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素材圖
① 請教一些關於握手的素材
握手,是交際的一個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勢與時間的長短往往能夠表達出握手對對方的不同禮遇與態度,顯露自己的個性,給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過握手了解對方的個性,從而贏得交際的主動。美國著名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說:我接觸的手有能拒人千里之外;也有些人的手充滿陽光,你會感到很溫暖…… 1.握手的要求 通常,和人初次見面,熟人久別重逢,告辭或送行都可以握手錶示自己的善意也是最常見的。 有些特殊場合,比如向人表示祝賀,感謝或慰問時;雙方交談中出現了令人滿意的共同點時;或雙方原先的矛盾出現了某種良好的轉機或徹底和解時習慣上也以握手為禮。 握手時,距對方約一步遠,上身稍向前傾,兩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並攏,虎口相交,拇指張開下滑,向受禮者握手。 掌心向下握住對方的手,顯示著一個人強烈的支配欲,無聲地告訴別人,他此時處於高人一等的地位。應盡量避免這種傲慢無禮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里握手顯示出一個人的謙卑和畢恭畢敬。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態是兩手的手掌都處於垂直狀態。這是一種最普通也最穩妥的握手方式。 戴著手套握手是失禮行為。男士在握手前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當然在嚴寒的室外也可以不脫。比如雙方都戴著手套,帽子,這時一般也應先說聲:「對不起」。握手時雙方互相注視,微笑,問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顯得心不在焉。 除了關系親近的人可以長久地把手握在一起外,一般握兩三下就行。不要太用力,但漫不經心地用手指尖「晴蜓點水」式去點一下也是無禮的。一般要將時間控制在三五秒鍾以內。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誠和熱烈,也可較長時間握手,並上下搖晃幾下。 握手時兩手一碰就分開,時間過短,好像在走過場,又像是對對方懷有戒意。而時間過久,特別是拉住異性或初次見面者的手長久不放,顯得有些虛情假義,甚至會被懷疑為「想佔便宜」。 長輩和晚輩之間,長輩伸手後,晚輩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級之間,上級伸手後,下級才能接握;男女之間,女方伸手後,男方才能伸手相握;當然,如果男方為長者,遵照前面說的方法。 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時要講究先後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長者後年幼者,先長輩再晚輩,先老師後學生,先女士後男士,先已婚者後未婚者,先上級後下級。 交際時如果人數較多,可以只跟相近的幾個人握手,向其他人點頭示意,或微微鞠躬就行。為了避免尷尬場面發生,在主動和人握手之前,應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對方歡迎,如果已經察覺對方沒有要握手的意思,點頭致意或微鞠躬就行了。 在公務場合,握手時伸手的先後次序主要取決於職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閑場合,它主要取決於年齡、性別、婚否。 在接待來訪者時,這一問題變得特殊一些:當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出手來與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辭時,就應由客人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歡迎」,後者就表示「再見」。這一次序顛倒,很容易讓人發生誤解。 應當強調的是,上述握手時的先後次序不必處處苛求於人。如果自己是尊者或長者、上級。而位卑者、年輕者或下級搶先伸手時,最得體的就是立即伸出自己的手,進行配合。而不要置之不理,使對方當場出醜。 當你在握手時,不妨說一些問候的話,可以握緊對
② 20個高中作文素材加議論的部分
只要是學習語文,那麼寫作文就是必不可少的,關於這些作文的文本還有很多,說明文、記敘文等,那麼到了高中作文就開始寫議論文。
議論文寫作要求
在你剛開始寫高中作文議論文的時候,你一定會發現一些問題,但是你只要克服這些困難你就會明白原來寫議論文這么簡單,只要你抓住論點,對你來講,這是一件沒有困難的事情,只要你的思路比較清晰,相信你一定能寫出好的文章。
③ 最近十則重大新聞時評素材(急需)
1.奧運正把全民喜悅點燃
記者徐兆榮
奧運會在北京等城市熱火朝天地進行,歡樂喜悅的情緒在各地民眾中盪漾。這既是奧運會帶來的喜悅,更是中國人心底深處喜悅的一次大爆發。
比賽場館內,奧運健兒你追我趕、爭金奪銀,自是激烈緊張,好戲連台;熱情的觀眾心隨熱烈的比賽進程起伏激盪,不時為攬金摘銀者歡呼雀躍,好不熱鬧,好不歡快。賽場之外的世界,也被奧運點染成歡樂的海洋。
從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政要飛赴北京的匆匆行色里,從海內外賓朋對奧運會開幕式的嘖嘖贊嘆聲中,從場館內外人們對比賽的懂行與不懂行的評說中,從收藏愛好者對奧運會徽、郵品等物件收集的熱情里,從九旬老人為奧運製作的剪紙上,從大街小巷懸掛的燈籠和插滿的彩旗上,從天津奧運文化廣場上國際大中學生樂團的表演中,從合肥市民奧運彩車的騎行比賽中,從鄭州市民以奧運為主題的烹飪大賽中,無不讓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奧運的快樂與喜悅。
還有,北京各主要景點里,福娃造型等奧運元素的大型燈飾,用鮮花和花壇裝點成的奧運景觀,游弋在街頭的奧運花車,以陝西皮影、昆劇表演、重慶變臉、糖畫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講述的「中國故事」,以及河北滄州「畫眉張」進京奧林匹克公園展示的柔術、魔術、單車的表演,都實實在在地把人們帶入到奧林匹克的歡樂之中。
新中國成立以來未曾有過的一天數十萬人「井噴」式登記結婚的壯舉,表達了人們歡慶奧運的同時,更寄託了新人們借百年奧運之喜期盼祈福百年好合的心願,把自己的終身大事與百年奧運緊密結合在一起,同慶同樂同歡喜。還有一大批年輕夫婦,在奧運這個大喜的日子裡,在奧運這個狂歡的季節里,迎接了自己的愛情結晶——奧運寶寶的誕生——這雙喜臨門的歡悅,更是讓人們樂不可支。快樂不僅僅是現在,更有了未來!人們在這樣歡樂的時刻,寄託了對未來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與祈禱。
歡樂吧,盡情地歡樂,這是一個歡樂季節,這是一次快樂的奧運。讓我們不僅收獲喜悅,更把快樂與幸福的種子深深地種下,讓喜悅與歡樂永遠
2.將奧運快樂進行到底
賽事,猶如一台台大戲,觀眾、運動員、裁判員、志願者等都是戲台的主人。文明觀賽,文明比賽,文明服務,文明執法,奧運賽場上的文明之風令人心醉,流連忘返。
這是體育的盛會,這是視覺的盛宴,更是文明的盛事。笑容、握手、鮮花、擁抱、親吻,奧運的歡樂元素灑向心間,灑向賽場,灑向世界。在奧林匹克巨大的包容力下,五湖四海的人們秉持對「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認同,並肩站在充滿激情的賽場上,歡快激盪在心中。
奧運,人類共同的體育嘉年華,無論是領獎台上勝利者的淚光,還是賽場內失敗者的眼淚,無論是看台上觀眾激動的加油聲,還是主持公道的裁判者的裁決聲,所有人都把對體育精神的敬畏提升到極致,而這敬畏的背後是分享快樂的參與。
16天的賽場較量才剛剛開始,熱情的東道主的細致服務才剛剛開始,北京奧運的快樂旅程也剛剛開始,在奧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全人類都放鬆心情、放慢腳步、擯棄隔膜,盡情地欣賞屬於人類的運動之光、美麗之光、和諧之光。
祝願快樂延續下去,因為我和你,永遠是一家人。
3.當中國這匹「黑馬」不再「黑」
中了「東道主魔咒」的杜麗,在最需要平常心的射擊項目中,失了平常心,也失了眾人預測中的「奧運」首金。杜麗哭得凄惶,連央視采訪她的女記者,也帶上了哭腔,采訪結束於兩人含淚的擁抱。看鳳凰衛視的新聞,稱有些觀眾不等頒獎就離開體育場了,臉上滿是失望之色。
幸好這邊不亮那邊亮。沒過多久,中國的首金,落到了舉重館的陳燮霞手中,她拿到了中國從未拿過的48公斤級的金牌,也讓關注首金的中國觀眾鬆了一口氣。
這就是競技體育的魅力。沒有什麼萬無一失,也絕難預測,「大牌」可能失手,「黑馬」總是隱藏在未可知的哪個角落中,忽然斜刺里殺出,讓懸念吊著所有觀眾的胃口……
對於奧運會來說,中國曾經是最大的一匹「黑馬」。
往遠處說,中國好漢劉長春悲壯地單槍赴會,無果而歸。那會兒的奧運會,誰把咱放在眼裡過?後來,偌大中國,絕足奧運幾十年,自己關著門折騰,除了乒乓球等寥寥無幾的搶眼項目,也沒有太多項目能讓外人芒刺生背。那會兒,中國真是一匹黑得不能再黑的「黑馬」,只能在奧運賽場外孤獨地躑躅,沒有發足狂奔的能力。許海峰一槍為中國射下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塊金牌後,中國才開始讓外人不斷地發愣:保持傳統的小球優勢之外,中國人在跳水、體操、舉重等項目上,已經昂首成為「強人」;更在游泳、田徑等傳統弱項中時不時成為跳踉奔突的「黑馬」,開始不斷挑落金牌。這匹曾經只在亞洲稱雄、以日韓為對手的「黑馬」,也開始瞄上了體壇大佬美俄兩霸。悉尼奧運,竟把美人遲暮的俄羅斯挑落馬下;現在,全國的體育迷或金牌迷們,更是心氣很高地要沖著金牌總數第一的目標而看了。
所以,一些人對杜麗的失望,並不是單是為了首金的旁落,還因為他們那份超俄趕美的「金牌總數第一」的小九九,早把這塊牌子算進去了,「一天三塊,才有戲」,不少網上論壇就熱衷於算這筆帳。
這讓人疑惑,如此算帳式的觀賽,算得上真正的體育迷嗎?真的懂得欣賞體育的魅力嗎?首金旁落他家,就提前退場,是否有失東道主觀眾的風度?說重點,這可和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南轅北轍。
在競技場上,我們有過被人瞧不上的「黑馬」時代,但當「黑馬」不再那麼「黑」的時候,當金牌不再那麼珍稀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金牌?如何看待「第一」?
說句挨罵的話:中國寧可不要這金牌總數第一也罷——縱容了「金牌至上」的心態,倒還是小事,另一個更重的杞人之憂是:或者競技體育的一時輝煌,會讓國人擁有了一種儼儼然「體育大國」的錯覺,掩蓋了我們仍然是體育弱國的實情。
此話怎講?咱說破天也已經是奧運金牌總數第二了,怎麼還是體育弱國?
是的,在競技體育上,中國是越來越牛了,但是在國民體育上,我們實在還乏善可陳。根據2006年的統計,中國人均體育場地是1.03平方米(1995年這個數字是0.65),雖說也有進步,但和真正的體育強國還沒法比。鄰國日本,在金牌榜上早被我們甩得遠遠的,但人家的人均體育場地十倍於我們。無論是大眾參加中高強度的體育項目的比例、常年參加體育訓練的比例、青少年的健身習慣等等,我們都難以望體育發達國家的項背,有些差距還很不小……
說到底,如果中國在全民健身方面成了一匹脫穎而出的「黑馬」,那絕對比金牌第一要令人額手稱慶,那對民族振興的意義,也遠大於競技體育的一枝獨秀。
吃完奧運大餐之後,且看中國體育「黑馬」往何處奔跑……
4.中國的機會 世界的機會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 題:中國的機會 世界的機會
新華社記者謝登科、陳玉明
給中國一個機會,還世界一個驚喜。五彩斑斕的夜空,流光溢彩的「鳥巢」,美輪美奐的演出……兩千多年歷史的奧林匹克樂章在中國演繹出新境界,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貴賓和國外媒體紛紛用「震撼」、「神奇」、「非凡」等詞彙評價這場開幕式。
開幕式的成功,預示著北京奧運會的成功,也證明了世界選擇中國的成功。正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所說,北京奧運會不僅是中國的機會,也是世界的機會。
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融合的歷史。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發展中,不斷汲取著其他民族文明的養料;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更是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不斷地擴大開放,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奧運會是一場運動會,但又不僅僅是一場運動會,也是承辦國綜合實力的展示台。承辦奧運會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全方位學習、提高的過程。通過申辦、承辦奧運會,中國進一步拓展了世界眼光,從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中國人將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包容,更具有科學和人文精神,中華民族和古老的東方文明將以更矯健的姿態融入世界大舞台。
北京奧運會值得全世界共同珍惜,因為這是世界多元文化在新層次上的一次和諧對話。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文化視角,為北京奧運會弘揚奧運精神、豐富奧運內涵提供了歷史契機。「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把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存環境的全人類共同目標以及加強人文關懷、促進人類進步、創造美好未來的共同理想,與中國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理念有機統一起來,使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更加豐富,更具時代特徵。
當今世界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當204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跨越地域、民族、宗教以及政治制度的界限相聚北京時,人們不僅能近距離地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受到一個熱情、開放、真實的中國,而且更能體會到我們生活的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合作。抓住北京奧運會這個增進了解的機會,加深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國和世界的共同需要。
5.不幸的杜麗 幸運的杜麗
新華網北京8月9日奧運專電 題:不幸的杜麗 幸運的杜麗
新華社記者沈楠
衛冕者未能獲獎牌,杜麗今天很不幸。但今天的杜麗又很幸運,因為她趕上了一個全社會對金牌的理解越來越全面、透徹和寬容的時代,杜麗不必再以淚洗面。
24年前,26歲的許海峰在洛杉磯為新中國摘得第一枚奧運會金牌,而如今他的後輩——同樣26歲的杜麗卻沒能在國人的殷切期盼中讓北京奧運會率先為中國冠軍奏響國歌。許海峰從此成為中國體育界一個標志性人物,但淚流滿面的杜麗今天也並沒有因此成為「罪人」,她贏得的是很多人真誠的擁抱。
今天人們高喊著「杜麗加油」從四面八方趕來,當卡·埃蒙斯以破奧運會紀錄的成績在北京搶得頭彩的時候,全場觀眾為這個美麗的捷克姑娘送去了熱烈的掌聲和喝彩。
百年奧運終於夢圓。對於講究「開門紅」和「中頭彩」的中國人來說,北京奧運會競賽的開局一定算不上完美,但勝負無常、公平競爭,卻正是奧林匹克的主旨。今天,是埃蒙斯、杜麗和那些給她們送去掌聲的觀眾,共同詮釋和弘揚了奧林匹克精神。
從許海峰到杜麗,涵蓋兩代人的24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黃金期,是中國追趕世界的24年,也是中華民族從觸摸、加入到逐漸領悟奧林匹克運動真諦的24年。
誕生在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趨向於眾生平等的舞台。無論是城邦的貴族還是底層的民眾,沒有地位高低和身份貴賤,英雄的橄欖枝只屬於競技場上的強者。這樣的舞台正是一個剛剛打開開放之門的民族所急需的。
1984年,當中國奧運軍團出征洛杉磯的時候,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還不知道漢堡是什麼,國內的親友也不知道電視直播這回事,甚至電視機都還是奢侈品。在那樣特殊的背景下,許海峰的金牌成為一個永恆的符號,一個東方巨龍覺醒的標志。中華民族從這枚金牌中找回了失落的尊嚴,找到了重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志氣和士氣。奧運金牌和奧運首金在中國人心目中的意義,遂遠遠超越了奧運會和體育本身,成了民族復興的一個符號。
於是,1988年奧運會在首爾(漢城)啟幕的時候,中國人對奧運金牌從4年前的憧憬變成了渴求。這種熱忱在中國隊兵敗後迅速轉化為失望和激憤,凸顯了當時的人們對體育和奧林匹克理解的片面和膚淺。
從北京贏得第29屆奧運會舉辦權的那天開始,中國和世界、中華文化和西方文明在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上碰撞出火花。籌辦奧運不僅促成了又一個建設高潮,還加速了中國社會走向現代文明的進程——對奧林匹克「重要的在於參與」理念的感悟和實踐在逐漸深入,社會寬容度和多樣性日益增加,個體意志越來越得到尊重,國民的公民意識逐漸增強。2008年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開放,更自信。
對於普通的中國人來說,過去的七年,讓他們發現了奧運會除激烈的競技外的另一張面孔——一個全世界的大聚會,一個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人們互相交流、增進理解、建立友誼的平台,一個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參與其中的大舞台。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仍然期待中國運動員摘金奪銀,但更為北京成為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舞台而自豪。
沒有籌辦、舉辦奧運的經歷,也許中國人還會在奧林匹克內核的大門外徘徊很久。奧運會給中國帶來的不只是現代化的外殼,其最珍貴的財富還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從許海峰收獲計劃外金牌到杜麗丟失計劃內金牌,這條脈絡實際上反映了中國體育、中國社會的興盛而絕不是衰弱,更顯示了中國人人文理念的巨大飛躍。
④ 給我一些關於不畏困難最後取得成功的作文素材,最好是有過程的,比如打球,武術······
你認為什麼樣才算成功呢?追求是沒有止境的,只有不斷的進步,當你站在一個新高點的時候在去看以前的自己就覺得成功了,但是還有更高的目標等待你去實現,只要你每天都在進步中,你就是在走向成功,當你想想自己以前奮斗的過程,你就會發現你成功了,因為你一生中都在進步。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我一直深記在心中。我曾經也有過這樣一段經歷。
那一次,數學老師給我們布置了幾道奧數題,爸爸又去出差了,媽媽也做不出來,我只能在桌子上想啊想想,可越想越煩,咬著筆頭,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的心情被這幾道題弄的一團糟,我在草稿本上畫了又畫,第一次,失敗了,第二次,還是失敗了,第三次,又失敗了......我的大腦一片空白,越寫越亂。媽媽在門口給了我一張紙條,紙條上是這樣寫的:兒子,你不是經常跟我說失敗乃成功之母嗎,你一定會成功的!加油!我的眼睛濕濕的,我哭了,對啊,媽媽,我一定會成功的!我打起了精神,我讓我大腦想一些開心的事,讓大腦放鬆,過了幾分鍾,我看著題目,頓時恍然大悟,但又似懂非懂,我仔仔細細得在看了一次題目,認真思考了一下,終於做出來了!我喜出望外地開著我的答案,滿意地笑了。
我想起了杜威的一句話:失敗是有教導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從失敗和成功中學得一樣多。對呀!失敗讓我知道了:成功源於恆心和毅力
2
我做過很多成功的事,比如贏得了市校園藝術節的優秀獎、學會了
自行車、學會了游泳、是我們學校的小記者等等,但我覺得最成功的是 選擇了學小提琴。
早在一年級時,老師就鼓勵我們學習小提琴,但是我只對繪畫感興趣。有一次,我聽到表哥在練琴,表哥拉出曲子是那麼的美妙、旋律那麼的優美,我不禁陶醉在音樂中。
我第一次親身接觸小提琴是因為哥哥送了我兩把小提琴。當時,我覺得小提琴很有趣,於是媽媽幫我請了老師開始學小提琴。原來我以為學小提琴很容易,但真的學起來就太難了,既要看好譜,又要注意姿勢,還要拉准音,真是太難了。後來我開始學一些枯燥的練習曲,慢慢就開始厭煩了,我不想學琴了,不想花這么多時間去看那些密密麻麻的譜,而且我還要學習課本知識,我想放棄了。
可每次我用心拉琴時,爸爸媽媽看著我拉得好,臉上那高興的表情,我真不敢告訴他們我想放棄,我害怕他們會傷心,我害怕他們會生我的氣,在老師的一番教導和我的努力下,我學琴有了進步,在父母的表揚中我找到了一種成就感。
過了一段時間,因為學習越來越忙,再加上原來的老師出差,我就放鬆了自己,就像弓上放鬆的馬尾——懶懶散散的,媽媽卻要我繼續學,我心裡很煩,可是回頭想想,媽媽為我學琴花了多少錢,我自己又為學琴付出了這么多努力,現在半途而廢太可惜了。不能這樣放棄,於是我又跟了另一位老師學習。
也許以後我不會成為一個音樂大師,但我比別人多會一樣技術,最重要的是我用自己的努力譜寫了一支成功的舞曲
3
我學會了疊衣服,我真高興。
午睡醒來後,我蒙朧地睜下眼。看見媽媽正在疊洗干凈的衣服,我走上前去。對媽媽說:「媽媽,您教我疊衣服吧!我想為您做點家務。」於是,媽媽耐心地教我疊衣服。
我坐在媽媽身旁,媽媽做了一次示範給我看。我看了後,覺得很簡單,叫媽媽讓我試疊一下。我拿起一件衣服開始疊了,可我怎麼疊也疊不好。哎,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啊!最後,衣服被我疊得亂七八糟。
可是,我不灰心,叫媽媽再示範一次,媽媽又細心地疊了一次給我看。這次,我可認真觀察。記下媽媽疊衣服的幾個要領。我又依照媽媽教的步驟,又在幾個要領上狠下功夫,反復疊了好幾次,終於成功了。「我成功了!」我高興地大聲喊著。
看著疊好的衣服,我高興極了。媽媽也為我而高興,我把這件事告訴爸爸和哥哥,他們都為我高興,我哥哥還說要向我學疊衣服呢
4
「我成功了。」在鬱江里,我心中暗暗自喜。這是為什麼呢?我做什麼事成功了呢?你肯定很想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去年夏天的某一天,我、榜元和他的爸爸去游泳。到了碼頭,我和榜元脫了衣服後就迫不及待地下水去了。榜元像一隻鴨子似的在水中歡快地游
來游去,而我只會抱著救生圈在淺水的地方玩。榜元好幾次叫我出去,但我又不會游,只好眼睜睜的看著榜元游來游去。他爸爸看見了,就親自下來教我游。他爸爸一下來就把我的救生圈給扔到岸上去。然後叫我試游兩下給他看,我扒了幾下就在深水的地方了,我剛想停下來休息休息,身體就一個勁的往下沉,我伸手求救,榜元和他爸爸就說:「自己游上來。」那時我又扒了幾下,腳剛碰到地,我就想不遊了,可是看見榜元游得這么好,又覺得不甘心。我就想起了一句古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結果我心裡一橫:「今天我不游得個三、四米我就不回家。」
我又重新學起來。我拚命的扒水,來來回回地游。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會遊了。我馬上游到榜元身邊,對他說:「榜元我們來比賽。」他爸爸一聲令下,我和他就拚命地往回遊,離岸邊只有半米了,我加快速度。「我贏啦!」我大聲叫到。
這次游泳讓我明白:做任何事都好,都不要輕言放棄,總會成功的
5
成功可以給人帶來喜悅和快樂,也可以增強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我的生活中,我成功過無數次,但給我帶來最多自豪感的還是那次我成功的學會了滑旱冰。
那是一個星期六,媽媽給姐姐買了一雙滑冰鞋,我羨慕極了,便嚷嚷著媽媽也給我買一雙(注;這里不知道咋寫,我直接寫學習滑冰的過程,一會別忘了把這里告訴我怎麼寫)
拿到旱冰鞋,我高興的跳起來圍著媽媽轉圈,然後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廣場。我激動極了,迫不及待地穿上旱冰鞋,沖進旱冰場。我還不知道如何滑,所以重心不穩,剛邁出一步,就聽見「撲通」一聲,我摔了個四腳朝天。媽媽心疼的走過來,旁邊的大哥哥姐姐們忍俊不禁,說我像一個「土人」,其他的休息著的大人也面含笑意看著我。我看見這樣一副情景後,氣得想叫又叫不出來。 媽媽扶起我,說:「你這個傢伙,跑的那麼快,我還沒有說完,你就不見了。剛學旱冰的時候一定不能著急,首先要掌握平衡,一步一步走『八』字。這樣,慢慢練習,才能學會。哪裡有像你這樣的?剛穿上鞋就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我聽了之後,按照媽媽說的話一步步去做,果然能夠站穩了。我很高興,慢慢向前滑去,漸漸的能滑出一段距離了。雖然我心裡像開了花,可是我還是不敢快。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天天都在練習。我的旱滑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當我很多天後來到廣場上,我已經能和其他的小朋友們一起飛速滑行了。
我在付出辛勤勞動後,終於獲得了豐收的果實,我感到心裡甜滋滋的。同時我也總結出了一個經驗:做什麼事,不可能一下子就成功,所以你不要怕失敗,有些事它需要你試了又試。在試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提高,這樣做事,才能成功!
「堅韌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會把人喚醒的。」是的,那天,我在經過多次的「失敗」和「磨練」以後,也得到了成功的體驗……
那天,我讓媽媽帶我去學溜冰。來到溜冰場,只見冰場上十分熱鬧,好多小朋友就像一隻只小鳥在歡快地飛翔。看著他們,我真是羨慕極了。於是,我讓媽媽陪我進入溜冰場,趕緊穿上了溜冰鞋。誰知我穿好鞋剛一站起來,就「咚」的一下,摔倒在了地上,我連忙用手撐著爬起來,可腳剛一著地,就滑了出去,就又一次摔了下去。又爬,腳又滑了出去……這時的腳底下,就像是塗了一層油,怎麼也用不上勁。我那窘樣,惹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媽媽見狀,趕緊上前把我抱著扶起來,讓我坐在場外邊的凳子上,我摸著摔痛的手臂,小心地不敢再隨便站起來……
媽媽見我那樣,笑著說:「怎樣?怕了?還學不學?……」我看看媽媽,再看看場上小朋友自由自在的身影,一種不服油然而生,我就不信我學不會。於是,我摔開媽媽的手,倔強地再次走進場地,緊緊地抓住場邊的扶欄,小心地控制著自己的腳,努力不讓它滑出去……就這樣,慢慢地,我終於找到一點感覺,漸漸地學會了站立,雖然還不穩,但也總算可以站住了。接下來開始學滑行,我讓媽媽抓住我的手,慢慢地向前移,誰知腳剛一移動,竟又控制不住,重重地摔了下去,但我不放棄,爬起來再學……就這樣,邊學邊摔,屢敗屢戰,別人的笑聲、摔跟頭的痛楚,都沒有阻擋我學習溜冰的決心……經過不斷地練習,我終於可以一個人慢慢地向前滑動了……
歷經風雨,終能見太陽!
從學溜冰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只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挑戰自我、頑強拼搏,成功就一定會和你握手!
⑤ 議論文素材
一、 愛國議論文寫作事實論據搜集:
1. 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麼鬼話!」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2. 陳天華遙寄血書
革命家陳天華,在日本留學時,聽到沙俄軍隊侵佔滿洲,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訂喪權辱國條約的消息後,他悲憤欲絕,立即在留學生中召開拒俄大會,組織拒俄義勇軍,准備回國參戰。
回到宿舍後,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在血書里陳述亡國的悲慘,當亡國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來戰斗……他一連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裡還在不停地咸:「救國!救國!」
別人把他救醒後,他堅持把血書一份一份裝入信封,從萬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國內。讀到的人無不感動。
3. 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帝國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
學校當局在中國愛國留學生的強大壓力下,只得認錯道歉。
4. 楊靖宇獻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楊靖宇曾擔任「南滿抗日聯軍」司令,從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場獻身為止。在艱苦征戰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擊日寇。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楊靖宇率部頑強戰斗,使敵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日酋對他又怕又恨,調集重兵圍困。有人勸楊靖宇投降,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後,彈盡糧絕,楊靖宇在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後壯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刺刀剖開他的肚子,楊靖宇肚裡沒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樹皮、草根和棉絮。
5. 科學家獻身祖國
1946年,美國某大學以優厚的條件聘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為終身教授。但他回答說:「為了抉擇真理,為了國家民族,我要回國去!」終於帶著妻兒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國後,他不僅刻苦致力於理論研究,而且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譽為「人民的數學家」。
此外,還有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生物學家童第周、核物理學家錢學森,高能物理學家張文裕,化學家唐敖慶……他們個個都滿懷愛國之志,為國家的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
6. 安徒生跟老友斷交
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跟德國的奧古斯登堡原來是要好的老朋友。
1848年普魯士侵入丹麥的國境,這種侵略行為引起安徒生的極大憤怒。四年後,他到德國去旅行。許多德國朋友涌到車站去迎接他。一位朋友說:「奧古斯登堡公爵夫婦在家裡等您,希望您去和他們會見。」「我不願去見他們,奧古斯登堡參加了四年前普魯士侵丹麥的戰爭,我怎麼能去看這家人呢?」安徒生憤怒地說著。從此,兩位老朋友斷交了。
7.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波蘭著名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9歲從音樂學院畢業時已經很有名氣了。後來他決定出國深造。在朋友舉行的送別晚會上,朋友們贈送給他一隻裝滿祖國泥土的銀瓶。這只銀瓶一直伴隨著他19年。1849年秋天,蕭邦病重垂危。臨終前,他囑咐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政府不會允許將我的遺體運回華沙,就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去。」
二、愛國議論文寫作理論論據搜集:
1. 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男兒七尺軀,願為祖國捐。
《革命烈士詩抄.陳輝詩》
國人無愛國心者,其國恆亡。
2. 李大釗《厭世心與自覺心》
國既不國,家何能存?
守紀
一、 議論文寫作事實論據搜集:
孫武力斬王妃
孫武,春秋末期著名軍事家。字長卿,齊國人。後到誤國,助吳王闔癌改革圖強,他以冶軍嚴明見長,誤王想實際考察他治軍的本領,就讓他訓練宮中的美女,闔癌症選派了180名宮中美女,指定他兩個寵妃當隊長。孫武把她們分為兩隊就進行訓練,並有令在先,不能違反紀律,如果違反軍紀,按軍法處治。王妃自恃吳王寵幸,根本不把孫武命令當回事,扭扭捏捏,嘻嘻哈哈,誰也不聽孫武的指揮。孫武再三傳令也不頂事。孫武立即召來執法官把吳王的兩個寵妃推出斬首,吳王派人來說情,孫武說:如果不按軍法處治違反紀律者,今後就無法指揮打仗。孫武力斬兩個隊長以後又挑選了兩個隊長,繼續訓練,宮女們再也不
敢違抗命令了。
後孫武為吳帥,五次攻打楚國,並且一度佔領了楚的都城。著有《孫子兵法》傳世。
紀律嚴明的戚家軍
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他所率領的戚家軍,英勇善戰。相繼消滅浙江、福建、廣東的倭寇,盪平東南沿海的多年倭患。後來又鎮守北方,使塞外統治者不敢南犯。這一支使敵人聞風喪膽的精銳之師,主要是靠鐵的紀律保證。戚繼光執行紀律鐵面無私,紀律面前人人平等。他的舅舅也在軍中任職,有一次他犯了紀律,戚繼光毫不留情,當著將士的面,按紀律罰治了他的舅舅。
由於軍紀嚴明,軍中將士,不敢隨便違紀,所以戚家軍具有強大的戰鬥力。
周恩來嚴守紀律
周恩來嚴守紀律的事例很多,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和電子表穎超同志嚴守黨的保密紀律的故事,早已傳為佳話。即使在他當了總理以後,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是事事處處嚴守紀律。
有一年夏天,周恩來總理要向北戴河區文化館的圖書室借世界地圖和一些書籍。按圖書室的規則,這些書不外借。他就冒著大雨親自到圖書室查閱,衣褲都淋濕了。圖書管理員見此情形,十分後悔,覺得應該將書給總理送去。總理安慰她說:「你們圖書館管理得很好,應該有規章制度,沒有制度就不好管理,無論什麼人都要遵守規章制度。」
拿破崙論紀律
歷史上精於騎術而善於單個格鬥的馬木留克騎兵卻被騎術不精但有紀元律的法國騎兵擊敗了。對此,法國著名的資產階級軍事家,是這樣評述的:「兩個馬木留克兵絕對能打贏三個法國兵,一百個法國兵與一百個馬木留克兵勢均力敵,三百個法國兵大都能戰勝三百個馬木留克兵,而一千個法國兵則能打敗一千五百個馬木留克兵。
造成這種強弱變化的原因,就是因為馬木留克騎兵缺乏紀律,而法國騎兵有嚴格紀律。嚴格的紀律,把許多人組織起來,溶合為一個整個力量,這種力量就不只是單個人力量的簡單總和,而是一種大得多的新的力量。
二、議論文寫作理論論據搜集:
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2、懸衡而知平,設規而知圓。《韓非子》
3、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毛澤東
4、我們現在必須完全保持黨的紀律,否則一切都會陷入污泥之中。[德]馬克思
5、五寸之矩尺天下之方。《荀子》
6、人民享受著廣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時又必須用社會主義的紀律約束自己。
毛澤東
7、有理想,有紀律,這兩件事我們務必時刻牢記在心。鄧小平
8、紀律是達到一切宏圖的階梯。只要把紀律的琴弦拆去,多少刺耳的聲音就會發出來。[英]莎士比亞
9、公民的行為應以不擾亂法律規定的公共秩序為限。《人權宣言》
10、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毛澤東
11、自由只存在於束縛之中;江河若沒有堤岸,便不成其為江河。
[美國]金斯伯格《鐐銬》
12、擺接吻土壤的束縛,對於樹來說並不是自由。[印]泰戈爾《流螢集》
「磨難」篇
「自古名人多磨難」。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大多經過逆境的種種磨難。他們面對逆境,不怨天尤人,不誤用嘆哭泣;咬緊牙關,奮力抗爭以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戰勝逆境,成為勝利者。
我們都應勇敢直面逆境磨難,用它來磨煉自己奮飛的翅膀,最終使自己成為一個成功者。
二、議論文寫作事實論據搜集:
命途多舛的蘇軾
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他被當時「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譏刺朝政」、「包藏禍心」,遭到逮捕和審訊,幾乎送了性命,史稱「烏台詩案」。後謫居黃州。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繼位,高太後攝政。高太後不滿新法,立即起用舊黨召。司馬光等回亦執政,蘇軾被調回京城,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後同舊黨發生分歧。他對舊黨執政後,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於是又遭誣告陷害。1089年,蘇東坡再次被貶出京,出任杭州知府。1093年,高太後去世,哲宗執政,又把變法派召回朝內主政,政局變生急轉直焉的變化。第二年6月蘇東坡,被貶得更遠,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定居在惠州(今廣東惠陽)。晚年過流放生活。給蘇東坡又一次沉重打擊,公元1101年7月26日,這位66歲的老人,終於滿含悲憤離開人世,結束他命運多舛的一生。
蘇軾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就是在被貶時寫出的。如:詞作《奴嬌•赤壁懷石》,散文《簣谷偃記》,《方山子傳》、《記承天寺夜遊》、前後《赤壁賦》等。
終生坎坷的巴爾孔克
1850年8月21日,在巴爾孔的葬禮上,雨果所致的蛋詞中有這樣的話:「在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孔克是最偉大的一個;在優秀的人物中間,巴爾孔克是最優秀的一個。…可嘆啊!這個堅強的、永遠不停止奮斗的哲學家,思想家、詩人、天才作家。在我們中間,他過著風風雨雨的生活,遭逢了任何時代一切偉人都遭逢過的惡斗和不幸。如今,他走了。他走出了紛擾和痛苦。」是的,巴爾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愛。家庭和母親,對他冷漠無情,他好像是家庭里多餘的人。巴爾扎克後來回憶這段生活,曾忿忿地說:「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母愛。」「我經歷了人的命運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長大以後立志要從事清苦的文學創作。當一個「文壇國王」。從1819年夏天開始,整天在一間閣樓里伏案寫作。閣樓咫尺見方。他的居所簡聘寒酸,夏天熱騰騰,冬天寒風嗖嗖。他沒有白天,沒有黑夜,沒有娛樂,總是不停地寫。結果在與書商打交道過程中不斷受騙,以致負債累累。債務高達10萬法郎。為了躲債他6次遷居。他對朋友說:「我經常為一點麵包、蠟燭和紙張發愁。債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樣。我常像兔子一樣四處奔跑。」巴爾孔克,一生勤奮寫作,常常連續工作繭自18小時。在不到20年裡,他共創作91部小說。在世界上有廣泛影響,但他一生卻是在貧困和痛苦中度過的。他曾一句話概括自己:「一生的勞動都在痛苦和貧困中度過。經常不為人理解。」
多災多難的塞萬提斯
塞萬提斯,西班牙16世紀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訶德》風行於世。被稱為不朽之作。塞萬提斯一生多災多難,出身沒落貴族,家庭貧寒,從小就跟父親外出奔波謀生。22歲參軍,在與土耳其海戰中,左手致殘。後曾被海盜俘獲,賣到阿爾及利亞為奴,歷盡艱辛。被父母贖身獲得自由後,曾在海軍中充任軍需,後又蒙冤入獄後生活無著,當時一家7口人過著飢寒交際花迫的生活。他就在這樣的困境中寫出了《堂吉訶德》、《努曼西亞》、《懲惡揚善故事集》、《加拉黛亞》、《巴爾那斯游記》、《八個新的喜劇和八個新的幕間鬧劇》等一批有影響的作品。
一、事業議論文寫作事實論據搜集:
《資治通鑒》是我國現存編年體史書中規模和影響最大的一部歷史巨著,共294卷。記述了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世宗顯德6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中國古代歷史。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撰這部巨著,歷史19年之久。他每天都寫至深夜,第二天未到五更便又起床。為了防止貪睡不醒,他用圓木做了一個枕頭,頭枕在上面,進入夢鄉後,只要稍稍一動,這個圓形木枕就會翻流通,把司馬光驚醒,他就立即起床,握筆書寫。他為此枕取名為「警枕」。
在主持編撰《資治通鑒》中,司馬光投入了極大的精力,書中所記每一史實都從多種史料中比較選取,精詳考證,有疑問者,又另著《考異》30卷,用以辨證各種史事的不同記載。
《資治通鑒》的數百萬字的初稿,司馬光都用典雅的楷書抄成的,工整不苟。
司馬光的名字和這部歷史巨著一樣,永垂千古!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對西洋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11歲開始寫作鋼琴奏鳴曲,13歲參加樂隊。22歲到音樂之都維也納學習音樂,差不多就在這時患耳疾,聽覺開始衰退。從此,他就與可怕的耳聾苦戰,音樂家遭耳聾,這是慘酷的致命傷!若沒有對音樂事業的執著追求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就一定會倒在這惡運的腳下。可他面對惡運挑戰,呼喊道:「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的大部分作品都產生在患耳疾以後。他的全部生涯中最偉大的作品《第九交響曲》就是在他全聾後寫成的。當《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次公演時,大廳里迸發出一陣經久不息的暴風雨般的歡呼聲。聽眾對於貝多芬在場上出現,一共報以五次熱烈掌聲。按照禮節,對皇族也只用三次鼓掌禮。可是,貝多芬對此毫無覺察,因為他什麼也聽不見。
貝多芬只活了57個年頭,但給後人留下大量音樂作品。主要有交響曲九部,歌劇《菲岱里奧》、歌德悲劇《哀格蒙特》的配樂鋼琴奏鳴曲32首、鋼琴協奏曲五部、小提琴協奏曲一部,弦樂四重奏16部和《庄嚴彌撒曲
二、議論文寫作理論論據搜集:
1、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陶行知《介紹一件大事》
2、人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孫中山《在上海中國國民黨本部的演說》
3、事業是欄桿,我們扶著它在深淵的邊沿上走路。[前蘇聯]高爾基《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
4、偉大的事業不靠力氣和體力的活動而獲得成就,必須依靠忠言、權威和學識,而這三件事不會因年高而削弱,相反,年事越增,他們就越加堅強和豐富。[英]喬叟《梅利比的故事》
5、不要因為想干大事就不做小事。日本諺語
6、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宋•張耒《示秸》
7、立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登門入室的旅程。[法]巴斯德
「勤思」篇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可見,勤於思考對於求知是多麼重要。其實人們在一切活動中都應重視思考。只有深刻而周到的思考,才會有新的發現,才會產生創造的靈感,才會有理性的升華,才有可能避免許多可以避免的失誤。
所以,我們要學會勤於思考,不做思想懶漢。
一、勤思議論文寫作事實論據搜集:
「大陸漂移說」的提出
著名的「大陸漂移說」是德國地球物理學家、氣象學家魏根納提出的。他在地圖上發現大西泣西岸的南美洲巴西東端呈直角的凸出部分,與東岸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進去的部分,正好能夠對起來,而且巴西沿岸每一凸凹處,與非洲沿岸每一凹凸處幾乎都相對應。他思索著:如果移動這兩塊大陸,使他們靠攏,那麼這兩個部分正好吻合。他想到這里,心裡一亮:「這兩個大陸原來可能是一個。」
後來他又經過長期研究,通過地球物理,地質,古生物及古氣候多方論證,提出了著名的「大陸漂移說」。他認為地球大陸原是一個整塊,大約距今3億年以前開始分裂,向東西南北移動,後來才成為現在的樣子。
後來科學的新發現,進一步證明了他的學說。
維勒的後悔
德國19世紀化學家維勒,是一位在科學上有成就的科學家,他曾先後發現了鋁和鈹兩種元素。但他也有遺憾。有一次,他在研究礦石時,發現了一種化學物質,他沒有深入思考,武斷地斷定它是金屬鉻。不久,瑞典物理學家、化學家肖夫斯特姆也遇到了這種化合物,他沒有輕易放過,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終於發現這種金屬是釩。維勒得知後,後悔莫及。由於自己的草率,沒有認真思考,失去了一種科學發現的良機。
二、勤思議論文寫作理論論據搜集:
1、不深思則不能造其學。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粹言•論學》
2、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宋•朱熹〈朱子語類輯略〉
3、致思如掘井,初有渾水,久後稍引動得清者出來。人思慮,始皆混濁,久自明快。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河南程氏遺書》
對不起,您的播放器沒有按照第一視頻聯播網的要求放置在距頁面頂部600像素以內,所以無法正常顯示!4、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理自知。
謝覺哉《雜文選》
5、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清•張伯行《學規類編》
6、訊問者智之本,思慮者智之道。漢•劉向《說苑•建本》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8、學而善思,然後可與適道。宋•程顥、程頤《二程集•暢潛道錄》
9、學非礙於思,而學愈博則思愈遠;思正有功於學,而思之困則學必勤。
清•程顥、程頤《二程全書》
10、思考可以構成一座橋,讓我們通向新知識。[德]普朗克
11、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美]愛因斯坦
12、思考是行為的種子。[美]愛默生
13、一個年輕的時候不會思索,他將一無所獲。[美]愛迪生
14、我能成為一個科學家,最主要的是:對科學的愛好;思索問題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收集事實上的勤勉。[英]達爾文
15、思索,繼續不斷地思索,以待天曙,漸進乃見光明。[英]牛頓
16、思索使人偉大。[法]巴斯卡
「謙虛」篇
「一切真正的偉大的東西,都是淳樸而謙遜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實學者,凡是真正的偉人俊傑,無一不是虛懷若谷,謙虛謹慎的人。
一、 議論文寫作事實論據搜集:
呂岱哭徐厚
三國時的呂岱位高權重,名聲顯赫,但能虛心聽取批評意見。他的朋友徐厚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評呂岱的缺點。呂岱的部屬對徐厚不滿,認為徐厚太狂妄,並將此告訴了呂岱。可呂岱反而更加尊重和親近徐厚。徐厚死後,呂岱失聲痛哭,邊哭邊訴:「徐厚啊!以後我從哪兒去聽到自己的過失啊!」
寫我一生的錯誤
受世人崇敬的周因來,一生謙虛謹慎,平易近人,身為總理雖日理萬機、公務繁忙,但每到一處都要深入群眾了解情況。60年代他有一次到上海考察,與電影演員們會面,在親切交談中,有同志熱情向他建議:「總理,您給我們寫一本書吧!」可他回簽說:「如果我寫書,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讓活著的人們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梅蘭芳拜師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
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餘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蘭芳知道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顧,尋找老師。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隻只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群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向他致意問安。在座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深受感動。幾天後特向梅蘭芳饋贈《雪中送炭圖》並題詩道:
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
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
梅蘭芳不僅拜畫家為師,他也拜普通人為師。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老人指出:「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台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老師」。
名人謙虛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後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贊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被人們稱頌為「力學之父」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熱學上,他確定了冷卻定律。在數學上,他提出了「流數法」,建立了二項定理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開辟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偉大科學家,然而他非常謙遜。對於自己的成功,他謙虛地說:「如果我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他還對人說:「我只像一個海濱玩耍的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兒,真理的大海還是沒有發現。」
揚名於世的音樂大師貝多芬,謙虛地說自己「只學會了幾個音符」。
一、困境/逆境議論文寫作事實論據
在困境中著書
我國清代傑出文學家吳敬梓,生活貧困。在他創作《儒林外史》時,經常因為家中無米下鍋而挨餓。有一次一連兩天吃不上飯,餓得頭昏眼花,躺在床上喘氣,還向妻子要筆繼續寫書。妻子流著淚勸阻他。恰好此時,有親戚送來三斗米、兩千文銅錢。
吳敬梓吩咐妻子點火做飯,自己立即從床上爬起,走到桌前奮筆疾書。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作家伏契克被德國法西斯關在牢房裡,他受盡酷刑,遍體鱗傷。昏迷幾個星期,剛一清醒,他就向同情他的獄座克靈斯基要來紙筆,趴在床板上寫文章。每寫好一章就托克靈斯基秘密帶出監獄。他忍受著渾身傷口的疼痛,額上黃豆大汗珠,滴濕了稿紙,浸濕了床板,仍堅持寫下去。他犧牲後,他寫的書出版了,就是現在人們讀到的名著《絞刑架下的報告》。
受挫不餒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意志堅強,演藝精湛。一次演《花蝴蝶》折斷左臂,演《獅子樓》又跌折右腿,後來又接錯斷骨。他在一連串挫折面前,毫不氣餒,為了藝術,他毅然把接錯的腿骨打斷,重新接人事。他這種不怕挫折,通往直前的精神,終於鑄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流派。
奧斯特洛夫斯基不向惡運低頭
前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不向命運低頭,決心寫長扁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開始時,他口授,讓人記錄。後來他想老是讓別人代勞總不是個事。於是,他用硬紙做成一個框子,放在稿紙上,用手摸著框子寫。他忍受著疾病的折磨,咬著牙一頁一頁地堅持寫下去。用了將近五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部世界名著。
二、困境/逆境議論文寫作理論論據
1、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孫中山《建國方略》
2、人類歷史是一部戰勝艱險的歷史。謝覺哉《艱險拿來足踩平》
3、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毛澤東《愚公移山》
4、百折不撓,屢仆屢起。孫中山《人民心力為革命成功的基礎》
5、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明•郎瑛《七修續稿•詩文類》
6、困難乃見才,不止將有得。宋•歐陽修《韓公閱古堂》
7、奮斗是萬物之父。陶行知《給肖生的信》
8、沒有爬不上的山,沒有過不去的河。朝鮮諺語
一、創新議論文寫作事實論據
商鞅變法強秦
商鞅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改革家。他幫秦孝公進行兩次重大改革,「開阡陌封疆」,廢止井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而創立按丁男征賦辦法;獎勵農戰,凡從事耕織繳納糧食布帛多者,可以改變原來身份,有軍功者還可以受爵位;實行郡縣制,由秦王直接委任官吏。此外他還「燔詩書而明法令」強調法治。
商鞅後來雖被守舊的反動勢力車裂而死,但他的改革,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
魯迅剪辮明志
清政府強迫所有男人都要留一條長辮。在日本,中國清朝留學生也要拖一條長辮子,處處受日人的譏笑甚至侮辱。魯迅決心率先剪掉辮子,以表示對清政府的抗爭和在外國人面前洗刷恥辱的決心。並特地到照相館拍照片,在照片背面,寫下一首憂國憂民的詩:「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琴納試種牛痘
1796年,美國人琴納試種牛痘獲得成功。猖獗於世的可怕的傳染——天花。終於有了剋星。
但要推廣這種療法卻遇到重重阻力。英國皇家醫學雜志拒絕刊登琴納的論文。有人散布謠言:「種牛痘,人頭上會長出牛角,身上長出牛毛,會發出牛的叫聲。」對琴納進行人身攻擊。
琴納不怕威脅,勇敢捍衛科學真理。自費刊印自己的論文,宣傳新事物新思想。接種牛痘戰勝天花的預防醫療活動,迅速在全世界展開,新事物終於戰勝了舊觀念。
二、創新議論文寫作理論論據
1、改革之任,人人有責。孫中山《建國方略》
2、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魯迅《中國語文的新生》
3、變法則民富。譚嗣同《仁學二》
4、大變則大效,小變則小效。梁啟超《論科舉》
5、新笤帚掃得干凈。[英]海伍德《諺語集》
6、人的天性渴求新廳事物。[古羅馬]老普林尼《博物志》
7、請君莫奏前朝英,聽唱新翻《楊柳枝》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
8、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9、今美於昨,明日復勝於今。清•李漁《〈笠翁余集〉自序》
1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⑥ 禮儀培訓有哪些
1.儀表禮儀:
儀表主要是指:人外部輪廓、容貌、表情、舉止、服飾給我們的總體印象。
包括兩部分:、靜態——高矮胖瘦、年齡狀態。(相對在某一個時間之內不會突變)
動態——舉止和表情)
2.儀表的禮儀規則:
(1)、整潔 (2)、自然 (3)、互動
3.需要注重的要點:
(1)、容貌面部的修飾
(2)、口部的修飾
4、化妝的要求
第一點,化妝要提倡自然,因為我們不是去上電視做節目,不是去舞台表演的話,沒有必要搞舞台妝。第二個原則叫避人。化妝也好,收拾自己也好,不要當眾表演。
5、舉止動作的要求 舉止動作實際上是教養、風度和魅力的問題。
1)、坐姿、站姿、
第一,不能夠雙腿叉開而站,站立成小八字或丁字步。
你坐在別人對面的話,你兩條腿就要自然而然地並攏,第三、最不能夠出現的問題就是你穿著裙子也好、穿著褲子也好,萬不得已蹲,要採用跪或者背對著別人。第四、走路要端莊,不要手插褲兜走路;不要左顧
右盼。沒有特殊情況不要跑,上樓梯,要一步一個台階。抬頭、雙目向前平視,面帶微笑軀干挺直,身體重心在兩腿中間
2)、握手
一般握手要用右手,一般握手不用左手。握手的話,一般跟別人握手的話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合適的力度握住對方的手,輕輕的上下搖晃2——3下。
是地位高的人首先伸手。比如下級和上級在一起,上級首先伸手,晚輩和長輩在一起,長輩首先伸手,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女人首先伸手。
3)、眼神
眼神要注意這樣一個習慣,就是要注意四個字,目中有人,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我們和別人交流的時候,要養成注視對方的習慣。
4)、手勢自然、適度,曲線柔美,動作緩慢,力度適中,左右擺動,不宜過寬
交談姿態以站姿為主,自然親切,說話時雙手上下重疊放置腹部,傾聽時雙手前後重疊放置腹部。坐下交談時雙手重疊放置在大腿
⑦ 誰有關於《握手》的作文素材。急!!!!!!!!!!!!!!!!!!!!!!!!!!!!!!!!!!!!!!!!!!
二十年前,她8歲,母親36歲。6歲,是最頑皮的年齡;36歲,是家庭負擔最重的年齡。 那條路,窄且泥濘,但卻是小城最繁華的地方,傍晚這里人聲鼎沸。每天夕陽西下,她和母親總會出現在那個地方。那天,秋風刺骨,使她瑟瑟發抖。母親一如既往地握著她的手,死死的,就像怕她逃走似的。的確,這里人山人海,接踵而至,一不小心,就會與家人分散。她注意到了,母親的手以失去了往日的光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蒼老般的黑。母親把她的手握疼了,她幾次想告訴母親,但看到母親兩鬢新增的皺紋,被風吹散的頭發,她欲言又止。母親知道,最為母親,她應該保護自己的女兒,這是她的責任。她也知道,她應該讓母親完成好做母親的責任,就是不亂走,跟著母親。 風不停的吹著,但她不怕。 二十年後,她28歲,母親56歲。28歲,是成家立業的年齡;56歲,則是中年與老年的轉折。 那條路,燈火輝煌,車水馬龍,仍是小城裡最繁華的地方,人也日益增多了。她和母親依然每晚都來。那個傍晚,凜冽的寒風不停的吹著。她緊緊地握著母親的手,好像這是她中他的責任與使命似的。母親多次想讓她松開自己那粗糙、筋脈突兀的手,可看她堅定的面孔,和她披在自己身上的外套,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母親知道,女兒長大了,到了負起對父母的責任的時候了。她也知道,母親老了,自己必須對她負責。 風不停的吹著,可她們的心熱著。
佛說彼岸,無生無死,無憂無苦,無怨無恨,處於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是個忘卻一切的極樂世界。佛說只有生前有愛,普渡眾生的人才能在逝世後到達彼岸,我想,俄羅斯文豪屠格涅夫一定在逝後到達了彼岸,因為他懂得用握手把溫暖傳遞給一個乞丐,讓他有了生的希望。 握手是一種禮儀,但它所蘊涵的意義並不簡單,茫茫滄海,芸芸眾生,又有多少人懂得握手的內蘊?看似簡單的握手中,深藏的是人性中最為光輝的一面。 2004年雅典運動會上,射擊選取埃蒙斯把6。9環的成績射到了別人的目標處,將本已到手的金牌讓給了一位中國人,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又一次在最後一次射擊中失誤,但與上次不同的是,他並沒有大聲吵鬧,沮喪失落,而是從容鎮定的走到那位意外獲得金牌的選手面前,與他握手,並對他道賀,他雖然丟失了一枚金牌,但他獲得了千萬人的尊敬!這個兩次踏入同一條命運河流的人,用他的行為向大家證明了美國人的風度,也為他自己贏得了無數觀眾的掌聲。 握手是一種風度,一種面臨命運的不幸與玩弄卻微笑面對它的風度。 其實不只埃蒙斯,還有很多人都因握手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松下公司有一位小職員,每回遇到客人都會與其握手,不論對方是尊是卑,是總統還是乞丐,他都會尊敬的與之握手,奉上自己的微笑,在松下幸之助來下屬公司查看時,他發現了這個卑微的小職員,注意到他與每個人的握手,從此開始關注這個小職員,兩年後,他成了這家下屬公司的總經理,他與身邊的人的每一次握手都是他進步的階梯,他就憑借著這把階梯到達了成功的頂峰。也許有人認為他的成功僅是偶然,認為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像他這樣做呢?也許他與松下的偶遇僅是偶然,但他的成功卻是必然的,因為他與每一個人握手的細節就透露出了他的精神。 握手是一種態度,一種追求平等,帶人走向成功的態度。 春雨纖寒,東風猶醉,垂柳依依別絮,梨花簇簇飄雪,乍暖還寒時秀色最難將息,人生是如此的美好,願我們都能懂得握手的奧妙,讓愛飄落人間,在每一個角落彌漫開來。那時,人間亦是彼岸!
⑧ 帶著微笑出發」作文。給些素材
生活中,每一個人的微笑對與別人,自己都是一種快樂。微笑,它讓你開心的面對現實;微笑,它使你充滿自信和活力;微笑,它讓你從悲傷的境界里醒來。如果的給失敗者一個微笑,那他就會重新站在起跑線上,去迎接新的挑戰;如果你給成功者一個微笑,那他就會產生超越自我的念頭,決意更上一層樓。不是嗎?微笑使人樂觀,微笑給人希望。
在學校,老師、同學們的微笑給了我信心。在家裡,家人的微笑給我溫暖。生活中,朋友們的微笑又讓我遠離孤獨。在期中考試後,我的心情一直很不好,獨自走在籃球場上,郁悶的打著籃球。這時,一個無憂無慮的同學從我身邊走過。我看看他,他看看我。這一瞬間,他笑了,而且笑了那麼燦爛。顯而易見,我被他燦爛的微笑感染了。我感到自己就像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拋棄了所有煩惱,奔向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微風輕輕地撫摸著我,想起那甜蜜的微笑,我也笑了。我的微笑讓我身邊的人不再替我傷心,也讓我振作起來。晚上,我獨自坐在陽台上,望著天空,想著那遙遠的未來。我問我自己,如果沒有他的出現,沒有他的微笑,我會一直消沉下去嗎?
微笑,對與高興的人而言,是天上的太陽,每天都能看見。然而,對一個不高興的人而言,卻是繁雜的天上的那顆小小的星星,整天都呆在家裡。而我的觀點呢?生活中,微笑無處不在,即使在黑暗的角落裡,在無人的世界裡,被圍在牆里的人,給自己一個微笑,正如給自己信心。
在「微笑」的世界,永遠都不會孤獨,不會想放棄一切,不會害怕,反而會感到溫暖。
微笑是人類最美麗的表情。她是以自信架起的希望燈塔,是弱小者手心的一片愛的陽光,是乞食者心中的一塊甜美的乳酪,是智者融化冰山的熊熊烈火。無論你是經受著風吹雨打,還是沐浴著陽光雨露;無論你是已攀上了頂峰,還是被困於巨谷深淵,生命的微笑都能感化潮濕的心情,抹去不悅的色彩。
還記得海倫·凱勒嗎?當她的生命在黑暗裡碰壁時,正是沙莉文老師那微微的一笑,使她感悟到了陽光般的溫暖。她說:「溫暖的陽光照在我的臉上,我的手指觸到了鮮花和葉子,我意識到春天來臨了。」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說:「微笑是一種神奇的電波,它會使別人在不知不覺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會上,一個平日對卡耐基很有意見的商人在背地裡大肆抨擊卡耐基,當卡耐基站在人群中聽到他高談闊論的時候,他還不知道,這使得宴會主人非常尷尬,而卡耐基卻安詳地站在那裡,臉上掛著微笑,等到抨擊他的人發現他的時候,那人感到非常難堪,正想從人叢中鑽出去,卡耐基的臉上依然堆著笑容,走上去親熱地跟他握手,好像完全沒有聽見他講自己的壞話一樣。後來,此人成為了卡耐基的好朋友。正如雨果所說:「微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上的冬色。」
⑨ 《羅馬假日》中的蒙太奇手法以及近遠景鏡頭分析
我復制來的。對LZ有沒有用我不知道。但是希望能幫到你,我也不是為了你20分來的
蒙太奇手法--學習電影導演
何為"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在法語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國它被發展成一種電影中鏡頭組合的理論。蒙太奇基本上是俄國導演發展出來的理論,是由普多夫金根據美國電影之父格里菲斯的剪輯手法延伸出來,然後艾森斯坦也提出了相關性的看法。普氏認為兩個鏡頭的並列意義大於單個鏡頭的的意義,甚至將電影認為鏡頭與鏡頭構築並列的藝術。至少用遠景而用大量特寫的連接造成心理, 情緒, 與抽象意念的結果。艾森斯坦則受俄國辯證性哲學思維的影響,認為鏡頭間的並列甚至激烈沖突將造成第三種新的意義。當我們在描述一個主題時,我們可以將一連串相關或不相關的鏡頭放在一起,以產生暗喻的作用,這就是蒙太奇。例如:我們將母親在煮菜、洗衣、帶小孩、甚至父親在看報等鏡放在一起,就會產生母親"忙碌"的感覺。
蒙太奇廣義的來說是指剪接,以前的電影是沒有剪接的 一卷十分鍾拍到完才換另一卷,第一個把剪接用在電影上的是《波坦金戰艦》,其中嬰兒車由樓梯摔下、四周人在開槍、母親緊張失措、這些畫面交互剪接
產生緊張緊湊、隱喻的效果,成為電影史上空前的發明造就的經典。如果不甚了解,可參考普多夫金的「母親」或艾森思坦「波坦金戰艦」中的「奧德賽台階」,不過基本上蒙太奇是一種導演操縱鏡頭的手法,也就是控制了絕對的知性思維與表現意義,觀眾只等著被灌輸,與具有詩的表現形式的電影所呈現出來的曖昧性與開放性完全不同,後者如塔可夫斯基,、溫德斯、費里尼。
事實上不應只說是剪輯的手法,因還有其他形式可造成蒙太奇的效果,簡而言之即是中國文字中的「會意」 字,可以靠著剪輯將不同地方的人景物事前後排序,讓你以為彼此有關聯,例如:先拍一人在敲門,隨後人進屋內,事時上屋內屋外可能在不同地方拍的。
何為"蒙太奇"段落,如先有一個鏡頭出現兩個人面對面的畫面,緊接一個鏡頭是其中一個人的表情特寫,觀眾藉由這個人的表情,可以知道另一個人的動作,雖然那個人未出現於畫面。蒙太奇(剪輯)是顯示時空的跳接,時間是點和點的銜接,相異於鏡頭從A到B一條線的移動。蒙太奇所呈現的時間是導演嚴格摘取的一個點。此外蒙太奇強調的是一件事發展後的結果,如同一個女人在酒廊爭吵,緊接一個鏡頭是她已死在卧室,鏡頭強調的是爭吵後的下場,結局的考慮超過她被謀殺的過程。蒙太奇凸顯事件結果所帶來的驚覺,先使觀眾瞬間知道死的結局,再讓觀眾看到客廳內凌亂的場面,由知倒溯緣由和場景。
舉例說明
科波拉的《吸血鬼》一片中有一幕,吸血鬼的頭被砍了之後 飛了出去 鏡頭跟拍到頭要落下時剪接接上晚餐時一大塊盤子上的肥肉,給人好像頭落到盤子上變一團食物的感覺,就給人弱肉強食的隱喻。在科波拉的另一部經點作《現代啟示錄》,男主角要去殺馬龍白蘭度時,殺人和殺水牛祭典的畫面不斷交錯剪接再一起,
什麼意思看了就知道。
《走出非洲》的片頭,女主角回憶往事的聲音配合閃現心中的叢林,(鏡頭不穩定)和野獸的吼聲。緊接一個鏡頭,是一個人(後來觀眾知道是男主角丹尼斯)站在平原,頭上是輪夕陽。觀眾印證後來劇情的發展,將發現這兩個並置的鏡頭,是他們過去交往過程的縮影。丹尼斯適時出現,使一頭漸漸逼近女主角的獅子驚走,他給她帶來穩定力。但他英年即墜機而亡,結局如一輪落日,只是人死不可能再日出東山。以兩個鏡頭的連接來說,簡短的瞬間已是人一生的縮影。以單一鏡頭來說,夕陽下朦朧的身影正是丹尼斯真確的寫照.對於女主角來說,丹尼斯是神秘難以理解的,心中所見的實際上只是一個朦朧的輪廓。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譯音,原本是建築學上的用語, 意為裝配、安裝。影視理論家將其引伸到影視藝術領域,指影視作品創作過程中的剪輯組合。 "蒙太奇"的含義有廣狹之分。狹義的蒙太奇專指對鏡頭畫面、聲音、色彩諸元素編排組合的手段,即在後期製作中,將攝錄的素材根據文學劇本和導演的總體構思精心排列,構成一部完整的影視作品。其中最基本的意義是畫面的組合。電影美學家貝拉·巴拉茲談及:蒙太奇是電影藝術家按事先構想的一定的順序,把許多鏡頭聯接起來,結果就使 這些畫格通過順序本身而產生某種預期的效果。可見,蒙太奇不是與鏡頭畫面同一的元素, 蒙太奇是將這些元素進行組裝的規則,是一種影視語言符號系統中的修辭手法。 廣義的蒙太奇不僅指鏡頭畫面的組接,也指從影視劇作開始直到作品完成整個過程中藝術家的一種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 從這個意義上講,普多夫金的著名論斷"電影藝術的基礎是蒙太奇"這句話今天仍然適用,並且極有可能永遠適用。
蒙太奇作為技巧和思維之存在,有著根深蒂固的人類心理學基礎。
蒙太奇的視覺心理學基礎 人類生活在一個運動的世界裡,物體通過我們的視野,視網膜上留下了一連串映像,而視網膜要求視野有變化才能正常活動。 當人的眼睛盯住某個固定的物像(如牆上的某個斑點)目不轉睛約五分鍾左右,這一圖像便會變得模糊不清。如果看一眼另外的東西,再回到原先那個圖像上它又清楚了。這個實驗表明:人眼具有不斷追尋新的圖像的生理本能。
布魯塞指出,人的初生階段即有了這種本能,如嬰兒在能凝聚目光之前,便已經以眼追尋活動的物體。美國心理學家霍伯爾和瑞士科學家威塞爾(為1981年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獲獎者)的最新研究表明,人腦與眼具有探測形象運動的特殊細胞。這些細胞 促使人在觀察外界事物時具有一種生理需求:它不會老是停留在一處,而是不斷地轉移視線,不斷地變幻角度去觀察世界。影視是用聲畫記錄形象和重現運動的,而蒙太奇的運用,正確地重現了我們通常觀看事物時不斷追尋新目標的方式,重現了我們在現實環 境里隨注意力的轉移而依次接觸視像的內心過程。
這種心理過程不獨存在於影視藝術之中,也體現於其它藝術 領域。當你在讀一本小說時,眼睛總是不間斷地從一個字挪到另 一個字,從一行挪到另一行。隨著小說情節的推進及讀者情緒的 激動,眼睛運動的速度也隨之加快。當小說處於平緩抒情段落時, 讀者的心情顯得平靜安謐,運動速度也將緩慢和悠閑。這與人親 臨某個事件的情形相吻合。當一個人在觀察或親歷某樁非常激動 人心和變動極快的活動時,他的反應節奏就會大大加速,他會迅速 地變換視線的方向。相反,對於一件平常的事他會十分平靜以至 冷漠,他對物像的觀察也就變得緩慢。這種生理現象,便產生了蒙 太奇的節奏要求。
綜上所述,一個沉靜的觀察者所獲得的印象可以通過一種所謂"慢切"的電影手法來加以重現,即讓每個鏡頭在被代替前在銀幕上停留較長的時間。而一個極度興奮的觀察者所獲得的印象, 可以通過"快切"來加以重現,即用一系列互相接續的短鏡頭。影視藝術家正是利用蒙太奇實現了人類的這一心理過程。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影視藝術家的才能表現在利用蒙太奇手段,使人類的視覺心理節奏在影片中得到恰如其分的再現。在一個安靜、和平的場面內,用快切的手法會造成跳動和突兀的效果,使觀眾不舒服。另一方面,假如場面內容是激動人心的,觀眾會本能地要求快切,這時如果剪接得緩慢,就會損害影片令人振奮的內容。那麼,畫面切換的"快慢"如何才恰當呢?只有由場面的情緒內容來決定才是恰當的,而場面情緒卻蘊藏於劇本之中。因此,在完成片中出現的剪接型式,是在劇本中已作了相當明確規定的同一型式。而劇本中的這一型式,在劇作家寫作過程中已逐步形成,甚至在他未動手之前,還在他收集素材的過程中,就已經用蒙太奇眼光拾取材料,對時空進行分解與組合。正是在這個意義 上,蒙太奇是貫穿影視創作始終的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是影視藝術的基礎。
從組合技巧到思維方式 蒙太奇經歷了從發生發展到成熟的歷史過程。
嚴格地說,早期的電影沒有蒙太奇剪輯,沒有對時空的分解與 重新組合。
盧米埃爾的電影實際上只是作為一種新技術的顯示和簡單的游戲而已。它用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製片,即把攝影機對准一個場景,直到把膠片拍完。這是一種缺乏蒙太奇構思的自然主義式的紀錄。
梅里愛開始把不同場景下拍攝的鏡頭連接在一起來進行敘 事,使電影開始具有"分解與組合"的特徵。顯然,他比盧米埃爾前 進了一步。但整場整場的戲都是從一個機位拍攝下來的,鏡頭的連接也是一種最簡單的連接。他並沒有理解到這種連接組合的巨大意義。
與此同時,美國導演鮑特和格里菲斯也在尋找電影獨特的結 構方式。1902年鮑特利用舊片庫里的一些反映消防隊員生活的影片素材,又用演員扮演的方法在攝影棚里補拍了搶救母親和孩子的畫面,然後把素材片和補拍片恰當地剪接起來,構成《一個美國消防隊員的生活》。鮑特的這一嘗試比盧米埃爾和梅里愛都前進了一大步,它探索了電影獲得時空自由的可能性。
作者: 59.35.160.* 2007-2-25 18:55 回復此發言
--------------------------------------------------------------------------------
3 [轉]蒙太奇分鏡
在鮑特的基礎上,格里菲斯成為電影史上第一個自覺地使用 "蒙太奇"的人。在《道利冒險記》(1908年)中,格里菲斯創造了 "閃回"的手法;在《凄涼的別墅》(1909年)中,他首次應用平行蒙太奇,創造了著名的"最後一分鍾營救"手法;在《雷夢娜》(1910 年)中,他創造了大遠景;在《龍爾達牧師》(1911年)中,他用了極近的近景,並且發展了交替切人的技巧;在《屠殺》(1912年)中,他首次應用了移動攝影。
盡管格里菲斯有著上述一系列創造,並在《一個國家的誕生》 (1915年)和《黨同伐異》(1916年)這兩部傑作中,把他所創造的新技巧應用得非常純熟,但卻從來沒有把他的蒙太奇方法條理化。 他似乎主要是憑直覺和一種不能言傳的對電影手段的熱愛來從事 創作,他從未表示過他意識到這些原則的存在。他認為蒙太奇只 是生動地表現戲劇故事的最有力的助手,把蒙太奇僅僅作為一種 技巧手段加以運用,從本質上說,他還沒有理解蒙太奇的基本性質 和它的全部潛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蘇聯電影工作者在分析了格里菲斯等人 的創作經驗之後,根據新生蘇維埃政權對電影藝術的要求,並在一 系列實驗的基礎上把蒙太奇發展成為一套完整的電影理論體系, 從而形成了蘇聯蒙太奇學派,代表人物是庫里肖夫、普多夫金和愛森斯坦。格里菲斯主要集中於如何處理兩個戲劇場面之間的關系,而蘇聯導演卻更多地想到單鏡頭和片斷之間的關系,以及這種 關系所表達的含義和言外之意。
庫里肖夫和普多夫金認為,電影的實質在於影片的構成,在於為組織一系列印象所拍攝的片斷的相互關系——怎樣由一個鏡頭 轉換到另一個鏡頭,它們在時間順序上是怎樣構成的。他們確信通過蒙太奇剪輯可以創造非凡的效果,達到電影的敘事和表意。 為此,他們做了大量的實驗來實踐他們的理論,據普多夫金記載, 1920年,庫里肖夫曾把下面一些場面連接起來:
(一)一個青年男子從左向右走來。
(二)一個青年女子從右向左走來。
(三)他們相遇了,握手。青年男子用手指點著。
(四)一幢有寬闊台階的白色大建築物。
(五)兩個人走向台階。
這樣連接起來的片斷在觀眾眼中變成了一個不間斷的行動: 兩個青年在路上碰見了,男子請女子到附近一幢房子去。實際上, 每一個片斷都是在不同地點拍攝的。表現青年男子的那個片斷是在國營百貨大樓附近拍的,女人那個片斷則是在果戈里紀念碑附 近拍的,而握手那個片斷是在大劇院附近拍的,那幢白色建築物卻是從美國影片上剪下來的(它就是白宮),走上台階那個片斷則是在救世主教堂拍的。結果,雖然這些片斷是在不同的地方拍攝的, 可是在觀眾看來卻是一個整體,在銀幕上造成了庫里肖夫所謂的 "創造性地理學"。 這里利用人們的錯覺把不同時空的片斷構成一個整體,蒙太 奇的分解組合功能充分地體現了出來。但是蘇聯學派不僅僅停留 在蒙太奇的敘事性方面,他們還進一步研究蒙太奇的表意功能。
普多夫金認為從某一個拍攝點拍攝下來的,然後放映在銀幕上給觀眾看的每一個物像,即使它在攝影機前曾經是活動的,但它仍然只是一個"死的"對象。只有把這個物像和其它物像放在一起 的時候,只有當它作為各個視覺形象組合的一部分而被表現出來的時候,這個物像才被賦予了生命。愛森斯坦高度概括了蒙太奇的這種表意功能。他說:兩個鏡頭並列不是簡單的一加一,而是一個新的創造。他認為,攝影機拍下的未經剪輯的片斷既無意義,也無美學價值,只有按照蒙太奇原則組合起來之後,才能將富有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的視覺形象傳達給觀眾。
著名的"庫里肖夫效應",是愛森斯坦這一蒙太奇理論的有力證據。普多夫金曾對這個試驗作了如下描述: "我們從某一部影片中選了蘇聯著名演員莫茲尤辛的幾個特 寫鏡頭,我們選的都是靜止的沒有任何錶惰的特寫。我們把這些 完全相同的特寫與其它影片的小片斷連接三個組合。在第一個組 合中,莫茲尤辛的特寫後面緊接著一張桌上擺了一盤湯的鏡頭,這 個鏡頭顯然表現出莫茲尤辛是在看著這盤湯。第二個組合是,使 莫茲尤辛的鏡頭與一個棺材裡面躺著一個女屍的鏡頭緊緊相連。 第三個組合是這個特寫後面緊接著一個小女孩在玩著一個滑稽的 玩具狗熊。當我們把這三種不同的組合放映給一些不知道此中秘 密的觀眾看的時候,效果是非常驚人的。觀眾對藝術家的表演大為贊賞。他們指出,他看著那盤忘在桌上沒喝的湯時,表現出沉思的心情;他們因為他看著女屍那幅沉重悲傷的面孔而異常激動;他們還贊賞他在觀察女孩玩耍時的那種輕松愉快的微笑。但我們知道,在所有這三個組合中,特寫鏡頭中的臉都是完全一樣的"。
⑩ 求作文素材,例子小故事什麼的。關於名人謙虛接受被人指出的錯誤
呂岱哭徐厚
三國時的呂岱位高權重,名聲顯赫,但能虛心聽取批評意見。他的朋友徐厚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評呂岱的缺點。呂岱的部屬對徐厚不滿,認為徐厚太狂妄,並將此告訴了呂岱。可呂岱反而更加尊重和親近徐厚。徐厚死後,呂岱失聲痛哭,邊哭邊訴:「徐厚啊!以後我從哪兒去聽到自己的過失啊!」
寫我一生的錯誤
受世人崇敬的周恩來,一生謙虛謹慎,平易近人,身為總理雖日理萬機、公務繁忙,但每到一處都要深入群眾了解情況。60年代他有一次到上海考察,與電影演員們會面,在親切交談中,有同志熱情向他建議:「總理,您給我們寫一本書吧!」可他回簽說:「如果我寫書,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讓活著的人們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梅蘭芳拜師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 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
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餘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蘭芳知道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顧,尋找老師。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隻只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群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向他致意問安。在座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深受感動。幾天後特向梅蘭芳饋贈《雪中送炭圖》並題詩道:
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
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
梅蘭芳不僅拜畫家為師,他也拜普通人為師。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老人指出:「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台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