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和才論文
❶ 論德與才的論文
德是指品德,是指一個人對社會、對他人責任心的一種表現。才是指才能,是指一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和手段。對一個人而言,德是靈魂,是向導;才是能力,是工具。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德與才,孰輕孰重,須得仔細分析。
第一種情況:有德有才。這時,一個人既具有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的優秀品德,又具有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的才華。這是一種最好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的收益最大,成本最小。
第二種情況:有德無才。一個人有高尚的品德,但才能平庸。這時,雖然一個人有為社會辦好事的願望,但因能力有限,所以對社會也產生不了什麼大收益,但至少不會產生什麼大壞處。其可能產生的不利情況是:好心辦不了好事。
第三種情況:無德無才。這時雖然一個人想做壞事,但才能有限,做壞事手段不高明。在這種情況下,其做壞事被社會發現的可能性就較高,從而也就降低了其做壞事成功的可能性。所以這種情況雖然無德者想做壞事,但做成的概率較小,從而也就間接降低了其對社會的破壞度。
第四種情況:無德有才。這時,一個人既想干壞事又具有干壞事的能力。由於手段高明,其幹了壞事也不容易被人發現。這種情況對社會的危害是最大的。
針對上面四種情況,根據其對社會造成的收益從大到小和危害程度從小到大進行排序,結果是:有德有才,有德無才,無德無才,無德有才。所以,寧可用無德無才之人,也不可用無德有才之人。
下面舉一例子來說明:
例如,有一少女,在一個2米高的圍牆內正被幾個壞人圍住。假設:德表示救少女的表現;才表示具有跳過2米高圍牆及高超武功的本領。這時,路過一個人:(1)有德有才,他會成功救下少女免遭壞人欺負;(2)有德無才,他想救少女,但自己無能為力,不過,這時他會想辦法找別人來救;(3)無德無才,他也想眺進圍牆干壞事,但由於能力有限,跳不進圈子,只能幹著急,不過,這時他的行為可能會引起別人的懷疑,從而為別人救少女提供間接條件;(4)無德有才,他本人也是干壞事的,而且有能力跳進圈子和幾個壞人一同干壞事。四種情況中,第四種情況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最大。
從上面的分析和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出,唯才是舉是不正確的,品德應是最根本的,其次才是才能。目前,我們選拔幹部,最好是德才兼備,在二者不可兼鍀的情況下,更應看重品德。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上述四中關於德與才絕對有無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實際情況是,一個人要麼表現為德多才少,要麼表現為德少才多,或者德才俱佳,或者德少才也少。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用人仍應以品德為重。也就是說我們應當真正重用那些一心想著為群眾辦事的人,而不是那些「身懷利器」,隨時准備「殺人」的人。 摘要學界對於儒家和道家關系的重新熟悉,不應該始於郭店楚簡的出土.在定州竹簡《文子》中就已經有了可以證實這種"儒道相謀"關系的蛛絲馬跡.本文通過對竹簡《文子》中"道"與"德"兩個重要概念及其之間的關系的分析,認為"德"是早期儒道之間相互聯系的結合點.
要害詞 "道" "德" "道德" 儒道關系
儒家和道家都是先秦時期重要的思想流派,對於二者之間的關系,在郭店楚簡出土以前,學術界基本上都認為是對立的. 但"古來新學問之起,大都由於新發現."[一] 郭店楚簡的出土使人們的熟悉發生了很大變化,開始探索儒家和道家的某些聯系.但筆者以為,學者們對於儒家和道家的這種聯系的熟悉,不應該由郭店楚簡開始.其實早在1973年河北定縣(今定州市)所出土的竹簡《文子》中,就已經有了可以證實這種"儒道相謀"關系的蛛絲馬跡.以下筆者就以竹簡《文子》中的兩個重要概念:"道"與"德"及其關系為例說明之,並求教於方家.
(一)
《文子》之始成書,實際上是為《老子》思想作進一步闡發.《老子》的基本思想是"道",這也是竹簡《文子》的核心.在竹簡《文子》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字,首推"道".據筆者粗略統計,在竹簡《文子》總共277枚竹簡、2790字中,共有73枚竹簡的簡文中有"道"字87處,而且貫穿始終.由此可見"道"在竹簡《文子》思想體系中的重要性.若仔細看來,則竹簡《文子》的道論可以包括以下三個層次:
1、天道
天道是竹簡《文子》中一個基本的概念,是竹簡《文子》道論體系的基礎.竹簡中記載了文子和平王之間的一段對話:
……[道."平]王曰:"請問天道?"文[子曰:"天之(2119)[二]……,天之道何如?"文子曰:"難言於天(1184)……,故天刑(形)其物各不同,能[文]其(2371)……胡象於天道?"文子曰:"天之道,高(0585)……大者,損有損之;持高者,下有下之.(0926)……曰:"何謂損有損之,下有下之?"文(0813)曰:"[此]不生而喜,不[而,](0822)……道."平王曰:"此天道也.(0887)……[乎是."平]王曰:"吾不能盡[學道,能學人],(2470)……法天道."平王曰:"人法天道奈何?"(0689)……
以上所引簡文在今本《文子》中沒有對應的文字,為佚文.但這段文字的重要性卻不能忽視.當平王向文子請教天道時,文子認為很難講("難言於天"),因為天道是抽象的規律,無法說出它的外形,而且事物的發展規律也因物而異,很難描述("故天刑(形)其物各不同").平王請文子描述時,文子籠統地概括為"高"和"大". "高"說明天道與具體的人事有很遠的距離,"大"則說明了天道對人事的重要影響.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不因人事的變化而喜怒無常("不生而喜,不[而,]"),而只是發揮其規律性的作用.因此,人必須按照天道來辦事,是謂"法天道".至於如何做法,則因人而異,因為"道之於人也,亦有所不"(2439)[三].對於君王與下民來說,也就有不同的做法.
2、王道
王道是君主治理國家和人民的理論工具,其涵義也有深淺之別.深層次的王道即以君主為首的統治者治國的理論,淺層次的王道則指對於理論的具體實施,即以理論為基礎的實踐.不管是在深層次上,還是在淺層次上,王道都是文子道論的社會屬性的重要體現.
在竹簡《文子》中,文子用了很大的篇幅來論述君主推行王道的重要性:
子有道,則天下皆服,長有(0590)社稷.公侯(0629)……道,則人民和陸(睦),長有其國.士[庶有],(2218)身,葆其親,必[四]強大,有道則不戰(0619).弱小有道,則[不諍得識.舉事有](2462)……則功成得福.是以君臣之間有道,則(0625)……[間有道,則]慈孝.士[庶有道,則](2445)之,通之於人也,(1179)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大得福].(0937)……則帝王之功成矣.故帝者,天下之(0929)……者,天住也,天下不適不住,[](0990)……
由上引文可見,王道對君主等統治者的重要性,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天下皆服".對於周天子來說,可以"長有社稷",對於諸侯來說,則可以協調國內人民之間的關系,"長有其國".而對於實力強弱不同的國家來說,行王道可使大國"不戰(而克)",小國也可"不諍得識".[五]君主在多大程度上推行王道,他所獲得的利益也就有多大.此即所謂"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大得福".只有行王道,才能成就"帝王之功".也只有這樣,君主才能獲得天下臣民的擁護.即所謂"帝者,天下之(適也),(王)者,(天下之)住(往)也".[六]甚至農業生產也能有好收成.[七]
闡明了以王道治理天下的重要性,文子又指出了推行王道的做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推行"德政"."德"既是君主治理國家所必須具備的素質,也是君主在推行"王道"中所必須採取的策略.竹簡《文子》雲:
王曰:"古者有(0829)以道王者,有以兵……(0850)以一道也?"文子曰:"古之以道王者‖,[八]……(2210)以兵王者……(1035)[者],謂之貪[兵.[恃]其國家之大,矜其人民]……(0572)眾.欲見賢於適(敵)者,謂之驕[兵].義[兵]……(2217)[故王道唯德乎!臣故曰一道."平王]……(2385)
這里,文子明確提出了"王道唯德",由此"德"在君主行王道中所起的作用也就被突出了出來.這是竹簡《文子》中"道"與"德"關系的一個非常要害的契合點.
3、人道
人道思想在竹簡《文子》中也佔有重要地位.在比較廣泛的意義上來說,文子的人道思想可以包容王道思想.竹簡《文子》雲:
……之,道之於人也,(1179)……,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大得福].(0937)……則帝王之功成矣.故帝者,天下之(0929)……者,天住也,天下不適不住,[](0990)……矣.是故,帝王者不得人不成,得人(0798)……徒暴,廣奢驕洫,謾裾陵降,見余(1194 1195)……[為兵,始為]亂首,小人行[之,身受大秧(殃)],大[人行](2437)……
竹簡《文子》又有下面的話:
為下[則守節,循道寬緩,窮](0582)……則敬愛、損退、[辭讓、守服之以](0615)……生者道也,養(2466)……[不嬨(慈)不愛],不能成遂,不正(0600)……之所畏也,禮者民之所也.此四(2259)…… 逾節謂之無禮.毋德者則下怨,無(0591)……則下諍,無義則下暴,無禮則下亂.四(0895)……立,謂之無道,而國不(0811)……
❷ 才與德的作文1000字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德與才的關系,自古便使人們談論的焦點話題。德指的是人們的道德修養,才指的是人們的文化修養。在我看來,正如司馬光所言,德業雙修與德才兼備才是人們最應當加強與掌握的關鍵。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還?」這首《滿紅紅》是陸放翁所作,而在當時又有幾人敢為岳武穆而歌呢?其實在此期間,還有一位名人,且先不談陸游,先來看看這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京。
蔡京可謂是一代書法大家,但卻不符「心正則字端」的名言。他用他的高超的筆法打動了當時的君主,憑借著賞賜的大權,先後串通了一群奸臣,稱霸京師。豪宅佔地幾十里,每次擴建,都要強行拆掉上千的民房,他貪婪地忘記了為臣之道。江河日下的朝廷中,他不顧百姓飢苦,不管金人大舉入侵,只有他的筆寫下一卷卷的蔡氏書法,來討得當朝者的歡心。
忽視道德修養,便像蔡氏一樣,即使掌握了豐富的知識與才學,也只會損傷他人和社會。然而陸游則不然,他不僅文武雙全,而且擁有著崇高德性,後世稱他做「愛國詩人」便是例證。
陸游生於豪門世家,但由於戰亂,父親帶著他整日顛沛流離,其間他酷愛文學,也正是這點,讓他知道了岳飛,他看書看得痴狂,便拿起劍開始習武,書中的岳武穆讓他欽佩不已。當岳飛的死訊傳來,陸游便像一位戰士抄起武器一樣,寫下了這篇《滿紅紅》,其間有誰能明曉他內心的傷痛。後來他極力想入仕為官,出關殺敵,不過年邁的他怎敵的了數萬金兵,後來他便「拜賜頭銜號放翁」,雖有「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遠大抱負,卻不得志。不過一顆赤子之心還是點燃了他的晚年,一篇篇佳作無一不在證明,他的一生融入了整個國家的興衰,也正是伴著這坎坎坷坷,使他成為了文學史上不可磨滅的豐碑。
才華橫溢缺少了風骨,變成了一潭死水,沒有了生靈的流動,更不會有不刊的銘記。所以我應當把握好德與才的關系,才能做到德業雙修與德才兼備。
❸ 以德和才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保留份真
縱觀當今物慾橫流眼看人們車水馬龍間穿梭忙碌了事業理想而勞苦奔波誰曾想過人才濟濟今天我們得了物質奢華和歆享而些伴我們走過千百年生命本質似乎霧下遠山朦朧見
生命本質何也孟子筆下大義孔丘所曰仁愛我們從小口念誦人之初性本善孔融幼時讓梨故事……道德
我們毫猶豫地承認當今時代我們種種職業找頂尖人才而有時燈下讀書許多報道也會讓許多生於禮儀之邦華夏大地炎黃子孫感愧疚甚至悲嘆
法國、澳大利亞、德國世界景觀游覽地已用方正黑體寫出了地地道道國字請要隨地吐痰請要亂扔垃圾請要大聲喧嘩……與其說恥辱卻說對國人深刻警示
歷史車輪停地輪轉碾碎了無數諂媚與邪惡帶過了烽煙四起沙場和無數英雄血淚片大地有過笑語和歡呼受過蹂躪和恥辱華夏文明還步履蹣跚地穿越苦難走過來了而文明菁華卻隨著建設人才宣誓下而默默流失或許國大悲哀卻難否認現實——我們把珍貴東西遺失了自古來便講究德才兼備秦檜、蔡京都擁有錯文筆何成至今人人唾棄千古罪人余秋雨曾寫過沒有道德情態下華文明對峙巨大蒙昧和野蠻我們身陷種蒙昧和野蠻卻仍視而見我們與魯迅筆下麻木國人毫無差別
德與才並兩相悖主題更何況我們腳下片黃土上曾演義了太多太多傳揚美德美好故事我們依需要把些故事演義下去做回好國人
千年古松縱已蔚成陰卻依保留著份蔥郁;涓涓細流縱已匯入大海卻依保留著份純凈我們希望祖國日益強大卻想看成野蠻之邦
科技要發展人才要培養國人還需清晰地看清自我認清本質用虔誠態度純化浮華之下心靈保留份真
❹ 作文 德與才 800字
有一句曾在網路上很流行的話:「流氓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流氓有文化。」
這句話形象的說出了一個道理:人可無才,但不可無德。有才無德對社會終是一個禍害。一個人品德的好壞決定能否為社會做出貢獻;才華的高低決定做出貢獻的大小。如果一個人本性是壞的,那必定會破壞整個社會的秩序。
《斯巴達三百》中,畸形兒一個邪念直接葬送了三百勇士;嚴嵩一個貪念,直接影響了整個明朝的國運;希特勒的一個私念,就令整個歐洲陷入戰爭的深淵。
假設這些人能擁有良好且堅定的品格,那麼斯巴達的三百勇士很有可能守住溫泉關;明朝也不會那麼快就衰落;全世界更不會遭受這無端戰火的洗劫。可見,一個人如果無德,那麼他的才華越高,其危害也可能越大。
在全力普及義務教育的今天,我們可以很驕傲地向世界宣布:我們已經基本掃除文盲,人才正在不斷涌現。可是我國目前人才的道德狀況真的就那麼樂觀嗎?
清華學生用硫酸虐猴,大學教授公然賣題,生物科技企業生產地溝油,官場上腐敗層出不窮……面對這些發生在所謂的高素質人群身上的事實我們能依舊保持樂觀嗎?
《大學》中提出:人生四個理想階段——修齊治平;又說「壹是以修身為本」,也就是說修身成德是根本。可是現在呢?「本亂」而求「末治」,可行嗎?
面對現狀,我們應如何應對,尤其是如何解決這種集中表現在權力部門的「人才」的道德缺失呢?
要糾正這自上而上的腐敗,需要民眾強有力的輿論監督,監督不到位和力度不夠就容易滋生腐敗,長此以往就會形成道德的缺失。
當然光是監督他人是不夠的,學會「慎獨」也是必要的。自律才是最好也最直接的辦法。若是每個人都能以心中的道德律來約束規范自己的行為,我們又何愁社會不和諧,世界不美好呢?
良好的品格是我們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基礎,才能是度量貢獻的尺度。因此我們必須培養良好的德行,唯有這樣才能無愧於己,無害於社會。
❺ 德與才請以「德與才」為話題寫一篇不低於800字的文
【教師下水】
雙翼才能翔天宇 有才能的人是令人羨慕的,具道德的人是讓人尊敬的,德才兼備者絕對是使人崇拜的。 才,很重要。一個人要有一技之長方能維持生活,一個集體要有「業務骨幹」才會發展,一個國家要有科技精英才能保證領先。有時它就是你飛黃騰達、平步青雲的基礎,真才實學幾乎可使你走遍天下,暢通無阻。古有唯才是舉,今有擇優錄取,也正是看中了才能。 德,更重要。現代企業都十分注重企業文化。丁格之所以脫穎而出,並不是因為他的才智有多高,而是他的道德素質符合現代企業文化的要求。 有德而無才者雖不能造福一方,但總能行走於世;有才而無德者,必為人之禍患,小則破壞鄰里,大則貽害四方。古有秦檜、和紳,今有成克傑、胡長清,若論才,雖非才高八斗,卻足經綸滿腹。然而,或魚肉百姓,坐享清福,或以讒言陷忠,喪盡天良,最終禍害四方,殃及民眾,自身亦遺臭萬年。原因何在?答曰:「少德。」 因此,作家劉鏞說:「壞事都是聰明人乾的,笨人做不出最壞的事來。」是否可以引申來說:做壞事的聰明人都無德,笨人無德也做不出壞事。 當今微軟副總裁李開復也曾有言:「寧選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優無德之輩。」 那麼,德與才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 司馬光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德與才就如同一隻鳥的雙翼,缺少哪一隻都無法暢游於天宇。 西周賢相周公旦,踐阼攝政,春秋戰國猶有聲;三國武聖關雲長,隔簾待嫂,千里單行美其名;大宋忠臣岳鵬舉,精忠報國,華夏千年顯其威……賢者,德才的統一體。 沒有才的「德」是令人遺憾的——如同美玉上刺眼的瑕斑,翱翔長空的雄鷹折了一隻羽翼,麗質的女子瞎了一隻眼睛;沒有德的「才」是令人痛心的——如同蒼松腐了根,宏偉的宮殿鹼了基,生命之泉污了源。前者,有效力之心卻難有行動之果;後者縱使才高八斗,但污染的土壤里開不出鮮艷的花朵。 故而余秋雨說:「文化知識不等於文化素質,文化技能更不等於文化人格。離開了關愛人類的基座,文化人便是無可無不可的一群,哪怕他們渾身書卷氣,滿頭博士銜。」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說:有德有才,謂之賢達;有德無才,謂之君子;有才無德,謂之小人;無德無才,謂之平庸兼無賴。 鑒此,願我們的雙翼都健全。 ❻ 以德與才為話題的作文
德與才:孰輕孰重 ❼ 「德與才」的文章
德與才:孰輕孰重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