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素材 » 民俗素材

民俗素材

發布時間: 2021-03-31 09:32:23

Ⅰ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素材有哪些

[傳統文化的作文素材]
何為忠孝仁義?何為信禮智勇?現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看路牌才能見到它們了,傳統文化的作文素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維護的那個軼序不再回來,也切斷了我們與"忠孝仁義"的關聯."信禮智勇"好歹還是一個各社會通用的生存哲學和基本要求,但我們嫁接了西方的價值理念,在儒家的詞語外殼下,內涵不再.古人曾把道德修養視為人生的終極追求,不過,在全球化的今天,個人奮斗、快樂、自由通通比道德來得重要;現在的孩子還有很多別的事要忙.【四書五經】從前,作為書生15歲之前便要把四書五經爛熟於心,幾乎都是群"拜經教",他們對經典的了解,足以讓今天的古代文學博士生絕望.1912年1月19日,當國民政府第一任教育總長下令"小學堂讀經一律廢止"的時候,這是一個解放思想的壯舉;作為後果,近一個世紀後,已經沒有多少人回答得出來什麼是四書五經了.孩子對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易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為代表的古代中國的支柱思想體系,一頭霧水.現在,舒乙在北京創辦了一家現代私塾館,專門教授四書五經.【任俠之氣】何為任俠?是"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後悔;情之所鍾,世俗禮法如糞土;興之所在,與君痛飲三百杯";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是荊軻、是聶政、是專諸、是李白、是一飯之恩的漂母、是救過伍子胥的漁女.不過,今天他們都在風中消散.再不見獨行萬里為曾允朋友一諾的男人,再也沒有了"拼將一生休,盡君今日歡"的女子.高曉松在他《青春無悔》的文案里這樣幽幽地寫道.從小就被教導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別人,何來的狂狷豪邁之氣?何來風流灑脫的風骨?從來沒有過年少輕狂,青春就是不完整的青春,讀再多的金庸古龍也不管用.【匹夫有責】對家庭負責、對族人負責、對國家和民族負責、為看不見摸不著的社會風氣負責…….這是古人肩上的N座大山.而今天,我們既沒有為別人奉獻的義務,也沒有權利向別人索取,只能為自己負責.《大學》開篇就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在今天成為鏡花水月,顧炎武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和平時期更像是一句空談,作文素材《傳統文化的作文素材》.於是,我們堅持不長大,看日本漫畫,聽Twins,玩PUPA或HelloKitty,穿滿身口袋的闊腳褲,口號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濫,讓責任感處處失守.而年方10歲的那一撥孩子,耳濡目染的是這一代人放任自流、無限延長的青春期,他們怎麼會知道責任感是何物呢?【詩詞曲賦】如果上世紀90年代的孩子們是從周傑倫的《東風破》里才開始接觸到古典詩詞之美,是不是有點遲了?《全唐詩》有42863首,《全宋詞》有19990 首,李白有詩900餘首,陸游有詩6000多首,這還只是中國詩詞曲賦的一點零頭.然而,我們直到中學畢業所背的還不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樣的小情調,如何讓我們愛慕上我們的浩瀚詩海呢?不是說古典詩詞應被廣泛應用,但它從我們的視野里大跨度地撤退、消失,就是這個社會審美能力的喪失.一個從小就被"涉江采芙蓉"、"裊情絲吹來閑庭院"、"醉里挑燈看劍"這樣的情韻滋養著的孩子,他們長大以後,心靈或許不至於那麼麻木、冷漠.【琴棋書畫】現在,年輕有為的形象是年少多金,高學歷、高收入、高消費,懂得如何賺錢還要懂得如何花錢,再也不是納蘭容若那種精通琴棋書畫的濁世佳公子了.成人的價值取向在下一代人身上復制,甚至強化.學琴(指的是鋼琴而非古箏)一定要考級,下棋除非是想成為常昊那樣的國手,書畫是少年宮的常備項目,為的是升學時加分……那種初始的風雅在父母們的雞毛撣子和考級的壓力下,已經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們唯美的形狀了.【孔融讓梨】"孔融為什麼讓梨?""是因為大的梨是壞的."那個古執而陳腐的孔融如果聽到現在的孩子這樣回答,肯定氣得在棺材裡跳起來.是的,傳統的道德範式正在流失.90年代的孩子被教導:不勞動者不得食.他們幾乎從懂事開始就置身於競爭當中,天生就是達爾文主義者.三年級的孩子每周要上40節課,每天要練3小時的琴,六年級的孩子每天做功課到深夜12點,初二的孩子課外還要參加數學競賽、英語演講比賽、學生會競選…….他如何能夠說:同學,第一名我不要,讓給你吧?沒人會感激孔融.只是,當整個社會都開始認同"謙遜使人落後"這種工業文明的價值觀的時候,中國古人那種曾有過的溫潤如玉的人格魅力,也就湮沒了.

Ⅱ 傳統文化的作文素材

1、傳說「年」是一種「頭生獨角,兇猛異常」的野獸,每到臘月最後一天,出來掠食噬人,威脅人類生命的安全。但這種野獸,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它有「三怕」——怕聲、怕光、怕紅顏色,人們為了驅趕它,用紅顏色的桃木砍成牌子掛在門口,稱謂「桃符」。還有的燃燒砍來的青竹子,燃燒時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音」和「光」,「年」見了,只有遠走快跑,第二天一早,大家安然無恙,互相拱手祝賀,「拜年」也就由此而來春節,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

2、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客家人的傳說)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3、臘月三十除夕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

4、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5、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Ⅲ 急求有關民風民俗的素材

談遷(1594~1658)。祖籍汴梁(今開封),隨宋室南渡,定居於鹽官西南棗林村,後江沙坍落,遷至馬橋麻涇港西(今海寧馬橋)。遠祖即生活在這種國破之時,自己也是生活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學家。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你,馬橋人。明諸生。明亡後改名為遷,字孺木,號觀若。
談遷(1594~1658)。祖籍汴梁(今開封),隨宋室南渡,定居於鹽官西南棗林村,後江沙坍落,遷至馬橋麻涇港西(今海寧馬橋)。遠祖即生活在這種國破之時,自己也是生活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學家。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你,馬橋人。明諸生。明亡後改名為遷,字孺木,號觀若。改名「遷」,寄託了對歷史、對自己的一種境遇,當然也有可能是追尋大歷史家司馬遷的意思。當代就有一個外國研究中國歷史的人取漢名叫「史景遷」。(耶魯大學歷史學家喬納珊·D·斯本瑟).自幼刻苦好學,家貧,靠繕寫、代筆或作記室(秘書)維持生活。一生未曾做官,靠替人抄寫、代筆或作記室(秘書)來維護生活。用我現在的話說,是真正獻身學術的人,自學成才,然後私人寫史。不計報酬,不慕虛名,貧寒一生,活的很有骨氣、很有節氣、很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為閣臣高弘圖的記室,出謀劃策,力圖恢復。頗受高弘圖、張慎言等賞識。後擬薦為中書舍人及禮部司務。他感到"時事日非,不足與有為",堅辭不就,引退回家隱居。

談遷博鑒群書,善諸子百家,精研歷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編撰翔實可信的明史。從天啟元年(1621)27歲開始,歷時20餘年,"六易其稿,匯至百卷",始完成這部編年體明史,全書500萬言,取名《國榷》。清順治四年(1647)手稿被竊,時已53歲,他發憤重寫,經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順治十年攜稿北上,在北京走訪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門客,搜集明朝遺聞,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跡,加以補充、修訂。書成後,署名"江左遺民",以寄託亡國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陽(今臨汾)祭奠先師張慎言,病逝於客地。談遷祖籍汴梁(今開封),隨宋室南渡,定劇場於鹽官西南棗林村,後江沙坍落,遷至馬橋麻涇港西。著作另有《棗林集》、《棗林詩集》、《棗林雜俎》、《北游錄》、《西遊錄》、《史論》、《海昌外志》等。

《國榷》以《明實錄》為本,參閱諸家史書,考證訂補,取材廣博,選擇謹嚴,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書中對滿清頗多貶責,當時無法流傳。直至建國後,里人張宗祥著手整理校訂,編為108卷,1958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天啟元年(1621年),談遷28歲,談遷母親亡故,他守喪在家,讀了不少明代史書,覺得其中錯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編寫一部真實可信符合明代歷史事實的明史的志願。在此後的二十六年中年中,他他長年背著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處訪書借抄,飢梨渴棗,市閱戶錄,廣搜資料,終於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後陸續改訂,積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萬字的巨著《國榷》。。豈料兩年後,清順治四年(1647)8月,書稿被小偷盜走,他滿懷悲痛,發憤重寫。經4年努力,終於完成新稿。順治十年(年),60歲的他,攜第二稿遠涉北京,在北京兩年半,走訪明遺臣、故舊,搜集明朝遺聞、遺文以及有關史實,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跡,加以補充、修訂。書成後,署名「江左遺民」,以寄託亡國

之痛。,使這部嘔心瀝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這個小偷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可惡的小偷!小偷無非時盜些銀錢衣物,然而這個貧寒的家沒有給小偷驚喜,於是他順手拿走了談遷的書稿,算是泄憤吧。這是一個「史家」二十六年的嘔心瀝血啊,這個小偷,改殺!如果我有歷史的審判權,我就去捉了這個小偷,讓他償還談遷的「心血」,這是無價的心血啊!我們完全可以理解談遷在書稿被盜後的痛苦,一個貧寒一生,終其所能才完成書稿的53歲的老文人,這個打擊無疑是天大的!談遷發出這樣的感嘆:噫,吾力殫矣!文人的堅韌這個時候起了作用,談遷迅速從沉淪終走出,說道:吾手尚在,寧已乎!
命運對這個老人,何其不公也!嗚呼!
這個小偷的「盜品」還不如縱橫江湖的大盜,那個小偷是卑劣的!何其卑劣的小偷啊!順治十四年,談遷逝世前不久,他應同鄉友人沈仲嘉之邀,和友人錢大球去山西平陽,路過山東聊城一帶,碰見兩個強盜持刀打劫。談遷鎮定自若說道:「我們都是讀書人,箱子里都是破書,那裡來的錢財?」強盜見狀抱拳說「驚動」而去。

可見,這兩個強盜比起那個卑劣的小偷,可愛多了!
二,談遷的節操,作文和拒文:
談遷一直是考給別人抄寫謀生的,這是很艱苦的。盡管艱苦,他也從不為錢財和骨氣而放棄自己的原則。
崇禎十五年冬,有商船從日本走私人參,價值十萬金。在海寧登陸,前往嘉興。邑令劉憲模抓了私販,但不上報,企圖侵吞這批人參,肯托談遷寫信給浙江巡撫,買通關節。談遷認為此時重大,隱瞞不住,拒絕寫信,後果然事情敗露,劉憲模被罷官。
順治十二年,談遷在北京。自己的同鄉,新科的進士楊雍建托談遷的老友沈仲嘉,轉求談遷代擬兩份信稿。談遷很不情願的答應了。後來楊雍建又派人來找他,談遷一口拒絕了。在日記中寫道:我年紀老了,不受年輕人的侮辱。姓楊的雖然是海寧同鄉,卻讓我干著干哪。無非是仗著自己的進士頭銜,你做你的高官,我當我的窮書生,我們毫不相干。(大意如此)
但是他卻肯為一些人寫東西,不計報酬。史可法在揚州督師的時候,那篇《史相國誓師文》就出自談遷之手。此外,還為史可法擬過一篇《乞援文》。
南明弘光元年(1645)為閣臣高弘圖的記室,出謀劃策,力圖恢復。頗受高弘圖、張慎言等賞識。後擬薦為中書舍人及禮部司務。他感到「時事日非,不足與有為」,堅辭不就,引退回家隱居。

另外:

國榷

記載明代重要史實的編年體史書。談遷撰。談遷專長於史,鑒於明代歷朝實錄經史官壠斷,曲筆聚訟,多忌諱失實,而各家編年史書又多偽陋膚冗,艱辛尋訪各種資料,廣徵博採,力求徵信。天啟元年(1621)始編著,先後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順治四年(1647)全稿被竊,又發憤重寫,以三十餘年編成《國榷》一書。該書記敘從元文宗天歷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誕生,到順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權滅亡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間的歷史。書中敢於直書《明實錄》避而不談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實;對一些重要事件,常以個人和諸家的評論並列於後。其史實注意考訂精審,材料有相當的可靠性或參考價值。萬曆以後七十多年的歷史,以及建州女真的發展和後金同明的關系的記載,尤為他書所少見。根據邸報、方誌和官吏遺民口述材料編補的崇禎朝十七年的史實,也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但書中敘事有的過於簡略,有的事件前後記敘重復且說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統史觀、儒家天命論、佛道等迷信思想,在書中也有濃重反映。《國榷》原稿稱百卷,談遷死後僅有抄本傳世,後經浙江海寧張宗祥據蔣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盧氏抱經樓藏抄本,及崇禎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補,加以標點,分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別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冊出版。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204857.htm
回答者: huihui12345678 - 四級 2006-12-4 22:00

談遷(1593~1657),原名以訓,字觀若,明朝滅亡後改名遷,以寄託忘國之痛,海寧人。明清之際史學家。他自幼刻苦好學,是明代的諸生,但終生未曾做官。他家道清貧,靠充當幕友,辦些文墨事務,代寫應酬文章來維持生活。

談遷性喜博綜,致力於子史百家之言,諳於歷代掌故,尤其注重於明朝的典故。因覺得明朝實錄中有幾朝實錄內容失實,而諸家所撰有關明代的史書又多有淺陋訛誤之處,於是立志編寫出一部真實可信的明史。天啟元年(1621)以《明實錄》為本,參閱諸家史書,辨正是非,著《國榷》。天啟六年完成初稿,以後陸續修訂補充,「且六易稿,匯至百卷。」清順治二年(1645年),他不忍國亡史泯,又訪求邸報,續補崇禎、弘光兩朝史事。兩年後書稿被竊,50多歲的談遷發憤重寫。經過4年的努力,終於如願以償。順治十年,攜書稿北上, 在京兩年走訪降臣、皇室、宦官和公候門客,探訪了許多歷史遺跡,搜集 明朝遺聞,加以補充、訂正。書成後,署名「江左遺民」。

談遷(1594~1658)。祖籍汴梁(今開封),隨宋室南渡,定居於鹽官西南棗林村,後江沙坍落,遷至馬橋麻涇港西(今海寧馬橋)。遠祖即生活在這種國破之時,自己也是生活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學家。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你,馬橋人。明諸生。明亡後改名為遷,字孺木,號觀若。改名「遷」,寄託了對歷史、對自己的一種境遇,當然也有可能是追尋大歷史家司馬遷的意思。當代就有一個外國研究中國歷史的人取漢名叫「史景遷」。(耶魯大學歷史學家喬納珊·D·斯本瑟).自幼刻苦好學,家貧,靠繕寫、代筆或作記室(秘書)維持生活。一生未曾做官,靠替人抄寫、代筆或作記室(秘書)來維護生活。用我現在的話說,是真正獻身學術的人,自學成才,然後私人寫史。不計報酬,不慕虛名,貧寒一生,活的很有骨氣、很有節氣、很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為閣臣高弘圖的記室,出謀劃策,力圖恢復。頗受高弘圖、張慎言等賞識。後擬薦為中書舍人及禮部司務。他感到"時事日非,不足與有為",堅辭不就,引退回家隱居。

談遷博鑒群書,善諸子百家,精研歷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編撰翔實可信的明史。從天啟元年(1621)27歲開始,歷時20餘年,"六易其稿,匯至百卷",始完成這部編年體明史,全書500萬言,取名《國榷》。清順治四年(1647)手稿被竊,時已53歲,他發憤重寫,經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順治十年攜稿北上,在北京走訪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門客,搜集明朝遺聞,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跡,加以補充、修訂。書成後,署名"江左遺民",以寄託亡國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陽(今臨汾)祭奠先師張慎言,病逝於客地。談遷祖籍汴梁(今開封),隨宋室南渡,定劇場於鹽官西南棗林村,後江沙坍落,遷至馬橋麻涇港西。著作另有《棗林集》、《棗林詩集》、《棗林雜俎》、《北游錄》、《西遊錄》、《史論》、《海昌外志》等。

《國榷》以《明實錄》為本,參閱諸家史書,考證訂補,取材廣博,選擇謹嚴,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書中對滿清頗多貶責,當時無法流傳。直至建國後,里人張宗祥著手整理校訂,編為108卷,1958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天啟元年(1621年),談遷28歲,談遷母親亡故,他守喪在家,讀了不少明代史書,覺得其中錯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編寫一部真實可信符合明代歷史事實的明史的志願。在此後的二十六年中年中,他他長年背著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處訪書借抄,飢梨渴棗,市閱戶錄,廣搜資料,終於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後陸續改訂,積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萬字的巨著《國榷》。。豈料兩年後,清順治四年(1647)8月,書稿被小偷盜走,他滿懷悲痛,發憤重寫。經4年努力,終於完成新稿。順治十年(年),60歲的他,攜第二稿遠涉北京,在北京兩年半,走訪明遺臣、故舊,搜集明朝遺聞、遺文以及有關史實,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跡,加以補充、修訂。書成後,署名「江左遺民」,以寄託亡國

之痛。,使這部嘔心瀝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這個小偷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可惡的小偷!小偷無非時盜些銀錢衣物,然而這個貧寒的家沒有給小偷驚喜,於是他順手拿走了談遷的書稿,算是泄憤吧。這是一個「史家」二十六年的嘔心瀝血啊,這個小偷,改殺!如果我有歷史的審判權,我就去捉了這個小偷,讓他償還談遷的「心血」,這是無價的心血啊!我們完全可以理解談遷在書稿被盜後的痛苦,一個貧寒一生,終其所能才完成書稿的53歲的老文人,這個打擊無疑是天大的!談遷發出這樣的感嘆:噫,吾力殫矣!文人的堅韌這個時候起了作用,談遷迅速從沉淪終走出,說道:吾手尚在,寧已乎!
命運對這個老人,何其不公也!嗚呼!
這個小偷的「盜品」還不如縱橫江湖的大盜,那個小偷是卑劣的!何其卑劣的小偷啊!順治十四年,談遷逝世前不久,他應同鄉友人沈仲嘉之邀,和友人錢大球去山西平陽,路過山東聊城一帶,碰見兩個強盜持刀打劫。談遷鎮定自若說道:「我們都是讀書人,箱子里都是破書,那裡來的錢財?」強盜見狀抱拳說「驚動」而去。

可見,這兩個強盜比起那個卑劣的小偷,可愛多了!
二,談遷的節操,作文和拒文:
談遷一直是考給別人抄寫謀生的,這是很艱苦的。盡管艱苦,他也從不為錢財和骨氣而放棄自己的原則。
崇禎十五年冬,有商船從日本走私人參,價值十萬金。在海寧登陸,前往嘉興。邑令劉憲模抓了私販,但不上報,企圖侵吞這批人參,肯托談遷寫信給浙江巡撫,買通關節。談遷認為此時重大,隱瞞不住,拒絕寫信,後果然事情敗露,劉憲模被罷官。
順治十二年,談遷在北京。自己的同鄉,新科的進士楊雍建托談遷的老友沈仲嘉,轉求談遷代擬兩份信稿。談遷很不情願的答應了。後來楊雍建又派人來找他,談遷一口拒絕了。在日記中寫道:我年紀老了,不受年輕人的侮辱。姓楊的雖然是海寧同鄉,卻讓我干著干哪。無非是仗著自己的進士頭銜,你做你的高官,我當我的窮書生,我們毫不相干。(大意如此)
但是他卻肯為一些人寫東西,不計報酬。史可法在揚州督師的時候,那篇《史相國誓師文》就出自談遷之手。此外,還為史可法擬過一篇《乞援文》。
南明弘光元年(1645)為閣臣高弘圖的記室,出謀劃策,力圖恢復。頗受高弘圖、張慎言等賞識。後擬薦為中書舍人及禮部司務。他感到「時事日非,不足與有為」,堅辭不就,引退回家隱居。

記載明代重要史實的編年體史書。談遷撰。談遷專長於史,鑒於明代歷朝實錄經史官壟斷,曲筆聚訟,多忌諱失實,而各家編年史書又多偽陋膚冗,艱辛尋訪各種資料,廣征博採,力求徵信。天啟元年(1621)始編著,先後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順治四年(1647)全稿被竊,又發憤重寫,以三十餘年編成《國榷》一書。該書記敘從元文宗天歷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誕生,到順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權滅亡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間的歷史。書中敢於直書《明實錄》避而不談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實;對一些重要事件,常以個人和諸家的評論並列於後。其史實注意考訂精審,材料有相當的可靠性或參考價值。萬曆以後七十多年的歷史,以及建州女真的發展和後金同明的關系的記載,尤為他書所少見。根據邸報、方誌和官吏遺民口述材料編補的崇禎朝十七年的史實,也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但書中敘事有的過於簡略,有的事件前後記敘重復且說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統史觀、儒家天命論、佛道等迷信思想,在書中也有濃重反映。《國榷》原稿稱百卷,談遷死後僅有抄本傳世,後經浙江海寧張宗祥據蔣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盧氏抱經樓藏抄本,及崇禎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補,加以標點,分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別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冊出版。

談遷:


談遷(1593~1657),原名以訓,字觀若,明朝滅亡後改名遷,以寄託忘國之痛,海寧人。明清之際史學家。他自幼刻苦好學,是明代的諸生,但終生未曾做官。他家道清貧,靠充當幕友,辦些文墨事務,代寫應酬文章來維持生活。

談遷性喜博綜,致力於子史百家之言,諳於歷代掌故,尤其注重於明朝的典故。因覺得明朝實錄中有幾朝實錄內容失實,而諸家所撰有關明代的史書又多有淺陋訛誤之處,於是立志編寫出一部真實可信的明史。天啟元年(1621)以《明實錄》為本,參閱諸家史書,辨正是非,著《國榷》。天啟六年完成初稿,以後陸續修訂補充,「且六易稿,匯至百卷。」清順治二年(1645年),他不忍國亡史泯,又訪求邸報,續補崇禎、弘光兩朝史事。兩年後書稿被竊,50多歲的談遷發憤重寫。經過4年的努力,終於如願以償。順治十年,攜書稿北上, 在京兩年走訪降臣、皇室、宦官和公候門客,探訪了許多歷史遺跡,搜集 明朝遺聞,加以補充、訂正。書成後,署名「江左遺民」。


(1594~1657) 明末清初史學家。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父。明亡後改名遷,字孺木,號觀若,自稱「江左遺民」。浙江海寧(今浙江海寧西南)人。終生不仕,以佣書、作幕僚為生。喜好博綜,子史百家無不致力,對明代史事尤所注心。天啟元年(1621)始,以明實錄為本,遍查群籍,考訂偽誤,按實編年,序以月日,歷時六年,完成《國榷》初稿。南明弘光元年(清順治元年,1644)為內閣大學士高弘圖幕僚,為高弘圖和張慎言所器重,薦為中書舍人、禮部司務,參與修史,但不願「以國之不幸博一官」,力辭未就。清順治二年(1645)回原籍,增補《國榷》中崇禎、弘光兩朝史事。四年,全稿被竊,憤而重寫。十年,應弘文院編修朱之錫聘,攜稿赴京,探求公私著述,訪詢故明遺老,尤重邸報和公文等政府檔案材料,校補厘訂《國榷》。對清初賦役制度混亂繁重,曾上書戶部,建議「立法定製」、「輕徭薄賦」。十三年夏,南歸海寧。次年夏又應沈貞亨聘,去山西平陽(今山西臨汾)作幕,是年冬病死於幕所。其他著述有《棗林雜俎》、《棗林外索》六卷、《棗林集》十二卷、《棗林詩集》三卷、《北游錄》、《西遊錄》二卷、《海昌外志》八卷、《史論》二卷等。


談遷,海寧棗林人,明末清初著名歷史學家。他用了大半生精力,寫下了108卷,計500萬字的明史著作——《國榷》,為我國史學作出了不朽的貢獻。談遷節操高尚,據《海寧縣志》載:「處士(指談遷)操行廉,雖游大人先生之門,不妄取一介,至今家徒四壁立。」去年11月23日是談遷誕生400周年,今特記談遷二三軼事以作記念。不畏權貴 談遷在北京時,經常應友人之請,代為草擬文稿,但對於一些並非舊識,又持權自傲的達官貴人卻深為厭惡。他對同鄉新進士、後來做過兵部尚書,以直聲震天下的楊雍建就是這樣。 清順治十二年三月初二日這天,楊雍建托談遷的老朋友沈仲嘉,轉求談遷代擬兩份信稿。談遷因情面難卻,勉強答應了,但心裡卻老大不痛快,認為姓楊的雖是同鄉,卻並不相識,何以這般指使我。而楊雍建以新取進士自傲,仍舊不客氣地要談遷為他代勞。這使得談遷十分反感,他在日記里寫道:「姓楊的又拿兩元錢來要我為他寫文章,我推掉了。我年紀已老了,不能再受這些少年人的侮弄。」不料事隔不久,不識相的楊雍建第三次讓人來找談遷,談遷則乾脆拒絕了。事後他在日記里寫道:「姓楊的雖然也是海寧人,卻從未謀面,卻多次要我干這干那,無非是依仗他的進士頭銜。我年紀已老,頭發已脫,你做你的高官,我當我的窮書生,毫不相干。以後再也不要拿死老鼠嚇唬人了。」同時他還寫了一首題為《甘侮》的詩,題意是怎能甘心忍受侮辱。談遷就是這樣一個秉性剛直,講求氣節的人。求食貧友一次,談遷從外地遠道回來,因為他賦性倔強,不願求人資助,更謝絕那些達官貴人的饋贈,身上一貧如洗。路經嘉興梅里(今王店),因腹中飢餓不堪,就不客氣地找到老朋友王介人家裡。王介人也是—位富有才學且重氣節的窮書生,家裡僅破屋一間,平時遇到友好或官府里人造訪,也往往避而不見。可是他對談遷卻非常敬重,曾寫了《寒夜談遷至》一詩,記述那天會見談遷的情形。大意是:一個下雨天的夜晚,老朋友坐著小船,越過江海來敲門找我。他一叩門見面就講個不停,說是又餓又疲乏,遠道歸來,一路上受盡窮困之苦。並非沒有相識的朋友,實在是不願求人。現在肚子餓極了,問我能不能給他一點吃的東西。聽了他這番話,我真為我們這些講求氣節的讀書人嘆息難過。自古以來,要得人重視已經很不容易。何況是在當前這樣衰敗的社會?我盡管貧窮,無論如何也得招待你。當下從菜園里割下自種的韭菜,拿出自己釀的土酒,兩個人吃得的酒醉飯飽......。談遷對這位患難知己也念念不忘,對於這「一飯之恩」更是銘記在心。當王介人在去廣東途中病逝時,消息傳來,談遷非常悲痛,並為他寫了傳記,表示哀悼。旅途退盜 清順治十四年,談遷逝世前不久,應同鄉友人沈仲嘉之邀,偕同另一位海寧人錢朝瑋(又名錢大球),—道往山西平陽任職。在路過山東東昌時(今山東聊城—帶),突然有兩名強人騎馬風馳而至,拔刀相向,索要財物。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險境,談遷鎮靜自若,不慌不忙地說:「我們這些窮書生只有滿箱破書,哪裡來的錢?」兩名攔路搶劫的強人—看果然如此,拱手說聲「驚動」,竟—躍上馬,加鞭而去。

回答者: zhouzheng31 - 二級 2006-12-7 19:31

談遷(1594~1658)。祖籍汴梁(今開封),隨宋室南渡,定居於鹽官西南棗林村,後江沙坍落,遷至馬橋麻涇港西(今海寧馬橋)。遠祖即生活在這種國破之時,自己也是生活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學家。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你,馬橋人。明諸生。明亡後改名為遷,字孺木,號觀若。改名「遷」,寄託了對歷史、對自己的一種境遇,當然也有可能是追尋大歷史家司馬遷的意思。當代就有一個外國研究中國歷史的人取漢名叫「史景遷」。(耶魯大學歷史學家喬納珊•D•斯本瑟).自幼刻苦好學,家貧,靠繕寫、代筆或作記室(秘書)維持生活。一生未曾做官,靠替人抄寫、代筆或作記室(秘書)來維護生活。用我現在的話說,是真正獻身學術的人,自學成才,然後私人寫史。不計報酬,不慕虛名,貧寒一生,活的很有骨氣、很有節氣、很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為閣臣高弘圖的記室,出謀劃策,力圖恢復。頗受高弘圖、張慎言等賞識。後擬薦為中書舍人及禮部司務。他感到"時事日非,不足與有為",堅辭不就,引退回家隱居。
談遷博鑒群書,善諸子百家,精研歷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編撰翔實可信的明史。從天啟元年(1621)27歲開始,歷時20餘年,"六易其稿,匯至百卷",始完成這部編年體明史,全書500萬言,取名《國榷》。清順治四年(1647)手稿被竊,時已53歲,他發憤重寫,經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順治十年攜稿北上,在北京走訪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門客,搜集明朝遺聞,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跡,加以補充、修訂。書成後,署名"江左遺民",以寄託亡國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陽(今臨汾)祭奠先師張慎言,病逝於客地。談遷祖籍汴梁(今開封),隨宋室南渡,定劇場於鹽官西南棗林村,後江沙坍落,遷至馬橋麻涇港西。著作另有《棗林集》、《棗林詩集》、《棗林雜俎》、《北游錄》、《西遊錄》、《史論》、《海昌外志》等。
《國榷》以《明實錄》為本,參閱諸家史書,考證訂補,取材廣博,選擇謹嚴,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書中對滿清頗多貶責,當時無法流傳。直至建國後,里人張宗祥著手整理校訂,編為108卷,1958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Ⅳ 關於民俗文化 節日文化的素材(推薦名家的散文、議論、記敘、描寫或其他關於此類的素材)越多越好

這方面的題材特別多,現給你推薦散文作家寫的散文《沸騰的小河》《黎村的夜晚》《故鄉的三月三》《我的中秋月餅》《小石橋邊》《故鄉的羅猛塘》《美麗的黎家姑娘》《美麗的天使》《放竂的誘惑》等。這些民俗文化、節日文化題材很有意思,值得品味。

Ⅳ 中國優秀傳統的素材有哪些

請輸入你的答案...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家為內核,還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 傳統文化之京劇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1]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 文化、佛教文化等等。諸子百家 ★傳統縱覽★: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琴棋書 傳統文化之剪紙畫、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發明、民間禁忌、精忠報國、竹、民謠、黃土、長江、黃河、紅、月亮... ★農業文化★:農家、農民起義、鋤頭。 ★皇宮官府★:宮廷文化、帝王學。 ★諸子百家★: 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 ;仁、義、禮、智、信;中庸) 道家(老子、莊子;道德,無為、逍遙) 墨家(墨子、《墨子》、兼愛) 法家(韓非、李斯、《韓非子》) 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子》) 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縱橫家(鬼穀子、蘇秦、張儀、《戰國策》) 雜家(呂不韋) 農家(《呂氏春秋》) 小說家 兵家 醫家 藝術 ★琴★:笙、笛子、二胡、古箏、蕭、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 傳統文化之皮影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 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 陽春白雪》) ★棋★:中國象棋、中國圍棋,對弈、棋子、棋盤。 ★書★: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台、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 ★畫★:國畫、山水畫、寫意畫;敦煌壁畫;八駿圖、太極圖(太極)。 傳統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傳統文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歌、賦、《詩經》 、《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四大名著。 ★傳統節日★: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祭祖)、端午節(粽子、賽龍舟 傳統文化之服裝、屈原)、中秋節、重陽節(敬老)、臘八節(大年三十、紅包、守歲、團圓飯)、除夕、春節(正旦、元旦、元日)為代表。 ★中國戲劇★:崑曲、湘劇、粵劇、徽劇、漢劇、京劇、皮影戲、越劇、川劇、黃梅戲;崑曲臉譜、湘劇臉譜、川劇臉譜、京戲臉譜。 ★中國建築★: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台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 ★漢字漢語★:漢字、漢語、對聯、謎語(燈謎)、歇後語、熟語、成語、射覆、酒令等...。 ★傳統中醫★:中醫、中葯、《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 ★宗教哲學★:佛、道、儒、陰陽、五行、羅盤、八卦、司南、法寶、算命、禪宗、佛教、觀音,太上老君;燒香、拜佛、蠟燭。 民間 ★民間工藝★:剪紙、風箏、中國織綉(刺綉等)、中國結、泥人麵塑、 傳統文化之服裝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鳳眼、千層底、檐、鷲。 ★中華武術★:南拳北腿、少林武當,內家外家,太極八卦 ★地域文化★:中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鄉、塞北嶺南、大漠風情、蒙古草原、天涯海角、中原。 ★民風民俗★:禮節、婚嫁(紅娘、月老)、喪葬(孝服、紙錢)、祭祀(祖);門神、年畫、鞭炮、餃子、舞獅。 ★衣冠服飾★:漢服、深衣、襦裙、唐裝(盤領袍)、唐巾(襆頭)、直裰(道袍)、舄、雲端履、千層底、綉花鞋、老虎頭鞋、維服、俄服、哈服、京服、朝鮮服、藏服、苗服、銀飾(苗族)、旗袍(滿族)、蒙古袍、肚兜(滿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絲綢。 其他 ★四大雅戲★:花鳥蟲魚、牡丹、梅花、桂花、蓮花、鳥籠、盆景、斗蛐蛐、鯉魚; ★動物植物★:龍、鳳、狼、麒麟、虎、豹、鶴、龜、大熊貓...;梅蘭竹菊:梅花,蘭花,竹子,菊花。松、柏。 ★器物隨身★:玉(玉佩、玉雕..)瓷器、景泰藍、中國漆器、彩陶、紫砂壺、蠟 傳統文化之服裝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寶劍等)、青銅器、古玩(銅錢等)、鼎、金元寶、如意、燭台、紅燈籠(宮燈、紗燈)、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芭蕉扇、桃花扇、裹腳布。 ★飲食廚藝★:出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酒、茶道;吃文化、中國菜、八大菜系(魯、 川、 粵、 閩、 蘇、 浙、湘、徽)、餃子、團圓飯、年夜飯、年糕、中秋月餅、筷子;魚翅、熊掌... ★傳說神話★: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後羿射日、嫦娥飛天、誇父逐日··· ★神妖鬼怪★:神仙、妖怪、鬼怪、幽冥;玉帝、閻羅王、黑白無常、孟婆、奈何橋···

Ⅵ 關於民風民俗的習作素材卡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說到土家人,我們必然會想到糍粑。糍粑是土家人過年時用以拜年或食用的必備食品,是土家文化和文明的傳承,是土家食品中的精品。有句俗語:「臘月二十八,又打粑粑又澆蠟,還有個小小年豬也要殺」。因此,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著做糍粑。

其實糍粑的做法也不能說容易,但卻是融入了一年來的汗水。首先,將糯米用水反復淘洗干凈,再泡好、蒸熟後,舀到碓窩里,由男人用粑粑棍輪番砸打,直至熟爛後,再撈到桌面上,由師傅揉勻,並分成均勻的圓坨,發給參加做粑粑的人,各自用雙手揉捏蹭壓、精心製作而成。

糍粑的做法不僅是從河南到湖南——難上難,糍粑的紋式花樣還是很多。

有的在糍粑上印一條魚,那是表示人們年年有餘;有的再糍粑上點上四個點,那是表示人們四季發財;有的在糍粑上印五個五角星,那是表示人們熱愛祖國……

糍粑不但樣式繁多,而且形狀也不拘一格。圓形代表家人團團圓圓,永不分離;方的則表示土家人方方正正,直直爽爽。

不同的形狀代表不同的寓意,不同的顏色代表不一樣的意義。

白色代表一個人的純潔;紅色代表土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青色和白色代表土家人清清白白……

在過去,糍粑更是土家人拜年不可或缺的禮物,俗話說,「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因為糍粑是團圓、圓滿、元寶等的象徵,表示對主人家的恭喜和朝賀,沒有糍粑,再重的禮物似乎也不夠分量,不成敬意。

土家糍粑與土家人過年是多麼的密不可分。土家糍粑是土家人團結、文明、友誼、和諧的象徵,但願它與其他土家文化一樣世代傳承,長盛不衰,但願土家糍粑給廣大人民以美好的祝福,但願人們借著改革的春風,將糍粑的香味帶向五湖四海,更願糍粑的香味在祖國的春風中越飄越鄉……

Ⅶ 以民俗為主題的手抄報的素材【文字和美化】

1.端午民俗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2.貼年畫

桃花塢木版年畫產生於明代,當時在蘇州七里山塘和閶門內桃花塢一帶有數十家畫鋪,年產量多達數百萬張,故以桃花塢為名。桃花塢木版年畫繼承了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兼用人工著色和彩色套版,以門畫、中堂、條屏為主要形式,題材多為祈福迎祥、驅凶避邪、時事風俗、戲曲故事等。(詳細)
除夕這一天,人們就要貼對聯掛年畫了。掛年畫,孩子們是主力軍,你吆我喊,高了低了,偏了正了,一番比劃,年畫就掛好了。

貼年畫的時候,人們往往要把年畫和獎狀挨在一起。可以說,那代表著榮譽的獎狀,也是一種別致和特殊的年畫呢。
拜年時,大家相互欣賞和品評年畫,也是春節里的一大樂事。
年畫,有木版年畫,有石版年畫,也有純手工繪制的年畫,到後來,還有膠版印刷和激光列印的年畫。
年畫是質朴、自然、簡潔的藝術品,描述著歷史、生活、信仰和風俗,同時也是雅俗共賞、人們最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
現在的年畫,已經成了真正的藝術品、奢侈品,家有年畫,體現和代表的是一種不俗的品位。

3.重陽節
重陽起源
在古代的陰陽觀念中,九被視作陽數。農歷九月初九,月與日都逢至陽之數,因此人們稱這一天為重陽,也叫重九。至於重陽節諸多習俗的來歷,有人認為起源於祭祀星辰的活動,也有人認為和古代的豐收習俗有關。重陽節發展到我們今天這個樣子,其中也經歷了很多的演變。

重陽登高吃糕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還饋送親友,稱「送糕」;又請出嫁女兒回家食糕,稱「迎寧」。
有詩描述重陽糕的製作:
蔡雲:
篝火鳴機夜作忙,
織工一飲登高酒,
依然風雨古重陽,
蒸出棗糕滿店香。
重陽節的菊花酒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准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從醫學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頭昏、降血壓,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之妙。時逢佳節,清秋氣爽,菊花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
由於菊花酒的緣故,重陽又成了祭祀酒業神的酒神節。如《山東民俗·重陽節》介紹,山東酒坊於重陽節祭缸神,神為杜康。在貴州仁懷縣茅台鎮,每年重陽,開始投料下葯釀酒,傳說是因九九重陽,陽氣旺盛才釀得出好酒。每當烤出初酒時,老闆在貼「杜康先師之神位」的地方點香燭,擺供品祈禱釀酒順利(見《中國民俗采英錄》)。在湖南寧遠,每於九月九日「競造酒,日重陽酒」。這些風俗說明,重陽與酒的關系極深。

4.中秋節

對於中秋節,想必每個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浪漫凄美的神話故事。那就是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淖鵓春桶鰨篝噯⒘爍雒覽鏨屏嫉鈉拮櫻墟隙稹:篝喑蔗髁醞猓杖蘸推拮釉諞黃穡嗣嵌枷勰秸舛岳剎排駁畝靼蚱蕖?br>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然而中秋節的月餅也是一個美好的寓意,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

你每個節日設一個專題應該夠了吧

Ⅷ 關於「趕集」文化的風俗素材!

搜狐博客 > Rohoodの搜狐BLOG > 日誌 2008-04-13 | 北京首都博物館游記-老北京風土人情 標簽: 首都博物館 免費博物館 老北京 風土人情 4月11號,我和奶奶一起來到了位於長安街西延長線上的首都博物館進行了又一輪的免費參觀之旅!首都博物館地下二層,地上有五層,東部設計了下沉式的竹林庭院(當然竹子都是假的,燈光還比較昏暗,挺沒勁的!)。建築外形主要由矩形圍合結構、橢圓形外立面和金屬屋頂三部分組成。 總體來講,首都博物館的展廳設置比較凌亂,轉的我是暈頭轉向的。所有的圓廳都沒有去看,因為太難找了...和前幾天去的電影博物館相比,我還是比較喜歡電影博物館。電影博物館的展廳設置比較井井有條。一共21個展廳,轉完一個接著就很自然地走進另一個展廳了,展廳和展廳編號也都是連續著的。讓人轉起來很舒服,不用撞來撞去,摸不著頭腦!在首都博物館中,我最喜歡的展廳就是-老北京民俗文化展廳啦!里邊有很多有趣的展品和模型。比如:迎親娶媳婦的轎子隊伍模型。做的很精細,惟妙惟肖,我很喜歡!(見下圖) 再比如,這些老北京民間文化的銅像,我也很喜歡,有吹糖人兒的、賣東西的...

老北京吹糖人兒的!這個貌似是磨菜刀的、還是賣東西的...

在這個展廳里可以看到很多老北京的玩意兒。有的是奶奶小時候玩的、用的東西。有的則是爸爸小時候的玩的、用的東西!當然,也有我見過的,玩過的!(詳見下圖及其講解)

虎頭鞋&虎頭帽

虎頭鞋是一種中國傳統民間手工藝製作的童鞋,因鞋頭呈虎頭模樣,故稱虎頭鞋。它既有實用價值,也有觀賞價值,同時它又是一種吉祥物,人們賦予它驅鬼辟邪的功能。虎頭鞋做工復雜,僅虎頭上就需用刺綉、撥花、打籽等多種針法。鞋面的顏色以紅、黃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處常採用粗線條勾勒,誇張地表現虎的威猛。幼童一歲左右時,長輩們會給孩子穿虎頭鞋,人們認為虎是百獸之王,穿上虎頭鞋可以辟邪惡保平安,護佑孩子健康成張。

以老虎為形象的虎頭帽,是我國民間兒童服飾中比較典型的一種童帽樣式。它與虎頭鞋、虎圍嘴、虎面肚兜等成為兒童服裝中重要的組成部風,具有鮮明的特色,這些以虎為形象的兒童服飾寓意深遠,深受中國傳統虎文化因素的影響。

(開始我不懂,不知道為何不讓用閃光燈照這些兔兒爺,認為哪裡都能買到,又沒絕跡,覺得工作人員多管閑事。上網一查才知道,兔兒爺雖然沒有絕跡,但像首都博物館收藏的品相這么好的,實在是稀少,很難找到了...)

兔兒爺

關於兔兒爺,《燕京歲時記》有記載:「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
兔兒爺是舊京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玩具。人們按照月宮里有嫦娥玉兔的說法,把玉兔進一步藝術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後,用泥巴塑造成各種不同形式的兔兒爺。舊時哄小孩也有個規范,即寓尊天敬神於娛樂之中。

(這個想必大家都看過吧?我在前年的廟會上第一次體驗,別有一番樂趣!)

拉洋片兒

拉洋片是在電影未通行的年代,代替電影的娛樂,逢廟會趕集期間,許多孩子各給一個銅子兒,就坐在「電影院」里(只是坐在一條長板凳上,多在室外),通過放大鏡向里看。拉洋片的是拉著繩子把一張張圖片拉下來。拉洋片又叫「西洋景」,大概是因為電影是從西洋傳進來的吧,所以得到此名。

(哈哈,說到這張圖,可是我每年春節必做而且百做不厭!)

老北京廟會上賣的最多的東西-風車兒

趕廟會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趕集

河北有句老俗話:「趕集上會做買賣。」意思是說,趕集、上會都是進行買賣交易的。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會即「廟會」,就是今天常說的物資交流大會。其內容,麥前以權、耙、掃帚等農具交易為主,秋後以牛馬驢騾等大牲畜交易為主。會期少則一天,多則三、五天,乃至七、八天、半個月的。
期間穿插進行具有民族風味和地方氣息的民間藝術表演。而「趕集」卻是名副其實的買賣交易,一般時間較短,多者不過一天,少則半個時辰,到集上進行交易的時機很要緊,所以前面加了個「趕」字。由於河北省各地物產品種名目繁多,因此,集市貿易歷來比較發達。
趕集是勞動人民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正如冀東一首民歌所唱:「從春忙到大秋里,腌上了鹹菜忙棉衣,雜花子糧食收拾二斗,一心要趕樂亭集。樂亭南關把糧食賣,賣了糧食置買東西,買了江南的一把傘,又買了圓正正的一把笊籬。槐木扁擔買了一條,擔糞的荊筐買了兩只,零碎東西買完畢,餄餎鋪里拉驢轉回家裡。」喜滋滋的勁頭兒,活靈活現。

Ⅸ 傳統節日作文素材

[傳統節日作文素材]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傳統節日作文素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而有趣的,人們會舉行馬球比賽、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丫枝為架,再拴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小朋友們所喜愛。 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放風箏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詩詞] 清明 (唐)杜 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端午節 [端午節簡介]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ku!)像、迎鬼船、躲午、貼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賽龍舟、比武、給小孩兒塗雄黃、吃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的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作文素材《傳統節日作文素材》。 [端午節由來]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起於三代夏至節;惡月惡日驅避,吳越民族圖騰祭等等。以上各種說法,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詞,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端午節習俗]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兒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端午節詩詞] 端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中秋節 [中秋節簡介]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習俗]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祭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水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 月餅最初是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作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中秋節詩詞]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 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傳統節日作文素材〕【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