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素材 » 關於民俗文化的論文

關於民俗文化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28 10:08:05

Ⅰ 關於民俗文化的論文

中國民俗文化 ——風水文化和風水建築
風水一說被大多數人視為無稽之談。在科學發展的今天,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風水之說並不是一無是處。大多數人也將其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 《黃帝宅經》曰:地善,苗旺盛;宅吉,人興隆。短短十個字就完全道出風水學的精髓。風水從字面上來理解,風是流動的空氣; 水是大地的血脈, 萬物生長的依靠。
有風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氣,萬物就能生長,人群就能生活。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正因為有了空氣與水和適宜的溫度,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風水一說也有正確所在,正因如此,在建築中從古至今人們都十分重視風水一說。
在中國有許多風水建築,人們在建造房屋,選擇家宅的時候會注意風水的好壞,講究環境方位問題。人們也常以山水俊秀,地靈人傑等詞語來贊美自己所在的地方。風水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那麼,何為風水文化?它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呢?
《葬書》最早提出風水一詞, 「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所謂的風水學便是:太極生兩儀(陰陽、正負) ,兩儀生四相(五行) ,四相生八卦,八卦生二十四山。通常人們將風水分為:龍、穴、砂、水、向、意、形、天。所有高等的風水師,都是按這些理去做,但要結合人命理,本性去計算;以前風水大師們的一句發家名言便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中國古人把風水稱為堪輿,也叫地理,我們可以將其連起來讀做:堪輿風水地理——堪(觀察天) 、輿(勘察地)、風(空氣空間) 、水(水文水質)、地(地形地質)理(的研究分析理論) 。
在地球上, 水、 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是也是風 占最大體積的物質是風、 地。 (空氣)、水、地(土地) 。在地球上除了由天體進來的物質之外,幾乎所有物質都由風水地三者所承載所包含所孕育,當然也包括人類。可見古代人所說的風水,就是泛指地球中的所有物質,風水學就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微觀物質(空氣、水和土)和宏觀環境(天地)的學說。 根據古人的感知,在大地上除了地和水之外,餘下的就是空間了,空間里只有風了。古人認為,風和空間和天是聯在一體的,風水學中所說的風,既是空氣,也代表空間,同時也包含天。老子曾說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就是天,所以有天一生水之說,二就是地,三就是水。翻成白話文便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萬物。 風水一詞最早出於伏羲時代, 太昊伏羲根據自己研創的簡易圖, 推理出地球有過一段是風與水的時期。
《簡易經》里記載: 「研地說:一霧水,二風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澤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無水。 」這里所指的風水應該就是風水的原義了。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 風水一詞是這樣定義的: 指住宅基地、 墳地等的地理形勢,如地脈,山水的方向等。在《辭海》中也是如是解釋:風水,也叫「堪輿」 。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但其實這兩種說法並不準確。其一,它將風水等同於一種迷信,沒有肯定其科學的內涵;其二,沒有把風水與風水術區別開來。風水是從古代沿襲至今的一種文化現象。從表面上講,它是一種民俗,一種擇吉避凶的術數;從本質上講,它是古人研究人與環境之間關系 、的一門學問。簡略地說,它與現代的「人類聚居學」「環境地理學」有些相似,但二者之間仍有本質的差別: 後者是建立在觀察與實驗基礎上的一門科學; 而前者由於缺乏科學理論與實驗基礎, 夾雜著許多唯心主義的說法和迷信的內容, 以至於我們還不能將它作為一種科學,只能作為一種「術數」 。
近年來,由於對傳統文化研究不斷深人,中外學者對風水的看法漸趨一致。他們認為:風水是中國古代為尋找建築物吉祥地點而提出的一套景觀評價系統, 是古人對居住環境進行選擇、處理的方法與布局的藝術。風水的范圍包含住宅、宮院、寺觀、陵墓、村落、城市等許多方面,其中涉及死人葬地的稱「陰宅風水」 ,涉及生人居住地的稱「陽宅風水」。風水有糟粕也有精華,不能簡單地採用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的態度對待它。有的學者還認為,嚴格地講,風水與風水術是有區別的。風水是一種客觀存在,其本體是自然界;而風水術是主觀對客觀的活動,其本體是人。
中國風水學是宇宙星體學、天文學、天體運行方位學、地球物理學、地磁方位學,水文學、地質地貌學、環境景觀學、自然生態建築學、社會倫理學、美學、人體信息學、氣象學、空間選擇學、時間選擇學、民俗學、做人哲學、玄學、易學、預測學、陰陽學、五行學、形氣學、理氣學、日課學等等一門龐大的綜合類學科。這是中國古人的偉大智慧的結晶,這是我們後人所應學習繼承,應大力發揚光大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所有人都熟知的風水建築可能非故宮和明十三陵莫屬了。 北京有一條龍脈,貫穿故宮和明十三陵。 古代君王身前居住之所與身後安息之地皆在龍脈之上,受天神庇護。 故宮,距今已經有了 600 多年的歷史。故宮的龍脈與昆侖山相通,而昆侖山與天上元氣相通。故宮中的交泰殿是故宮的龍穴也是北京城的龍穴,同時也是全中國的龍穴。從靜態風水來看,故宮後有景山,前有金水河,位於山水之間,鎮山金水,處於山水的環抱之中,為延年穿宅之格。從後宮後寢分析,以前宮前三殿來論,主體建築太和殿、中永殿、保和殿皆占吉星位置,以後寢、後三宮來論,朝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亦處於吉星位置,尤其是延年吉星得位,更主長久穩固。整個故宮是完全按照風水這個大體的格局來建造的。
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十三陵亦是如此,它始建於永樂七年。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風水師在昌平境內找到了這一片山地, 經朱棣親自踏勘確認後並封為「天壽山」。以後的十二代明朝皇帝也相繼把陵墓建造在這里,十三陵周圍層巒疊嶂,秀美天成。十三陵所處的地形是北、東、西三面環山,南面開敞,山間眾溪匯於陵前河道後,向東南奔瀉而去。陵前神道兩側的兩座小山,為「龍山」和「虎山」 ,符合東青龍、西白虎的四靈方位格局;用風水理論來衡量,天壽山山勢延綿, 「龍脈」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後主峰聳峙,左右「護砂(山)」環抱,向南遠處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開闊。陵墓的「明堂」 (基址)平坦寬廣,山上草木豐茂,地脈富有「生氣」 ,著實是一處天造地設的帝陵吉地。這次在去北京的旅遊途中,我還聽說了北京另一特別知名的風水建築——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大廈。此建行位於北京西二環金融街 25 號。
「金融街」在元代被稱為「金城坊」 ,明、清兩代是金鋪、銀號聚集之地;清末至民國,我國的大部分銀行也多設於此,是歷代各種金融機構垂青的風水寶地。「現在的『金融街』始建於1993 年 8 月,至 2005 年全部完工。南起復興門, 北至阜成門,東臨太平橋,西沿二環路,佔地總面積 103 公頃。這里雲集了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中國工商銀行總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總行、中行總行、農發行總行等國家級銀行總部,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中保集團、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網通等一大批著名金融保險證券單位和電信企業入駐。馬來西亞豐隆集團等國外的著名銀行機構等 200多家國內外金融及非金融機構落戶此地, 成為我國掌握國際最新金融信息, 了解世界金融動態的國家級金融中心。」 雖說在此塊「風水寶地」之上,但建行總行卻是「地處不興」 。建行門前天橋斜去,呈虛水而走遇「天橋煞」,而其西北角又面對十字路口遭「路沖煞」 ,皆為泄財之象。相傳時任行長周小川為此請來了香港著名的風水大師為建行的設計出謀劃策, 力圖化險為夷。於是便有了這幢為北京人所津津樂道的「風水建築」 。金融街上的建行大廈通體黑色,在世界建築史上實屬罕見,在風水學中,黑色屬水,水亦表財,黑色不僅催財力量強而且可以化煞;在西北角的煞重之位,大廈被設計成兩把尖刀狀的化煞布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頂部,為四個形如水閘放水的旺財設計, 意為財源滾滾;十字路口與天橋的西北角也有一對號稱中國最大的漢白玉貔貅來招財鎮宅;在貔貅的正中,豎立三根旗桿,意為三根高香表示對天地神靈的敬畏。在如此風水建築的庇佑之下,這幾年來,建行蓬勃發展,成為了我國四大商業銀行之楚翹;原行長周小川也官升三級,從總行行長之位扶搖直上至證監會主席、央行行長之高位。
真正的中國古代風水學應該是一種古代人類繁衍生息,治國安民等社會活動所形成的生存知識;是一種研究大自然對人類作用的精深學問;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是一種趨吉避凶的術數; 是一種流傳了幾千年的民俗活動;是一種中國獨有的以天人合一陰陽調和為核心的哲學思想產物;是一種由實踐積累起來的經驗所形成的人居環境選擇優化的實用技術;是一種由中國古人的唯物唯心學術混雜而形成的博大學派; 是一種科學與玄學相提並論的、精華與糟粕並存的、落後於現代技術的、超越於現代科學的的系統理論;是一種寶貴的非物質歷史文化遺產。
風水可以改天命而奪神功,這是古人對風水學的高度肯定。風水學告訴人們要能順應自然規律,做到天人合一,要優化自然環境,這樣就有了好的陰陽宅,有了好的風水地的吉氣感應與蔭庇,自己和後人即可以平安昌盛,所以丁財貴秀,百福臻臨,如果人人家家都能獲得好風水地而吉祥, 社會就會因人人平安幸福而和諧,民族國家也就會因人人有為家家發達社會和諧而興旺,這就是風水學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所在。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風水不是萬能的,風水也只是影響人生的一種力量。中國風水學雖博大但雜亂,雖精深但虛玄,雖可驗證但少數據,雖有作用但多無科學根據,尚存在很多局限性,廣而無邊,深不見底,艱以學習,難以操作,尚泥古不化,裹足不前,為此,但願風水同行們能摒棄成見,在考古踐今的同時,努力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不斷地豐富它,充實它,完善它,提升它。是所至望!

Ⅱ 關於民風民俗的文章

鹽商文化與天津民俗

清代詩人張船山(問陶)稱譽天津「十里魚鹽新澤國。二分煙月小揚州」。前人多看重天津的水鄉景色,即漁(次要的)鹽(主要的)之利帶來的風月繁華。這一點,天津與揚州也很相似。行銷淮鹽的商人與行銷蘆鹽的商人,所創造的文化扭轉與意蘊,在當時是頗為接近的。

天津鹽商文化對天津民風民情的改變,有積極影響,也有負面疚,從天津民俗整體看,都很明顯。

天津屯本為軍事建制。因此,民風剽悍,造成遇事講打講鬧的社會風氣。而鹽商如順治時張霖、康雍間的查日乾(天行)、安歧(儀周),起造園林,延攬名士,換名話說,在天津,「引進文化」,成為一時風氣。安歧「無聲爭之好,惟涉古今書畫名跡」,「收藏之富,甲於海內」,不能不說是一個天津文化的建設者,范寬〈雪景寒林圖〉,孫過庭〈書譜〉都是字氏家中物。鹽商收

藏名跡的風尚,在晚清「八大家」中李善人身上遺風猶存。李家珍藏宋元明珍本圖籍多種,是旬清大藏書家之一。

天津儒學始於明正統間。在明、清兩代,不但有文學、武學,還有商學。商學的生員即來自商、灶(鹽灶)兩稽查,主要來自鹽商,早期也由鹽商承擔經費。鹽商積極興學,既因本身富於財力,又因商、灶兩稽查子弟可人科場,步入仕途。天津第一所學校(康熙五十八年)「三取書院」,早期經費全由長蘆鹽商支會。第二所「問津書院」。則由鹽商查為義獻產而設。天津河東鹽索一帶,從不講讀書習文,乾隆舉人楊一昆(無怪)在此設「起鳳樓書社」,使民風民情大為改觀。而楊家即是鹽商。天津一地,民風民俗由尚武而崇文,不能不承認鹽商文化是具有促進作用的。

就天津情況講,有一條顯而易見的規律:正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鹽。遂閑堂張家行鹽有了錢,兒孫都步籬仕途;無錫華氏(南華)北遷後,祖先業鹽,後世出了內閣中丞華世奎。李叔同(弘一)之父李世珍(小樓),為同治進士,致仕後因辦鹽務成了巨富;楊一昆及其子楊恆占(進士)也是先仕而鹽發家的。無論如何,科場功名,總是對文化的一種啟動力。

但鹽商文化的一大特點,就是用錢堆起來的,無論起造園林,收藏名跡,延攬名士,縱情詩酒,沒有錢是辦不到的。風月繁華的基石是白銀。這說又影響天津的社會風氣「俗尚奢華」。「八大家」中的鹽商振德黃、長源楊、益德王、益照臨張(海張五)、李善人,無不以揮霍性開支而聞名津沽。天津鼓樓東姚家也是鹽商,而且姚豐年、姚承豐父子兩世進士,財力不下「八大家」,但家風清正,生活簡約,就不屬八大家。從這一點看,鹽商文化對天津風俗糜爛又有大關系。聘閨女講究:「過嫁妝」,娶媳婦講究「亮轎」,死人講究「出大殯」,辦會講究「設擺」,把家中珍貴文物擺出去,實際是「擺闊」。由於金錢悖入悖出,因此天津又有「寶貴無三輩,清官不到頭」的說法。楊一昆在〈天津論〉里說:「第一是走鹽商,走久接(結)地方。一派綱總(鹽商公會頭目)更氣象:水晶頂,海龍裳,大轎玻璃窗兒亮,跑如飛蝗,把運司(鹽官)衙門上。店役八九個,圍繞在轎旁,黑羔馬褂是尋常。他(鹽商)的來頭可想。」這就是鹽商的日常面貌和文化形象。

鹽商辦文化事業並不單純出於傾心文化藝術,主要還是附庸風雅。張霖、查蓮坡皆能詩,但有幾首為人傳誦的天津詩人還是「獨有清韻在梅花」,屬於那家族累世清芬、佳仕途蹭蹬的梅成棟祖孫。清代天津也沒有出現大書法家、大畫家,更沒有「金陵八家」、「吳門四子」畫派。鹽商中人對於藝術總是浮皮蹭癢、水過地皮濕,點到而已(鹽商後裔另論)。這種創作風氣,影響甚深。

Ⅲ 關於世界民俗文化的論文

風俗史學家把「再現過去」視為主要任務的同時,不應將一定的道德標准強加給過去。作者在研究中作出的第一個結論是:歷史上沒有永恆的、絕對的標准;相反,標准處於經常變動的過程之中。所以,永遠只能說是相對道德或相對不道德。除非違反了社會本能,違反了自然的法則,才可以說是絕對的不道德。沒有一條道德法則能不受時空的制約而調節我們在一定時空上的行為。
如果這一點對於整個道德是正確的,那麼,對於性道德更是如此。因為性道德是最容易變化的道德領域之一,事實上也確實變化最多最快。作者在寫作本書時得出的第二個結論是:一般道德觀的經常變化是有一定的規律的,每個世紀都有不同的道德標准。因此,把現代的道德標准強加給過去,不免幼稚而荒謬。惟有不學無術的人或蠢人才會對停滯僵死和發展多變一視同仁,拿一成不變的標准去衡量。在學術界,這種不會歷史地思考問題的研究者至今為數不少,不減當年。
還得補充一條:誰要是侈談什麼不以時空為轉移、「植根於人的本性」、「永恆的、一體遵守的道德規范」,那隻能隨心所欲地任意褒貶,而永遠不能認識人與物的歷史存在。由此可見,否定永恆的、不變的道德理念,是正確地即科學地認識歷史現象包括風俗領域歷史現象的必要前提。
否認有一體遵守的道德標准,自然不等於否認歷史中的道德推動因素。道德推動因素的作用,我們是完全承認的。盡管這不言自明,但還得不斷強調,因為用永恆道德規范的作用來解釋歷史的人,總是把他們論敵的觀點說成是否認道德推動因素的作用;他們採取的手法是偷天換日的強詞奪理。同樣不言而喻的是,我們對待事物的態度並不一定導致為一切歷史現象辯護,更不是唱贊歌——持我們這種觀點的研究者往往被人扣上這個同樣是莫須有的罪名。否認不變的道德理念是一切人、一切階級、一切民族和一切時代都應遵守的永恆的人間法則,——否認這一點,不僅是一種方法,而且是必要的前提,能讓我們認識受歷史制約的事物、受歷史制約的「善與惡」。我們揭示歷史的制約、歷史的絕對必然性,並不是做結論說,因為是歷史的必然性引起了這種或那種現象,所以這些現象就是對的,就可以在歷史的審判中宣判無罪。做個簡單的比喻,對於一個殺人犯,我們即使明白他行為的內在必然性,也不意味著我們是替他辯護。我們的歷史觀反而會導致迥然不同的而且是極為重要的結果,那便是真正科學地洞察過去,闡明更高層次的歷史邏輯。
認識過去和研究史料也就是系統地揭示以往和當今發生的事情,並找出連接以往和當今的結合環節,目的絕不是像許多人所想的那樣,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哪怕是最「高尚」的好奇心。目的首先是認識一切現象發生的規律。因為惟有準確地解釋歷史,我們才能更好地創造歷史。這才是問題的實質,是科學的第一位的、最終的目的:使行動更富成效,影響現在與未來。這樣才能打通一條道路到達人類的最高課題——有意識。有計劃地進行歷史的創造。
這顯然不是空洞的抽象,而是內容極其豐富的公式。讓人類能夠有意識地創造自己的歷史,等於是引導人類遵循正確的路線,加快步伐,攀登崇高的理想指明的發展高峰。
如果對事物的歷史洞察能使我們深信道德規范是經常變化的,深信「道德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要求多種多樣的回答,那麼,風化史學家就需要解決兩項任務。第一,揭示風化或主流道德觀與人們社會存在之間的關系;第二,闡發每一個案中道德所遵循的規律以及決定並改變每一時代道德觀的因素。
因此,簡單地、雜亂無章地堆砌事實並不能准確而清晰地再現過去。何況,如果不具備上面說過的基礎,甚至談不上有價值地挑選事實,因為個別事實的價值惟一取決於它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反映時代的基本規律。換句話說,學術研究中發掘出來的並且加以分析並分類的事實之間,應有歷史制約性的內在聯系;這歷史制約性,體現於制約這些事實的規律。另一方面,只有把握這規律,才能使個別事實和某一類事實具有再現過去的價值。
任意組合的事實,盡管每個事實都饒有興味而引人入勝,卻永遠不能准確地、更不能多姿多彩地再現過去的情景。就像一堆石頭,盡管每一塊都很貴重,都經過精心雕琢,卻不能想像為宏偉的建築;或者一堆輪子、皮帶和把桿也不能想像為一台機器。在這些例子中,各個部分之間都必須存在有機的聯系,必須經過挑選,並且必須按照規律(這規律決定各部分的形狀和位置)組合起來。
發掘內在的聯系並且確定形成及改變風化的因素,應是一部嚴謹的風化史的出發點。這樣一部風化史必定遠勝單純搜集奇聞趣事的風俗大全。
本書第一章便是探討這些問題。目的一方面是為了使本書有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是讓讀者得到我們認為必要的引路線索。不言而喻,這一章的內容應限於基本的方面,因為本書的目的並不是做理論的分析,而主要是生動地敘述事實。我們在第一章中只是極其簡單扼要地談一下概況。況且我們並不自認為有能力全部解決這些復雜的問題——這有待於本領域出現一部理論史著。本書第一章只是種指南、一份僅有簡單說明的方點陣圖。
這里還必須指出我們使用的藉以生動地再現各時代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風化狀況的方法。
完成這樣的任務,必須盡量廣泛地使用當時的文獻。文獻包括各種文字材料,也包括描繪人、物與事件的美術作品。我們惟有讓時代自己來表現,用它自己的語言、它的特殊語言,用它創造的比喻等等,並且做到盡量廣泛盡量詳細。惟有這樣,時代才會栩栩如生地浮現在我們的眼前,使我們一方面覺得自己也參與了那個時代的生活;另一方面(由於我們使用的歷史方法)又能從高處綜觀全局,從每一個案中捉摸到它同整體的聯系。因此必須采錄一切反映每個時代各階級道德觀的文字和美術作品,采錄一切能使我們對每個時代各階級道德觀獲得直觀認識的材料。這樣的文字有:各種報道,法規,禁令,關於風俗、游戲、節慶的記載;還有文學作品:詩,詼諧故事,短篇小說,世俗劇及宗教劇。這類文獻我們將廣泛用來論證、深化及強調我們的敘述。當時的美術作品也是這樣。照我們看,美術作品的意義不僅同於文字材料,而且在許多方面比後者更為重要。我們甚至把各種圖畫視為生動再現過去最可靠從而是最重要的手段,同時也是檢驗文字材料的惟一的、最好的手段。圖畫是最鮮明最簡單的歷史文獻。我們只需舉一個例子。用文字介紹時裝(即使是式樣簡單的時裝),要讓讀者獲得一個十分確切的概念很難很復雜。如果是圖文對照,則不難斷定人人都會做到一目瞭然。復雜的時裝更難用語言描述,甚至文辭越優美越不容易叫讀者明白究竟。其他許多現象如客棧生活、節慶、求愛方法等等也是這樣。總之,各方面莫不如此。如果文字之外還有圖畫作為鮮明的、不受任何偏見影響的、可以檢驗的事實供讀者參考,那麼,讀者獲得的概念肯定要准確得多!
參照美術作品的價值不止於此。圖畫還有一個優點。每一件美術作品都會在觀眾的心中引發許許多多的聯想。這些聯想往往是作者本人也沒有想到的,或者他為了更鮮明更簡潔地表現主題而有意忽略的。幾百幅畫,再現的不是當時的個別特點、個別現象,而是包羅了大千世界,包羅所有的典型事實,從而那些圖畫本身常常就構成一部風化史,會看門道的人從中可以發掘出一切新的材料。圖畫作為文獻,不僅更簡單,也更豐富。
由此必然得出一個結論:目的是在展示現象外貌的風化史不僅極端需要美術文獻作為忠實准確地再現過去的手段,而且是絕對離不了這些材料。至少,研究者最重要的觀點應當有圖為證。所以,我們除了文字材料而外,利用了當時各種各樣的美術作品:書籍插圖、傳單畫、時裝圖、藝術品、肖像、科學說明圖等等,而以風俗畫、漫畫為主。
主要是風俗畫。風俗畫將起也應當起主要的作用,雖然處事審慎的人歷來都反對(我們之所以提到這一點,是因為這有助於闡明我們的看法)。他們說,利用風俗畫作為時代的文獻和物證應當有嚴格的限制,因為一切過去和現在的風俗畫家都過於誇張,而且對生活的正面和負面都是一樣的極力渲染,不管他們畫的是油畫還是素描。風俗畫家筆下的情景似乎特別不可靠,因為他們記錄的極少是中間狀態的現象,而大多是極端。這種說法無疑是正確的,對文學和藝術一體適用。然而,我們同這種說法還要爭辯幾句。我們過去在論證漫畫對於史料研究的價值時說過這樣的話:真實並不存在於中庸,而恰恰是在極端。現象或人物的極端並不是缺點,反而是個優點,充分體現了歷史文獻的價值。
因此,我們有責任充分利用漫畫。漫畫最好地、可以說是從根本上表現了時代的意向。我們想提醒讀者,請他們在評判這些諷刺作品時別迷惑於目前流行的高論:「一方面是這樣,另一方面又不是這樣。」尤其是對於漫畫,往往容易持這樣的觀點;人們自我欣賞自己的睿智,聲稱:「往昔的好時光,當然並不像當時的道學家及諷刺家所描繪的那樣道德淪喪。」這些人往往還要補充一句:這一類繪畫過於誇張,主要說明了14、15和16世紀的人太喜歡開粗野的玩笑,而並不能說明生活的本身等等。
這種客觀公正是多麼的動聽!
可惜的是,我們不得不出來反對。這類流行的觀點只能暴露這些人根本不懂漫畫的本質,不懂漫畫要表現什麼以及畫家竭力通過漫畫這個形式表達的內容。
漫畫的本質無疑是誇張。
我們且舉一個範例。盧浮宮收藏的魯本斯那幅輝煌的名畫《鄉村節日》,是歷史上最大膽的漫畫之一,著力表現了鄉間節慶瘋狂的縱酒縱欲;事實上,鄉間的節慶無疑不是這樣的。
然而,正是這樣的畫特別真實。這真實同誇張並不矛盾,而恰恰應該歸功於誇張。畫家在誇張的時候,摒棄了一切能夠引起誤會的外衣,發掘出現象的核心。依靠在數量及質量上強調對象的主要部分,基本規律成了活生生的東西,真實的本質發掘了出來,而且是那麼鮮明,人們再也不能熟視無睹,不能擦肩而過。再高度的近視也會看到畫家究竟畫的是什麼;最遲鈍的心智也會明白現象的內在秘密。這一切都是靠誇張才達到的。所以,真實並不在於中庸,而正是存在於極端。
每個時代都想揭示現象的本質,而採取的都是這樣的方法。每個時代利用理論的成果都先於論證或透徹了解這一理論。關於文學諷刺也可以這么說。因此,語言的和造型的漫畫應當在風化史中享有一席榮譽的地位。
總結關於各時代當時文獻的價值的論述,我們可以作以下的結論:每個時代自己寫下了它的風化史。
每個時代的創造表現於各種各樣、成千上萬的形式之中。不管它穿著宗教的法衣,還是放懷享受人生的五顏六色的衣衫,在這些外衣的裡面總是它,總是時代和它的獨特的人性。

Ⅳ 關於保護民俗文化現象的論文

觀點論

一批重量級專家、學者、官員的到場無疑為本次論壇增色不少,他們在會場上激烈的觀點碰撞更是擦出了精彩絕倫的火花。

馮驥才:古村落遺產,比萬里長城還大

「我一直認為古村落是中國最大的文化遺產,比萬里長城還大。」馮驥才這樣解釋他的觀點,「從規模上講,我國有5000年到7000年的農耕文明,56個民族,960萬平方公里,約1600個縣,19000個鎮,按照一個鎮10個行政村來算,我們有20萬個左右行政村落。但不是所有村落都是古村落。我原來估計中國的古村落大約有3000個到5000個。但後來聽說僅貴州黔東南地區就有六七百個古村落。所以我們心裡應該有個數,我們的古村落數量至少過萬。」

他認為,古村落應該符合以下幾個標准: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物質與非物質歷史文化遺存,基本保留原來村莊的體系以及鮮明的地方特色。「村落是歷史文化的容器,它是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體。它的建築,它的人與自然關系的獨特規劃,都是其物質遺產,還有很多諸如民俗之類的非物質的文化遺產。」

關於民俗,他補充道:「我所說的民俗,包括人們生產、生活的民俗,商貿的民俗,婚喪嫁娶的民俗,起居飲食的民俗,節日的民俗,信仰的民俗,還有類似神話、故事、諺語、歌謠之類的口頭文化。民間戲劇、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等藝人們身懷的民間技藝和民間手藝都是這個村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什麼要進行保護?馮驥才這樣回答:「我們的古村落有它研究的價值、學術的價值、見證的價值、歷史文化的價值、審美的價值、欣賞的價值,但最終的價值還是它的精神價值。我們之所以傳承文化遺產,最終的目的就是傳承我們民族的獨特文化,就是把我們的民族身份、民族基因傳承下來。」

他認為我們的文化遺產有一個問題,就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面對的是全球化這種同質化的文化,它把我們的文化變成了同一個樣子。同時它又是商業文化,能成為賣點的就利用,不能成為賣點的就拋棄、甚至毀掉。「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文化危機,也是我們這一代文化人的失職。」

「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從去年開始做的,但是由於目前沒有法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現在只能做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有關方面正在加緊相關法律的制定。

Ⅳ 急求關於民族風俗文化的論文四篇,每篇2000字左右即可。。

江西省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有的仍保留著濃郁的民族傳統風俗.江西為我國畲族的主要分布區之一。畲族主要分布於貴溪和鉛山等縣山區,有自己獨特的服裝和民族風俗習慣,分布於全南等縣的瑤族,居住在深山老林,擅長打獵,使用本族語言而無本族文字。江西的居民以漢族為主,但在許多山鄉農村保留著各自的傳統鄉土風情習俗。南豐縣遍布各鄉、村的民間儺舞,為國內所罕見,鄉人於春節期間頭戴面具、身穿仿樹皮或樹葉狀舞衣,走村串戶「跳儺「(即儺舞),據考為「中國原始舞蹈活化石」,對旅遊者吸引力較大。此外,鄱陽湖畔的漁村風情,貴溪河上漁翁與鷺鷥捕魚、竹排載客以及古越族懸棺葬俗,宜春地區偏僻山鄉的傳統廟會以及物資交流集會,清江縣樟樹鎮的「葯墟」,南昌市西山萬壽宮廟會,進賢縣文港筆市和皮毛市,萍鄉市的煙花節,贛南興國縣的山歌賽會,等等。
招郎是井岡山土籍人傳統婚俗。招郎即是男嫁女方,既無三查、六禮,也無繁瑣的結婚程序,男女各方亦沒禮物過往,一般各人自理。婚前訂立合同書 (俗叫合字),寫明以後子女和財產的繼承問題。解放前女方必須請家族長輩前來商議招贅有關事宜,其中有關條件是男方必須改稱女方姓氏,取個女方的輩份,這樣才可以得到女方家族兄長的認同,獲得本族男人同等待遇。解放後,新事新辦,廢除了這些不平等的人生權利。但婚禮一般還是由女方承辦。並提倡獨女戶家庭男到女方落戶。
贛南自古盛產名茶,廣大茶區和鄉村,向有民歌性質的採茶歌和民舞性質的採茶燈活動。明代中晚期,在安遠縣九龍山一帶茶區,由採茶歌、採茶燈發展成為採茶戲,其始祖劇目是《九龍山摘茶》。因此,俗稱「茶燈戲」、「燈子戲」,又因它的角色過去一般是由三人(兩旦一丑或生旦丑)組成,故又稱「三腳戲」、「三角班」,至二十世紀中葉統稱為採茶戲。
儺舞是我國古代長江流域流行的一種舞蹈,舞者戴著各種質朴而誇張的面具,帶有鮮明的巫術色彩,最早是一種祈福和禱告的儀式,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民間舞蹈。在《論語》、《古今事類全書》和《後漢書禮儀志》等書籍中均有記載。儺舞在婺源段莘鄉慶源村、秋口鄉長徑村和李坑村一帶頗為盛行.
每當喜慶佳節,為增添歡樂氣氛,希冀美好願望的實現,人們舞龍燈、采蓮船、挑花燈、打蚌燈,場面熱鬧,喜氣洋洋。鄱陽湖漁民迎婚嫁娶,別有風韻,迎新娘的漁船綵綢圍篷,山花插滿船舷,彩電置於船頭,鑼鼓,嗩吶一路高奏。 源於歷史的圖騰,在節令時祭儀所跳的儺舞俗稱「跳鬼臉」。所戴面具如惡魔,變形誇張,色彩鮮明,舞蹈動作簡潔剛勁。 龍舟競渡,激人情懷;茶藝表演,沁人心脾;自行車登山賽,心潮迭起.
自古南昌人喜歡四季釣魚,四季下釣,叫做四季得鮮。民間普遍有春釣鯽魚,夏釣草魚,秋釣鯿魚的習慣。據傳古時的南昌,家家有網,戶戶有鉤,老少皆喜歡在垂柳掩映的湖中垂釣。「萬家燈火舞,漁船釣不收」。便是當時悠悠垂釣的寫照。
千百年來,南昌人們的釣魚習俗被沿襲至今。今天的南昌,江邊湖汊到處可見垂釣者的身影。他們之中不僅有年過花甲老翁,也有著迷的青年人,甚至還有婦女。
「釣魚之樂不在魚,而在治心遣興也。」現在南昌市成立了不同層次的釣魚協會並且經常辦別開生面的釣魚比賽。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700餘萬(2005年)。 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使用范圍不廣,多使用漢字。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的政務院第63次全體會議批准了《壯文方案》,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用壯錦工藝織成的披肩 飾品。壯錦主要產自廣西,是壯族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織錦藝術,已有一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僮」、「(彳+童)」。解放後稱「僮」。1965年10月12日,經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改族名為「壯族」。壯族人民曾多次發動反封建、反壓迫的農民起義,廣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國的發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廣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 壯族人忌諱農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 壯族姑娘的綉球 解放後,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范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日常食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干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面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裡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面團(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卜、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咸蘿卜、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三月三」歌圩 節慶、禮儀食俗 壯族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三月三、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幾乎每個月都要過節。過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著手准備,要把房子打掃得窗明幾凈,二十七宰年豬,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豐盛的菜餚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雞,家家必有。壯族人認為,沒有雞不算過年。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湯圓(一種不帶餡的元宵,煮時水裡放糖),初二以後方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互贈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續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個春節才算結束。三月三按過去的習俗為上墳掃墓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派人攜帶五色糯米飯、彩蛋等到先祖墳頭去祭祀、清掃墓地,並由長者宣講祖傳家史、族規,共進野餐。還有的對唱山歌,熱鬧非凡。1940年後,這一傳統已逐步發展到有組織的賽歌會,氣氛更加隆重、熱烈。其他節日食俗也都各有講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鴨、端午吃粽、重陽吃粑等等。壯族的粽子分為包米粽(用浸泡後的糯米包紮)和包糕粽(經浸好的糯米水磨成漿和過濾成「糕」後再包紮。「包菜」也稱「包生飯」,是三月三、四月八(牛魂節)許多壯族地區人們愛吃的節日食品。其方法新鮮別致,即用「包生菜」的寬嫩葉包上一小口飯,放入口中嚼吃。頗有獨特風味。 壯族歌舞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不管遠親近鄰來家做客,都要以禮相迎,熱情接待。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眼睛真誠地望著對方。婚喪嫁娶、蓋房造屋,以及小孩滿月、周歲等紅白喜事,都要置席痛飲。一般要有扣肉、米粉肉、清煮白肉塊、豬肝、白斬雞、烤乳豬、豆腐圓、油炸蓉(用油豆腐加工而成)、筍片、魚生等8或10道菜。實行男女分席,但一般不排座次,不論輩分大小,均可同桌。並且按規矩,即便是吃奶的嬰兒,凡入席即算一座,有其一份菜,由家長代為收存,用干凈的闊葉片包好帶回家,意為平等相待。每次夾菜,都由一席之主先夾最好的送到客人碗碟里,然後其他人才能下筷。壯族喪葬酒席多為素菜,只有出殯以後才能吃葷。 祭祀食俗 壯族過去信仰多神,崇拜自然,認為萬物有靈,如果村寨中有一棵參天大樹,往往被視為全村的保護神而加以崇拜,誰家有人病重必定要到樹前燒香焚紙,祈求保佑;村後有個懸崖龍洞也被認為是顯靈聖地或鬼神棲息之所,而常去焚香超度,祭鬼消災。更多的是祭土地神,壯族地區幾乎每個村寨都在離村不遠的山腳下立一土地廟,每逢過節或是平時殺豬,都要以整煮豬頭去那裡超度一番,若做烤豬則抬著整豬前去敬祭。家神更是每節必祭,擺上酒、肉、整雞等供品,祭罷方能食用。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活動是農歷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過中元節時,家家都要殺雞宰鴨,蒸五色糯米飯,祭祖、祭鬼神,以求免除災禍。牛魂節祭牛魂,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有的地方固定於農歷四月初八進行。這天,各家都帶著一籃五色糯米飯和一束鮮草,到牛欄旁祭牛魂,然後把一半食品及鮮草給耕牛吃。過去,桂西南一帶壯族要在霜降節殺雞宰鵝,做糍粑,蒸糯米飯,聚集在玉音廟宇供祭。相傳霜降節是紀念反抗外來侵略的英雄的節日,已有360多年的歷史。 典型食品 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餚和小吃:馬腳桿,雲南文山地區壯族特有食品,用糯米加臘肉絲及其他調料製作而成,形壯如馬腳得名;魚生,過去是壯族節日或待客的上餚;烤乳豬,壯族名菜,用小豬烤制而成;五色糯米飯,也稱花糯米飯、五彩糯米飯,用優質糯米和各種植物色素或食用色素蒸制而成,是壯(瑤)族傳統節令食品,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每逢節日,親朋之間都要相互贈送五色糯米飯,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 成品並具有清熱解毒、健胃強身的功效;寧明壯粽,壯族春節特製傳統食品,是用糯米、豬肉等煮製成的一種大粽粑,以廣西寧明一帶的粽粑最具特色,故名,居住在廣西西靖西嶽圩、湖潤一帶的壯族,每逢春節也有吃這種大粽粑之習,當地稱「風莫飯」。相傳吃風莫飯之習,始於北宋,常在春節前幾天開始製作。做好的寧明壯粽年初一時用以祭祀祖先;狀元柴把,用鹵熟的鴨肉等經韭菜捆紮而成。白切狗肉,廣西壯族名菜,用狗肉煮熟拌以佐料而成,朋友聚會,有時僅憑此一菜猜拳敘飲,故有戲稱:「獨腳菜」(壯族有吃狗肉的習慣);壯家酥雞,廣西中部地區壯族傳統名菜,以雞為主要原料,經炸後再加工而成,是壯家逢年過節常備菜式,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清燉破臉狗,雲南壯族傳統名菜,用破臉狗肉放入砂鍋內隔水燉熟而成。(破臉狗:又名圍子、花白臉,全身毛以黑白兩色組成,頭部黑白紋路突出,故名破臉狗,屬山中小野獸);⑩龍泵三夾,廣西西北部地區壯族傳統名菜,壯族有用豬小腸釀進豬血製成的食品稱「豬龍泵」;用豬龍泵配上豬肝、豬粉腸製成冷盆菜,食用時各拈一塊共三件,夾在一起吃,因而得名。已有300多年歷史,是當地辦喜慶筵宴的壓席菜。此外還有豆腐餚,廣西河池地區壯族流行菜,也是仫佬族、毛南族的風味菜。 壯族的居住 干欄式的建築,這種「干欄」建築不單是我國南方許多民族普遍傳統居住的一種建築,在南太平洋不少國家也有。「干欄」是什麼意思呢?用壯族語言來翻譯,「干」是「上面」的意思,「欄」是「房屋」的意思,連接起來就是「上面的房子」。這種意思與文獻記載:「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欄」,「人棲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相符合。(參考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 壯族的節日 蛙圖騰與螞節 同許多民族一樣,壯族也曾普遍存在過圖騰崇拜。其圖騰物像種類很多,如太陽、月亮、星星、雷電、鱷魚、蛇、犬、牛、虎及榕樹、竹、木棉等。蛙類也是其中之一。 蛙最早是壯族先民甌部落的圖騰,春秋戰國時代,在西甌人中已佔據保護神的地位。直到近現代,一些地方的壯族人對蛙仍然敬若神明,認為它是雷王公子,被作為天使派到人間來的。所以壯族先民鑄造的銅鼓鼓面上常有蛙的立體雕塑,東蘭、巴馬、天峨、鳳山等地還保留有祀蛙的「螞節」。 北流型六蛙銅鼓 「螞節」也稱「青蛙節」、「敬蛙節」、「蛙婆節」等。「螞」為方言,即「青蛙」。節期在農歷的正月。正月初一一大早,人們便奔赴田野,拔草翻石,四處尋找冬眠的螞,第一個找到者被尊為「螞郎」(即天女之婿),並成為節日的首領。人們把螞拐接回村,裝入「寶棺」(即竹筒),放入花樓(彩色紙轎),送往螞亭(涼亭)。從這一天開始至正月二十五左右,白天由孩子們抬著花樓寶棺,游村串戶,唱古老的《螞歌》。晚上全村男女老少聚集涼亭為螞守靈。人們敲起銅鼓,歡歌勁舞。從二十五日起,各村先後葬螞。在埋葬螞前,還要打開上一年的螞寶棺驗看。如果屍骨呈黑色或灰色,便認為這是年景不佳的徵兆,人們立即焚香叩頭,祈求新螞上天後務必多多關照。而若呈金黃色,則是風調雨順的吉兆,頓時,歡聲雷動,銅鼓、地炮齊鳴。在歡樂的氣氛中,人們將新螞拐安葬。之後,螞郎要邀請各家的長者一起聚會,歡慶螞順利上天。晚上,全村人還要通宵達旦地歌舞狂歡,共慶螞節的結束。 六郎節 文山州境內壯族的六月節(農歷6月初一。因地域不同,有的地方是過農歷7月初一)又叫過小年,亦有「六郎節」、「七郎節」的不同稱謂。是境內壯族儂支系一年一度最為隆重的節日。節日期間,三天不做任何農活(和春節一樣),村村寨寨、家家戶戶宰牛殺雞、染五色糯飯,進行祭祀活動,極為熱鬧、歡快。屆時,一般按族規規定,酒肉飯菜備辦就緒之後,先由寨主在村頭祭獻壯族首領儂智高,爾後各家各戶可在門前擺上竹榻祭獻、祈祝禱。這天晚上,還要舉行掃除「楊鬼」的活動。以村為單位,殺雞、豬、鴨、狗和用穀草捆成形形色色的魔鬼,敲鑼打鼓,由「仆摩」念咒語進行驅趕。在某些壯族村寨還舉行隆重的體育運動,如:搶花炮、打籃球、賽馬等等。在這一天,壯族婦女染五色糯飯,互相比較所染的顏色,看誰的顏色最鮮艷。第二天以後還要將自己所染的五色飯背到娘家拜年,其表達的意思和春節差不多。 隴端節 富寧壯族農歷一至四月間的隴端節又叫隴端街,意為「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相傳隴端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對壯族英雄儂智高的紀念活動。節日期間,人們盛裝歌舞,熱鬧非凡,一台台壯戲連日連夜地表演,白天演武戲,夜裡演文戲,俗話說:無戲不隴端。除了看戲對歌,年輕人在節日里異常活躍,他們通過對歌跳舞互相認識,加深情誼,並根據才貌人品等的比試,推薦本年度最佳「風流人」,所以,隴端節又被稱為「趕風流歌會」。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高山族民族來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來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自漢族居民移居台灣後,原住民族分化為兩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與漢族融合,稱為平埔人,另一部分仍定居於山區,受漢族影響較少,至今保留著原住民族語言、風俗、習慣等特點,現在所說的高山族,一般指這一部分少數民族。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脈和東南部的島嶼上,少數散居在福建、上海、北京、武漢等地。
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台灣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他們口頭文學很豐富,有神話、傳說和民歌等。高山族人大多數從事農業,少數捕魚、狩獵。有雕刻和編織等手工藝。
習俗
婦女懷孕後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貓肉、穿山甲肉和並蒂果實等;婦女用的織布機男人不能隨便摸弄。在歡慶的日子裡常用一種木質的、雕刻精美的連杯,兩人抱肩共飲,以表示親密無間,如有客至,必定要殺雞相待。宴客時先把雞腿留下來,待客人離去時讓他們帶在路上吃,意為吃了雞大腿,走路更有氣力。
婚俗
婚慶時,將小米磨成粉,加水攪糊,包入魚蝦(蝦露出尾巴),捏成雞蛋大小的團,置於沸水鍋中燒,熟後撈出食用慶祝。
食俗
以稻米為日常主食,輔以薯類和雜糧。在主食的製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飯,或將糯米、玉米面蒸成糕與糍粑。
高山族蔬菜來源比較廣泛,大部分靠種植,少量依靠採集。常見的有南瓜、韭菜、蘿卜、白菜、土豆、豆類、辣椒、姜和各種山筍野菜。高山族普遍愛食用生薑,有的直接用姜蘸鹽當菜;有的用鹽加辣椒腌制。
肉類的來源主要靠飼養的豬、牛、雞,在很多地區捕魚和狩獵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種補充,特別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獲的獵物幾乎是日常肉類的主要來源。
高山族過去一般不喝開水,亦無飲茶的習慣。泰雅人喜用生薑或辣椒泡的涼水做為飲料。據說此種飲料有治腹痛的功能。過去上山狩獵時,還有飲獸血之習。不論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飲用自家釀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節慶 高山族性格豪放,喜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裡舉行宴請和歌舞集會。每逢節日,都要殺豬、宰老牛,置酒擺宴。高山族節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種糯米製作的糕和糍粑。不僅可作節日期間的點心,還可作為祭祀的供品。也將糯米做成飯招待客人。
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動很多,諸如:祖靈祭、穀神祭、山神祭、獵神祭、結婚祭、豐收祭等種種,以五年祭最為隆重。屆時除擺酒席供品外,還伴以各種文體活動。婚禮及宴請的場面十分豐盛和壯觀,尤其要准備大量的酒,屆時參加者都要豪飲,並有不醉不散的習俗。「豐收祭」這天,族人自帶一缸酒到場,圍著篝火,邊跳舞、邊吃邊飲酒,慶賀一年的勞動收獲,每年舉辦一次。
身體毀飾
過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著身體毀飾的習俗,如拔毛、鑿齒、穿耳、束腹、紋身等。40年代中期以後,這些習俗逐漸趨於衰退,但其殘余影響還在。
拔毛,指的是拔除體毛,有的支系是男性拔除,有的是女性拔除,有的是男女皆拔。男性用竹片夾子拔,女性以細麻線絞拔,有的甚至以火炭燎燒,並不覺得痛苦。

鑿齒,是在十二歲至十六歲時,拔掉左右兩個門牙或兩個犬齒。有的直接用小鐵棒抵在牙上用石頭敲掉欲拔之牙。有些無拔牙缺齒習俗的支系,願將牙齒染成黑色,以黑齒為美。
穿耳,尤以排灣人與阿美人的男子最為突出。他們耳垂穿孔較大,一般用鉛盤,貝殼和竹管做耳飾,並將琉璃珠用絲線連在雕有花紋的竹管一端,結扎在腦後的頭發上,來防止擺動掉落。
束腹,是一些支系男子的特殊習俗。束腹帶是用厚竹片彎成的,兩端鑽孔,穿麻繩以勒緊,勒扣在後腰。從十二三歲起直到五六十歲停止,晝夜都緊束在腰腹,以使胸部和腿部肌肉發達健康。
紋身,各支系具體情況不同,有的男紋女不紋,有的女紋男不紋。有的以紋身為美飾,有的以紋身為勇武的象徵。受原始宗教的影響,認為紋身可以得到祖先靈魂的保佑,去災免禍。除紋身外,還有紋面的。無論以什麼方式毀飾身體,其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美觀、勇武、聯姻、紀功、尊貴。

西藏是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區。藏民族有一些獨特的風俗習慣,進藏遊客應尊重。
獻哈達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種禮節。當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獻哈達時,客人應躬腰接受;走進普通藏民的家,切記不可用腳踩門檻;要稱呼人名時,一般在名字後面加「啦」字,以示對對方的敬重、親切。主人如請就坐,可盤腿而坐,切勿伸直雙腿,腳底向人。此外,不能隨便用手去撫摸藏族人的頭頂。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會客時最主要的一種禮節。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為這樣:客人先用右手無名指沾點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彈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寶),然後小喝一口,主人會把杯子倒滿,再喝一口,主人又會把杯子倒滿,這樣喝完三次,最後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馬肉、驢肉和狗肉是從來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連魚肉都不吃。因為藏族人認為狗和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驢被視為一種很不幹凈的東西,也不會食用。所以,在西藏千萬不能提起吃驢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遊景點是寺廟。目前,西藏對遊客開放的很多寺廟都是藏傳佛教寺廟,藏民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所以,在轉經時一定要按順時針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時針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轉經的時候,身後會跟著一些掛著紅綢子的羊,這種羊被稱做「放生羊」,不可對這些羊進行騷擾。同時,在寺廟佛殿之內,不可大聲喧嘩和隨意觸摸佛像,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更不能在佛殿內錄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頭是一種謙遜和尊重對方的行為,而不是對他人不敬。雙手合十表示對客人的祝福

Ⅵ 關於民俗方面的畢業論文

成都民俗文化旅遊資源是人文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區域經濟效益、促回進區域旅遊業答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成都民俗文化的民俗旅遊資源可以劃分為4大類,10亞類;其中包含了6項旅遊產品要素、10項旅遊產品類型、若干旅遊產品項目.以蜀漢三國文化為支撐,以川西民風、民俗為內涵,融合成都特有的休閑文化氣氛,成都民俗文化街在主題形象定位、產品功能設計、經營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條民俗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成功模式。
從以上幾條內容展開研究還是很有深度的。

Ⅶ 求一篇關於民俗文化的論文

dsv

Ⅷ 我想寫一個關於民俗文化的學術論文,求指點

鍾敬文先生是我國民俗界的泰斗,他在《民俗文化學發展》一文中,提出民俗文化有五個方面的基本特徵:集體性;類型性;傳承性與擴布性;相對穩定性與變異性;軌范性與服務性。另外,在其他民俗學研究大家,如烏丙安、蕭放等也都把穩定性與變異性列為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可以說,目前穩定性與變異性作為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在民俗界中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