LV,chanel,等等,頂級的屬於時裝界的大牌的;但是潮流和時尚有區別,陳冠希的CLOT,美國的鞋品牌VANS,日本的各大潮牌,當然像川久保玲,山本耀司這樣的時裝大牌也和潮流結合的很緊密,所以方向也不一樣。前者更加傾向於成熟的奢華,後者就是青春的潮流吧,但是都是屬於時尚類的一種意識文化。看你自己偏向於那種。
最後呢,多看看時尚雜志,看看時尚編輯們寫的東西。在中國確實存在編輯們自己都穿的一些很普通,或者去跳蚤市場淘來的A貨的衣服的情況,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種生活狀態,這個和職業無關,中國真正的時尚業應該還沒有成熟,中國沒有自己的大牌設計師,所以編輯們也只是附屬物中的附屬物。在國外的時尚編輯是很滋潤而風光的。
多看看國外的時尚雜志吧,如《vouge》《huge》《elle》這類一線的,像《瑞麗》《米娜》那一類的都屬於很有傾向性偏日系文化的雜志,雖然《huge》也是日本的。如果是往潮流方向發展,可以看看《yoho》《1626》《0086》《milk》這些都是中國的。學習一下他們的版式,編輯的行文,品牌的文化等等。
祝你成功吧,再者,任何事物都是在自己接受後才會有真正的認識,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也希望你是真的喜歡!
㈧ 怎麼在網上看時尚雜志
第一種方法
到http://www.hudie.com/bbs注冊~
一般大部分雜志都出自這里!(需要的話可以發短消息給我,我發邀請碼給你)
注冊之後,發帖!生到F4之後然後,做論壇任務!
1金幣下1本雜志(在時尚雜志網)
第二種
到上海生活論壇注冊http://bbs.shanghaidz.com/index.php
然後就可以到 時尚雜志免費下載 板塊下雜志就可以
缺點是 更新可能稍慢,有兩個LOGO!
不過很方便 沒有限制注冊,也沒有要發帖賺錢!
㈨ 為什麼時尚雜志,開始受到業外人士的詬病
時尚本來就是十分變化莫測的,在時尚圈裡每一個人都有對於時尚的不同的見解,每個人的審美標准不一樣,所看到的事物也就有所不一樣,時尚雜志在近幾年的市場並不是很好,對於業界人來說時尚雜志是可以讓他們更好的去了解時尚的整個市場,而對於業外的人士來說,時尚可能與他們沒有什麼關系。
時尚圈本來就是一個十分小的團體,正因為小眾所以它才變得這么時尚,這么流行,被慢慢被大眾所接受。所以對於時尚雜志來說也是如此,一直不不為業外人士所接受,但對於一些業內人來說時尚雜志是對於他們十分重要的。
㈩ 時尚圈最具有影響力的雜志是哪本
一、在時尚圈這個行當里邊,有頂級的主編,也有頂級的設計師。走在時尚最前沿的他們無論編輯最暢銷的雜志。最有影響力的雜志應該屬《ELLE世界服裝之苑》。
也會實現自身更大的價值。對於明星們的效果如此的顯著,對於平常人來說,這些雜志也是能夠提升個人品味和審美情趣的重要一點作為時尚類型的雜志自然有它的特殊性,無論是雜志的編輯還是攝影師,設計師等等都是受過良好的專業訓練,而且有著較高的藝術修養呈現出來的作品自然是有保障有吸引力的東西。
對於一個喜歡雜志的普通讀者能夠看到這些有品質有修養的雜志自然是欣喜若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