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雜志 » 傳承雜志官網

傳承雜志官網

發布時間: 2021-03-14 06:09:59

① 傳承文化編輯部是騙人的,騙子公司,請大家不要相信

你說的是不是 北京的那個公司啊 我學長就在他們公司啊 是簽約藝人。。這個是騙人的嗎?反正也謝謝你

② 請教各位:中國有那些比較出名的雜志

《讀者》——最精緻的小資男人 《讀者》的品位決定了讀者的銷量,這本創刊於八十年代,植根於內陸的文摘雜志在近十年的時間,一直盤踞在中國雜志業的顛峰。有人說三代創造一個貴族,但是《讀者》卻用十幾年的時間創造了中國雜志的一個貴族並且是唯一貴族,讀者的選材區別於國內大多文摘類雜志,在整個刊物中盡情流露著思想的細膩和深度,人文的博大和文化的精緻,這是影響著中國數千萬小知識分子的一個紙雜志,其中大量出現著國外精品啟迪散文和台灣林清玄的佛性散文以及劉墉的哲理化短文,當然也收羅有大量反應中國社會和文化現實的理性評論文章,不張揚的,透著內蘊和時代精髓的《讀者》,吸取了甘肅的黃沙蒼涼的藝術品位和蘭州的內斂風格,在不經意之間,自然的成長為中國雜志的貴族,他的未來,我們仍可熱情期待…… 《知音》——最惡俗的偽真誠 《知音》走的是煽情路線,並且走得相當成功,巨大的銷量只是證明這種成功的一個方面,知音以所謂的純情故事取勝,在整個刊物中大量的充斥了凡人的所謂不平凡的感情和愛情故事,相濡以沫,白頭偕老,風雨人生,以痛苦見證堅貞,以堅貞見證偉大,以偉大見證幸福,矯情的故事一次一次上演,在大量的故事被粗糙的復制以後,所謂的職業寫手成為一個邊緣而新興的職業,他們大量的復制著感動和幸福,而知音的責任就是不厭其煩的傳播和鼓吹這種感動和幸福,相同的故事,相同的煽情方式和相同的矯情,讓我們輕信了這個世界無言的美麗和無所不在的真誠,而據可靠的內幕消息,寫手們所創造的感天動地的人間眷屬,多是浮誇和任意杜撰之後形成了海市蜃樓,這是中國當代做虛偽和最矯情的一本雜志,盤踞於以女性為主要讀者的對象當中,而帶給社會的唯一結果就是,讓更多無辜女性更加輕信愛情的力量,並且沉迷於這種力量當中不可自拔,所以,知音讓我們讀到喜劇的同時,卻即將去導演並且正在導演著更多的人間悲劇,這就是虛偽矯情帶給讀者和社會的代價…… 《青年文摘》——最文學的青年夢 文學青年一般最先接觸的雜志多是《青年文摘》,這是一本傾向於青春路線的文摘雜志,如果說《讀者》是實力派歌手,那麼《青年文摘》就一定是一個偶像派明星,這樣的價值取向使青年文摘在風格上形成了與《讀者》不同的內容。但是這樣做的代價也是顯然的,在一個流行深度和內蘊的時代,青年文摘就象浮在水面的蘆葦,美麗的開,美麗的謝,但是卻沒有厚實的思想土壤。從文學青年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本在文字上對文學愛好者具有啟蒙價值的通俗語言老師,其間的文字多半親切純情而又富有感染力,是模仿和吸取營養的好地方,只是真正的文學青年不應該拘泥於此,以為等待他們的應該有更美麗的夢…… 《家庭》——最粗俗的菜市場 《家庭》和《知音》一樣,是一本標榜情感和幸福的雜志。不同之處在於《知音》善於營造美麗的彩虹,並且為了這彩虹的存在無所不用其極。而家庭的故事則顯得粗放而帶有真實的意味,家庭一般選取的是知名人物作為平凡大眾的愛情偶像和家庭關系指南,比如著名作家藝術家政客等,另外家庭還有一個主打節目就是性知識普及教育,題目涉及中國人曾經避諱現在仍然禁忌的性領域,包括做愛,避孕,生育,色情,自慰等任何性話題,是中國幾代人的性教育啟蒙老師,在這一點上,家庭就象一個粗俗的菜市場,傳播著大眾口味,粗俗但是實用,矯情但是有真情。流連於此,沒有小資情懷,但是卻可以買一籃子好菜回去招待丈夫和孩子…… 《三聯生活周刊》——最花哨的新新人類 《三聯》是中國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周刊,也是一個成長迅速的周刊,就好象當今流行於世的新經濟。三聯的排版可能是中國雜志目前最花哨的,同樣三聯的選題也可能是最前衛的,他依附於時事,明星,新科技和新話題,一切前衛的詞彙匯聚於此,象海上漸進的西風,吹拂著中國報刊雜志業,三聯不僅花哨而且小資,其讀者定位就是今天中國所謂的新白領和新新人類,是處於消費和文化的前衛邊緣,《三聯〉存在的意義,象徵多於實際,由於價值和輿論取向,三聯註定缺乏中國傳統文化作為雜志的精髓和價值核心,流行的文化,思想以及藝術都無法構建三聯的王者風范,從這個層面來講,實現三聯做中國第一周刊,做中國的時代周刊的宏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女報》——最浪漫的小資女人 女報更多的時候,讓人看不明白,她似乎傳承著太多的內容,她好象集中了時裝,影視,文化,當然好有美容和美食,總之女人迷信的東西,在〈女報〉上都可以找到,其中渲染的是無限的女性情懷,小資情愫和浪漫空間,她製造著女人的美麗神話,當然也為大多數化妝品和時裝廠家所重視。〈女報〉的內容涉獵范圍之廣,頁碼之多都是中國雜志比較罕見的,而零售價格也一度高高在上,但是在零售報刊廳里,這無疑是一本搶手的雜志,印刷精美的封面,醒目的標題當然還有讓男人側目的美女圖,這是男人和女人逛公園以及結婚旅行度假都很不可少的一本雜志,對於女人來說,〈女報〉意味著時尚和潮流,而對於男人來說,與女人一起看〈女報〉不失為趁機握著她白皙小手或者擁住她瘦小肩頭的一個絕佳機會…… 《演講與口才》——學術界最大的騙子 我一直認為這應該是一本學術刊物,或者至少應該在演講這一準學術領域應該有所建樹,但是這樣一本雜志,在其虛幻的外表之下掩藏的是無力甚至虛弱的內容空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演講與口才〉不如叫貧嘴實驗更確切,在這本刊物上,我們除了看到那些老掉牙的案例以及案例分析之外,充斥於其中的便是某些所謂的演講大家的理論文章。我曾經硬了頭皮使勁看了幾期,但是蒼白的內容和堆砌的辭藻以及充數的篇幅讓我大失所望,這本刊物是目前中國最空殼主義的一本刊物,我相信現今之國人,通過看〈演講與口才〉提高口才水平的,應該是絕無僅有,奇怪的是這樣一本虛弱缺血的刊物仍在暢銷,這是因為國情所限,中國人的性格里沉默和木納的成分太多了,並且將自己人生的失敗完全歸於這種沉默和木納的人也太多了,因此,一本刊物折射了一個民族的日常性格,只是無論我們看多少次〈演講與口才〉,口若懸河對讀者來說,仍然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

③ 上海市護理學會的歲月傳承

(一)學會概況
1.辦會宗旨 貫徹「雙百」方針,繁榮護理事業、出人才、出成果。
2.工作目標 充分發揮護理科學技術的重要社會力量作用,充分發揮學術交流的主渠道作用,充分發揮科普工作的主力軍作用,充分發揮國際民間科技交流主要代表作用,充分發揮「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
3.主要任務 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組織重點課題的探討和科學考察活動,加強同國內外護理團體和護理科技工作者的友好聯系;組織出版護理學術資料;大力普及推廣護理科技知識;開展對會員的繼續教育,舉辦各種培訓班、講習班或進修班,努力提高會員的學術水平,並積極發現人才,向有關部門推薦;發動會員對國家重要的護理技術政策和有關問題發揮咨詢作用。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接受上海市有關部門委託進行科技項目論證、科技成果鑒定、科技文獻的編審,並推薦獎勵優秀學術論文、著作和科普作品;經常向有關部門反映會員的意見和呼聲、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
4.發展現狀 上海市護理學會現有個人會員16056名,團體會員單位138個。學會設專職理事長1名,副理事長3名,秘書長1名,副秘書長1名,常務理事19名,理事60名。設有15個專業委員會(內含5個學組),8個工作委員會及學會辦公室、繼續教育基地、《上海護理》雜志編輯部3個辦事機構。會員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休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執行理事會決議,由學會辦公室具體執行。
上海市護理學會積極開展了有利於護理學科發展的各項活動,多次被評為上海市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曾2次被中國科協評選為學會之星」,多次被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評為「二星級學會」,被國家考試中心評為「全國護士執業考試先進考區」,:獲得中華護理學會護理科技進步獎組織獎,歷年來會員中獲得上海科技精英提名獎1名(安之璧),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名(趙繼軍),獲國際南丁格爾獎4名 (史美莉、陸玉珍、陸冰、李琦)。
(二)辦會思路的創新與發展
1.有所歸 建設好組織形式的家,使更多的護理人員「走進家門」。建立一系列完善的規章制度,促進學會工作的有序運轉。
理事會遵循理事會、秘書長的分工負責制原則,實現理事長主事、秘書長辦事、理事理事。每屆舉辦1期理事專業委會主任培訓班,確保新任理事和專委會主任能盡快進入角色,履行職責。
每月1次理事長、秘書長辦公會議,處理解決日常學會事務;每季度召開1次常務理事會,重大事項由常務理事會決策;每年召開1~2次全體理事會議,每年1次學會工作會議等。
2003年對專委會的工作進一步提出明確要求,包括:年初有計劃,年底有總結;任期內提供本專業發展動態綜述一篇及以上;任期內組織一次外事活動,擴大上海在國際的影響;每年完成「6個一」,即擬一份學術會議徵文、提供1~2個免費講座課題、申報1~2個繼續教育課題、舉辦1~2個繼續教育項目學習班、組織1次參觀、提供1~2條可供雜志應用的信息。
2.有所為 建設好表達形式的「家」,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發揮會員的主體作用,讓她們覺得,學會是一個能夠展示聰明才智的地方,通過參加學會的活動,能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增加「家」對每一位會員的親和力。
3.有所惠 通過創辦《上海護理》、評定科技進步獎、優秀論文報告會,推薦參評南丁格爾獎、建立榮譽會員制度和切實保障會員的各項權利,為會員提供各種學習的機會,創造條件幫助會員實現自我提升,使會員深刻體會到,加入學會,在履行義務的同時,能夠有所回報,增加了會員「我愛我家」的感情。
4.有所建 建設好家的物化形態,使會員擁有更好的活動場地和活動條件。
(三)推動護理事業發展的重要事件
1.推動高等護理教育的發展(第三、四、七屆理事會) 1979年就根據衛生部 (關於加強護理教育工作的意義)文件精神,積極配合上海衛生幹部進修學院聯合舉辦脫產1年的上海市護士長專修班。1980年又開辦了脫產2年的 護理師專科進修班邁出了高等護理教育的步伐。90年代起,為爭取上海地區護理專業成人自學考試早日開展,1991年理事會成員對全國29個省市的成人自學考試現狀進行調查,1992—1993年連續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建議並協助論證上海市護理專業自學考試的迫切性、可行性。市衛生局、市教委於1993年底正式發文同意於1994年4月首次開考。1998年起學會又進一步努力促成了上海開設本科段成人自學考試。2002年起學會又同上海市醫務工會、上海復旦大學護理學院推行了碩士生證書班,至今以成功舉辦了4期。高等護理教育的迅速普及有力地推動了護理人才隊伍素質的提高,為護理專業駛進快車道奠定了基礎。
2.促進護理隊伍專業技術職務的合理化(第五屆理事會) 1991年,組織人力對上海護理科技隊伍127個單位護士長以上護理骨幹2499人做了技術職務方面的調查與預測,向上海市衛生局等有關單位提出了《關於解決護理專業中、高級技術職務出現斷層問題的建議》,建議行政部門對於護理人員職稱評審給予政策傾斜,使一大批 工作在臨床第一線的初級職稱的護理人員得以晉升,調動了她們工作的積極性。
3.實施團體會員及會員聯結員制度(第五屆理事會) 為進一步密切學會與會員間的雙向聯系,更好的為廣大基層單位會員及護士服務,1992年第五屆理事會經過反復論證,通過了建立團體會員及會員聯絡員制度的決定,於1993年12月召開了第一次會員聯絡員大會。團體會員制度不僅從人員上壯大了學會的力量,也增加了學會的資金來源,為開展護理科技開發,活躍學術活動、表彰先進等提供了有力的經濟支持。
4.建立「上海護理科技獎」評審制度(第六屆理事會) 為推動護理科學研究向深層次發展,1994年第六屆理事會決定建立「上海護理科技獎」評審制度,每2年評選1次,這一制度有力地激發了上海護理人員從事護理研究的熱情,帶動了上海市護理科研水平的提升。
5.開展優秀護理論文評審(第六屆理事會) 自1995年開始,結合慶祝國際護士節舉辦優秀護理論文報告評選活動,每2年舉辦1次,以鼓勵護理人員多思考、多研究,多出論文。
6.建立教育基地(第六屆理事會) 1997年,積極籌建上海市護理學會教育基地。此想法得到B-D亞洲有限公司的理解與支持,經多方選址、磨合,選定上海新閘路1531號二樓 (上海市兒童醫院內),佔地面積238平方米。為學會舉辦各類培訓、講座提供了良好的場地。
7.創辦《上海護理》雜志(第六、七屆理事會) 1996午10月,經學會六屆理事會多年努力和各級領導的支持,《上海護理》雜志(內刊)終於與大家見面了,它的誕生實現了上海護理科技人員擁有自己學術交流園地的心願。2001年1月,該雜志由內刊改為公開出版發行,對活躍學術研究、促進學術交流起到了更加積極的作用。
8.開展專業護士培訓(第七、八、九屆理事會) 自1999年以來,上海市護理學會就已經開始進行臨床專業護士的培訓工作。2005年《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出台以後,上海市衛生局對上海專業護士的發展工作做了重要部署,明確由上海市護理學會承擔此項工作。2006年,學會組建了臨床專業護士培訓課題組,開展調研並論證,為制定上海臨床專業護士的培養計劃和標准提供依據。並有計劃地開展專業護士培訓。
9.自籌資金購房,擴建辦公場地(第八屆理事會) 2004年,學會理事會群策群力,自籌資金購買辦公場地,為學會開展各項活動提供了有力的硬體保證。

④ 要發論文,請問大家誰知道廣西的傳承期刊投稿的信箱和電話,不要代理想要直接給雜志社投稿。

刊名: 傳承
Inheritance & Innovtion
主辦: 廣西區黨委黨史研究室
周期: 半月
出版地: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673-9086
CN 45-1357/D
曾用刊名:廣西黨史
創刊年:1991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收錄網站:新聞出版總署、知網、維普、萬方

《傳承》雜志是由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主管主辦的大型綜合性月刊,國際大16開本,全國公開發行。國內統一刊號:CN45—1357/D,國際標准刊號:ISSN 1673—9086。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期刊。

主要的欄目:領導論壇、執政鏡鑒、紅色經典、檔案揭秘、魅力廣西、先鋒禮贊、歷史記憶、傳承視野、黨史文庫等
找不到雜志社的聯系方式,
黑龍江的雜志簡介
本刊是民族學專業學術類期刊。旨在交流民族工作經濟,促進民族學研究。發表有關民族工作、民族理論、民族經濟、民族教育、民族歷史、民族學、民族風俗等方面的信息。開展民族文學、民族語言等方面的研究。讀者對象為民族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民族工作者。 有英文目次及文摘。黑龍江省一級期刊。

----------------------------------------------------------------------------------
期刊信息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民族事務委員會

主辦單位:黑龍江省民族研究所

主編:沃嶺生

ISSN:1004-4922

CN:23-1021/C

地址:哈爾濱市香坊區哈平路186號

郵政編碼:150081

如果要在其他雜志發表可以和我聯系

⑤ 中國文學雜志有哪些

南風,讀者,萌芽《讀者》——最精緻的小資男人。

《讀者》的品位決定了讀者的銷量,這本創刊於八十年代,植根於內陸的文摘雜志在近十年的時間,一直盤踞在中國雜志業的顛峰。有人說三代創造一個貴族,但是《讀者》卻用十幾年的時間創造了中國雜志的一個貴族並且是唯一貴族,讀者的選材區別於國內大多文摘類雜志,在整個刊物中盡情流露著思想的細膩和深度,人文的博大和文化的精緻,這是影響著中國數千萬小知識分子的一個紙雜志,其中大量出現著國外精品啟迪散文和台灣林清玄的佛性散文以及劉墉的哲理化短文,當然也收羅有大量反應中國社會和文化現實的理性評論文章,不張揚的,透著內蘊和時代精髓的《讀者》,吸取了甘肅的黃沙蒼涼的藝術品位和蘭州的內斂風格,在不經意之間,自然的成長為中國雜志的貴族,他的未來,我們仍可熱情期待……

《知音》——最惡俗的偽真誠。

《知音》走的是煽情路線,並且走得相當成功,巨大的銷量只是證明這種成功的一個方面,知音以所謂的純情故事取勝,在整個刊物中大量的充斥了凡人的所謂不平凡的感情和愛情故事,相濡以沫,白頭偕老,風雨人生,以痛苦見證堅貞,以堅貞見證偉大,以偉大見證幸福,矯情的故事一次一次上演,在大量的故事被粗糙的復制以後,所謂的職業寫手成為一個邊緣而新興的職業,他們大量的復制著感動和幸福,而知音的責任就是不厭其煩的傳播和鼓吹這種感動和幸福,相同的故事,相同的煽情方式和相同的矯情,讓我們輕信了這個世界無言的美麗和無所不在的真誠,而據可靠的內幕消息,寫手們所創造的感天動地的人間眷屬,多是浮誇和任意杜撰之後形成了海市蜃樓,這是中國當代做虛偽和最矯情的一本雜志,盤踞於以女性為主要讀者的對象當中,而帶給社會的唯一結果就是,讓更多無辜女性更加輕信愛情的力量,並且沉迷於這種力量當中不可自拔,所以,知音讓我們讀到喜劇的同時,卻即將去導演並且正在導演著更多的人間悲劇,這就是虛偽矯情帶給讀者和社會的代價……

《青年文摘》——最文學的青年夢。

文學青年一般最先接觸的雜志多是《青年文摘》,這是一本傾向於青春路線的文摘雜志,如果說《讀者》是實力派歌手,那麼《青年文摘》就一定是一個偶像派明星,這樣的價值取向使青年文摘在風格上形成了與《讀者》不同的內容。但是這樣做的代價也是顯然的,在一個流行深度和內蘊的時代,青年文摘就象浮在水面的蘆葦,美麗的開,美麗的謝,但是卻沒有厚實的思想土壤。從文學青年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本在文字上對文學愛好者具有啟蒙價值的通俗語言老師,其間的文字多半親切純情而又富有感染力,是模仿和吸取營養的好地方,只是真正的文學青年不應該拘泥於此,以為等待他們的應該有更美麗的夢……

《家庭》——最粗俗的菜市場。

《家庭》和《知音》一樣,是一本標榜情感和幸福的雜志。不同之處在於《知音》善於營造美麗的彩虹,並且為了這彩虹的存在無所不用其極。而家庭的故事則顯得粗放而帶有真實的意味,家庭一般選取的是知名人物作為平凡大眾的愛情偶像和家庭關系指南,比如著名作家藝術家政客等,另外家庭還有一個主打節目就是性知識普及教育,題目涉及中國人曾經避諱現在仍然禁忌的性領域,包括做愛,避孕,生育,色情,自慰等任何性話題,是中國幾代人的性教育啟蒙老師,在這一點上,家庭就象一個粗俗的菜市場,傳播著大眾口味,粗俗但是實用,矯情但是有真情。流連於此,沒有小資情懷,但是卻可以買一籃子好菜回去招待丈夫和孩子……

《三聯生活周刊》——最花哨的新新人類。

《三聯》是中國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周刊,也是一個成長迅速的周刊,就好象當今流行於世的新經濟。三聯的排版可能是中國雜志目前最花哨的,同樣三聯的選題也可能是最前衛的,他依附於時事,明星,新科技和新話題,一切前衛的詞彙匯聚於此,象海上漸進的西風,吹拂著中國報刊雜志業,三聯不僅花哨而且小資,其讀者定位就是今天中國所謂的新白領和新新人類,是處於消費和文化的前衛邊緣,《三聯〉存在的意義,象徵多於實際,由於價值和輿論取向,三聯註定缺乏中國傳統文化作為雜志的精髓和價值核心,流行的文化,思想以及藝術都無法構建三聯的王者風范,從這個層面來講,實現三聯做中國第一周刊,做中國的時代周刊的宏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女報〉——最浪漫的小資女人。

女報更多的時候,讓人看不明白,她似乎傳承著太多的內容,她好象集中了時裝,影視,文化,當然好有美容和美食,總之女人迷信的東西,在〈女報〉上都可以找到,其中渲染的是無限的女性情懷,小資情愫和浪漫空間,她製造著女人的美麗神話,當然也為大多數化妝品和時裝廠家所重視。〈女報〉的內容涉獵范圍之廣,頁碼之多都是中國雜志比較罕見的,而零售價格也一度高高在上,但是在零售報刊廳里,這無疑是一本搶手的雜志,印刷精美的封面,醒目的標題當然還有讓男人側目的美女圖,這是男人和女人逛公園以及結婚旅行度假都很不可少的一本雜志,對於女人來說,〈女報〉意味著時尚和潮流,而對於男人來說,與女人一起看〈女報〉不失為趁機握著她白皙小手或者擁住她瘦小肩頭的一個絕佳機會……

〈演講與口才〉——學術界最大的騙子。

我一直認為這應該是一本學術刊物,或者至少應該在演講這一準學術領域應該有所建樹,但是這樣一本雜志,在其虛幻的外表之下掩藏的是無力甚至虛弱的內容空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演講與口才〉不如叫貧嘴實驗更確切,在這本刊物上,我們除了看到那些老掉牙的案例以及案例分析之外,充斥於其中的便是某些所謂的演講大家的理論文章。我曾經硬了頭皮使勁看了幾期,但是蒼白的內容和堆砌的辭藻以及充數的篇幅讓我大失所望,這本刊物是目前中國最空殼主義的一本刊物,我相信現今之國人,通過看〈演講與口才〉提高口才水平的,應該是絕無僅有,奇怪的是這樣一本虛弱缺血的刊物仍在暢銷,這是因為國情所限,中國人的性格里沉默和木納的成分太多了,並且將自己人生的失敗完全歸於這種沉默和木納的人也太多了,因此,一本刊物折射了一個民族的日常性格,只是無論我們看多少次〈演講與口才〉,口若懸河對讀者來說,仍然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

⑥ 哪位高手有中國文學雜志排行榜

中國流行雜志絕對排行榜!!!

《讀者》——最精緻的小資男人。

《讀者》的品位決定了讀者的銷量,這本創刊於八十年代,植根於內陸的文摘雜志在近十年的時間,一直盤踞在中國雜志業的顛峰。有人說三代創造一個貴族,但是《讀者》卻用十幾年的時間創造了中國雜志的一個貴族並且是唯一貴族,讀者的選材區別於國內大多文摘類雜志,在整個刊物中盡情流露著思想的細膩和深度,人文的博大和文化的精緻,這是影響著中國數千萬小知識分子的一個紙雜志,其中大量出現著國外精品啟迪散文和台灣林清玄的佛性散文以及劉墉的哲理化短文,當然也收羅有大量反應中國社會和文化現實的理性評論文章,不張揚的,透著內蘊和時代精髓的《讀者》,吸取了甘肅的黃沙蒼涼的藝術品位和蘭州的內斂風格,在不經意之間,自然的成長為中國雜志的貴族,他的未來,我們仍可熱情期待……

《知音》——最惡俗的偽真誠。

《知音》走的是煽情路線,並且走得相當成功,巨大的銷量只是證明這種成功的一個方面,知音以所謂的純情故事取勝,在整個刊物中大量的充斥了凡人的所謂不平凡的感情和愛情故事,相濡以沫,白頭偕老,風雨人生,以痛苦見證堅貞,以堅貞見證偉大,以偉大見證幸福,矯情的故事一次一次上演,在大量的故事被粗糙的復制以後,所謂的職業寫手成為一個邊緣而新興的職業,他們大量的復制著感動和幸福,而知音的責任就是不厭其煩的傳播和鼓吹這種感動和幸福,相同的故事,相同的煽情方式和相同的矯情,讓我們輕信了這個世界無言的美麗和無所不在的真誠,而據可靠的內幕消息,寫手們所創造的感天動地的人間眷屬,多是浮誇和任意杜撰之後形成了海市蜃樓,這是中國當代做虛偽和最矯情的一本雜志,盤踞於以女性為主要讀者的對象當中,而帶給社會的唯一結果就是,讓更多無辜女性更加輕信愛情的力量,並且沉迷於這種力量當中不可自拔,所以,知音讓我們讀到喜劇的同時,卻即將去導演並且正在導演著更多的人間悲劇,這就是虛偽矯情帶給讀者和社會的代價……

《青年文摘》——最文學的青年夢。

文學青年一般最先接觸的雜志多是《青年文摘》,這是一本傾向於青春路線的文摘雜志,如果說《讀者》是實力派歌手,那麼《青年文摘》就一定是一個偶像派明星,這樣的價值取向使青年文摘在風格上形成了與《讀者》不同的內容。但是這樣做的代價也是顯然的,在一個流行深度和內蘊的時代,青年文摘就象浮在水面的蘆葦,美麗的開,美麗的謝,但是卻沒有厚實的思想土壤。從文學青年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本在文字上對文學愛好者具有啟蒙價值的通俗語言老師,其間的文字多半親切純情而又富有感染力,是模仿和吸取營養的好地方,只是真正的文學青年不應該拘泥於此,以為等待他們的應該有更美麗的夢……

《家庭》——最粗俗的菜市場。

《家庭》和《知音》一樣,是一本標榜情感和幸福的雜志。不同之處在於《知音》善於營造美麗的彩虹,並且為了這彩虹的存在無所不用其極。而家庭的故事則顯得粗放而帶有真實的意味,家庭一般選取的是知名人物作為平凡大眾的愛情偶像和家庭關系指南,比如著名作家藝術家政客等,另外家庭還有一個主打節目就是性知識普及教育,題目涉及中國人曾經避諱現在仍然禁忌的性領域,包括做愛,避孕,生育,色情,自慰等任何性話題,是中國幾代人的性教育啟蒙老師,在這一點上,家庭就象一個粗俗的菜市場,傳播著大眾口味,粗俗但是實用,矯情但是有真情。流連於此,沒有小資情懷,但是卻可以買一籃子好菜回去招待丈夫和孩子……

《三聯生活周刊》——最花哨的新新人類。

《三聯》是中國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周刊,也是一個成長迅速的周刊,就好象當今流行於世的新經濟。三聯的排版可能是中國雜志目前最花哨的,同樣三聯的選題也可能是最前衛的,他依附於時事,明星,新科技和新話題,一切前衛的詞彙匯聚於此,象海上漸進的西風,吹拂著中國報刊雜志業,三聯不僅花哨而且小資,其讀者定位就是今天中國所謂的新白領和新新人類,是處於消費和文化的前衛邊緣,《三聯〉存在的意義,象徵多於實際,由於價值和輿論取向,三聯註定缺乏中國傳統文化作為雜志的精髓和價值核心,流行的文化,思想以及藝術都無法構建三聯的王者風范,從這個層面來講,實現三聯做中國第一周刊,做中國的時代周刊的宏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女報〉——最浪漫的小資女人。

女報更多的時候,讓人看不明白,她似乎傳承著太多的內容,她好象集中了時裝,影視,文化,當然好有美容和美食,總之女人迷信的東西,在〈女報〉上都可以找到,其中渲染的是無限的女性情懷,小資情愫和浪漫空間,她製造著女人的美麗神話,當然也為大多數化妝品和時裝廠家所重視。〈女報〉的內容涉獵范圍之廣,頁碼之多都是中國雜志比較罕見的,而零售價格也一度高高在上,但是在零售報刊廳里,這無疑是一本搶手的雜志,印刷精美的封面,醒目的標題當然還有讓男人側目的美女圖,這是男人和女人逛公園以及結婚旅行度假都很不可少的一本雜志,對於女人來說,〈女報〉意味著時尚和潮流,而對於男人來說,與女人一起看〈女報〉不失為趁機握著她白皙小手或者擁住她瘦小肩頭的一個絕佳機會……

〈演講與口才〉——學術界最大的騙子。

我一直認為這應該是一本學術刊物,或者至少應該在演講這一準學術領域應該有所建樹,但是這樣一本雜志,在其虛幻的外表之下掩藏的是無力甚至虛弱的內容空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演講與口才〉不如叫貧嘴實驗更確切,在這本刊物上,我們除了看到那些老掉牙的案例以及案例分析之外,充斥於其中的便是某些所謂的演講大家的理論文章。我曾經硬了頭皮使勁看了幾期,但是蒼白的內容和堆砌的辭藻以及充數的篇幅讓我大失所望,這本刊物是目前中國最空殼主義的一本刊物,我相信現今之國人,通過看〈演講與口才〉提高口才水平的,應該是絕無僅有,奇怪的是這樣一本虛弱缺血的刊物仍在暢銷,這是因為國情所限,中國人的性格里沉默和木納的成分太多了,並且將自己人生的失敗完全歸於這種沉默和木納的人也太多了,因此,一本刊物折射了一個民族的日常性格,只是無論我們看多少次〈演講與口才〉,口若懸河對讀者來說,仍然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

⑦ 神州雜志社的雜志簡介

《神州》雜志創刊於抄2000年,2009年底全面襲改版,經過一年多的摸索與調整,初步形成「大文化理念下的通俗文藝之路」的辦刊思路與框架,並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可與支持。2011年,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神州》雜志由月刊變更為旬刊,隨著發行范圍及數量的遞增,社會影響力日益強大,逐漸成為廣大讀者喜愛的通俗文藝讀本。
《神州》雜志是全國同類期刊中發行量最大的旬刊,每期發行量為5萬多冊,在全國各省省會城市以及主要大城市都設有發行部,每期雜志都能及時與各地的讀者見面。
《神州》雜志堅持「繁榮大眾文化、復興中華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辦刊宗旨,致力於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是一本洞悉文化產業發展前沿、解讀文化發展與傳承之惑、提供最新文化社會資訊、傳播文化精髓的刊物。為了使雜志更具影響力,《神州》雜志在2013年進行全新的轉型與定位。轉型後的《神州》雜志從「中國文化傳媒第一刊」向「中國文化新聞第一刊」方向發展。

⑧ 《收藏家》雜志的官網地址急求

期刊來講都有不同的側重點,看你側重那方面

《收藏家》雜志是北京市文物局主管,收藏家雜志社編輯出版的收藏類專業核心期刊。延請國內最著名的文物鑒定專家和收藏界知名人士組成編委會,1993年創刊以來,曾榮獲「首屆國家期刊獎」,第二屆「百種全國重點社科期刊」和「高知名度、高學術水平」的雙高獎。以其深湛的學術品位、高度的權威性和美輪美奐的圖版印製,贏得了海內外收藏家、文博藝術界研究人員及廣大收藏愛好者的青睞。

本刊刊載古今中外收藏界趣聞軼事,評介、推介國家館藏和民間珍藏的文物、書畫藝術精品,介紹各類藏品鑒賞、珍藏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及時報道國內外收藏界與藝術市場的最新資訊。設有:最新報道、博物精華、賞玩手札、真偽辨微、公私秘藏、知津問津、網路長廊、拍品點評、藝術市場、國寶巡禮以及拍前預覽、拍後綜述等欄目。
雜志簡介:
《文物天地》是老牌雜志,也是本"新"雜志。"老"是指《文物天地》創刊20多年,在文博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新"是《文物天地》的重新定位:立足文博界,面向全社會的文物藝術品收藏者。
《文物天地》以宣傳貫徹國家文物方針政策為宗旨,傳承歷史文化,倡導收藏文明,積極引導民間收藏和藝術品投資的健康發展。依託中國文物報社的渠道、專家作者隊伍,《文物天地》的內容具有文物博物館、收藏、拍賣行業權威水準,給讀者提供好讀(文字生動)好看(圖片精美)、可信可靠的文本,和最新最快最受業界關注的信息。全刊分為關 注、人物、鑒賞、考古、收藏、市場、資訊七大版塊,以內容"新"、表述"新"和視覺"新"來多層次多視角地反映文物藝術品收藏事業。
中國文物報社在文博行業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有著行業尖兵的模範作用,尤其是《文物天地》雜志在收藏、拍賣界有很高的知名度,發行量在幾萬冊,隨著收藏、拍賣、投資行業的不斷升溫,發行量繼續呈現上升趨勢,現已擁有為數眾多的讀者群,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收藏》 最偏向收藏大眾的一本收藏類雜志。3次入圍國家期刊獎的權威期刊。

追求大眾化、面向低端收藏群體是《收藏》的根本特色。強調收藏文化,普及鑒藏知識,門類繁雜眾多,對瓷器、書畫、錢幣、郵票關注較多。

《收藏家》 最講究學術水平的一本收藏類雜志。國家高知名度、高學術水平期刊。

突出大型文物展覽報道,偏重古董與書畫鑒藏,品位非凡是其最大特色。

《收藏界》 最愛搞評選活動的一本收藏類雜志。中國收藏界年度評選創建機構。

「主編視線」敢於講真話,打起假來毫不含糊。側重瓷器雜玩,關注當代收藏。年度事件和人物評選轟轟烈烈。

《鑒寶》 最關注收藏文化的一本收藏類雜志。

依託央視《鑒寶》節目,致力於「讓中國傳統文化回歸」,讓更多的人珍視傳統,熱愛收藏是該雜志的追求和理念。集鑒藏知識與市場報道於一身。

《藝術市場》 離市場前沿最近的一本收藏類雜志。文化部主管國家級藝術類核心期刊。

突出市場,側重拍賣,關注行情,投資指導性強。具有高度的新聞敏感性,專題策劃能力強,「討論區」經常探討熱點話題。

《文物天地》 最有媒體公信力的一本收藏類雜志。國家文物局主管的權威期刊。

202期的老雜志,2004年改版,由文物轉向市場。敢於對國內藝術品市場弊端加以抨擊,並就敏感話題展開學術爭論。每期的「關注」欄目是一大看點。

《藝術與投資》 最關注當代藝術的一本收藏類雜志。

由杭州遷至北京798,突出當代藝術,關注畫廊業動態。書畫辨真識偽辦得有聲有色,對收藏愛好者大有裨益。

《藝術財經》 最追求財經氣息的一本投資收藏雜志。

地處望京,倚靠中央美院師生資源。強調財經、學術,突出市場分析,側重行情盤點和未來趨勢研判是該雜志的一大特色。

《藝術新聞》 最具海內外視角的一本收藏類雜志。

突出新聞資訊,重點報道內地、港、台三地和蘇富比、佳士得拍賣的最新動態。信息量大、專題深,側重古董與當代藝術、新聞與藝術二者兼得。

《artvip藝術發現》 中國印量(每期20萬冊)最大的一本藝術品收藏投資理財直投雜志。

在全國一、二線機場書店直投,面向中高端收入群體和銀行理財客戶。以「藝術投資,價值發現者」為辦刊宗旨,突出藝術品投資、理財和交易。
希望採納

⑨ 文學雜志有哪些

《讀者》——最精緻的小資男人。

《讀者》的品位決定了讀者的銷量,這本創刊於八十年代,植根於內陸的文摘雜志在近十年的時間,一直盤踞在中國雜志業的顛峰。有人說三代創造一個貴族,但是《讀者》卻用十幾年的時間創造了中國雜志的一個貴族並且是唯一貴族,讀者的選材區別於國內大多文摘類雜志,在整個刊物中盡情流露著思想的細膩和深度,人文的博大和文化的精緻,這是影響著中國數千萬小知識分子的一個紙雜志,其中大量出現著國外精品啟迪散文和台灣林清玄的佛性散文以及劉墉的哲理化短文,當然也收羅有大量反應中國社會和文化現實的理性評論文章,不張揚的,透著內蘊和時代精髓的《讀者》,吸取了甘肅的黃沙蒼涼的藝術品位和蘭州的內斂風格,在不經意之間,自然的成長為中國雜志的貴族,他的未來,我們仍可熱情期待……

《知音》——最惡俗的偽真誠。

《知音》走的是煽情路線,並且走得相當成功,巨大的銷量只是證明這種成功的一個方面,知音以所謂的純情故事取勝,在整個刊物中大量的充斥了凡人的所謂不平凡的感情和愛情故事,相濡以沫,白頭偕老,風雨人生,以痛苦見證堅貞,以堅貞見證偉大,以偉大見證幸福,矯情的故事一次一次上演,在大量的故事被粗糙的復制以後,所謂的職業寫手成為一個邊緣而新興的職業,他們大量的復制著感動和幸福,而知音的責任就是不厭其煩的傳播和鼓吹這種感動和幸福,相同的故事,相同的煽情方式和相同的矯情,讓我們輕信了這個世界無言的美麗和無所不在的真誠,而據可靠的內幕消息,寫手們所創造的感天動地的人間眷屬,多是浮誇和任意杜撰之後形成了海市蜃樓,這是中國當代做虛偽和最矯情的一本雜志,盤踞於以女性為主要讀者的對象當中,而帶給社會的唯一結果就是,讓更多無辜女性更加輕信愛情的力量,並且沉迷於這種力量當中不可自拔,所以,知音讓我們讀到喜劇的同時,卻即將去導演並且正在導演著更多的人間悲劇,這就是虛偽矯情帶給讀者和社會的代價……

《青年文摘》——最文學的青年夢。

文學青年一般最先接觸的雜志多是《青年文摘》,這是一本傾向於青春路線的文摘雜志,如果說《讀者》是實力派歌手,那麼《青年文摘》就一定是一個偶像派明星,這樣的價值取向使青年文摘在風格上形成了與《讀者》不同的內容。但是這樣做的代價也是顯然的,在一個流行深度和內蘊的時代,青年文摘就象浮在水面的蘆葦,美麗的開,美麗的謝,但是卻沒有厚實的思想土壤。從文學青年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本在文字上對文學愛好者具有啟蒙價值的通俗語言老師,其間的文字多半親切純情而又富有感染力,是模仿和吸取營養的好地方,只是真正的文學青年不應該拘泥於此,以為等待他們的應該有更美麗的夢……

《家庭》——最粗俗的菜市場。

《家庭》和《知音》一樣,是一本標榜情感和幸福的雜志。不同之處在於《知音》善於營造美麗的彩虹,並且為了這彩虹的存在無所不用其極。而家庭的故事則顯得粗放而帶有真實的意味,家庭一般選取的是知名人物作為平凡大眾的愛情偶像和家庭關系指南,比如著名作家藝術家政客等,另外家庭還有一個主打節目就是性知識普及教育,題目涉及中國人曾經避諱現在仍然禁忌的性領域,包括做愛,避孕,生育,色情,自慰等任何性話題,是中國幾代人的性教育啟蒙老師,在這一點上,家庭就象一個粗俗的菜市場,傳播著大眾口味,粗俗但是實用,矯情但是有真情。流連於此,沒有小資情懷,但是卻可以買一籃子好菜回去招待丈夫和孩子……

《三聯生活周刊》——最花哨的新新人類。

《三聯》是中國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周刊,也是一個成長迅速的周刊,就好象當今流行於世的新經濟。三聯的排版可能是中國雜志目前最花哨的,同樣三聯的選題也可能是最前衛的,他依附於時事,明星,新科技和新話題,一切前衛的詞彙匯聚於此,象海上漸進的西風,吹拂著中國報刊雜志業,三聯不僅花哨而且小資,其讀者定位就是今天中國所謂的新白領和新新人類,是處於消費和文化的前衛邊緣,《三聯〉存在的意義,象徵多於實際,由於價值和輿論取向,三聯註定缺乏中國傳統文化作為雜志的精髓和價值核心,流行的文化,思想以及藝術都無法構建三聯的王者風范,從這個層面來講,實現三聯做中國第一周刊,做中國的時代周刊的宏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女報〉——最浪漫的小資女人。

女報更多的時候,讓人看不明白,她似乎傳承著太多的內容,她好象集中了時裝,影視,文化,當然好有美容和美食,總之女人迷信的東西,在〈女報〉上都可以找到,其中渲染的是無限的女性情懷,小資情愫和浪漫空間,她製造著女人的美麗神話,當然也為大多數化妝品和時裝廠家所重視。〈女報〉的內容涉獵范圍之廣,頁碼之多都是中國雜志比較罕見的,而零售價格也一度高高在上,但是在零售報刊廳里,這無疑是一本搶手的雜志,印刷精美的封面,醒目的標題當然還有讓男人側目的美女圖,這是男人和女人逛公園以及結婚旅行度假都很不可少的一本雜志,對於女人來說,〈女報〉意味著時尚和潮流,而對於男人來說,與女人一起看〈女報〉不失為趁機握著她白皙小手或者擁住她瘦小肩頭的一個絕佳機會……

〈演講與口才〉——學術界最大的騙子。

我一直認為這應該是一本學術刊物,或者至少應該在演講這一準學術領域應該有所建樹,但是這樣一本雜志,在其虛幻的外表之下掩藏的是無力甚至虛弱的內容空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演講與口才〉不如叫貧嘴實驗更確切,在這本刊物上,我們除了看到那些老掉牙的案例以及案例分析之外,充斥於其中的便是某些所謂的演講大家的理論文章。我曾經硬了頭皮使勁看了幾期,但是蒼白的內容和堆砌的辭藻以及充數的篇幅讓我大失所望,這本刊物是目前中國最空殼主義的一本刊物,我相信現今之國人,通過看〈演講與口才〉提高口才水平的,應該是絕無僅有,奇怪的是這樣一本虛弱缺血的刊物仍在暢銷,這是因為國情所限,中國人的性格里沉默和木納的成分太多了,並且將自己人生的失敗完全歸於這種沉默和木納的人也太多了,因此,一本刊物折射了一個民族的日常性格,只是無論我們看多少次〈演講與口才〉,口若懸河對讀者來說,仍然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