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英文縮寫
A. cssci、A類、B類、C類、核心期刊的區別是什麼
cssci、A類、B類、C類、核心期刊的區別如下:
一、創刊單位不同。
1、cssci 是南大核心,南京大學評選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每兩年評一次。
中文全程: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英文全稱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縮寫為CSSCI。
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開發研製的資料庫,用來檢索中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文獻被引用情況,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領域的標志性工程。
2、核心期刊,通常是指北大核心,也就是平常說的中文核心,北京大學評選的,4年一次。
3、每個單位,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自己單位科研領先的專業相近的刊物,通常劃歸為A類,次之B類,再次之C類。
二、認可度和數量不一樣。
1、CSSCI是南大版核心,是在各高校認可度最高的一個核心目錄。
2、核心期刊是某學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專業情報信息量大,質量高,能夠代表專業學科發展水平並受到本學科讀者重視的專業期刊。
3、一般A類是最頂級的期刊,數量很少,比CSSCI目錄中的還要少。B類次之。
三、有沒有被收錄進CSSCI核心目錄是A、B、C期刊的分類標准之一。A類、B類、C類這些刊物,多數都是從cssci 和中文核心期刊裡面選擇出來。
1、A類一級:被SSCI、A&HCI收錄的期刊。SSCI、A&HCI是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標志,學術界通常會把SSCI、A&HCI論文放在最前邊。
2、A類二級:CSSCI期刊。CSSCI期刊的學術水平在國內教育界被認可和推崇,是統計「211工程」建設成效、申報各級重點學科、博士點的重要數據,部分CSSCI期刊是高校公認的具有代表性的頂尖期刊。
3、A類三級:屬二級學科的全國權威性專業期刊。比B類水平高的重要期刊,可以作為高校科研能力比較、博士論文、省級國家級重點學科申報、教師高級職稱評審的重要指標,通常都是某專業內的重要期刊。
4、B類:其他被CSSCI收錄的期刊,以及ISSHP收錄的論文、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發表的論文都算是B類。
5、C類:沒有被CSSCI收錄但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的期刊,在學科內有重要影響,多為青年高校教師論文發表的期刊。
(1)核心期刊英文縮寫擴展閱讀
期刊鑒別方法:
(1)通過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網站進行在線查詢登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網站,在新聞機構查詢欄中輸入媒體名稱,並選擇媒體類別,進行檢索。
若是正式刊物,會顯示該期刊的相關信息;若是非法刊物,會顯示「當前大陸地區出版發行並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期刊中未搜索到您查詢的期刊!」字樣。
(2)通過中國期刊網查詢中國期刊網已收錄了國內大部分刊物文獻,通過此網查詢可以識別此刊非彼刊。
(3)通過觀察刊物「版權頁」上的信息查詢如果發現刊物可疑,可以通過版權頁上的信息查詢。此外還可以通過刊物所在地的大學或編輯部門和刊物所在地的出版管理部門查詢。
注意事項 發表論文要發表在有正式刊號的雜志上。當前作者發表論文存在以下幾個誤區:誤區一,發表在論文集上。一些機構打著各種名義編寫的論文集,沒有正式刊號,在晉升職稱時,往往不計分。
B. 臨床專業的3種核心期刊和兩種英文期刊全稱與縮寫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版)收錄臨床醫學的核心期刊如下(共20種):
1.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2.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3.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4.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5.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6.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7.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8.中華護理雜志9.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10.中國輸血雜志 11.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12.中國急救醫學 13.臨床檢驗雜志14.診斷病理學雜志 15.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16.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17.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 18.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19.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SCIE收錄的醫學類期刊較多,給你提供下列三種:
1. 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縮寫:CONTEMP CLIN TRIALS)
Bimonthly ISSN: 1551-7144
ELSEVIER SCIENCE INC, 360 PARK AVE SOUTH, NEW YORK, USA, NY, 10010-1710
2.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縮寫:EUR J CLIN INVEST)
Monthly ISSN: 0014-2972
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NJ, 07030-5774
3. CLINICAL SCIENCE(縮寫:CLIN SCI)
Monthly ISSN: 0143-5221
PORTLAND PRESS LTD, CHARLES DARWIN HOUSE, 12 ROGER STREET, LONDON, ENGLAND, WC1N 2JU
C. 什麼是SCI期刊什麼是核心期刊
1.何為核心期刊?哪些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
答:通常所說的中文核心期刊,是指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所每年出版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被列出的期刊。雖然每年的內容都在變化,但變化內容不是特別大,比如目前耳鼻咽喉科學的核心期刊包括: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和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什麼是SCI期刊?
答:SCI(《科學引文索引》,英文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它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種。通過其嚴格的選刊標准和評估程序來挑選刊源,使得SCI收錄的文獻能夠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SCI從來源期刊數量劃分為SCI和SCI-E。SCI指來源刊為3700多種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碟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簡稱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擴展庫,收錄了5600多種來源期刊,可通過國際聯機或網際網路進行檢索。截止至2006年6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SCI期刊共收錄30種,其中核心期刊(印刷版/光碟版)16種。被耳鼻喉科專業這30種SCI-E雜志收錄都可以稱作被SCI收錄。可能通過直接進入SCI-E資料庫檢索來確定。如查某人第一作者發表的所有論文,可以直接用其姓名查找,遵照姓全稱,名首字母縮寫的原則,如韓德民則輸入 han d m (姓和名,名和名之間有空格)。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期刊,可以點以下鏈接查詢,Science Citation Index JOURNAL LIST(按字順排)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UBJECT CATEGORIES(按分類排)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SCI Expanded)收錄期刊,可以點以下鏈接查詢: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JOURNAL LIST(按字順排)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UBJECT CATEGORIES(按分類排)
查重論文,咨詢問題,可以看看早檢測。
D. 國家核心期刊目ISSN是什麼意思
ISSN是根據國來際標准ISO3297制定的連續出版物自國際標准編碼,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種不同題名、不同版本的連續出版物都有一個國際性的唯一代碼標識。
ISSN由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ISDS中心管理。該編號是以ISSN為前綴,由8位數字組成。8位數字分為前後兩段各4位,中間用連接號相連。
每一個ISSN與它所對應的連續出版物的標准題名連接,這個標准題名就是我們所說的「識別題名」,當出版物題名有重復現象時,追加題名的限制信息以區分其它類似的題名。
(4)核心期刊英文縮寫擴展閱讀
申請國際標准刊號(ISSN),可使刊物達到國際標准,得到聯合國的認可刊物名稱只要不重復,便可使用,如期刊名不變,則該期刊號長期有效。
國際標准刊號可以准確、快捷的識別該期刊(報紙/雜志等)的名稱及出版單位等。該系統在全世界大部分國家被使用,成為標准期刊的顯著標志。
在部分國家或地區,一份標準的期刊出版物除配有國際標准期刊號外,同時要求配有本國或當地的期刊號,以便於管理。
E.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的英文全稱及縮寫
英語我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F. 科技核心期刊前面的字母G,Q分別是啥意思啥意思
對中國(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認定,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有兩種版本。一是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以下簡稱《引證報告》);另一種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以下簡稱《要目總覽》)。《要目總覽》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年出了 2000
一般說來,「國家級」 期刊
,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期刊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另
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 期刊 」字樣的刊物也可視為國家級刊物。
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以學術論文為主,而非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則以文件、報道、講話、體會、知識等只能作為學術研究的資料而不是論文的文章為主。由於《總覽》選刊的依據是
「 載文量多 」 、 「 收錄量大 」 和 「 被引次數多 」
,並不強調學術期刊與非學術期刊的界線,對此自然也就沒有進行嚴格區分。
所謂ISSN 類刊物是指在我國境地外注冊,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該類刊物的刊號前標注有 ISSN 字母。
簡單地說,核心 期刊 是學術界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對於 期刊 質量進行跟蹤評價,並以情報學理論為基礎,將
Information)英文名稱首字母縮寫,是由南京大學研製成功的、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領域的標志性工程。科學引文索引是從文獻之間相互引證的關繫上,揭示科學文獻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的檢索與查詢,可以揭示已知理論和知識的應用、提高、發展和修正的過程,從一個重要側面揭示學科研究與發展的基本走向;通過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的統計與分析,可以從定量的視角評價地區、機構、學科以及學者的科學研究水平,為人文社會科學事業發展與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目前,教育部已將CSSCI數據作為全國高校機構與基地評估、成果評獎、項目立項、名優期刊的評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指標。CSSCI資料庫已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國家圖書館、中科院等100多個單位包庫使用,並作為地區、機構、學術、學科、項目及成果評價與評審的重要依據。
期刊評價常用名詞解釋
為方便讀者查閱和使用,現將《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年度報告》(CAJCES)中所使用的期刊評價指標的理論意義和具體演算法簡要解釋如下:
總被引頻次:指該期刊自創刊以來所登載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這是一個非常客觀實際的評價指標,可以顯示該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視的程度,以及在科學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影響因子: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是E.
加菲爾德於1972年提出的。由於它是一個相對統計量,所以可公平地評價和處理各類期刊。通常,期刊影響因子越大,它的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具體演算法為:
即年指標:這是一個表徵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主要描述期刊當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被引用的情況。具體演算法為:
被引半衰期:指該期刊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是在多長一段時間內發表的。現舉例說明其計算方法(以1996年《Science》為例):
注意: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都是測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種指標。這兩種半衰期通常不是針對個別文獻或某一組文獻,而是指某一學科或專業領域的文獻總和而言的。
G. 中文核心,科技核心和cscd的區別
1、中文核心期刊:又稱中文核心,北大核心。是在所有科技核心期刊中每4年評選1次,影響因子達到標准,即可成為中文核心,由北大出版社每4年公布一次,現在用的是2014年版(2015年發布)。
(7)核心期刊英文縮寫擴展閱讀
核心期刊定量評價,採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響因子、被國內外重要檢索工具收錄、基金論文比、Web下載量等9個評價指標,選作評價指標統計源的資料庫及文摘刊物達60餘種,統計文獻量達221177餘萬篇次(2006至2008年),涉及期刊14400餘種。本版還加大了專家評審力度,8200多位學科專家參加了核心期刊評審工作。
經過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審,從我國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評選出1980餘種核心期刊,分屬七大編73個學科類目。該書由各學科核心期刊表、核心期刊簡介、專業期刊一覽表等幾部分組成,不僅可以查詢學科核心期刊,還可以檢索正在出版的學科專業期刊,是圖書情報等部門和期刊讀者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書。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收入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葯衛生、工程技術、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近千種,其中核心庫來源期刊670種,擴展庫期刊為 378 種,論文記錄近 100 萬條,引文記錄近 400 萬條。內容豐富、結構科學、數據准確。
系統除具備一般的檢索功能外,還提供新型的索引關系——引文索引,使用該功能,用戶可迅速從數百萬條引文中查詢到某篇科技文獻被引用的詳細情況,還可以從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獻或著者姓名入手,檢索到一批發表的相關文獻,對交叉學科和新學科的發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除提供文獻檢索功能外,其派生出來的中國科學計量指標資料庫等產品,也成為我國科學文獻計量和引文分析研究的強大工具。
H. 什麼是中文核心期刊、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CSSCI 求答案
對中國(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認定,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有兩種版本。一是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以下簡稱《引證報告》);另一種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以下簡稱《要目總覽》)。《要目總覽》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年出了 2000
一般說來,「國家級」 期刊
,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期刊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另
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 期刊 」字樣的刊物也可視為國家級刊物。
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以學術論文為主,而非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則以文件、報道、講話、體會、知識等只能作為學術研究的資料而不是論文的文章為主。由於《總覽》選刊的依據是
「 載文量多 」 、 「 收錄量大 」 和 「 被引次數多 」
,並不強調學術期刊與非學術期刊的界線,對此自然也就沒有進行嚴格區分。
所謂ISSN 類刊物是指在我國境地外注冊,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該類刊物的刊號前標注有 ISSN 字母。
簡單地說,核心 期刊 是學術界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對於 期刊 質量進行跟蹤評價,並以情報學理論為基礎,將
Information)英文名稱首字母縮寫,是由南京大學研製成功的、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領域的標志性工程。科學引文索引是從文獻之間相互引證的關繫上,揭示科學文獻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的檢索與查詢,可以揭示已知理論和知識的應用、提高、發展和修正的過程,從一個重要側面揭示學科研究與發展的基本走向;通過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的統計與分析,可以從定量的視角評價地區、機構、學科以及學者的科學研究水平,為人文社會科學事業發展與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目前,教育部已將CSSCI數據作為全國高校機構與基地評估、成果評獎、項目立項、名優期刊的評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指標。CSSCI資料庫已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國家圖書館、中科院等100多個單位包庫使用,並作為地區、機構、學術、學科、項目及成果評價與評審的重要依據。
期刊評價常用名詞解釋
為方便讀者查閱和使用,現將《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年度報告》(CAJCES)中所使用的期刊評價指標的理論意義和具體演算法簡要解釋如下:
總被引頻次:指該期刊自創刊以來所登載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這是一個非常客觀實際的評價指標,可以顯示該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視的程度,以及在科學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影響因子: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是E.
加菲爾德於1972年提出的。由於它是一個相對統計量,所以可公平地評價和處理各類期刊。通常,期刊影響因子越大,它的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具體演算法為:
即年指標:這是一個表徵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主要描述期刊當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被引用的情況。具體演算法為:
被引半衰期:指該期刊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是在多長一段時間內發表的。現舉例說明其計算方法(以1996年《Science》為例):
注意: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都是測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種指標。這兩種半衰期通常不是針對個別文獻或某一組文獻,而是指某一學科或專業領域的文獻總和而言的。
I. 中文核心期刊,CSCD分別的含義,區別,CSCD目錄期刊中後面標記的C和E的意思是什麼
1. 中文核心期刊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核心期刊,是由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版究會權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發布的期刊,每4年更新公布一次。
2.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科技部公布的, 就是指《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有時我們可以見到一本雜志同時標有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中文醫葯衛生核心期刊),事實上前兩條是沒有區別的。
3. CSCD核心期刊: CSCD是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的英文縮寫,CSCD在高校申請基金和審查評獎包括院士的評審都要檢索CSCD;CSCD分為核心庫(C)和擴展庫(E),其中核心庫的雜志等級略高些(相對而言)。
這3類雜志有交叉,比如第三軍醫大學學報既是CSCD核心期刊,也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重慶醫科大學學報》是中文核心、中國科技核心、CSCD遴選和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