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文博類期刊

文博類期刊

發布時間: 2021-03-18 12:05:51

① 文博是什麼意思

字義來分析:

「文」在自日常生中指文學、文字;可引申為知識、學問。

「博」本意是大;引申指通曉、知道得多。

「文博」一詞可理解為通曉、知道很多學問。可用來形容人的知識水平高,明白很多道理。

詞語分析:

「文博」可看作文化博物的縮寫。在日常中多用該意思,如文博行業,文博中心等。

擴展知識:

文博也有不同含義。

一、《文博》為文博考古類學術期刊,陝西省一級期刊,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文博》創刊於1984年,在國內外享有學術聲譽和擁有多層次的讀者群。

二、文博,中國內地女歌手。2010年出版發行個人第一張音樂專輯《相約春天》。文博身材纖細、面容秀氣、歌聲甜美,初見她的人都以為她是南方姑娘,其實她是位地道的吉林籍歌手。

網路-文博

② 文物局都應該看些什麼報刊

1.考古文物類刊物
此類刊物44種。國家核心期刊20種,所佔比例較大。月刊4種,雙月刊12種,季刊17種,半年刊2種,年刊4種,不定期刊物5種。刊期以季刊為最多。刊物頁數為50-100的8種,100-150的18種,160-200的4種,210以上的5種,未查明頁數者9種。刊物頁數主要集中在100-150。這類刊物主要是對考古發掘和出土文物進行研究,其學術性較強,大多是學術刊物。
根據刊物的側重點,此類刊物又可細分為重考古研究類和重文物研究類。
重考古研究的刊物有:《考古》、《文物》、《考古學報》、《考古與文物》、《華夏考古》、《江漢考古》、《海岱考古》、《農業考古》、《邊疆考古研究》、《湖南考古輯刊》、《內蒙古文物考古》、《南方民族考古》等,這類刊物欄目大多為考古調查與發掘、考古報告、考古研究、科技考古等;重文物研究的刊物有:《東南文化》、《北方文物》、《中原文物》、《南方文物》、《浙江文物》、《遼海文物學刊》(停刊)、《文物世界》、《文物春秋》、《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中國文物科學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學輯刊》、《文物研究》、《成都文物》等,這類刊物欄目主要為探索與研究、考古文物研究、文物保護、文物鑒賞等。
此類刊物內容的涵蓋面,除《考古》、《文物》、《考古學報》輻射全國的考古、文物研究,其餘的刊物地域性較強,大多以本區域考古文物研究為主,涵蓋周邊地區的相關研究。如《考古與文物》側重於陝西、甘肅地區的考古、文物研究,《東南文化》側重於江浙地區文物研究,《華夏考古》、《中原文物》側重於河南及周邊地區考古、文物研究。
此類刊物中的《古代文明》、《殷都學刊》側重於歷史文化研究;《美術研究》、《書畫藝術》、《中國藝術》、《美術學報》、《新美術》、《藝術史研究》、《民族藝術》設有考古學與藝術史研究、藝術考古欄目,側重於中國藝術史和藝術考古的研究。

2.收藏鑒賞類刊物
此類刊物20種。國家核心期刊2種。月刊11種,雙月刊2種,季刊6種,半年刊1種。刊期以月刊為最多。刊物頁數為50以下的1種,50-100的7種,100-150的7種,160-200的2種, 210以上的2種,未查明頁碼者1種。刊物頁數主要集中在50-150。其內容主要是對文物賞析與研究,文物收藏與拍賣進行介紹,語言生動活潑、深入淺出、圖文並茂。這類刊物通俗易懂,屬於大眾讀物。
《收藏》、《收藏家》、《收藏界》、《中國收藏》、《收藏參考》側重於介紹文物的收藏與拍賣,其欄目大多為文物研究與鑒賞、藏界新事、文物市場、拍賣點評。《收藏》內容較為廣泛,涵蓋了陶瓷、書畫、玉器、金銀、碑帖、錢幣等,側重於文物的賞析。《收藏家》、《中國收藏》、《收藏&S226;拍賣》、《成都收藏》其文物鑒賞與文物拍賣所佔比例相當。
《裝飾》、《榮寶齋》、《紫禁城》、《文物天地》、《中國錢幣》、《江蘇錢幣》、《新疆錢幣》、《陶瓷研究》、《中國陶藝家》、《寶藏》、《書法賞評》、《書畫世界》側重於文物的收藏與鑒賞,其欄目大多為收藏鑒賞、品鑒。《裝飾》集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研究於一體。《榮寶齋》偏重於中國繪畫方面的研究,欄目設置眾多,有畫苑、鑒賞與收藏、藝術經典等。《紫禁城》涵蓋的內容不僅有文物收藏與鑒賞,而且也包括人物故事、雜記掌故、新書介紹等,但以故宮作為研究主題。《中國錢幣》、《江蘇錢幣》、《新疆錢幣》、《陶瓷研究》、《中國陶藝家》、《書法賞評》、《書畫世界》以錢幣、陶瓷、書畫鑒賞為主。

3.文博類刊物
此類刊物45種。國家核心期刊4種。月刊6種,雙月刊5種,季刊10種,半年刊8種,年刊4種,不定期出版3種,未查明刊期者9種。刊期以季刊為最多。刊物頁數為50-90的4種,100-150的15種,160-200的2種,210以上的6種,未查明頁碼者18種。刊物頁數主要集中在100-150。這類刊物的主辦單位大多是各省市博物館以及博物館學會,側重於館藏文物、博物館學的研究與探討,也涉及考古研究與歷史文化研究,但所佔比重較少,其欄目大多為文物研究、文物保護、博物館學研究、文博簡訊。
此類期刊為核心期刊的較少,有的刊物目前還以書代刊,如《天津博物館(集刊)》、《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等。《湖南省博物館館刊》設計較為精製,目錄前約有30頁彩印的文物圖片,包括印章、漆器、玉器、陶俑、陶瓷、金銀器等;有的刊物為內刊,如《博物館研究》、《三蘇祠》等。而《絲綢之路》、《中國文化遺產》、《中外文化交流》、《美術館》也設有專欄對文物、博物館學進行介紹。
各省市博物館主辦的刊物為國家核心期刊的除《故宮博物院院刊》外,還有前面考古文物類的《中原文物》、《中國歷史文物》、《東南文化》。《東南文化》、《中原文物》欄目較多,約有7至8個,除考古研究外,大多為文物鑒賞與研究、博物館學研究等。這類刊物多以本區域館藏文物研究為主,輻射周邊地區,地域性較強。
各省市博物館主辦的刊物除故宮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天津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三蘇祠博物館、首都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以其「院刊」或「館刊」命名,其餘博物館都另闢蹊徑,盡量選取涵蓋面廣的刊名為其所辦刊物命名,如河南博物院的《中原文物》,南京博物院的《東南文化》,浙江省博物館的《東方博物》,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長江文明》,無錫市博物館的《無錫文博》,安徽省博物館的《安徽文博》,開封市博物館的《開封文博》。根據本次調查結果,至少20多家省級博物館有自己的刊物。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有2-3本本館所辦的刊物。故宮博物院與首都博物館所辦刊物分兩種:一種為學術性刊物;一種為收藏鑒賞類刊物。
有部分博物館或博物館學會還創辦了博物館年鑒,記錄博物館大事。如中國博物館學會創辦《中國博物館年鑒》,中國國家博物館創辦《中國國家博物館年鑒》,東莞市博物館創辦《東莞市博物館年鑒》等。

③ 評文博類副高職稱論文抄襲率是多少

一般都要控制在百分之五以內,發表在核心期刊。「論文部落」可發!

④ 文物局都看些什麼報刊

1.考古文物類刊物
此類刊物44種。國家核心期刊20種,所佔比例較大。月刊4種,雙月刊12種,季刊17種,半年刊2種,年刊4種,不定期刊物5種。刊期以季刊為最多。刊物頁數為50-100的8種,100-150的18種,160-200的4種,210以上的5種,未查明頁數者9種。刊物頁數主要集中在100-150。這類刊物主要是對考古發掘和出土文物進行研究,其學術性較強,大多是學術刊物。
根據刊物的側重點,此類刊物又可細分為重考古研究類和重文物研究類。
重考古研究的刊物有:《考古》、《文物》、《考古學報》、《考古與文物》、《華夏考古》、《江漢考古》、《海岱考古》、《農業考古》、《邊疆考古研究》、《湖南考古輯刊》、《內蒙古文物考古》、《南方民族考古》等,這類刊物欄目大多為考古調查與發掘、考古報告、考古研究、科技考古等;重文物研究的刊物有:《東南文化》、《北方文物》、《中原文物》、《南方文物》、《浙江文物》、《遼海文物學刊》(停刊)、《文物世界》、《文物春秋》、《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中國文物科學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學輯刊》、《文物研究》、《成都文物》等,這類刊物欄目主要為探索與研究、考古文物研究、文物保護、文物鑒賞等。
此類刊物內容的涵蓋面,除《考古》、《文物》、《考古學報》輻射全國的考古、文物研究,其餘的刊物地域性較強,大多以本區域考古文物研究為主,涵蓋周邊地區的相關研究。如《考古與文物》側重於陝西、甘肅地區的考古、文物研究,《東南文化》側重於江浙地區文物研究,《華夏考古》、《中原文物》側重於河南及周邊地區考古、文物研究。
此類刊物中的《古代文明》、《殷都學刊》側重於歷史文化研究;《美術研究》、《書畫藝術》、《中國藝術》、《美術學報》、《新美術》、《藝術史研究》、《民族藝術》設有考古學與藝術史研究、藝術考古欄目,側重於中國藝術史和藝術考古的研究。

2.收藏鑒賞類刊物
此類刊物20種。國家核心期刊2種。月刊11種,雙月刊2種,季刊6種,半年刊1種。刊期以月刊為最多。刊物頁數為50以下的1種,50-100的7種,100-150的7種,160-200的2種, 210以上的2種,未查明頁碼者1種。刊物頁數主要集中在50-150。其內容主要是對文物賞析與研究,文物收藏與拍賣進行介紹,語言生動活潑、深入淺出、圖文並茂。這類刊物通俗易懂,屬於大眾讀物。
《收藏》、《收藏家》、《收藏界》、《中國收藏》、《收藏參考》側重於介紹文物的收藏與拍賣,其欄目大多為文物研究與鑒賞、藏界新事、文物市場、拍賣點評。《收藏》內容較為廣泛,涵蓋了陶瓷、書畫、玉器、金銀、碑帖、錢幣等,側重於文物的賞析。《收藏家》、《中國收藏》、《收藏&S226;拍賣》、《成都收藏》其文物鑒賞與文物拍賣所佔比例相當。
《裝飾》、《榮寶齋》、《紫禁城》、《文物天地》、《中國錢幣》、《江蘇錢幣》、《新疆錢幣》、《陶瓷研究》、《中國陶藝家》、《寶藏》、《書法賞評》、《書畫世界》側重於文物的收藏與鑒賞,其欄目大多為收藏鑒賞、品鑒。《裝飾》集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研究於一體。《榮寶齋》偏重於中國繪畫方面的研究,欄目設置眾多,有畫苑、鑒賞與收藏、藝術經典等。《紫禁城》涵蓋的內容不僅有文物收藏與鑒賞,而且也包括人物故事、雜記掌故、新書介紹等,但以故宮作為研究主題。《中國錢幣》、《江蘇錢幣》、《新疆錢幣》、《陶瓷研究》、《中國陶藝家》、《書法賞評》、《書畫世界》以錢幣、陶瓷、書畫鑒賞為主。

3.文博類刊物
此類刊物45種。國家核心期刊4種。月刊6種,雙月刊5種,季刊10種,半年刊8種,年刊4種,不定期出版3種,未查明刊期者9種。刊期以季刊為最多。刊物頁數為50-90的4種,100-150的15種,160-200的2種,210以上的6種,未查明頁碼者18種。刊物頁數主要集中在100-150。這類刊物的主辦單位大多是各省市博物館以及博物館學會,側重於館藏文物、博物館學的研究與探討,也涉及考古研究與歷史文化研究,但所佔比重較少,其欄目大多為文物研究、文物保護、博物館學研究、文博簡訊。
此類期刊為核心期刊的較少,有的刊物目前還以書代刊,如《天津博物館(集刊)》、《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等。《湖南省博物館館刊》設計較為精製,目錄前約有30頁彩印的文物圖片,包括印章、漆器、玉器、陶俑、陶瓷、金銀器等;有的刊物為內刊,如《博物館研究》、《三蘇祠》等。而《絲綢之路》、《中國文化遺產》、《中外文化交流》、《美術館》也設有專欄對文物、博物館學進行介紹。
各省市博物館主辦的刊物為國家核心期刊的除《故宮博物院院刊》外,還有前面考古文物類的《中原文物》、《中國歷史文物》、《東南文化》。《東南文化》、《中原文物》欄目較多,約有7至8個,除考古研究外,大多為文物鑒賞與研究、博物館學研究等。這類刊物多以本區域館藏文物研究為主,輻射周邊地區,地域性較強。
各省市博物館主辦的刊物除故宮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天津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三蘇祠博物館、首都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以其「院刊」或「館刊」命名,其餘博物館都另闢蹊徑,盡量選取涵蓋面廣的刊名為其所辦刊物命名,如河南博物院的《中原文物》,南京博物院的《東南文化》,浙江省博物館的《東方博物》,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長江文明》,無錫市博物館的《無錫文博》,安徽省博物館的《安徽文博》,開封市博物館的《開封文博》。根據本次調查結果,至少20多家省級博物館有自己的刊物。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有2-3本本館所辦的刊物。故宮博物院與首都博物館所辦刊物分兩種:一種為學術性刊物;一種為收藏鑒賞類刊物。
有部分博物館或博物館學會還創辦了博物館年鑒,記錄博物館大事。如中國博物館學會創辦《中國博物館年鑒》,中國國家博物館創辦《中國國家博物館年鑒》,東莞市博物館創辦《東莞市博物館年鑒》等。

⑤ 博物館\旅遊點的核心期刊有哪些

您是問北京的嗎?我只知道博物館的一些期刊基本上都是內部刊物,不過有本《文物》和《考古》期刊是全國發行的,國家文物局主編,五四大街老文物局(北大紅樓)西側書店裡有賣。旅遊類的在崇文門西側路北的旅遊書店裡可能有一些。您對文博感興趣,不妨去老文物局的書店看看,離美術館不遠大佛寺東街路東有個三聯書店,也是經營文博類書籍的,另外在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也有個文博書店也值得一看。

⑥ 評文博中級職稱按國家權威學術期刊參考目錄發表嗎

評職稱是需要發表論文的,論文發表對期刊級別也有要求,比如中級職稱多為省級期刊,高級職稱多為國家級期刊和核心期刊。第一、申報正高級職稱,要求申報人在副高級職稱以來,由本人獨立撰寫或者第一作者撰寫,在國家權威期刊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也就是核心期刊或者SCI或者EI論文,不含增刊、副刊、專刊、專輯等。第二、申報副高級職稱,要求申報人在中級職稱以來,由本人獨立撰寫或者第一作者撰寫,在省級期刊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也就是省級期刊、國家級期刊都行,增刊、副刊、專刊、專輯不行。第三、申報中級職稱,要求申報人在初級職稱以來,由本人獨立撰寫或者第一作者撰寫,在市級期刊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只要是國內CN期刊上正規出版發行的就行,不需要多高級別,當然增刊、副刊、專刊、專輯不行。除論文外,著作教材也是可以代替論文的。代替規則是本人獨立撰寫或者第一作者出版本專業專著教材,可以相當於國家級期刊論文。如果是在專著教材上撰寫3萬字,那就相當於省級期刊論文。有技術保密的部門不能公開發表論文,可以發表內部發行的刊物上,那也是有效的,除此外都必須是公開出版發行的。

⑦ 文博系核心期刊有哪些

請問文博系普通的國家級刊物有哪些呢?

⑧ 「文博」是什麼意思

有4層意思:

  1. 《文博》為文博考古類學術期刊,陝西省一級期刊,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文博》創刊於1984年,在國內外享有學術聲譽和擁有多層次的讀者群。

  2. 文博,網路著名寫手 主要作品:《黑色江湖》、《小子,千萬不要愛上我》、《勾引你的溫柔》《鬼斷魂城》、《刀光劍影》、《輪回》、《異世》等等。

  3. 女演員文博,主要作品:電視劇《李衛當官》飾顧盼兒 、《情長路更長》 、電影《名譽》。

  4. 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的簡稱

不過多數引用「文博」都指的是第一層含義。

⑨ 我想知道關於博物館、文物的中文核心期刊 有哪些 謝謝

考古與文物 農業考古 華夏考古
江漢考古

文物 考古與文物 中原文物
北方文物

一共四個考古

四個文物

考古與文物相同
總計7個

刊名: 考古與文物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主辦: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
周期: 雙月
出版地:陝西省西安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0-7830
CN 61-1010/K
郵發代號 52-12
創刊年:1980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農業考古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主辦: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
周期: 雙月
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16開

ISSN 1006-2335
CN 36-1069/K
創刊年:1981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華夏考古
Huaxia Archaeology
主辦: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河南省鄭州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16開

ISSN 1001-9928
CN 41-1014/K
郵發代號 36-141
創刊年:1987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江漢考古
Jianghan Archaeology
主辦: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漢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16開

ISSN 1001-0327
CN 42-1077/K
郵發代號 38-72
創刊年:1980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文物
Cultural Relics
主辦: 文物出版社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16開

ISSN 0511-4772
CN 11-1532/K
郵發代號 2-27

曾用刊名:文物參考資料
創刊年:1950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中原文物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主辦: 河南省博物館
周期: 雙月
出版地:河南省鄭州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3-1731
CN 41-1012/K
郵發代號 36-136

曾用刊名:河南文博通訊
創刊年:1977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北方文物
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主辦: 北方文物雜志
周期: 季刊
出版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16開

ISSN 1001-0483
CN 23-1029/K
郵發代號 14-78

曾用刊名:黑龍江文物叢刊
創刊年:1981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⑩ 歷史類雜志,哪些比較好呢

學術性的

K 歷史類核心期刊表
序號 期刊名稱 主辦單位 通訊地址
1 歷史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 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100720)
2 中國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北京建國門外日壇路6號(100020)
3 近代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100006)
4 世界歷史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100006)
5 史學理論研究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100006)
6 史學史研究 北京師范大學史學史研究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北京師范大學內(100875)
7 中共黨史研究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北京市1924信箱(海淀區頤和園前)(100091)
8 文博 陝西省文物事業管理局等 西安市三學街碑林博物館西院(710001)
9 清史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人大清史研究所 北京市張自忠路3號(100007)
10 中國經濟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 北京月壇北小街2號(100836)
11 史學月刊 河南省歷史學會,河南大學 河南開封明倫街85號河南大學六號樓(475001)
12 中國史研究動態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北京建國門外日壇路6號(100020)
13 史林 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號(200233)
14 史學集刊 吉林大學 吉林長春解放大路83號吉林大學內(130023)
15 歷史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北京故宮西華門內(100031)
16 抗日戰爭研究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100006)
17 民國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南京市中山東路309號(210016)
18 當代中國史研究 當代中國研究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 北京市地安門西大街旌勇里8號(100009)
19 中國農史 中國農學會農業歷史學會等 南京市衛崗南京農業大學(210014)
20 安徽史學 安徽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合肥市衛崗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內(230053)
21 文史哲 山東大學 山東濟南山東大學(250100)
22 中國文化研究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15號(100083)
23 文史知識 中華書局 北京豐台區太平橋西里38號(100073)

K85 文物考古類核心期刊表
序號 期刊名稱 主辦單位 通訊地址
1 考古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27號(100710)
2 考古學報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27號(100710)
3 文物 文物出版社 北京五四大街29號(100009)
4 考古與文物 陝西省考古研究室 陝西西安市樂游路3號(710054)
5 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 中國歷史博物館 北京市中國歷史博物館內(100006)
6 江漢考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漢市東湖路天鵝村(430071)
7 故宮博物院院刊 故宮博物院 北京市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100009)
8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甘肅省敦煌市莫高窟(736200)

當然能買到啊,一般是要訂購,各大高校均會有。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