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論語有關的論文
1. 關於論語的課程論文 選題
1.《論語·述而》「文莫吾猶人也」章商兌——兼釋「廣莫」、「子莫」
2.淺談《論語》的交友觀
3.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論語》臆說
4.左毒不去,文不可教——《<論語>選讀》觀感
5.《論語》闡釋視域內的「寓意解經法」
6.《論語》孔子之道的現象學研究
2. 有關《論語》的論文
淺談《論語》的交友觀
一、 朋友的作用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里仁)人在社會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外部看,考察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斷出這個人屬於哪種類型。從內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間才能找到歸屬感。這種歸屬感不同於家的感覺。除了情感的寄託以外,「家」還有天然的血親關系加以維系。朋友圈則不同,友情不僅可以滿足情感表達交流的需要,還可以使人獲得價值上的認同。純粹的友情總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維系的。一方面,我們通過朋友這面鏡子,了解自己是誰;另一方面,我們在與朋友的交往中產生共鳴。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季氏)純粹的友情帶來的是超脫功利的快樂。
當然,朋友還可以滿足我們工具性的需求。「工具性」的說法很不好聽,但卻是現實的。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將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剝離開來。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學而)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鄉黨)孔子的行動好象就是有子的話的注釋。安葬無可歸的朋友,看似普通卻體現了孔子對朋友朴實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關照,一點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貴。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子貢問何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這兩段話是結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性目的交織並存的最好體現。朋友有時也是良師,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當我們要實現某種崇高的價值或理想時,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幫助更是不可缺少的,於是我們就要有意去結交。就其交友的目的來說是工具性的,就其內容而言是高尚的。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為牽扯到朋友的種類,很多話不及細說,下文再談。
二、 結交朋友的標准
《論語》有關結交朋友之標準的論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對朋友的要求,又有對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還有矛盾之處。
首先,孔子認為,交友必須交優秀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只有這樣才能見賢思齊,有道而正。這一點頗合上述交友的目的。
其次,我們要同正直的人、信實的人和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諂媚的人、背後毀謗的人和誇誇其談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公冶長)我將孔子這六類人的對舉看作是對第一條標準的具體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線。我覺得以上這兩條標准非常符合孔子對「仁」的追求。從「恭、寬、信、敏、惠」這些「仁」的細目來看,「仁」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質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實踐「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滲入了他的這一標准。直、諒和多聞分別從立身、對人和學識三個方面對選擇朋友提出了一個簡明而又完備的要求。
第三,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觀上也有體現。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子路)我們要盡可能地與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可這畢竟非常理想化,反映在現實中我們既要結交激進者,也要結交狷介者,優勢互補。這樣,我們就可避免偏執。
另外,《論語》中還有另兩處相關的記載,我覺得更為重要。一處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這里的兄弟可以做「朋友」理解。我覺得,這一段語錄對我們自身提出了要求。友誼是需要雙方共同建立的,我們不能只要求對方符合自己的要求,還要使自己能群,能讓人接受。要做到這一點,恭敬有禮是基本的條件。此外,這段話還擴大了選擇朋友的范圍,提出了與人交往應有的氣度。我覺得子夏是相當有胸襟的。當一個人能夠自立於天地之間,視野已達到一定境界時,什麼人不能容我成為他的朋友?同樣,當一個人能夠自立於天地之間,視野已達到一定境界時,什麼人不能成為我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線,「四海之內皆兄弟」。這一點可以和另一處對讀:子夏之門人問交友於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張)
既然我們可以有這么多朋友,那麼朋友有沒有種類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視為開放與包容,「同」可視為封閉與單一。從人際交往來說,「和」指與不同類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與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類型指得又是什麼呢?我覺得「朋友」這個詞事實上很難定義,在很多場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詞。勉強加以分類,可以以一個個體為中心,從他的主觀角度出發,以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或情感認同性目的各自所佔比例為尺度,畫圈。圍繞個體最緊的是主要以純粹價值認同為紐帶的朋友,越外圍的朋友,工具性越重。當然,所謂工具性和認同性只是為了劃分方便,在實際中,兩者攙雜在一起,很難一刀切。不過,也會有極端情況,如果我們對於一個人毫無感情可言,與他相交只剩利用價值了,我想我們即使稱之為朋友,其內涵也變味兒了。這還僅僅是主觀的劃分,客觀的現實生活常常讓我們與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關系,而認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但兩個人的心還是相通的,客觀不能,主觀也無須見面。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這種情況。但是這種劃分仍不嚴密,只考慮了常態、共時的情況。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結交上述兩種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難忘的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出現的,又不能永遠在一起的朋友。這雖然是人生憾事,話又說回來,我們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聯系。因為情感的相投、價值的認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機緣下才產生。執著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會使剎那的美感煙消雲散。所謂距離產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種和諧,該散就散,回憶有時更加美好。所以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再進一步說,如果我們能欣賞他人異於己的地方,那和他們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難的事。這一點與認同感並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賞異己,便意味著從反面認同了對方的「異」,從「異」中求得了「同」,達到「和合」的境界。這或許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礎。如果說俞伯牙之於鍾子期是一種同質的認同,那麼莊子之於惠施就是一種異質的認同。好比矛盾的雙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將失去存在的價值。
三、 與朋友交往時的准則
首先,朋友相交重在一個「信」字。曾子曰:「……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我覺得這是人與人交往的基本前提,沒有「信」根本不能交往,何來朋友。不過有時越是基本的道德規范越難以做到,越難以做到這要求就變得越高。當一個人真正做到最基本的要求時他所達到的價值層面是最高的。
第二,對朋友要寬容,在朋友有難或犯錯時要幫助朋友。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過,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微子)「君子周急不繼富。」(雍也)朋友的價值在關鍵時刻最能顯現出來。我想,這也是「信」所要求的。一個忠誠的朋友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拋棄對方。
第三,要把握好與朋友的距離。「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鄉黨)。朋友關系是一種非常親密的關系。真正的朋友之間用不了太多客套。但那並不是親密無間。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里仁)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長)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顏淵)從個體的角度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再怎麼認同,兩個人總還是不同的個體。人與人之間不可能沒有摩擦。兩個人挨得越近矛盾就可能越大,就好像擠公共汽車。我們都需要一定的屬於自己的空間。從朋友間的交往來看,稍微疏遠一點給雙方都留出了餘地。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這種距離保持一定的新鮮感,另一方面,我們還可利用這種空間交更多的各種類型的朋友。把握好與朋友的距離就能把握好交友的質和量。有的人只有泛泛之交卻沒有知心朋友,有的人只有少數幾個知心朋友,交友面卻很小。他們都沒有處理好交友的距離感。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群的關系。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這裡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
四、孔子和他的兩個學生
說了這么多《論語》中的交友觀,由於《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對孔子的朋友產生了興趣。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後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並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系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關於顏回,《論語》有以下記載:
為政: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公冶長: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知也。」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雍也: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子罕: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先進: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看出,顏回是一個勤勉好學,學有所成,品行高尚,一生兢兢業業努力實踐孔子學說的人。對他的記載有幾處很值得玩味。一是孔子說他「不愚」。孔子並沒用「敏」、「惠」等字眼,而用「不愚」,說明顏回資質並不特別高。二是說他對自己並沒什麼幫助,無論自己說什麼,顏回都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孔子還是很看重這個學生的,顏回死時,孔子極度傷心,大呼「天喪予」。顏回也對孔子充滿了感情,孔子受困時,他對孔子說,您還沒死我怎麼敢死。我覺得,對於孔子來說,顏回就是自己的翻版。他眼見自己的學生一步一步跟自己越來越象。面對這種情景,我想孔子的心情是極為復雜的。除了「天」以外,最知道自己的就是顏回了。顏回即使並不意識到自己了解孔子,他的行為也體現了他已把握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和這樣一個學生在一起,孔子應有一種知己的感覺,但孔子並沒有過明顯的表達,甚至還嫌不足,「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這可能是因為顏回太像自己了。只有在顏回死後,孔子才意識到失去顏回意味著什麼,嘆息道是老天爺要我的命,並對學生說我不為顏回哭為誰哭?孔子是否覺得顏回之死意味著自己理想人格之死,意味著鏡中自己的死呢?再也沒有人可以像顏回那樣勾起孔子的共鳴了。
關於曾參,《論語》有以下相關記載:
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先進: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飢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與顏回比起來,我覺得曾點更透出一股靈氣,一語道出孔子一以貫之的東西。但「先進」的「參也魯」似乎與之又有矛盾。我不知應做何理解。這且不說,最後孔子的「吾與點也」頗有意思。我覺得如果說面對顏回,孔子感到的是同質的認同,那麼,面對曾點,孔子感到的則是一種異質的認同。有人認為「吾與點也」道出了孔子退隱的心聲。我覺得這種理解自有他的依據。曾點異於他人的理想恰恰從反面填補了顏回「非助我者」的空缺,給孔子一個異質的啟示和選擇。
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407/files/jiaoyulx/html/article_4583_1.shtml
3. 3000字論文(論語)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宋.無名氏 《論語》一書,乃孔子遺訓所萃,此為中國最古最有價值之寶典。——錢穆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追記孔子的言行思想編纂而成,全書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孔子少時貧賤,做過管倉庫和放牧的小吏,30歲開始創立了中國第一所私學,一生主要活動是從事教育,傳說有弟子3000人,其中優秀的有72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追記孔子的言行思想編纂而成,全書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講做人的道理。他提出「為政以德」的主張,認為治國要以道德教化為基礎;為改變當時「天下無道」的局面,恢復社會安定,他提出以「仁」為核心的道德思想體系,並致力於道德教育。 提出了孝、梯、忠、信、恭、寬、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規范; 「仁」是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孔子明確提出,「仁」即「愛人」(《顏淵》),並進一步闡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為「仁」,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這是一種深刻的人本主義哲學思想,這種思想貫穿於孔子思想學說的各個方面。 孔子特別強調「仁」的價值和作用。他認為,「仁」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對個人修養,他主張「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衛靈公》)。教導學生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 他在倡導「仁」、「德」的基礎上,進而提出了一種「大同」的社會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禮運》)這種「大同」的社會,實際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體現的社會。「大同」的理想難以實現,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會的理想這對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很有幫助的 義利問題是中國古代道德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處理好兩者關系,對國家、政治、經濟、倫理及社會風尚都具有十分重創要的作用。孔子提出了"重義輕利"孔子提出了"君子義以為上"(《論語?陽貨》)就社會而言,孔子並不否認功利是其發展的重要基礎。《論語?子路》里,孔子在進入衛國時,曾和冉有說過一段在"庶"(人口興旺)、"富"(生活富裕)、之後進行"教"(教育)。由此可見,孔子肯定了實際功利對於社會發展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在義利關繫上,孔子又明顯表現出以義制利,先義後利的思想,孔子說"見利思義"(《論語?憲問》)。符合道義,取之無妨,這叫做「義然後取』(《論語?憲問》。在孔子在與子貢談論食、兵、信、三者孰為重時,孔子以信為第一,認為「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足食和足兵體現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則屬於道德追求的范圍,這段話是子貢以非此即彼的極端形式,要求孔子在義利之間做出選擇。在這種對立下,孔子將道德追求置於優先於利的地位 一言以蔽,我們不難發現"重義輕利"是適合我們現在社會的義利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道德和金錢的關系問題明顯的凹現出來了。正確看待和處理義和利的關系問題,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也是關繫到做人、立身的大事,我們應當高度重視。孔子所說的"見利思義",有助於啟迪社會成員在這方面做出正確的道德取向。 盡人皆知,當今社會"拜金主義"蔚然成風,"物慾橫流"勢不可擋。那麼我們現在要做的應是去規范,也就是如何讓它'理性'。而我們完全可以鑒借孔子的"重義輕利"來近行調節。對於義我的基本觀點是: 1. 義是君子對於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標准,而且這個標准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改變的。 2.須由知來得到義,且因為知有所增加改變,義也會隨之改變。 3.合於義的利一定當取,但不合於義的利雖貧不取。 4.義和利之間並不是誰輕誰重的問題。義乃是君子對於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標准。義對利而言,是衡量在這個時間點上,應不應該取這樣的利的標准。二者是根本無法比較的。 孔子非常推崇周室的禮教,在春秋戰亂之時,孔子在魯國從小就對禮感興趣,也對禮深有研究。禮本來是祭祀的規矩、程序等,但經過孔子的重新解釋,它在思想意義上的價值就被凸現出來,思想的指導性很廣泛,但孔子直接將指導性從外在的禮引向內在的心性范疇——仁,就是將禮與人的心性相聯系起來,禮應當從人的本性出發,而不再是向鬼神表示敬意,儒家禮教從外在的表象轉而以內在的心性為根本,這一轉變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儒家認為社會普遍的倫理准則就是禮,人的一生就要對禮進行學習,去革除人的本能的感官慾望,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 人不學習禮樂文明,就如同禽獸一樣只是一種本能的存在,所以學禮是立世之本,它為了在社會關系中有自己的恰當的位置,個我對禮的遵從便就是仁,禮是在社會關系中體現的一種和諧的規則,仁是在這種社會關系中體現出個我內心的和諧的狀態,它是個我遵從禮的崇高品質。仁就是立人之本,它是人的本性,人的自我修養就是培養仁,讓仁顯露出來,所謂仁者就是愛人,孔子是通過忠、恕、孝、信等范疇加以表述的。正因為孔子提出人的本性就是愛人,所以後世的孟子便從此點出發提出性善論,孟子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既然人性是善的,那麼心性修養的方法也是相通的,孔子說「克已復禮,天下歸仁」。 正是孔子提倡的「禮」,中國才被譽為是禮儀之邦。 論語里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上。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從這里可知,孔子的思想順序:孝為一切仁之根本,孝敬自己的父母才會去愛他人。儒家的道是求本,本立而道上。儒家沒有先驗,孔子不談鬼神。儒家的本就在天地自然的合理性。人言儒家關注人的社會性並企劃規范社會秩序;老莊側重於生命與心性的自然和諧。其實,儒家追求的社會性其理論依據仍然是自然性,幾千年,儒家怎麼也打不倒的原因,就在於它所求的本,也是自然樸素顛撲不破的。孔子在論語都是在說要孝敬尊長、對社會上的人施以愛心,以及求學的道理。像論語中有提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又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都是在說要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寬恕別人,同時要利用多餘的心力去求學,如果能做到這樣,就算他從來沒上過學,孔子也會當他是個通達事理,而且有學問的人。孝在中國古代佔有很中要的地位,無論是平民布衣,抑或是王孫貴族幾千年來都恪守孝道。這形成了中國不同於他國的家庭文化,對社會的繁榮穩定有很大的積極的促進作用。 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
4.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與論語有關..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與人種和土地這些物質要素同樣重要的精神要素。
一個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發展史,民族文化的徹底摧毀意味著一個民族的消亡。人類歷史上那些創造出輝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也許他們的人種依然倖存,但是他們的民族卻隨著其傳統文化的消失而灰飛煙滅。而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連續傳承5000年的古老文明,對其文化的破壞就更是一種巨大的罪行。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奠定了神傳文化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脈;「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兩千多年前的孔子設館授徒,把以「仁義禮智信」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傳與社會。公元一世紀,「慈悲普度」的釋教佛法東傳,中華文化變得更為博大精深。儒、釋、道三家思想交相輝映,使盛唐時期達到舉世矚目的輝煌。
雖然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多次遭到侵略和打擊,其傳統文化一直表現出極大的融合力與生命力,其精華代代相傳。「天人合一」代表著我們祖先的宇宙觀;「善惡有報」是社會的常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為人的起碼美德;「忠孝節義」是人生於世的標准;「仁義禮智信」成為規范人和社會的道德基礎。在這樣一個前提下,中華文化體現出誠(實)、善(良)、和(為貴)、(包)容等優點。「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親)、尊師道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內涵。中華傳統文化追求天人和諧,重視個人的修養,以儒釋道的修煉信仰為根,能夠包容,能夠發展,能夠維護人間道德,能夠使人有正信。
與法律這種剛性約束不同的是,文化約束是柔性的。法律偏重於犯罪之後的懲罰,而文化對於道德的育化卻起著預防犯罪的作用。一個社會的倫理價值觀常常是通過文化具體反映出來。
在中國歷史上,傳統文化達到鼎盛的唐朝恰恰是中華國力鼎盛的時期,科學也因此在世界上獨領風騷。當時歐洲、中東、日本等地都派人去長安學習,周邊國家則以中國為宗主國,萬國來朝,重譯款塞。秦朝以後,中國常常被少數民族佔領,包括隋、唐、元、清和其他少數民族割據的朝代,但是他們幾乎都被漢化,這不能不說是傳統文化的巨大同化力所致。恰如孔子所說:「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中國人真正的文化是五千年前由黃帝開創的,因此把黃帝稱為「人文初祖」。實際上黃帝也是中國道家思想(「黃老之學」)的創始人。儒家思想深受道家影響,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朝聞道,夕死可矣」。記述天地、陰陽、宇宙、社會和人生規律的《周易》被儒家奉為「群經之首」,其中的預測學連現代科學也難望其項背。佛家思想,尤其是禪宗思想對知識份子潛移默化,影響巨大。
儒家思想是傳統文化中「入世」的部份,重視家庭倫理,其中「孝」又佔了極重的份量,「百善孝為先」。孔子倡導「仁、義、禮、智、信」,但又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家族倫理可以自然擴展為社會倫理,「孝」向上延伸為大臣對君主的「忠」,所謂「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悌」是兄弟之間的關系,可以橫向延伸成朋友之間的「義」。儒家倡導在家族中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慈」可以向下延伸為君主對大臣的「仁」。只要家族中的傳統得以保持,社會倫理也就自然得以維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佛家和道家思想則是傳統文化中「出世」的部份。佛、道對普通民眾生活的影響可以說無處不在,與道家思想淵源甚深的中醫、氣功、風水、算卦,以及佛家天國地獄、善惡報應等等思想與儒家倫理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儒、釋、道信仰給中國人建立了一套非常穩定的道德體系,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這套道德體系是社會賴以存在、安定和和諧的基礎。
屬於精神層面的道德常常是抽像的,而文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道德體系進行通俗化表達。
以四大名著為例,《西遊記》本身就是神話;《紅樓夢》開篇是大荒山無稽崖上空空大士、渺渺真人和通靈寶玉的對話,這段神話是貫穿《紅樓夢》的線索;《水滸傳》開篇講「洪太尉誤走妖邪」,這段神話是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來歷;《三國演義》開始講天災示警,以「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的天命觀結尾。余者如《東周列國志》或《說岳全傳》也都以類似的故事開頭。
這絕非小說家們在創作時的巧合,而是中國知識份子對於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基本看法。他們的文化作品對於後人存在著深遠的影響。以至於中國人談起「義」的時候往往想到的不是一個概念,而是關羽這個「義薄雲天」的人物,和「屯土山約三事」、「白馬之圍」、「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最後敗走麥城,「義不屈節,父子歸神」等故事。談起「忠」的時候會自然想到岳武穆「精忠報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等。
傳統價值觀中對-「忠義」的贊美就這樣-通過知識份子創作的精-彩紛呈的故事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抽像的-道德說教,通過文化的方式具體化,形象化。
道家講「真」,-佛家講「善」,儒家講「忠-恕」、「仁義」,「外略形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無非欲人同歸於善」。這才是「儒釋道」信-仰為根的傳統文化最有價值的地方。
傳統文化中貫穿著「天、道、神、-佛、命、緣、仁、義、禮、智、信、廉、恥、忠、孝、節」等等,許多人可能一生都不識字,但是對傳統戲劇和評書卻耳熟能詳,這些文-化形式都是民間百姓獲得傳統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5. 關於《論語》的論文
淺談《論語》的交友觀 一、 朋友的作用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里仁)人在社會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外部看,考察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斷出這個人屬於哪種類型。從內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間才能找到歸屬感。這種歸屬感不同於家的感覺。除了情感的寄託以外,「家」還有天然的血親關系加以維系。朋友圈則不同,友情不僅可以滿足情感表達交流的需要,還可以使人獲得價值上的認同。純粹的友情總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維系的。一方面,我們通過朋友這面鏡子,了解自己是誰;另一方面,我們在與朋友的交往中產生共鳴。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季氏)純粹的友情帶來的是超脫功利的快樂。 當然,朋友還可以滿足我們工具性的需求。「工具性」的說法很不好聽,但卻是現實的。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將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剝離開來。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學而)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鄉黨)孔子的行動好象就是有子的話的注釋。安葬無可歸的朋友,看似普通卻體現了孔子對朋友朴實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關照,一點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貴。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子貢問何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這兩段話是結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性目的交織並存的最好體現。朋友有時也是良師,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當我們要實現某種崇高的價值或理想時,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幫助更是不可缺少的,於是我們就要有意去結交。就其交友的目的來說是工具性的,就其內容而言是高尚的。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為牽扯到朋友的種類,很多話不及細說,下文再談。 二、 結交朋友的標准 《論語》有關結交朋友之標準的論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對朋友的要求,又有對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還有矛盾之處。 首先,孔子認為,交友必須交優秀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只有這樣才能見賢思齊,有道而正。這一點頗合上述交友的目的。 其次,我們要同正直的人、信實的人和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諂媚的人、背後毀謗的人和誇誇其談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公冶長)我將孔子這六類人的對舉看作是對第一條標準的具體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線。我覺得以上這兩條標准非常符合孔子對「仁」的追求。從「恭、寬、信、敏、惠」這些「仁」的細目來看,「仁」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質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實踐「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滲入了他的這一標准。直、諒和多聞分別從立身、對人和學識三個方面對選擇朋友提出了一個簡明而又完備的要求。 第三,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觀上也有體現。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子路)我們要盡可能地與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可這畢竟非常理想化,反映在現實中我們既要結交激進者,也要結交狷介者,優勢互補。這樣,我們就可避免偏執。 另外,《論語》中還有另兩處相關的記載,我覺得更為重要。一處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這里的兄弟可以做「朋友」理解。我覺得,這一段語錄對我們自身提出了要求。友誼是需要雙方共同建立的,我們不能只要求對方符合自己的要求,還要使自己能群,能讓人接受。要做到這一點,恭敬有禮是基本的條件。此外,這段話還擴大了選擇朋友的范圍,提出了與人交往應有的氣度。我覺得子夏是相當有胸襟的。當一個人能夠自立於天地之間,視野已達到一定境界時,什麼人不能容我成為他的朋友?同樣,當一個人能夠自立於天地之間,視野已達到一定境界時,什麼人不能成為我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線,「四海之內皆兄弟」。這一點可以和另一處對讀:子夏之門人問交友於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張) 既然我們可以有這么多朋友,那麼朋友有沒有種類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視為開放與包容,「同」可視為封閉與單一。從人際交往來說,「和」指與不同類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與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類型指得又是什麼呢?我覺得「朋友」這個詞事實上很難定義,在很多場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詞。勉強加以分類,可以以一個個體為中心,從他的主觀角度出發,以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或情感認同性目的各自所佔比例為尺度,畫圈。圍繞個體最緊的是主要以純粹價值認同為紐帶的朋友,越外圍的朋友,工具性越重。當然,所謂工具性和認同性只是為了劃分方便,在實際中,兩者攙雜在一起,很難一刀切。不過,也會有極端情況,如果我們對於一個人毫無感情可言,與他相交只剩利用價值了,我想我們即使稱之為朋友,其內涵也變味兒了。這還僅僅是主觀的劃分,客觀的現實生活常常讓我們與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關系,而認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但兩個人的心還是相通的,客觀不能,主觀也無須見面。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這種情況。但是這種劃分仍不嚴密,只考慮了常態、共時的情況。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結交上述兩種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難忘的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出現的,又不能永遠在一起的朋友。這雖然是人生憾事,話又說回來,我們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聯系。因為情感的相投、價值的認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機緣下才產生。執著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會使剎那的美感煙消雲散。所謂距離產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種和諧,該散就散,回憶有時更加美好。所以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再進一步說,如果我們能欣賞他人異於己的地方,那和他們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難的事。這一點與認同感並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賞異己,便意味著從反面認同了對方的「異」,從「異」中求得了「同」,達到「和合」的境界。這或許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礎。如果說俞伯牙之於鍾子期是一種同質的認同,那麼莊子之於惠施就是一種異質的認同。好比矛盾的雙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將失去存在的價值。 三、 與朋友交往時的准則 首先,朋友相交重在一個「信」字。曾子曰:「……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我覺得這是人與人交往的基本前提,沒有「信」根本不能交往,何來朋友。不過有時越是基本的道德規范越難以做到,越難以做到這要求就變得越高。當一個人真正做到最基本的要求時他所達到的價值層面是最高的。 第二,對朋友要寬容,在朋友有難或犯錯時要幫助朋友。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過,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微子)「君子周急不繼富。」(雍也)朋友的價值在關鍵時刻最能顯現出來。我想,這也是「信」所要求的。一個忠誠的朋友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拋棄對方。 第三,要把握好與朋友的距離。「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鄉黨)。朋友關系是一種非常親密的關系。真正的朋友之間用不了太多客套。但那並不是親密無間。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里仁)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長)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顏淵)從個體的角度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再怎麼認同,兩個人總還是不同的個體。人與人之間不可能沒有摩擦。兩個人挨得越近矛盾就可能越大,就好像擠公共汽車。我們都需要一定的屬於自己的空間。從朋友間的交往來看,稍微疏遠一點給雙方都留出了餘地。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這種距離保持一定的新鮮感,另一方面,我們還可利用這種空間交更多的各種類型的朋友。把握好與朋友的距離就能把握好交友的質和量。有的人只有泛泛之交卻沒有知心朋友,有的人只有少數幾個知心朋友,交友面卻很小。他們都沒有處理好交友的距離感。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群的關系。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這裡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 四、孔子和他的兩個學生 說了這么多《論語》中的交友觀,由於《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對孔子的朋友產生了興趣。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後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並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系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關於顏回,《論語》有以下記載: 為政: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公冶長: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知也。」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雍也: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子罕: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先進: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看出,顏回是一個勤勉好學,學有所成,品行高尚,一生兢兢業業努力實踐孔子學說的人。對他的記載有幾處很值得玩味。一是孔子說他「不愚」。孔子並沒用「敏」、「惠」等字眼,而用「不愚」,說明顏回資質並不特別高。二是說他對自己並沒什麼幫助,無論自己說什麼,顏回都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孔子還是很看重這個學生的,顏回死時,孔子極度傷心,大呼「天喪予」。顏回也對孔子充滿了感情,孔子受困時,他對孔子說,您還沒死我怎麼敢死。我覺得,對於孔子來說,顏回就是自己的翻版。他眼見自己的學生一步一步跟自己越來越象。面對這種情景,我想孔子的心情是極為復雜的。除了「天」以外,最知道自己的就是顏回了。顏回即使並不意識到自己了解孔子,他的行為也體現了他已把握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和這樣一個學生在一起,孔子應有一種知己的感覺,但孔子並沒有過明顯的表達,甚至還嫌不足,「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這可能是因為顏回太像自己了。只有在顏回死後,孔子才意識到失去顏回意味著什麼,嘆息道是老天爺要我的命,並對學生說我不為顏回哭為誰哭?孔子是否覺得顏回之死意味著自己理想人格之死,意味著鏡中自己的死呢?再也沒有人可以像顏回那樣勾起孔子的共鳴了。 關於曾參,《論語》有以下相關記載: 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先進: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飢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與顏回比起來,我覺得曾點更透出一股靈氣,一語道出孔子一以貫之的東西。但「先進」的「參也魯」似乎與之又有矛盾。我不知應做何理解。這且不說,最後孔子的「吾與點也」頗有意思。我覺得如果說面對顏回,孔子感到的是同質的認同,那麼,面對曾點,孔子感到的則是一種異質的認同。有人認為「吾與點也」道出了孔子退隱的心聲。我覺得這種理解自有他的依據。曾點異於他人的理想恰恰從反面填補了顏回「非助我者」的空缺,給孔子一個異質的啟示和選擇。
6. 有關論語的議論文
三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xiá)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因果,敬畏地位高貴的人,敬畏聖人的言教。小人不懂得天命因果,所以不知道怕,不尊重地位高貴的人,輕侮聖人的言教。」
人不知道怕才是最可怕的。我有個朋友是醫院負責取腎的,他說罪犯們在執行死刑的時候,一個個怕到暈的暈、哭的哭、屁滾尿流的屁滾尿流,可惜怕已經晚了。懂得怕不是件丟人的事,人只是自然的一份子,就算你心氣再高,地球也不可能繞著你轉。要想改變世界,必先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要懂得隨順自然,畏懼因果。
「大人」在今天可理解為國家法律、規章制度,代表政府的權威和人民的意志,你非要和他相左,便要遭到國法王難,自毀前程。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言就是指聖人之言。今天的時代更不能誤將「老人言」當成是「老年人說的話」,那隨時可能會中毒。現代人只要多讀聖賢書就好了,那才是真正的敬老尊賢、親近長者。「聖人言」不是聖人的創造,而是聖人通過自己的經驗、思考,發現的宇宙人生的真相,轉而告訴我們,教導我們言行符合自然的法則。中醫的專家每遇到疑難病症,會再讀《黃帝內經》去尋找答案,軍事家則對《孫子兵法》一讀再讀。我們平常為人處事,一部《論語》可以常伴左右,其中智慧雋永,常閱常新,能不斷給我們新的啟迪。我們學習聖人言教,若果能終身受持其中一二言句,則必定受益無窮。
所以,天命、大人、聖人之言都是「法而如是」,本來就應該學習、心懷敬畏的,如同人要吃飯、喝水一樣簡單,你干嗎非要輕慢它,自絕生命、慧命呢?
7. 關於論語的議論文
思想從來沒有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它可以穿越任何一個時空,任何的形式來展現出它的內涵。《論語》是孔子思想的集中體現,也是中華民族封建統治時期的核心思想。 「中庸」跟「禮樂」是《論語》的兩大核心思想。其內在的意義也是非比尋常的。那麼這兩大思想在現代是否還有價值呢?
「中庸」主要講求的是一個度的把握。子曰:「過猶不及。」孔子認為,做事過頭與做的不夠是一樣的。例如,父母的愛,我們學習的時間跟量,對資源的利用等等都是一種「過猶不及」。子曰:「鄉原,德之賊也。」孔子提到的「鄉原」就是一種典型的做事過了頭,沒有把握一個度的人,所造成的後果。「鄉原」指的是一種不講是非的好好先生。這種人是,只要別人叫他做事情無論好壞都會去做。孔子認為,這種人是道德的破壞者。因為,這種人缺少一種明辨是非的能力,善於被「小人」利用,從而對整個社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從現代的角度去看,「鄉原」除了是不講是非的好好先生,還可以理解為魯迅筆下的「看客」。也就是所謂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看熱鬧的人。例如,一個人在大街上被人搶了,而周圍的人只是,看著這一幕的發生,而不加以阻止。那麼,也就助長了這些搶匪的氣焰,讓整個社會動盪不安。所以,「鄉原」有時候比起小人來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是更為嚴重的。
「中庸」中講的這個度的把握,有時候更體現在君臣(下屬與上級),朋友,親人之間的一種交往。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跟君主過分的密切會遭到侮辱,是因為,跟君主過分密切,容易抓到君主的把柄或者秘密,從而成為君主的禍患。就像楊修一樣最後死與非命。跟朋友過分的接觸,容易造成,彼此間私人空間的縮小,從而會傷害到彼此,那麼彼此間的關系自然也就會淡了,疏遠了。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應該講求一個「度」。
「中庸」中的這個度的把握,在現代似乎又有了新的內涵。中庸講求的是,不走極端,要明辨是非的去看待事物,選擇好一定的立場,在兩方立場都有道理的情況下,應該以中立的態度去看待。然而現代生活中,講求的是一種競爭意識。人應該具有「狼」的那種不輕言放棄的精神。但是,這種只知道向前沖,而沒有任何顧慮的做事,容易造成對事物判斷的出錯,而讓自己蒙受損失。「文化大革命」的發生就是因為沒有把握好一個「度」所造成的。也就是說,在現今的社會,做事情除了要有一股沖勁,還要考慮做事的一個度的把握,切不可走極端化。
「禮樂制度」孔子的又一大思想。也是人們批判最多的一大思想。魯迅先生,就把「禮樂」比做「會吃人」。看來,禮樂制度已經被現代的這個社會所拋棄了。但是,被社會所拋棄的只是「禮樂制度」中糟粕的東西。「禮樂制度」從表面來看,是維護統治階級,束縛老百姓的。跟現代的民主,自由的思想是有所偏離的。但是事實卻又截然不同。
禮樂,禮樂,指的是禮跟樂。禮,從小處看,可簡單的理解為人的一種禮儀。這種禮儀,體現在晚輩跟長輩,下屬與上級,熟人與陌生人等之間的一種禮儀。放在現代來講,更可以理解為一種禮貌。一個沒有基本禮貌的人,往往會被人所瞧不起。因為,一個沒有禮貌的人往往會做出不尊重別人的事情,自然也不會得到他人的認同。孔子曾經就對他的兒子說過,「不學禮,無以立。」看來一個沒有學會禮節的人,確實無法在社會立足。禮,從大處看了,那就是一個國與國之間的禮儀。就像,國家的外交部一樣。如果是一個一點禮節都沒有的人當國家的外交部部長,跟外國使節打交道,後果是可想而知的。看來,禮對於國家而言也是同等重要的。那麼「樂」指的是一種形式,一種發揚「禮」的制度。在現今是沒有什麼特別的作用了。唯一的作用大概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吧。
顏淵曾說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我,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從「約我以禮」看出,「禮樂」是用來約束自我行為的一種工具。如果,現今的人懂得約束自我,那麼整個社會的道德也就會上升,社會的道德上升了,自然社會也就得到安定。但是,「禮」可以約束自我,那是一種擁有一定知識素養的人才懂得用「禮」來約束自己。看來在現今,只有「禮」是不行的,還得用法來作為人們的一種道德底線。如此看來,「禮樂制度」在現今應該改為「禮法制度」。「法」是一種道德底線,是一個標度。「禮」是一種約束自我,提升自我修養的工具跟途徑。
「禮樂」在現今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那麼為什麼還會遭到批判呢?更多的原因是後期的禮教思想的變本加厲的所造成的。看來,人們過分的強化「禮樂制度」,才會讓它在現代被批判的如此「慘烈」。所以發揚「禮樂」也是要有個度的。
在現代的社會中,「中庸」跟「禮樂」這兩種思想,還是具有一定價值的。「中庸」主要是讓我們學會在做任何事,面對任何人的時候,要保持一個「度」,而「禮樂」則是約束自我行為跟舉止,不要因為自己的行為跟舉止而對其他人甚至這個社會造成危害。
8. 求關於論語4000字論文
這里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說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准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論語>>讀後感2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准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論語>>讀後感3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螃蟹,有人愛鱸魚,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只要不越於原則,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9. 關於論語的論文
這里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說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准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論語>>讀後感2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准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論語>>讀後感3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螃蟹,有人愛鱸魚,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只要不越於原則,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10. 有關論語的文章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開篇第一句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短短只有九個字,從夫子說起至今,聽過、讀過、學過這幾個字的人多的實在是數都數不清了。這句話對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簡直是「久仰大名,如雷貫耳」了。然而、對於絕大多數的國人來說也僅僅只限於聽過、說過而已,能真正懂這句話意思的人,卻未見多數。
在龍舒凈土文第九卷助修上品中有一篇說到這一句,全文如下:
孔子化三千之徒,其要旨不出一部論語。而首以學而時習之一句。則此一句之義,豈不為急先務哉。蓋學者,學其為君子,為聖人。習者,如習射習儀之習。學君子聖人者,不可驟爾而至。故必以時而漸習之。若學寬大,則於褊隘時習之。若學溫和,則於忿怒時習之。若學恭敬,則於傲慢時習之。若學良善,則於狠戾時習之。若學辭讓,則於忿爭時習之。若學勤敏,則於懈怠時習之。然則所謂時習者,當其事之時而習,則不虛習矣。其習必成,成則自有可喜,故曰不亦悅乎。能悟此理,則盡論語中所言之善,皆可以進。是知以此一句,冠於一書之首者,深有意也。修西方而進乎道者,尤貴乎習。故此不可不知。
這一篇說的很好,我認為合乎情理的講出了夫子的原意:學到的知識能在實踐中得到驗證,不是很高興的一件事嗎?
在這里我不討論此句「時」具體作何意講,不管它作是「時時」、「處處」,還是作「隨時」、「某時」,我認為都能講通。我重點說「學」、「習」。何謂「學習」。
有人說:學習之道,猶如游泳潛水,要不斷練習實踐。,什麼時候下潛入水,什麼時候上升換氣,我們要在聽教練講授之後去練習,只聽不練,肯定是學不會的。如果某人在學游泳時僅僅只聽不練就說自己會了,他不過在說大話、假話而已,如若真的去游只怕一下水就會悶個半死。我們現在的很多學生就是在學習時被悶死的,老師、家長盲目跟風布置海量的學業讓孩子去學,他家的孩子會三門外語,我家孩子就得會四門,不管你能不能用得著,先學了再說,藝不壓身、有備無患嘛。唔、此話很是有理,旁人聽後想再去辯,也不得不仔細思量下會否讓他人誤會別有用心了。社會、家庭的大環境如此,就讓我們很多人從小到大念了十幾年的書,悶的多,「說"的少。做某件事情做的不痛快,自然就不想做了,學習亦是如此。
夫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對自己人生的感嘆,是很有遠見的一句話,他的弟子把這句話放在論語全書的首位,顯然是很認同這個觀點的。如果我們學到了點什麼,在機會到來時能賣弄兩下子,把所學的東西用到了實踐中,這當然是件讓人心情愉快的事情了。我們一邊學,一邊用,越學越熟,越用越熟,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更廣的發揮,自己的信心不斷的得到提高,自我的感覺越來越良好。此時我們豈能不手舞足蹈、「不亦說乎」。心「說」乎,有朋自遠方來自然則樂乎,人不知自然不慍了。
讀學而時習之,讀論語,不亦說乎。
讀論語,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