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論文
⑴ 孔子小論文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不僅被歷代的讀書人稱為「聖人」,而且在現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孔子在世界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被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但孔子在不同的時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形象,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孔子形象。我們一直想了解:孔子本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對中國文化、世界文化有什麼樣的影響?這對於我們當前的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能做的,大家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接近歷史上本來的孔子,但同時,我們的認識又不能不打上時代的烙印,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子永遠值得人們重新研究的緣由所在。孔子開創的中國文化傳統並沒有完全成為過去,並不象有些學者所說的變成了「遊魂」。問題在於我們該如何去解讀它、了解它。孔子的一生是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一生,是追求社會治平、世界太平之道的一生,同時又是充滿悲劇色彩的一生。世界上許多偉大人物的人生都有悲劇色彩,但他們每個人的具體經歷和情景是各相不同的。孔子在他那個時代,可以說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似乎是逆著潮流而走。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自己的民族和人類,所以說他是東方的聖人。在現在中西對話中,孔子是東方文化的象徵。 一那麼下面我先簡單地談談孔子其人。孔子後來被尊為聖人,其實他這個人的一生也是很平常的。他晚年的時候曾經總結自己一生的修養過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這個總結大體上說明了孔子一生的生命歷程。孔子三歲喪父,少年喪母,家境貧困。孔子生於陬地,在他幼年的時候,母親就把家遷到魯國的都城曲阜。為什麼遷到曲阜?曲阜是當時的文化政治中心。魯國是周公的後代,周公是「制禮作樂」之人,曲阜在當時是文化典籍集中的地方,孔子就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成長。孔子在很小的時候玩游戲就顯示了與眾不同之處,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拿禮器來做禮儀方面的游戲,這與一般的兒童不一樣。孔子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我年少時地位卑賤,所以學會了很多卑下的事情。孔子曾經在魯國當過管理糧草和牛羊的官吏。這是很小的事,但他做得很認真,一絲不苟。當他管理倉庫的時候,「會計當而已矣」,很認真很仔細;他在做牛羊官的時候,牛羊很肥壯。這就說明孔子無論做什麼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認真地做好,不眼高手底。這就是一個偉大人物的行事。孔子一生非常勤奮地學習,從未間斷,自「十有五而志於學」就沒有間斷過。他的學習態度,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不同於現在的一些人以學習作為實現其他的目的的手段,學習是孔子生命的一部分,可以是培養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境界。就象他講的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在學習中對知識產生一種樂趣。孔子一生就是這樣的,他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可以說是對其一生的一種總結。孔子一生無所不學,但學無常師(《論語·子張》)。在他一生的經歷中,他曾向當時一個很小的諸侯國的人學習請教過歷史文化問題,還曾專門跑到東周(今洛陽)問禮,據說還向老子問過禮。這里順便說一下,中國文化里頭主要的有兩派,一派是儒家,以孔子為代表,一派是道家,以老子為代表。過去有一種說法,認為儒家和道家是「儒道互補」,兩家思想不同,但可以相互補充,形成張力,使得中國文化延續不斷。這個說法可以商榷。我認為,儒、道是同根而生的。特別在中西文化的比較中,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這一點。比如湖北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比現在的通行本早得多,這里頭有些關鍵的地方與現在通行本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現行本批判儒家的地方,出土本卻很多地方和儒家思想沒有根本上的不同。這就更證明了,他們的根本思想是同根的。當時孔子生活的時代,是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的時代
⑵ 孔孟儒家論文一百字
哪有這么少字數的論文。如果字數這么少就不叫論文了。你可以上搜論文網sofabiao上搜一搜相關的詞,看有沒有範文可以看。
⑶ 要一篇關於孔孟名言的議論文
1
三人行必有我師
——與人為友,誠為根信為本!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
朋友們在一起,日久天長則必定能從彼此的身上看到優點、發現缺點。俗話說,君子之交淡若水;這是說君子之間的交往,在乎的不是功名利祿,而是心靈的契合、精神的互相欣賞和彼此的遵信守諾。因此朋友相交,要本著「誠信」二字。
所謂「誠信」,完整說就是誠實(心)守信。結交真朋摯友,往往是從誠心開始的,心若不誠,其目的必然乖張,縱然守信則只說明其品行尚端,但德心不佳,此友雖然可貴但已經失去深交根基;若失信則表明此人品行德心俱已不佳,斷不可交。心誠者,若亦能守信,此人可謂品德俱佳,實為難得摯友,應拜為座上賓以師禮相待;若失信於人,則說明其德心雖好,但品行欠佳,若有以誠心坦然相告,則此友亦可結交之。
綜上所述,三人行:
心誠而守信者,可以之為良師(是真朋摯友);
心誠而失信者,可以與之為友,但要予以為戒(是真朋非摯友);
不誠而守信者,可以與之為朋,不可與之深交(非真朋非摯友);
不誠而失信者,可與之為陌路人,做點頭朋友(既非朋又非友)。
朋友相處,各種類型的朋友必然皆會存在;我們不必以自己的標准強求與人,只要能夠分辨清楚身邊朋友的類型,與之保持恰當的距離則兩相適宜。但在結交朋友的過程中,若要找到真朋摯友,則必須誠為根,才可能發現同樣真心的朋友,以信為本,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良師益友!與人為友,誠為根信為本!
⑷ 孔子論文;
此章乃孔子舉人生三大樂事與大家共勉。這三句話都相當有道理,須我等細細體會。 先看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僅就字面上而言,這句話是說作學問除了努力求學之外,還要時常加以復習,這樣才是很快樂的啊!但這里有三個重要的字學、時、習。要注意廣義的學,舉凡待人處事的道理、日常生活的技藝都應包含在內。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此章亦屬學而篇,之後會再詳細解釋)。即此一道理。而廣義的習則應該包括復習、演練、練習。因此這句廣義的解釋應為:對天地萬物及其道理,我們都應該盡力去認識、了解,而且還應該常常地把學來的東西,廣泛地應用到生活之中,如此才能時時體會到學與習是非常快樂的事情啊!
這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按字面上來解釋就是:看到從遠方來的朋友,也是一件很令人欣喜的事。這句話也可以引申,但小弟以為僅按字面上來解釋即可,過度引申恐離題較遠,亦有失原意。只是我們必須將孔子那個時代的背景,一齊考慮進去。那時科技並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城鎮之間的交通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相當不便。沒有汽車、火車、飛機,沒有電話、計算機、網路,甚至連書信可能也不多(識字的人可能有限)。於是住在遠方的親友要見一面,除了靠傳統的方法走路,或以牛車、馬車代步(前者可能還遠多於後者)之外,不但曠日廢時,還必須放下手邊一切的工作(很多是生產性質的),才能達成,而且事後還得再走回去。因此除非有較強的動機,一般往來應很不常見。所以孔子才會說:看到遠方的朋友放下他手邊所有的工作,那樣辛苦地步行千里而來與我見面交往,那是多麼令人高興快慰的事啊!
最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為何也是一種快樂境界的描述呢?這得花點功夫來解釋,讀時也得用點心來理解,所以大家不妨先去洗把臉提提神,再繼續看下去。洗好臉了嗎?那我們繼續吧。這句話按字面上解釋應為:如果我能做到別人因不了解我的學問或為人甚或因此而冒犯我時,我都不會生氣,那就已經接近君子的境界了。乍看之下,這與同篇的另一章: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有點相似,但程度上則深廣了不少。另外還有述而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也與此句在精神上相呼應。現在我們就回到本句,本句的重點並不在字面上,而是在人不知之後,要作什麼?還有為什麼會不慍?在現實生活中,常見到一種人買了名貴的新轎車或新珠寶就四處去找朋友炫耀,這樣本來是人不知而他老兄也真的不慍,只是的他採用宣傳的方式,一經宣傳便大家都知了,如此一來自然更不會生氣了。如果這樣做也能接近君子的境界的話,那未免簡單了點。小弟以為人不知而不慍的主要原因是學習是為了充實自己,並不是要學給別人看的。況且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而從學習中又能獲得無窮盡的樂趣,所以就算有人不知而冒犯自己時,其所帶來的不悅與所得自學習中的樂趣相比,根本無足掛齒,與其要生氣,不如把時間及精力花在學習上,以求得更大的快樂。這就與泰伯篇: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所說的相類似。而且如果真能做到此一境界,必定早已對學習有了極深刻的了解及身體力行,也一定從中獲得不少快樂,是故離君子之道就真的不遠了。因此這最後一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但也是人生一大樂事,更是學習的目的了。
⑸ 孔孟經典議論文
1 三人行必有我師
——與人為友,誠為根信為本!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
朋友們在一起,日久天長則必定能從彼此的身上看到優點、發現缺點。俗話說,君子之交淡若水;這是說君子之間的交往,在乎的不是功名利祿,而是心靈的契合、精神的互相欣賞和彼此的遵信守諾。因此朋友相交,要本著「誠信」二字。
所謂「誠信」,完整說就是誠實(心)守信。結交真朋摯友,往往是從誠心開始的,心若不誠,其目的必然乖張,縱然守信則只說明其品行尚端,但德心不佳,此友雖然可貴但已經失去深交根基;若失信則表明此人品行德心俱已不佳,斷不可交。心誠者,若亦能守信,此人可謂品德俱佳,實為難得摯友,應拜為座上賓以師禮相待;若失信於人,則說明其德心雖好,但品行欠佳,若有以誠心坦然相告,則此友亦可結交之。
綜上所述,三人行:
心誠而守信者,可以之為良師(是真朋摯友);
心誠而失信者,可以與之為友,但要予以為戒(是真朋非摯友);
不誠而守信者,可以與之為朋,不可與之深交(非真朋非摯友);
不誠而失信者,可與之為陌路人,做點頭朋友(既非朋又非友)。
朋友相處,各種類型的朋友必然皆會存在;我們不必以自己的標准強求與人,只要能夠分辨清楚身邊朋友的類型,與之保持恰當的距離則兩相適宜。但在結交朋友的過程中,若要找到真朋摯友,則必須誠為根,才可能發現同樣真心的朋友,以信為本,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良師益友!與人為友,誠為根信為本!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是我們前面講到的,過去的歷史,對於人才,有三個基本的原則,便是才、德、學。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於天性——但沒有才能。我們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教這種人到大後方坐鎮,好得很;教他設法打開一個局面,沖出去,那他辦不到,他沒有這個才,他只有守成之才,沒有開創之才。所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而才德兩個字很難兼全的,但有一個東西可以補救,那就是學,用學問來培養那所缺的一面。有些人雖然天生有才有德,但還是須要學問來培養的。
⑹ 黃仁宇《孔孟》賞析論文
好吧,我會做
⑺ 誰能為我寫一篇「孔孟之道」的論文啊800字. 要800字以上!
盡管孔孟之道實際上只是帝王教 育之道和輔弼帝王之道,但它確實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封建觀念系統,如「內 聖外王"等.封建帝王是很樂於表白自己符合這一儒家教條的.其實,真 實的帝王之道是「道儒法並舉"、「霸王道雜之".道儒法的理論深處都存 ...wsdxs.cn/html/gudai/20080409/20261_2.html
⑻ 我需要一篇有關孔孟的議論文咯!
1 三人行必有我師
——與人為友,誠為根信為本!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
朋友們在一起,日久天長則必定能從彼此的身上看到優點、發現缺點。俗話說,君子之交淡若水;這是說君子之間的交往,在乎的不是功名利祿,而是心靈的契合、精神的互相欣賞和彼此的遵信守諾。因此朋友相交,要本著「誠信」二字。
所謂「誠信」,完整說就是誠實(心)守信。結交真朋摯友,往往是從誠心開始的,心若不誠,其目的必然乖張,縱然守信則只說明其品行尚端,但德心不佳,此友雖然可貴但已經失去深交根基;若失信則表明此人品行德心俱已不佳,斷不可交。心誠者,若亦能守信,此人可謂品德俱佳,實為難得摯友,應拜為座上賓以師禮相待;若失信於人,則說明其德心雖好,但品行欠佳,若有以誠心坦然相告,則此友亦可結交之。
綜上所述,三人行:
心誠而守信者,可以之為良師(是真朋摯友);
心誠而失信者,可以與之為友,但要予以為戒(是真朋非摯友);
不誠而守信者,可以與之為朋,不可與之深交(非真朋非摯友);
不誠而失信者,可與之為陌路人,做點頭朋友(既非朋又非友)。
朋友相處,各種類型的朋友必然皆會存在;我們不必以自己的標准強求與人,只要能夠分辨清楚身邊朋友的類型,與之保持恰當的距離則兩相適宜。但在結交朋友的過程中,若要找到真朋摯友,則必須誠為根,才可能發現同樣真心的朋友,以信為本,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良師益友!與人為友,誠為根信為本!
2
⑼ 孔孟學說論文1500字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歷八月廿七~農歷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一帶)貴族。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世界最著名的文學名人之一。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孟子名軻,字子輿,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孔子逝世以後儒學曾有很多演變:《韓非子·顯學》說「儒分為八」;秦火以後,儒家典籍損失嚴重,然而在《漢書·藝文志》著錄的還不算少,可惜後來又大多散佚;晚清疑古思潮的沖擊,僅存的一些典籍又遭到懷疑否定,於是「早期儒家的傳流脈絡歸於暗昧」[1] ,特別是孔孟之間似若一片空白。
其實,孔子是公元前6世紀後半到5世紀初年的人(-551年— -479年)。其門人即七十子,下延至5世紀前半,如曾子(-505年— -436年)。其再傳即七十子弟子,是在5世紀中晚,如子思(-483年---402年)。孟子與七十子弟子又隔一世,是在4世紀中晚,如子上(子思之子)-429年— -383年。孟子是-390— -305年人。漢代人多誤認孟子是子思親授弟子,是不對的。《史記》說孟子「受業於子思之門人」是對的[2] 。
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李學勤先生指出:《韓非子·顯學》所謂「儒分為八」,「並不是並世的八個支派,而是輩分不同的八位學者,各有趨向。」[1] 不僅如此,韓非子根本沒有涉及孔門的易學一派。
思想傳承
孔子「老而好易」,為易作傳(《易傳》),用李學勤先生的話說就是:「孔子晚年對《周易》十分愛好,而且自己撰成了《易傳》(至少其中一部分)。」
孟子對孔子的易學思想不僅繼承而且有所發展。「孔子好《易》之前所講的『人道』,是沒有會通天地之道的禮義說教。《易傳》所講『人道』,是指會通了天地人三才之後所體悟的人道。」[4] 孔子在其易經哲學中創立了仁、義范疇。孔子講仁、孟子講義。仁義是一對矛盾,義是對仁的節制。這是孟子大罵墨子」兼愛【泛愛(仁)】的理論依據。此其一;孟子的「性善論」來自於《易傳》的「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論斷。孟子與易學的淵源,杭辛齋有獨到認識,他說「孟子繼孔子之後,七篇之首,即揭明仁義大旨,而歸體於性善及經正。孔子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及繼善成性之嫡系也。安見孟子之不知《易》哉!」[5] 此其二;「思孟學派」對孔子的易學思想又有發明。《易經》號稱帝王之學。《易經》解決了大易的問題醫國,《黃帝內經》解決了大易的醫病問題,是思孟學派的「德性論五行」學說,解決了大易的醫人問題。馬王堆帛書《五行》和郭店簡竹書《五行》的面世,正好補上了孔孟之間缺失的理論鏈環。這個鏈環就是荀子大罵的「按往舊造說」、「僻偽而無類」、「閉約而無解」的德性論五行思想。思孟學派比照元素論五行,將德性論五行概括為仁、義、禮、智、信。義和智都是對仁和禮的節度。「聖」端就是指會通天道、地道的本事。「思孟學派這種將數術引入儒門的努力,高揚『人道』主義旗幟的表現,是企圖把儒家的道德條目加以自然哲學和生命哲學化的明證。其理論勇氣是巨大的,對國人的思維方式的影響也是深遠的,甚至說其對我國古代社會發展進程影響都是深刻的。自此,易學真正走上了醫國、醫人、醫病的光輝歷程。孟子曾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其間隱含著終始交替意蘊。由此看來,應是思孟學派開』五德始終說『之先河。」
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是孔子《易經》革命思想的發展。民可以革去慘無人道、怙惡不逡的帝王之命。孟子「民貴君輕」思想,是洛克「自然權利」思想的理論基礎。「洛克關於『自然權利』的理論是孟子『革命權利』理論的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