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程論文
⑴ 國家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論文,要在哪些刊物上發表論文呢
發表省級,,國家級,,,,普刊,,,核心,,,,都可。。。。找,,,,硪,,,,,
⑵ 申請了大學生創新項目,論文應該怎麼寫
圍繞你申請的項目課題展開論述,你申請的項目的創新點,如何實施,所能帶來的結果等 。
⑶ 大學生科技創新論文 1000字左右
節能減排指的是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 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群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應強烈。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不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同時,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備受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是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
1.首先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
2.加大投入,全面實施重點工程。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水資源節約項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推動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
3.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深化循環經濟試點,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
4.依靠科技,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範和推廣,加快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推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5.夯實基礎,強化節能減排管理。建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
6.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完善節能和環保標准,開展節能減排專項執法檢查。
7.完善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有利於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實行有利於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
8.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組織好每年一度的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宣傳日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滲透在各級各類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兒童的節約意識。
9.政府帶頭,發揮節能表率作用。在節能減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將率先垂範。今年全國要推廣高效節能產品5000萬支,中央國家機關將率先更換節能燈。
⑷ 一個創新性計算機類工程項目綜述的論文怎麼寫
這個我能夠給你寫的哦
一個創新性計算機類工程項目綜述
⑸ 工業工程與創新論文
IE+IT:工業工程與信息化集成的企業增效管理創新模式
齊二石,陳君彥 工程機械 2009年11月
摘 要:工業工程和企業信息化是我國製造企業和整個產業經濟邁向「中國創造」、贏得競爭優勢的兩種最有效的手段。實現工業工程與信息化(IE+IT)的集成創新,對實現我國製造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分析我國工業工程應用現狀及需求,從信息化建設的數據電子化、流程電子化、決策支持等層面,闡述工業工程在信息化中的微觀基礎作用,提出工業工程與信息化集成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增效管理創新模式,造企業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精益設計就是其典型應用之一
我國製造業在較低的勞動成本、較強的柔性生產能力和廣闊的消費市場等幾大因素的推動下,已成為全球同行業增長最快的區域,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正在朝「中國創造」邁進。然而,我國的製造業管理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體現在資源利用率低、質量效益不高、信息化水平低等多方面。因此,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現有企業以信息化為主的技術改造,是我國產業界的緊迫任務,同時也是落實「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戰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關鍵所在。工業工程(Instrial Engineering,IE)作為一門具有較好適應性、系統性、綜合性的管理方法論和工程技術的綜合體,對提高企業整體的系統素質、綜合創新能力乃至國際競爭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實上,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初期就開展了IE活動,為後來的信息化奠定了良好基礎,其實質就是「IE+IT」。
可見,工業工程和企業信息化是製造業企業和整個產業經濟邁向「中國創造」,贏得競爭優勢的兩種最有效的手段。我國企業在信息化項目中如何運用工業工程技術,形成工業工程與信息化的集成創新,對我國製造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1 我國現階段工業工程應用現狀及需求分析事實上,工業工程在發達國家的應用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是實現工業化目標的基本技術支持體系。目前較為權威的定義是美國工業工程學會於 1995年制定的:「工業工程是對有關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實施的一門學科。它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的專門知識和技能,並且運用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對上述系統可能獲得的效果給與分析、預測和評價。」同時,工業工程被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列為八大類工程學科之一,涉及整個工業生產過程的資源、成本、計劃、質量及庫存等。
結合中國國情,近年來工業工程在不斷實踐及發展中,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工程理念
(Chinese Instrial Engineering,CIE),中國工業工程
(CIE)是應用分析、設計、控制和評價等工程技術手
段來解決多種產業部門的效率、質量及成本等管理
問題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即CIE是用工程方法解決
管理競爭力問題。中國工業工程基本功能與內容包
括6個方面,如圖1所示。目前,我國工業化和企業管理水平與發達國家
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如近期我們對天津市136
家實施信息化的企業調查顯示(如圖 2),工業工程
應用實施的比例還較低,仍有33%的企業不了解工
業工程,初步實施的企業占 46%,全面實施的只有
11%。企業全面實施了標准作業的只有32.1%,而企
業在生產效率、成本、質量方面有改善需求但無從下
手的佔到了33.6%,可見工業工程在我國企業中亟
需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其中,如圖3所示,企業最
需要工業工程解決的問題前幾位依次是:生產計劃調度方法、製造系統精益管理、生產現場改善和物流
系統優化。
2 工業工程在企業信息化中的微觀基礎作
用分析
企業信息化就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對企業生
產管理各環節資源進行開發,是實現提高企業競爭
力和經濟效益的一個過程。企業信息化主要包括3
個層面的內容:
(1)數據的電子化。即把庫存信息、銷售憑證、費
用憑證、采購憑證等,都以一定的資料庫格式錄入到
計算機中,以數字的形式保存,可以隨時查閱。
(2)流程的電子化。把企業已經規范的流程用軟
件固化下來,使得流程所涉及崗位員工的工作更加
規范高效,減少人為控制和「拍腦袋」的行為,提升客
戶滿意度。
(3)決策支持。通過對電子化的原始數據進行科
學加工處理,數據挖掘,得出有效信息,為管理和決
策提供支持。
信息化的實施使得企業對信息在採集、處理、存
儲及應用等方面的效率大幅提高,同時可改變企業
管理的方式及效率。對天津市136家實施信息化的
企業調查顯示(見圖 4),有 76.9%的企業認為信息
化提高了生產效率,其他超過 60%的企業認為信息
化的積極影響方面依次為:能夠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改善財務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改
善客戶關系管理水平、改善進銷存管理,以及支持管理服務與創新。但同時,有超過20%的企業認為過
去的信息化建設項目效果不明顯,進一步實施的信
心不足。另有16%的企業認為信息化服務商針對本
企業專門需求提供的產品及解決方案不足。通過以上調研分析,我們認為我國企業實施信息化不力關鍵在於企業管理基礎累積水平不能適應
實施信息化的要求,主要表現為工業化所必需的基
礎管理工作不到位,如對基礎工業工程研究應用的
忽視,企業組織機構設置和工作程序的不規范,基礎
數據的准確性和及時性不夠,這樣的運行環境難以
給信息化實施提供適合和有效的支持。並且中國企
業實施的信息系統更多是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製造
系統水平開發的,而我國現階段還沒有完成工業化
進程即進入了幾乎與發達國家同步的信息化階段,
所以工業工程在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不容忽視。
我們可以從信息化三個層面角度
分析工業工程技術對信息化的支撐作用。數據電子化是信息化實施准備的關鍵階段,其中重要工作就是對基礎數據的採集、錄入。這些基
礎數據將為 CAD、CAE、CAPP、CAM、PDM、ERP 等
信息系統提供運行支持。任何不準確的基礎數據,
對系統來說都將產生深刻的,甚至是致命的影響。
而工業工程技術則為這些數據的及時、准確獲取提
供了保障。
流程的電子化是信息化過程中最為復雜的階
段,涉及到整個企業的人員、崗位和組織。因為信息
化過程中必然要改變原有的業務流程,首先是與信
息流相關的崗位的職責變動,其後進一步涉及人
員、技術及資源與之的匹配性變動。這些變動的大
小將影響企業組織的進一步變革。因此,在信息化
項目實施前中期,企業應根據自身戰略,運用工業
工程理念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改善(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BPI) 或 再 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主要包括:對組織架構的改善
或重新設計;對新工作崗位的工作分析;對相應的設
施以及物流系統進行優化或規劃設計;對相關人員
的工作績效與考核標準的重新審定,等等。如果條
件允許,還應對人員在崗位及環境變化前後的狀況
進行人因工程方面的預測評估研究,從而達到
「人—機器—環境」三者更好的匹配,使企業員工能
夠高效、安全、健康、舒適地工作和生活,從而提高企
業的效率和安全水平。(註:人因工程學是一門新興
的正在迅速發展的交叉學科,涉及多種學科,如:生
理學、心理學、解剖學、管理學、工程學、系統科學、勞
動科學、安全科學、環境科學等,研究人和機器及環
境的相互作用,著眼於提高人的工作績效,防止人的
失誤,以實現統一考慮人—機器—環境系統總體性能的優化,使處於不同條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
地、健康和舒適地進行工作與生活的科學,應用領域
十分廣闊。)
決策分析是信息化項目通過決策支持信息系統
提供的重要功能之一,而決策支持信息系統所蘊含
的決策分析和控制管理原理及原則同樣是工業工程
技術體系的核心內容。例如:① 在人力資源管理系
統中,需依照績效考核規則對人員工時工效進行統
計考評;② 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
ning,ERP)中,需要根據生產計劃(Master Proction
Schele,MPS) 確定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
quirements Planning,MRP),繼而產生全部製造件、采
購件的生產作業計劃和物料采購計劃;③ 客戶關系
管理系統(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中,需要通過廣泛的市場調研,運用數據管理與數據
分析工具來進行銷售過程定製、銷售預測等。而對市
場的預測和分析,制定合理的生產計劃,進行能力平
衡和優化排序,是工業工程技術的經典內容之一。
同時,在信息化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企業在前
期需要對項目進行總體規劃和設計,尤其要進行工
程經濟分析,進行投入產出分析,從而更好地對項目
投資、軟體選型、實施方選擇進行決策;企業在實施
過程中,需要對信息系統的可靠性及質量進行測評,
對項目全過程的成本進行現場管理控制。而要對這
一過程實現科學管理和監控,工業工程提供了最佳
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技術體系。
3 工業工程與信息化集成的企業增效管理
創新模式:IE+IT
創新性是工業工程的核心思想,是精髓和職業
精神。工業工程從一誕生就強調科學化的創新與不
斷改進,它是解決各種復雜矛盾的創造性的方法。加
里·哈默在《管理大未來》(2008)一書中提及科學管
理精神的復興就是創新,並重提「工業工程之父」泰
勒的創新思想。管理的長遠未來在於不斷創新,只
有創新才能提升企業競爭力。
21 世紀廣泛運用的信息技術為企業管理創新
將起到更大的帶動作用。通過之前的分析可知,結
合工業工程技術,信息化過程必將是伴隨管理累積
與管理創新的過程。而創新的路徑將來自於信息化
與工業工程結合的過程中的信息化引導創新與工業
工程技術的改善創新。
管理具有不可復制性,邯鋼模式、海爾模式都具
有很深的企業文化烙印與企業個性化內容,其他企
業只可能間接借鑒,這就決定了我國的管理創新模
式不能照搬國外,必須結合中國國情以及時代發展
需求,在引進國外管理模式、先進技術的同時,進行
必要的本土化改造,消化、吸收和創新,建立適合中
國企業發展與競爭需要的中國管理創新模式與理論
技術體系。通過長期的研究並結合國情實際,我們認
為應該考慮將信息化與工業工程集成,走一條適合
我國企業發展的管理創新之路。這種模式將以工程技術為基礎來
規劃設計企業的資源,以規劃、設計、計劃及控制為
手段,通過具有工業工程技能的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採用以工業工程為技術支持的持續改善的管理思
想,藉助信息化與信息系統的輔助引導,實現創新管
理,使得企業進入高效率、低成本的經營運作狀態,
最終實現企業目標。這種模式,在初期建設中,強調企業面向全生命
周期整體規劃的重要性;在運行時,注重具有工業工
程技能的人員從企業改善入手,不斷提升管理基礎
累積,從而最終順利實施信息化,並藉助信息系統實
現引導創新;而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工業工程技術的
運用將體現改善創新。
4 「IE+IT」管理創新模式在現階段我國制
造企業的應用
中國企業應在企業管理中全面推行工業工程
與信息化集成的管理創新模式,必須遵循「總體規
劃、分步實施、有限目標和效益驅動」等四方面的實
施策略,才能達到管理創新,實現整體競爭力提升
的效果。據此模式,我們提出了面向製造企業的全生命周期精益設計方法這種設計方法突破以往工業工程管理改善應
用大多隻是局部應用單項技術的局限,從企業產品
開發設計初期,即引入工業工程中的精益思想,把
企業作為整體系統來進行管理規劃,前端考慮顧客
及市場需求,結合時代科技發展,涉及產品創意、概
念設計、產品原型設定、投資決策、產品設計、工廠
設計、設施設計、組織流程設計、信息系統設計等流
程,後端一直到產品銷售給顧客,貫穿從開發、製造
到銷售的全過程,實現企業的整體化設計及改造的
管理模式。這種設計方法按照信息化與工業工程集
成的理念,給出「系統分析—應用規劃—系統設
計—企業實施與改造」的全過程技術,為我國製造
企業運用「IE+IT」增效管理模式提供了參考。
⑹ 機械創新設計論文
淺談機械創新設計中的反求設計
摘要:介紹了機械創新設計中反求設計的定義、反求對象的分析內容及反求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步驟,並詳細說明三種反求設計的內容和具體方法。
關鍵詞:創新設計 反求設計 反求對象 反求工程
反求設計(也稱逆向設計)是設計人員以先進設備的軟體(圖樣、程序、技術文件)、影像(圖片、照片等)和實物作為研究對象,應用現代設計理論方法、人機工程學等有關專業知識,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進而開發出同類的先進產品的過程。
1 對反求對象的分析
在進行反求設計前,首先要對反求設計的對象(全文簡稱反求對象)進行分析。
1.1 對反求對象的設計指導思想和功能原理的分析
產品的設計指導思想決定了產品的設計方案,深入分析並掌握產品的設計指導思想是分析了解整個產品設計的前提。充分了解反求對象的功能有助於對產品原理方案的分析、理解和掌握,且有可能在進行反求設計時得到基於原產品而又高於原產品的原理方案。
1.2 對反求對象材料的分析
對反求對象材料的分析包括了材料成分的分析、材料組織結構的分析和材料的性能檢測幾大部分。反求對象材料分析的過程如下:
圖1反求對象材料分析的過程
在對反求對象進行材料分析時,要充分考慮到材料表面的改性處理技術。
1.3 對反求對象的工藝和裝配的分析
反求設計和反求工藝是相互聯系的,缺一不可。在缺乏製造原型產品的先進設備與先進工藝方法和未掌握某些技術技巧的情況下,對反求對象進行工藝分析通常採用以下幾種常用的方法。
(1)採用反判法編制工藝規程。以零件的技術要求如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質量等為依據,查明設計基準,分析關鍵工藝,優選加工工藝方案,並依次由後向前遞推加工工序,編制工藝規程。
(2)改進工藝方案,保證引進技術的原設計要求。在保證引進技術的設計要求和功能的前提條件下,局部地改進某些實現較為困難的工藝方案。
(3)用曲線對應法反求工藝參數。先將需分析的產品的性能指標或工藝參數建立第一參照系,以實際條件建立第二參照系,根據已知點或某些特殊點把工藝參數及其有關的量與性能的關系擬合出一條曲線,並按曲線的規律適當拓寬,從曲線中找出相對於第一參照系性能指標的工藝參數,即是需求的工藝參數。
(4)材料國產化,局部改進原型結構以適應工藝水平。由於材料以及工藝對加工方法的選擇起決定性作用,所以,在無法保證使用原產品的製造材料時,或在使用原產品的製造材料後,工藝水平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國產化材料,以適應當前的工藝水平。對反求對象進行裝配分析,應主要考慮:用什麼裝配工藝來保證產品的性能要求,能否將原產品的若干個零件組合成一個部件,如何提高裝配速度等。
1.4 對反求對象精度的分析
產品的精度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性能,對反求對象精度的分析包括了對反求對象形體尺寸的確定、精度的分配等內容。在確定形體尺寸時,根據反求對象軟體、影像或實物的不同,所選用的反求方法也有所不同。若是實物反求,則可通過常用的測量設備(如萬能量具、投影儀、坐標機等)對產品直接進行測量,以確定形體尺寸;若是軟體反求和影像反求,則可採用參照物對比法,利用透視成像的原理和作圖技術並結合人機工程學和相關的專業知識,通過分析計算來確定形體尺寸。在進行精度的分配時,根據產品的精度指標及總的技術條件、產品的工作原理圖,並且綜合考慮生產技術水平、產品生產的經濟性和國家技術標准等,按以下步驟進行:明確產品的精度指標;綜合考慮理論誤差和原理誤差,進行產品工作原理設計和安排總體布局;在完成草圖設計後,找出全部的誤差源,進行總的精度計算;編寫技術設計說明書,確定精度;在產品的研製、生產的全過程中,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對所作的精度分配進行調整、修改。
1.5 對反求對象造型的分析
產品造型設計是產品設計與藝術設計相結合的綜合性技術。其主要目的是運用工業美學、產品造型原理、人機工程學原理等對產品的外形造型、色彩設計等進行分析,以提高產品的外觀質量和舒適方便程度。例如,在數控系統的設計中,就要充分考慮到數控系統的顯示器的布局問題,圖形和漢字顯示問題,數控系統操作面板的造型和色彩問題,各個功能操作按
鍵的造型、色彩、布局及操作的方便性問題等等。
1.6 對反求對象系列化與模塊化的分析
分析反求對象時,要考慮到所引進的產品是否已經系列化,是否為系列型譜中的一個,在系列型譜中是否具有代表性,產品的模塊化程度如何等具體問題,使得在設計製造時少走彎路,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生產出多品種、多規格、通用化較強的產品,從而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 反求設計的研究內容與方法
2.1 軟體反求設計法
軟體反求設計法是以產品的樣本資料、產品標准、產品規范以及與設計、研製、生產製造有關的技術資料和技術文件等為研究對象的反求工程技術。軟體反求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對所引進的如上所述的技術軟體的分析、研究,提高本國在該產品技術上的設計、生產製造能力。軟體反求設計的組成如圖2所示。
圖2 軟體反求設計的內容
2.2 影像反求設計法
影像反求設計是以產品照片、圖片、影視畫面等參考資料為對象來進行分析設計的。其內容見圖3。
在運用影像反求設計的方法進行分析、設計時,由於研究對象主要是產品的外觀圖片、畫面、影像等,很難甚至無法了解到產品的內部結構。為此,在進行設計時,要求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相應的理論和分析方法,如中心投影規律,透視變換和透視投影,透視圖的形成原理、色彩、陰影等相關知識。影像反求設計法的設計步驟:廣泛地收集參考資料;多方面分析、研究參考資料;設計產品的方案;評價方案;設計反求技術。
圖3 影像反求設計的主要內容
2.3 實物反求設計法
實物反求設計法的研究對象為引進的比較先進的設備或產品實物,其目的是通過對產品的設計原理、結構、材料、工藝裝配等進行分析研究,研製開發出與被分析產品功能、結構等方面相似的產品。實物反求設計是一個認識產品—再現產品—超越原產品的過程。
實物反求可分為對整個設備的反求(即整機反求)、對組成機器的部件的反求(即部件反求)和對機器零件的反求(即零件反求)三個組成部分。實物反求設計的過程如圖4所示。
圖4 實物反求設計法的過程
實物反求設計法一般是通過三坐標測量機或激光掃描機等先進的數據採集設備獲取復雜零件的三維數據點,然後利用反求軟體進行數據點處理,實現由點一線一面的CAD三維模型設計。所以,軟體反求設計法主要包含兩項內容,一是實物模型表面數據點的獲取,即數字化技術,二是曲面造型技術。
3 結語
反求技術與NC加工技術相結合稱之為反求工程。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實物反求設計法即針對現有工件(樣品或模型)利用3D數字化測量儀器准確、快速地量取輪廓坐標值,並加以建構曲面,對曲面進行編輯、修改後,傳到CAD~CAM系統,再由CAM所產生刀具的NC加工路徑送至CNC加工製作所需模具,或者送到快速成型機(Rapid Prototyping)將樣品模型製作出來。反求工程技術為快速設計和製造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持,它已經成為製造業信息傳遞的重要而簡潔的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 張春林.機械創新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 張美麟.機械創新設計[M].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3] 呂仲文.機械創新設計[M].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4] 羅紹新.機械創新設計[M].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