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種植提綱
1. 怎麼種植大姜產量能提高
1、優選種植地,避免重茬
大姜是一種不適合重茬種植的農作物,連茬重茬種植會導致土壤中的病菌害蟲量逐年增加,造成大姜瘟病等病蟲害、土傳病害發病嚴重,帶來大幅度的減產;同時大姜根系不夠發達,對土壤肥力和排灌條件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要想讓大姜長勢健壯、產量高、品質好,首先就要做好種植地的土壤管理。
一般來說,大姜種植地應當選擇土壤疏鬆通透、土質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通水通氣性好、保肥保水能力強、排灌方便且2-3年內未種植過大姜的地塊,以地勢較高的沙質土壤、輕黏性土壤為佳。同時,大姜應當避免連年重茬種植,建議採取換茬輪作的種植方式,可以與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輪作3-4年,有條件的最好採用水旱輪作的種植方式。
在大姜播種密度上,普通地塊可以按照行距35-40公分X株距25-30公分X溝深10-15公分的密度播種,高產地塊則可以按照行距40公分X株距20-25公分X溝深10-15公分的密度播種。
4、加強田間管理
在大姜田間管理上,重點要做好遮陰降溫、防旱防澇、培土除草、病蟲害防治等幾項管理工作。
2. 大姜如何高產栽培
1、選地整地
生薑適宜在疏鬆肥沃、排水性好、無姜瘟病的環境下生長,所以選地時盡量選無姜瘟病的沙壤土地栽植。選好地後,要深翻土壤,並施一些有機肥、沃葉微生物菌劑等肥料,然後按行距65cm的距離挖一條寬15cm,高40cm的溝渠以備後期栽植。
2、選種
在播種前1個月左右,從窯內將姜種拿出來洗凈,然後挑選一些健壯肥大、飽滿有光澤、無損壞、無病害的姜塊作種。
3、曬姜、困姜
在3月上旬的8-9點,將姜種放在光照充足的地面晾曬,傍晚將其收進屋內,蓋以草簾保濕,有利於促進姜塊營養的分解,一般曬姜2-3天,然後困種8-9天,保持適宜溫度為10-15℃,有利於促進幼芽分化。
4、催芽
將曬好的姜種,用綠霸、姜瘟散、生薑寶等農葯200倍液,浸種10分鍾左右,起到消毒的作用,然後撈出晾乾後放到棚內催芽,一般空氣濕度在80-85%,溫度在22-25度,放置20天後,就長出1cm左右的芽了。
5、播種
將姜種按照行株距55*25cm的距離均勻的播種到溝渠中,覆土澆少量水即可。一般中肥地塊每畝適宜種植密度為8000株左右,行株距為45*20cm,每畝用種量為500kg左右。
6、播種後管理技術
(1)肥料要求:7月上旬至8月上旬時,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施加適量的肥料,一般每畝地施加優質有機肥120公斤左右即可,高氮高鉀優質水溶肥5公斤左右。到了根莖膨大期時,每畝施加腐熟雞糞3000公斤、餅肥70~80公斤等 。
(2)水分要求:生薑在長出大量分枝和根莖膨大時,需水量明顯增加。一般每4~6天澆一次水,具體情況可根據土壤干濕度來確定。
(3)中耕除草:生薑上周一段時間後,會長出雜草,此時應及時將雜草除去,並適時進行培土,每次培土的時間間隔為10~15天,深度為5~6厘米,逐漸把壟面培厚培寬,為根莖的生長創造適宜的條件。
(4)輕提種姜:順著播種方向扒開土層,露出種姜,一般左手按住姜苗莖部,右手輕提種姜,使之與植株分離。注意不能搖動姜苗,以防傷根早衰,取出種姜後要及時封溝。對弱小的姜苗不宜取種姜,以免人為造成早衰。
(5)扣棚保護:初霜來臨前應,進行扣棚護株,以延長其生長時間。扣棚期間一般不澆水,但要注意放風,防止有害氣體的傷害。這樣,生薑的生長期可延長20天左右。
3. 種植大姜想要產量高、品相好,都有哪些技巧
對於咱們種植大姜的廣大姜農朋友來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因為今年的大姜市場價格比往年同期將近翻了一番!姜價越高,姜種植收益就越好!而且姜農種植大姜的產量越高、品質性越好,大家在賣姜時就能比別人賣出更理想的價格、獲得更豐厚種姜收益回報!
如果培土時間過早,會抑制姜苗的生長,造成大姜生長緩慢、干尖黃葉、萌芽分枝受抑;如果培土時間過晚,容易導致大姜的分生的姜芽長出地面而遇陽光直射停止生長;如果培土過淺或培土過淺,又容易造成大姜的姜塊變的細長或粗短,既不利於大姜的高產,也不利於提高大姜的品質。
在大姜培土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兩點:①大姜培土時不可在氣溫過高、土壤過旱或土壤過濕的條件下進行;②大姜大培土後2天內不可澆水;③培土後建議結合澆水用微生物菌劑進行灌根,或者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150-300倍+大姜油1000倍進行灌根,每隔5-7天進行1次,連續灌根2-3次,既可以促進培土損傷的根系盡快恢復,又可以預防地下病蟲害侵害大姜的地下根莖。
4. 大姜種植技術
准備工作
通常按3個步驟進行,即曬姜困姜、選種、催芽。
1、曬姜困姜:於適期播種前20~30天(昌邑地區姜農以溫度保證在0度以上時即可進行),從貯藏窖內取出姜種,用清水洗去姜塊上的泥土,平鋪在草席或干凈的地上晾曬1~2天,傍晚收進室內,以防夜間受凍。據姜農們介紹,曬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第一,提高姜塊溫度,促進內部養分分解,從而加快發芽速度。
一般姜窖內的溫度為13~14度,生薑在此溫度條件下,基本處於休眠狀態,經曬姜後,種姜體溫明顯提高。據測定,在室溫22度條件下,堆放室內而未經晾曬的姜塊表面溫度為21度,內部溫度為20度。在陽光下晾曬的姜塊表面溫度為29.5度,內部溫度為28度。
第二,減少姜塊水分,防止姜塊腐爛。由於貯姜窖內空氣濕度大,姜塊含水量極高,經適當晾曬後,可降低姜塊水分尤其是自由水含量,防止催芽過程中發生霉爛。
第三,有利於選擇健康無病姜種。帶病姜塊未經晾曬時,病症不甚明顯,經晾曬之後,則往往表現為干癟皺縮,色澤灰暗,病症十分明顯,因而便於淘汰病姜。
姜種晾曬1~2天後,即將其置於室內堆放2~3,姜堆上覆以草簾,促進養分分解,稱「困姜」。一般經2~3次曬姜、困姜,便可開始催芽了。
必須注意,曬姜時要注意適度,切不可曬得過度,以免姜塊干縮,出芽細弱。
2、選種:曬姜困姜過程中及催芽前須進行嚴格選種。選種時應選擇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幹縮、不腐爛、未受凍、質地硬,無病蟲為害的健康姜塊做種,嚴格淘汰瘦弱癟、肉質變褐及發軟的姜塊。
3、消毒催芽:消毒催芽可促使種姜幼芽快速萌發,使種植後出苗快而整齊,病害減少,因而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措施。選擇姜塊充分成熟、肥大、具有1~2個壯芽、無病害的、健壯的金昌大姜做姜種。消毒用1:1.5:120的波爾多液浸種20分鍾即可殺死種姜表面的病菌。種姜消毒後,先曬2~3天,待姜塊表面水分消失時,即可堆放,用稻草或麻包覆蓋進行保溫催芽,要求保持濕潤和20~25℃溫度條件。催芽時培育粗短整齊的姜芽,保證苗齊苗壯。當姜芽長到1厘米時即可播種。
高產栽培六大措施
1、嚴格選地,避免連作。
生薑遇高溫高濕的環境,容易發生腐爛病,俗稱姜瘟。姜瘟是一種細菌性的土傳病害,連作發病嚴重,造成大量減產。由於生薑有這種毀滅性病害,所以生薑不宜連作,應與十字花科作物、豆科作物等進行3~4年的輪作。種植生薑以選擇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有機質多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好。要求田塊排灌方便,不易積水。
2、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種姜密度以行距40厘米,株距20~25厘米為好。
3、施足基肥,科學追肥。
據測土配方確定施肥方法及數量:耕地之前根據科學取土方法取土化驗,檢測出的PH值、有機質、N、P、K含量,換算碳、氮比,根據大姜需肥特性制定出施肥配方。生薑較耐肥,並且生長期長,應採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則。每畝施豬牛糞1500~2500公斤,鉀肥10~15公斤作基肥。
追肥應勤施薄施,由淡到濃。苗高15厘米時施一次薄肥,苗高30厘米追第二次肥。以後每隔20天左右施一次追肥。苗期以氮肥為主,根莖膨大期應多施鉀肥。
4、下種時使用地膜覆蓋或扎小拱棚,保證生長所需的溫度。
5、遮蔭降溫,促進生長。
生薑屬耐陰性植物,散射光對生長有利。5月下旬始開始遮陰,七分陰三分陽。9月下旬始撤網,隔一幅撤一幅,後每隔15天再撤一次。
6、防旱防澇,及時培土。
生薑不耐乾旱,也不耐澇。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在夏季高溫期間,應及時澆水降溫,以早、晚澆水為好。雨水天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以減少姜瘟的發生。生薑根莖的生長需要黑暗濕潤的環境,隨著根莖的向上生長,根莖容易露出地面,表皮變厚,品質變劣。因此要進行培土。一般培土三次左右。培土的深淺可根據栽培目的而定。如果收嫩姜,培土要深些,使子姜長度增加,質地脆嫩。如果收老薑,則培土要淺些,以使根莖粗壯老健。
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
病蟲害防治本著治准、治早、治小的目的,發現病株,實行挑治,早期用葯,一葯多治,減少農葯的使用量。
莖部病害(姜瘟病、姜腐爛病等);田間發現病株時,及時挖除病株及病株周圍土壤,帶出大田深埋,在穴內施漂白粉125克或澆1%的漂白粉液,然後用無菌土封堆,防治效果良好。
葉部病害(姜炭疽病、葉枯病等):大姜田間發現炭疽病、葉枯病病葉時,應及時摘除並放於塑料袋內,帶出大田燒毀或深埋。同時及早採用70%的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防治,7~10天1次,連噴2次。注意噴勻噴細。採收前20天停止用葯。
姜螟及蚜蟲:田間發現姜螟、蚜蟲時,及時用阿維菌素制劑防治,根據姜生長大小和蟲害情況適當改變用量。
貯藏保鮮技術
1、堆藏:將姜散堆在庫內,用草包或草簾遮蓋好,以防受凍。堆藏庫不宜過大,一般每庫以散堆10噸左右為宜。姜堆高2米左右,堆內均勻地放入若干個用秸稈紮成的通氣筒,以利通氣。堆藏時,牆四角不要留空隙,中間可稍鬆些。前期庫溫一般控制在18~20℃之間。當氣溫下降時,增加覆蓋物保溫。當氣溫過高時,減少覆蓋物以散熱降溫。
2、井窖貯藏:在土層深厚,土質粘重,冬季氣溫較低的地方可採用井窖貯藏。井窖深約2.5~3米,井口大小以方便上下即可,在井底向兩側挖兩個貯藏室,高1~1.3米,長寬各約1米左右。將姜塊散堆在窖內,先用濕沙鋪底,一層濕沙一層姜,上面再蓋一層濕沙覆頂。貯藏初期因姜塊呼吸旺盛,窖內溫度較高,不要將窖口完全封閉,要保持通風。初期收獲的姜脆嫩,易脫皮,要求溫度保持在20℃以上,使姜愈傷老化、疤痕長平、不再脫皮。以後溫度控制在15℃左右。冬季窖口必須蓋嚴,防止窖溫過低,貯藏過程中要經常檢查,以防姜塊發生異常變化。
5. 大姜種植施肥要點
一、施足基肥:生薑根系細弱、分布淺,重施基肥是高產的關鍵。整地前每畝撒施優質腐熟雞糞2500~5000千克,施肥後翻耕。
二、適施追肥:生薑生長期間根據植株需求合理施肥。第一次輕施「壯苗肥」。幼苗期植株生長量小,但生長期長,通常在苗高25~30厘米、具有1~2個分枝時進行第一次追肥,可隨澆水進行,噴施新高脂膜在植株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三、第二次重施「開叉肥」(或稱「分枝肥」、「轉折肥」等)。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立秋前後,姜苗處於「三股杈」時期,對肥水需求量增大,應結合姜田除草進行追肥,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壯。
四、天氣乾旱時每10天左右灌水1次,高溫季節應在早晚澆水;暴雨後要立即排澇,使畦溝暢通。生薑喜陰涼濕潤,不耐高溫強光,天氣炎熱時要搭棚遮陰,8月上中旬要把姜株的頂心打掉,每隔7~8天打1次,連續打2~3次;8月下旬生薑枝葉已經繁茂,這時可以把姜棚撤除。收獲前3天澆最後一水,以便收獲時姜塊上能帶潮濕泥土,有利於儲藏。通常於10月中下旬初霜到來之前收獲。
6. 如何種植大姜能高產
專業
7. 大姜種植方法
有張大姜優質豐產栽培管理的視頻講座,得到後認真學習一下,既有理論,又有實踐,還能直觀看到種植的示範操作。
8. 怎樣種植大姜
大姜適宜生長在低溫的沙土地,四月份取母姜種下,五月就會長出像嫩蘆葦的苗來。姜的種植技術為:
(一)栽培制度及季節:生薑可以凈種,也可間套種,龍慶黃姜一般在清明前後,蠶桑樹地里播種。間套種可利用高桿搭架作物如瓜、豆架下種植,也可以在包穀行間間作,起到遮陰作用。
(二)選地,整地及施肥:姜忌連作,最好與水稻、蔥蒜類及瓜、豆類作物輪作,並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姜畏強光,應選適當陰蔽的地方栽種。姜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每畝農肥不少於3000千克,並施人硫酸鉀20千克或復合肥30千克作底肥,以充分滿足姜對營養的需求,畦面一般作成高畦。
(三)選種,播種:播種前要精選姜種,剔除霉變,腐爛,干癟的病弱姜塊。種姜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種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開,但傷口應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後再播。
播種前最好用葯劑浸種催芽,方法將種姜攤開晾曬1~2天然後用1:1:12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鍾,然後將種姜撈出後,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厘米,使溫度保持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報據芽子的大小、強弱分級播種。每畝用種量300~500千克。
一般排姜多用打溝條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溝深10~12厘米。打塘播可按株行距33厘米,塘深7~8厘米。溝、塘打好後,將姜種斜放,芽朝一個方向排列,排好後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土雜肥覆蓋,厚度6~8厘米,肥上再蓋少量土壤即可。
(四)田間管理:姜排好後如土壤濕潤不需澆水即可出苗,如果土壤乾燥應澆一次水,但不宜過多,出苗後視土壤墒情及植株長相適時澆灌,高溫期應提倡早澆,晚澆,雨季要注意排澇。
姜在生長期中要進行多次中耕鬆土及迫肥培土工作,當苗高15厘米左右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培土,追肥以人糞尿為主,並配合噴灑地果壯蒂靈,培土3厘米。
隨著分櫱的增加,每出一苗再迫一次肥培一次土,培土厚度以不埋沒苗尖為度,總汁培土3~4次,使原來的種植溝變成埂。培土可以抑制過多的分櫱,使姜塊肥大。姜怕強光,可在行間套種包穀或上架豆類,也可搭蔭棚或插樹枝、蒿桿遮陰。
(五)病蟲防治:蟲害有玉米螟,病害主要是姜腐敗病即姜瘟,主要為害葉及根莖部,以高溫期發病重,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換茬,選用無病種姜,防治病田水流入灌溉,葯劑可用50%代森鋅800倍,7~10天一次。
(六)採收留種:生薑一季栽培,全年消費,從7~8月即可陸續採收,早采產量低,但產值高,在生產實踐中,菜農根據市場需要進行分次採收。
(8)大姜種植提綱擴展閱讀:
生薑供食用和葯用的部分為其根莖。根莖內含多種營養成分,它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外,還含有姜辣素、姜油酮、姜烯酚和姜醇等。鮮大姜具有特殊的香辣味,是我國人民普遍採用的香辛調味蔬菜,有「菜中之祖」 的稱號。
烹調蔬菜放些生薑可使菜味清香可口,用生薑燒燉魚肉能去腥膻,增鮮添香。生薑除直接作調味品外,還可加工製成薑汁、薑片、姜粉、姜酒、姜油等,亦可鹽漬、糖漬、醬漬製成多種食品。用醋酸鹽水泡製的姜芽,是出口創匯的重要蔬菜產品。
此外,也是良好的中葯材,可抑制腸內異常發酵,促進氣體排泄,增強血液循環,具有溫暖、發汗、止嗝、解毒等作用,可作健胃、鎮吐、去寒、防暑、發汗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