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提綱
① 七年級下語文提綱
七年級下冊語文綜合性學習總復習
第一單元 成長的煩惱
1:有人說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來減輕槽糕的心情。比如聽音樂,唱唱歌。請你唱一首與「煩惱」有關的歌。
2、請你用一定的語言形式,把你心中的煩惱形象化,比如說:我的煩惱是鞋子中的一個沙粒,它雖然很小,卻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礙。(備註:①我的煩惱就象夏天的驕陽,熾熱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陰影里。②若成長是一篇著作,那麼煩惱便是藏在段落深處的錯字;如果成長是一張白紙,那麼煩惱便是附在背面的一個瑕疵。)(同學只要能說出對煩惱的感受即可)
3、請你支招:在生活中,你都怎樣解決煩惱:(備註:同學想不出時,可問他哭過沒有,生氣過沒有,狠過沒有,如果有,一般都怎麼辦?還可以問他什麼情景下有這樣的舉止。主持人還應從同學零散的回答中歸納出方法))
換位思考的方法,比如站在父母、老師、朋友的角度去考慮一些問題,就能夠互相理解,糟糕的心情也會隨之減輕。還可以通過宣洩情感法解除煩惱。如大哭、跑步、找夥伴傾訴……還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來減輕糟糕的心情。如聽音樂、看電視、讀笑話、出去散步……
5、「煩惱」,不是我們中學生的專利,古往今來,多少文人曾慨嘆過,請你念出一首有關「煩惱」的詩歌或名句,友情提示:不一定要出現「煩惱」這個詞語。古今中外的都可以。
(備註: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
6、「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是寫愁的名句,這兩句詩的作者是哪個朝代的誰?這句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你能簡單說說詩的意思嗎?
7、同學們有了解不開的疙瘩,常會憂郁,這是一種心理疾病,通過專門的心理醫師是可以緩解症狀的,醫生常用的治病方子就是傾聽、聊天等。我們學校的醫務室門上掛著這樣一個牌子:學生心理咨詢輔導站。這個名字不太含蓄,你能給它換個名字,讓同學們喜歡又符合它治病的特點呢?(比如「快樂聊天室」, 只要能說出新名字,就可以)
8、我們今天的活動主題是什麼?我們說了很多的煩惱,心裡快樂了很多,現在請你唱一手能讓我們快樂的歌吧!(比如「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
人在相貌的問題上,極易受自我暗示的影響。如果你以挑剔的目光先假定了某一部位有點不對勁,以後就會越看越不對勁,如此將形成不良的自我暗示。曾經有位女生老覺得鼻子不正,於是天天捏鼻子,結果得了鼻炎。下面,我們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⑴ 改變認知。對我們來說,漂亮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學習是我們的重要任務。隨便走在大街上;你會發現,有一些女孩子雖然漂亮,但說話粗魯,臟話連篇,讓人聽了感到很不舒服。因此,如果說美,就是指漂亮,那隻是一種偏見。一個女孩美與不美是由很多因素綜合而成的,如個人修養、愛心、禮貌、待人接物等。
⑵ 做到心靈更美。用心靈美來彌補相貌不美的煩惱,取長補短。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你要作艱苦的努力。用真誠,用愛心去與人交往,幫助那些需要你幫助的人,天長地久,同學們就不會感到你不美,也都願意與你交往,到那時,你就是一個很快樂的女孩。
⑶ 超越自卑。使人自卑的東西有很多,同樣,使人自信的東西也有很多。長相不美使人自卑,但學習成績好又會使人自信。因此,當前,你可把過多精力用在學習,刻苦學習,學習跟上去了,美好的東西也會隨之而來。到時候,你就會說,老天爺對我很公平。
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煩惱,你如何看待這些煩惱?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寫出你對煩惱的認識和感悟。
如:煩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彩。煩惱是高山裡的一塊石,但是它可以透視出自然的影子。
小A是你班的插班生,因為性格內向,一直沒有很好地融入班集體,他本人也比較煩惱。請你寫一段話幫他化解煩惱,爭取說得入情入理,語言得體,讓人信服。
小A,我們大家都很喜歡你,希望能夠跟你做朋友,只要你向大家敞開心扉,你就能感受到同學們的熱情。
第二單元 黃河,母親河
1.關於黃河的著名詩句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3)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2.與黃河有關的俗語、諺語、成語。
俗語、諺語:
不到黃河心不死〖解釋〗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跳到黃河洗不清〖解釋〗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關於黃河的成語 :
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鯉魚跳龍門: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涇渭分明 :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3.關於黃河的常識。
(1)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區。
(2)黃河流域發現的早期人類文化遺址:
A.新石器文化時期:
B.青銅器文化時期:
(3)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位置:夏朝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後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周朝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秦朝定都咸陽,西漢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只作了解)
4.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歷史人物
(1)大禹治水(2)姜太公釣魚(3)鄭國渠
5.了解黃河憂患,關注黃河,保護黃河。
(1)黃河的現狀:水土流失、泥沙淤積、缺水斷流、水污染……
(2)治理措施:節約用水、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河建設、植樹種草…
(3)設計一則公益廣告詞,呼籲人們保護母親河。例: 。
6.黃河知識問答:
(1)「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這句話是毛澤東同志說的。
(2)黃河流域的古戰場:牧野古戰場(周-商)、崤山古戰場(晉-秦)、
巨鹿古戰場(項羽-秦)、官渡古戰場(曹操-袁紹)
(3)沿黃各省區著名的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例題:1. 近幾十年來,由於水土流失,泥沙淤積,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黃河又出現了嚴重的缺水斷流和水污染等新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環保局要舉行「保護母親河」公益廣告大賽,請你擬一條廣告語參加這次比賽。
答:黃河不再咆哮,黃河在呻吟(九曲黃河一份情 ,兩岸綠林四季清 )
2. 保護黃河,人人有責。請你針對黃河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向環保局王局長提幾條保護
黃河的建議(至少二條):
答:王局長,您好!為了更好地保護黃河,我建議在兩岸加強植樹種草,杜絕水污染,希望您能夠我的建議。
第三單元 我也追「星」
1.請給同學們推薦一本你讀過的名人傳記,並說說你的推薦理由。
《貝多芬傳》。因為貝多芬一生坎坷,如:家境貧寒, 母親早逝,雙耳失聰,愛情失意,但他不向命運屈服,在音樂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讓我非常佩服。
2.現實生活中有不少青少年盲目追「星」,你對此事有什麼看法?
「追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盲目。我們要追那些在事業、做人、社會責任感等方面有可貴之處的「星」,而不能什麼「星」也「追」。要學習他們的可貴精神,而不能學習他們的缺點。
第四單元 戲曲大舞台
1、起源:中國戲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會的歌舞中已經萌芽了。但它發育成長的過程卻很長,經過漢、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形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形成的。廟會和瓦舍勾欄對戲曲的形成起了促進作用。宋雜劇是中國最早的戲曲形式。
2、行當:戲曲的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生」是除大花臉及丑角以外男性角色的統稱(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統稱(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凈」,俗稱「花臉」,大多扮演性格、品質、相貌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包拯-大花臉、曹操-二花臉)。「丑」,扮演喜劇角色,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3.特點:「虛擬--沒有實物的表演」。
4、我國戲曲講究用「唱念做打」四種藝術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種技術方法來表現人物。
5、說出幾個戲曲中的專用名詞。例:唱腔、龍套、臉譜……
6、幾個主要的戲曲劇種及精彩唱段
(1)昆劇--中國戲曲之母(2)京劇(《玉堂春》)--中國國粹,被稱為「東方歌劇」(3)黃梅戲(《天仙配》)--發源於湖北黃梅縣,具有芬芳的泥土氣息
(4)豫劇(《花木蘭》)
7、京劇旦角流派:
(1)梅派(梅蘭芳)(2)程派(程硯秋)(3)荀派(荀惠生)(4)尚派(尚小雲)
8、臉譜:
(1)紅臉含褒義,代表忠勇(2)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3)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4)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凶詐(5)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
例題:1.中國戲曲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但現在身處窘境。你認為應該順其自然讓戲曲自生自滅呢?還是極力弘揚傳統文化呢?談談你的看法。
我認為應該大力弘揚。因為戲曲是中國民族文化的象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作為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不能丟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2.中國戲曲應如何擺脫困境,獲得新生,請提出至少兩條合理的建議。
(1)改革戲曲的表現形式和唱詞,採用現代人喜聞樂見的形式。
(2)組織「親近戲曲」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戲曲。
(3)在中小學開設戲曲課,培養青少年的戲曲欣賞能力。
第五單元 漫畫探險
1.學校準備在明年暑期舉辦生存夏令營活動,現招聘志願者前往挑戰,請你為學校擬一則招聘啟事。
招聘啟事
為了磨練同學們的意志,培養同學們的獨立精神,我校部准備在明年暑期組織「生存挑戰夏令營」,挑戰地點是番禺野生動物園,到時候只許帶少量的食品和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有志者先說服自己的家人,並參加今天舉行的現場招聘會。
××學校生存挑戰夏令營
××年×月×日
2.你要去應聘學校的生存夏令營活動,請你向招聘人員陳述你的應聘理由。
答:老師,你好。我是××。我希望能參加生存挑戰夏令營,因為我自信自己有強健的身體,有過硬的野外生存知識,我希望自己能夠通過這次活動,把自己鍛煉得更加堅強,希望你們能接納我成為夏令營的成員。
3.在《漫話探險》的綜合性學習里,請說說你最難忘的兩個活動環節,並說說原因。(3分)
答:(1)環節一:講探險家的故事,因為我從探險家的故事中讀懂了堅強,明白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2)環節二:「探險還是冒險」辯論賽,因為我從大家的辯論中領略到了他們的口才,明白了探險的內涵。
第六單元 馬的世界
1、與馬有關的俗語、成語,以「馬」為偏旁的字
俗語:(1)人在衣裳馬在鞍(2)風馬牛不相及(3)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4)驢唇不對馬嘴(5)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6)人並不因為生在馬廄里就成了馬。(7)牽馬到河易,強馬飲水難。
② 戲迷爺爺作文提綱怎麼寫
作文提綱
1.標題式提綱
這種提綱比較簡單,只寫出行文各段的標題.
這是一個標題式的作文提綱,用簡潔的文字標出了各段的寫作要點.它的特點是文字簡潔、速度較快,適合於對寫作內容較熟悉或時間較緊的情況.但對初學寫作的人來說,很難起到指導作文的作用.
2.要點式提綱
這種提綱比較詳細,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寫出作文的大致內容;同時,還要交代出文章的詳略.
(三)編寫提綱的要求
1.要審清題目,確定中心,選擇材料
作文提綱是寫好作文的基礎,編寫作文提綱要按照寫作文的三個順序:審清題目、確立中心,選擇材料來進行.
作文題目一般給我們規定了寫作范圍(記人、記事、寫景、狀物等)、寫作問題(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所以,審清題目,才能明確寫什麼、怎麼寫,才能避免文不對題、偏離中心的毛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在編寫作文提綱式時,只有確立了中心,才能圍繞選材,確定重點,安排詳略,等等.選材時要注意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思想,選擇真實可信、新鮮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鮮明、深刻地表現出來.
2.要簡潔明了
作文提綱只是作文的一個思路,一個框架.因此作文提綱既要完整,又不能過於繁瑣;既要簡潔,又要達到寫作目的.
敘事類作文:
一、起因
二、經過
三、高潮
四、結果
寫人類作文:
一、外貌
二、性格
三、事例
四、品質
編列作文提綱要堅持「簡單、快速、實用」[de]原則.
編列考試作文提綱,一般應注意如下幾點:
1先結合審題,記下立意[de]內容,也就是議論文[de]中心思想或記敘文[de]主題,然後根據這個立意去編列提綱,這樣做就能抓住中心.
2提綱[de]內容應包括立意、段落大意,層次或要點;各段落要用到[de]主要材料提示;各段 [de]詳略安排和各段擬用[de]寫作方法.這樣可以使寫作時思路暢通,成文結構完整,詳略得當 .
3提綱結構.編列作文提綱總要先找個依據,以記敘文為例.依據有以下四個:
①按事情[de]過程(開始、經過、結果)來擬定.
②按時間[de]轉折(早晨、中午、晚上)來擬定.
③按人物[de]活動過程(先做什麼,接著做什麼,最後做什麼)來擬定.
④按照空間[de]變換(如家中、途中、學校)來擬定.
4提綱[de]語氣不必字斟句酌,只要自己能看懂,即使有病句、漏詞,錯別字,也應放到正式行文時去琢磨.
詳細[de]提綱和簡單[de]提綱
列提綱,又有詳略之分.最簡單[de]提綱稱一級提綱.較詳細[de]提綱稱為二級提綱,很詳細 [de]提綱為三級提綱.
③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重點課文復習提綱 急!!!!很急!!!!灰常急!!!!急到。。。反正很急!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要點
1、文言文兩則
1.《學弈》選自《孟子 告子》。通過寫弈秋教兩人下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 湯問》,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敢於提問,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3.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編成《論語》一書。《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
4.理解句子。
(1)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3)孰為汝多知乎?
注釋:1、弈:下棋。2、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3、通國:全國。 4、誨:教導。5、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6、之:指弈秋的教導。7、鴻鵠:天鵝。 8、援:引,拉。 9、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10、之:他,指前一個人。11、俱:一起。 12、弗:不。13、矣:了。14、為:因為。15、其:他的,指後一個人。
注釋:16、本文選自《列子?湯問》。17、辯斗:辯論,爭論。18、以:認為。19、去:離。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23、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24、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裡。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
25、決:判斷。26、汝:你。 27、知:通「智」。
2、匆匆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的作品還有《荷塘月色》、《背影》。
2.文章緊扣「匆匆」,寫了時光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3.課文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開頭、結尾都用了反問句,首尾呼應,突出時間來去匆匆的惋惜和無奈的強烈情感。
4.寫出珍惜時間的語句。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5.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運用反問的方法,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運用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③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
④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形象化為「如輕煙」「如薄霧」,比喻獨特,聯想新奇。輕煙、薄霧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時光的流逝。
3、桃花心木
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們學過他的《和時間賽跑》。文章借樹的生長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的重要意義。
2.樹的生長「不確定」指老天下雨,種樹人澆水沒規律。人生活的「不確定」指生活中不可預知的坎坷、曲折、磨難。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尋找水源、拚命紮根,就能長成百年大樹,顯示出勃勃生機。人在不確定中生活,經歷風雨和磨難就能成為意志堅強有所作為的人。樹似人,人如樹,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3.表達文章主旨句子是「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所作為的人。
6、北京的春節
1.本課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
2.文章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2)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廟會。(3)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
3.課文按時間順序,對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三部分寫得詳細,其它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的好處是:點面結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本課突出的表達方法是以時間為順序,有詳有略。
7.*藏戲
《藏戲》開頭運用了三個排比反問句,它的作用是強調藏戲的三個特點,強烈表達作者對藏戲藝術魅力的驚嘆。文章還運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唐東傑布是藏戲的開山鼻祖。
不同的地方有著獨具特色的藝術樣式,如安徽的黃梅戲,河南的豫劇,浙江的越劇,四川的川劇。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說明文。作者用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舉例子等方法,介紹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9.*和田的維吾爾
《和田的維吾爾》運用了對比的寫法,作用是突出了維吾爾的豪氣與樂觀,運用了首尾呼應的方法,文章出現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反問。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1.本文是李大釗同志的女兒李星華寫的一篇回憶錄,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害後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後的順序來敘述的。全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使整篇文章顯得緊湊,同時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親的被害記在心裡的感情。
2.本文按時間順序寫了四件事:(1)被捕前,李大釗同志堅持革命工作。(2)被捕時,李大釗同志從容鎮定。(3)法庭上,李大釗同志與敵人作斗爭。(4)被害後,李大釗的妻兒悲傷的情形。
3.課文前後照應,作用:使讀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更清楚,印象更深刻。
4.理解句子
(1)那年春天,父親夜裡回來的很晚。每天早晨……出去了。
體現了他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
(2)局勢越來越嚴重……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
李大釗同志把革命看的比生命重要,體現了他堅決無私和大無畏的精神。
(3)他們奪下父親的手槍……父親保持著他慣有的嚴峻態度……
表現了李大釗在敵人面前的鎮定、從容和大無畏的精神。
(4)在法庭上……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沒戴眼鏡」和「亂蓬蓬的長頭發」說明了李大釗遭受了苦刑;「平靜」說明了他經歷殘酷的折磨後依舊堅強;「慈祥」表現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護。
(5)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對革命事業的信心……
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充滿信心,所以在極端困難、危險的情況下,能夠坦然自若,不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屈服,也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他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傷為力量。
12、為人民服務
1《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於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備團追悼張思德會議上所做的演講,是一篇議論文。
2.文章從三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1)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
(2)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3)搞好團結,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3.解釋詞語
固:本來 或:有的 於:表示比較 精兵簡政:縮小機構,精簡人員。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義,有價值。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1.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他的作品還有:《海的女兒》、《丑小鴨》、《拇指姑娘》。本課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暖和的火爐,是因為她十分寒冷,渴望得到溫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噴香的烤鵝,是因為她十分飢餓,渴望得到食物;最後擦燃整把火柴,她看到了慈祥的奶奶,是因為她想把奶奶留住,和奶奶一起飛走,遠離寒冷、飢餓、痛苦。
3.文章之所以打動,是因為作家巧妙的表達方法: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想和殘酷的現實交替出現。
4.寫出下面兩段話的理解。
(1)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離開人世在美妙的幻覺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這個世界,就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
(2)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曾經」指的是火柴擦燃後的幻想。前一個「幸福」指小女孩臨死前在美好的幻想中度過的,是幸福的;後一個「幸福」指小女孩死後就沒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
15、凡卡
1.本文的作者是俄國作家契訶夫,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
2.本文由作者的敘述、信的內容、凡卡的回憶和想像三部分穿插組成的,凡卡在信中通過吃不飽,睡不好,挨打、受人欺負三方面寫了學徒生活的痛苦,並回憶了鄉下生活的兩個情景:爺爺守夜的情景和過聖誕節的情景。
3.文章表達上的特點是:
(1)講凡卡的悲慘遭遇時,作者的敘述,凡卡的信和寫信過程中的回憶,三部分內容穿插組成;
(2)採用了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3)課文以凡卡的夢結尾,暗示了他願望的破滅,給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們對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憤怒。
18.跨越百年的美麗
1.本課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為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於容貌,而在於心靈和人格。
2.文章採用倒敘的手法。
3.理解句子:
(1)這種可貴的性格和高遠的追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
這種可貴的性格和高遠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堅定、剛毅,有遠大執著的追求。
這項偉大的自然發現:是指居里夫人發現放射性元素鐳。
人生意義的發現: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價值,並不在於年輕美貌,金錢名利,而在於為科學作出貢獻,為人類作出貢獻。
(2)他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
這個句子採用「從……變成……」的句式,這種「變」不是一般的變成,而是一種人生價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飛躍。四個「變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奮鬥了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績。
4.課文為什麼以「跨越百年的美麗」為題?美麗的含義是什麼?
(1)答:「百年」是虛指,意即「永恆」,她的偉大發現對社會的貢獻永恆。她的優秀品質和人格精神永存。
(2)美麗的含義:美麗不僅指居里夫人美麗的容貌,也不光是她偉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學精神———對科學執著追求,為科學奉獻終身,以及淡泊名利。
20.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1.課文主要用事實論述了人要善於觀察,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鍥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
2.課文的寫作思路是: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3.理解句子。
(1)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要敏銳地發現問題,堅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決問題。
(2)最後把「?」拉直成「!」找到真理。
這里的「?」和「!」各指的是什麼?作者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
「?」指發現問題。「!」通過探索,解決了疑問,發現了真理。好處:把一個抽象的道理,用直觀形象的方法進行表述,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只要你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那麼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後就能發現真理。
這句話用「只要……就……」這樣的句式說明了「科學並不神秘」,「真理並不遙遠」。發現真理的前提條件就是「見微知著,能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問題,看到本質,並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