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人教版政治八年級下冊復習提綱

人教版政治八年級下冊復習提綱

發布時間: 2021-03-15 18:51:35

A. 新人教版政治八年級下復習提綱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期末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相親相愛一家人
第一課 愛在屋檐下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家庭的含義:P5
2、家庭類型:核心家庭、主幹家庭、單親家庭、聯合家庭
3、家庭關系的確立:結婚、生育、收養、再婚。
4、你如何理解與父母的親情?P6
5、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們的天職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
(3)我們應如何孝敬父母?P16
6、幾個重要認識:
(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違法的事情我們應如何做?P17
(2)對父母的長輩我們應如何對待?為什麼?P17
第二課 我與父母交朋友

1、青春期我們與父母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是什麼?
(1)進入青春期 ,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獨立,渴望重視,甚至挑戰父母權威;
(2)父母還把我們當小孩,不放心、嘮叨、責怪,於是矛盾產生了。
2、如何正確認識我們與父母之間的矛盾?P21
3、代溝、逆反心理
(1)我們與父母的年齡差距,是產生代溝的直接原因,代溝的實質是反映在年齡差異背後的多重代際差異。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現:P21
(2)怎樣正確認識我們的逆反心理?P21
4、我們怎樣正確對待與父母的代溝和矛盾?
(1)要走進父母,親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溝,與父母攜手同行;
(2)學會與父母溝通商量。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通過溝通,我們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變家長的意見。
(3)把握與父母溝通的要領: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是求同存異。
5、與父母交往的藝術:
(1)贊賞父母,交往起來無煩惱;
(2)認真聆聽,交往起來免誤會;
(3)幫助父母,交往起來無障礙;
(4)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即使父母錯了,也要原諒,不必爭個高下輸贏不可。
第二單元 師友結伴同行
第三課 同儕攜手共進

1、人際交往的意義:
與學生積極交往,友誼之樹才能常青,自我開放,我們的性格會更加開朗,人生更加精彩。
2、一個受歡迎的人應有的品德:真誠、善良、負責任、熱情、友好、幽默等
3、如何認識友情?
朋友帶給我們溫暖、支持和力量,我們要珍惜友誼;對於友情,我們要慎重理智的把握,才能獲得更多的朋友,得到真正的友誼。
4、交友的原則:
(1)平等互惠,(2)寬容理解;(2)交友時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維持所謂的友誼;(3)樂交諍友,善交益友。
5、青春期男女生交往
(1)為什麼要與異性交往?
(2)男女生如何正常、健康地交往?
①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愛;
②既要開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③既要主動熱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
6、青春期的情感
(1)認識:進入青春期以後,男女同學之間產生好感和愛慕之情,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麗的事。
(2)如何對待?
男女同學之間的情感,我們要謹慎對待,理智處理,學會選擇,學會承擔責任,學會保護自己。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

1、認識老師
(1)師生交往的重要性:
師生交往不僅影響我們 的學習質量,而且影響我們的身心發展。尊敬老師是我們應有的品德。
(2)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即使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老師的作用仍不可代替。
(3)老師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解除我們的煩惱和憂愁,老師在教我們知識的同時,也教我們學習的方法,激發我們學習的熱情,老師在我們成長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4)與老師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能快樂地學習,更快地進步。
2、師生交往新觀念:
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教學相長,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我們的朋友。
3、主動溝通是師生交往的前提,溝通產生理解,理解產生信任。
4、與老師溝通的具體方法:
(1)從老師的角度看問題,學會換位思考;
(2)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3)原諒老師的錯誤,以恰當的方式指出老師的錯誤,不傷害老師;
(4)禮貌待師;
(5)注意場合;
(6)把握好分寸。
第三單元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課 多元文化「地球村」

1、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
肯德基——美國 鬱金香——荷蘭 埃菲爾鐵塔——法國
長城——中國 和服——日本 悉尼歌劇院——澳大利亞
燕窩——泰國 金字塔——埃及 泰姬陵-——印度
通心粉——義大利 探戈——阿根廷 足球——巴西
2、如何對待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
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沒有優劣之別,我們要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人民交流,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
3、如何對待不同文化的差異?P60
第六課 網路交往新時空

1、網路交往的特點:無限性、兩面性、先進性、危險性。
2、網路交往的兩面性:
(1)優勢:快捷、方便,擴大了交往面,開闊了眼界,實現自身價值等;
(2)負面影響:長時間上網影響身心健康,沉迷網路荒廢學業,誘惑欺詐、違法違紀等
3、網路成癮者的心裡成因:(P71)
4、網路交往中應怎樣保護自己?(P72)
5、網路交往要遵守哪些規則?
(1)網上不能為所欲為,(2)網路交往要遵守道德,(3)上網要 遵守法律.。
6、如何文明上網?(P74~75)
7、對待網路交往,我們青少年應該怎麼辦?
作為青少年,我們必須樹立遠大理想,勤奮學習,勤於思考,把網路作為先進的工具,作為生活的補充。我們必須自覺規范自己的網路行為,依法上網,文明上網,努力凈化網路環境,讓其成為人們生活學習的另一個空間。
第四單元 交往藝術新思維
第七課 友好交往禮為先

1、禮貌和禮儀是個人素養最直接的外現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談舉止彬彬有禮,是我們贏得別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
2、文明禮貌的重要性:(P79)
3、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是與人友好交往必備的素養,也是禮貌待人的體現。
4、禮貌用語的要求:
(1)說話和氣,不強詞奪理,不惡語傷人;
(2)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
(3)與人交談時,要謙遜、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要盛氣凌人,也不要說大話。
5、社交活動要注意的問題:
一是容貌清潔,二是服裝整潔、美觀、大方,三是舉止規范。
6、禮儀的重要性:
禮儀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徵。自覺做到講禮儀,不僅關繫到我們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關繫到周圍的人,關繫到我們的集體,甚至關繫到我們民族和國家的形象。
7、按禮儀要求做的好處:(P84)
8、如何對待傳統禮儀?如何對待少數民族的禮儀?(P87、P88)
第八課 競爭合作求雙贏

1、競爭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P90)
2、對忌妒心理的認識:忌妒心理是一種微妙、強烈而又隱蔽的消極情感,是拿別人的成績懲罰自己的消極心理,對我們發展有很大的危害。
3、競爭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基本准則是道德和法律。
4、競爭的目的在於超越自我,開發潛能,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5、合作與共享的關系:合作是共享的基礎,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結果。
6、合作的核心是發揚集體主義精神。
7、「863精神」的核心是「團結協作的奉獻精神」
8、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能聚集力量、啟發思維、開闊視野、激發創造性,並能培養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獻精神一個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獲得他人的支持和幫助獲得成功。
9、合作中競爭的內涵:
一方面,團體的通力合作鼓勵各個成員間相互競爭;另一方面,成員間相互競爭促進團體競爭力的提高。
10、怎樣在合作中競爭?(P96)
11、全新的競爭理念:(P97)
12、如何面對成功與失敗?(P97)
13、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的關系:(P98)
14、競爭中合作的真諦是什麼?(P98)
15、在競爭和合作中如何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P98)
16、什麼是團隊精神?
17、團隊精神的核心是集體主義,是合作共享,樂於奉獻,是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第九課 心有他人天地寬

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代人必備的道德品質。
1、「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
2、為什麼說善於寬容利人利己?(P104)
3、寬容是有原則的,不能盲目。對家人、同學、朋友,不能斤斤計較,而要寬厚待人、與人為善。當然,我們決不遷就「壞人」「惡人」。在原則問題上不能讓步。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含義:P105
4、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實質所在。
5、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6、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是達成諒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機制。
平等是人類追求的永恆主題,尊重是現代文明的基石。
7、對平等的認識: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每個人都是具有獨立意識的 主體,都有做人的尊嚴,都不容輕視。在法律地位上,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權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義務。
8、什麼是弱勢群體?幫助他們,我們能做些什麼?
弱勢群體是對社會上處於不利地位的人群的總稱。如:殘疾人、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
對待他們,我們首先應平等對待他們,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其次,應盡力幫助他們,自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9、尊重他人要求我們做到禮貌待人、平等待人、誠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10、尊重社會的表現:(P112)
11、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護環境。人類來自自然,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的恩賜,人類有義務尊重自然,否則,就會受到它的懲罰。保護環境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
第十課 誠信做人到永遠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
1、什麼是誠信?P115
2、「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含義。(P115、P116)
3、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實到行動上,即表現為一種積極負責的態度。「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是人們崇尚的行為准則。實實在在做事是個人得以立足、事業得以成功的保證。
4、踐約守信是我們誠實做人的核心。
5、誠實和信任的關系。(P119)
6、誠信守則
(1)堅持實事求是;
(2)在涉及到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
(3)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一邊;
(4)在情與法的沖突中,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法律一邊。
7、如何處理對人誠實與尊重隱私的關系?(P122)
8、誠信與說謊是水火不相容的。「善意的謊言」是不誠信嗎?為什麼?(P123)
9、誠信的核心是善。

B. 初二人教版政治下學期復習提綱

八年級下冊思想品德期中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權利義務伴我行
第一課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分裂國家、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享有憲法賦予的管理國家等權力。(p4)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5人民與公民的區別:P6
人民是區別於敵人的政治概念,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我國,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國國籍的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過,後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權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的光榮義務。
6、我國公民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司法保障統稱法律保障,是公民權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法律是保障我們權利的法寶。人權能夠得到尊重和保障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⑨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第二課 我們應盡的義務
1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3—15頁)
①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履行義務是享受權利的需要,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③自覺履行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愛國的重要表現。
2、公民的義務可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法定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憲法規定的公民的義務是基本義務。(具體內容見課本p16)
3、什麼叫道德義務?(p17)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
4、履行道德義務有什麼意義?
廣大社會成員自覺自願地履行道德義務,既有利於形成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又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p17)
5、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有哪些?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p17)
6、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
7、如何忠實履行義務?(P18-P20)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

生命健康權(最根本的、首要的人身權)
人身自由權(充分享受其他各種權利的基本保障)
人 身 權 人格權 名譽權
(公民最基本最 肖像權
重要的權利) 人格尊嚴權 姓名權
隱私權
身份權

第三課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
1、什麼是人格權?(p25)
人格權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做人的基本權利,包括(見上圖)
2、生命健康權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首要的人身權利。(p25d.2)
3、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4、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為何給予特殊保護?(p26.d2)
答: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由於年幼、能力欠缺和經驗不足,生命健康較容易受到侵害。
5、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等都對公民生命健康權加以保護。《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涉及有保護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內容。
6、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7、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的關愛和責任。
8、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應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第四課 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1、維護人的尊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p33)
2、什麼是人格尊嚴權?(P35)
作為「人」的應享有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
人格尊嚴權具體表現為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3、人的名譽是對特定人的品德、才幹、信譽等方面的客觀社會評價。名譽集中體現了人格尊嚴。良好的名譽首先取決於個人的良好表現。 (P35-36)
4、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P38)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5、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有什麼危害性?(p38、39)
①侮辱 ②誹謗 ③誣告等。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不僅踐踏了他人的要格尊嚴,貶低他人人格,而且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危害社會秩序,又是不尊重自己、損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為,嚴重的還要承擔法律責任。
6、肖像再現了個人的基本特徵,是每個人人體容貌的有形識別標志,與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離。(P40)
7、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P41)
8、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p41.d2)
(1)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2),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利用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9、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p43)
10、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1、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p44)
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盜用他人姓名,冒用他人姓名。

第五課 隱私受保護
1、隱私的含義(P46)
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領域(P46頁)
2.保護隱私的意義(必要性)(P46-48)
(1).是人格獨立和人格自由的需要(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設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4)是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安定的需要。
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4、隱私權的內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寧權(2)個人信息保密權(3)私人通信保密權
5、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p51-52)
(1)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
(2)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親人、朋友與我們分享其隱私,要為其保守秘密。
6、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p53)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p55)
(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C.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政治知識框架(詳細版)

框題一:知識助我成長 1.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 教育的涵義 ○ 教育的作用 2.我們享有受教育權利 ○ 受教育權的涵義 ○ 義務教育的涵義、特徵框題二:珍惜學習機會 1.維護受教育權利 ○ 受教育是基本權利 ○ 如何維護我們的受教育權 2.履行受教育義務 ○ 受教育機會來之不易 ○ 如何履行受教育義務

D.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政治復習提綱,全面點

第一單元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①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國公民)
6、我國公民 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⑥社會經濟權利⑦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⑧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⑨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10、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p16)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共6條)
11、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有哪些?(p17)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13、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1、什麼是人格權?(p25)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
2、人格權包含哪些內容?它們有什麼特點?(p25)
(1)物質性人格權 (生命健康權)
(2)精神性人格權 (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 名譽權.隱私權 )
3、什麼是首要的人格權?(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
4、人格權的特點(p24、25)
①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權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
③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
5、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6、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p26.d2)
答:①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7、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
8、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10、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p35)
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
11、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P38)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2、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並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誹謗和文字誹謗。
③新聞報道失實。
④誣告。
13、什麼是肖像權?(p40)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
14、肖像的表現方式有哪些?(p40)
繪畫(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麼?(p40)
肖像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16、肖像權包括哪些內容?(p41)
肖像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7、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p41.d2)
(1)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就必須取得肖像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成侵權。
(2),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18、什麼是姓名權?(p43)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 、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內容,姓名的地位是什麼?(p43)
(內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地位)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20、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p44)
21、隱私的含義(P46)
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空間(P46頁)
22.保護隱私的意義(必要性)(46、47頁)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設以人為 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2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 民的隱私權。
24、隱私權的內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寧權(2)個人信息保密權(3)私人通信保密權
25、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p51-52)
(1)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 ,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
(2)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
26、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p53)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2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p55)
(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法律保護的方式P55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要求精神賠償等。
第三單元
1、教育的含義和作用(p58--60)
含義: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 ,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作用:對個人的成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社會、民族、國家來說,教育成就未來。
2、什麼是受教育權?(p60)
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 的權利。
3、什麼叫義務教育?其法律依據是什麼?(p61)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4、義務教育中的「義務」和「教育」是什麼意思?(p61相關鏈接)
「義務」是指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和適齡兒童少年都要遵循並應盡的義務。「教育」專指學校教育。
5、義務教育有什麼特徵?(p61)
(1)義務教育具有國家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體現在家庭 和社會兩方面。
(2)義務教育具有普遍性:規定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 ,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3)義務教育具有免費性
6、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應該這樣履行受教育的義務?(p64)
第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
第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
第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7、財產分為哪幾類,公民的合法財產包括哪些?(p68--69)
分類:國家所有、集體所有、個人所有。公民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8、什麼叫財產所有權?(p70)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
9、我國的國家審判機關通過哪些手段來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p72--73 )
通過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普遍的做法,往往通過採用責令侵權人將毀壞的財物恢復原狀、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等方式,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通過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嚴厲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通常採用判處侵犯財產的罪犯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刑罰手段,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10、公民可以請求法院通過哪些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方式有哪些 ?(P74第一段)
12、什麼叫遺產?作為遺傳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6)
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的合法財產稱為遺產。
作為遺產的三個必備的條件:
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
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
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13、什麼叫被繼承人和繼承人?(p76--77)
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
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14、繼承人包括那些人,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什麼確定的?(p77)
繼承人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
外祖父母(第二順序)。
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撫養關系確立的。
15、什麼叫繼承權?(p77)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16、什麼叫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的順序是怎樣劃分的?(p77-78)
法定繼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 祖父母
17、什麼叫遺囑繼承?遺囑繼承有什麼優點?(p78)
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其最大的優點是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財產。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 。
18、什麼叫遺贈?(p79)
公民將自己的財產待死後不留給親屬,而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這是法律所
允許的,稱為遺贈。遺贈並不屬於遺囑繼承。
19、有效遺囑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9相關鏈接)
立遺囑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其意思表示必須真實,遺囑內容必須合法,遺囑形式必須合法,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一人或數人。
20、什麼叫智力成果?(p81)
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藝術作品等。
21、什麼叫智力成果權?(p82)
智力成果權,也就是知識產權。它是法律上確認和保護人們(包括公民和法人)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精神領域創造的「產品」所具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 。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商業秘密權等。
22、保護消費者權益有什麼重要意義?(p89)
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維護社會 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23、我國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是什麼?其中明確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9項)(p91)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9項權利。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權。(各權利的含義見課本及筆記)
24、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履行哪些義務?(p92)
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費者(態度謙和、說話有禮貌 、選擇商品應事先考慮好、對營業員的優質服務表示謝意、維護生產經營者的正當利益)。
25、作為消費者應該這樣去維護自己的權利才能避免上當受騙?(p93--94)
煉就一雙「慧眼」,要求我們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方面的知識,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
26、當消費者的權利受到侵犯以後,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維權?(p96)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 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關仲裁

E. 八年級下冊政治復習提綱(人教版)

政治:
第一單元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國公民)
6、我國公民 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⑨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10、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p16)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共6條)
11、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有哪些?(p17)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13、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1、什麼是人格權?(p25)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
2、人格權包含哪些內容?它們有什麼特點?(p25)
(1)物質性人格權 (生命健康權)
(2)精神性人格權 (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 名譽權.隱私權 )
3、什麼是首要的人格權?(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
4、人格權的特點(p24、25)
①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權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
③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
5、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6、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p26.d2)
答:①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7、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
8、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10、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p35)
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
11、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P38)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2、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並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頭誹謗和文字誹謗。
③新聞報道失實。
④誣告。
13、什麼是肖像權?(p40)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
14、肖像的表現方式有哪些?(p40)
繪畫(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麼?(p40)
肖像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16、肖像權包括哪些內容?(p41)
肖像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7、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p41.d2)
(1)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就必須取得肖像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成侵權。
(2),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18、什麼是姓名權?(p43)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內容,姓名的地位是什麼?(p43)
(內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地位)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20、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p44)
21、隱私的含義(P46)
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空間(P46頁)
22.保護隱私的意義(必要性)(46、47頁)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設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2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24、隱私權的內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寧權(2)個人信息保密權(3)私人通信保密權
25、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p51-52)
(1)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
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2)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隱私權表現
26、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p53)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2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p55)
(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法律保護的方式P55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要求精神賠償等。

F. 初二下學期政治復習提綱人教版

重點考第一課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
第二課 我們應盡的義務
第六課 終身受益的權利
第八課 消費者權益
老師還給了知識點給我們復習 如下八年級政治下冊知識點
(期末復慣用)
第一單元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國公民)
6、我國公民 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⑨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10、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p16)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共6條)
11、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有哪些?(p17)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13、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1、什麼是人格權?(p25)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
2、人格權包含哪些內容?它們有什麼特點?(p25)
(1)物質性人格權 (生命健康權)
(2)精神性人格權 (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 名譽權.隱私權 )
3、什麼是首要的人格權?(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
4、人格權的特點(p24、25)
①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權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
③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
5、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6、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p26.d2)
答:①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7、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
8、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10、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p35)
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
11、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P38)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2、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並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頭誹謗和文字誹謗。
③新聞報道失實。
④誣告。
13、什麼是肖像權?(p40)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
14、肖像的表現方式有哪些?(p40)
繪畫(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麼?(p40)
肖像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16、肖像權包括哪些內容?(p41)
肖像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7、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p41.d2)
(1)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就必須取得肖像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成侵權。
(2),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18、什麼是姓名權?(p43)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內容,姓名的地位是什麼?(p43)
(內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地位)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20、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p44)
21、隱私的含義(P46)
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空間(P46頁)
22.保護隱私的意義(必要性)(46、47頁)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設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2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24、隱私權的內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寧權(2)個人信息保密權(3)私人通信保密權
25、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p51-52)
(1)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
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2)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隱私權表現
26、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p53)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2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p55)
(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法律保護的方式P55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要求精神賠償等。
第三單元
1、教育的含義和作用(p58--60)
含義: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作用:對個人(P59),對社會(P60)
2、什麼是受教育權?(p60)
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3、什麼叫義務教育?其法律依據是什麼?(p61)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4、義務教育中的「義務」和「教育」是什麼意思?(p61相關鏈接)
「義務」是指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和適齡兒童少年都要遵循並應盡的義務。「教育」專指學校教育。
5、義務教育有什麼特徵?(p61)
(1)義務教育具有國家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體現在家庭和社會兩方面。
(2)義務教育具有普遍性:規定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 ,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3)義務教育具有免費性
6、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應該這樣履行受教育的義務?(p64)
第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
第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
第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7、財產分為哪幾類,公民的合法財產包括哪些?(p68--69)
分類:國家所有、集體所有、個人所有。
公民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8、什麼叫財產所有權?(p70)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
9、我國的國家審判機關通過哪些手段來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p72--73)
通過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普遍的做法,往往通過採用責令侵權人將毀壞的財物恢復原狀、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等方式,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通過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嚴厲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通常採用判處侵犯財產的罪犯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刑罰手段,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10、公民可以請求法院通過哪些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方式有哪些?(P74第一段)
12、什麼叫遺產?作為遺傳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6)
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的合法財產稱為遺產。
作為遺產的三個必備的條件:
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
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
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13、什麼叫被繼承人和繼承人?(p76--77)
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
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14、繼承人包括那些人,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什麼確定的?(p77)
繼承人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
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撫養關系確立的。
15、什麼叫繼承權?(p77)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16、什麼叫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的順序是怎樣劃分的?(p77-78)
法定繼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17、什麼叫遺囑繼承?遺囑繼承有什麼優點?(p78)
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其最大的優點是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財產。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
18、什麼叫遺贈?(p79)
公民將自己的財產待死後不留給親屬,而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這是法律所允許的,稱為遺贈。遺贈並不屬於遺囑繼承。
19、有效遺囑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9相關鏈接)
立遺囑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其意思表示必須真實,遺囑內容必須合法,遺囑形式必須合法,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一人或數人。
20、什麼叫智力成果?(p81)
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藝術作品等。
21、什麼叫智力成果權?(p82)
智力成果權,也就是知識產權。它是法律上確認和保護人們(包括公民和法人)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精神領域創造的「產品」所具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商業秘密權等。
22、保護消費者權益有什麼重要意義?(p89)
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23、我國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是什麼?其中明確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9項)(p91)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9項權利。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權。(各權利的含義見課本及筆記)
24、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履行哪些義務?(p92)
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費者(態度謙和、說話有禮貌、選擇商品應事先考慮好、對營業員的優質服務表示謝意、維護生產經營者的正當利益)。
25、作為消費者應該這樣去維護自己的權利才能避免上當受騙?(p93--94)
煉就一雙「慧眼」,要求我們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方面的知識,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
26、當消費者的權利受到侵犯以後,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維權?(p96)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關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單元
1、你認為什麼是公平?(p100--101)
2、公平對於社會穩定和發展有哪些作用?(p102)
3、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我們應該怎麼辦?(p104--105)
4、什麼是正義行為,什麼是非正義行為?(p109)
5、正義制度有什麼作用?(p109--110)
6、正義與公平的關系是怎樣的?(p111)
7、我們應該怎樣自覺維護正義?(p112--113)
8、正義感的具體內容有哪些?(p113)
9、為什麼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p114)
10、怎樣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p115)

G. 初二下冊人教版政治復習提綱

第十課 我與集體共發展

1.什麼是集體?(含義、特徵)
同一集體中的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在行動上互相支持,心理上互相依存,情感上榮辱與共,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二者關系?
①集體是個人生存的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集體。
②個人是組成集體的細胞,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
③個人與集體不可分。
3.為什麼說團結就是力量?
①任何一個集體,只有在思想上高度統一、在行動上目標一致、在情感上共鳴,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而形成強大的合力,達到預期的目標。
②依靠這種力量,能夠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戰勝個人無法克服的困難。
③歷史發展和生活經驗都告訴我們,集體不論大小,團結才有力量。沒有國家的統一,沒有個民族人民的大團結,也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生活在集體中,就應該真是集體的團結,自覺維護集體的團結。
4.為什麼要以集體利益為重?(二者關系)
①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以集體利益為重,並不排斥個人的正當利益。
③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基礎和保障,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5.怎樣為集體添光彩?
①為集體添光彩的主要表現為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②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更應該體現在自己的實際行動當中。
③當集體榮譽和利益受到損害時,敢於積極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④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是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的最高表現。

初二政治下復習總結
1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碧水青山,的觀點符合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
2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的核心是防,著眼於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
3 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發展和人口和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相協調。
4環境問題的嚴重危害是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直接制約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5我國環境保護領域的基本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鑒於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世界各國普遍推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6我國環境保護領域的基本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制定專門環保單項法規的依據。
7環境保護在我國既是公民發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
8環境問題既表現出污染環境,又表現出破壞環境。
9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的國情,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這段話說明,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從而威脅人類自身。
10塑料袋快餐盒包色公害屬於人類任意向自然界排放廢棄物污染環境。
11先污染後治理否定了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
12造成環境形式相當嚴峻的原因是,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13對可持續發展的真確理解是A在不超越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的條件下,在不危及後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尋求滿足我們當代人發展的途徑B強調人口。資源經濟身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二分析說明題
1辨析題
保護環境是大人事情和我們中學生無關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A防治環境污染和破壞,不僅是國家政府部門以及專業環保人員的責任,而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保護環境人人有責。B中學生不僅僅要成為祖國未來的合格建設者,而且應該成為現在和未來的環境合格的保護者C青少年應該做到,提高環保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落實環保行動。
2 某造紙廠原來是虧損大戶,也是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限期治理後,該廠採用新技術處理廢水,不僅治理了污染,而且每年收浮漿500噸,創造價值50餘萬元,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A該廠遵循了環境保護的那些原則?
這一事例說明什麼?
3有一位電視台的記者去某市污染嚴重的一家企業進行采訪,下面是這位記者和該企業經理的對話
記者:請簡要談談您對經濟建設和環境之間的關系的看法
經理:經濟發展必然帶來環境問題
記者 棉隊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您覺得該如何處理?
經理 治理污染必須首先發展經濟。
4在現實生活中有人認為環境污染只是犯錯,只能批評教育。
見學用通
5材料一;;2001年入春以來,我國內蒙古,山西河北多次發生沙塵暴
材料2 近30年我國長江流域森林覆蓋率減少一半,水土流失面積增加一倍
根據教材回答下列問題
1) 上面材料說明了什麼問題
2)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3) 應高如何解決此問題

6課基礎知識及能力運用復習
1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給予特殊的保護
2 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我國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要採取教育和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4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是家庭保護。
5我國為了預防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運用各種手段進行有效的保護,其中一個重要的手段是立法。
6張某強迫上初一的14歲的女兒棄學從商,侵犯了女兒受教育的權利。屬於行政違法行為
7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是由於A青少年很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B青少年容易受外界不良影響,青少年的健康關繫到國家的存亡民族的興衰。
8保護未成年人工作首先遵循的原則是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8 在學校保護方面學校教職員工應該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B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C為社會培養各種人才,D保證未成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
9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目的是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10承擔學校保護的教育機構是有關學校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
11對未成年年人進行社會保護的目的是創造一個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12免費參觀博物館屬於社會保護的內容。
13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繼承案件的時候要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和受撫養的權利,這屬於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的司法保護。
14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
15招用童工屬於違反未成年人保護中的社會保護。
16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對象是未滿18周歲的我國公民。
17工人李某讓兒子輟學打工違反了家庭保護內容的侵害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18
辨析題
1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給予特殊的保護,有了這些保護,就一定能夠健康成長
A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為此,我國制定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
B在加強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保護的同時,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才能健康成長。
C未成年人要做到,依法律己,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有的同學認為國家專門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全社會共同努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護未成年人是社會的責任,和我們未成年人無關。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國家指定專門的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為未成年人提供了法律保障。而社會各個方面的保護和幫助只是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這種保護和幫助要達到良好的效果,還要通過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在加強自我保護的同時,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學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依法保護自身的權益。
家長打孩子天經地義,孩子不應該反抗。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家長打孩子沒有盡到對孩子的撫養監護的職責,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家庭保護的規定。
作為家長或者是監護人應用正確的思想端正的品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禁止打罵的粗暴行為。
作為孩子對於父母的輕微的行為應該給予勸告,如果情節嚴重就要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分析說明
1如果店主和你兜售香煙,他的行為正確嗎?用所學的知識你如何加強自我保護?
店主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因為店主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違法行為。
作為中學生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明確那些行為受法律的保護,哪些行為是法律所禁止的,自覺地質吸煙酗酒等不良傾向,使自己的行為不違背法律的要求,虛心接受家長和老師的教育。
2某家長說念書有啥用,跟我掙錢去,領著上初中的孩子去輟學打工,家長違反了什麼法律,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如何做?
期末復習7課小結
1什麼是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的類別 違憲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嚴重違法行為
民事違法行為(例如欠債不還,拾到他人的遺失的錢物不還,損的名譽
行政違法行為:
一般違法行為包括( )和( )2種。
2一般違法行為為什麼要承擔法律責任?
P95第一點什麼是一般違法行為?
第二點,P95倒數第二段
3 一般違法行為中的行政違法行為要受到行政制裁,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
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徵是,犯罪是具有嚴重危害性的行為,犯罪是一種觸犯刑法的行為,犯罪是一種應該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嚴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徵,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
4張某在自然保護區捕獵國家保護的百天鵝,這種行為是(嚴重違法行為),犯罪行為,應受相應的刑事制裁。
5我國法律依法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性質最嚴重,對國家和人民的危害最大。處罰嚴厲。
我國法律依法打擊搶劫,盜竊,侵犯財產的犯罪;依法打擊賭博犯罪,依法打擊毒品犯罪。
6為什麼要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
P102倒數第二段
7為什麼要依法打擊搶劫盜竊等侵犯財產的犯罪?
P103倒數第二段
8我們判斷一種行為是否犯罪,主要看他的行為是否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9刑罰又叫刑事處罰也叫刑事處分,是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的方法。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2大類。
主刑有5種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3中,剝奪政治權利,罰金,沒收財產。
主刑的特點是====P100第二段
附加刑的特點是可以作為主刑的附加刑同時適用也可以獨立適用。
10一般違法和犯罪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區別:A一般違法和犯罪對社會的 危害程度不同,一般違法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小而犯罪對社會具有嚴重的危害性。B處罰的方法不同:一般違法行為要受到行政制裁和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而犯罪是要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聯系;A他們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B都是違法行為C他們之間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如果不改正,發展下去就會導致犯罪。
11我國刑法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練習:1拾到遺失物品不歸還是一般違法行為中的民事違法行為。
2嚴重違法行為是觸犯刑法的行為。
3 違反城市管理法規的行為是屬於一般違法行為中的行政違法行為。
4最嚴厲的強制方法是刑罰處罰。
5確定罪和非罪的基本依據是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大小。
6我國刑罰中最嚴厲的懲罰方法是死刑。
7犯罪的法律標志是刑事違法性。
8執行刑罰的機關是人民法院。
9性質最嚴重危害國家和人民的犯罪是危害國家安全罪。
10 毆打他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是一般違法行為中的行政違法行為。
11一般違法行為的特點是行為比較輕微,對社會的危害不大,沒有觸犯刑法。
12確定某種行為是否犯罪必須以刑法為依據。
13我國刑法的任務是懲治犯罪,保護人民。
14犯罪的嚴重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必然的法律後果是刑罰當罰性。
15進行民事制裁的機關是人民法院
第8課基礎知識
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律,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居於首要地位。
2憲法規定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
3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4憲法和普通法律相比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率。
5憲法由序言和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國旗國徽首都四章構成。
6由憲法確認公民的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7我國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權利保障體制,具體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審判制度,律師制度,法律援助制度)
8從內容上看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
9憲法是法律的法律是說,憲法也普通法律是母法和子法的關系,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0我們國家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最高行為准則是憲法。
11我們國家最高的行政機關是國務院,她行使行政管理權。
12我們國家最高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13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
14我們國家規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權政治權利和自由,人身自由說明憲法是人民權利的保障書。
15
二毛澤東說過,一個團體要有一個章程,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個章程,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說說你對此段話的理解
憲法作為國家的總章程,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A從內容上看,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而普通法律只規定國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問題,B從法律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而普通法律必須依照憲法為依據制定,不能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C從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憲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嚴格。總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2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作為公民我們要用憲法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憲法通過什麼方式來規范公民的行為的?
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
學用通一是憲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為;二是憲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為;
三是憲法要求公民必須做出某些行為。結合實際
3一個團體要有一個章程,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個章程,憲法就是一個總章程,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答: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這是因為憲法作為國家的總章程,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居於首要地位。
從內容上,它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而普通法律只規定國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問題。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有兩層意思。一是普通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是憲法的具體化。二是普通法律不能和憲法相抵觸,否則要被撤消和宣布無效。
由於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並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目的是保障憲法的權威性和穩定性,使社會健康發展、國家長治久安。
總之,因為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程序嚴於普通法律,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國家的總章程。
4有人說:憲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至高無上的憲法和眾多的子法,築成了一座法律的金字塔,上一級的法律比下一級法律的效力高。
答題要點: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因為: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有兩層意思。一是普通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是憲法的具體化。二是普通法律不能和憲法相抵觸,否則要被撤消和宣布無效。
5判斷說明題:
憲法是人民權利的保障書
答: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因為,我國憲法非常重視公民權利,設專門章節規定了公民的二十多項自由和權利。這些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受國家根本大法的保護。建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建立了一套以憲法為核心的權利保障體制,其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立法保障。二十年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指定了一百多部法律,確保公民各方面的權利和自由得以實現。二是司法保障。我國憲法將審判權賦予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設立民事審判庭、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和行政審判庭。公民認為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有權向人民法院相應的審判庭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將依法進行公正審判,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我國的律師制度和法律援助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對公民權利的保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H. 八年級下冊政治復習提綱 人教版

政治:

第一單元

1
、我國的國家性質(
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
、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
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
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
、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
、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
(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5
、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
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
(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
國公民)

6
、我國公民

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
(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
(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
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
……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
、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
p10--1
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
、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
P11
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
會秩序的行為。

10
、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
些?(
p16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
須履行的義務。
(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共
6
條)

11
、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有哪些?
(p17)

人教版新目標初二下英語同步輔導(一)
初中二年級下un...初中二年級下Un...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
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
、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P14

15
頁)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
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
義務的主體。

13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
(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
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

14
、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1
、什麼是人格權?(
p25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

2
、人格權包含哪些內容?它們有什麼特點?(
p25


(1)
物質性人格權

(
生命健康權
)

(2)
精神性人格權

(
自由權
.
姓名權
.
肖像權
.
名譽權
.
隱私權

)

3
、什麼是首要的人格權?(
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

4
、人格權的特點(
p24

25


①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權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

③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

5
、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
P26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6
、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
p26.d2


答:①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
16
周歲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
(已滿
16
周歲未滿
18
周歲的勞動者)
從事礦山井下、
有毒有害、
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7
、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
p27


答:
《憲法》
《刑法》
《民法通則》
《治安管理處罰法》

8
、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
、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
p28


答:①我們有權珍愛生命
,
維護健康
,
積極鍛煉身體
,
提高健康水平
,
使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
,
恢復健康
,
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10
、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
p35


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

11
、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
P38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2
、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
p38

39


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
侮辱。

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並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頭誹謗和文字誹謗。

③新聞報道失實。

④誣告。

13
、什麼是肖像權?(
p40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

14
、肖像的表現方式有哪些?(
p40


繪畫(自畫像)
、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15
、肖像的地位是什麼?(
p40


肖像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16
、肖像權包括哪些內容?(
p41


肖像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7
、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
p41.d2



1
)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
,就必須取得肖像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
成侵權。


2

,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
)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18
、什麼是姓名權?(
p43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年滿
18
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筆名、藝名;有權依照
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9
、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內容,姓名的地位是什麼?(
p43


(內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地位)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20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
p44


21
、隱私的含義
(P46)

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
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密。
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
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空間(
P46
頁)

22.
保護隱私的意義
(
必要性
)

46

47
頁)

(1).
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
(2).
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
(3).
是建設以人為本、
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
會的需要。

23
、隱私權的含義
(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24
、隱私權的內容(
p48-50



1
)私人生活安寧權(
2
)個人信息保密權(
3
)私人通信保密權

25
、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
(p51-52)


1
)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

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

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2
)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隱私權表現

26
、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
p53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
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27
、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
p55



1
)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
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2)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法律保護的方式
P55
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
要求精神賠償等。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