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區期刊
❶ SCI的1區,2區,3區是怎麼劃分的
中科院自己劃的。先是按學科,再按影響因子排列劃分。反正不怎麼好,水分略大。
❷ 中國科學院sci-jcr分區表大類1區,2區或3區的刊物有哪些
這是由於不同的類型分區導致的。
sci資料庫官方的有jcr分區
同時,中科院也對期刊進行了分區,還分為大區和小區。
因此期刊大區一區,可能小區就是二區。
❸ 金屬材料SCI二區的期刊都有哪些,影響因子都是多少
可是不知道去哪找不被SCI收錄的期刊dongdonggu(站內聯系TA)你的理解是對的 有影響因子的期刊就被SCI收錄,只有被SCI收錄的期刊才有影響因子。 你的理解是對的 有影響因子的期刊就被SCI收錄,只有被SCI收錄的期刊才有影響因子。 可是國內很多雜志,不被sci和ei收錄的,都有影響因子啊。好像不是這么回事吧? 這里的影響因子 特指 ISI 出具的影響因子。weiswallow(站內聯系TA)有些EI同樣有影響因子啊!zhzimi_2007(站內聯系TA)有影響因子的不一定是sci,sci可以去查一下,網上都有!hcc5(站內聯系TA)怎麼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呢?haisenburg(站內聯系TA)不對了 我在cnki上看到 無機材料學報的 影響因子達到一點幾 , 後來查了一下 其SCI 的影響因子最好只有0.3幾。tfyihit(站內聯系TA)SCI期刊,可以在小木蟲下載,也可以google搜一下fangxingxue(站內聯系TA)你的理解可以說基本上對~~~袁海濱(站內聯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xianxianqi at 2009-9-18 14:52: 可是國內很多雜志,不被sci和ei收錄的,都有影響因子啊。好像不是這么回事吧? 呵呵 啥玩意。你去查下,有專門註明的文獻,哪些是SCI,EI收錄的 甚至SCI,EI同時檢索收錄的期刊。國內不檢索的期刊,你所說的影響因子,那是國內自己人統計的因子,跟SCI因子完全不是一回事。weilin2378(站內聯系TA)需要注意的是沒有影響因子的期刊不一定不是SCI,比如近三年新出的sci期刊還沒有影響因子cherrydew(站內聯系TA)一下n多啊 SCI收錄的期刊midibb(站內聯系TA)下載個08年的SCI影響因子啊,我記得木蟲上有啊
❹ 求助一個影響因子2-3左右的二區的期刊
材料類文章的影響因子一般都比較高,比如AFM和AM算是材料領域里較好的雜志,最近公回布的影響因子答分別為8.486和10.857。chemistry of materials也是材料領域里不錯的雜志,影響因子為6.397,另外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影響因子為5.099,microporous mesoporous materials影響因子為3.22,因此影響因子在2.0左右的只能算材料領域里非常一般的雜志了,比如materials letters(影響因子2.177),還有如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影響因子為2.145)等。
❺ 激光金屬材料微加工投哪個期刊比較好,2區
期刊比較少吧,而且效果不敢保證。可以到金屬加工網,鑫機緣之類的移動端軟體上去發布,這種應該是免費的,而且長期有效
❻ ssci 一區 二區 三區 四區 分別指什麼
sci 一區、二區 、三區、四區指的是SCI論文分區,SCI期刊分區影響較為廣泛的有兩種:一種是 Thomson Reuters 公司制定的分區(簡稱湯森路透分區);第二種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制定的分區(簡稱中科院分區)。
1、湯森路透分區,湯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簡稱JCR)。JCR對86 000多種SCI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統計。JCR將收錄期刊分為176個不同學科類別。
每個學科分類按照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平均分為Q1、Q2、Q3和Q4四個區:各學科分類中影響因子前25%(含25%)期刊劃分為Q1區,前25%~50% (含50%)為Q2區,前50%~75% (含75% )為Q3區, 75%之後的為Q4區。湯森路透分區中期刊的數量是均勻分為四個部分。
2、中科院分區,中科院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學、天文、工程技術、醫學、環境科學、農林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及綜合性期刊13 大類。然後,將13大類期刊分各自為4 個等級,即4 個區。
按照各類期刊影響因子劃分,前5% 為該類1 區、6% ~ 20% 為2 區、21% ~ 50% 為3 區,其餘的為4 區。在中科院的分區中,1區和2區雜志很少,雜志質量相對也高,基本都是本領域的頂級期刊。
(6)材料二區期刊擴展閱讀:
SCI創刊於1964年。分印刷版、光碟版和聯機版等載體。印刷版、光碟版從全球數萬種期刊中選出3300種科技期刊,涉及基礎科學的100餘個領域。每年報道60餘萬篇最新文獻,涉及引文900萬條。進入SCI這一刊物的論文即為SCI論文。
SCI選錄刊物的依據是文獻分析法,即美國情報學家加費爾德提出的科學引文分析法。該分析法以期刊論文被引用的頻次作為評價指標,被引頻次越高,則該期刊影響越大。
在一定時期(通常是前兩年)內,某一刊物發表的論文,被已經進入SCI刊物的論文所引用的總次數,除以該刊物這一時期內的論文總數,即為該刊物的影響因子。一般來說每一年的6月份公布影響因子,影響因子並不是該年度,而是上一年度的影響因子。
❼ 化學一區二區的期刊都有哪些
飛秒檢測發現一區的有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chemical science,
二區的有chemical communications, inorganic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等等
中科院期刊分區依據也是基於一個期刊的影響因子,但是採用的是三年平均影響因子,優點是減少了有些期刊影響因子逐年波動較大帶來的不穩定因素。
具體方法:根據13個大類學科,分別將各大類的SCI期刊由3年平均影響因子劃分為1區(最高區)、2區、3區和4區四個等級。中科院分區的1區到4區的期刊數量不等,呈金字塔狀分布。前5%為該類1區、6%~20% 為2區、21%~50%為3區,其餘為4區。
中科院分區表的大類分區中還會遴選出一些優秀的Top期刊:1區期刊直接劃入Top范圍內;2區中2年總被引頻次指標位於前10%的期刊也歸入Top期刊集合。
以下為一區的介紹
1.JACS(全稱: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網址:pubs.acs.org/journals/jacsat/index.html
ACS(美國化學會)旗下雜志
投稿要點:思想新穎,JACS上較多有機的文章,也有高分子領域的
2.德國應化(Angew. Chem. Int. Ed.,全稱: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網址: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26737/home
雖然德國應化不如JACS來得權威和悠久,但是其IF暴漲到10以上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德國應化也強調新穎,雖然不是特別新但結果很好的也有發表的可能
據說很多人是JACS掉下來投他家的
另外德國應化上高分子方面的文章比JACS的多
3.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
網址:http://www.pnas.org
生物,物理類的甚至社會科學的,是個全能期刊。一般要求學術水平高,思想原
創。
4.先進材料(Adv. Mater.,全稱:Advanced Materials)
網址: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0008336/home
也是wiley旗下的品牌雜志,也是屬於頂級
也是要新穎、結果好
5.先進功能材料(ADV FUNCT MATER,全稱: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網址: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77003362/home
跟先進材料一個系列的,文章基本都是全文
表徵一定要全面,做到無懈可擊
6.納米快報(全稱:Nano Letters)
網址:pubs.acs.org/journals/nalefd/index.html
這個比較適合做納米材料
❽ 什麼是SCI一區、二區
將所有SCI期刊按影響因子排序,前5%是一區,前20%是二區,前50%是三區,剩下的是四區。
或者這樣子說:一般SCI論文分四個區,一區都是國際頂級期刊,二區次之,三區和四區是一般的SCI期刊。
拓展資料:
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簡稱 SCI )於1957 年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在美國費城創辦,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1961 年創辦出版的引文資料庫。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為重要。)。
SCI有兩個分區規則:JCR分區和中科院的分區
JCR分區根據影響因子(IF值),某一個學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響因子降序排列,然後平均4等分(各25%),分別是Q1,Q2,Q3,Q4。
中科院分區的方法:一區刊:各類期刊三年平均影響因子的前5%,二區刊:前6% ~ 20%,三區刊:前21% ~ 50%,四區刊:後51%~100%。
影響
科學引文索引以布拉德福(S. C. Bradford)文獻離散律理論、以加菲爾德(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論為主要基礎,通過論文的被引用頻次等的統計,對學術期刊和科研成果進行多方位的評價研究,從而評判一個國家或地區、科研單位、個人的科研產出績效,來反映其在國際上的學術水平。
科學引文索引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檢索性刊物之一 ,也是文獻計量學和科學計量學的重要工具。通過引文檢索功能可查找相關研究課題早期、當時和最近的學術文獻,同時獲取論文摘要;可以看到所引用參考文獻的記錄、被引用情況及相關文獻的記錄。
50 多年來,SCI 資料庫不斷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世界最為重要的大型資料庫,被列在國際六大著名檢索系統之首。另外,隨著 ISI 還陸續出版了《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和《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A&HCI)。它不僅是一部重要的檢索工具書,而且也是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一項重要依據。
它已成為目前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用於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的重要評價體系。它是評價一個國家、一個科學研究機構、一所高等學校、一本期刊,乃至一個研究人員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SCI所收錄期刊的內容主要涉及數、理、化、農、林、醫、生物等基礎科學研究領域,選用刊物來源於40多個國家,50多種文字,其中主要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荷蘭、德國、俄羅斯、法國、日本、加拿大等,也收錄部分中國(包括港澳台)刊物。
❾ 化學一區二區的期刊都有哪些
化學一區:《專ACCOUNTS CHEM RES》, 《ADV CATAL》,《屬ADV INORG CHEM》,《ADV ORGANOMET CHEM》, 《ADV PHYS ORG CHEM》,《ADV POLYM SCI》,《ALDRICHIM ACTA》, 《ANGEW CHEM INT EDIT》,《 ANNU REV PHYS CHEM》,《 CATAL REV》,《 CHEM REV》, 《CHEM SOC REV》,《 J PHYS CHEM REF DATA》,《 J AM CHEM SOC》,《PROG INORG CHEM》,《 SURF SCI REP》,《 TOP CURR CHEM》
化學二區: 《ANAL CHEM》,《 CHEM COMMUN》,《ELECTROPHORESIS》,《INORG CHEM》,《J CHROMATOGR A》,《 J ORG CHEM》,《 J PHYS CHEM B》,《 LANGMUIR》,《 MACROMOLECULES》,《ORG LETT》,《ORGANOMETALLICS》
❿ 提供電子信息類世界頂尖期刊(至少SCI一區/二區)
分區 中文分類
刊名簡稱
1
工程技術
ACTA MATER
1
工程技術
ADV MATER
1
工程技術
AICHE J
1
工程技術
ANNU REV BIOMED ENG
1
工程技術
ANN REV MATER RES
1
工程技術
APPL SPECTROSC
1
工程技術
ARTIF INTELL
1
工程技術
ARTIF LIFE
1
工程技術
BIOMATERIALS
1
工程技術
CHEM VAPOR DEPOS
1
工程技術
CHEM MATER
1
工程技術
COGNITIVE BRAIN RES
1
工程技術
COMMUN ACM
1
工程技術
CRIT REV FOOD SCI
1
工程技術
DIAM RELAT MATER
1
工程技術
ESA BULL-EUR SPACE
1
工程技術
EUR PHYS J E
1
工程技術
HUM-COMPUT INTERACT
1
工程技術
IBM J RES DEV
1
工程技術
IEEE COMMUN MAG
1
工程技術
IEEE CONTR SYST MAG
1
工程技術
IEEE ELECTR DEVICE L
1
工程技術
IEEE J QUANTUM ELECT
1
工程技術
IEEE J SEL TOP QUANT
1
工程技術
IEEE J SEL AREA COMM
1
工程技術
IEEE NETWORK
1
工程技術
IEEE PERS COMMUN
1
工程技術
IEEE PHOTONIC TECH L
1
工程技術
IEEE SIGNAL PROC MAG
1
工程技術
IEEE T ELECTRON DEV
1
工程技術
IEEE T IMAGE PROCESS
1
工程技術
IEEE T PATTERN ANAL
1
工程技術
IEEE T VIS COMPUT GR
1
工程技術
IEEE ACM T NETWORK
1
工程技術
INFORM SYST
1
工程技術
INT J COMPUT VISION
1
工程技術
INT J FOOD MICROBIOL
1
工程技術
J FOOD PROTECT
1
工程技術
J LIGHTWAVE TECHNOL
1
工程技術
J MACH LEARN RES
1
工程技術
J MATER CHEM
1
工程技術
J MEMBRANE SCI
1
工程技術
J MICROELECTROMECH S
1
工程技術
J NANOSCI NANOTECHNO
1
工程技術
J SUPERCRIT FLUID
1
工程技術
J AM CERAM SOC
1
工程技術
J AM SOC INF SCI TEC
1
工程技術
MAT SCI ENG R
1
工程技術
MED IMAGE ANAL
1
工程技術
MIS QUART
1
工程技術
MRS BULL
1
工程技術
MRS INTERNET J N S R
1
工程技術
NANO LETT
1
工程技術
NEURAL COMPUT
1
工程技術
P IEEE
1
工程技術
PROG ENERG COMBUST
1
工程技術
PROG MATER SCI
1
工程技術
PROG QUANT ELECTRON
1
工程技術
SEPAR PURIF METHOD
1
工程技術
ULTRAMICROSCOPY
2
工程技術
APPL SURF SCI
2
工程技術
AUTOMATICA
2
工程技術
CEREAL CHEM
2
工程技術
CHEM ENG SCI
2
工程技術
CORROS SCI
2
工程技術
ELECTRON LETT
2
工程技術
FOOD CHEM
2
工程技術
IEEE J SOLID-ST CIRC
2
工程技術
IEEE T ANTENN PROPAG
2
工程技術
IEEE T APPL SUPERCON
2
工程技術
IEEE T AUTOMAT CONTR
2
工程技術
IEEE T BIO-MED ENG
2
工程技術
IEEE T COMMUN
2
工程技術
IEEE T COMPUT
2
工程技術
IEEE T INFORM THEORY
2
工程技術
IEEE T MICROW THEORY
2
工程技術
IEEE T NUCL SCI
2
工程技術
IEEE T SIGNAL PROCES
2
工程技術
IND ENG CHEM RES
2
工程技術
INT J NUMER METH ENG
2
工程技術
J AGR FOOD CHEM
2
工程技術
J ELECTRON MATER
2
工程技術
J FOOD SCI
2
工程技術
J MATER RES
2
工程技術
J NON-CRYST SOLIDS
2
工程技術
J NUCL MATER
2
工程技術
J POWER SOURCES
2
工程技術
J AM OIL CHEM SOC
2
工程技術
J EUR CERAM SOC
2
工程技術
J VAC SCI TECHNOL A
2
工程技術
MAT SCI ENG A-STRUCT
2
工程技術
METALL MATER TRANS A
2
工程技術
REV SCI INSTRUM
2
工程技術
SCRIPTA MATER
2
工程技術
SENSOR ACTUAT A-PHYS
2
工程技術
SENSOR ACTUAT B-CHEM
2
工程技術
SURF COAT TECH
2
工程技術
SYNTHETIC MET
2
工程技術
THIN SOLID 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