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高期刊影響因子

高期刊影響因子

發布時間: 2021-03-17 06:14:02

『壹』 sci影響因子多少算高

sci的分值也成為IF分,IF=前兩年文章引用數/前兩年文章收錄數,看到公式你應該就一目瞭然了。高低只是一個比值而已,當然分越高發表難度越高,權威越高。最低分值是0~1分,高的到10分,甚至幾十分。投遞的時候先對自己的文章評估,選擇適宜的區間,提高成功率是最需要考慮的。

『貳』 影響因子多少算高

012年國內(不包括台灣地區)有150多種學術期刊被SCI收錄,影響因子最高的是10.526(CELL
RES),影響因子>2的有專15種。影響因子的高屬與低是相對的,大於2的算高,大於1的可以算比較高,看你如何比較,1-2之間的有40種,1-0.5之間的有50種

『叄』 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多少算是厲害第二作者也算是作者嗎

不同學科領域的期刊影響因子差別挺大的。國內的期刊一般在1.0以上的就不錯了,到.0或更高的就不多了。第二作者算不算作者要看你評什麼職稱,一般中級可以算,但2~3篇第二作者相當於一篇第一作者,評高級的話第二作者基本不能算。

『肆』 中文雜志影響因子多少算高

中文雜志影響因子大於2的算高。

影響因子並非一個最客觀的評價期刊影響力的標准。一般來說影響因子高,期刊的影響力就越大。對於一些綜合類,或者大項的研究領域來說,因為研究的領域廣所以引用率也比較高。

比如,生物,和化學類的期刊,這類期刊一般情況下就比較容易有較高的影響力。影響因子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徵其學術質量的優劣,但影響因子與學術質量間並非呈線性正比關系,比如不能說影響因子為5.0的期刊一定優於影響因子為2.0的期刊,影響因子不具有這種對學術質量進行精確定量評價的功能。

國內部分科研機構,在進行科研績效考評時常以累計影響因子或單篇影響因子達到多少作為量化標准,有的研究人員可能因影響因子差0.1分而不能晉升職稱或評定獎金等,這種做法絕對是不可取的。

(4)高期刊影響因子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影響因子是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響因子為例,IF(1992年) = A / B

其中,

A = 該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數;

B = 該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數。

影響:

許多著名學術期刊會在其網站上註明期刊的影響因子,以表明在對應學科的影響力。如,美國化學會志、Oncogene等。

中國大陸各大高校(如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都以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作為評判研究生畢業的主要標准。

以1992年為例,計算某期刊在該年的影響因子:

X=以1992年為基點、某期刊於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論文總次數

Y=以1992年為基點、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論文發文量的總和

IF1992年 =(X(1990年,1991年) / Y(1990年,1991年))

參考資料:網路-影響因子

『伍』 SCI影響因子多少算高

影響因子越高越好,因為直接代表你的論文在業界的影響力,代表有多少的權威性。

SCI影響因子計算方式:

計算方法:出版當年之前兩年該期刊在當年被引用次數總和 ÷ 前兩年該期刊出版文獻之總篇數。

例如:某刊1996 及1997 年共出版181 篇文章,而在1998 年共被引用210 次,則Impact Factor 為210÷181=1.16。

一般而言Impact Factor >1表示引用率頗高。

影響因子分值:

ci的分值也成為IF分,IF=前兩年文章引用數/前兩年文章收錄數,看到公式你應該就一目瞭然了。高低只是一個比值而已,當然分越高發表難度越高,權威越高。

最低分值是0~1分,高的到10分,甚至幾十分。投遞的時候先對自己的文章評估,選擇適宜的區間,提高成功率是最需要考慮的。

(5)高期刊影響因子擴展閱讀

SCI期刊一般是收錄理工科的較多,以化學專業刊物為例,IF小於3的就很一般,5左右的算是小專業優秀的雜志了,10左右就是十分優秀的雜志,10以上的一般都是綜述類雜志。

影響因子是否高是要相對比較的,在同專業同范圍的期刊里,大於2的算高,大於1的可以算比較高,大多數情況我們發的都是零點幾的。

期刊影響因子越大,其學術影響力也越大。期刊影響因子的高低說明了一本學術期刊的質量優劣,在期刊挑選上上,選擇影響因子高的期刊,對於您的學術能力有更好的肯定作用。

『陸』 期刊影響因子

期刊的「影響因子」與投稿「錄用率』有一定的影響,一般的,影響因子越高的刊物投稿錄用回越難。答這也不是絕對的,文章錄用與否,還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甚至還會有編輯個人主觀喜好的因素在里邊。但是,根本原因還在於文章的質量,只要是一篇含金量高的好文章,不管投到哪都會被錄用的!
——中州期刊聯盟(審-稿周期比較-短)

『柒』 期刊中的影響因子是怎麼算的

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道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

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
影響因子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是E.加菲爾德於1972年提出的,是對文獻或文獻集合獲得客觀響應,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觀度量.由於它是一個相對統計量,所以可公平地評價和處理各類期刊.通常影響因子越大,它的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具體演算法為:
影響因子=(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 (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總數).

『捌』 sci影響因子是高好還是底好

一般來說學術期刊被引用得越多,影響因子通常越高,也就是說雜志被關注的越多impact factor 就越高,醫學類好多雜志如《新英格蘭雜志》、《柳葉刀》等因為看的人比較多,影響因子有些是很高的,尤其是綜述類雜志。
但是,問題也不是絕對的。不能單單憑影響因子(IF)的高低來判斷期刊的權威性,如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雖然每年的IF在10.0 左右,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權威性與<Nature>、<Science>等IF在30.0左右的雜志幾乎旗鼓相當。
而且幾乎每個學術領域都有自己的頂尖雜志,如糖尿病學、肝臟學等,暫且不管其影響因子大小,公認的權威雜志就是含金量最高的。
而古生物學、系統分類學等領域的很多雜志也有SCI收錄的,由於專業性太強,很少有人看懂,也基本沒什麼應用價值,IF就很低。但是在其自己的領域,也有可能是最權威的。

『玖』 省級核心期刊影響因子高的有哪些

很多呀 你要說一下那個方向的

『拾』 SCI期刊影響因子多少才算高

影響因子並非一個最客觀的評價期刊影響力的標准。
一般來說影響因子高,期刊的影響力也就相對越大。
當然誰又能說被引用得越多,就越准確呢。
當然影響力大能夠體現他內部的審核標准高,
要不然也不會得到這么多信任,所以只能說是一個重要標准,但是不是絕對。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