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素材 » 有關師生關系的論文

有關師生關系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29 22:52:47

A. 關於師生關系論文,要5000千字的。急!!!

還是自己去查吧。給你幾個文獻資料庫的入口。這是我的網路博客
http://hi..com/pxpsd/blog/item/f11407de357a455295ee3726.html

B. 有關師生關系的論文提綱理想的師生關系應當是怎樣一種

,有。這

C. 給我一篇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文章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前不久,一份關於中學生心理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當心理存在問題時只有2.06%的同學願意向老師傾訴;在對待老師批評這個問題上有近三成的同學認為老師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雖然這份調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聯想到在許多學校部分師生之間公開對立,學生對老師出言不遜、甚至揚言報復(有的確實做了),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師生關系這一古老而嶄新的話題。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時代發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師生關系,是社會關系體系中一個多因素的關系體系,既反映了社會經濟、政治、道德關系,又包含有為達到教育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教與學的關系,也有情感行為的心理關系等。
師生關系必然同一定的經濟基礎相聯系並為之服務。在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的大部分時期教師處於「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體,是主宰、是權威,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師生關系必然體現著「師道尊嚴」。到了後工業經濟時代,由於知識經濟的到來,對個性發展的要求已日益強烈。教育途徑的不斷拓寬,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現代化、科學化,以教師為主體的活動舞台已逐漸被學生佔領。因此,舊的師生關系勢必遭受強烈的沖擊甚至瓦解。
從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現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為本」,更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教育的過程是雙方互動、共同促進和提高的過程。師生關系作為學校環境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這一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教育教學的效果、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關繫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師生關系處於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那麼它所營造的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從學生的發展角度看,擁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識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優化師生關系可以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基礎。
所以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時代發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二、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的理念
和諧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
三、對影響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因素的分析
知識的傳授渠道在不斷的拓寬而感情的大門卻在不斷的縮小,這不是危言聳聽。多年來因受「天地君親師」、「師徒如父子」和「嚴師出高徒」等傳統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沉重壓力下,師生關系被扭曲、師生對立的現象屢見不鮮主要體現在:
1、「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在個別教師中仍然存在,他們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對待學生導致師生關系緊張。同時部分教師在管理、溝通上缺乏藝術,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評代替教育的做法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使得他們的行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師生間的距離,並造成學生的封閉心理或逆反心理。
2、在教學成績這座大山的重壓下,教師和學生都為「分」疲於奔命。不合實際的高要求,超負荷的作業量使得部分學生、教師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部分教師對學習成績不甚理想、不聽話的學生諷刺挖苦,甚至變相體罰,使得那些學生受到排擠,個性、心理受到壓抑,找不到成功的陽光,於是煩學、厭學、逃學。一邊是負有責任心的教師在強制學生學習;另一邊是喪失選擇自由被迫學習的學生把教師的行為看成是壓抑、侵犯,久而久之師生關系緊張、尖銳。
3、由於網路教育的到來,使得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寬,從學校教學渠道獲取信息的比例減低。而教師由於繁忙的工作獲取社會信息量相對不足使得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降低。
4、成績至上的評價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觀的評價體系無法得到落實,使得部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人潛能被忽視了,也造成師生關系的疏遠。
扭曲師生關系的因素有種種,但它的根源在於我們教育思想觀念的偏差和行為方式的不當。長此以往勢必嚴重影響素質教育的開展。可以說,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素質教育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
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幾點體會
在幾年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體會到要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剛當班主任時,對那些所謂的「差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樣才能讓他們熱愛念書。直到我發現一位老教師經常在放學後將那些學生請到辦公室對他們進行認真地輔導,發現他總是讓這些學生幫助他板書,並在其他老師面前表揚他們。慢慢地,讓人驚喜的事情發生了:這些學生竟開始主動問老師問題了,遲到的現象少了,上課不再病懨懨了,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那些學生的進步我才發現原來愛學生雖然很難但它是多麼的重要。
2、給學生以尊重。尊重比熱愛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記得在一次集體勞動結束後,我在全體學生的前表揚了一位性格內向、平常說話聲音很小的男生,我說:「男同學勞動時應該向他學習才能體現男子漢的魄力。」沒想到從那以後這位平常不愛表現、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在各種集體活動中表現越來越出色,成績也穩步提高,與我的關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我一直無法理解這是為什麼。直到有一次在與他的家長溝通中我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原來由於他說話聲音小,很多學生都說他「娘娘腔」。沒想到一次不經意的表揚竟然會改變他。為此,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意願、隱私權等等,採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學生,賞識學生。
3、對學生要有研究。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講的「盡可能深入的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學生的社會、家庭背景、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心理變化、發展特點,我們才有與學生相處的基礎。有一次我得知班上有幾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就決定替他們向學校申請困難補助,當我通知他們去領困難補貼時,看到他們那驚訝而又感激的神情,我也感受到了分享幸福的快樂,我一直認為那是我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4、讓學生當主人。知識最終要靠學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去做。這就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展示。我們學校有很多班級採用了多套班幹部輪流制,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獲得了學生的好評,並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師生間被動的關系。
5、改變自己。師生關系是對立統一的,教師處於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運動變化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關鍵在於教師。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工作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很多教師就是因為這點讓他們每到一個新的班級都會獲得學生的一片歡呼。其次,應該做好角色的轉換。在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再是獨奏者而應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應該是學生,教師的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學生的監督者。這一點從我校開展的「雙主一本」教學模式和研究性學習獲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綜上所述,和諧師生關系的確立更多的有賴於教師自身觀念的更新和素質的提高,人格的不斷健全和完善;有賴於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和時時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將會迸發出強勁的教育能量,促進教育效果的不斷提高。

新課程呼喚和諧的師生關系 論文
【內容摘要】教育是人類認識、改造社會的高級活動。它的實施者是人,教育對象是人,評價者也是人。因此整個教育活動的基礎也離不開人與人的關系。尤其是師生關系更是其核心。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要學會「用大腦走路,用腳板思考。」教育觀念要轉變,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也日益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新課程呼喚和諧的師生關系。怎樣建立新課程目標下的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本文就此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新課程 教學改革 師生關系 和諧
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教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教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教師。
有人給師生關系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即電路適配器,相同的教育條件,教育對象,通過一定的師生關系配置,或許能爆發出強烈的教育能量,產生積極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會產生短路,使學生厭學。
應試教育中的師生關系正越來越成為教育發展的障礙。難以為培養合格人才提供基礎,特別是對新課程而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就顯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為什麼說新課程在呼喚著和諧的師生關系呢?
第一, 新課程以發揮人的潛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為已任,不單純的傳授知識。這是和應試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而人的潛能需教師、學生共同去發現。潛能的發揮要教師引導,也要學生配合。所以,整個教育過程都要有一個良好的情感基礎,而不是照本宣科,強塞硬灌就可以完成的。由此,師和生都不能忽略其作用。兩者之間相互作用,方能完成新課程的任務。
第二, 新課程要求教師面對全體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自身發展的機會,並依據個性特點最大可能實現自我價值。既然面向全體學生,就要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師生關系如不健全,這自然難以做到。可見,新課程不能離開和諧的師生關系。否則,教育的目標任務都不能完成,新課程只能成為一句空話。
怎樣建立新型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本人認為要切實做到四個轉變:
1、變「單向型」為「雙向型」。
應試教育中的師生關系是「單向型」。所謂「單向型」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擔任文化知識的傳遞者和社會道德倫理的傳播者角色,學生被動的接受教育。這種師生關系模式是傳統教育模式的承襲。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它之所以能長期的存在,應試教育的需求使之然。為了大面積、大容量的灌輸知識,這樣的師生模式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但是它的缺陷和弊端也顯而易見。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喪失,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發展能力,進行自我完善,作出獨立的判斷。
新課程要求師生關系是「雙向型」。教師要有向學生學習的勇氣,同時向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發掘學生優點的過程,是進行情感交流的途徑。
2、變「功利性」為「合作型」。
應試教育本身就帶有鮮明的功利性。因此服務於它的師生關系也必然有著這種特點,為此,才能滿足各種衡量教育質量的硬性指標。師生圍繞升學率的指揮棒轉,而提高升學率所付出的代價是失卻了學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更為嚴重的是,功利性正有發展為物質性的趨勢。"有償家教"、"集資贊助"等現象已越來越普遍,不僅嚴重損害了教育者的形象,也給師生關系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所謂師生合作,即前之所說的互動的師生關系。它在師生關系中處於較高的層次、境界。合作是現代生活中交際交往的重要內容。"學會與他人一起生活"也是新課程的內容之一。因此,師生合作也給予了學生自我完善的動力,促使學生自我塑造,逐步形成各種社會交往中應有的品質。在教育實踐中,但凡成功的班主任,都能善於精心培養班級團結合作的精神。教師制定目標,而不是包辦代替,充分發揚課堂民主,師生共同參與完成。
3、變「間離型」為「和諧型」。
「間離型」是師生活動的功利性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唯應試、升學為任,沒有情感的交流或少有之,怎能不產生隔膜,間離?此外,教育者自身也有不可推諉的責任,忽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缺少交心談心、"話語"單薄、單調使師生活動日益生疏,愈發陌生。
師生主體論認為,教育是在師生互動基礎上,教育者對被教育者全面施加影響的過程。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是要求師生之間形成和諧的互動,即師生共同參與教育。因為只有當教育的教學指向與學生的學習動機趨於一致時,才能達到最經濟、快捷的教育效果。同時要求師生互相適應,達成默契,相互補充。當然這都要以和諧為基礎。前者是動態,後者是靜態的。
我自己就有過這樣失敗的例子。在我的學生中有一位班幹部,各方面素質都不錯,我對他的期望也非常高,一直把他做其他學生的榜樣。一次音樂課後,任課教師告訴我這堂課紀律非常不好,還指出幾個人的名字,其中就有這位班幹部。聽了之後當時我就氣過了頭,急匆匆走進教室,大聲的責問全體學生是怎麼回事,並當眾訓斥了這個班幹部。事後我對自己發那麼大的脾氣很懊悔,但沒想到的是我的小題大做給這個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本來話就不多的他言語更少了,輪到他值日的時候,登記本上總記了一大串名字。剛開始我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只到後來在意見箱中看到學生給他提的意見,說他動不動就記人名字,我才知道他的心因為我的那一次過激的行為變得有狹隘傾向了。
雖然後來我通過多種渠道幫助這個學生糾正了過來,也讓每一個學生和我一起懂得了寬容對每個人的重要,師生關系和諧的重要。但這件事留給我的教訓的確是非常深刻的。
4、變「主僕型」為「平等型」。
學生不是一張沒有思想的白紙,也不是一隻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更不是復印機和傳聲器。他是人,是發展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內在感受,有著不同於成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
在傳統的師生人際關系中否認了學生的主體性,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外部環境和力量對學生的作用與影響,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被動載體。這樣的師生關系和學生觀不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更不利於學生良好人格的養成,阻礙了教育教學的發展。」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由教學中的主教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發展的促進者。交往論承認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都是具有獨立人格價值的人,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師生之間只有價值的平等,而沒有高低、強弱之分。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系,這種關系得以建立和表徵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徑便是交往,離開了交往,師生關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經常可以看到「好心做壞事」的例子。例如在教室門鎖了的情況下一個學生為了幫助同學拿丟在教室里的文具翻窗而入。我們的教師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該如何處理呢?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首先會肯定孩子助人為樂的精神,然後再把翻窗的危險性告訴他,再告訴他今後遇到這樣的事該如何處理,我也相信這個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會更樂於助人,而且處理事情起來也會成熟很多。我們再試想一下,如果教師採取相反的態度,忽視學生助人為樂這一美好動機,而一味指責他違反校規爬窗戶這一行為,那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可想而知。
總之,我們要處理好師生關系,使師生之間存同去異,教學相長。當然,和諧的師生關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建的,它是教師艱苦勞動的結果。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愛心,並以此感染學生,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對學生傾注了感情,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挖掘學生身上的向師性因素可以強化,激勵學生的自尊心,也能融洽師生關系,為師生合作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化為強大的教育力量,激勵學生的自我完善,為教師運用各種教學的教育手段提供條件!
人類面向二十一世紀需要新型的課程教育!
教育走向二十一世紀呼喚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師生關系的新認識 論文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生交往是否有利於學生發展是教學過程能否按照新課程標准來運行的前提和保證。」
「交往的本質屬性是主體性,交往論承認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都是具有獨立人格價值的人,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師生之間只有價值的平等,而沒有高低、強弱之分。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系,這種關系得以建立和表徵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徑便是交往,離開了交往,師生關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在傳統的師生人際關系中否認了學生的主體性,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外部環境和力量對學生的作用與影響,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被動載體。這樣的師生關系和學生觀不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更不利於學生良好人格的養成,阻礙了教育教學的發展。」
所以說,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教育工作者必須身體力行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和建議,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
在《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中隨處可見對這種師生關系既新的學生觀的要求的體現。
如《語文課程標准》第一部分前言的「課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中就明確的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質、體、美的和諧發展。第(二)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也非常清楚地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在《語文課程標准》的階段目標中還有很多具體闡述,就不一一例舉了。)
試問如果教育教學活動不是在構建了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前提下進行又如何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達到和諧發展,又如何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呢?所以說構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我們在教育第一線的工作者(既教師)落實新課程標準的根本。
教師不信任學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讓學生做主,事無巨細包辦代替,這在以往的教學現實中是很常見的事,這些都是阻礙學生主體地位落實的主要因素。要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構建起新的師生關系,教師首先應從思想上改變過時的觀念和專制的作風。並且要從思想上肯定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教師由教學中的主教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發展的促進者。以上都應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處處落實。
最根本的還是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生是人,是發展的人。
學生不是一張沒有思想的白紙,也不是一隻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更不是復印機和傳聲器。他是人,是發展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內在感受,有著不同於成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
(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教師應用積極的、樂觀的眼觀和態度來估計學生的天性,多關注學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種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內在需要和傾向,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是可以造就的,是追求進步和完善的,因而對教育好每個學生應充滿信心。
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經常可以看到「好心做壞事」的例子。例如在教室門鎖了的情況下一個學生為了幫助同學拿丟在教室里的文具翻窗而入。我們的教師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該如何處理呢?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首先會肯定孩子助人為樂的精神,然後再把翻窗的危險性告訴他,再告訴他今後遇到這樣的事該如何處理,我也相信這個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會更樂於助人,而且處理事情起來也會成熟很多。我們再試想一下,如果教師採取相反的態度,忽視學生助人為樂這一美好動機,而一味指責他違反校規爬窗戶這一行為,那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可想而知。
(二)「我相信你會做得更好」
這是我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相信也是每一個老師對學生的期望,這說明每個教師都相信學生的確潛藏著巨大的發展能量,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獲得成功的。在教育實踐中,有不少探索,正是基於每個學生都有獲得學習成功的潛能的信念,取得了全面提高學生學業成就的良好效果。
有一個耳熟能詳的例子。教育家去到一個班做實驗,隨意從中抽出一部分學生進行談話,告訴這些學生他們是教育家從同學中選出來的最聰明的孩子。一段時間後再來校發現這些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正是教育家點亮了這些學生心中獲得學習成功的信念之燈,使他們發揮出了潛能。
我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會在教師不斷的期待和鼓勵中獲得點點滴滴的成功與進步的。
(三)「多一份愛心,多一分寬容」
作為發展的人,也就意味著學生還是一個不成熟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在實踐中,人們往往忽視學生正在成長的特點,而要求學生十全十美,對學生求全責備。這是和發展觀點想對立的。其實,作為發展的人,學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則是不符合實際的。把學生作為一個發展的人來對待,就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許學生犯錯誤。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正錯誤,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如果身為人師者愛斤斤計較,喜歡小題大做,你的學生又怎麼會是一個寬容的人呢?
我自己就有過這樣失敗的例子。
在我的學生中有一位班幹部,各方面素質都不錯,我對他的期望也非常高,一直把他做其他學生的榜樣。一次音樂課後,任課教師告訴我這堂課紀律非常不好,還指出幾個人的名字,其中就有這位班幹部。聽了之後當時我就氣過了頭,急匆匆走進教室,大聲的責問全體學生是怎麼回事,並當眾訓斥了這個班幹部。事後我對自己發那麼大的脾氣很懊悔,但沒想到的是我的小題大做給這個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本來話就不多的他言語更少了,輪到他值日的時候,登記本上總記了一大串名字。剛開始我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只到後來在意見箱中看到學生給他提的意見,說他動不動就記人名字,我才知道他的心因為我的那一次過激的行為變得有狹隘傾向了。
雖然後來我通過多種渠道幫助這個學生糾正了過來,也讓每一個學生和我一起懂得了寬容對每個人的重要,但這件事留給我的教訓的確是非常深刻的。
綜上所述,要構建一個新的師生關系關鍵在於教師的思想認識和態度。
新的課程改革才剛剛開始,就讓我們每一個為人師表者從今天開始,以新的定位,新的觀念來善待我們的每一個學生,構建一個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為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具體出處忘了

D. 求師生關系的論文。

要建立一個新的關系,教師和學生的素質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另一方面,新課程的核心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從傳統的教學方法,新課程最顯著的特點是不同的,但現實情況是:一方面,我們積極推動學生,我們仍然堅持我們的一部分,因為我們的老師和「尊嚴」,一所學校的師生關系還沒有被釋放令人震驚的事實和數字:29.3%的學生被罰站,18.6%的好學生功課老師已經教了15年,在心臟的領導和同事如何你,致力於骨幹教師,並率只有9%的學生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獨立,這使我們深刻體會到,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新的關系是迫在眉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呢?

民主BR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創造最好的條件來發揮民主的民主化,建立民主的思想教育,要求教師平等的,它由兩部分組成:第一,教師和不同的教育職責和任務,但狀態的學生是平等的。這意味著,在許多方面,具有不同的個性特徵和學業成就的學生,但教師眼中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這意味著,教師是「權威」,「人」的討論真理的學生,誰不參加共同進步,老師的眼睛,伸出援助之手,這意味著,教師應該是豁達的心,真誠的態度,熱情感,這意味著教師不再是學生,分為3369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和正義,不會因為學生的家庭,學生的智力,個性,有趣的和差異的文化,經濟和政治背景。<BR /我們每天的日常教學活動,積極營造教育民主的氛圍中。教師改變傳統的做法「蹲下來學生和學生平等對話,導演真誠的接觸和交流,在和諧的氣氛中提供了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民主,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學生在課堂上教師禮堂,學校的學生,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自由的討論,他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為了最大限度地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和輕松,快樂,積極的學習,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習固體
實踐證明,教師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利,學生們談論民主,但同時強調,集中,嚴格的要求和有益的指導,就為一個獨立的機構和創新精神的學生和老師也可以發揮主導作用,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促進,建立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教師和學生之間。
尊重學生...... />民主,平等的標志是尊重,尊重學生,學生必須學會包容和接納,寬容,理解和尊重學生的自我自尊是一種特殊的個性。老師寬容
人的角度,這是值得我們思考:在內部深度公差學生的教師提供充分的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空間開拓自己的特殊行為判斷和錯誤的見解,有效的教育和培訓能力;公差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思維方式,性格,文化,教師和學生的創新精神,寬容,尊重個性發展特點,學生展示自己的寬松的環境,教師對學生的情感寬容,尊重學生的人格的自我發展。
自由主義的教師,教師給學生作為一個整體,在非原則問題上,退一步海闊天空喜悅,教師對待學生的寬容意味著對學生的寬容,他的教育思想更深入的教育手段比較成熟的教師,科學發展觀的教育過程。
正如陶行知先生說:你坐在你的笑容瓦和指針牛頓,愛迪生。「尊重學生們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學習了基本的差異鬆散的紀律的學生,但也試圖找到他們的光澤,閃閃發光的變焦,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讓每一個學生獲得自信和成就感。當你面對煩惱,家庭和社會,當你面對的是一個「嚴重的」學生時,一定要冷靜,如果我們指責,批評,抱怨,激勵表彰獎勵將被替換另一個。
例如,一個數學老師,活躍的學生功課是特批,這種分配不是很多,我想留在五個工作,但考慮到你的感受,我離開你的三個問題。 (事實上??,他只是想留三),一名學生說:老師,你仍留有5。老師說,好吧,我離開你完成的工作,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可以考慮的結果,大多數學生完成了一流的五個問題。後來,老師大加贊美,更加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做好,沒有做功課的現象大大減少。 /> <br主觀
傳統的應試教育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支撐作用,一些學生和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的一問一答風格。教師,學生,教師和學生沒有感覺。學生是被動的監聽乘客。陶行知一直站在為:「如果一個孩子的生命,孩子的殘酷成人教育,孩子們發布了」反對「死了老師,教死書,死讀書,讀死書」,但也有學生為主的狀態的的位置,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同時也成為現代教育技術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
學生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的主教學活動,它必須強調的是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的學生,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的思維,自我實踐的發展而生動。應該充分反映在學校的教,學,教,互動的課堂教學和學習活動,教育活動的所謂「教學和學習」,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參與自己的發展模式,獨立,這表明,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的主體,發展的主體,發展自己的生動。

亮點個性化
個性化的強調,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道德教育的目的,在這個位置上,陶行知教育碩士:「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可以嗎?要考慮建立」人的發展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首先應該考慮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在追求人類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每個學生都應該關心,理解,信任,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部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所有教育理念,這是一種表現,這種個性化的教育畸形的教育原則,而不是要求學生片面發展,它要求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在德,智,體,美,勞動的
個性化教育的相關性。強調個別學生在各方面的個性的差異,陶行知深刻地指出:「對孩子的教育,過濾器和使用對環境的影響的基礎上,加強了文本?教育的創造性的個性化,要特別注意的樣的個性,需要以採取適當的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個性和他的獨特方式的教育,每個學生和個性化的特點的差異。接受教育,並在某些領域,在某些方面可以充分的發展。 「每一個學生的潛力,充分理解和發挖,讓每個人都發揮出自己最好的,只有真實的體驗學習生活的樂趣和它的意義,讓每一個學生。

五情緒注老師得到學生的尊重,信任和愛,具有較強的教育抱負,只是一個責任感,敬業精神不夠,而且也了解更多信息,贏得了支持學生掌握的技能的人,使學生能成為親密的朋友。這就要求教師來教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和情緒。陶行知曾經說過:「真正的教育活動知己。心臟異常的心去戰斗。「

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投入感情,不僅影響教師的教學思想和表達情感的語言,主要影響學生的認知,情感原則思考,記憶,想像和促銷活動,如動機,興趣,態度,情感性原則要求教師,同學,朋友,親戚和相互信任。對待彼此,朋友影響治療效果,為他們的緣故,情感性原則,要求教師愛每一個學生,為他們辦實事。4個小學教師,北京西北,梁勇,一個想法:「不聽話的孩子可愛可愛的壞學生,我們應該說:我們不能在一個單一的學術評價體系,使學生,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角度和多維度的評價體系。這一原則的前提下,對學生的愛,只有愛,使學生消除偏見的學生只需支付一份真摯的愛情師學生,並使其更容易找到他們的「大亮點情緒的學生。」
教師和教師更多文章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育 - 這一切的關注和關懷,周到,細致打動年輕人的心。播放教師的主導作用,形成良好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關系,旨在建立認知基礎「的過程中,只有全面了解教師了解學生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的學生,也只有這樣,才能認識到真正的愛,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基本權利學生,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從而表現出對學習的熱情。
在短期內,新入職的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教師培訓的基礎上,平等和民主的前提下,建立一個和諧的生活。 「以人為本」的思想指導師愛的氣氛,高貴的品格,當然,如何建立一種新型的關系,教師演講單獨不能做的一切,和學生有一顆真誠的心,只有依靠教育,學生在實踐中緩慢

看了看刪除點。

E. 師生關系的作文800高中議論文

創建和諧師生關系

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願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也將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校園是我們學生每天停留時間最多的地方,我們在這里像海綿一樣吸取著知識的養分;老師像園丁一樣辛勤地耕耘著。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希望在一個和諧的氛圍內學習和教授知識。因此,構建和諧校園需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給了我們文化知識的啟迪,使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需要的是我們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同學尊敬老師,老師愛護同學,這樣才能構建和諧校園,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構建和諧校園同樣也需要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和諧校園的溫馨。保持良好的心態,寬容帶待人,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同學之間友好相處,才能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

構建和諧校園更需要建立誠信、文明的作風。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坦誠相待、說實話、做實事。考試時堅決不能有作弊的現象,用誠實和實力給自己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作風嚴謹、文明,從而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另一方面,構建和諧校園還需要建立良好的學風、良好的校風。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良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吸引個個學子奮勇向前,為了理想而努力拚搏,以此打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一個和諧的校園需要師生們的共同努力,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們將持之以恆。茫茫學海中,我們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風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腳步如行雲流水,青春的歲月需要知識的滋養。讓我們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諧校園的彼岸前行。

F. 中國古代師生關系論文

中國古代師生關系論文刮






















亟么

G. 有關如何處理師生關系和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的論文

現在很多老師抱怨與學生的關系很難處理,說學生不聽話,上課作小動作、說話,課下也不認真完成作業。其實學生有著自己的想法,教師可能缺乏與學生的心與心的交流,我認為教學更需教心,由此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能更好的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教學的好壞不單單看教師教學的水平,還應多注意學生學習的態度,學生的喜怒哀樂都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聽課效率,所以我認為在每堂課前都應該時刻注意學生的心情,幫助學生調整、平衡好心理狀態,能以較好的狀態進入下一課。首先,作為老師應放下嚴師架子,與學生打成一片。溝通從「心靈」開始,要與學生有良好和密切的溝通,要掃除學生的「畏師」心理。我們要改變傳統的嚴師出高徒的觀念,改變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保守教育方式;讓學生主動起來,積極起來,勇敢起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更平易近人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與學生打成一片。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更願意「吐露真言」和「表現自我」,教師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理解學生,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知識特點,性格特點,從而因材施教。其次,平時要多注意學生的一舉一動,及時主動的找學生交流談心。記得有一次一名同學上課老精神不振,常常止不住想睡覺,而且回家完成的作業質量也不好。後來我找了他談話才知道是應該他自己做作業的速度本身就慢再加上回家後還有父母布置的家庭作業,所以每天都做的很晚,導致第二天比較疲倦,從而也影響了上課的聽課效率。經過與他和家長的交流後,慢慢的就改變了這種學習習慣,能較輕松的接受新的學習方式。當然老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關心愛護學生並不是對學生的放縱。要正確認識與學生溝通的重要性,並要懂得一定的溝通技巧,這樣既能增強教學效果,又能避免師生隔閡和沖突,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品德的培養,學業的提高,差生的轉化以及師生的身心健康都有極大的益處,在教學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教育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H. 師生關系論文

以學生為本 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重點是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也是新課程有別於傳統教學方式的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但現實是:一方面我們積極倡導;另一方面學生仍固守本份,究其原因就是我們的師生關系還沒有從」師道尊嚴」中解脫出來。請看某校的這樣一組駭人的數據吧:29.3%的學生被罰過站,18.6%的學生被罰過寫作業;一位有15年教齡的教師,在領導和同事的心目中一直是兢兢業業的骨幹,而學生的喜歡率卻只有9%。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能自主能創新嗎?這更讓我們深切地感覺到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多麼迫在眉睫!
那麼如何改變目前師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
一、民主性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創造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實現教育民主化,教師必須樹立民主平等的思想。這包括兩個內容:一是教師和學生雖然在教育中的職責和任務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學生雖然在個性特點、學習成績等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師眼裡地位應該是平等的。這就意味著教師不以」權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與學生共同探討真理、共同進步;這就意味著教師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有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度,熾熱的情感;這就意味著教師不再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一視同仁,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學生家庭的文化、經濟、政治等背景以及學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營造教育民主的氛圍。教師要改變居高臨下的傳統習慣,真心誠意地與學生平等交往與交流,」蹲下來和學生說話」,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把課堂由教師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自由討論,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得輕松、學得快活、學得主動、學得扎實。
實踐證明,教師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利,對學生既講民主、又講集中;既嚴格要求,又熱心指導;既尊重學生的獨立性,主體性及創新精神,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進,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尊重學生
民主、平等的標志是尊重。尊重學生,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學生。寬容即理解,是對學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種特殊尊重。
有人這樣透視教師的寬容,很值得思考:教師對學生的內心深入的寬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啟頓悟,進行有效的教育,並培養他們的判斷是非的能力;教師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寬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個性思想火花,培養創造精神;教師對學生特殊行為方式的寬容,是尊重個性發展特點,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展示自我,發展自我;教師對學生情感的寬容,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
對教師而言,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在非原則問題上以大局為重,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
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牛頓,你的譏笑里中愛迪生。」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鬆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當你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當你面對家庭和社會的煩惱時,一定要冷靜。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
例如,有一位數學教師,對那些做作業不主動的學生不是大批特批,而是在布置作業時這樣講,我原來想留五道作業題,但考慮到你們的心情,我就留三道題好了。(實際上他只想留三道),學生一聽,馬上說:老師,您還是留五道吧。老師說,那好吧,我留五道,如果你做三道,也算你完成作業。結果全班大部分同學做完了五道題。事後,老師大加表揚,這更加激發了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不做作業的現象大大減少了。
三、確保主體性
傳統的應試教育以教師唱主角、少數學生當配角和一問一答式為主要課堂教學形式。教師講得多,學生讀得少;教師問題多,學生思考得少。大多數學生是被動的聽客。陶行知先生歷來主張:」要是兒童的生活才是兒童的教育,要從成人的殘酷里把兒童解放出來」,反對」死教書,教死書;死讀書,讀死書」,還學生以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這也已成為現代教育改革的中心內容。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索,自主實踐,生動活潑地發展。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體現教中有學,學中有教,教與學相互作用,即所謂」教學相長」。在教育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其中,把它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式,自主地、生動活潑地發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為教育的主體、發展的主體。

四、突顯個性化
個性化強調教育要以人為本。人是教育的對象,是教育這塊陣地的主人,陶行知認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講道德、能思考、會創造的人」。人的發展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來考慮,把人的發展作為首要目標來追求。要關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學生,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現在教育界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正是這一原則的體現。教育個性化不是畸形教育,不是要求學生片面發展。它要求的是每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均獲得發展。
個性化強調教育的針對性。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個性差異,陶行知深刻地指出:」教育是要在兒童自身的基礎上,過濾並運用環境的影響,以加強培養發揮創造力」,個性化教育就是要特別注重這種個性差異,它要求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他接受教育的獨特方式而採取相應的教育目標、內容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同他們自身相一致的教育,並且在某些領域、在某些方面能得到充分發展。」把每一個學生的潛能給充分地認識和發挖出來,使每一個人都各盡所能,各盡其才」 ,使每一個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生活的快樂及其意義。
五、注重情感性
教師要得到學生的尊敬、信任和愛戴,使自己具有強大的教育感召力,僅有責任心、事業心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尋找多種方法,掌握一定的技巧,去贏得學生的心,使學生成為自己的知心朋友。這就需要教師要用情感去教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情感性原則要求教師把感情投入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感不僅影響著自己教學思想和語言的表達,更為主要的是影響著學生的感知、思維、記憶、想像等認識活動以及學習動機、興趣、態度等。情感性原則要求教師把學生視為朋友、親人。以誠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為他們著想、替他們辦實事。情感性原則要求教師熱愛每一個學生。北京西四北四條小學教師梁勇提出了一個理念:」不聽話的孩子也是可愛的」。我們還應該說:成績不好的學生也有可愛之處。即我們不能用學習成績這一單一的評價體系看待去學生,而應當從不同的視角、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去看待學生。這個原則的大前提就是熱愛學生,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消除對學生的偏見,只有對學生付出真誠的師愛,才容易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教師應在溝通師生情感方面多做文章。陶行知曾經說過:」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在良好師生情感關系形成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情感關系的形成是建立在認知基礎之上的,教師只有全面地了解認識學生,了解認識他們的思想、情感和個性,才能從本質上認識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產生真正的愛,才能恰到好處地關心愛護學生,使學生感觸到教師的關心,從而表現出學習等方面的積極性。
總之,新型的師生關系應當是在」以人為本」的思想指導下,建立在融融的師愛氛圍中,建立在教師高尚的人格修養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礎上的。當然,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單靠這片言只語是無法詳盡的,只能靠著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

自己看著刪點.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