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提綱挈領
❶ 意思為抓住重點抓住關鍵的詞語有哪些
綱舉目張 綱:魚網上的總繩;舉:提起。把大繩子一提起來,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擊中要害 要害:易於致命的部位,引伸為重要部門或問題的關鍵。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一言中的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話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話就說到關鍵的地方。
洞中肯綮 觀察敏銳,言論能掌握問題的關鍵處。
以一持萬 持:把握。形容抓住關鍵,可以控制全局。
擒賊先擒王 指作戰要先抓主要敵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關鍵。
提綱挈領 綱:魚網的總繩;挈:提起。抓住網的總繩,提住衣的領子。比喻抓住要領,簡明扼要。
挈領提綱 挈衣之領,提網之綱。比喻抓住要領。
握綱提領 握:拿、抓。比喻抓住要領或簡明扼要地把內容提示出來。
綱挈目張 〖解釋〗指撒網時,舉起網上的大繩,所有網眼都張開。比喻抓住主要環節,以帶動其餘;或抓住要領,條理分明。同「綱舉目張」。
綱提領挈 〖解釋〗提起網綱,挈住裘領。比喻抓住要領。
❷ 有關於抓住重點抓住關鍵的句子詞語名句詩句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 東漢哲學家、經學家、琴家桓譚《新論·離事》 漢·桓譚《新論·離事》。綱:提網的大繩子。目:圈上的眼。這兩句大意是:提網如果提起大繩子,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了。《呂氏春秋-用兵》:「一引其綱,萬目皆張。」及鄭玄《詩譜序》:「舉一綱而萬目張」與∼意思相同.後多引作「綱舉目張」。這兩句常用來比喻條理分明,也比喻做事要抓住主要環節,帶動次要環節。 主大計者,必執簡以御繁。—— 北宋文學家蘇轍《上皇帝書》 抓住重點名言 宋·蘇轍《上皇帝書》。主:掌握。執簡:掌握住簡明的總綱。御:駕馭。繁:紛舞的事情。這兩句大意是:全持全局謀劃大計方略的人,必須掌握住簡明的總綱,去駕馭紛繁的事務。大計謀,總策略,所涉及的事情頭緒必然紛繁,如果不分主次,巨細,平均使用力量,必然陷於瑣碎事務之中,茫無頭緒。如果先分析條理層次,抓住總鋼,則不但眉日清楚,也可提綱挈領,使全局皆活。古雲「綱舉耳張」,即是這個道理。這兩句也可緊縮為「執簡御繁」,多用於告誡人們辦事要抓住綱要帶動全面。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 東漢學問家鄭玄《詩譜序》 綱:魚網上的總繩;舉:提起。把大繩子一提起來,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解釋清楚一卷的內容,其餘篇目的意思也就明白了。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與其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去鑿許多淺井,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 法國思想家,文學家羅曼·羅蘭
❸ 什麼叫提綱提綱
提綱,是一種概括地敘述綱目、要點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內版容寫出來,只把權那些主要內容,提綱挈領式地寫出來。
提綱使用於匯報工作、傳達會議精神和講話發言。因為有些情況、材料很繁雜,又很具體,而且本人對它也特別熟悉,這些具體材料都裝在腦海里,用不著一一寫出來,只需把綱目列出,就可把有關材料串聯起來。
提綱在工作中運用比較普遍,特別是人們都很繁忙,有時寫材料,不把全文寫出來,只寫一個大體綱要,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一般形式為 總--分 形式,表格。
(3)重點提綱挈領擴展閱讀:
提綱,從用途著眼,可分為以下四種:
1、匯報提綱:這是向上級領導機關匯報工作時使用的一種,匯報人按照提綱中的綱目,加上腦海中記憶的具體材料,向領導人進行口頭匯報。
2、傳達提綱:這是開完大中型的重要會議,向領導、同級或下級傳達會議精神時所使用的一種。
3、講話提綱:這是在會議上講話時,為了條理清晰,避免忘記,預先把所要講的問題提綱挈領式地寫出來的一種。
4、寫作提綱:這是進行寫作之前,把文章的主要綱目,有的還把重要材料,卓越式地寫出來的一種文字材料。
❹ 「題綱」與「提綱」的區別是什麼
「題綱」與「提綱」的區別如下:
題綱:沒有題綱這個詞,此詞為考試常錯詞,應該為回提綱答 。
提綱:是一種概括地敘述綱目、要點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內容寫出來,只把那些主要內容,提綱挈領式地寫出來。提綱一般用於匯報工作、傳達會議精神和講話發言。因為有些情況、材料復雜卻具體,而且對它特別熟悉,這些具體材料都裝在腦海里,用不著一一寫出來,只需把綱目列出,就可把有關材料串聯起來。提綱在工作中運用比較普遍,指的就是將具體內容簡化的、讓人一看便知的一個具體綱要。
拓展資料:
匯報提綱:這是向上級領導機關匯報工作時使用的一種,匯報人按照提綱中的綱目,加上腦海中記憶的具體材料,向領導人進行口頭匯報。
【提綱的主要特點】:
綱要性:所謂綱要性,即把匯報、傳達和發言的綱目、要點,提綱挈領地寫出來,不把全文一字不漏地寫到材料 中去,因此,在寫作中應突出「綱目」和「要點」這四個字。
條理性:所謂條理性,是說這種文字材料應該條理特別清楚,共有幾個大問題,每個問題之下分幾小點,一目瞭然,眉目清楚,否則,就失去了寫提綱的作用。
❺ 題綱與提綱的區別是什麼
沒有區別,沒有題綱這個詞,是寫法常錯詞,正確寫法是提綱。
提綱,是一種概括地敘述綱目、要點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內容寫出來,只把那些主要內容,提綱挈領式地寫出來。 提綱使用於匯報工作、傳達會議精神和講話發言。
因為有些情況、材料很繁雜,又很具體,而且本人對它也特別熟悉,這些具體材料都裝在腦海里,用不著一一寫出來,只需把綱目列出,就可把有關材料串聯起來。
(5)重點提綱挈領擴展閱讀:
提綱的分類:
1、匯報提綱
匯報提綱是口頭匯報工作時所使用的大綱,與工作報告類似。它的特點是:觀點鮮明;重點突出;條理清晰;事情確實,有說服力。通常由兩部分組成。
標題:由匯報單位及接受匯報單位加上文種組成。如《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向國務院的匯報提綱》。標題下註明時間。
正文:首先對所進行的工作進行概括性的總結,然後闡述其主要成績、存在的問題和採取的措施及辦法。匯報提綱和公布,具有宣傳作用。
2、傳達提綱
傳達提綱,某一職能部門或下級機關在傳達上級召開的某一重大會議精神時,所使用的一種應用文樣式。目的是保證把會議的內容比較全面、准確地告訴下級和廣大人民群眾,以便統一思想、統一行動。
3、發言提綱
發言提綱,顧名思義,即為發言的提綱。小則一般的寫作,大則演講和發言等,都需要列提綱,提綱相當於發言內容的概括,即是把列出內容的大致要點,關鍵詞,體現自己的思路。
4、作文提綱
作文提綱是寫作文時作文構思階段的產物。構思是從整體上對作文的設計,以抽象思維為主。好的作文提綱是寫好作文的基礎,編寫作文提綱要按照寫作文的三個順序:審清題目、確立中心、選擇材料來進行。
❻ 用哲學來解釋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含義 字數要在100字以上
提綱來挈領原意為撒源魚網要抓住總繩才撒得開,鑒定裘服要提起衣領才看得清.綱舉目張原意是把大繩子一提起來,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二者所蘊含的哲學寓意都是:看問題、辦事情要善於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也就是抓住事物的中心和關鍵,帶動其他環節問題的解決.
解析:1、現實存在的事物往往是復雜的,是一個由多種矛盾構成的矛盾體系或系統.復雜事物發展過程中所包含的許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種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這種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2、既然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起著決定作用,所以,我們看問題、辦事情就要首先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如果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和關鍵,就不可能把事情辦好.提綱挈領、綱舉目張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要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即要抓關鍵.
❼ 人們常說,辦事要善於抓住重點,這里的重點是指什麼為什麼要抓住它
做事先抓住重點,然後圍繞重點對事件進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與方法,如果不抓住重點,事情就會變得千頭萬緒,無從下手,就像警察破案一樣。做人抓住重點,就要不拘小節,不鑽牛角尖,才能成大事。
❽ 用哲學來解釋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含義
提綱挈領原意為撒魚網要抓住總繩才撒得開,鑒定裘服要提起衣領才看得清。綱舉目張原意是把大繩子一提起來,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二者所蘊含的哲學寓意都是:看問題、辦事情要善於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也就是抓住事物的中心和關鍵,帶動其他環節問題的解決。
解析:1、現實存在的事物往往是復雜的,是一個由多種矛盾構成的矛盾體系或系統。復雜事物發展過程中所包含的許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種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這種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2、既然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起著決定作用,所以,我們看問題、辦事情就要首先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如果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和關鍵,就不可能把事情辦好。提綱挈領、綱舉目張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要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即要抓關鍵。
❾ 成語「提綱挈領」是什麼意思
比喻抓住要領,簡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