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史論文
㈠ 中國的外交政策論文1000字
一、新時期外交政策調整的背景
外交政策調整的內部原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制定了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戰略方針。1982年黨的十二大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和80年代的三大任務。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外交政策必須服從國家總的形勢和需要,服從於現代化建設這個大局。對外工作應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爭取到一個有利的國際環境。
外交政策調整的外部原因:進入80年代,國際形勢有了很大變化,在國際上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願望和迫切要求,戰爭的威脅在日趨減小,和平的力量在不斷擴大。
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發展離不開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本身又有利於世界和平的維護。中國根據變化了的國際形勢,適時調整自己的對外政策.以更好地適應和平與發展的世界潮流。
中國80年代外交政策的調整是在對過去30多年外交實踐總結與反思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二、新時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內容
1、提出獨立自主的不結盟外交政策
20世紀50年代,中國實行「一邊倒」的聯蘇抗美外交政策。中蘇關系破裂後,中國開始實行「一條線、一大片」的聯美反蘇政策。中國的內政外交受到多方面的局限。80年代以後,與超越意識形態的全方位外交戰略調整相適應,獨立自主的不結盟外交政策成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外交政策調整的重要內容。鄧小平說:「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即中國不同任何大國結盟或建立戰略關系,在國際事務中,中國不依附於任何一個大國,也不屈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壓力,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
正是由於實行了獨立自主不結盟的外交新戰略,開創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外交工作新局面。中國不再喊「打倒帝、修、反」的口號,不再將建立反帝統一戰線作為外交工作的重要內容,也不再以對某一國家的態度劃線決定親疏。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同美國拉開距離,同蘇聯松動關系。在黨的十二大上進一步放棄了集中反蘇。
2、科學判斷戰爭與和平形勢
80年代,中國對國際形勢進行了冷靜的分析,得出了下述結論;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力量的增長,世界和平可以維護較長的時間,世界戰爭是可以避免的。這是符合國際社會現實的判斷。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是世界和平的支柱,是制約戰爭的重要力量。佔世界人口3/4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面臨著發展經濟的艱巨任務,它們迫切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同時,它們也是反對霸權主義的主力軍,對維護世界和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中國一貫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西歐、日本等國深知和平來之不易,也是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就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人民也是要和平的.不支持戰爭。核武器的出現和發展對戰爭也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一方面核武器極大地提高了戰爭的毀滅能力和成為進行政治訛詐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由於核武器具有空前的破壞能力,在核戰爭中沒有勝利者,帶給人類的只有毀滅性的損失,在這個意義上,核武器本身也變成了抑制戰爭的重要因素。
和平因素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世界和平可以維護較長時期這一科學結論,無論是對世界,還是對中國都有積極的意義和作用。沒有這一看法,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無法進行。
3、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
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世界。因此,要發展經濟就要實行對外開放,同世界各國平等互利地進行經濟合作,利用國際和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中國的對外開放是全方位的,多層次的,既對資本主義國家開放,也對社會主義國家開放;既向發達國家開放,也向發展中國家開放;既在物質文明建設方面對外開放,也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對外開放。中國的對外開放先後走了三大步:第一步,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第二步,學習西方先進的管理經驗;第三步,學習西方的一切先進的東西。經過這三大步,中國的對外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4、以「一國兩制」促進祖國統一
用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是中國在解決台灣、香港、澳門問題上的一貫立場。
80年代,實現祖國統一成為中國人民的三件大事之一。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鄧小平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也叫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祖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一國兩制」的構想首先是從解決台灣問題提出來的。1982年9月,鄧小平會見撒切爾夫人的談話,標志著」一國兩制」構想的正式形成。1984年5月,在中國六屆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獲得了會議的通過。這表明,由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國兩制」構想,已成為一項具有法律效力的重大國策。
「一國兩制」是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產物。在此思想路線的基礎上,鄧小平將列寧的和平共處思想運用到解決國內問題中,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和平共處。「一國兩制」突破了單一制和復合制的傳統國家結構,是在單一的國家結構中,允許一些地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用「一國兩制」方針解決港澳問題的主要意義有三點:①有利於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②有利於這些地區的穩定和繁榮。③「一國兩制」方針對解決國際上歷史遺留的問題創造了良好的範例。
中國80年代外交政策的調整,充實和發展了中國的獨立自主和平外交,使中國外交處於一個更加主動的地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創造了一個有利的國際和平環境。中國外交從此進入了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新時期。
三、 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政策的調整,使中國外交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並表現出了鮮明的特點。
(—)交往范圍不斷擴大
80年代以前,意識形態曾在國際政治演變中起過重要作用。由於受當時國際環境的影響,中國外交存在比較分明的敵友觀,往往將交往對象劃分為敵友兩種。蘇聯和美國都作過中國的朋友,也都作過中國的敵人。這種敵我界線分明的立場,始終貫穿在改革開放以前的中國外交之中,使中國外交的交往范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客觀現實表明,在世界范圍內單憑意識形態已無法處理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在國家關系中,國家利益是第一位的,意識形態利益處於次要地位。因此,實行超越意識形態的全方位外交成為中國外交政策調整的主要內容。中國外交的突出特色是建立超越意識形態的國家關系,外交為國家現代化的大戰略服務。超越意識形態,就是在對外交往中不以意識形態劃線,不以意識形態的異同來決定國家關系的親疏、遠近,不以意識形態劃分敵、我、友。超越意識形態有利於中國同各國發展正常的關系,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外交的敵友觀念逐漸淡化,交往對象不斷拓展,中國外交不再有固定的對手或敵人,而是廣交朋友,由以前側重與第三世界國家發展關系轉變為與不同發展水平、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普遍發展友好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多元化外交」還有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日益重視多邊外交,不斷加強與國際組織的關系。80年代以來,中國幾乎進入了政府間的一切重要的國際組織、國際條約和會議,形成了多邊外交極為活躍的時期。在多邊外交活動中,中國堅持發聯合國的作用,堅持大小國家都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同時,既承擔義務,也享受權利。
中國外交交往范圍的擴大和加深,表明中國不再脫離國際社會,而是融人到國際社會之中,為實現一個繁榮、穩定、安全和均衡的世界而努力。
(二)強調和平的交往方式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外交的目標一度曾是支持世界革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政策的目標就一直被確定為爭取世界和平,中國更加強調和平的交往方式,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上升為中國外交的基本准則,並稱其為處理國際關系的「最好的方式」。
在具體做法上,一方面,對第三世界國家不稱霸,不當頭,不輸出革命,同這些國家建立良好的關系;另一方面,對西方發達國家和世界大國不樹敵,不對抗。中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處理一切國際事務,在國際上講公道話、辦公道事,積極推進建立國際新秩序。在對外關系的實踐中,中國盡力避免戰事發生。80年代以來,中國只是在中越邊界上被迫進行自衛還擊和在1988年年初同越南發生過小規模的炮擊和海戰,此後再也沒有發生雙邊戰爭。80年代以來,中國在更加強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矛盾。中國同俄國、哈薩克、印度和越南等達成了新的諒解協議;把南沙群島、釣魚島等問題控制在不引發軍事沖突的程度上。中國採取的這些政策和做法,使那些曾將中國當成『好戰」國家的人.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中國是一個和平友好的國家。
(三)重視經濟外交
建國初期,中國外交以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為主要內容。50年代後朗,受國內外形勢的影響,特別是黨的八屆二中全會後,中國外交則突出了意識形態的斗爭。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強調經濟建設的核心地位,明確外交要為現代化建設服務。中國外交始終強調發展問題,而在冷戰結束後這一點表現得更為明顯。中國進入了經濟外交時期,這突出表現在外交政策和外交關系的變化上。
(四)外交風格靈活務實
改革開放以前,特別是在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裡,中國外交重視強調意識形態而忽視國家利益,對形勢估計過於樂觀,有些外交政策在某種程度上脫離了實際,具體表現在:第一,對國際形勢的判斷過於偏激。第二,對自身的實力估計過高,定位與實力不相符,外交定位偏高。第三、在外交政策上,對世界事務投入和參與過多,尤其是強調斗爭過多,在國際上一度以世界革命中心自居,四面出擊,超出了自身國力的范圍。第四,以世界革命而不是以國家利益為外交目標。第五,在外交方法上意識形態色彩濃,對抗性強,缺乏靈活性,經濟手段不受重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對國際國內形勢作出了切合實際的判斷,明確外交目標是為了維護和增進國家利益。中國的外交風格有了切實的變化,更具務實性。第一,對國際形勢的判斷實事求是。第二,對中國自身的定位比較客觀。客觀估價中國在世界歷史發展中的坐標和國際格局中的位置,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第三,國家利益成為對外政策的出發點。第四,經過對外交實踐的深刻總結.並在對中國國情和現實條件全面把握的基礎上,在國際事務中中國採取了「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在80年代,這主要表現在中國外交採取了不結盟、不稱霸、不當頭的策賂。90年代,中國外交採取了「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有所作為」的方針,將「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更加系統化。「韜光養晦」並不是為了將來一擊,而是為了在建立國際新秩序中有所作為。靈活務實的外交風格,使中國外交收到了良好的、現實的效果。
總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外交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無敵國外交、獨立自主外交、和平外交、經濟外交和務實外交。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外交的這一系列特點既表明了它的一貫性,也表明了中國外交日益成熟和發展。隨著中國的崛起,這些特點將會體現得更加突出、更加鮮明。
㈡ 中國外交史論文選什麼題目好
北林的吧
我也不知道耶~
會不會那個抗美援朝的問題 可以寫一下~
-________-'' 思考中
㈢ 中國外交歷史論文
中國是一個快速崛起的發展中大國和社會主義國家,又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核大國之一;中國人應當對世界做出應當的貢獻,我們也需要在權利與義務之間尋找和保持必要的平衡。國際政治的復雜性,現時代的進步內涵,都要求中國逐漸加強走向世界大國的自覺意識。對中國外交家來講,保障國內改革、發展和穩定等目標的不斷推進,保證國家的領土完整和逐漸實現完全統一,在本地區(亞洲太平洋地區)乃至全球范圍逐步發揮建設性的和負責任的影響力,將是未來一段時期(5至15年左右)工作的重點。顯而易見,三者之間既不會平行的,也不是等重的,它們的內在矛盾和互相抵銷經常超出彼此間的和諧與互補。"外交是一門藝術",這句格言用在此處特別貼切;沒有國際合作、斗爭與國家內部改革、發展之間關系的慎密思考和巧妙平衡,沒有軍事、政治、社會、經濟和意識形態諸領域的全面兼顧,沒有短期對策與中長期戰略之間的內在銜接,總之,沒有統籌考量的外交戰略,就不會有中國在過去20年基礎上新的更大躍進,就不會有中國成為21世紀世界大國的宏偉前景。
常言道:弱國無外交。但弱國在一定的時機和條件下也能夠創造奇跡。如,滑鐵盧之後的法國外長塔列蘭和一次大戰後德國魏瑪共和國的外長施特萊斯曼,均成功地利用了列強之間的矛盾,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為本國爭回了重要的利益。我國的國力並不算太弱,在當今國際舞台上縱橫馳騁的空間很大,更應積極進取,維護和實現國家利益。國際關系向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外交是內政的延續,是為內政服務的。外交上的成就反過來可以緩和國內矛盾,振奮民心士氣,增強人民對政府的信賴和支持。而這又表現為政府的組織動員能力,這種能力是國家凝聚力的象徵和國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在我國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史上,出現過無數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現在,我們更有條件譜寫新中國外交史上更加輝煌的篇章。
㈣ 中國1949年-2000年 外交發展 600字歷史論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政府充分展現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和多邊外交能力,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一、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實踐:1、建國的第一年,與蘇聯、東歐等17個國家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作用:為恢復 經濟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2、積極參與國際活動:(1)1953年,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周恩來總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原則。(2)1954年,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緬甸,三國總理積極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影響: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准則。 3、1954年4——7月,參加日內瓦會議(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打開新中國外交新局面發揮積極了作用。 4、1955年,參加萬隆會議(印度尼西亞)。影響: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首腦會議。中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形成「萬隆精神」。 影響: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間的理解和信任,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 二、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 實踐:1、中美關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與周恩來總理會談。(2)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意義:中美兩國對抗結束,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3、與許多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 4、1971年10月25日,參加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了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作用: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 影響:我國外交工作出現了新局面。 三、改革開放以來的外交 背景:國際形勢的發展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綜合國力的提高。 實踐:1、1996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國元首在上海簽署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烏茲別克六國元首,在上海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影響: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它進一步加強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 3、2001年,中國成功承辦了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海APEC會議)會議主題:「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通過了《上海共識》。影響: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 4、2001年11月,在卡達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加入這個組織的決定。影響:中國終於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性貿易組織的成員。我國的對外開放事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影響:我國外交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