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詩的論文
❶ 急需一篇關於古詩探究論文
古詩鑒賞探究的論文
語文教學大綱要求高中生應「初步具有鑒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文學作品自然包含古代詩歌,因此,幾乎每年高考都有古代詩歌理解鑒賞題。但在實際教學中,這個領域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論文百事通不少教師對古代詩歌的教學僅僅停留在翻譯古代漢語字詞的水平上,或者僅僅滿足於背誦一些詩詞名句以應填空之需,自然距離達「綱」甚遠。
有的教師雖然也引導學生欣賞古詩詞,但或蜻蜓點水,或只讀不寫,學生的朦朧感知不能上升為明晰的認識,因而鑒賞能力的形成還是落不到實處。我在教學實踐中領會到,要提高學生鑒賞古代詩歌水平,在教學中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准確把握「初步」二字。由於對中學生的鑒賞要求只是「初步」,所以不能求其像專家教授那樣博大精深、廣征博引,作艱深的理論探討。例如寫李白,大約只須寫到「豪放飄逸」「清水出芙蓉」等,不必「神識超邁」(趙翼《甌北詩話》),「放言實是法言」(劉熙載《藝概》);說意境,只說「是作品描寫某種事物所達到的藝術境界,是作家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圖景和諧統一的結果」(高中課本《古代詩歌的藝術欣賞》),不必大談「意象」(王世貞《藝苑卮言》)、「興象」(胡應麟《詩藪》)、「情景」(王夫之《姜齋詩話》)、「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等。當然,「初步」也不能僅是淺層次停留在對詩詞語言文字的簡單詮釋上。
第二,立足學生實際,幫助學生克服時代差異,藉助形象思維,設身處地理解詩詞意境。由於時代的差異,當今中學生對古詩詞中描寫的意境往往有較大距離感,難以理解。例如離別這一題材,由於古人遠行只能藉助舟楫車馬,而今天交通工具已進步,日行萬里並非難事,離合聚散不算稀罕,因此那種「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君問歸期未有期」(李商隱《夜雨寄北》)等愁苦,學生未必能全部理解。但是,人類的情感又有許多相通之處,通過形象思維,藉助聯想想像,設身處地,往往能幫助學生克服時代差異所帶來的困難,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從而獲得審美享受。例如「江州司馬青衫濕」,白居易哭後心理活動如何?若設身處地,便不難代為設想。他想收留琵琶女,但自己左遷湓江,收留一個江湖歌妓,怎禁得世俗非議?他想幫她打聽商人的下落,但那唯利是圖的商賈又怎能治癒琵琶女心靈深處的創傷?他想資助她一些銀兩,但又怕褻瀆了她高潔的人格,而且那精妙的琵琶曲是仙界的音樂,哪能用銀錢去玷污呢?……月上中天,凄寒的江風吹得蘆荻瑟瑟作響,江濤發出悲涼的嘆息。琵琶女佇立良久,向詩人深深一鞠躬,隨一葉扁舟消失在茫茫江天。詩人心弦乍斷,百感交集,但不知如何是好,最後只能對沉沉夜幕發出無可奈何的呼號:茫茫黑夜啊,你吞噬了多少美麗的人生!
其他如《涉江》中屈原的心理活動,白居易《夜聞歌者》中「一問一沾襟,低頭終不說」,姜夔《揚州慢》中「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人生如夢」(是真消極嗎?)等,都不難通過這種方法去理解。
第三,賞與析結合,從對語言文字的分析中把握藝術形象。我國古代詩詞受韻律、平仄等限制,語言十分考究。古人作詩特別講究「煉字」、「意勝」、「象外之旨」、「神余言外」等,要求「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朴字見色」(沈德潛《說詩》)。中學生雖有一定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但對詩詞語言的理解,能力還相對薄弱,因此,指導他們寫賞析文章時起點不能過高,要從語言文字的分析入手,抓住重點詩句,把握藝術形象。例如「琵琶聲停欲語遲」,簡單的七個字就不僅僅記敘了動作,而且生動形象地刻畫了琵琶女矛盾復雜的心理活動——始聞「問」聲(「尋聲暗問彈者誰」)一驚,故「停」;繼而辨明問意,故「欲語 」;但久歷風塵,飽經滄桑,飄零江上,一顆殘破的心,從何說起,故「遲」。七字三頓,細致入微而又婉曲含蓄,內涵十分豐富。再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穿」「卷」「拍」三字動詞神完氣旺,筆力千鈞,勾畫出氣勢雄渾的「大江赤壁圖」。抓住這些地方,析中賞,賞中析,才能准確地把握詩中藝術形象。
第四,教師示範,做出榜樣。目前,供學生寫詩詞賞析文章的參考例文幾乎沒有。專家論文往往高遠,可望而不可及;《教參》上沒有現成的例文;各式各樣的作文選刊瞄準的多是高考作文。教師親自動筆寫,可填補這個空白。教師的文章好比一架梯子,一端立足學生實際,一頭搭靠名家名作,它本身也許沒有多少學術理論價值,但誰能否認,踩著這梯子登堂入室的學生未來卻很可能在學術理論的殿堂里大有作為呢?
❷ 唐詩的發展 論文
唐代(公元-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盡管離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為我們所廣為流傳。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除他們之外,還有其他無數的詩人,象滿天的星斗一般。這些詩人,今天知名的就還有二千三百多人。他們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此外,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有表達兒女愛慕之情的,有訴說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的等等。總之從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生活、社會風習,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的目光,成為他們寫作的題材。在創作方法上,既有現實主義的流派,也有浪漫主義的流派,而許多偉大的作品,則又是這兩種創作方法相結合的典範,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這是唐詩繁榮的准備時期,重要詩人有被稱為「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沈佺期、宋之問等。唐代建國初的詩歌仍沿著南朝詩歌的慣性發展,柔靡纖弱,毫無生氣。「四傑」的出現開始轉變了這種風氣。他們才氣橫溢,不滿現狀,通過自己的詩作抒發憤激不平之情和壯烈的懷抱,拓寬了詩歌題材。如楊炯的《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種激揚豪邁的格調,為唐初詩壇吹進一股新風。詩中表現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筆從戎,到邊疆建功立業的熱望。寧可做個低級軍官(百夫長),也不想作書生老死窗下。繼「四傑」而起的是陳子昂,他從理論上對南朝以來衰弱的詩風提出批評,認為這類詩專門玩弄華麗的辭藻,內容空虛,拋棄了《詩經》重視思想性的傳統。對此他耿耿於心,提倡學習「漢魏風骨」,恢復建安時代的詩風。他的38首《感遇》詩實踐了自己的主張,影響很大。他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蒼涼遼闊,哀而不傷,被認為是懷古詩的絕唱。韓愈曾說:「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評價了他在唐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沈佺期、宋之問的貢獻主要在詩歌格律方面。他們總結了「永明體」以來詩人們探索詩歌格律的成果,以自己的詩作,促進「近體詩」最後定型。
鑒賞唐詩,首先要對「近體詩」和「古體詩」的分別有個概要的了解,掌握它們各自的特點,就能更好地領略其妙處。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這個概念和通常說的「古代詩歌」不同,是專用名詞,專指唐代以前流行並在唐代繼續流行的一種詩體,和唐代形成的近體詩相對存在。古體詩的特點是:每篇句數不限,每句字數不限,可押韻也可不押韻,押韻也可換韻,句與句間沒有平仄對應和用詞對仗的要求。一句話,古體詩格律上比較自由,同近體詩在格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不同。古體詩分兩大類: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或簡稱五古和七古)。此外還有句式長短不齊的古詩,一般歸入七古。有的古體詩句數、字數和律詩相同,但用韻、平仄和對仗都不同於律詩的要求,所以仍是古詩。上文講到的《古詩十九首》及陶淵明等人的詩都是古詩。
近體詩,又叫今體詩(「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講求嚴格的格律。近體詩有四項基本要求:一是句數、字數有規定;二是按規定的韻部押韻;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間要求平仄對立和相粘;四是規定某些句子之間用詞要對仗,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
近體詩分兩大類:(1)律詩,由八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律詩,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2)絕句,由四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絕句,七字句的稱七言絕句。下面我們分別舉例說明。如大家熟悉的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五言絕句,它必須是四句20字。其次它必須依照用韻要選一個韻部的字作韻腳①,這首詩的「流」、「樓」兩字就屬「十一尤」韻。再次,它用的字必須合乎規定的平仄格式,這樣讀起來才抑揚間錯,和諧動聽。這首詩的平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用·標出來的字可平可仄,其餘的字不能變通。平——指的是古代漢語中的平聲字;仄——指的是古代漢語中的上聲、去聲、入聲字。按現代漢語說,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字屬平;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字屬仄。絕句詩上下句之間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這首絕句全首對仗,後兩句「欲窮」對「更上」,「千里」對「一層」,「目」對「樓」。
我們舉《登鸛雀樓》這首詩來說明近體詩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此外五言絕句還有三種平仄格式,共四種格式。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也都各有四種平仄格式。關於近體詩的平仄格式,只舉上例作些提示,不再詳細介紹了。如果不想創作這類詩,只是鑒賞前人作品,那麼關於格律的要求知道得粗略些,也是無妨的。
七言絕句,我們舉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來看: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孤帆泊何處? 天涯一望斷人腸。
表達了送別友人遠行時留戀悵惘的感情。全詩四句,28個字,押的是「七陽」韻,平仄按規則。因絕句允許不對仗,這首詩就沒有對仗。
五言律詩,我們看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這是除夕之夜晚遠離家鄉親人獨宿逆旅感慨自身遭際的詩。全詩八句,40個字,押「十一真」韻,平仄合規則。律詩的一二句稱「首聯」,三四句稱「頷聯」,五六句稱「頸聯」,七八句稱「尾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如這首的頷聯「一年」對「萬里」,「將盡」對「未歸」,「夜」對「人」;頸聯「寥落」對「支離」,「悲」對「笑」,「前事」對「此身」。
七言律詩,我們看柳宗元的《別舍弟宗一》:
寥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這是柳宗元被貶到蠻荒的柳州,送別堂弟柳宗一去江陵時寫的詩,情緒極度感傷悲憤。全詩八句,56個字,用的是「一先」韻,平仄合規則,頷聯和頸聯對仗工整。七言律詩第一句多用韻,也可不用韻,這首用韻。
律詩中還有一種「排律」(延長),即把律詩延長至10句以上乃至百句,除首、尾兩聯外,中間所有出句與對句全要對仗。排律通常為五言。
唐代詩歌的樣式,在初唐時期已經齊備,到盛唐時期就出現了詩歌創作的高峰。
寫有關古詩詞的論文引用古詩詞不用在參考文獻中註明。
論文引用的參考文獻指的是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文獻信息資源包括:圖書、連續出版物(期刊、報紙等)、小冊子以及學位論文、專利、標准、會議錄、政府出版物等。
國家標准《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GB3469-83)根據實用標准,將文獻分成26個類型,即:專著、報紙、期刊、會議錄、匯編、學位論文、科技報告、技術標准、專利文獻、產品樣本、中譯本、手稿、參考工具、檢索工具、檔案、圖表、古籍、樂譜、縮微膠卷、縮微平片、錄音帶、唱片、錄相帶、電影片、幻燈片、其他(盲文等)。
(3)關於古詩的論文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類型的字母標注如下:
1、參考文獻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2、電子文獻類型:資料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
3、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網[OL],光碟[CD],磁帶[MT],磁碟[DK]。
❹ 關於詩歌鑒賞的論文
虞美人宋。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徐州人。曾存詞集,已失傳。現存詞四十六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雖然存量不豐,但是李煜已可以憑這些不朽詞作流傳於文壇了。李煜的詞可分為兩個階段兩種風格,初期他的詞作極盡綺麗奢華之能事,可以說是柳永等人柔詞風格的始祖,但是當他淪為亡國之君被軟禁之後,李煜的詞風大變,此變並非形式之變而是內涵之變。這首《虞美人》便是作於他被囚之時,也是這種變化最顯著之作。
整首詞可分為兩段鑒賞,前三句為首,末一句為尾。且看前三句,「春花秋月」,單是這四個字已足可引發多少詞人的無限遐思了,但是在此詞首句卻直言到「何時了」,並用「往事知多少」來表達了對現時美景的不屑。次句先言「小樓」再憶「故國」,即便是報春信的東風,對於身在孤狹小樓身受軟禁的作者也不過是掠過心尖的一絲寒意,更是讓他有了「不堪回首」之念。既思起故國,自然想起當年「雕欄玉砌」的華美宮室和秀美「朱顏」,故國無恙可嘆物是人非,怕是自己終生也無福消受了。前三句中,作者眼觀美景思及己身,心中不免油然而生亡國之嘆感慨之悲,但是仔細的分析李煜所思所念,卻盡是當年避居江南割據一方之時的奢靡享樂,他所惆悵的並不是國破家亡,而是無法再享紙醉金迷的榮華。一個亡國之君身處桎枯之中感悟的不是失國之痛卻是這些東西,李煜確實不是做國君的材料,若不是他在文藝上的天賦,怕是可與劉禪比肩了。
且不論他的思緒是否符合為君之道,此詞的最末一句可說是千古絕唱,此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幾乎是李煜畢生詞作的精華所在。這一句以水喻愁,含蓄地將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與滔滔水勢聯系在一起,既富哀怨亦蘊大氣,讓人不由自主的陷入了這奔涌而出的憂郁之中。同是以水喻愁的詩句,劉禹錫的「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的「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李煜於此一句中雖僅僅展示了他無盡憂愁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但使讀者從中取得了心靈上的呼應,人的愁思固然內涵各異,但都可借用此句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誰到憂愁之時不是覺得這愁苦便如滔滔巨浪劈面而來,無可抵擋呢?李煜於詞尾的捫心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無怪此詞能在廣泛的范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對於李煜此人,作為政治家他是完全的失敗,但是作為文學家他卻得到後世景仰,正如後人的評價:「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由李煜,我所想的卻是政治與文藝的關系。李煜的詞,絕少有憂國憂民的政治理念,他只講求詞的本身的美感,斷不會為強言國事而打破詞韻平仄(這也是我不喜辛詞的原因之一),因此他的詞篇篇美侖美奐,都是藝術上的精品。這種思想便是「為藝術而藝術」,這才應該是藝術者的最高理念。文為什麼一定要「載道」呢?藝術的歷史遠比政治要早,人類尚在朦朧時便已知道了用舞蹈表達情感,說藝術出現是為政治服務那完全是狡辯。藝術的作用應該是表達人心中最真切的情感而不是表現代表著人性丑惡的政治,如果要在藝術中強加上沉重的主題,這「藝術」已不是藝術,而已淪為了醜陋的工具。倘若李煜的詞里通篇是悲亢亡國之痛或是感慨不能與天下爭,那麼今世藝術史上的李煜,就不過是一個三流的愛國詞人罷了。
這首《虞美人》是南唐後主李煜在被俘兩年後寫成的。相傳他作此詞後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復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後立即就賜酒將他毒死。
❺ 怎樣寫關於唐詩的論文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題為「夜泊」,實際上只寫「夜半」時分的景象與感受。詩的首句,寫了午夜時分三種有密切關連的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時便已沉落下去,整個天宇只剩下一片灰濛蒙的光影。樹上的棲烏大約是因為月落前後光線明暗的變化,被驚醒後發出幾聲啼鳴。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靜謐的環境中,人對夜涼的感覺變得格外銳敏。「霜滿天」的描寫,並不符合自然景觀的實際(霜華在地而不在天),卻完全切合詩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氣中正彌漫著滿天霜華。整個一句,月落寫所見,烏啼寫所聞,霜滿天寫所感,層次分明地體現出一個先後承接的時間過程和感覺過程。而這一切,又都和諧地統一於水鄉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圍和羈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運思的細密。
詩的第二句接著描繪「楓橋夜泊」的特徵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朧夜色中,江邊的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之所以徑稱「江楓」,也許是因楓橋這個地名引起的一種推想,或者是選用「江楓」這個意象給讀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羈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傷春心」,「青楓浦上不勝愁」,這些前人的詩句可以說明「江楓」這個詞語中所沉積的感情內容和它給予人的聯想。透過霧氣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幾處「漁火」,由於周圍昏暗迷濛背景的襯托,顯得特別引人注目,動人遐想。「江楓」與「漁火」,一靜一動,一暗一明,一江邊,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組合頗見用心。寫到這里,才正面點出泊舟楓橋的旅人。「愁眠」,當指懷著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對愁眠」的「對」字包含了「伴」的意蘊,不過不象「伴」字外露。這里確有孤孑的旅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輕愁,但同時又隱含著對旅途幽美風物的新鮮感受。我們從那個彷彿很客觀的「對」字當中,似乎可以感覺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間一種無言的交融和契合。
詩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個字寫了六種景象,後幅卻特別疏朗,兩句詩只寫了一件事:卧聞山寺夜鍾。這是因為,詩人在楓橋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鮮明深刻、最具詩意美的感覺印象,就是這寒山寺的夜半鍾聲。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從各方面顯示出楓橋夜泊的特徵,但還不足以盡傳它的神韻。在暗夜中,人的聽覺升居為對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靜夜鍾聲,給予人的印象又特別強烈。這樣,「夜半鍾聲」就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詩人卧聽疏鍾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蘇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楓橋西一里,初建於梁代,唐初詩僧寒山曾住於此,因而得名。楓橋的詩意美,有了這所古剎,便帶上了歷史文化的色澤,而顯得更加豐富,動人遐想。因此,這寒山寺的「夜半鍾聲」也就彷彿回盪著歷史的回聲,滲透著宗教的情思,而給人以一種古雅庄嚴之感了。詩人之所以用一句詩來點明鍾聲的出處,看來不為無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鍾聲這一筆,「楓橋夜泊」之神韻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現,這首詩便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楓橋秋夜景物畫的水平上,而是創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藝術意境。夜半鍾的風習,雖早在《南史》中即有記載,但把它寫進詩里,成為詩歌意境的點眼,卻是張繼的創造。在張繼同時或以後,雖也有不少詩人描寫過夜半鍾,卻再也沒有達到過張繼的水平,更不用說藉以創造出完整的藝術意境了。(劉學鍇)
在我國文學史上唐詩是一座令世人嘆為觀止的奇偉高峰。大凡識得幾個字的中國人都會吟得出幾句唐詩來,唐詩就好象碗中的飯粒,你總可以撈上那麼幾粒來。長期以來國人也就是嚼著唐詩長大的。說起李白杜甫白居易,就好象在拉爺爺姥姥的家常,總有扯不完的話頭。唐詩雖然高雅,文質俱美,但能進入民間,是可以掛在老百姓口頭的藝術。唐詩的妙處就在這里。
我們今天看唐詩只有驚嘆。驚嘆唐代怎麼盛產詩人,唐時的文藝園地怎麼盛開詩的奇葩,我們還驚嘆唐代的詩人哪有那麼雄豪,哪有那麼纏綿,哪有那麼大江南北,那麼花前月下!可是,歷史的煙塵湮沒了一切。古人的情懷我們今人已無法把捉,我們只有透過歷史的煙塵,撩開歷史的帷帳,去遙想那秦時明月漢時關了,去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茫,去欣賞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美。一部《唐詩三百首》給我們大致描繪了唐詩脈絡起伏的輪廓。初唐的詩人總是那麼青春年少的樣子,骨子裡就充滿激情充滿奇幻,其詩情激揚,有奔放傲視環宇睥睨群雄的氣慨,有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氣度。盛唐的詩人卻又是那樣平和大度,其詩其情不免流露出功成名就的曠達,有直掛雲帆濟蒼海的豪氣。而晚唐的詩人難免沾染了沉沉暮氣,其筆力不再俊美飄逸陷入苦澀之境,大有憑軒啼泗流的落寞感慨。
唐詩的高產與盛傳是與唐代的社會背景時代風尚有關。唐朝的鼎盛給一大批追求仕途的文人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濟濟仕途使那些文人墨客窮經皓首一個個把那些長長短短的格律詩打造得珠圓玉潤燦爛輝煌。唐時的天空是詩的天空,詩人是最耀眼的星星,人們仰望星空無不為燦爛星空感到驚異。當我們遙望唐時的星空我們還驚異的發現,星空不僅燦爛而且出現了諸多的星座,赫然排列,灼灼奪目。
即使是今人我們還是把李白杜甫看成是唐代的最耀樣眼的雙子座,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老李老杜真好象是難兄難弟,在官場混得不如意,一個是徹底絕望,高唱著天生我才必有用,從此退出江湖,一個是且戰且走,一把濞涕一把淚卻又常懷千歲憂,吟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仕俱歡顏千古絕唱。作為詩壇比肩的兄弟,一個豪放曠達,藐視權貴,把詩的激情點燃,寫出了自屈子以來最浪漫最燦爛的華章,一個執著內斂,朴實本色,用自己的行動書寫生命的篇章。李白的詩屬於長空明月高山流水,屬於風的呼嘯和心的召喚,杜甫的詩則屬於大地屬於莊稼屬於人民。有人說李白出世,屬道,骨子裡透出道風仙骨,為人狂放不羈,心地坦盪無拘無束,行文猶如天馬行空,白發三千丈愁怨似個長。而杜甫入世,是儒,是儒中的大儒,為官,則能恪盡職守,造福一方百姓,為民,則能布衣粗食,體恤民間疾苦,杜甫用詩的形式記錄了唐代的民間歷史,《三吏》《三別》以及悲壯的《兵車行》,莫不活畫了一幅幅戚戚慘慘戚戚的民間畫卷。杜甫的詩是可以入史的,是詩中的歷史,是歷史中最耀眼的部分。如果說李白把詩的浪漫情懷發揮到了極致,那麼杜甫則把詩的現實關懷推到了平常百姓之中,在唐時的燦爛星空中李杜這兩顆雙子星座,一儒一道,交相輝映,體現了中國文化最本質的東西。
其實唐詩中還有異類的東西,也是燦爛奪目的。王維就是唐詩中的異類,也是中華文化中的異類。王維屬禪,禪是佛道的結晶,是佛的中國化,王維的詩是入了禪境的。王維的詩空亮明靜,表面淡然,而內含機趣和意味,粗看淡茶一杯,細品卻意蘊豐厚綿長,真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的詩把屬於心靈的那份情趣融化到自然中,並通過清新的自然表現出來,因此,讀王維的詩就有一種置身鳥鳴山更幽的境地之感,可以一洗俗世的浮塵,使躁動的心靈得到休憩。王維的詩是人的心靈棲息之地。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之所,人要詩意的棲居,那麼王維的詩就可以作為人的心靈的寓所,安妥我們日益躁動的靈魂。
王維以其獨特的詩意的書寫,無可爭比的成為唐詩的又一高峰,成為唐時燦爛星空的又一顆耀眼的巨星,與李白杜甫一道構成三足鼎立的巨星系。這樣作為唐代藝術高峰的唐詩,就有了包蘊中國文化特質的三位詩壇巨星,這樣當我們仰望燦爛的星空,我們總是為那耀眼的詩壇巨星驚嘆不已,為燦爛的唐代詩文化驚嘆不已。當然好花需要綠葉扶,如果沒有初唐四傑沒有邊關詩人沒有那些宮廳寫手沒有那些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詩人詩作,李白杜甫王維也就沒有這么輝煌這么耀眼了。
2004年12月9日
❻ 一篇關於古詩詞的作文,800字
1位粉絲
古詩,乃文化之精髓,語言之精煉,內容之濃縮,意義之深長。它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絢爛繽紛。現在,讓我們揚起知識的風帆,一起去感受古詩的海洋。
——題記
英雄兒女,精忠報國;幾代詩豪,報國心切。
文天祥一句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他至死不渝的精神。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現了他胸懷四海,為國家肝腦塗地,嘔心瀝血之情。在魂歸西天之際,陸游拖著病軀,揮筆顫顫巍巍地寫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物忘告乃翁。」的千古絕唱。悲哉,壯哉,雄哉,好一個愛國情深的陸游,好一個胸懷四海的陸游。盡管流泊天涯,但王安石依舊報著對國家的眷戀之情,大喊:「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邊塞詩人」王昌齡一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表達了邊塞軍民視死如歸,盡忠報國的決心。一代偉人,周恩來小時候就猛志壯四海,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震醒中華民族,喚醒中華民族心中的那片滿腔熱血,叫醒中華名族愛國情懷。從此他帶領中華民族走向了新世紀。
天涯海角,友誼長伴;海枯石爛,友情常存。
大漠黃沙,荒涼之地,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悲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對友人的殷殷祝福;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對友誼的贊頌,對友人的期盼;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友人旅途寂寞的溫暖關懷。「詩仙」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倫送我情」是對友誼的不言而遇。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友誼最真摯的描寫,是友誼跨越時間的執著。
神州大地,景色娟秀;錦綉中華,風光秀麗。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對茫茫戈壁沙漠的贊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江南的旖旎風光。「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西湖的娟娟景色。
我們的生活本身就五彩繽紛,但配以含有文化氣息的古詩,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更加精彩。讓文化走進我們,讓古詩走進我們,讓含有文化是的古詩走進我們的生活。
生活因古詩更精彩!
❼ 有關詩歌的論文(600~800字)
在中國古代文藝思想和文學理論發展史上,意境以佛老思想的典型表現而成為一個重要的美學范疇,在西方文論中尚難找到一個與之相當的概念或術語。
所謂意境,傳統的理解是指作者(有時也包括讀者)的主觀情意和作品反映的客觀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藝術境界。情、景是構成意境的兩個最基本的因素,「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謝榛《四溟詩話?卷三》),「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內編》),它們相互作用,相互滲透,觸景生情,以情狀景。王國維認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正是中國古典詩歌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所在。
因此,在詩歌(尤其是中國古典詩歌)教學中,不深入體味意境,是絕難理解詩歌的內涵,領略詩歌的藝術魅力的。
然而遺憾的是,當前的詩歌教學往往流於形式和片面,只注重對字、詞的解釋和詩句的簡單對譯或表面理解,而恰恰忽視了詩人所創設的藝術境界的體味,致使課堂教學單調乏味,難以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和審美情趣。
那麼,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教會學生體味詩歌意境,培養審美能力呢?我以為,把握詩歌的獨特性語言,是深入詩歌意境、領略深層內涵的前提。
一、研究語言,把握跳躍
大家知道,詩歌是詩人形象思維的產物,無論是摹景狀物,還是敘事抒情,詩人總是把自己深切的感受和激昂的情緒,藉助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傾吐在詩歌的字里行間。同時,好的詩歌要求在短短的篇幅中高度集中、高度概括的反映社會生活和時代變遷。因此特別講究煉字煉句煉意,注重凝煉、含蓄、形象、生動,由此使詩歌在意象和詩句、章節上呈現出明顯的跳躍現象,其間有意省略的過渡和關聯的字句,便成了留給讀者想像、思索、補充的「空白」。
這種語言的跳躍性是詩歌語言的一大特色。所謂跳躍,是指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的不同意象的組合:或是利用詞語的多義性和含蓄特徵,有意識地將所要表達的內蘊、意境委婉的隱藏在字詞背後,讓讀者透過字里行間的空隙去發現並加以領略。這種在其他文體中難以想像的跳躍是實現詩歌語言精煉含蓄、形象生動及意境塑造的重要的藝術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