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報考預測
① 如何預測省排名報考高校
想要預測省排名高校的話,只需要粘在他們的歷年的成績單就可以了。
② 明年高考熱門大學專業有預測嗎
未來幾年裡,熱門專業有哪些?哪些是缺口專業?
《2005中國人才報告》預計,到2010年我國專業技術人才供應總量為4000萬人,而需求總量為6000萬人。此項數據顯示,專業技術人才仍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我國大學生中38%為工科類學生,主要集中在IT、微電子、汽車、環保、系統集成、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技術開發、條碼技術、鐵路高速客運技術等領域。預計到2010年,第二產業人才缺口數字最大,將達到 1220萬人。
作為服務業的第三產業將是擴大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會計、涉外律師、涉外金融服務、同聲傳譯、電子商務、數字媒體、物流、心理咨詢等,人才缺口預計在325萬人。
《2005中國人才報告》顯示,我國在「十一五」期間將大量需要如下人才:以電子技術、生物工程、航天技術、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人才;信息技術人才;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人才;農業科技人才;環境保護技術人才;物流人才;金融服務人才;律師人才;體育事業管理人才;石油勘探開發人才;生物工程研究與開發人才等。
航空航天專業升溫
隨著「神舟」六號成功發射並順利回收,大力發展航空航天業已經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當中。航空航天類包括哪些專業?畢業生去向和前景如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副院長孟慶春介紹說,我國飛行器可供開發的空間很大,許多應該用到飛行器的民用領域目前還未開發利用,在私人使用上也幾乎是空白,因此,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的人才會是我國將來急需的人才。
孟慶春介紹說,科技的發展需要既能研究又懂得應用的科技人才,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屬於亦理亦工的學科。專業對學生數學、物理、模型等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學生畢業後的去向大致是航天局等科研單位、研究所,或民用航空公司。由於基礎學科是力學,這些學生還可前往一些企業擔任研發工作,如替企業設計沖床等。
此外,在航空航天類專業中,以電子學和自動控制為基礎,以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主導的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專業;培養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固體火箭發動機設計人才的飛行器動力工程等,都是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專業。這些專業的畢業生,既可以在研究部門從事固液火箭發動機的設計、實驗、研究、運行維護等工作,也可以從事一般機械設計和實驗工作。
材料類研發人才成為焦點
③ 大學高考錄取分數線怎樣預測
每個大學有不同的指標,就是例如清華大學,哪一年,給哪個省幾個名額,如果給到廣東是200個名額,那麼進入了這個學校的人裡面(一共200人),最低分那個人的分數,就是這一年清華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
④ 高考志願填報指南:如何預估想要報考的大學錄取分數
一、最省力預估方法——錄取線差
由於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試卷難度有別,造成各個院校各年度的錄取分數可能發生較大的變化。但是通過大量的統計和分析,我們發現,對多數院校來說,盡管錄取分數波動較大,但其錄取線差一般波動不會太大。
所以,相對於錄取平均分,錄取線差更具參考價值。所謂錄取線差是該院校當年平均錄取分數與其在所在招生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差值。公式為:錄取線差=當年院校平均錄取分數-該批次招生錄取批次線分數
家長和考生想要知道該所高校的歷年的錄取線差,只要上網搜索「某院校錄取分數即可」。比如:北京大學
知道了歷年錄取線差,我們還需要知道錄取線差的穩定性。一看近六年錄取線差指是否波動非常大。二求近6年錄取線差平均值。
例:某重點大學(理工類)在北京2011——2017年錄取情況簡單線差法分析示例:
平均錄取線差=(62+70+69+69+64+58)/6=65
很顯然,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報考此大學平均需要65分的線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線差。為保險起見,報考該校還必須根據錄取分數區間大小、錄取人數在各分數段分布情況留出足夠的保險空間,建議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餘地。
二、最簡單的預估方法——排名換演算法
排名換算成績法簡單叫排名法,也叫排位法。
這里的「位」,指的是每年由考試院公布的普通類文理科一分一段位次表,每個考生在獲知自己的高考成績時,同時可以得知自己的成績在全省所處的位次,簡稱省排位。
在平行志願填報模式下,各高校在各省的錄取分數出現扁平化的趨勢,在各省招生時高校的最低排位也日趨穩定,也正因此,往年的錄取排位數據參考價值越來越大。
那這個省排位位次應該如何運用於預測院校的錄取分呢?下邊就舉例說明一下:
值得注意的是,該方法不適應於中低分段密集的考生群。而且,招生計劃的大幅度變動,排位也會發生變化,存在可變數性。運用此法還需聯合錄取線差法。
三、最精確的預估方法——同比例法
較之上面兩種方法,第三種是最精確也是最難的預估方法。
一般情況下,在某個省份投放招生計劃的本科大學總數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一個本科層次的大學在該省相鄰幾年的認可度也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的,那該大學在這個省所招收的學生水平也不會有太大起伏。
這就會出現一種情況:即「某本科大學在某一個省份的最低錄取位次考生」在該省「所有本科線以上的考生總人數」中所處的位置會相對穩定。
於是就有了這種「同比例法」的預估方法,具體計算方式為:
今年某大學的最低錄取位次≈(歷年某大學在該省最低錄取位次÷ 全省當年本科批次線以上總人數)× 今年全省本科批次線以上總人數。
舉例說明:
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建議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如果在預估的時候能把不同的方法有機結合,收到效果會比單獨使用要更好。
⑤ 中國教育在線那個估分報考大學預測的准嗎
我也想知道呀,那個太玄乎了。
⑥ 高考如何預測大學最低錄取分數
查看近幾年的投檔線,但其實看排名更有效,因為分數在變化,但你只要達到它的大概排名位置了就可以上了。或者你可以去學校的貼吧里看看
⑦ 2020年高考508分預測能上什麼大學
不同省份。,他的分數段都是不一樣的,你自己查一下你這個分數排在全省多少名,然後參考一下去年2019年那些高校它的最低錄取名次排位就好了。對比一下數據就可以知道什麼學校可以報名了。
⑧ 如何預測高考錄取分數線
何利用難度系數「預測」錄取分數
海南今年主要實行考分和分數線公布後平行志願填報,如何才能在知分報志願的情況下選到適合自己的學校,海南高考志願填報專家戴宏兵向廣大考生和家長推介一種科學的難度系數「預測」院校和專業錄取分數線的方法。
記者獲悉,錄取難度系數越高的,該院校或專業的錄取難度就越大。基本公式為:院校(專業)錄取難度系數=院校(專業)錄取分數÷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考生在參考錄取院校(專業)近三年的錄取分數線時,可利用「錄取難度系數」來「預測」報考院校(專業)今年的錄取分數線。首先,根據公式算出近三年的院校(專業)錄取難度系數,然後根據「綜合難度系數=前一年難度系數×0.5+前二年難度系數×0.25+前三年難度系數×0.25預測今年院校(專業)錄取分數=今年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綜合難度系數」預測出院校(專業)的錄取分數線。
例如中山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理科)2006-2008年的錄取門檻分分別為734分、756分、748分,對應的海南理科一本線分別為569分、614分、625分,那麼中山大學預防醫學專業2006-2008年的錄取難度系數分別為1.290、1.231、1.197,該校三年的綜合錄取難度為1.197×0.5(2008年權重)+1.231×0.25(2007年權重)+1.290×0.25(2006年權重)=1.228。2009年海南高考理科省控線為632分,可「預測」出中山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當年的錄取門檻線約為632×1.228=776分,這個分數線可作為考生填報志願的參考。結果當年的實際門檻線為770分,非常接近。
用同樣的方法,2010年海南高考理科省控線為624分,可以「預測」出今年中山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的錄取門檻線約為759分。
參照「大學錄取難度系數」和「考生選報實力系數」選學校報志願 考生選報志願時,總希望有所參照。但是每一所大學的實際錄取分數僅僅反映一所大學當年的錄取狀況,只有這所大學歷年來錄取平均分和當年批次錄取分數線發生關系後,才能准確表明該院校的錄取難度。同理,考生用高考原始分數作為選報志願依據也缺乏准確性,考生考出的分數代表了他的實力。這個實力的大小隻有與當年的批次錄取分數線發生關系後,才能准確地反映它的價值。所以,建議考生知道了自己的考分,知道了批次錄取分數線後,很容易計算出自己的「選報實力系數」,然後與往年「大學錄取難度系數」對照,再加上因首次實行平行志願帶來錄取分數的少許變化,就很容易對選報志願做出較准確的判斷。 何為「大學錄取難度系數」
大學錄取難度系數是表明大學錄取對考生成績要求的難易程度,大學錄取以考生高考分數為主,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已完成招生計劃。被錄取的全體新生的平均分數,代表大學的錄取水平和對考生的分數要求。由於各年考生的分數和錄取控制分數線各不相同,單純地用大學錄取平均分數線比較不夠准確,用大學錄取平均分數除以當年批次錄取分數線,得出一個大於1的系數,即錄取難度系數。描述出大學錄取平均分與當年批次錄取分數線的包含關系,系數大的表示大學錄取難度大,對考生分數要求高;系數小的則表示大學錄取難度小,對考生分數要求低。計算很簡單,即錄取難度系數=院校錄取平均分÷批次錄取分數線;例如,清華大學2005年在陝西省理工類錄取平均分是711分,西安交通大學同年錄取分是661分,蘭州大學同年錄取分是627分,而當年陝西省理工類一批本科錄取分數線是567分,所以這
require.async(['wkcommon:widget/ui/lib/sio/sio.js'], function(sio) { var url = 'https://cpro.static.com/cpro/ui/c.js'; sio.callByBrowser( url, function () { BAIDU_CLB_fillSlotAsync('u2845605','cpro_u2845605'); } ); });
三所學校的錄取難度系數是: 清華大學711÷567=1.25
西安交通大學661÷567=1.17 蘭州大學627÷567=1.11
通過三個難度系數的比較可以清楚看到,錄取平均分高的院校錄取難度系數就大,也就是錄取難度大。清華大學比西安交大錄取難度要大,而交大又比蘭大的錄取難度要大。另外,計算錄取難度系數時,一批本科院校的錄取平均分要除以一批本科錄取分數線,二批本科院校的錄取平均分要除以二批本科錄取分數線,這樣就可以得到不同批次院校的錄取難度系數。 一所大學的錄取難度系數描述了這所大學的競爭范圍和競爭對手情況。當考生掌握了一所大學的錄取難度系數,就准備把這所大學作為志願選報,他就知道了自己的競爭范圍和競爭對手的狀況。
何為「考生選報實力系數」
考生選報實力系數是表明考生選報大學所具有的實力程度。當考生的分數大於當年某批次錄取分數線時(小於則表明無選報該批次的實力),用考生的分數除以當年批次錄取分數線,得出一個大於1的系數,這個系數描述出考生分數與批次錄取分數線的包含關系。系數大則表示考生具有選報錄取分數高的大學的實力,系數小則表示考生只具備選報錄取分數低的大學的實力。
考生選報實力系數=考生個體分數÷批次錄取分數線
例如,2009年陝西省理工類考生甲的分數是620分,考生乙是540分,考生丙是520分,理工類一批本科錄取分數線是537分。二批本科錄取分數線是495分,這三名考生的選報實力系數分別是:
考生甲:620分÷537分=1.15(一批本科選報實力系數) 620分÷495分=1.25(二批本科選報實力系數)
考生乙:540分÷537分=1.01(一批本科選報實力系數) 540分÷495分=1.09(二批本科選報實力系數)
考生丙:520分÷495分=1.05(二批本科選報實力系數) 可以看出,考生甲的一批本科選報實力系數和二批本科選報實力系數都要大於乙,可以選報比乙錄取分數線高的一本院校;而考生乙的一本選報系數較小,意味著只能在錄取分數較低或者大學錄取難度系數較小的一些院校選擇,但是考生乙的二本選報系數比考生丙要高,所以可以選擇比考生丙錄取分數高的院校;根據選報實力系數,考生丙可以選報一些錄取分數中等偏下的院校。
用「考生選報實力系數」比照「大學錄取難度系數」選報志願
徐道倉介紹,考生計算出自己的選報實力系數後,比照往年大學錄取難度系數,自己的實力系數與哪所大學的錄取難度系數相同或者相近,就可以把哪所學校作為選報目標,失誤的可能性就較小。在比照時,對於某些大學的錄取難度系數有高低起伏的,可以求其平均錄取難度系數,然後加以比較。當然,有些院校的「大小年」現象會致使考生失誤,必須予以重視。 他舉了個例子,2009年,一名理工類考生高考估分是650分(實際得分是649分),用自己估算成績650除以估算理工類一批本科錄取分數線530分,得出1.22的系數,他對照清華和北大的錄取難度系數,結果相差較大,而中國人民大學的錄取難度系數則與1.22非常接近,於是他在第一志願選報了人大,最終被順利錄取。
⑨ 大學錄取預測
能
高中的東西不多
從現在開始
不要老是想著過去自己成績不是很好
一門心思就是學習
肯定沒問題的
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