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論文
『壹』 攝影論文怎麼寫呢
樓豬 摩卡培訓那裡有很多這樣的論文 你去學習把
『貳』 攝影原理論文
攝影作為一門藝術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像娛樂場所、商業廣告、藝術創作等。攝影雖然是一門藝術,必然和藝術有相同的特帶特點,除此它還有實用價值的一方面。比如像一些商業廣告或用來繪畫等。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有相當高的拍攝技巧。因此,我們對攝影的要求也是非常高,怎樣拍一張好的照片尤其重要。首先我們必須對我們使用的相機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就是我們如何去拍好一張照片。
在攝影過程中,光圈和快門作為參數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光圈的大小是相機鏡頭中控制光線的參數,說的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將決定光線穿過鏡頭的強弱。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想像到光圈越大透過鏡頭攝影到感光器上的光線越強,反之則越弱。他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到照片的拍攝質量,比如在快門相同的條件下,光圈越大則相片越亮,但如果光圈過大的話則會出現曝光過度的情況。除此,快門的速度也是拍攝照片時控制曝光時間長短的參數。
當我們對光圈和快門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麼在實際應用中應該如何協調它們的關系來更好的達到照片最佳的的曝光效果呢?第一個要保證的因素是快門,比如1/125秒的快門速度便可以抓拍到行人的動作而不會使人物變虛。在確定了快門速度後,再根據當前的光線和想要達到的景深效果選擇光圈的大小。事實上,通過不同快門和光圈的組合其所達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知識它們所適合的拍攝環境及拍攝的效果不同而已。在充足的陽光下使用1/125秒快門和f11的光圈其獲得曝光量與快門和光圈分別為1/250秒、f8是相同的。說到光的問題不僅僅是光圈和快門調好就行,我們還要考慮到外界光線的問題。從美學觀點來說,攝影是一種造型藝術、形象藝術,若從感光膠片所記錄下的影調、色調構成的畫面來說攝影是一中光的藝術。所有在我們視覺范圍的東西都是由於光的存在而給人視覺美感的①。因此在攝影過程中,我們對光源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光源種類分兩種,一種是自然光,指室外的光,二是人造光指人工光源。自然光在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環境中的照射不但有著光線的強弱之別,而且色彩的變化也有所不同。地理位置越高光線也就越強,這時我們應該採用光圈較小來拍攝,越低光線越弱我們就選用較大的光圈。像一天中光線的強弱也是不同的,一般上午光線要比傍晚的光線強,那麼我們自己要根據自己想要的效果來選擇時間和調節光圈的大小。
在上一段中,我們提到了景深的概念。在拍攝中合理利用景深的效果可以為我們拍攝照片起到不可輕視的作用,因為它可以加以突出你所要拍攝的對象。景深是指在一次鏡頭聚焦調節中所造成影像最近部分和最遠部分之間的距離,而這部分畫面應該具有可以接受的清晰細節。在實際操作中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後面看到的東西也就越模糊,光圈越小,後面看到的東西越清晰。這就出現兩種不同的效果,一是前景清晰後景模糊,另一種是前景後景都清晰每種效果都有其各自的用途,這就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因為在不同的用途方面有不同的效果。
攝影中另一個主要的要求就是構圖。構圖包括不同的景別、拍攝的角度、背景的選擇、對比關系等方面,首先是景別包括近景、中景、遠景和特寫等。從每個細節上以形象藝術體現在照片的畫面上,讓人看起來既可以從各個角度不同側面來了解到主題內容,而且又顯得十分活潑與生動,給人以美的藝術欣賞和享受。
遠景。主要表現所要拍攝主題內容所需的廣闊空間。全景畫面的構圖主要表達人、物體、景物的全貌景像。中景是不需要把被攝物體、景物、人的全貌拍攝下來,而且能夠表現你所要表達的主題內容的局部,也就是從各個不同的側面來拍攝②。
近景。照片在拍攝的距離上比中景更接近景物。用變焦距鏡頭或長焦距鏡頭把景物接得更近一些,將人物或被攝景物特徵表達出來。
特寫。它與近景構圖不同的是畫面上幾乎被人物面部表情或被攝物體的局部的特徵所充滿。這也是攝影過程中經常用到的方法,它不僅能夠更好的表現人物的特徵而且還可以用來畫畫等實用價值的體現。
構圖中的拍攝角度也是尤為重要的。你想要表達什麼效果就要求有不同的構圖,比如你想表現被攝體的全貌,一般採用從正面方向進行拍攝,如果你想表現被攝體的形象,則多是採用從側面方向進行拍攝,而要想得到正面與側面有一定的象徵具有一定的動感,那麼選用從斜側面方向進行拍攝都可以達到理想的構圖。必要條件下還可以仰拍、俯拍等各種需要的方法。像你想表達被攝景物的高大,那就要仰拍,要拍遠景和全景時通常是站在較高的地方拍即俯拍,拍特寫或近景一般採用平視角度拍攝。總之,不管採用什麼角度來拍目的是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好。
另外,構圖的背景要求也是攝影要求的一部分。因為一張好的照片要有主體和陪襯,背景可以說是襯托主體的一部分,它不但可以突出主體而且會給畫面造成透視的空間感,使構圖技巧更加巧妙。因此在拍攝過程中,
『叄』 求一個拍攝實踐的論文
談商業攝影課的拍攝實踐
商業攝影課的實踐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把靜物台上各類物品按對光的作用分為反光體、透光體、吸光體三類施教。在實踐教學中結合所講授的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注意激發學生對所拍內容的興趣,就會達到預期的實踐教學效果。
——題記
商業攝影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的技術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教學目的和任務不僅僅是為了加強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和提高大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對商業攝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拍攝過程做全面了解,並按市場化要求訓練和培養具有一定商業攝影實戰能力的專門人才。筆者作為攝影課任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深有體會地認識到課堂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這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不同學科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即使是講授同一門課程,不同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是有差別的。優秀教師之所以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除了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良好的科研基礎和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課堂教學藝術,並能結合所講授的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本文僅從靜物台上三類物品拍攝的教學實踐談些體會。
一、反光體「首飾」的拍攝
反光類物品的拍攝,是靜物拍攝中較難掌握的實踐內容之一。實踐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使被教育者通過每一堂課的學習能夠掌握教師傳授的新知識。自然,實踐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一是激發學生對所拍內容的興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二是根據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的開始。如果一堂課的開始就索然無味,勢必難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反之,一開始就能調動學生學習新課的積極性,整個課堂氣氛就會活躍起來,實踐教學達到預期效果就有了基本保證。為此,在課堂的開始,筆者往往習慣於設疑,「當你面對靜物台上的反光類被攝體時,首先應該明白反光物體的表面像鏡子一樣會把周圍的物體都映照進去,拍攝用的相機和拍攝的人也都會在畫面里,這樣拍攝時就有一定的難度,你准備怎樣避免?如何處理取景框中構成畫面的不同因素等等」,課堂開始就把矛盾擺在學生面前,會引起學生強烈的探求反應,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會集中起來,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接著指導學生把事先准備好的一塊粗糙紋理的石頭放到靜物台上,把項鏈和戒指按事先設計好的構圖形式擺放在石頭上,形成細膩光滑和粗糙的紋理對比,更能顯示首飾的華貴。讓漸變背景離靜物台稍遠,以便更容易取得虛化的背景,將靜物四周用描圖紙稍加包圍,燈光從不會出現影像的部位照射進去,利用漫射光和聚光使物品既有整體質感又有亮面光感,這樣靜物顯得很美。並要求學生在拍攝時要有意識地控制景深,形成主體實、陪體虛,前景實、背景虛的畫面效果,產生一種含蓄和令人回味的意境。我們怎樣才能得到虛實相襯的畫面效果呢?如果用小型相機拍攝,盡量用大光圈、長鏡頭,靠近被攝體很近拍攝,若把三者結合一並應用,則效果更佳。如果用大型專業相機,用反沙姆定律進行必要的移軸調整就能實現。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鏡頭離戒指、項鏈很近拍攝,如果直接按照測光結果進行曝光拍攝,就會造成曝光嚴重不足,因此必須根據近距離拍攝時的曝光補償計算應補償的曝光量。應補償的曝光量等於實際對焦清晰後的相機鏡頭到膠片的距離除以所使用的鏡頭焦距。在攝影構圖上要注意,兼顧一下整個畫面結構使之成為對角線式的構圖,還可以看成是黃金分割式的構圖形式,因為項鏈和戒指分別放在橫邊和立邊的黃金分割的交叉點上,也可以認為是九宮格構圖,項鏈和戒指處在兩度空間平面內的四個最佳點上的其中的兩個點上,高低錯落,遠近得當。就構圖本身來說,沒有「正確」與「不正確」之分,而在於對畫面中的點、線、面安排的是否合理,凡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如果能恰當地運用構圖規律安排畫面結構,就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畫面造型效果。經過如此拍攝和分析講解,既有問題和解答,又有道理和根據,幾經輾轉,層層深入,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使同學們很快理解並掌握了攝影的畫面構圖和黃金分割等攝影造型法則及其他藝術表現手法。
二、透光體《水晶蘋果》的拍攝
透光體《水晶蘋果》比起反光類物體的拍攝,要容易一些,需要提醒同學的是:透光類物體既有反光特性,也有透光特性,要採用生動的照明方式。《水晶蘋果》這幅作品是把玻璃材質的工藝品蘋果放在亮桌上來拍攝的。全透明的商品如玻璃器皿,半透明商品如酒類是商品攝影大顯身手的資源,一般利用穿透光照明,利用光線穿過透明體時因厚度不同而產生的光亮差別而呈現出不同光感。因透光體具有反光特性,所以一般不能用直接光照明,而用間接光照明。這幅作品的桌面是由半透明的玻璃製成,光從桌面下發出均勻的漫射光,既能把周圍照亮,又能照透上面的玻璃製品,使靜物產生一種玲瓏剔透、撲朔迷離的效果。蘋果把上用一個點光源照明形成高光點,用深色的背景襯托蘋果的輪廓。
三、吸光體《巢》的拍攝
拍攝吸光類物品時,布光的隨意性較大,單燈、組合燈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即使是吸光體其表面也有毛面和光面之分,一般都用柔化光去拍攝,這樣可以取得物品表面肌理的真切表現。柔化光的取得,可以用反光板或反光傘,還可以用描圖紙取得,然後再用聚光打出適當的光斑。這樣使雞蛋的形、色、質都能得到很好的表現,在攝影構圖上,使之成為對角線式的構圖並用長鏡頭近距離拍攝,模擬了黃昏巢穴中的溫馨,使畫面活潑。畫面中只有兩個視覺元素組成簡單的光影結構,雞蛋和草絲的無序纏繞、和諧地組合在一起,這幅作品的閃光點在於運用了超現實主義表現手法暗示生命的孕育、生活的溫馨。生活是永恆的拍攝主題,沒有開始,也沒有終點……
大家知道,「藝無定法」,在信息時代,拍攝視點的多元化繁榮了攝影藝術的百花園,平凡的生活與各種拍攝手法的交叉,使我們的拍攝題材永不重復而又各具魅力。
『肆』 實時拍攝論文具體怎麼寫
實時拍攝論文如果寫作要求不高有個簡單方法是:首先,大概確定自己的選題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通讀一遍,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參照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補充內容,實在不會,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希望幫到你.
『伍』 求一篇關於攝影技術的論文
一、攝影文學是當代現實生活不可缺少的藝術形式。
當歷史進入21世紀以來,攝影文學因為社會的需要和人們的審美需要,迅猛發展起來。這有力地證明了攝影文學是當代現實生活不可缺少的藝術形式。我們從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攝影文學是當代現實生活迫切需要的藝術形式。
1.旅遊勝地的自然風光需要文化積淀,攝影文學可以促進這一進程的迅速完成。
我國不少風景名勝如果缺少文化積淀,那麼,其魅力就會大打折扣。人類的遺產包括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有的地方是二者皆具,像泰山、武夷山、九寨溝等,既是自然遺產,也是文化遺產。缺乏任何一個方面,她們的魅力都會大大減弱。王夫之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因為二者如果在詩中實現真正的有機統一,那麼詩的價值會成正比地隨它的材料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景美和情美的有機融合要比單純的景美或情美富有感染力。這是一種「復雜的美」,而「難美」和藝術上的「偉大」看起來是等同的。攝影文學無疑是可以增加自然景觀的文化含量的。2002年11月8日,《文藝報·攝影文學導刊》推出了張家界風光專版《江山如此多嬌》。可以說,在1980年以前,張家界無與論比的自然景觀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在著名畫家吳冠中向世人揭開張家界神秘的面紗以後,隨著人們的開發,張家界的容姿日益妖嬈。而攝影文學將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張家界自然景觀的文化積淀。也就是說,張家界在人們的審美觀照中愈益搖曳多姿。她再不僅僅是單純的自然風光,也有迷人的人文風光。
2.沒有實感的想像容易縹緲、空洞。
莫·卡岡在《藝術形態學》中指出:「藝術作品首先作為某種物質結構——聲音、體積、顏色斑點、詞彙、動作的組合,也就是說,作為具有空間特徵、或者時間特徵、或者空間一時間特徵的對象被創作出來,存在並出現在知覺面前。正因為如此,這種作品與人們承認它具有什麼尺度的藝術價值、怎樣解釋它的內容這一點無關,甚至與根本是否知覺它、或者它埋藏在地下、儲存在博物館和圖書館里這一點無關。當然,不能把藝術作品歸結為這種物質結構,但是,沒有它、離開它、獨立於它、不依賴於它,藝術作品就不會存在;藝術作品作為精神形成物蘊涵在這種結構中,處在這種結構中,不脫離於它,只有通過它才被感知。因此,藝術作品的物質結構方面是它的本體論狀態,是它的現實存在的主要基礎和條件,同時是它的直接的感性可感的面貌。」(見該書第278-9頁)桑塔耶納在《美感》中也說:「雖然一件衣服、一座大廈或一首詩的感性材料所提供的美多麼次要,但是這種感性材料之存在是不可缺少的。」「假如雅典娜的神殿巴特農不是大理石築成,王冠不是黃金製造,星星沒有火光,它們將是平淡無力的東西。在這里,物質美對於感官有更大的吸引力,它刺激我們同時它的形式也是崇高的,它提高而且加強了我們的感情。如果我們的知覺要達到強烈銳敏的最高度,我們就需要這種刺激。舉凡不是處處皆美的東西,絕不能銷魂奪目。」(見該書第52頁)莫·卡岡認為詞彙是一種物質結構,但詞彙的韻律和我們需要從文學作品所描寫的自然美中感受的實感是兩回事。為了追求這種實感,近幾年來,不少文學經典圖書配上了插圖。鮑風在2002年10月30日的《長江日報》上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掃描。他指出,今年2月,北嶽文藝出版社出了兩本書,即沈從文的《湘行散記》和《邊城》。這兩本書的出版,可以稱為具有現代意識和現代特徵的「圖文並茂」的書真正出現的標志。這兩本書的封面上均注有「插圖本」三字,書有沈從文的生活照片和他描寫的地區的風光繪畫。在《邊城》中,書中還有一幅幅飽含湘西風土人情和自然風光的攝影作品,攝影作品和小說情節發展互相映照,使「圖」和「文」均成為「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這本書中,「圖」不再成為可有可無的裝飾,而是共同完成著一種「文化旨向」的傳播。在《湘行散記》中,不僅有黃永玉畫的湘西風情水墨畫,也有沈從文自己為自己的文章所畫的插圖。當時沈從文因母病還鄉,每天寫信向張兆和報告沿途見聞,並在信後附上插圖,這些插圖和信的內容相得益彰,融為一體。在插圖本《邊城》中,黃永玉用畫,卓雅用攝影作品,「圖說」小說內容,單純地看一幅幅插圖,可以感受到小說本身的那股濃得化不開的「氛圍」。插圖本《邊城》和《湘行散記》圖片雖是黑白的,但在書中構圖不一,同樣給人以豐富多彩的感覺。這種插圖的確有助於人們身臨其境。否則,文學描繪如何入神如畫,也難以達到這種奇妙的效果。這種對實感的追求是當代社會人們追求全面發展的必然產物。可以說,攝影文學應運而生,比這更充分地開發了人們的全部潛能。
3.有些攝影藝術作品沒有文學描繪,很難展開它的豐富歷史內容。
有些攝影藝術作品只有插上了文學想像的翅膀,才能振翅高飛。黑格爾說:「同一句格言,從完全正確地理解了它的年輕人口中說出來時,總沒有在閱歷極深的成年人心中所具有的那種含義和廣度,後者能夠表達出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又說:「老人講的那些宗教信條,小孩也能說,可是對於老人來說,這些宗教信條包含著他的全部生活的意義。小孩也懂得宗教內容,可是對小孩來說,這種宗教內容的意義只是這樣的東西,即全部生活和整個世界都還在它之外。」有些攝影藝術作品本來具有豐富的歷史內容,但一般的人很難感受出來,而文學就可以對攝影藝術作品所具有的豐富歷史內容進行去蔽和展示。例如,2002年4月19日,《文藝報·攝影文學導刊》發表了李希凡的一幅攝於1954年12月25日的照片,題為《在毛主席身邊》。如果沒有李希凡的回憶散文,那麼人們是很難從這幅照片中捕捉更多的歷史內容的。但是,這幅照片的確蘊含了很多很多難以忘懷的歷史內容。當然,李希凡所配的散文絕不僅僅是這幅照片的解說、補充,而是相得益彰。因為李希凡在散文中表達了這幅照片所沒有蘊含的東西。可以說,照片是過去的,散文是現在的。近半個世紀過去了,經歷了多少人事蒼桑,毛主席還活著,還活在人們的心中。這就是這篇攝影散文告訴我們的。攝影文學的內在構成成分的相互激活,不但展示了更為豐富的內容,而且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要。
二、攝影文學是人類藝術發展的必然產物。
攝影文學作為一門新興藝術,具有什麼基本特徵呢?對這個問題,我國不少學人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先後提出了「審美復合論」、「審美錯位論」、「內爆論」、「螺旋結構論」和「互文論」等。這些對攝影文學的界定都豐富了人們對攝影文學的認識。
起初,我們認識攝影文學是文學、攝影、編導、表演、美術等眾多藝術的審美復合。「攝影文學不僅使攝影藝術突破了傳統的紀實性,並沖出了時間空間的局限,使攝影藝術插上了理想的雙翼,翱翔於藝術的太空,而且又把文學的藝術語言變成直觀形象,把文學相象的描寫變成可視的畫面,使它既有美的視覺形象,又有精闢的語言藝術」。馬龍潛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審美復合論」。他說:「成東方先生所講的『審美復合』,是一個深刻的理論范疇。在這里,既講了攝影文學所內含的各種美學、藝術因素相互間的關系,也講了攝影文學與其它各種藝術門類、藝術形式之間的關系,又講了攝影文學與歷史時代、社會生活的關系,因此也可以說是一種審美關系復合論。在『審美復合論』的整體結構中,其基礎的層面是審美主客體關系的層面。」「在『審美復合論』的審美主客體關系層面上,與美的復合結構相對應的是一個多種審美類型和審美心理形式相融合的審美意識復合結構,這是對攝影文學審美認識與審美價值相統一的本質特性的具體規定。這個結構包括自然美的審美、科學美的審美和自然美與科學美復合的文學藝術的審美。」其實,攝影文學有較復雜的一面,也有較簡單的一面。劉綱紀認為攝影文學「還可更廣泛地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一個大學生、計程車司機、清潔工一天的生活,北京某個胡同的面貌,重要的文物古跡,科技的發明創新、時裝表演,國家重大項目(如三峽工程)的建設,重大的政治外交活動,各地的自然風景、生態保護,老百姓在公園的鍛煉健身、文化娛樂活動,各個社區的風光、建設,外國人在中國的生活,大的企業、商場、飯店的景觀,格調健康、向上的各界演藝明星的生活,均可拍攝。我以為『攝影文學』的『文學』不必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純文學』,可以和新聞報導、報告文學結合起來,盡可能貼近社會各界群眾的日常生活。」他提出:「攝影與詩、散文的結合較易,困難的是如何以攝影表現小說的內容,找到這種表現特有的形式、規律,以區別於連環畫,小說的插圖,這問題我一直沒想明白。」(見2002年5月10日《文藝報·攝影文學導刊》)對這個問題,人們作出了不同的探討。有的傾向攝影藝術和文學藝術的有機結合,直接到現實生活中創作攝影小說,有的傾向攝影文學是文學、攝影、編導、表演、美術等眾多藝術的審美復合,這較適於改編小說名著。這都是可以探索和嘗試的。因此,我們不能一味地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審美復合論」的確揭示了攝影文學的復雜的一面。但有些攝影詩,攝影散文的內在構成是非常單純和簡單的,這就不能用「審美復合論」去把握。
王一川希望通過闡明攝影文學的攝影藝術和文學相互結合的緣由揭示攝影文學的特徵。他分析了攝影文學的各種構成成分,認為:「攝影藝術和文學各有其得失。攝影藝術長於提供逼真而直接的視覺性,但在深入思維領域時卻是間接的;而文學善於造成具體而生動的思維性,卻在還原視覺效果上失於間接性。把兩者孤立看,各自缺失是明顯的:攝影藝術無法如文學那樣提供具體而生動的思維性,而文學難以像攝影藝術那般呈現逼真而直接的視覺性。但是,如果把這兩門各有得失的藝術相互『匹配』走來,卻可以獲得相互開啟和相互補足效果;攝影藝術的視覺性與文學的思維性相互開啟即互啟,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新優勢;同時,前者恰好補足文學的視覺間接性,後者又補足攝影藝術的思維間接性,從而達到互補。而正是這種相互匹配產生的互啟和互補效果,為攝影藝術與文學綜合成為攝影文學,提供了必要而充足的緣由。於是我們就有了攝影文學這門新興邊緣藝術。它由照片和文學兩部分相互匹配而成為一個整體。匹配,不是完全同一或完美融合,而是各自獨立前提下的攜手合作;也不是隨意拼貼、湊合,而是要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達成互啟互補的效果,由於產生這種互啟和互補效果,攝影文學顯示出新奇而強勁的表現力。」的確,這兩種藝術各有優勢各有局限,但這並不必然導致結合。同時,這種結合既可能增值,1+1>2,也可能相互損害,1+1<2。
孫紹振在進一步地解剖了攝影文學的內在構成成分及其關系時提出了「審美錯位論」。他說:「對於攝影文學的藝術價值,其攝影的質量自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其文字的質量卻是更為關鍵的。它的首要條件就是擺脫被動,不能局限於對畫面的說明;然而又不能完全脫離畫面,這應該與畫面保持一種錯位,文字與畫面應該是一種若即若離的關系,而不是被動依附的關系。這樣才能構成一種情緒的張力場。當然,不能是抒情,直接抒情會導致濫情,它只能是一種敘述,但又是一種想像的索引。在敘事與情感的提示之間,在畫面與文字之間保持一種錯位性張力是攝影文學的生命之所在。」攝影文學的內在構成成分的關系不一定都是錯位的。有時,它們可能是相互規定,相互闡發。這種關系很可能是互為比興的。
閻國忠認為:「攝影文學不同於過去的帶插畫的章回小說,帶文學說明的連環畫、卡通畫,不同於傳統的中國題詩畫,這個不同就在於它是由攝影與文學結合構成的一個整體,而在這個整體中,攝影與文學又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發現、相互闡釋、相互擢升的對話性關系。攝影文學中的攝影與文學在創作過程中,總是一先一後,一個是直接面對生活或自然,一個則是面對已經完成的藝術品,這就是說,一個從生活或自然中去發現,並把它藝術地再現出來,一個從已有的發現中去再發現,從而把欣賞者的目光引導到某一個特定的視角上。當然,創作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很可能還要反饋回來,前一作品由後一作品的啟發而又有新的發現,於是不得不作進一步的修改。」他提出了「螺旋結構論」。「攝影文學作為藝術整體不是平面結構,而是像遺傳基因一樣的螺旋結構。它們不僅在互相發現和互相闡釋,而且在互相攀援和擢升。攝影中包含的詩意啟迪著文字,文學中蘊孕的畫面照示著攝影,當在攝影文學中碰撞在一起的時候,它們都因這種碰撞而凈化了、升華了。它們既是自己,又不再是自己。」閻國忠認為攝影文學是一種螺旋結構很有道理,但他認為攝影文學中的攝影和文學在創作過程中總是一先一後不完全符合事實。攝影文學成為人人都可以創作的藝術形式,就因為它能夠即興創作。這種即興創作不存在一先一後的情況。
從上可以看出,人們對攝影文學的探討雖不完善,但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攝影文學的一些本質特徵,我們要在推動攝影文學的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取捨和綜合。
錢鍾書在《七綴集》中指出:「葉燮論詩文選本,曾慨嘆說:『名為「文選」,實則人選。』(《己畦集》卷三《選家說》)一般『名為』文藝評論史也,『實則』是《歷代文藝界名人發言紀要》,人物個個有名氣,言論常常無實質。倒是詩、詞、隨筆里,小說、戲曲里,乃至謠諺和訓詁里,往往無意中三言兩語,說出了精闢的見解,益人神智;把它們演繹出來,對文藝理論很有貢獻。也許有人說,這些雞零狗碎的東西不成氣候,值不得搜采和表彰,充其量是孤立的、自發的偶見,夠不上系統的、自覺的理論。不過,正因為零星瑣屑的東西易被忽視和遺忘,就愈需要收拾和愛惜;自發的孤單見解是自覺的周密理論的根苗。再說,我們孜孜閱讀的詩話、文論之類,未必都說得上有什麼理論系統。更不妨回顧一下思想史罷。許多嚴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學系統經不起時間的推排銷蝕,在整體上都垮塌了,但是它們的一些個別見解還為後世所採取而未失去時效。好比龐大的建築物已遭破壞,住不得人、也唬不得人了,而構成它的一些木石磚瓦仍不失為可資利用的好材料。往往整個理論系統剩下來的有價值東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脫離了系統而遺留的片段思想和萌發而未構成系統的片斷思想,兩者同樣是零碎的。眼裡只有長篇大論,瞧不起片言只語,甚至陶醉於數量,重視廢話一噸,輕視微言一克,那是淺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懶惰粗浮的借口。」狄德羅在《關於戲劇演員的詭論》中提出:演員必須自己內心冷靜,才能惟妙惟肖地體現所扮角色的熱烈情感,他先得學會不「動於中」,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樂生動地「形於外」;譬如逼真表演劇中人的狂怒時,演員自己絕不認真冒火發瘋。其實在十八世紀歐洲,這並非狄德羅一家之言,而且堂·吉訶德老早一語道破:「喜劇里最聰明的角色是傻呼呼的小丑,因為扮演傻角的決不是個傻子」。正如扮演狂怒的角色的決不是暴怒發狂的人。中國古代民間的大眾智慧也覺察那個道理,簡括為七字諺語:「先學無情後學戲」。錢鍾書說:「狄德羅的理論使我們回過頭來,對這句中國老話刮目相看,認識到它的深厚的義蘊;同時,這句中國老話也彷彿在十萬八千里外給狄德羅以聲援,我們因而認識到他那理論不是一個洋人的偏見和詭辯。這種回過頭來另眼相看,正是黑格爾一再講的認識過程的重要轉折點:對習慣事物增進了理解,由『識』轉而為『知』,從舊相識進而成真相知。我敢說,作為理論上的發現,那句俗話並不下於狄德羅的文章。」(見該書第33-5頁)這就告訴我們,引進西方的各種先進理論,是為了更好地把握和認識客觀世界,而不是管中窺豹,以一斑代替全豹。這是我們在探討攝影文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
其實,攝影文學的出現是藝術發展的必然產物。莫·卡岡在《藝術形態學》中深刻地把握了藝術世界界限的擴大和縮小的規律。他指出:「人類藝術發展的這些整合力以三種形式表現出來,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藝術結合的三種不同方法可以稱為聚集法、格局配合法和有機構成法。」(見該書第246頁)聚集法就是不同藝術作品在某一段空間或時間中的機械聯結,因此,所形成的聚集物的每個組成部分都同其它部分有著純外在的聯系,同時完全保存著自己的藝術獨立性。例如,通常音樂會節目單上各種不同藝術的結合就是這樣,這里一個節目跟在另一個節目的後面,另一個節目演完就演它,它以一種「三一律」同所有其它節目相聯系,——地點的統一(音樂會的舞台),時間的統一(這場演出進行的時間),而代替情節統一的是統一的報幕員……另一個例證是各種各樣的建築物和雕刻紀念碑的聚集物。這里樓房和紀念碑相鄰而立純屬偶然,人們對它們的知覺是獨立地和相互隔絕地進行的,它們不能形成統一和完整的藝術格局。而當這樣的格局被創造出來時,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所具有的已經不是絕對的,而只是相對的獨立性:我們當然可以(在一定意義上說甚至是應該)逐個仔細觀察普希金劇院的建築和小廣場上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紀念碑,最後還有俄羅斯大街的背景,甚至連同它的每一個斷面,但是這個復雜的格局的任何一個成分都要求我們將其置於同其它成分和整體的關系中,因為沒有這個相互關系、節律的重復和明顯的對峙的體系,它便不會把它的審美意義充分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同樣,作為藝術整體而設計的音樂會的演出中,每一個節目都以發展的情節的邏輯同其它節目相聯結,而且這樣一來就被導演一總導演引入同前後節目的相互中介的體系中,成為某種「舞台格局」,其組成部分的獨立性又已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這是格局配合法。藝術整體化的第三個方法是有機構成法,它表現在兩種或幾種藝術的互相融合產生性質上獨特的和完整的新藝術結構,它的組成部分在其中融合得只有通過科學分析才能在空虛結構統一體中把它們區分開來。藝術創作基本形式的聯系的這種方法為諸如大合唱曲所固有,在這種大合唱曲中詩文和旋律結合成一個不可分割的藝術統一體,或者為沙爾特爾斯基大教堂、西斯廷教堂、羅斯特拉圓柱類型的建築一雕塑建築物所固有,這里的藝術「組成部分」也同樣牢不可分。離開建築,著名的帕提儂神廟檐壁的結構簡直不可理解,因為可以用內接的嵌入的山牆尖三角面的形式對它作出解釋。
不同藝術聯系的第三種類型是有機構成,它有別於前兩種類型,產生於特殊的原因,獲得了特別重要的形態學意義,因為在這條道路上正在形成在質的方面獨特的新藝術結構——藝術的新樣式和新品種。攝影文學就是攝影藝術和文學藝術的有機構成。這種綜合的條件首先是文字,然後是印刷術的發明;由於有了文字和印刷術,人們有可能把活的語言變為固定的空間的語言,換言之,有可能把口頭語言變為書面語言,並以此為文本與徒刑和裝飾的結合創造了條件。如果說在書籍藝術中造型和實用藝術是文學的庇護下進行綜合的話,那麼在漫畫、諷刺畫和宣傳畫中情況則相反;詩文與造型和實用藝術的結合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造型和實用藝術。而攝影文學中的文學不是攝影的注腳,攝影不是文學的圖解,是二者的有機融合,它們構成一個既豐富又充滿生命的審美意境。
同時,攝影文學也是現代科技產物。莫·卡岡指出:「二十世紀產生了現代技術開辟的空間和時間的藝術聯結的極為豐富的可能性,——我們只要提及電影和電視就足以說明問題;在新的技術基礎上人們正在探尋著聲音結構和非再現的顏色結構和立體一選型結構相結合的前所未有的方法(色彩音樂,動力學藝術)。」(見《藝術形態學》第252頁)雖然攝影文學和中國古代題詩畫有區別,但不能把攝影對現實的反映同繪畫一書畫刻印藝術對現實的再現絕對對立起來;這里的差別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可以說,沒有現代科技照相術的出現,就沒有攝影文學。因此,攝影文學既是人類藝術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現代科技的產物。
然而,莫·卡岡說:「空間結構和時間結構只有在一個條件下才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完全從屬於後者。」(同上)這個規律就不完全適合攝影文學。攝影文學的空間結構和時間結構更復雜,既有前者從屬於後者的情況,如有些攝影報告文學、攝影小說,又有後者從屬於前者的情況,如有些攝影詩等。
三、人人成為創造藝術的主人。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當分工一出現之後,每個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動范圍,這個范圍是強加於他的,他不能超出這個范圍:他是一個獵人、漁夫或牧人,或者是一個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資料,他就始終應該是這樣的人。而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任何人都沒有特定的活動范圍,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我自己的心願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但並不因此就使我成為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馬克思恩格斯這個理想不是反對分工本身,而是反對強迫分工。他們指出:「只要人們還處在自發地形成的社會中,也就是說,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還有分裂,也就是說,只要分工還不是出於自願,而是自發的,那末人本身的活動對人說來就成為一種異己的、與他對立的力量,這種力量驅使著人,而不是人駕馭著這種力量。」(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37-8頁)
可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的才能的這種發展,雖然在開始時要靠犧牲多數的個人,甚至靠犧牲整個階段,但最終會克服這種對抗,而同每個人的發展相一致;因此,個性的比較高度的發展,只有以犧牲個人的歷史過程為代價。」(轉引自《回到中國悲劇》第93頁)正如莫·卡岡指出,古代藝術混合性的解體保證了藝術創作不同方法的獨立存在,同時具有積極的和消極的審美後果。具有積極的後果是因為,這里同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所有其它領域中一樣,勞動分工是互相隔絕的並成為狹窄專業化的活動形式進步發展和完善的必要條件。但同時為獲得任何成果都必須付出昂貴的代價,從古代混合的線團中抽出一些單根線來的歷史過程也具有明顯的消極後果。巨大的成就會變成同樣嚴重的損失,即混合創作所具有的藝術反映生活的多面性和圓滿程度的喪失:須知,藝術掌握世界的不同方法的結合能夠使描述的內容得到來自不同方向的光輝的照射,能夠摹擬主、客體聯系的各個方面,創造多維的「大容量」的形象,而不是單方面的、似乎只在一個語言、音樂或舞蹈等平面上展開的形象。
在歷史上,藝術創造往往成為極少數人壟斷的領域。當然,在藝術這種發展過程中,基層民眾也進行了藝術創造,只是這種藝術創造還處在自發階段,沒有上升到自覺階段。這是因為歷史條件的限制。
瓦·本傑明在《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指出:「機械復制在世界上開天闢地第一次把藝術作品從它對儀式的寄生性的依附中解放出來了。」「復制技術把被復制的對象從傳統下解脫出來,它製造了許許多多的復製品,用眾多的摹本代替了獨一無二的存在。」(見《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文選》第243-7頁)在機械復制時代,藝術作品成為人人都可以欣賞的對象,再不是極少數人壟斷的對象。人人成為欣賞藝術的主人。攝影文學的出現,標志著人人都可以成為創造藝術的主人。當前,民謠和民歌的廣泛流行,雖然形式相當粗糙,甚至有的有些粗鄙,但是因為有些民謠和民歌較為真實地反映了歷史的一些真實的東西,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人們的某些思想感情,至少減緩和減輕了人們的某些壓力和郁悶。所以這種粗糙的藝術形式成為了當今大眾狂歡的形式。隨著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尤其是隨著照相機走進千家萬戶,人們將會主動地創作攝影文學,攝影文學將成為人們喜愛的創作形式。只是有的保存下來,發表出來,成為共享的對象。有的僅僅以個人獨享的形式出現。
其實,不同的人對人生、對家庭、對歷史、對社會都有比較獨特的感悟,只不過這些感悟比較零散而已。這些感悟以攝影文學的形式反映出來,就相當完整了,就構成了一部藝術作品。可以說,單獨的攝影難以表現富有韻味的內容,單獨的思想感情的感悟也難以構成完整的文學作品,只有這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形成藝術作品。例如,2002年3月29日,《文藝報·攝影文學導刊》發表的金開誠的《西湖漫步》。「萬眾尋春擠滿山,遊人佳景兩難堪。西湖最好無名處,風自清新月自閑。」金開誠在《西湖漫步》中無一處寫「我」,但無一處不是寫「我」。可以說,這個「西湖」既是風景名勝西湖,也是文化名人金開誠。這首《西湖漫步》的詩和金開誠這個文化名人結合起來,產生了遠遠超出詩本身的豐富意蘊,具有味外之旨。這種藝術形式的創作相當靈活、自由。它的出現標志著人人將成為藝術創造的主人。
參考資料:http://hi..com/liubin12345678/blog/item/1aba504a18aa302209f7efcc.html
『陸』 想寫一篇與攝影相關的論文,求指導
亞當斯《月升》或者亞當斯其他的作品。
亞當斯分區曝光法對攝影回技術是有很大影響答的。
亞當斯的作品背後的故事比較好挖掘,而且他在攝影上的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影響可以挖掘,比如感情,良好的商業化運作等。
《飢餓的蘇丹》話題太沉重了,並且對於」拍攝「還是」救助「是個爭議。不太建議你去討論。它很多時候代表了攝影人的噩夢!
個人建議:主題不要過多,過多可能論述就會膚淺。最好就拿一幅,深入的論述,角度可以多些。一個成功的攝影人,才會有一幅成功的作品,所以影響他能拍出這樣的作品因素會很多,比如家庭,愛情,友誼,科技,歷史環境等等。
『柒』 如果要寫一篇攝影方面的論文,你會選擇什麼樣的切入點
論文就是要一個論來點,這自個點要是選好了再根據你的具體研究找出更完美的論據,那就行了。(當然上面的是廢話),但是帶著主題內容去構思,這是攝影藝術和其它藝術同樣需要依循的創作規律,構思的任務,就是把立意所設定的主題內容,落實到具體的形象上來。
下面就說一下學院派的論文,一定要新穎,要讓人看了眼前一亮。不管你是景物攝影,人像攝影,新聞攝影,紀事攝影,廣告攝影。你肯定不會全帶入你的文章之中,所以就看你多年對以上哪個最有想法,最有理解,最有研究的一個類別去講述你的理解,想法和創新。體現出「小題材,大想法」。
比如我是拍攝人像的,要是我寫,就切入以下幾點,第一,出色的用光,第二,完美的構圖。第三,漂亮的神態。一副人像作品這三點把握住了絕對是好作品。但是要是我是上學的時候交寫論文一定不這樣寫,因為,這個只要是拍攝人像的或者拍攝過的都知道。那我怎麼寫,切入三者之一,我在那個上面自己的見解獨特我就寫那個。
你現在就看著寫吧,以上拙見只是建議本人沒有誤導之意,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見諒,也可以加我QQ共同探討。452670603
『捌』 關於攝影專業的畢業論文
一點攝影心得分享:
攝影之所以被稱為一門藝術,就是因為它需要的是一顆平靜的心,任何浮躁與虛榮都是要不得的。
我相信,雖然進入了數碼時代,但攝影的基礎知識還是需要掌握的。我看來,既然接觸攝影,要學會看懂五本書。
第一本要認真看的書,當然是產品說明書!在攝影論壇里,如果有人問產品說明書上本來很醒目的答案,是會遭到痛毆的。你只有在充分了解產品和基本操作的情況下,才能談得上發揮系統的優點。也只有這樣,相機才能真正成為你的工具。
第二本要看的書,是《紐攝》。是的,很多人說,紐攝老了,沒錯,紐攝是老了,老了就抽抽了,抽抽得只剩下精華了。人們對照片有不同的追求,咱們不說,追求亮麗明快,或許紐攝不適合,但我看來,它仍然是攝影聖經。開篇三個要求,主題、主體、簡潔,自始至終都是我們評判片子的依據。看明白了紐攝,相機就會成為你的左右手。你會開始為光影而喜悅,為色彩而快樂。
第三本要看的書,就是感情。太浮躁的人是用不好相機的,因為他看見的只有服裝和表情,他拍到的是漂亮或者醜陋,而不是喜歡或者厭惡;拍到的是笑容或者眼淚,而不是快樂或者悲傷。那樣拍的片子,我們叫快門機器。單純拍片子不是攝影,更不是藝術,攝影是藏在片子後面的感情!很遺憾,大部分人都還在看這本書,我也是。但是知道了方向,我想我們會突破的。等到突破了這一步,相機就能成為你的感情,你能很容易在打開一張片子的時候,迅速回到當時的現場,伴隨一杯茶,半包煙,和一個寧靜的下午。
第四本要看的書,是人生。太年輕的人也是無法理解攝影的真諦的。沒錯,現在市場上的相機種類繁多,也不乏索一類的時尚機型,但是,如果把攝影定位成那種時尚,那就錯到家了。攝影不是時尚,在這兩個字後面蘊含著前輩們多少年的積累和精華,從取景框看出去,轉動對焦環,在景物開始清晰的同時,你能隱約看見大師的身影飄然而過,翩若驚鴻,矯若游龍。鏡頭表達的,是你眼中的世界,是你對人生的理解。攝影大師們,在拍風光的時候,他會充滿了敬畏;在拍花鳥的時候,他洋溢著喜悅,在拍人文的時候,他骨子裡刻著悲憫。鏡頭便是人生,你的片子便是你對大千世界的理解,走到這一步,鏡頭就是你的伴侶,你已經感覺不出它的存在,但它確實開始融進了你的生命。
第五本要看的書,便是你自己的心。世間萬事萬物,其實都是你內心的投影,心無掛礙了,從此得了解脫,自在啊!那時,你不再以潮起潮落雲卷雲舒為意,繁華起伏,俱是浮光掠影,一頭一機,從此笑傲江湖。信手拈來皆文章,摘葉飛花可傷人.。
『玖』 需要一篇2000字的攝影攝像論文 因為是選修不重要 直接給一篇可以復制的 不要網址
攝影攝像結業論文
標簽: 攝影 學期 平常心態 論文
從對攝影攝像知識的不熟悉到愛上了攝像活動,這是我經過攝影攝像課後最大的體會。我喜歡拍攝,之前用傻瓜相機,那時由於膠卷比較貴,所以只能拍很有限的一些照片。在上課期間,我有幸借到了一部數碼相機,這次大大的滿足了我對攝像的渴望。
因為喜好,我之前就已經學習過攝影,所以我非常了解自己的攝像水平,還只是停留在初級階段。本學期的廣告學輔修課恰好開設了這門課,所以在學習期間,我一方面認真聽課,汲取老師傳授的知識,另一方面,我在圖書館借閱了相關的攝像書籍,然後又通過實踐操作不斷鞏固理論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攝像水平。
攝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問學問。攝影與其它的眾多門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同文學、歷史、地理、建築、音樂等。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不能單純的只從攝影上入手,還要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培養一種多生活深層次的洞查能力和對周邊事物的理解能力。並且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和藝術修養,在眾多生活的興趣中尋找對攝影創作獨特視角。生活是一個五彩斑斕的客觀存在,生活中的人,尤其是一個攝影的人,就更應該時時處處做一個生活有心人,積累生活,突破生活。
攝影應該多交流,忌閉門造車。一個人的理解力和想像力,思維都是相當有限的,有作品,有拍攝主題,有想法,最好能拿出來和大家討論下或者參加比賽。交流的目的在於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種交流不僅在於老師之間,同學之間,其它的像在網路上,在各種攝影展中,在於攝影大師的論著中。
俗話說:人活一世,平常心是最寶貴的。那麼作為攝影人也是一樣的。保持平常心態,戒浮戒躁。不要看到別人拍了一組什麼樣的題材或風格獨特的照片,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創作能力問題,甚至極度模仿、成名心迫切、浮躁不安,我認為這是大不必要的,作為攝影人最好在長期的日積月累中形成一種自己的觀念和風格,忌諱千篇一律,藝術中沒有超越,只有區別,成功者都是在千差萬別中顯露自己!
很感謝老師能夠安排我們進行了兩節實踐操作課,使得我們能夠根據理論結合實際,在一定程度上親自體會到了攝影的趣味,在此同時,通過作品的反饋作用,我們進一步地提高了攝影的技術與更好地鞏固了攝像的操作要領。在此過程中,手握著沉甸甸的照相機,對准了每一個耐人尋味的鏡頭,「咔嚓」一下,留下了永恆的瞬間。還能欣賞到其他同學精彩的作品,又開闊了視野,真是一舉數得的好事!!
在這一學期的學習過程中,我非常感謝余武老師,余武老師是一個非常隨和的人,和他交流沒有來自老師的那種嚴厲,有的只是一份暢快。余老師的言傳加身教真正體現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目的,他教給了我們注重生活細節的那份細心,從事教育工作的那種一絲不苟,對待他人的那種熱忱以及在生活中找尋快樂的方法。
一學期很快就結束了,從這門課程學到的東西,我將會用一生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