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建築論文
A. 建築類的畢業論文寫些什麼
一、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各類文章的標題,樣式繁多,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總要以全部或不同的側面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旨。畢業論文的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幾種。 (一)總標題 總標題是文章總體內容的體現。常見的寫法有: ①揭示課題的實質。這種形式的標題,高度概括全文內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它具有高度的明確性,便於讀者把握全文內容的核心。諸如此類的標題很多,也很普遍。如《關於經濟體制的模式問題》、《經濟中心論》、《縣級行政機構改革之我見》等。 ②提問式。這類標題用設問句的方式,隱去要回答的內容,實際上作者的觀點是十分明確的,只不過語意婉轉,需要讀者加以思考罷了。這種形式的標題因其觀點含蓄,輕易激起讀者的注重。如《家庭聯產承包制就是單干嗎?》、《商品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經濟嗎?》等。 ②交代內容範圍。這種形式的標題,從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觀點,只是對文章內容的范圍做出限定。擬定這種標題,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論點難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內容的范圍,可引起同仁讀者的注重,以求引起共鳴。這種形式的標題也較普遍。如《試論我國農村的雙層經營體制》、《正確處理中心和地方、條條與塊塊的關系》、《戰後西方貿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定句式。這種形式的標題給予全文內容的限定,可伸可縮,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文章研究對象是具體的,面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須有很強的概括性,面較寬。這種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的標題,有利於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拓展。如《從鄉鎮企業的興起看中國農村的希望之光》、《科技進步與農業經濟》、《從「勞動創造了美」看美的本質》等。 ⑤用形象化的語句。如《激勵人心的治理體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論》等。 標題的樣式還有多種,作者可以在實踐中大膽創新。 (二)副標題和分標題 為了點明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對總標題加以補充、解說,有的論文還可以加副標題。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論文,一般都有一個副標題,如在總標題下方,添上「與××商榷」之類的副標題。 另外,為了強調論文所研究的某個側重面,也可以加副標題。如《如何看待現階段勞動報酬的差別——也談按勞分配中的資產階級權利》、《開發蛋白質資源,提高蛋白質利用效率——探討解決吃飯問題的一種發展戰略》等。 設置分標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文章的層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層次的中心內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數碼,僅標明「一、二、三」等的順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無論採用哪種形式,都要緊扣所屬層次的內容,以及上文與下文的聯系緊密性。 對於標題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要明確。要能夠揭示論題范圍或論點,使人看了標題便知曉文章的大體輪廓、所論述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不能似是而非,藏頭露尾,與讀者捉迷藏。二要簡煉。論文的標題不宜過長,過長了輕易使人產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從而影響對文章的總體評價。標題也不能過於抽象、空洞,標題中不能採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詞彙,以免使讀者一見標題就如墮煙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後才知標題的嘩眾取寵之意。三要新奇。標題和文章的內容、形式一樣,應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做到既不標新立異,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勝,心曠神怡,從而激起讀者的閱讀愛好。 二、目錄 一般說來,篇幅較長的畢業論文,都沒有分標題。設置分標題的論文,因其內容的層次較多,整個理論體系較龐大、復雜,故通常設目錄。 設置目錄的目的主要是: 1.使讀者能夠在閱讀該論文之前對全文的內容、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讀者決定是讀還是不讀,是精讀還是略讀等。 2.為讀者選讀論文中的某個分論點時提供方便。長篇論文,除中心論點外,還有許多分論點。當讀者需要進一步了解某個分論點時,就可以依靠目錄而節省時間。 目錄一般放置在論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論文的導讀圖。要使目錄真正起到導讀圖的作用,必須注重: 1.准確。目錄必須與全文的綱目相一致。也就是說,本文的標題、分標題與目錄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2.清楚無誤。目錄應逐一標注該行目錄在正文中的頁碼。標注頁碼必須清楚無誤。 3.完整。目錄既然是論文的導讀圖,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項內容,都應在目錄中反映出來,不得遺漏。 目錄有兩種基本類型:> 2.用數碼表示的目錄。這種目錄較少見。但長篇大論,便於讀者閱讀,也有採用這種方式的。 三、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是全文內容的縮影。在這里,作者以極經濟的筆墨,勾畫出全文的整體面目;提出主要論點、揭示論文的研究成果、簡要敘述全文的框架結構。 內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屬部分,一般放置在論文的篇首。 寫作內容提要的目的在於: 1.為了使指導老師在未審閱論文全文時,先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大體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邏輯順序。 2.為了使其他讀者通過閱讀內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假如產生共鳴,則再進一步閱讀全文。在這里,內容提要成了把論文推薦給眾多讀者的「廣告」。 因此,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於讀者一看就能了解論文內容的要點。論文提要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羅哩啰嗦抓不住要點或者只是乾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道性提要,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簡要地敘述研究的成果(數據、看法、意見、結論等),對研究手段、方法、過程等均不涉及。畢業論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 四、關鍵詞 關鍵詞是標示文獻關鍵主題內容,但未經規范處理的主題詞。它是為了文獻標引工作,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篇論文可選取3~8個詞作為關鍵詞。 五、目錄 目錄按章、節、條三級標題編寫,要求標題層次清晰。目錄中的標題要與正文中標題一致。目錄中應包括緒論、論文主體、結論、致謝、參考文獻、附錄等。 六、正文 [1] 一般來說,日語學術論文主題的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事實根據(通過本人實際考察所得到的語言、文化、文學、教育、社會、思想等事例或現象)。提出的事實根據要客觀、真實,必要時要註明出處;2.前人的相關論述(包括前人的考察方法、考察過程、所得結論等)。理論分析中,應將他人的意見、觀點與本人的意見、觀點明確區分。無論是直接引用還是間接引用他人的成果,都應該註明出處;3.本人的分析、論述和結論等。做到使事實根據、前人的成果和本人的分析論述有機地結合,注意其間的邏輯關系。 七、結論 結論應是畢業論文的最終的、總體的結論,換句話說,結論應是整篇論文的結局、是整篇論文的歸宿,而不是某一局部問題或某一分支問題的結論,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復。結論是該論文結論應當體現作者更深層的認識,且是從全篇論文的全部材料出發,經過推理、判斷、歸納等邏輯分析過程而得到的新的學術總觀念、總見解。 結論可採用「終わりに」、「結び」、「結論」等字樣,要求精煉、准確地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或新的見解及其意義和作用,還可提出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和建議。結論應該准確、完整、明確、精練。 該部分的寫作內容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本文研究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2.對前人有關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補充、發展、證實或否定。3.本文研究的不足之處或遺留未予解決的問題,以及對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能的關鍵點和方向,。 八、致謝 按照GB7713-87的規定,致謝語句可以放在正文後,體現對下列方面致謝:國家科學基金、資助研究工作的獎學金基金、合同單位、資助和支持的企業、組織或個人;協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或個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議和提供幫助的人;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其他應感謝的組織和人。在我們的畢業論文中的致謝里主要感謝導師和對論文工作有直接貢獻及幫助的人士和單位。 九、參考文獻 在學術論文後一般應列出參考文獻(表),其目的有三,即:1.為了能反映出真實的科學依據;2.為了體現嚴肅的科學態度,分清是自己的觀點或成果還是別人的觀點或成果;3.為了對前人的科學成果表示尊重,同時也是為了指明引用資料出處,便於檢索。畢業論文的撰寫應本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中所出現的先後次序列於參考文獻中,並且只列出正文中以標注形式引用或參考的有關著作和論文,參考文獻應按正文中出現的順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 十、附錄 對於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為畢業論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畢業論文附錄中。例如問卷調查原件、數據、圖表及其說明等。 本科專業(含本科段、獨立本科段)自考生在各專業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後,都要進行畢業論文的撰寫(工科類專業一般為畢業設計、醫科類一般為臨床實習)及其答辯考核。畢業論文的撰寫及答辯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畢業文憑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自考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層次相同專業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但是,由於許多應考者缺少系統的課堂授課和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對本科專業自考生這一特定群體,就畢業論文的撰寫進行必要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試就如何撰寫畢業論文作簡要論述,供參考。 (一)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麼」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後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現,去研究。最後,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於豐富、完整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第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由於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自己研究的熱情,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恆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去完成。最後,要能結合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揮自己業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 (二) 選好課題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後是執筆撰寫、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搜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於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摘、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後,關於實驗與觀察。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據、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生、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類等專業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認真全面記錄。 第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閱讀、選讀、研讀。 通讀即對全文進行閱讀,選讀即對有用部分、有用內容進行閱讀,研讀即對與研究課題有關的內容進行全面、認真、細致、深入、反復的閱讀。在研讀過程中要積極思考。要以書或論文中的論點、論據、論證方法與研究方法來觸發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腦並用,發揮想像力,進行新的創造,如: www.2008w.com 。 在研究資料時,還要做好資料的記錄。 第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見,創新是靈魂,不能只是重復前人或人雲亦雲。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據已確立的基本論點和分論點選定材料,這些材料是自己在對所搜集的資料加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組織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注意前後材料的邏輯關系和主次關系。 第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筆撰寫。考生下筆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擬定提綱包括題目、基本論點、內容綱要。內容綱要包括大項目即大段段旨、中項目即段旨、小項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擬定提綱有助於安排好全文的邏輯結構,構建論文的基本框架。 基本格式:一般畢業論文由標題、摘要、正文、參考文獻等4方面內容構成。標題要求直接、具體、醒目、簡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論文中的要點放在論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讀者閱讀,所以要簡潔、概括。正文是畢業論文的核心內容,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緒論部分主要說明研究這一課題的理由、意義,要寫得簡潔。要明確、具體地提出所論述課題,有時要寫些歷史回顧和現狀分析,本人將有哪些補充、糾正或發展,還要簡單介紹論證方法。本論部分是論文的主體,即表達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闡述自己的觀點及其論據。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闡述觀點,要准確把握文章內容的層次、大小段落間的內在聯系。篇幅較長的論文常用推論式(即由此論點到彼論點逐層展開、步步深入的寫法)和分論式(即把從屬於基本論點的幾個分論點並列起來,一個個分別加以論述)兩者結合的方法。結論部分是論文的歸結收束部分,要寫論證的結果,做到首尾一貫,同時要寫對課題研究的展望,提及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或可能解決的途徑等。參考文獻即撰寫論文過程中研讀的一些文章或資料,要選擇主要的列在文後。 第五、研究課題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過這一環節,可以看出寫作意圖是否表達清楚,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是否准確、明確,材料用得是否恰當、有說服力,材料的安排與論證是否有邏輯效果,大小段落的結構是否完整、銜接自然,句子詞語是否正確妥當,文章是否合乎規范。 總之,撰寫畢業論文是一種復雜的思維活動,對於缺乏寫作經驗的自考生來說,確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考生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虛心向指導教師求教。
B. 關於建築文化論文800字數
一、高校建築學創新型人才培養對策研究
1.創新思維培育是建築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首要條件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觀是今後各項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思維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基礎與核心,決定了創新型人才創新能力發揮的有效性。高校建築學創新型人才培養必須堅守「以人為本,創新為先」的教學理念,遵循銳意進取、去舊革新、靈活應變、可持續發展原則,把創新思維的培養貫穿創新型人才培養始終。首先要幫助學生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使學生逐漸具備知識的自我更新能力,促進學生構建堅實的建築學理論底蘊、實踐經驗和人文意識。其次要使學生思維處於開放的活躍狀態,突破思維障礙,不囿於既有理論和固定模式,不盲從,能多角度換位思考,勇於求異,敢於超越,關注新興科技並加以利用。再次要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及養成,如誠信,堅毅,專注,嚴謹,思維開放,富有挑戰精神,具有旺盛的求知慾、風險防範意識、科學的批評質疑精神以及奉獻社會的良好志願等。非智力因素可以促使學生創新思維更好地發揮和運用,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
2.課程體系改革是建築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根本保障
建築學科本身是一門美學藝術與科學技術兼融的綜合性學科,注重開放性、實用性、時代性和前瞻性的融合,需要充分考慮建築技術和實用要求,保持對現實的批評和反思。因此,高校建築學專業應以就業崗位為依據,構建多元化的跨學科發展的建築課程體系,引導學生向更寬的知識領域邁進,增強本專業的社會適應性。在建築設計課的作業中,經常反映出學生綜合考慮欠周詳,在結構布置、城市規劃、環境保護,消防設計、設備安排、聲光處理等方面概念模糊,為此,高校建築學需加強課程綜合化,優化課程整體結構:(1)應將建築設計、建築結構、建築物理及建築材料等多門課程聯系起來,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注重專業課程的銜接、滲透與融合,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綜合知識交叉學習及運用,建立平衡的綜合專業課程體系。(2)加強學生系統的建築設計表現思維的訓練。手繪、模型和計算機的圖形繪制能夠使設計構想具體呈現,扎實的建築表達功底能夠提高工作環節的效率。(3)關注學術前沿,及時吸納建築科學技術的最新動向和先進內容,促進國外多元建築文化的引進,把最新的學術觀點、案例補充到教學內容中。由於建築學相關知識體系的知識量急劇增長,可根據建築企業需求增加新課程。(4)每學年的春季學期末尾、暑假前抽出3~4周構成一個較短的小學期,小學期主要安排學生進行快速設計、綜合實踐等,用於加強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橫向聯系,互相促進。除課堂以外,內容豐富的「第二課堂」為常規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可以活躍同學思維,開闊學生視野,滿足學生對個性化、創造性的追求:(1)邀請建築名師、專家開設講座及研討會,開設建築與文化、建築與環境、建築與新技術、綠色建築與人類的行為方式等論壇沙龍。(2)讓學生更多地觀摩學習豐富多樣的建築實體及校內或校際間建築設計作品展。(3)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級別、富有挑戰性的建築設計競賽。「以賽促學」不僅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潛力和創造力,而且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更加潛心向學。
3.教學模式多樣化是建築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手段
面對建築市場的日新月異,高校需要通過多種教育教學方式的教育和多方位的培訓,拓展教學時間、空間、范疇、目標、手段、成果等,對建築學人才進行全面培養。對低年級學生來說,理論教學與實踐調研相結合的方式有助於形成正確的建築觀和良好的建築素養。以理論課「城市規劃原理」為例,除課堂理論精講外,可以將學生們劃分小組,分別對學校所在城市按區域劃分進行課下調研,調研內容包括區域規模,建築規劃、功能、布局,道路設置及其公共服務設施配設情況。在具體的調研過程中,可以把調研任務落實到每個學生。除實地調研外,還可利用網路、圖書館鍛煉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鼓勵學生相互協作、互動交流,最後整個小組完成一套城市區域規劃圖紙。每組學生選派代表以多媒體演示的方式對調研成果進行總結匯報,組際間可以互相概括優點和不足。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營造思維活躍、自由開放、人人爭先創新的氛圍,使學生加強理論思維的訓練與設計方法的學習,強化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於建築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可採用「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開展「研究型」教學,即由學校專業教師擔任導師,有條件的院校可以聘請企業導師,由導師確定專題,如公共服務設計、綠色建築、低碳城市與建築、城市生態景觀等,題目要具有前瞻性、多元性、研究性和創新性。學生選擇適合的專題進行研究,以小組為單位。具體內容包括設計前期調研和資料收集、方案討論、設計分工、最終成果表達等,導師起到向導與顧問的作用。「設計工作室」營造自由創新的學術氛圍,既提高了學生自我構架知識的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促使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並重。
4.實踐教學是建築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
「創新源於實踐」,建築學科是一門與實踐連接緊密的學科,建築學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主要有傳統建築測繪實習、美術實習、城市與建築認知實習、工地實習等。上述大多數實習以參觀、學習為主,偏於感性,缺少與實際工程接觸的機會。因此,高校建築學專業應增加企業建築師業務方面的實習,建立「校企合作——行業標准、任務載體、項目驅動、能力核心」的有效機制,使學生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在「真槍實干」中得以強化,同時職業道德觀、人格和意志品質也得到不斷提升。企業建築師業務實習激發實習學生創造活力的關鍵在於建築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方面:(1)在經驗豐富的建築工程師指導下,鍛煉實習學生具有獨立進行建築設計和表達設計意圖的能力。建築方案設計須經歷形象構思、細部深化、平面功能和結構設計等環節,指導學生不要過於注重設計結果的視覺傳達,而忽視建築歸根結底為「人」服務的本質。(2)建築施工圖設計需要學生初步掌握建築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強學生繪圖軟體的表達應用能力,具備計算機圖形、數據的處理能力,但在真正的設計過程中考慮因素較多,如交通流線、防火、防洪、節能、地下空間以及與當地文化、歷史、地理、氣候等因素的綜合協調等,建築整體考慮很重要,因此指導學生注重建築設計基礎規范知識的學習,增強綜合理論的融合能力。
5.多元化教學評價是建築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優化措施
客觀、科學、全面、有效地進行教學評價是建築學大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直接動力。教學評價應注重目標導向,建立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實現過程與結果相結合、學業成績與能力評估相結合。評價目標需要具體化、明細化和可操作化,改變以往為考而教、為考而學的現象,摒棄膚淺創作習性和浮躁學風。每一門主幹課程可採用學生的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50%,考核內容包括作業、論文、調研報告、設計調研等。期末則採用多維評圖方式結合的形式,可採用學生答辯式評圖、師生分組評圖、教師聯評、外聘專家評圖等方式,建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例如答辯式評圖,通過學生講述和發表意見,鍛煉學生的描述講解圖形能力。高校應加強建築師企業業務實習的管理與評估,實習生所在實習單位根據統一標准給予學生相應分數,包括學生對於崗位實習的認識、學習態度、解決問題能力、創造能力、動手能力、吃苦耐勞及協作精神,將社會評價納入人才培養質量指標之一,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實習成效,引導學生更積極主動地進行「在崗」鍛煉。
二、總結
當前,擁有創新能力、具有良好綜合素養的高層次建築設計人才和建設管理人才已成為用人單位的需求熱點。只有避免建築設計企業花費人力、物力、時力進行「二次培養」,才能形成高校建築學專業「進口旺、出口暢」的人才培養局面。高等教育建築學專業需要不斷地努力探索,為推動社會發展提供更多有所創造、有所作為的建築設計創新型人才。
C. 3000字左右有關建築方面的論文
摘要: 結合現代建築,在建築藝術、綠色建築和建築智能化三方面預測了未來建築的發展趨勢,為未來建築的設計積累經驗,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人造的生態環境。
關鍵詞: 未來建築,藝術,綠色建築,智能化
科技和社會的進步使人們對居住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建築外表具有形式美,而且要求建築給人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建築藝術是建築師賦予建築物的靈魂,現代建築中優秀藝術作品不斷涌現,如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法國埃菲爾鐵塔和中國國家體育館鳥巢等,這些建築都給人類留下了很高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伴隨著人們對綠色世界的追求,「綠色建築」登上了人類舞台,它倡導節約能源、可循環利用、回歸自然的設計理念。不斷進步的科技將使建築更加智能化,從而給人們提供更為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本文就建築藝術、綠色建築和建築智能化三方面探析未來建築的發展趨勢。
1 建築形態藝術化
建築藝術是按照形式美的規律,運用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築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它是通過建築形象表現出來的。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們建築審美的提升,建築形象在建築設計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建築的形象包含客觀形象和審美的雙重含義,它構成手法多樣,對人的感染力也多種多樣。不同特性的建築要求具有與之相配的建築形式,比如紀念性建築或者其他需要表現庄嚴的公共建築應使用對稱的建築形式,它給人端莊、雄偉、嚴肅的感覺,而不對稱均衡較之對稱均衡顯得輕巧、活潑,對於庄嚴的建築就不適用了。不僅建築本身存在韻律,建築和建築之間也存在韻律。韻律是任何物體各要素重復出現所形成的一種特徵,一個建築物的大部分藝術效果,就依靠這些韻律關系的協調性、簡潔性來取得的。不同建築物之間的韻律能夠賦予城市以音樂美,從而給城市規劃注入了活力。
信息時代的來臨呼喚著新的空間和造型以體現其時代的特徵,現代建築師突破傳統,從繪畫上吸收發展的營養,現代建築藝術逐漸走向抽象的表達。
2 走綠色建築的道路
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也稱為生態建築。綠色建築的設計將向環保型材料和綠色設計兩方面發展。
2.1使用環保型建築材料
1) 環保型建築材料要求親和環境。環境親和的建築材料應該耐久性好、易於維護管理、不散發或很少散發有害物質(同時也得兼顧其他方面的特性,如藝術效果),當前建築中的污染物主要來自於石材類、板材類、塗料類及水泥等方面,綠色建築的發展將催生具有更優性能的環保型材料來取代這些「垃圾」建材。現代基礎工程中環保型建材主要包括:新型保溫隔熱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牆體材料、裝飾裝修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雖然這些材料造價相對高一點,但是,伴隨著人們對綠色建築的執著追求,這些材料也將被廣泛應用起來。
2) 環保型建材要求節約資源。有些材料一旦製造出來,其生命周期幾乎是無盡的,如以前在中國普遍使用的黏土磚,只要其質量未被破壞,幾乎可以一直使用下去,這必然蠶食日益缺少的耕地。因此,要盡可能地使用由可再生原料製成的材料和可循環使用的建築材料,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固體垃圾,這樣才符合綠色建築的發展道路。
2.2綠色設計
1) 綠化走進建築。屋頂花園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築物的溫度,而且能夠增加城市綠化面積,增強城市的「呼吸」。在建築物外牆面上種植攀緣植物同樣可以降低建築物的溫度,甚至對外牆材料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它和屋頂花園一起讓「綠色」建築真正實現了視覺上的綠色,使建築物親和自然的效果更加突出。
2)進行節能設計和使用清潔能源。概括起來,未來建築的綠色設計將體現在以下幾點:a.最大限度地使用被動式能源系統。b.建築的最主要的立面最好不要朝向主風向,以減少建築的熱負荷。c.實現建築室內的自然通風以減少空調等降溫設備的開機時間,降低能耗。d.盡可能地使用自然採光。e.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在建築物立面上安裝太陽能板。
3 建築智能化
今後建築科技將圍繞保護環境,節省資源,降低能耗而展開。建築智能技術的發展要為生態、節能、太陽能等在各種類型現代建築中應用提供技術支持,實現生態建築與智能建築相結合。建築智能技術是以建築為平台,兼備建築設備、辦公自動化及通信網路系統,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它們之間的最優組合,向人們提供一個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築環境。
1994年來自15個國家的科學家在美國討論時提出了「生命建築」的概念,生命建築具有「大腦」,它能以生物的方式感知建築內部的狀態和外部環境,並及時做出判斷和反應,一旦災害發生,它能進行自我保護。比如日本開發成功的智能化主動質量阻尼技術,當地震發生時,生命建築中的驅動器和控制系統會迅速改變建築物內的阻尼物的質量,從而改變阻尼物的振動頻率,以此來抵消建築物的震動。除此之外,生命建築還能自我康復,美國伊利諾斯大學已研製出生命建築自我康復的方法,它的執行元件是充有異丁烯酸甲醋粘結劑和硝酸鈣抗蝕劑的小管,當生命建築出現裂縫時,小管斷裂,管內物質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結構,這完全像人體血液中的血小板,能夠填塞創口,使肌體康復。
生命建築的發展離不開智能建材,智能建材是除作為建築結構外,還具有其他一種或數種功能的建築材料,如一些智能建材具有呼吸功能,可自動吸收和釋放熱量、水汽,能夠調節智能建築的溫度和濕度。
光學纖維技術、納米技術、聲控技術和有效利用自然能源是建設智能生態建築的關鍵技術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技術日趨成熟。建築智能化已不再是夢想,在不久的將來,智能建築將被廣泛的修建,以造福人類。
4 結語
進入21世紀,人們對建築的要求不再局限在使用功能上,崇尚藝術、追求綠色和建築智能化將成為建築師們設計的主流思想。在2009年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大會上,我國已將綠色建設列入工程計劃里,鄭重地向世界做出承諾,中國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下降40%~50%。世界各地頻繁的地震將要求建築物向智能化發展。諸如這些都引領著建築走藝術化、綠色化和智能化的道路,可以想像的是,未來建築將為人們提供一個人造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李華東.高技術生態建築[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
D. 關於建築2000字論文,基礎的,簡單的
去參考下(土木工程)裡面的資料,找下自己的寫作思路
E. 求一篇建築認識的論文
對生態建築的認識
20世紀60年代,美籍義大利建築師保羅·索勒瑞首次提
出「生態建築」,意即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認識建築,將生態學的
理論應用到建築設計中,以期達到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生態是政府和普通百姓越來越關注的話題,而生態建築更
是身處其中的每個人尤其是很多建築師所不斷追求的目標。生
態建築就是將建築看成一個生態系統,通過設計建築內外空間
中的各種要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築生態系統內部有秩序地循
環轉換,獲得一種高效、低耗、無廢、無污、生態平衡的建築環
境。
區域環境的生態化,已日趨為人們所關注和認同。然而對
於設計而言,如何深入地理解生態的涵義並恰當地在設計中予
以表達,則是涉及人類生存空間環境質量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
問題。考慮設計的生態要求是一個不容迴避的環節。從自然界
包羅萬象的生態元素入手,分析植物、動物、水、土壤、風等人們
司空見慣的事物的自然特性以及它們在設計運用中對生態的
影響,並從景觀建築設計的角度,進行深入的思考。面對地球環
境不斷惡化的現實,生態設計所要表達的應是人類與其生存的
環境實現共贏的主題:即人和自然的和諧共存;契合人性,天人
合一;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等。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理解,生態建築首先應具備節能的特
征,並充分考慮綠色能源的使用。其次,應注重使用再生和可循
環利用、可重復利用材料,注重環境保護。其三,應尊重所在地
的地域環境和歷史文化,與鄉土有機結合,繼承城市脈絡。
對於生態建築,應貫徹執行「節能、節水、節地、治污」的方
針。具體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應做到如下幾點。
①融合自然。在選址上負陰抱陽背山面水,以形成良好的
生態循環的小氣候。
②保護自然。遵守節地原則,適度開發土地資源,合理規劃
項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採用科學的建築體系,以提高
建築的有效使用面積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粘土實心磚等建
材;對建築廢棄物進行無害處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築室外
使用透水性鋪裝,以保持地下水資源平衡,保全建築周邊昆蟲、
小動物的生長繁育環境,對自然材料的使用不得破壞其自然再
生系統。
③遵守節能原則。傳統建築主要利用常規能源,在能源利
用上效率低,導致能源消耗快,且產生大量污染。因而需根據當
地自然條件,採用適宜的節能措施。如使用節能燈具和節水器
具,建立中水系統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用於小區綠化、景觀、
洗車、道路噴灑、公共衛生等。可設計屋面蓄水池或暗渠以收集
雨水、雪水,經滲水槽處理後使用,同時可貯存熱量,在夏天就
具備了隔熱功能,也就減少了空調的使用。景觀用水採用循環
系統,並設置水凈化設施。
④充分利用綠色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廢
熱等,使綠色能源的利用率達到一定水平。如南向設多功能陽
光房,外面採用可完全敞開的玻璃隔斷,夏季可打開,冬季可封
閉,可安排讀書、棋牌、日光浴、喝茶、聊天、晾衣等多種用途。保
證充足的自然採光以減少燈具的使用,在建築物適當部位開窗
組織穿堂風。通常的地下車庫幾乎是全封閉的,整天都得開燈
與排氣扇,既浪費能源,環境質量又很差。但應用一個生態設計
的方案,在設計超大型地下車庫時,在車庫頂板上設計出一些
透光的、通風的天窗,就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節能與生態
這個問題,並且在梅雨季節里地下車庫都不會潮濕。
目前,在許多城市,應結合建築造型統一考慮太陽能裝置,
如在屋頂設整體集熱板,或設集熱蓄熱牆,分戶計量,就可以充
分利用太陽能。如今多數樓盤在南牆上設了很多混凝土板和鋁
合金百頁,放空調室外機,筆者認為,可以設計一種外觀精美的
太陽能裝置,以替代鋁合金百頁,內側放室外機,把美觀實用和
節能結合起來。
⑤綠化科學合理。目前一些小區盲目栽名貴樹,且把樹都
圍起來,費錢又難養護,人還不能靠近,這值得商榷。綠化應有
層次性、物種多樣性,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植物應有較強的適應
性、抗逆性、長壽性與生態功能,如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的
能力,吸收有毒氣體、吸附塵埃凈化空氣的能力,防風阻沙的能
力。乃至於樹木的生化相尅,對人體產生過敏反應、有礙健康的
問題都應考慮。應糾正植草就是綠化的片面理解,可利用落葉
樹木調整日照,建立可調節的植被體系。如在冬寒夏熱地區,建
築的北側植常青樹,以起到冬季擋風或引導風流的作用,建築的南側廣植落葉喬木,夏季樹葉茂盛能起到遮陽作用,冬季葉
落枝疏能將陽光引入室內,以適應冬寒夏熱的氣候條件。規劃
上應以形成城市大園林為目標,以緩沖熱島效應,凈化空氣,消
風降塵,減噪防洪。
⑥防禦自然。根據當地氣候確定建築方位,設置有效的遮
陽設施,運用高熱工性能的建築材料做好保溫隔熱和隔噪設
計,在沿海地區還應考慮防空氣鹽害和防颱風措施。當前很多
民用建築仍大量使用普通5mm玻璃,這種玻璃熱工性能很差,
理應淘汰。
⑦運用環境親和材料。盡量使用可重復利用材料、可循環
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3R材料),節約不可再生資源和短缺資
源,多使用地域的自然建材及當地建築產品。如用預制的空心
牆或是石膏板代替磚或混凝土做隔牆,既提高了房間的使用面
積,同時因其材料的保溫隔熱性能良好,又大大地提高了居住
的舒適度,且避免了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便於工廠化施工,效
率也要高得多,因此在生態建築設計中應開發利用創新材料,
並推廣應用。
⑧施工無污染化。提倡工業化生產,提高材料使用率,減少
木模板的使用,使用無害地基土壤改良劑等。
⑨引入智能管理系統,如設計智能採光窗、會呼吸的玻璃
幕牆,以隨著陽光的角度變化和天空明暗變化調節透光效果,
並根據日照強度自動調節室內照明系統,自動控制室內溫濕
度。
⑩創造舒適健康的室內環境。使用對人體健康無害的裝修
材料,減少VOC的使用,空氣除菌、除塵、除異,細部尺度符合
人體工程學,照度合理。
11繼承歷史。城市不僅是人類為滿足生存發展需要而創
造的人工環境,更是文化的載體和容器。它積淀了豐厚的文化
底蘊,承載著人類文明的精華。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必須正確
處理現代化建設和歷史文化保護的關系,尊重城市發展的歷
史,使城市的風貌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更具內涵。城市建設是一
個漸變的過程,不同時期的文化鏈條要銜接好。在我國飛速發
展的城市化進程中,由於觀念滯後,造成了一些無可挽回的建
設性破壞,如福州的高層選址、江南某名城在古城區硬性開辟
寬36m的交通幹道、三亞的填海造地、南京的汽車高架專用線
橫穿中山陵等。不可切割城市的文化,要妥善保護保存歷史風
貌。
12融入城市。保持景觀資源的共享,使建築融入城市輪廓
線和街道尺度之中,保持居民原有的出行、交往和生活慣例,保
留居民對原有地域的認知特性,使建築與城市和諧。城市規劃
要有前瞻性,避免窒息環境,使所有構成元素在共生中蘊含共
性的文化及價值取向,在多彩的象徵意義中豐富我們的城市形
象。
未來的建築應該是能給人們提供良好的人文生活環境的
生態建築,生態建築要想得到長足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宏觀政策
上的支持。除了有關部門能推出更好的支持節能設計的相關政
策外,建築業相關人士要具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努力思考,積
極探索,採用有效的節能措施來引導消費主流,提升人們的環
保意識,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參考文獻
[1]李華東.高技術生態建築[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
[2]宋德萱.走向節能建築之路[J].建築,2003(23).
[3]單霽翔.城市化加速進程中文化遺產的保護[J].建築創作,2005(5).
F. 本人需要一個論文 關於建築設計中燈光運用
建築設計中燈光運用
人類的生活天天與光相伴,建築和城市與光息息相關。光顯示出的巨大藝術感染力,激發了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城市規劃師對夜景照明創作的沖動。光是人居環境的要素,為人類居住的建築和城市創造光明、舒適、絢麗。創造優美的光環境是建築師、設計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光使建築的實存成為可能。隨著時間的變化,季節的更替,光的強弱發生了變化,建築的形象也隨之改變。人們就是在這樣不斷變化的形和影中感受光帶給我們的奇妙世界。正如日本著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所說:「建築設計就是要截取無所不在的光,並在特定場合去表現光的存在。建築將光凝縮成最簡約的存在,建築空間的創造即是對光之力量的純化和濃縮。」 大面積的明暗對比和光影變化,反映著光與建築的完美交融。
記得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講過SOHO概念的例子,撇開功能不講,自然光在其設計中就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以光為裝飾。陽光感在小區環境景觀中的體現則更為直接。環境作為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對自然、陽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對環境景觀的要求上。小區中的環境景觀有別於自然環境,它是一種人造環境,是一種抽象化的自然,陽光作為自然要素之一,在這樣特定的場所中,與人、建築發生著關系,通過小區內小環境,讓人感受到它的存在。由建築圍合的環境景觀充當了陽光、雨水和風等自然要素的代言人,並成為居民生活體驗的一部分。這里絕不是一個普通的可觀賞樹木的庭院,而是會有一種觸動更深層情感的場所。在這樣一個人與自然相結合的環境中,人在精神上達到了至高的享受。通過樹種、樹形的精心挑選和搭配,綠化、水景的合理布局,鋪地、設施的巧妙安排等等,都可以在環境景觀中體現到「陽光感」無處不在。另外在這個人造自然中,盡量創造出讓人能感受陽光,聆聽風聲、雨聲的場所,滿足現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使人們從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來。正如有些小區中設計的「陽光會所」、「陽光曲廊」等諸如此類的小品景觀,讓人充分與陽光、自然相交流,達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和諧統一。
光是建築藝術的靈魂
光塑造形象:物的形象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被視覺感知。正確地設光(指光量,光的性質和方向)能加強建築造型的三維立體感,提升藝術效果,反之則導致形象平淡或歪曲。
光建構空間,明和暗的差異自然地形成室內外不同空間劃分的心理暗示。光的微妙的強弱變化造就空間的層次感。
光渲染氣氛:晴空萬里,細雨連綿,不同的環境帶給我們不同的心情,這當中光的變化起著重要作用。光渲染的氣氛對人的心理狀態和光環境的藝術感染力有決定性的影響。
光突出重點:沒有重點就沒有藝術而落人平庸。強化光的明暗對比能把表現的藝術形象或細節實現出來,形成搶眼的視覺中心。極高的對比還能產生戲劇性的藝術效果,令人激動。
光演現色彩:顯色性好的人工光源可以象天然光一樣真實地演現環境,人和物的繽紛色彩;顯色性差的燈則造成顏色變異,喪失環境色彩的勉力。彩色燈光賦於光環境情感意識,使一些顏色響亮,但也會使一些顏色受到扭曲。
光裝飾環境:光和影編織的圖案,光潔材料反射光和折射光所產生的晶瑩光輝,光有節奏的動態變化,燈具的優美造型都是裝飾環境的寶貴元素,引人入勝的藝術焦點。
在以自然光源進行照明設計的時候,有一個辦法可以採用,就是你要把整座建築當作燈具,那麼光源就在建築物的外邊,就是日光與天空的散光,接下來就可以考慮建築物的開口部位,即門窗和天窗。 事實上建築物的所有表面都在改變著光線,並將光線反射進窗戶,照到物體上。自然光有兩個組成部分,一個是日光, 另一個就是天空的散光。日光就是由太陽直接照射出來的光束;天空的散光就是空氣中的微粒對陽光的散射。 設計人員必須清楚地意識到自然光直射與散射所產生的不同效果, 天空光的散射效果是光設計的背景,是基礎,這一點是很多設計人員沒有意識到的。
研究光與建築的關系:其中包括
1、 光本身的性質(直射光、漫反射光、光的色彩,人工光、自然光);
2、 光的形狀與建築物的洞口;洞口在牆面上的高低位置對室內光照的影響;
3、 光射入建築後的光域范圍;
4、 透光材料(全透、半透,材料的色彩對光色的影響);
5、 室內不同形式、不同位置的承影面(牆面、地面、屋面)對室內光空間的影響;
6、 光在室內的明暗變化,小面積亮光與大面積光域對室內氣氛營造的差別,可以用對比以營造空間變化。
通過研究以上6點光與建築環境的關系,運用光與建築的一些基本特性,最終去分析、思考我們要如何創造建築內特定的光氣氛。
建築光環境設計在建築節能方面同樣大有可為。天然光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要有效利用它。如果自然光能進入到某一空間, 那電光源就只能算是一個補充光源,進行定點照明,平衡一些亮度而已。
首先自然採光方面,應仔細考慮窗的面積及方位,並可設置反射陽光板;建築內裝修可採用淺色調,增加二次反射光線,通過這些手段保證獲得足夠的室內光線,並達到一定的均勻度,由此減少白天的人工照明,節省照明能耗。採光窗作為建築構成一個元素,在藝術上應和建築風格協調一致,在視覺上要求舒適,無眩光,功能上要考慮光、熱與隔聲的問題。建築師根據不同建築要求設計採光窗。目前除常見的側窗和天窗外,天穹式採光窗、帶反射擋光板的採光窗、陽光凹井採光窗、帶跟蹤陽光的鏡面格柵窗和全反射採光窗使用也不少,呈現出採光窗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以往的建築採光設計都是假定天空是陰天,不考慮直射陽光。這樣的採光設計計算簡單,對陽光多變帶來的採光不穩定,過熱、眩光等問題都迴避掉了。隨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節能的影響,國際照明委員會編寫了《國際採光指南》,為設計提供了設計依據和標准。利用晴天採光計算方法設計採光,約可減小15%的開窗面積,具有重要的節能和經濟意義。另外直射陽光進入室內,不僅可給人們提供時間信息,多變的陽光和室內植物裝飾,可增加室內視環境的情趣,賦於人有大自然的感受,可產生一種獨特的藝術效果。
「自然光總是在不停地變化著,可以使建築富於各種特徵,在空間和光影的相互作用下,我們可以創造出戲劇性」……英國建築師諾爾曼。福斯特這句話極好地表達出 「光」在設計師心目中的地位。
確實如此,我們稍做回想,就能歷數出眾多將「光」視為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的設計大師們:柯布西埃,路易。康,邁耶,貝律銘,安藤忠雄……,邁耶以光為筆,勾勒出濃淡相宜的「精緻水墨」,貝律銘大方又不失細膩的光的塑造,安藤忠雄以光在無機牆面上描畫的「動人表情」,簡約而純凈的氣息,一次次以它們令人震撼的藝術魅力展示光在建築設計中的無窮潛力。
如果說大師們運用自然光表現空間和質感的驚人之筆給人以無限的啟迪,那麼居室環境中人工光技術運用的巨大進步則給我們展現了又一大可作為的天地。
光表現空間設計優秀的設計方案,首先對空間做慎重考慮,因為所有的建築空間,無論有多少優點,難免有一些遺憾,首先要對其做揚長避短的再調整,即考慮對空間的二次創造,其中光對表現這種二次創造設計如強調空間、突出層次、虛化背景界限、深遠空間等有極大的作用。
背景照明:使空間更人性化
背境照明的光線使房間充盈著柔和、迷人的光線,令空間人性化。為獲得理想的背境光線,現代的照明設計採用反射自牆面和天花板的光線,這樣就可以避免產生亮點,光線也不會在人的臉上產生陰影,從而達到令人滿意的光線效果。背境照明的可以來自壁燈、吊燈或在櫥櫃、樑柱等高處光源。
重點照明:強化突出光線
重點照明採用精心布置的較為集中的光束照射某件物體、藝術品、盆景或某些建築細部結構。主要目的是取得藝術效果。重點照明的設計常常使觀賞者覺得光線是不太明亮的光源提供的,比如蠟燭或牆上的吊燈。嵌入式可調節照明裝置、跟蹤照明設備或可移動照明裝置都可以提供重點照明的光線。
可以讓燈光來營造出您所期望的情調和氛圍,取得最動人、最富戲劇性的效果。正因為燈光具有如此魅力,可以根據各個房間和空間塊面的特殊情形來進行照明規劃。由於所要達到的意圖和目標不同,設計方案自然也大相徑庭。舉例來說,如果一個房間沒有必要突出傢具物品陳設,便不妨採用漫射光照明,讓柔和的光線遍灑每一個角落,而在那些放滿藝術收藏品的區域,最有效的便是准確、直接的燈光投射,以突出主題。
一些公共活動場所(比如客廳、餐廳)需要有一種友好、親切的氣氛,產生這一效果的最好辦法是選用傳統的頂燈或枝形燈。如果還能輔以大落地窗,以便吸納自然光線,效果則更佳。
有時,照明也有一些不尋常的用法。比如,把光源嵌在大理石樓梯的台階內部,可以產生美麗的半透明光效。即使像台燈之類的家用照明用具,如果加以精心選擇,所產生的投影效果和情調也會有很多變化。例如,手制羊皮紙燈罩和日本紙燈燈罩質地比較輕薄透明,光效透過它們射向四周,顯得柔和、飄渺;而那些不太透光的燈罩會將光線向下聚攏,其效果與前者相比自然情趣迥異。要是燈架或燈罩上缺了這些飾物,如此豐富有趣的光影組合實在是難以企求的。
浴室的照明設計最好是或浪漫或平易的情調,復古的牆地磚在多層次燈光洋洋灑灑的照射下,帶來了古典的美,而局部的投射光則將我們引入深邃。
光的裝飾作用在現代居室設計中,光不再僅僅是照明作用,隨著人們對環境氣氛的要求越來越高,光所具有的裝飾效果越來越多地被設計師們所運用,光有冷暖之分,有顏色,經過「裁剪」有形狀,光與其他材質配合可共同演繹動人的場景效果。
光色最基礎的便是冷暖,室內環境中只用一種色調的光源可達到極為協調的效果,如同單色的渲染,但若想有多層次的變化,則可考慮有冷暖光的同時使用。現代居室中考慮動用五顏六色的光營造溫馨氣氛的佳做舉不勝舉,例如淡黃色牆面和地面的房間,採用暖光源與地面石材相映,突出溫暖氣氛,而白色吊頂採用非直接照明用途的冷光源,達到了襯托暖光源的作用,是一種對比也是一種豐富。裝飾照明的光色彩不同,人的視覺效果就不同。用照度適宜的中性白光照射白色或近似白色的牆面,會出現清潔、寬敞、明亮、醒目的效果。通常性況下,鮮艷、飽和、照度充足的彩光會帶來健康、明亮、堆璨、瑰麗的效果,而光色不純或照度不足的彩光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效果。如微弱的黃光會散發昏暗、曖昧的氣息,暗淡的紅光會渲染壓抑、恐怖的氣氛,幽暗的藍綠光則會造成陰暗、詭秘的效果等等。
另外,照明效果直接受到建築立面的材料材質的影響。不同顏色的牆面配合燈光給人以不同的感覺。粉刷牆壁應根據需要和條件選擇適宜顏色的乳膠漆。一般用白色粉刷牆壁的居多。因為白色反光強,使房間顯得潔凈、寬敞、明亮,較適合小或暗的居室。淡橙色給人以熱烈、愉快、興奮和溫暖的感覺,宜於冬季採用,如果更淡一些,便四季咸宜。紅色刺激性較強,一般不宜用來粉刷房間。不過,如果用極淡的粉色漿刷牆,再配以各色燈泡,整個房間會造成熱烈、溫暖的氣氛;用紅色內牆乳膠漆來裝飾結婚新房,更顯得喜慶、熱鬧。淡藍或淡綠,前者給人以清爽、開闊的感覺,後者具有安謐恬靜的效果。南向的房間可用清淡些的色調,北向的房間宜用暖色調。房頂、牆壁、地面要依次漸變地布色,正如自然環境的過渡:天空的淡藍,田野的濃綠,土地的黃褐。
光還可被「裁剪」成各種形狀,或點,或絨,或面,光的邊緣則可虛可硬,主要取決於受光面或是「穿過面」 的形狀,如居室的門廳較為狹長,為了不使大門或客廳之間的連接看上去低矮、狹窄、冗長、陰暗,設計師通過大量用光,將其設計成了一個「光的環境」,一個處理精緻的門廳走廊,從客廳往外看去,是另一處明亮、有趣的天地,而非簡單地承擔交通功能的走廊。
此外,光通過影對有質感肌理的材料表現的強化裝飾效果,有時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如光與彩色玻璃的配合幾乎可使任何色彩和花紋表現其絢麗多彩的裝飾效果。
其實,最能影響室內環境的裝飾項目就是光(照明),因為它在不同的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工作與休閑。不同形式的照明會左右物體或空間的形象、色調以及它們給人留下的印象。照明既能營造也能破壞室內環境的氣氛。
但實際情況常常是:建築風格與結構已設計完成並付諸建築實施,這時人們才想到照明,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照明同其它因素一樣,需要從設計之初就予與考慮。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建築學、室內設計)在這方面缺乏訓練與主動的學習思考,出色的照明設計應當把居住者所有的不同需求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考慮在內。(一些專業設計軟體對光效果的設計分析幫助很大,如:3dsmax,Lightscape, finalrender,Vray, 但仍然需要掌握照明的理論和實踐。)
總之,光在居室設計中的運用,令古今中外的很多設計師不斷探索其神奇的魅力,當光被設計師們更好地利用並展現其魔力時,我們的生活空間將會創造得更美。
G. 建築欣賞論文,2000字左右
五彩繽紛的現代建築 令人耳目一新的亮派 這是新崛起的一個建築流派,其特色是採用光澤,如合金、不銹鋼、鏡面玻璃、塑料、閃光塗料等,用作建築物的牆壁或裝飾物,使建築物閃閃發光,絢麗異常。 亮派建築以美國居多。由於商業競爭激烈,為了突出廣告的效力,才大量使用光澤材料造房。上世紀50年代,專營肥皂和洗衣粉的紐約麗華公司,投巨資建造了一幢玻璃大廈,頗引人注目,招來不少生意。 日本東京草月會館是亮派建築的代表作。外牆全用藍色鏡面玻璃砌成,陽光雲彩輝映其中,與周圍融為一體,大大美化了市容,使那些遮天蔽日的摩天大樓相形見絀! 不僅在建築外牆上採用光澤材料,美國建築師還盡可能在室內採用光澤材料來裝飾。美國為新加坡濱華酒店製作的金屬飾品,安放在22層高的酒店大廳內,被認為是目前 世界上最大的 品。它高36米,寬21米,重約1700公斤,從上垂掛而下,由數百個鍍金金屬體組合而成。通過上方柔美的燈光照射,匯成從上流瀉下數條光帶,是亮派建築室內飾物的傑作。 我國也有亮派建築。座落在上海外灘邊上的聯誼賓館可視為國內亮派建築的代表。聯誼賓館四周外牆全部採用玻璃幕牆,整幢高層建築金碧輝煌,光彩奪目,與黃浦江的一條銀光閃爍的水帶互為相映,組合成光亮的世界,為上海市容增添了光彩。 莊重典雅的新古典建築 1985年是世界上傳統主義盛行的一年,在建築方面古典風格得到了發展 。這種建築古典化實際是古典與現代 結合的產物,它除了追求古樸、自然 的建築風格之外,建築師們還於設計中揉進了不規則線條與自己的想像力,而決不是單純的模仿古典建築物。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 學校教學樓是20世紀後葉新的都市古典主義流派的代表作。它座落在羅馬哥特式的校園內,周圍是錯落不齊的建築物。它通過鍍鋅鋼架、膠合板的拉毛水泥來顯示校舍堅韌不拔和高貴的氣質,在古典氣氛中透出新意。美國的政府大樓、建築,甚至動物園都在採用這種風格。 在風景點里安家 住宅是一種活動住宅,也稱「野外別墅」。當代旅遊業十分發達。對於出門的人來說,最大的事莫過於 和住宿這兩件事了。國外一些專家,針對這一現狀,在一般小汽車或大卡車的基礎上,研製出旅遊住宅,它較之旅遊帳蓬和塑制拆裝房屋要先進得多。這種能跑的住宅不僅設有卧具,讓旅途勞累的人能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覺,而且還備有箱、櫥、櫃、台等,便於存放衣物和辦公。有的甚至還配置有小型廚房設施,如氣灶、冰箱、備餐台等,可供多人用餐。這種旅遊住宅不僅對旅遊者來說是理想的臨時家庭居所,而且倍受野外勘測人員的青睞,大有發展前途。不久前,某國的一個旅遊團來我國觀光,帶來了幾輛這樣的旅遊住宅,國內的參觀者都極為欣賞,認為我國生產這樣的旅遊住宅並不困難,國內可以自行製造。 不拘一格的造型建築 現代一些西方建築師常把建築設計成某一特定的造型,以增強建築的真實、自然感,給人親切的感染力。美國有一幢建築物,遠看酷似一架大型的三角鋼琴,不僅形象猶如鋼琴,而且色彩也與鋼琴一般,其造型別具一格,引人注目。美國政府還曾花費十五萬美元製作了一根完全按照球棒設計的鋼鐵雕塑,它高達三十多米,矗立在高樓大廈間,遠看是一根巨大的球棒,近看是一根柱子,氣魄很是雄偉。其他如人體型、動物型、輪船型等等的建築物也不斷出現,已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流派,這一流派往往還揉入了雕塑藝術,使造型建築更具有藝術性和生活情趣,很受城市居民的歡迎。 耐用結實的陶瓷住宅 傳統的住宅都是土木結構和磚混結構,而日本新近利用一種新型建築材料研製一種陶瓷住宅,它有可能成為21世紀的理想住宅。這種材料極輕,可浮於水上,但抗壓力大極難破碎。它的特點有:抗火,耐久,不易腐蝕,隔音,吸音,能控制濕度。這種陶瓷住宅在空氣潮濕時可以吸進水汽,空氣過分乾燥時又可散發水汽。製造的方法 是,把矽土和石灰石混合,加水後在1800℃的高溫下加熱成型,生產快捷,低廉。 我國在用陶瓷作建築材料上也作了嘗試,現已能製造出幾十種建築用材料,並已開始遠銷國外。 應急住紙宅 美國世界造紙公司研製成一種紙造房屋。這種紙造房屋不僅費用低廉,而且具有容易搬遷和建築迅速等特點,適合牧區、林區和農場使用,還可以解決自然 災害所造成的需大量提供過渡性用房之急。 這種新型房子的牆壁是由一種專門設計的帶皺紋的牛皮紙製成的,經過化學處理使用壽命可達15~20年。它的厚度為12~41厘米,紙板外面塗上樹脂和玻璃纖維,其每平方厘米的抗壓強度為211公斤,內壁牆面和天花板上的塗料能經受高達1000℃的高溫,並可防蟲害。房子除了為房頂斜度所需要的幾塊特別紙板外,其他所有的板塊都完全相同,可以任意裝配,只要稍加改動,便可裝配成教室、圖書室或會議室等。 方興未艾的塑料建築 現代 科學 技術的應用 ,使得傳統的建築三大材料:混凝土(水泥)、鋼材、木材一統天下的局面被塑料打破。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建築塑料的應用,已佔塑料總量的25%以上。塑料是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它具有質輕、絕緣、耐腐蝕、美觀、易加工等特點,能滿足建築材料的及其他性能要求,甚至比傳統的建築材料有更多的優點。在國內外都已有了全塑料建築。在我國,建築非結構材料和建築結構材料卻已廣泛應用塑料,從住宅的防水保溫,室內外裝飾到建築結構用復合材料、輕質材料,大型構件等均已能用塑料製作。目前 塑料建築不論是充氣式、拆裝式、樓房式都具有實用性,可作為展覽廳、體育 館、游泳池、雷達站、戰地醫院 、飛機庫、工作棚、農作物暖房等。大力開發塑料建築,能大大縮短施工時間,減輕結構重量,提高裝配化程度,便於使用現代化施工方法 ,改善建築質量和耐久性,並可加強美觀效果。 如前所述,當今世界新穎別致的現代建築層出不窮。可以想像,不久的將來,一些現代人不可思議的新型建築會更多的涌現,它將為美化市容、豐富生活放射出更為絢麗奪目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