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拼貼建築
1. 什麼是波普建築
波普建築之父是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代表人物還有查爾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蓋里、哈迪德、馬岩松等。
【簡介】20世紀,科技的發展,傳統神學與宗教的地位日漸衰弱。二戰的爆發讓人們對宣揚「仁慈、平等、博愛」的理性主義產生質疑。而二戰後經濟的高速發展,信息時代的來臨以及社會形式向消費型的轉變削弱了追求所謂「永恆」的意義。「享受瞬間快感」、「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被壓制已久且被「主流正派人士」所不齒的大眾通俗文化開始蠢蠢欲動。1956年,英國獨立團體(Independent Group)舉辦了一場名為「這就是明天」的畫展,波普藝術第一次正式走進大眾視線。與此同時,統治建築界長達30多年的現代主義風格的地位開始動搖:其「反對只為少數達官權貴服務的精主義」的初衷卻因為自身強烈的知識分子理想主義,成為另一種形式的「精英主義」。而同時,現代主義建築的風格日趨單一乏味使得城市面貌日益刻板單調。
波普建築的基本要義:擯棄高雅,擁抱世俗,玩弄符號,追求混亂,這些觀點基本上是針對造型的,說穿了波普建築是一種抵制理性,嘩眾取寵,追求豐富怪異造型的建築。
【起源及發展】
波普建築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1961年美國費城有一個老婦人瓦納(Vanna Ventur)決定幫助她36歲卻仍無建樹的建築師兒子,辦法是自己出錢請兒子蓋一座便宜的小住宅。沒想到這座當時專業觀點看是怪異醜陋的住宅,日後卻成為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栗樹山母親住宅」。而這個建築師兒子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也籍之成為波普建築之父。「母親住宅」也許還不能稱之為完全意義上波普建築(也許它還顯得不夠蠢),但是它已經在觀念上清晰地呈現了波普的基本要義:擯棄高雅,擁抱世俗,玩弄符號,追求混亂,這些觀點基本上是針對造型的,說穿了波普建築是一種抵制理性,嘩眾取寵,追求豐富怪異造型的建築,從這個意義上看今天很紅的建築師如蓋里、哈迪德、馬岩松都應該算作是骨子裡的波普建築師。
1966年文丘里出版了《建築的矛盾性與復雜性》一書,更從理論上向當時主流的現代主義刻板單調的火柴盒建築開炮。他將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的名言「less is more」(少就是多)調侃為「less is a bore」(少就是悶)。文丘里說「建築師再也不能被正統現代主義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說教嚇住。我喜歡建築要素的混雜,而不要純凈;寧要歪歪扭扭,而不要直截了當;寧要自相矛盾,也不要直率和一目瞭然……」1972年文丘里出版了《向拉斯維加斯學習》,他認為現代主義建築是精英文化,而普通大眾喜聞樂見的是平凡、活潑,裝飾性強的建築。他認為賭城拉斯維加斯的霓虹燈、廣告牌、快餐館等商業而誇張的造型正是群眾的價值標尺,建築師要同群眾打成一片,就要向拉斯維加斯學習。之前是職業建築師以高雅的現代主義建築教化民眾,文丘里卻要他們俯首向混合著低級趣味與過度刺激的市井文化取經。因為文丘里看來,現代主義完全是壓抑個性,扼制享樂的非人性的建築風格,建築師應該放下臭架子向人民群眾的審美學習,走波普建築之路。與之遙相呼應的是查爾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他在1977年的《後現代建築語言》一書中聲稱:「現代建築於1972年7月15日下午3時32分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城死去……許多人不曾注意到這一事件,也無人為之出喪,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突然死亡的說法失實。」這一歷史事件其實是指聖路易斯的房屋管理局將當地一處治安混亂、無可救葯的黑人高層住宅區(Pruitt-Igoe)的爆破拆除,這一事件經由電視轉播,引起廣泛的關注。設計這些大樓的建築師正是史上最倒霉的建築師山崎實,911炸毀的世貿雙塔也是他的傑作,彷彿冥冥之中註定他的建築就是用來在電視上炸給大家看的。
自70年代開始,波普建築逐漸開始盛行。那個時代的人們丟棄了完美與高雅的幻想而轉而對平庸,通俗化的美學的追求,因此波普建築用簡單的語言通俗的手法來表達大眾的心聲。1976年,在為Oberlin College設計主建築時,文丘里在房子的某個角落悄悄安放了一根滑稽可愛的「愛奧尼克」式柱子。他屏棄傳統的大理石材質,採用木材並簡化柱頭部位的精雕細琢使其看上去就像一對長著米老鼠耳朵的柱子。而查爾斯摩爾更是將這一建築惡搞行徑發揚光大。由其設計的位於美國新奧爾良市的義大利廣場以古羅馬廣場為藍本同時對傳統的材料與結構進行瘋狂地置換與改造。四方柱取代圓柱並被塗上各種鮮艷的顏色,柱頭由光亮的不銹鋼製成。原本嚴肅莊重的古羅馬廣場變成了一個大型的迪斯科舞池。這個建築項目成為70年代波普建築的經典代表,鮮活、商業、通俗、鮮艷、拼貼……幾乎所有的波普元素都能在該建築中得以體現。
隨著時代的變遷,波普文化向建築界的擴張滲透也使其自身慢慢走上主流的道路。原本作為「反官方」語言的波普文化也逐漸有意無意的成為了某種層面上的「官方代言人」。隨著波普表現形式的多向性演化和其身份的多重轉變,建築師們也應景地各取所需。由Frank Gehry設計的美國Chiat廣告公司總部大樓,其入口處的巨型望遠鏡造型代表了企業的身份並暗示了公司的高瞻遠矚。美國著名籃子生產公司longaberger總部大樓的鮮黃籃子造型更是「所建即所賣」建築的典型案例。俄羅斯的「Shtrikh-Kod」,其外殼醒目的紅色條形碼設計體現了作為購物中心的職能。以上三個例子中,波普的象徵含義形成了獨特的建築語言,它不是抽象地隱喻而是直白通俗地傳遞信息。明確的建築表現方式使人立刻知曉其存在的意義。
如今,越來越多的波普建築開始與政治權力掛鉤,或者說某些代表政治權力的建築正散發著濃重的波普意味。它們通過巨大的建築體量、誇張的尺度、怪異的造型傳遞出一種直白的權力語言與政治威嚴,與此同時,波普文化在經過政治權力的洗禮後得到「升華」。而其從「下里巴人」上升到「陽春白雪」的過程,似乎又預示著一種「變相」的「精英主義」建築即將誕生。
2. 聊你見過哪些大神級的建築表現圖
Hugh Ferriss於1929年的《明日的都市》(The Metropolis of Tomorrow),也是赫赫有名了。
3. 拼貼城市的作者簡介
Colin Rowe生於1920年,卒於1999年,是一個後現代派的英國建築師和規劃師。Colin Rowe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教了四十年書,1995年獲得英國建築師的最高榮譽獎「女王伊利薩白金獎」,稱他為二十世紀後半期最有影響的建築教師,「現代城市」不倦的批判者之一。他有關城市設計的最有影響的著作有《拼貼城市》(Collage City,The MIT Press; 1978,1984),《城市空間》(Urban Space,Krier, Rob, and Rowe, Colin, Rizzoli Intl Pubns, New York),《理想別墅的數學和其他論文》,(The Mathematics of the Ideal Villa and Other Essays,The MIT Press; 14 September, 1982),《十六世紀的義大利建築》Italian Architecture of the 16th Century,New York, 2002.)《拼貼城市》最重要的貢獻是,主張建築師把視角從建築單體轉移到整個城市。MIT Press在1978年出版,1984年再版了Colin Rowe和Fred Koetter 合著的《拼貼城市》。
4. 想請問下這種建築效果圖是什麼風格的,拼貼還是插畫嗎
建築效果圖啊,是歐式風格的,他還可以插畫設計這種圖紙的。
5. 什麼是拼貼裝飾畫
所謂拼貼裝飾畫因該是使用拼貼手法的裝飾畫。 【拼貼】一辭源於法文coller(膠黏,to stick),在英文中,它是動詞也是名詞:作拼貼,即是將紙張、布片或其他材料貼在一個二度的平面上,創作出一件拼貼作品。
畢卡索創作出第一件精緻的拼貼,即1912年的「有藤椅的靜物」(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他在畫布上黏了一片印有藤編圖案的油布,以此方式取代直接在畫布上畫出藤編圖案。從此模糊了藝術中真實與幻象的區別。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達達的藝術家們更豐富
6. 建築圖紙符號大全
@表示鋼筋間距
Φ表示鋼筋型號,CAD快捷鍵一覽
創建三維陣列 3A
創建三維面 3F
在三維空間創建由直線段組成的多段線 3P
在二維和三維空間中將某對象與其他對象對齊 AL
載入 AutoLISP、ADS 和 ARX 應用程序 AP
創建圓弧 A
計算對象或定義區域的面積和周長 AA
創建按指定方式排列的多重對象拷貝 AR
執行外部資料庫命令的管理功能 AAD
輸出選擇對象的鏈接信息 AEX
管理對象和外部資料庫之間的鏈接 ALI
顯示並編輯表數據並創建鏈接和選擇集 ARO
從鏈接到文字選擇集和圖形選擇集的行中創建選擇集 ASE
執行結構查詢語言 (SQL) 語句 ASQ 創建屬性定義 -AT 改變不依賴於塊定義的屬性信息 -ATE 用圖案填充封閉區域 H或BH 根據選定對象創建塊定義 -B 用對話框定義塊 B 用封閉區域創建面域或多段線 BO (使用命令行)用封閉區域創建面域或多段線 -BO 部分刪除對象或把對象分解為兩部分 BR 給對象加倒角 CHA 修改現有對象的特性 -CH 根據圓心和直徑或半徑繪制圓 C 復制對象 CO或CP 創建屬性定義 AT 編輯單個塊的可變屬性 ATE 修改對象的顏色、圖層、線型和厚度 CH 設置新對象的顏色 COL 編輯文字和屬性定義 ED 顯示夾點並設置顏色 GR 創建並修改標注樣式 D 插入塊或另一圖形 I 控制現有對象的特性 MO 修改對象名稱 REN 設置繪圖輔助工具 RM 設置對象選擇模式 SE 管理已定義的用戶坐標系 UC 選擇預置用戶坐標系 UCP 控制坐標和角度的顯示格式及精度 UN 創建和恢復視圖 V 設置三維觀察方向 VP 創建對齊線性標注 DAL或DIMALI 創建角度標注 DAN或DIMANG 從前一個或選擇的標注的第一尺寸界線處連續標注 DBA或DIMBASE 創建圓和圓弧的圓心標記或中心線 DCE 從前一個或選擇的標注的第二尺寸界線處連續標注 DCO或DIMCONT 創建圓和圓弧的直徑標注 DDI或 DIMDIA 編輯標注 DED或DIMED 創建線性尺寸標注 DLI或DIMLIN 創建坐標點標注 DOR或DIMORD 替換標注系統變數 DOV或DIMOVER 創建圓和圓弧的半徑尺寸標注 DRA或DIMRAD 在命令行創建和修改標注樣式 DST或DIMSTY 移動和旋轉標注文字 DIMTED 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和角度 DI 將點對象或塊沿對象的長度或周長等間隔排列 DIV 繪制填充的圓和環 DO 修改圖像和其他對象的顯示順序 DR 打開鳥瞰視圖窗口 AV 輸入文字時在屏幕上顯示 DT 定義平行投影或透視視圖 DV 創建橢圓或橢圓弧 EL 從圖形刪除對象 E 將組合對象分解為對象組件 X 以其他文件格式保存對象 EXP 延伸對象到另一對象 EX 通過拉伸現有二維對象來創建三維實體 EXT 給對象加圓角 F 創建根據特性選擇有關對象時用到的過濾器列表 FI 創建對象的命名選擇集 G 使用命令行創建選擇集 -G 用圖案填充一塊指定邊界的區域 -H 修改現有的圖案填充對象 HE 重生成三維模型時不顯示隱藏線 HI 以多種格式向 AutoCAD 圖形文件中插入圖像 IM 使用命令行插入圖像 -IM 控制選定圖像的亮度、對比度和褪色度 IAD 向當前圖形中定義並附著新的圖像對象 IAT 為單個圖像對象創建新剪切邊界 ICL 向 AutoCAD 輸入3DS/DXF/EPS /SAT/WMF等文件 IMP 將命名塊或圖形插入到當前圖形中 -I 插入鏈接或嵌入對象 IO 找出兩個或多個三維實體的干涉區並用公用部分創建三維組合實體 INF 從兩個或多個實體或面域的交集創建組合實體或面域 IN 管理圖層 LA 在命令行上執行 LAYER 命令 -LA 創建一條引出線將注釋與一個幾何特徵相連 LE或LEAD 拉長對象 L 創建、載入和設置線型 LT 使用命令行創建、載入和設置線型 -LT 顯示選定對象的資料庫信息 LI或LS 設置線型比例因子 LTS 把某一對象的特性復制到其他若干對象 MA 將點對象或塊按指定的間距放置 ME 創建對象的鏡像副本 MI 創建多線 ML 在指定方向上按指定距離移動對象 M 從圖紙空間切換到模型空間視口 MS 創建多行文字 T或MT 使用命令行創建多行文字 -T 創建浮動視口和打開現有的浮動視口 MV 創建對象的等距線,如同心圓、平行線和平行曲線 O 設置運行對象捕捉模式並修改靶框大小 OS 使用命令行設置運行對象捕捉模式並修改靶框大小 -OS 移動顯示在當前視口的圖形 P 使用命令行移動視口 -P 插入剪貼板數據並控制數據格式 PA 編輯多段線和三維多邊形網格 PE 創建二維多段線 PL 將圖形列印到繪圖儀、列印機或文件 PLOT 創建點對象 PO 創建用多段線表示的正多邊形 POL 自定義 AutoCAD 系統參數的設置 PR 顯示列印圖形的效果 PRE 從模型空間視口切換到圖紙空間 PS 刪除資料庫中未用的命名對象,例如塊或圖層 PU 退出 AutoCAD EXIT 繪制矩形多段線 REC 刷新顯示當前視口 R 刷新顯示所有視口 RA 重生成圖形並刷新顯示當前視口 RE 重新生成圖形並刷新所有視口 REA 從選擇的一組現有對象中創建面域對象 REG 修改對象名 -REN 創建三維線框或實體模型的具有真實感的渲染圖像 RR 沿軸旋轉二維對象以創建實體 REV 繞基點旋轉對象 RO 設置渲染系統配置 RPR 在 X、Y 和 Z 方向等比例放大或縮小對象 SC 從腳本文件執行一系列命令 SCR 用剖切平面和實體截交創建面域 SEC 列出系統變數並修改變數值 SET 顯示當前視口圖形的著色圖像 SHA 用平面剖切一組實體 SL 規定游標按指定的間距移動 SN 創建二維填充多邊形 SO 檢查圖形中文字的拼寫 SP 創建二次或三次樣條曲線 SPL 編輯樣條曲線對象 SPE 移動或拉伸對象 S 創建命名樣式 ST 用差集創建組合面域或實體 SU 校準、配置、打開和關閉已安裝的數字化儀 TA 設置當前三維實體的厚度 TH 控制對圖紙空間的訪問以及控制視口的行為 TI 創建形位公差標注 TOL 顯示、隱藏和自定義工具欄 TO 創建圓環形實體 TOR 用其他對象定義的剪切邊修剪對象 TR 通過並運算創建組合面域或實體 UNI 設置坐標和角度的顯示格式和精度 -UN 保存和恢復已命名的視圖 -V 設置圖形的三維直觀圖的查看方向 -VP 將塊對象寫入新圖形文件 W 創建三維實體使其傾斜面尖端沿 X 軸正向 WE 將一個外部參照附加到當前圖形中 XA 將外部參照依賴符號綁定到圖形 XB 使用命令行執行XBINDW命令 -XB 定義外部參照或塊剪裁邊界,並且設置前剪裁面和後剪裁面 XC 創建無限長的直線,稱為參照線 XL 控制圖形中的外部參照 XR 使用命令行執行XREF命令 -XR 放大或縮小當前視口對象的外觀尺寸 Z
7. 拼貼作品是否侵犯版權
屬於匯編作品,從事生產經營性為目的需要取得著作權人允許,否則就算侵權。
8. 建築設計作品集需要哪些軟體製作
剛好前兩天整理了一下關於這方面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哦~
1、基礎軟體
(1)Photoshop(簡稱PS)
堪稱大神軟體,入門程度低、性能穩定、能處理大部分的圖像,讓它成為目前最為通用的平面美術設計軟體。
在使用上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功能:圖像處理以及繪圖。圖像處理就是我們簡稱的P圖或者PS,也就是對於圖像作出後期處理;繪圖類功能則需要同學們除了PS基本操作以外,還要具備一定的美術和繪畫基礎。
而且PS的好處是當你不想展示特別逼真的渲染效果,利用PS也可以製作出一些在渲染軟中無法得到的材質效果和質感。除了建築效果圖以外,平面圖和剖面圖等等的後期製作也可以應用PS去做。
(2)Illustrator (簡稱AI)
AI跟PS的一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使用AI繪制出來的圖形可以放大至無限大而依然保持著清晰度但PS不可以。
所以在繪制形狀和直線這類圖形的話,AI會更加方便,同時AI也能做簡單3D的圖和插畫,還特別適合做logo。因此AI其實特別適合於製作前期調研的各種圖形以及一些插畫風的渲染圖,室內設計尤甚。
(3)InDesign
排版神器,很多出版社、雜志等等的平面美術排版工作都是用它來做的。AI排單頁很強,畫一些東西的話效果也很好,但比起InDesign還是略顯遜色。
建築設計作品集中同學們經常都會導出很大的圖,用InDesign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所有圖片用的都是鏈結的方式所以處理得更快也不會死機。它更擅長多頁排版,直觀對頁顯示,也更好的支持復合字體。
2、繪圖軟體
(1)AutoCAD
這是在國際上最為流行的一款繪圖工具,主要用於二維繪圖、詳細繪制、設計文檔和基本三維設計。
它的多文檔設計環境,讓非計算機專業的人也能很快地學會使用。同學們可以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它的各種應用和開發技巧,從而不斷提高製作作品集的效率。
(2)Revit
在國外的使用率近年有見增長,尤其是國外的設計事務所因為AutoCAD的商用版是較為昂貴的,因此現在招聘的時候都要求應征者需要會Revit制圖。
Revit其實相對於AutoCAD來說更加全面,不止能畫平立剖面圖,還可以建立3D模型,能夠解決多專業的問題。並且操作相對於CAD更加簡單,經驗不足的同學們可以嘗試使用。
3、渲染軟體
(1)VRAY
這是目前業界最受歡迎的渲染引擎,支持大部分的建模軟體包括3Ds max、Maya、Sketchup、Rhino,渲染出來的效果圖效果也是很好。
唯一的缺點可能是調的參數比較多,渲染的時長也稍微久。也不是實時渲染,要多次試小樣看效果,最終的效果出來基本就跟肉眼看到的差不多,不太推薦趕時間的同學使用。
(2)Lumion
是一個實時的3D可視化工具,軟體本身自帶了豐富的素材庫,有建築、汽車、人物、動物、街道、街飾、地表、石頭等,可以輕松創建地形,比如山地和海洋,並且可以模擬天氣,能非常快速的製作出動畫場景,可以說是簡單易上手。
4、建模軟體
(1)Sketchup
Sketchup是國內學習建築的學生必須掌握的軟體,操作簡單易上手,建模速度快,可以很直觀地看到設計的最終效果。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建築公司基本上都在使用Sketchup,建築專業的學生設計的項目都必須依託場地來進行,利用SketchUP還可以快速的抓取小體量的地形,這樣做不僅方便快捷,還能直接使用SU平台,通用性很高。
(2)Rhino
Rhino作為一款功能強大的建模軟體,擁有出色的曲面建模能力,建模精準。不只是建築設計,在工業設計、珠寶設計等行業都被廣泛使用。
因為rhino模型是曲面,所以可編輯性和利用性會更強一些,地形也會體現得更加精準,作品集的整個呈現也會顯得更精細。
(3)Maya
Maya是一款三維動畫軟體,可以創造極其自由豐富的曲面,並且可以渲染出逼真效果,不少國際頂尖的建築設計公司、院校也在廣泛使用。
9. 建築效果圖是拼貼風還是寫實風好
那要看看你怎麼用了。
一般的出圖,審校的話出寫實風較為好一點,簡單具體,能突顯其特點以及風格。
一般展覽或者是行內外業人士欣賞的話拼貼較為好一點,畫風唯美,同時還能顯出格局性和獨特性。
10. 建築類的優秀雜志有哪些
有《a+u》、《建築實錄》、《建築創作》
1、日本的《a+u》,翻譯版本《建築與都市》,即《a+u》中文版。《建築與都市》於2005年1月面世,由上海文築國際出版發行至2009年底,總計20餘期,從2010年起,《建築與都市》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編輯、出版與發行。每期中文版根據中國國情,選擇一期原版月刊,根據原版的日英雙語內容進行翻譯。並將逐步加入自組稿件的內容,以便更貼近中國市場的需求。
2、由宋純智編著的《建築實錄》中詳細地介紹了國內最新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築案例,包括博物館、美術館、劇院等。文化建築的設計主要強調建築與文化的聯系,運用建築實體詮釋抽象的藝術感是設計師考慮的主要因素。例如非常建築的建川博物館聚落十年大事記館採用古典主義、粗野主義的建築設計語言表現館藏的「文革」文化;朱錇的民生(北京)現代美術館運用幾何盒子拼接的外觀形態表現現代藝術的極簡主義;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烏鎮劇院則是運用「並蒂蓮」的造型展現戲劇與烏鎮的關聯。所以,文化建築在形態、材料、肌理等方面都要充分考慮到是否將文化融入其中,而且用最直觀、形象的建築語言讓人們領略文化內涵。文化建築也體現出民營化、私營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收藏家和藝術家投資興辦專屬的文化建築,而且文化建築也逐漸成為一種全新的盈利模式。但是文化建築的利用率以及在文化方面的作用也非常值得思考。
3、《建築創作》。《建築創作》創刊於1989年,是一本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簡稱BIAD)主管、主辦,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361期刊網指定的建築專業期刊。創刊以來,《建築創作》依託於BIAD強大的專業實力和品牌信譽,由半年刊、季刊發展為月刊,走上了快捷的建築學術及建築文化傳播之路。雜志多次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