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國內學術期刊分級

國內學術期刊分級

發布時間: 2021-03-17 06:51:22

1. 論文發表怎麼看期刊的級別什麼是三類期刊,幾類期刊的劃分標準是什麼

一類期刊是國家級的核心期刊,二類的是除國家級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類的就是普通期刊。每個地方劃分標准都不相同。

由於給期刊定級的機構、院校很多,定級的出發點、目的和標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級的稱謂也就顯得五花八門。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期刊的主辦者越來越重視期刊分級的結果,對分級中獲得的好成績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標注,而稱謂的復雜多樣使得讀者難以辨明。

如「優秀期刊」,在某次定級中可能是最高級別,而在另一個定級中可能是第二級或第三級,最典型的如全國高校社科學報評獎,在「優秀學報」上還疊著兩級,分別是「百強」(第二級)和「雙十佳」(第一級)。

(1)國內學術期刊分級擴展閱讀:

以期刊質量分級

以質量分級是最具有學術價值的一種分級,主要表現為期刊獲獎或入選某種目錄。核心期刊的理論傳入我國後,情報學界終於有了替代傳統的以行政級別分級的較為科學合理的新方法。

1988年,蘭州大學仿照《科學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報告」的方法,選定我國出版的學術水平最高的10種自然科學期刊為依據,用各刊所載論文的參考文獻,每年編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編印成冊,名為《中文自然科學引文索引》。

並從中選出104種自然科學中文核心期刊,這是我國第一個利用引文研製出的較具權威性和學術影響的自然科學中文核心期刊。

199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根據國外主要檢索工具列出的110種中國科技期刊和蘭州大學提出的104種期刊,又收錄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的重大項目中所列中國(不含港台)大學的學報,經專家評議後提出286種科技核心期刊。

1991年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課題組重新選出1230種期刊作為國內「學術榜」的統計源。這幾次有影響的期刊分級都限於自然科學,說明一方面自然科學期刊的分級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先於社會科學,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開始的期刊質量分級,還缺乏學科的全面性和系統性。

2. 國內期刊怎麼分等級

標准分類是核心和一般,有些單位還將核心分為權威核心、主要核心以及一般核心等等,或者分為A、B、C、D等幾類,但ABCD分類的前提都是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的認證一般是依據一些機構的標准,如社會科學的一般會依照南京大學cssci的標准來算,或者按照北大圖書館的「全國中文核心」
自然科學的,國內刊物首選EI檢索,也有一些核心的認證。

3. 期刊級別分類有哪幾種

國家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部門給刊物劃分級別,所謂的刊物級別只是期刊行業的一種認識和一些社會機構推出期刊目錄,雖然國家沒有劃分,可職稱評審部門都有對期刊級別的要求。
以往的分法為一級刊物、二級刊物、三級刊物。現在一般是分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兩類,近幾年有些地方在核心期刊里又分出;權威、重要、核心。
1、省級期刊 :
「省級 」 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期刊以及由各本、專科院校主辦的學報(刊)。
如《陝西教育》主辦單位為:陝西省教育廳
2、國家級期刊:
「國家級」期刊指由國家部委、全國性團體、組織、機關、學術機構主辦的刊物。
如《現代商業》主辦單位: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
3、核心期刊:
目前國內有7大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遴選體系,凡是這些來源期刊目錄里有的刊物均可認為核心期刊。
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設中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目前職稱評審部門要求的核心期刊主要是以 「中文核心期刊」和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為主。極個別評審單位採用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

4. 學術期刊的A,B,C類是怎麼劃分的

A類一級:被SSCI、A&HCI收錄的期刊。SSCI、A&HCI是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標志,學術界通常會把SSCI、A&HCI論文放在最前邊。

A類二級:CSSCI期刊。CSSCI期刊的學術水平在國內教育界被認可和推崇,是統計「211工程」建設成效、申報各級重點學科、博士點的重要數據,部分CSSCI期刊是高校公認的具有代表性的頂尖期刊。

A類三級:屬二級學科的全國權威性專業期刊。比B類水平高的重要期刊,可以作為高校科研能力比較、博士論文、省級國家級重點學科申報、教師高級職稱評審的重要指標,通常都是某專業內的重要期刊。

B類:其他被CSSCI收錄的期刊,以及ISSHP收錄的論文、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發表的論文都算是B類。

C類:沒有被CSSCI收錄但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的期刊,在學科內有重要影響,多為青年高校教師論文發表的期刊。

(4)國內學術期刊分級擴展閱讀:

期刊鑒別方法:

(1)通過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網站進行在線查詢登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網站,在新聞機構查詢欄中輸入媒體名稱,並選擇媒體類別,進行檢索。

若是正式刊物,會顯示該期刊的相關信息;若是非法刊物,會顯示「當前大陸地區出版發行並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期刊中未搜索到您查詢的期刊!」字樣。

(2)通過中國期刊網查詢中國期刊網已收錄了國內大部分刊物文獻,通過此網查詢可以識別此刊非彼刊。

(3)通過觀察刊物「版權頁」上的信息查詢如果發現刊物可疑,可以通過版權頁上的信息查詢。此外還可以通過刊物所在地的大學或編輯部門和刊物所在地的出版管理部門查詢。

注意事項 發表論文要發表在有正式刊號的雜志上。當前作者發表論文存在以下幾個誤區:誤區一,發表在論文集上。一些機構打著各種名義編寫的論文集,沒有正式刊號,在晉升職稱時,往往不計分。

5. 期刊等級如何劃分

一般說來,「國家級」 期刊 ,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 期刊 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另 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 期刊 」字樣的刊物也可視為國家級刊物。

「 省級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專科院校主辦的學報(刊).

1、按期刊的主管部門分級
這是期刊分級的最傳統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這種分級方法,期刊被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由代表國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國家一級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一般被認為是國家級期刊,省部級、地市級依此類推。
這種分級的特點是簡單明白,容易確認;以出身定級,只要主管部門不變刊物便享受終身級別;只要主管部門平級,各類期刊(學術期刊、消息報道、工作指導、知識普及性期刊)都屬同一級別,無法區分。所以,這種分級方式只適宜在已經劃定了某個特定層次、特定區域的期刊中進行(如嚴格的學術期刊),而不適宜在大范圍內籠統採用,不然就會出現《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和《中國音樂教育》(教育部主辦)平級的滑稽現象。

2、按期刊是否公開出版分級
按此標准,期刊分為公開發行和內部發行期刊,一般認為,在主辦者級別相同的情況下,公開發行期刊要高於內部發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學術因素暫不便公開的除外)。與第一種分級一樣,這種分級也只有在某個特定層次或特定區域的期刊中進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質量分級
以質量分級是最具有學術價值的一種分級,主要表現為期刊獲獎或入選某種目錄。核心期刊的理論傳入我國後,情報學界終於有了替代傳統的以行政級別分級的較為科學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蘭州大學仿照《科學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報告」的方法,選定我國出版的學術水平最高的10種自然科學期刊為依據,用各刊所載論文的參考文獻,每年編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編印成冊,名為《中文自然科學引文索引》,並從中選出104種自然科學中文核心期刊,這是我國第一個利用引文研製出的較具權威性和學術影響的自然科學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根據國外主要檢索工具列出的110種中國科技期刊和蘭州大學提出的104種期刊,又收錄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的重大項目中所列中國(不含港台)大學的學報,經專家評議後提出286種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課題組重新選出1230種期刊作為國內「學術榜」的統計源。這幾次有影響的期刊分級都限於自然科學,說明一方面自然科學期刊的分級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先於社會科學,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開始的期刊質量分級,還缺乏學科的全面性和系統性.

6. 期刊 怎樣確定級別

目前職稱評審部門要求的核心期刊主要是以 「中文核心期刊」和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為主。極個別評審 單位採用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國家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部門給刊物劃分級別,所謂的刊物級別只是期刊行業的一種認識和一些社會機構推出期刊目錄。

國內期刊級別:

1、省級期刊,指的是由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的事業單位主辦或者由各本科專科院校主辦的期刊、學報。如《吉林醫學》的主辦單位是吉林省人民醫院。

2、國家級期刊,是指由國家的部,委級事業單位,全國性的組織團體,機關或學術機構所主辦的刊物。如《現代商業》主辦單位: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

3、核心期刊,中國目前主要有七大核心期刊的遴選體系,凡是在這七大核心期刊體系中可以查詢到或者說被七大體系收錄的刊物,都被認為屬於核心期刊。

相關期刊的影響因子都可在兩大資料庫中檢索,坊間常有人提及論文的影響因子什麼的,完全不準確。影響因子只是用於評價期刊本身的,單篇論文的評價指標一般是被引數,還要排除自引。

外文期刊,尤其是英語期刊的級別,基本劃分為SCIE,SSCI和AHCI,還有EI。以往SCI還會區分SCI,還是SCIE,後來全部統一為SCIE,三種期刊分類存在重合。

(6)國內學術期刊分級擴展閱讀:

中文期刊的級別非常簡單,文科基本的標準是CSSCI和北大中文核心,理科基本標準是CSCD,現在稱為CSTPCD。

南京大學社會科學評價中心公布CSSCI來源期刊名單,擴展來源期刊名單和來源集刊名單,目前最新版本是2017-2018版,上一次是2014-2015版,2016年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公布,就一直沿用2014-2015版。

總體而言,CSSCI的期刊目錄范疇比北大中文核心要小一些,因此在某些學科領域,面臨無專門C刊的窘境,也造成相關領域學者,或者准確的是高校教師在科研考核上面臨很大的困境。

從在線資料庫的角度看,CNKI中國知網收錄最多,尤其是文科,北大核心目錄的幾乎全部都收錄,甚至還收錄有國內很多垃圾期刊;CSTPCD以前是維普資料庫在收錄,現在主要轉向萬方。

7. 學術期刊的A,B,C類是怎麼劃分的

A類一級:被SSCI、A&HCI收錄的期刊。SSCI、A&HCI是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標志,學術界通常會把SSCI、A&HCI論文放在最前邊。
A類二級:CSSCI期刊。CSSCI期刊的學術水平在國內教育界被認可和推崇,是統計「211工程」建設成效、申報各級重點學科、博士點的重要數據,部分CSSCI期刊是高校公認的具有代表性的頂尖期刊。
A類三級:屬二級學科的全國權威性專業期刊。比B類水平高的重要期刊,可以作為高校科研能力比較、博士論文、省級國家級重點學科申報、教師高級職稱評審的重要指標,通常都是某專業內的重要期刊。
B類:其他被CSSCI收錄的期刊,以及ISSHP收錄的論文、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發表的論文都算是B類。
C類:沒有被CSSCI收錄但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的期刊,在學科內有重要影響,多為青年高校教師論文發表的期刊。
D類:有的學校將自己主辦的等級不高的刊物列為D類以培養刊物,有的學校乾脆把其他與本學校專業相關的普刊都列為D類,所以D類數量最多最龐雜。
以上關於國內核心期刊abc類劃分僅供參考,每個學校每個單位劃進abc類的期刊都不一樣,作者在發表論文時請查詢一下自己單位對期刊的劃分規則,根據單位的職稱相關要求選擇合適的期刊。

8. 期刊等級

1 、什麼是中文核心期刊?
對中國(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認定,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有兩種版本。一是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以下簡稱《引證報告》);另一種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以下簡稱《要目總覽》)。《要目總覽》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年出了 2000 版2004年出了2004版。《要目總覽》收編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各種學科類別的中文期刊。其中對核心期刊的認定通過五項指標綜合評估。 《引證報告》統計源期刊的選取原則和《要目總覽》核心期刊的認定各依據了不同的方法體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類)不完全一致。

2、什麼是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
一般說來,「國家級」 期刊 ,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
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 期刊 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另 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
刊」、「核心 期刊 」字樣的刊物也可視為國家級刊物。
「 省級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專科院校
主辦的學報(刊)。

3.什 么 是 核 心 期 刊 ?
簡單地說,核心 期刊 是學術界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對於期刊質量進行跟蹤評價,並以情報學理論為基礎,將期刊 進行分類定級,把最為重要的一級稱之為核心期刊 。

4.江蘇環境科技是省級期刊

5.期刊評價常用名詞解釋
為方便讀者查閱和使用,現將《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年度報告》(CAJCES)中所使 用的期刊評價指標的理論意義和具體演算法簡要解釋如下:
總被引頻次:指該期刊自創刊以來所登載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這是一個非常客觀實際的評價指標,可以顯示該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視的程度,以及在科學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影響因子: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是E. 加菲爾德於1972年提出的。由於它是一個相對統計量,所以可公平地評價和處理各類期刊。通常,期刊影響因子越大,它的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具體演算法為:
即年指標:這是一個表徵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主要描述期刊當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被引用的情況。具體演算法為:
被引半衰期:指該期刊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是在多長一段時間內發表的。現舉例說明其計算方法(以1996年《Science》為例):
注意: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都是測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種指標。這兩種半衰期通常不是針對個別文獻或某一組文獻,而是指某一學科或專業領域的文獻總和而言的。
來源文獻量:指來源期刊在統計當年的全部論文數,它們是統計期刊引用數據的來源。

6.目前國內核心期刊評價主要依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根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統計,我國核心期刊共1800種。是不是核心期刊可以去要目總覽里搜索。它的評價有一套復雜的體系。
在我國對於核心期刊的研究工作始於上個世紀的70年代,當時國外的學術期刊價格大幅上漲,使各地圖書館難以按原來照單全收的方式訂購國外科技期刊。如何在有限的費中有選擇地購進數量有限的外刊,成了我國外刊采購工作急需解的問題。於是開始了對外文期刊進行評價研究,研究目地是找出一種規律,以便用最少的錢購進最好、最多的國外學術期刊。此項目的系列評價定量和定性研究課題由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主持進行,此後核心期刊的概念和評價方法就從國外引入了我國,並在90年代後取得了較大的研究成果,成果以參考工具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形式出版。按《中圖分類法》的類目系列《中文核心期刊要日總覽》一書劃分為7編74個學科,收錄了近1萬l千種期刊名稱和詳細的分類細目。其中,核心期刊占專業期刊的l5%左右。此書一出版,就以其系統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獲得了社會的認可,成為了有很大影響的參考工具書,並在圖書情報界、學術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部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國的很多高校和科研單位都選擇了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一書作為評定科技成果(論文)的依據,並把核心期刊及其排序作為成果(論文)獎勵的依據。據了解,各高校和科研單位不約而同地選擇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一書作為標準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遴選核心期刊的過程中採取了嚴格全面控制、定量排序和定性結合的評選方法。定量評價採用的是多指標綜合評定方法。最初的整個的研究課題屬於「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及下劃分的三個子課題組成,由北京大學負責組成了百多名期刊工作人員和近2000名各學科專家評審,歷經多年全面系統研究的成果。2ooo年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採取了定量排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定量評價採用的是多指標綜合評定方法。它們分別由一,七個評定指標: 被索量,即某一期刊發表的文章被題錄類、索引類刊物收錄的情況。②被摘量,就是某一期刊的文章被文摘刊物摘登、轉載的情況。⑧被引量,就是某一期刊發表的文章被「來源期刊」引用的情況。 它引量,發表的文章被其它作者引用的情況。⑧影響因子,這是一個國際通用的測度指標。即某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的總次數與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總篇目數之比。 被摘率即在統計期內,某種期刊刊載的某學科(或某專題)文章被摘轉總次數與發表文章的總篇數之比。⑦獲獎或被重要檢索工具收錄這七個評價指標組成。。二、三個多指標主要影響因素:①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在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時遵循了科學性、合理性、客觀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在眾多能揭示期刊質量和水平的因素中,選擇了那些核心效果明顯、統計源收錄全而准
確。具有可操作性的因素作為評價指標。②評價指標統計源的檢索工具選擇要具備學科全面、選刊恰當、編輯規范、數據准確、卷期齊全、用戶量大、權威性高、統計方便等條件。③採用多種數學模式進行數據處理(如模糊數學法、層次分析法、主分量分析法等)。三、在劃分核心區別,採用了① 累積百分比法②區域法⑧圖像法等。縱觀核心期期刊的評選入選過程和結果,其研究成果《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一書以其具有不容置疑的系統性、科學性、專業,權威當之無愧獲得了全社會的一致公認,其而被廣泛應用並成為高校科研管理等部門評判和衡量科技成果(論文)水平的和進行成果獎勵的依據也就不足為怪了。

參考文章:1.2005年 4卷 6期《 大理學院學報:綜合版 》
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起止頁碼:132-133。《中文核心期刊名稱由來及評定方法》楊雲川 李麗娟大理學院科技處,雲南大理 671003
2.三大中文期刊全文資料庫的比較研究 彭駿(第二軍醫大學圖書館 上海 200433)http://blog.tom.com/blog/read.php?bloggerid=746003&blogid=34584

9. 國家一級期刊 核心期刊哪個等級高

國家一級期刊,核心期刊之間不能隨意劃分等級的。

對於國家級」期刊,「國家級」,並非真正有「國家級」期刊,在這里只是按主管部門做了劃分。

一般說來,「國家級」期刊,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期刊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另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樣的刊物也可視為「國家級」刊物。

核心期刊是某學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專業情報信息量大,質量高,能夠代表專業學科發展水平並受到本學科讀者重視的專業期刊。

(9)國內學術期刊分級擴展閱讀:

每個單位認可的核心資料庫是不一樣的,大多數單位認可北大核心,要求高的地方認可南大核心和CSCD,醫學行業主要是認可北大核心、科技核心這兩個。

無論一個刊物以前是什麼級別,一旦被單位認可的核心資料庫收錄,它就脫離了省級、國家級這樣的劃分,這個刊物對單位來說就是比國家級還要高一個檔次的期刊。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